从知识到信念_一种相对主义解读科学的方式_评巴里_巴恩斯_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_
- 格式:pdf
- 大小:249.00 KB
- 文档页数:3
信念的本性:从知识论谈起作者:郑召利来源:《中国德育》2015年第12期信念,在日常理解中,是和信仰、理想相关联的一个字眼。
通俗来讲,就是相信某种东西是真的。
在我看来,信念可以从两种不同类型来考察:一类是知识论类型的信念,一类是价值伦理类型的信念。
一从西方哲学知识论(认识论)来看,信念最初表达是与人类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看法相关。
知识论(epistemology)或认识论(the theory of knowledge)最初的含义就是探究知识的本性和信念的证实(或证成)。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开宗明义:“求知乃人之本性。
”许多哲学家(如罗素)认为知识论是哲学的中心领域。
如果哲学是探寻真理和智慧,那么我们就必须知道我们为何能获得真理和证明我们的信念。
大卫·休谟在《人性论》中甚至说:“形成关于任何事情的信念的这种心灵作用,似乎从来就是哲学中最大的神秘之一”。
在西方哲学史上,从古希腊哲学开始,信念概念就被考察过,但这一概念或者处于宗教的脉络中作为信仰,或者处于柏拉图和笛卡尔的哲学内作为一种低一级的认识状态,即仅仅作为意见而与知识相区别。
我们知道,在知识的来源即我们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上,有两种经典理论: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者相信理性对于发现真理是充分的,而经验论者则主张一切知识都通过感官知觉(看、听、触、尝、嗅)而起源。
第一个全面的唯理论的先驱是柏拉图,他区分了两种把握知识的途径:感官知觉和理性。
他这一思想直接继承的是巴门尼德的说法。
感官知觉的对象是感性的物理的世界,由于对象处于变化之中,我们不能拥有确实的真理性的知识,我们以这种方式理解事物所得到的都是关于个别对象的信念,即意见。
意见不是知识,它不确定,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似是而非。
柏拉图主张,知识的来源不能是感官知觉,而只能依靠理性,只有理性可以通达真理的世界即理念的世界。
我们以这种方式所获得的知识,超出个别事物并把握普遍的观念和形式。
从知识社会学到科学知识社会学【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知识社会学发端于马克思的社会决定论,当它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形成了三大学派,即“德意志社会学一哲学学派”、“法兰西迪尔凯姆学派”和“美国芝加哥学派”;曼海姆提出了社会科学应具有属于自己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而解释学和现象学方法的有效应用,成为知识社会学成熟的标志;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实质上是对传统“知识二分法”,即科学技术知识和非纯粹知识的诘难和批判;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实现了由传统知识社会学向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转变。
一、知识社会学的发端与形成启蒙运动将人类整个知识体系划分为两种形态:一类是纯粹知识,即科学技术知识,它具有不受社会因素影响,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普遍一致性特点;另一类是非纯粹知识,是受社会因素影响和历史条件制约的知识。
随着世界科学中心向德国转移,以培根和笛卡儿为代表的科学主义价值观以前所未有的势态迅速移向德国,自然科学知识的优越性亦与日俱增。
“知识社会学”一词源丁•德文,为哲学及社会学大师舍勒(M • Scheler)所首创。
“知识社会学”的先驱是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几位大师。
首先应该追溯的是马克思。
他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2卷,8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意识的存在方式,以及对意识说来某个东西的存在方式,这就是知识。
知识是意识的唯一行动。
……知识是意识的唯一的、对象性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7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显然,马克思的这一表述是“知识社会决定论”的由来。
著名知识社会学家赫克曼(S*J*H e k e r a a n )对此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马克思为知识社会学给出一条基本原理,即所有知识都是由社会决定的。
马克思甚至认为,即使是自然科学知识也是由社会目标决定的。
在知识的谱系中理解科学知识社会学读[英]巴恩斯主编:《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及其他书籍和文章叶立周按照我惯常的做法,对学习的内容总是先做一大致的源流谱系的梳理再继而开展进一步的阅读与思考。
读巴恩斯等主编的《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以下简称《科学知识》)的时候也是这样。
因为只有在这一问题的源流谱系中才能看到其来龙与去脉、传承与创新,才能理解其所关怀、明晓其对于我们的借鉴意义,即使对其展开批判也不会陷于盲目而流于一般化。
不过说来容易,我自己感觉以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现在对其批判还似乎为时尚早,好在我不会随着这次活动的结束而把它弃之一旁。
这只是一个开始。
一把知识与社会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在西方有一个演变过程,今天我们看到的科学知识社会学便是这一演化的阶段性表现。
启蒙运动将人类整个知识体系划分为两种形态:一类是纯粹知识,即科学技术知识,它具有不受社会因素影响,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普遍一致性特点;另一类是非纯粹知识,是受社会因素影响和历史条件制约的知识。
考察认识和知识的社会性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分不开。
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考察认识和知识的社会性,也是现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传统理性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纯理性、纯逻辑的运作过程,它无视社会文化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在许多问题上都陷入困境。
因此,现代哲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对传统理性主义的超越。
现代哲学要求人们摆脱为知识而知识的倾向,强调知识同人的生活的联系,让理性回归人的生活世界,这其中就包含着对认识和知识的社会性的重视。
[1]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孔德把社会发展的阶段与知识发展的阶段对应起来加以考察,开辟了知识与社会之关系研究的先河,为知识社会学孕育了模式。
[1]参见路日亮、林建成:《研究认识社会性的基本思路》,载《哲学动态》1998年第8期。
马克思主义不仅创立了唯物史观把知识加以区分,还研究了知识的社会功能。
“知识―信念―行为”关系之研究纵观中西哲学,中国哲学中较多地讨论了“知行”(知识―行为)关系;而西方哲学和现代知识论更多地求证了“知识―信念”关系。
笔者则认为,“知识―信念―行为”三者是一个有内在关联和作用的体系。
一、中国哲学中的“知―行”关系“知―行”关系是我国传统哲学中最基本和最丰富的内容之一。
其问题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加以讨论:一个是从伦理道德角度,一个是从认识论角度。
孔子论述知行关系更多是伦理学角度。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孟子进而提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
”他们在获得知识的方法上极为注重道德修养,把人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意识看作是与生俱来的。
老子的“不行而知”,亦是指统治术,庄子则进一步认为要“离形去知”才能达到真知,“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庄子•大宗师》)。
后期墨子和荀子则在认识论意义上指出,知识来源于人的感觉经验。
《墨子•经说上》说:“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之。
”《荀子•正名》:“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
”说的是人通过感觉器官感知事物。
《荀子•儒效》还强调了行为、实行的重要性,“知之不若行之……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就是说有了知识了不如去实行(实践),你有再多的知识如果不去实行也一定是无用不便的。
宋以后,中国哲学中知和行关系主要就先后难易展开争论。
北宋程颐提出以知为本,认为知先行后,知难行亦难。
南宋朱熹则提倡知行相须,不可偏废,又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明代王守仁则提出“知行合一”,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传习录•下》)成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说法。
明清之际大哲学家王夫之批判宋明理学的知行观,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求学离行以为知也必矣。
”(《尚书引义•说命中二》)王夫之还研究了探求知识的类似归纳和演绎的方法论[1]555。
信念与知识的辨析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信念和知识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信念是指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坚定的信仰和信念,而知识则是指人们通过学习和积累所获得的认识和理解。
虽然信念和知识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着巨大的作用,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和辨析。
首先,信念是建立在主观感受和情感之上的一种信仰。
它是人们在面对世界、生活和人生价值问题时所形成的一种认知和态度。
信念往往来自于个人的思考、体验和感悟,并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方式。
不同的个体可能基于自己的信仰形成不同的信念系统,例如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或人生哲学等。
信念的特点是主观性和情感性强,它超越了纯粹的理性思考,而是基于个人的情感和诉求。
与信念相比,知识更加客观和实际。
知识是通过学习和积累所获取的一种具体而实用的认识和理解。
它是经过验证和论证,被广大人群所接受和认可的普遍真理或规律。
知识可以分为科学知识、人文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等多种类型,而这些知识的获得都需要通过严谨的研究、实验和观察等科学方法进行,具备一定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因此,知识相对于信念来说更加具备权威性和可靠性。
尽管信念和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区别,但它们在人类的认知和行为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信念给予我们对生活的方向和目标的追求,而知识则指导我们更有效地实现这些目标。
没有信念的知识会失去动力和意义,而缺乏知识的信念则可能误导人们陷入盲从和迷信的陷阱。
然而,人们在区分和运用信念和知识时也容易产生困惑和误解。
有时候,人们将自己的信念误以为是事实,未经验证和证实就笃信于某种观点。
这种情况下,信念便成为一种不可动摇的偏见,阻碍了知识的进一步积累和发展。
相反,有时候人们对知识持怀疑和质疑态度,过度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个体的信念。
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否定科学的发现和证据,陷入盲目信仰和迷信之中。
因此,要正确理解和运用信念和知识,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并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证来验证和完善自己的观点。
知识与信仰的辩证与统一知识与信仰是人类思维中的两个重要维度,它们既有着辩证的关系,也存在着一种统一。
知识是指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和积累的一系列客观事实和规律,而信仰则是人们在追求意义、价值和存在上所形成的一种坚定和不可动摇的信念。
这两者看似互相对立,然而,它们又步调一致的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知识和信仰在某些层面上是相互对立的。
知识讲求实证,追求经验和事实的验证,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实践来得出结论。
而信仰则是一种主观的情感状态,建立在人的内心之中,基于对宇宙、人生和价值的理解和感悟。
知识强调客观和科学性,而信仰则强调主观和个体性。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知识和信仰看起来是互相对立的。
但是,正因为知识和信仰存在着辩证的关系,它们又有着一种统一的纽带。
知识的探索和积累离不开信仰的激励和引导,而信仰亦离不开知识的支持和辅助。
知识为信仰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使信仰不再停留在主观情感上,而得以与理性相结合,使之更加扎实和持久。
同样地,信仰对知识具有激励的作用,它让人们对于追求真理和解决问题充满了动力和热情。
正是有了信仰,人们才会持之以恒地去学习和探索知识,不断追求真理。
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来看,知识和信仰的辩证与统一更加明显。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传承,而各种宗教和哲学信仰则构成了人类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知识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对世界的初步认识,而信仰则给予人们在面对世界问题时的坚定和支持。
正是在信仰的引领下,人类社会才能团结一致地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同时,科学的进展又不断地挑战和重塑着人们的信仰观念,使其在面对新的事实和实证时得以不断调整和更新。
知识和信仰的辩证与统一还体现在个体思想的发展中。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生活实践中,知识和信仰都是相互促进的力量。
知识的积累使人们思维更加开阔,能够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方式来面对问题,而信仰则赋予人们对于现实的评价和选择的力量。
知识与信念的区别人类作为理性的生物,通过知识的积累和信念的建立,不断探索和理解世界。
知识与信念作为人类认知活动的两大组成部分,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交叉与融合,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知识是通过科学研究、实证验证等方式获得的,而信念则是个人或群体基于主观认知形成的主观判断,两者在源头和性质上存在着差异。
首先,知识是通过客观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来获得的。
科学方法的运用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实证验证的方式得到真实而可靠的知识。
知识是基于客观事实和可重复的实证结果的,它是有据有实的。
通常,科学界的共识和学术界的权威理论构成了现代社会中知识的主要来源。
例如,在物理学领域,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得出的理论,它们被广泛接受并成为我们认知世界的基础。
而著名的科学家们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不断推动知识的进步。
知识是基于客观现实的,它具有普遍性和可证伪性。
相比之下,信念则是个人或群体基于主观感受、经验和思考形成的意见或看法。
信念是主观且不可证伪的。
人们的信念通常是受到个体的价值观念、文化背景、经历和情感等因素的影响。
信念可以是关于某种道德观、宗教信仰、生活态度、政治观点等的看法。
例如,一个人相信自己有坚强的毅力可以战胜困难,这是一种信念;一个人坚信宗教的教义或者坚持某种道德观念,同样是一种信念。
信念的主观性使得它经常会因人而异,同样的事实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形成不同的信念。
信念往往不能通过客观的实证手段来证明或证伪。
其次,知识与信念在验证和修改方面也有差别。
知识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靠实验证据进行验证,而信念往往更多地依赖于人们的主观经验和个人见解。
当遇到新的证据或者数据时,知识可以根据新的实验结果进行修改和调整。
科学研究的接续性和进步性使得知识可以不断完善和发展。
但是,信念往往更为固定和稳定,即使面对新的事实或者证据,人们也往往会坚持原有的信念。
这可能是因为信念往往有情感上的依恋,个体习惯于将某种信念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形成一种认同感和安全感。
知识与信念的冲突在人们的生活中,知识和信念往往会发生冲突。
知识是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取的客观事实和理论,而信念则是根深蒂固的信仰和价值观念。
虽然知识和信念都对个体的思考和行为产生影响,但它们并不总是完全一致,有时会产生冲突。
这种冲突的存在,不仅使个体在做决策时感到困惑,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影响。
首先,知识和信念的冲突体现在个人内心的抉择上。
一个人的信念往往是在家庭、宗教、文化等方面形成的,它代表了一个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和信仰。
然而,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个体可能会产生新的认知和理解。
这种新的知识有时会否定个人原有的信念,使个体在内心产生冲突和矛盾。
例如,一个信奉宗教的人,经过科学研究可能会发现一些与宗教教义不一致的事实。
这时,个体必须在信念和知识之间做出抉择,这个过程是痛苦且困难的。
其次,知识和信念的冲突也会在社会层面上产生影响。
社会是由各种不同信仰和文化构成的,随着知识的不断进步和传播,不同的信念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
这种冲突往往表现为宗教冲突、价值观冲突等。
例如,某个社会中存在着多种宗教信仰,这些信仰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当这些信念在具体问题上产生冲突时,就容易引发社会纷争和冲突。
因此,知识和信念的冲突在其基本的原因上包含了对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
然而,知识和信念的冲突并不意味着二者不能共存。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需要根据自身的经验、思考和理解,灵活地调整和维持知识和信念之间的平衡关系。
这种平衡并不是简单的妥协,而是在知识和信念之间找到共通点和相互依存。
个体可以通过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来完善自己的信念,也可以通过对信念的深入思考来指导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判断。
当然,知识和信念的冲突也需要社会和制度的支持与引导。
社会应该提供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环境,尊重个体的思想和信仰,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同时也要求人们保持对他人信念的尊重。
制度应该提供公正的规则和法律,指导人们在知识和信念面前做出合理的选择。
只有通过社会和制度的支持与引导,知识和信念的冲突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知识与信念的关系知识和信念是人类生活中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知识是指人们通过学习和思考而获得的关于事物本质、规律和原理的认识。
而信念则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坚定信仰,它可以是对某种价值观、道德准则或宗教信仰的承诺和信任。
知识和信念在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相互作用,塑造了我们的认知和价值观。
首先,知识对于我们形成信念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通过学习和获取知识来了解世界和社会的运行规律,这些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指引了我们的信念。
例如,我们学习到科学的知识,了解到地球是圆的,自然界存在万物互相联结的生态系统,这些知识使我们相信科学的观点,并形成环保和生态友好的信念。
又如,我们学习到历史的知识,了解到人类经历了痛苦的战争和冲突,这些知识促使我们珍惜和平,坚信和平与合作的重要性。
因此,知识是形成信念的基础,它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和决策。
另一方面,信念也可以影响我们对待知识的态度。
信念使我们倾向于接受那些符合自己信念的信息,而对于那些可能挑战现有信念的知识,我们往往会持怀疑和拒绝的态度。
这并不是说信念就是对知识的束缚,而是指信念有时会限制我们接受新的知识。
例如,某个人坚信一种宗教信仰,对其他宗教的知识持怀疑的态度;或者某个人深信某种政治理念,对与之相悖的政治观点持有偏见。
这种情况下,信念成为了一种阻碍扩大知识面的障碍。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在倾听和接纳不同观点的同时,用知识来验证和审视自己的信念。
同时,知识和信念之间也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知识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和理论,而信念则激励我们去应用知识和追求更深层次的认识。
信念给予我们勇气和动力,推动我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例如,人类对于探索宇宙的渴望就源自于对宇宙本质的信念,这种信念驱动着科学家们进行天文学研究,探索宇宙的奥秘。
同时,知识也是信念的基石,只有通过学习和获取知识,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坚守信念。
总之,知识和信念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是形成信念的基础。
知识与信仰的冲突与融合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知识与信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知识是指通过研究、思考以及实践所获取的客观事实和经验,而信仰则是指人们对超越自身生活经验的信念和追求。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既有相互冲突的时候,也有相互融合的时候。
知识与信仰的冲突源于它们根本的出发点不同。
知识追求的是真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它以证据和实证为基础,追求的是逻辑严谨与科学理性。
然而,信仰则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的直觉和主观体验,它关注的是个体的情感需求和灵性追求。
正因为这种根本差异,知识和信仰在一些问题上产生冲突。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冲突。
科学通过实验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证据,使人们对宇宙的形成、生命的起源等课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然而,这些科学发现与一些宗教教义相矛盾,比如进化论与一些宗教的创世说。
这样的冲突导致了一场科学与宗教的斗争,双方争议不断,彼此难以妥协。
然而,知识与信仰并不一定总是对立的。
事实上,在一些时候,它们可以相互融合,发挥出协同作用。
知识与信仰的融合体现在人们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上。
科学可以告诉我们生活的物质层面,让我们理解自然规律和技术应用,而信仰则提供了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框架。
身处于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许多人的内心深处会感到迷茫和空虚,而知识与信仰的共同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找寻安全感和心灵寄托的途径。
另外,知识与信仰的融合还可以在个人的成长与智慧的积累上体现。
知识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和自我,而信仰则提供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宽广视野。
通过融合知识和信仰,人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自己的存在和意义,从而建立起对于生活的更深刻的领悟和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知识与信仰的关系还涉及到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知识提供了一种客观的基础,让人们根据科学道德去评判和行为,而信仰则强调个体的责任和道德观念。
融合知识和信仰,人们可以更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信念,从而为个人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
知识和信仰的辩证发展知识和信仰是人类思维和灵魂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在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知识通过认知和经验积累来构建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而信仰则是我们对宇宙和人类存在的信心和追求。
这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首先,知识是人类进步的基石。
通过学习和获取新知识,我们能够不断扩大我们的认识范围和思维深度。
知识使我们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难题,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历史上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们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为人类社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知识是智慧的源泉,它能够启迪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的素养,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然而,知识并不是万能的。
在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时,我们常常会感到束手无策。
就像爱因斯坦曾说过的:“知识有限,想象力则无边”。
知识只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小部分,它不能回答一切问题。
而在这个时候,信仰就能发挥它的作用了。
信仰是人类内心深处的力量,它是我们对生命和价值的追求。
信仰不仅仅局限于宗教信仰,它还包括我们对人类善良、公正、美好的追求和坚持。
信仰可以给我们的灵魂以安慰和支持,在困难和逆境中坚持前行。
它能够激发我们内在的激情和动力,让我们用心去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创造美好的世界。
然而,信仰也不应该盲目。
过分依赖信仰而忽视了知识的积累,我们很容易被误导、被愚弄。
信仰需要在知识的支撑下,经过思考和理性的审视。
只有通过知识的验证,信仰才能成为我们坚定的信念。
同时,知识也需要信仰的指引,它需要价值观的引领和目标的支持,才能在应对向导方向走的迷茫与困境中指引我们前行。
知识和信仰的辩证发展是一个持续而相互促进的过程。
它们可以互为补充,相互启迪。
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更新可以给予我们更加开放和多样化的信仰选择空间,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而信仰的力量和价值观又能够保护和引导我们正确应用知识,从而避免迷失和误用。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的爆炸,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运用。
在知识的谱系中理解科学知识社会学——巴恩斯《科学知识:
一种社会学的分析》解读
李叔君
【期刊名称】《理论月刊》
【年(卷),期】2005()3
【摘要】本文梳理了自社会学创始人孔德以来,韦伯、舍勒、默顿、曼海姆以及哈
贝马斯的知识社会学脉络,简要介绍了科学社会学的兴起,并就《科学知识:一种社会
学的分析》一书作了认真解读。
【总页数】3页(P39-41)
【关键词】知识;科学知识;科学社会学
【作者】李叔君
【作者单位】鄂州大学文法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02
【相关文献】
1.从知识到信念:一种相对主义解读科学的方式——评巴里·巴恩斯《科学知识与社
会学理论》 [J], 唐萌;曲丽娟
2.科学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公众理解科学"问题及其评析 [J], 郭晓磊;鹿晓红
3.科学知识观的嬗变——一种知识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J], 赵长林;崔连森
4.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解释学批判——追问SSK理解科学的先见 [J], 金俊岐;董国
强
5.科学认识的社会性——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一种认识论解读 [J], 阎莉;姜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知识与信仰的辩证关系知识与信仰是人类思维活动中两个重要的方面,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在探讨这种关系之前,我们应该首先明确知识和信仰的定义。
知识可以被理解为通过学习、实证和经验所获得的客观事实和信息。
知识是通过感知、观察、实验和推理等科学方法所获取的,它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运作规律。
知识可以被记录、传承和发展,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相比之下,信仰是一种更主观、个人化的观念和信念。
信仰往往是通过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和情感需求所形成的,它不一定需要经过科学验证或证明。
信仰是人类对宇宙的意义和人生的目的所作出的解读和选择。
虽然知识和信仰是在不同的思维层面上形成的,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事实上,知识与信仰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正是这种辩证关系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首先,知识对于信仰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通过获得知识来拓展自己对于宇宙和人生的认知范围,从而有助于形成信仰系统。
例如,科学的进步揭示了宇宙起源、生命进化等众多未知领域,这些新的发现有助于人们重新思考自己的信仰观念。
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为信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理论基础。
然而,信仰不仅仅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它还根植于人类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深处。
信仰是人类对于价值和意义的追求,它能够给予人们希望和安慰。
即使在缺乏科学证据的情况下,信仰仍然可以激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因此,知识和信仰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因果关系,更是一种互补和相互关联的关系。
另一方面,知识和信仰之间也存在着冲突和对立。
有时候,科学的发现会对传统的宗教观念产生冲击,使人们对现有的信仰产生怀疑。
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于宗教中关于创世观念的解释提出了挑战。
这种冲突在历史上曾经引发了许多争议和纷争。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接受了科学的观点,并试图建立科学与宗教信仰的和谐共存。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知识与信仰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样的。
知识与信念的哲学考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知识与信念的哲学考察摘要:知识与信念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础,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报告旨在通过哲学的视角,探讨知识与信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通过对知识的定义、信念的起源和形成机制的分析,我们发现知识和信念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此外,我们还探讨了知识与信念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一些未来研究的方向。
1. 知识的本质与定义知识是指人类通过感知、思考、学习等方式获取的关于世界的真实和可信的信息。
在哲学中,知识被认为是一种有根据的信念,它需要经过推理和验证的过程才能被确认为真实和可靠。
知识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征,它不仅仅是个体的主观观念,而是与事实和真理相对应的。
2. 信念的起源和形成机制信念是人类对于某种观念或主张的坚定信仰或承认。
它可以来源于个体的经验、教育、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
信念的形成机制包括感知、推理、记忆和社会交往等。
个体通过感知外界的事物和事件,进行推理和思考,将这些信息存储在记忆中,并通过社会交往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共享。
这些过程共同作用,形成了个体的信念系统。
3. 知识与信念的相互作用知识和信念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一方面,知识是信念的基础和支撑,只有通过对知识的获取和理解,个体才能形成真实和可靠的信念。
另一方面,信念也会影响个体对知识的接受和解释。
个体的信念系统会对知识进行过滤和选择,从而影响其对于真理的认知和理解。
4. 知识与信念的应用知识和信念在人类认知和行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科学领域,知识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对事实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科学家可以获取和积累知识,推动科学的发展。
在道德和伦理领域,信念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教育和社会领域,知识和信念共同塑造着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结论:知识和信念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础,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巴恩斯共有实践巴里·巴恩斯(Barry Barnes)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以曼海姆为代表的知识社会学和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的重要思想上,独创性地提出自己新的理论观点。
在巴恩斯看来,科学知识在根本上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科学专业化在改变知识分配的同时,又改变了知识的社会角色。
同时,巴恩斯指出,科学知识在产生过程中,既受内在因素的影响又受社会因素的制约,科学知识的产生带有不确定性与偶然性,所以不能用完全同一的科学方法对科学知识进行标准性衡量,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亚文化的集合。
巴恩斯采用社会学分析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将传统认识论的框架解构,并改变和影响了我们对科学知识本质的认识,深化了对科学复杂性的理解。
他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外其他领域,在西方文化界,科学知识社会学成为了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新兴思潮的理论依据。
当今,在科学的世界观已成为了国内的主流文化的情况下,科学知识社会学对我们今天如何去理性的看待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有助于我们认识科学的本质。
从根本上说,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建构论观点就是相对主义思想,而其相对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则是库恩的科学哲学中对于范式之间不可通约性命题的解读。
本文旨在对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在详细的阐述巴恩斯对于库恩相对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的前提下,尝试从另一个维度解读科学知识社会学。
关于相对主义论断的争议从古至今从未停止,尽管相对主义思想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我们仍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分析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相对主义倾向,本人试图证明巴恩斯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相对主义是存在逻辑自洽的。
知识与信仰的边界知识与信仰是人类思想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相辅相成,但又具有各自的边界和特征。
本文将探讨知识与信仰的边界,并探究它们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知识的边界知识是通过学习、观察和实践等方式获得的一系列事实、信息和观念。
它是客观存在的,通过科学方法进行验证和证实。
知识的边界在于它所能解释和描述的领域范围。
1. 科学知识的边界科学知识是经过科学方法验证和证实的知识,它遵循严谨的逻辑和实证主义原则。
科学知识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性和可预测性,并能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现象。
然而,科学知识的边界在于它只能解释那些可以被实证的现实。
它无法回答一些超出观察和实验范围的问题,如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等问题。
2. 学科知识的边界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有各自的边界。
例如,数学研究的是数的性质和规律,物理学研究物质及其相互作用,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的演变等。
每个学科都有一定的范畴和方法论,超出了这个范畴的问题无法通过该学科来解决。
二、信仰的边界信仰是人们根据主观感受和信仰体系形成的一种对超自然或超越个体认识能力的真实性的相信。
它是主观的、非可证实的。
信仰的边界在于它的想象性和不可证实性。
1. 宗教信仰的边界宗教信仰是人们对超自然力量或者超越个体认识能力的一种信仰。
它有着特定的教义和神职人员,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
然而,宗教信仰是基于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它无法被科学方法所证实。
因此,宗教信仰的边界在于它的不可证伪性和因个人而异的主观性。
2. 价值观信仰的边界人们对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信仰也是一种信仰。
例如,人权的普遍性和尊重生命的价值观等。
这种信仰是基于个人的观念和信念,无法通过科学方法证实。
它们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存在差异,因此其边界也是主观的和因人而异的。
三、知识与信仰的关系知识和信仰在人类思想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相互交融,互为补充。
1. 知识指导信仰知识可以为人们的信仰提供理性和逻辑的支持。
知识与信仰的冲突在人类的思想领域中,知识与信仰一直以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知识以理性和科学为基础,依赖于实证和推理。
而信仰则是根植于个人对宗教或哲学的深信不疑。
这两者看似截然相反,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往往会发生冲突。
本文将探讨知识与信仰的冲突,以及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
一、知识与信仰的对立知识与信仰之间的冲突源于其不同的本质。
知识以科学为基础,追求客观真理和普遍适用的规律。
它强调证据和实证,以推理和观察来解决问题。
而信仰则是一种主观偏好或个人信仰,建立于情感和信念之上。
信仰往往与宗教和哲学等传统观念相关联,强调不可证明的真理和信仰的力量。
知识与信仰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们对待真理的方式不同。
知识追求客观真理,要求证据和逻辑严密性。
而信仰则更多地基于个人的经验和情感,对事实和证据的验证要求相对较低。
这种差异导致了知识与信仰在某些问题上的对立。
其次,知识和信仰的领域不同。
知识主要关注现实世界和可证实的事实,而信仰涉及到超自然和宗教领域。
在科学无法解释的问题上,信仰提供了一种解释手段,填补了我们认知的空白。
然而,当科学和信仰产生冲突时,我们常常感到困惑和无法决定应该相信哪一个。
最后,知识和信仰可能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知识通常以进步和发展为目标,它鼓励人们不断追求真理,并改善生活。
信仰则更多地依赖于传统和规范,对个人和社会的变革持保守态度。
当知识与信仰发生冲突时,我们很难确定哪种观念更加值得信赖。
二、寻找知识与信仰的平衡点尽管知识与信仰存在冲突,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找到平衡点,使二者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和谐共存。
首先,我们应当尊重彼此的信仰和观点。
无论是从知识的角度还是从信仰的角度,我们都应该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体系和价值观。
互相尊重和包容有助于减少冲突,并促进对话和思想交流。
其次,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知识和信仰。
知识和信仰都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它们可以互相补充和启发。
科学知识社会学相对主义知识观批判
科学知识社会学相对主义知识观批判
"强纲领"是埃丁堡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简称SSK)提出的研究知识社会成因的社会学形而上学理论.巴里·巴恩斯和大卫·布鲁尔是这个学派的理论家.他们把自己的纲领定位在"相对主义知识观"上,其批判的矛头直指科学哲学研究中的理性主义.在20世纪曾经占统治地位的科学哲学理性主义知识观受到挑战后,如何评价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对主义知识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批判SSK相对主义知识观的几个主要观点,并对现代科学哲学中相关的理论做出历史反思和辩护来审视这个问题.
作者:孙思SUN Si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刊名:自然辩证法通讯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2005 27(3) 分类号:B085 关键词:信念的真值可检验性标准逻辑合理性相对主义。
知识相对主义
什么是知识相对主义
知识相对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知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取决于相对于其他知识的情境或背景。
这种观点表明,没有绝对的真理,而是一种因情境而异的相对真理。
知识相对主义挑战了传统的绝对真理观念,强调知识的相对性和多样性。
知识相对主义的理论基础
知识相对主义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认识论和语言哲学领域。
认识论研究知识是如何产生和获得的问题,而语言哲学研究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相对主义者认为,知识是由特定的历史、社会和语境所决定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知识传统和见解。
知识相对主义的争议
知识相对主义引发了一系列争议。
一些人认为,相对主义会导致相对主义,否定了绝对真理的存在,使得一切观点都可以得到认可。
这可能会导致混乱和无法解决的认知分歧。
另一方面,支持知识相对主义的人认为,相对主义能够更好地反映人类认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避免了排斥其他文化和思想的问题。
知识相对主义的应用
在当今社会,知识相对主义的观点被广泛应用于文化研究、跨文化交流和多元化教育等领域。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的知识传统和认知方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知识相对主义也在科学领域引发了一些讨论,探讨科学知识的相对性和可塑性。
总结
知识相对主义是一个有趣而复杂的哲学观点,挑战了传统的绝对真理观念,强调了知识的相对性和多样性。
尽管存在争议,但知识相对主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更开放的视野,更广阔的认知空间,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多样的文化和见解。
通过深入探讨知识相对主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本质和人类的认知方式。
知识与信仰的关系知识与信仰的关系知识与信仰的关系:2013-6-5 21:44:48讨论主题:知识与信仰的关系发言内容:知识与信仰的关系康德对于知识与信仰的关系,一个重要的核心思想为“我不得不扬弃知识,以便为信念腾出地盘。
”康德的原文本为Glaube,李秋零本将之译为了信念。
经过俞老师上课的讲解,我们已经认识此处的翻译值得推敲,毕竟信仰与信念还是存在差异的。
信念是对于一套理论的相信,也可以用在知识之上;而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正是信仰。
因而,这句话可以被看称谓康德对于知识与信仰关系的一种态一种超验的知识,是形而上学的知识,也是康德认为最重要的知识。
这样一种知识是三种知识要素的融合,超出感觉的范围。
这样的知识是把人的理性运用到了超出了经验的范畴之外。
而这部分就是康德重点主张扬弃的那部分知识。
康德将形而上学分为自然禀赋形而上学和科学形而上学。
前者是一种传统的形而上学,是人的理性无法克服僭越的冲动,使用时空与知性范畴去研究物自体所得到的所谓知识。
而由于物自体向人们展示的不过是一个侧面,只是一个显像而非全部,所以留给人的认识空间只能是一个部分,不可完全的认识物自体。
在这样的情况下,再用时空与12知性范畴去研究物自体,就会形成形而上学的谬误。
因而康德主张抛弃这一部分的错误知识,限制理论理性对于物自体的研究,因为这样得到的知识是无效的,消极的。
但是出于实践的需要,将抛弃的知识空出来的这一部分空间留给信仰,并且在实践理性的范围内加以信仰,就可以使这些原理成为行为的指导原则,从而产生积极的作用,尤其是规范人的道德宗教行为;同时也可以遏制人自然膨胀的理性,避免谬误的产生。
而另一种形而上学,即科学形而上学,将是未来哲学的主力军。
这些知识经过纯粹理性批判的过滤,基本可以分为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主要针对数学、自然科学和在实践理性范围内的道德哲学,如法哲学,这样的两个领域。
这样的形而上学是应该得到保留的。
康德的三大批判之一的《纯粹理性批判》正是要针对形而上学的谬误,力图打破理性过分蔓延,达到不可及也不应及的领域的局面。
第11卷第1期2009年1月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f Soc i a l Sc i ence of Hunan M ed i ca l Un i versityVol111 No11Jan.2009从知识到信念:一种相对主义解读科学的方式———评巴里・巴恩斯《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唐萌,曲丽娟(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摘要] 巴恩斯由知识属于被群体接受的信念出发建构了自己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
这种理论预设来源于对库恩科学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命题的解读。
其理论预设与传统的知识社会学及科学社会学的理论预设都不同。
传统的理论预设是科学知识是客观的具有真理性的,而他的理论预设是科学知识并非是客观的,科学知识的内容是由社会决定的。
其理论预设背后的哲学基础是相对主义知识观的确立。
[关键词] 巴里・巴恩斯;《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知识;信念;范式;相对主义[中图分类号] B1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229(2009)01-0040-03 在译者前言中,译者指出传统哲学是把知识与信念区别开的。
“罗素曾指出,信念是指相信的状态,而知识属于正确的信念的一个次类:每一件知识都是一个正确的信念,但是反过来说就不能成立。
”[1](前言)但巴恩斯认为知识和信念不应分开,知识只是指已被群体接受的信念,而不是正确的信念。
那么,我这里文章的标题———从知识到信念,这里的知识指的是传统哲学中的知识,也就是一个正确的信念,而信念在巴恩斯看来与知识是不区分的,指的是已被群体接受的信念。
那么,为什么巴恩斯要将知识看作已被群体接受的信念,而不是指正确的信念呢?这么做用意何在呢?在我看来,巴恩斯将知识看作已被群体接受的信念而非指正确的信念是他的一个理论预设,这种理论预设的目的在于区别于传统的理论而建构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
本文试图探寻这种理论预设的来源;比较巴恩斯的理论预设与传统的知识社会学及科学社会学的理论预设;探讨巴恩斯理论预设背后的哲学基础。
一科学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科学,由于科学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研究科学,首先就需要正确认识科学。
自18世纪的启蒙理性主义诞生以来,哲学家大多把科学知识视为“自然之镜”,是对外部世界的真实篆写,是不以科学家的个人品性和社会属性为转移的客观知识。
按照这种传统的认识论,“有一个现实的世界独立于我们关于它的知识而存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通过一种近似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知的;并且,知识在它所达到的近似程度上是真的,或者是与实在的结构同型的”[2](17)。
这些人看来,“科学知识是一种不断增加的事实资源,既然科学是不变的真理的积累,每一个真理都是一块砖,它永久的砌入了一个不断增加的大厦”[1](7)。
在巴恩斯看来,传统的知识增长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归纳推理,另一种是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试图使信念可能从某种不确定的起点越来越接近现实,重复的归纳推理会导致知识的增长。
而在波谱尔看来,把科学看作是一个合理的处理过程,反归纳的认识论更为有效,科学家们应当进行这样的工作:理解理论并且设法否证它们。
给定一组初始条件,那么,就可以从一些科学理论中推演出一些命题,它们的可接受性可能取决于共同认可的检验;如果这些命题被否证了,那么,从逻辑上讲,这些理论本身也就被否证了,因而必须放弃;如果这些命题被确证了,那么这些理论也就得到了证实,这意味着,你可能感到比以前更有理由坚持这个理论。
因此,波普尔试图使科学信念的改变完全与演绎逻辑的指示协调一致[1](32)。
无论是归纳推理还是波普尔的演绎推理都属于一种逻辑主义的科学哲学。
归纳推理使逻辑经验主义者使用的,他们认为自然科学是理性的典范,科学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科学是不断进化,知识的成长是累积性的。
但在库恩看来,无论是归纳主义者还是证伪主义者的看法都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实际历史。
“归纳主义者看不到科学史中非积累的发展阶段,即科学革命阶段;证伪主义者则忽略了科学中受传统约束的常规科学活动,却用仅仅间断性出现的破坏传统的活动即科学革命来代替整个科学活动。
”[2](90)在本书的第三章巴恩斯谈了一些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参考其他资料,这里3[收稿日期] 2008-10-16[作者简介] 唐萌(1974-),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06级法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法律社会学.第1期唐萌,曲丽娟:从知识到信念:一种相对主义解读科学的方式———评巴里・巴恩斯《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把库恩的科学发展图式概括为这四个环节:①前科学;②常规科学;③革命科学;④新的常规科学。
在这四个环节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常规科学转化为一种新的常规科学之后,这两种不同范式之间的沟通问题,巴恩斯认为,对于按照不同的“相互交流”范式观察世界的群体来说,真正的沟通可能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库恩引入了“群体意识”和“社会现象学”的概念。
尽管个人意识源于相互冲突的经验并且是无法分享的,但范式却创造了一个对所有实践者都一样的社会经验场域。
作为科学训练和对范式的信奉的结果,科学家感到他们所处理的是“客观”的现象。
“换言之,尽管科学是相对于范式而言的,但科学却是客观的。
在一个范式之内,思想既无法检验和反驳,科学知识也就无所谓进步。
即使出现了新的范式,旧的范式也不会受到反驳,因为新旧范式具有不同的现象场域,彼此之间是不可通约的。
新范式对旧范式的胜利不是智力意义上的而是社会意义上的:如果新范式训练了更多科学家,取得更多资助、生产更多实际成果,它就会取代旧的范式。
科学进步的实现不是通过驳斥错误理论和积累真实事实,而是通过范式替代或科学革命。
这个真实的进步过程,在库恩看来,肯定不是纯粹理性和合乎逻辑的过程,反而更像是宗教中的皈依或改宗,或心理现象中的‘格式塔转换’。
”[2](92)从常规科学中突现出来的常规科学传统,与先前的传统不仅逻辑上互不相容,而且两者经常在实际上是不可通约的。
库恩的关于互相替代的理论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否定了科学中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在同一范式之内群体接受的信念体系是合理的,而在范式转换后,这种合理性也就不存在了。
巴恩斯在跋中认为:“知识与信念的区分会导致知识论看起来像是任意的和教条似的东西,而且,它会导致这些知识论功能的枯竭,使它们与大量有潜力的信念理论相比成为无用之物。
”[1](跋)在我看来,这句话正是说明了如果将知识与信念区分,将使知识没有替代理论出现,只有接受了库恩的范式理论及不可通约性,才能描述清科学知识增长的规律。
我认为巴恩斯是受到了库恩的影响,接受了其不可通约性的观念,才认为知识是一种群体已经接受的信念而非指正确的信念,巴恩斯的理论预设是来源于对库恩科学范式的解读的。
二知识社会学的历史并不算短,可以上溯到培根,在孔德、马克思、涂尔干等著作中也都包括了知识社会学的重要内容。
后期的卡尔・曼海姆将马克思的“思想的存在决定”这一一般的命题引申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知识社会学。
曼海姆所作的工作,就是去说明像美学、道德、哲学体系、宗教信仰和政治原则这类专门知识,如何受到产生它们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但是,正如巴恩斯所指出来的,人们也许记得,曼海姆承认,数学和自然科学不在他的理论范围之内。
曼海姆主张在自然科学和文化学科所使用的方法和概念之间,作一基本的区分。
在曼海姆看来,对自然科学的客观现象的正确知识只能凭借超然观察,以及精确的测量来获得,而文化知识则不是这样,对文化现象的理解,决不仅是像外在世界的客体那样,是对人们所观察的对象。
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群体都有他们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的诠释必然是从其自身文化的特定意义架构出发的。
根据这种对绝对科学和相对文化的区分,曼海姆就把自然科学与数学排除出了知识社会学的领域。
在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那里,尽管科学社会学从知识社会学那里汲取了营养,但默顿还是摆脱了知识社会学的框架。
在我看来,默顿认为要对科学进行社会学研究,但研究的并非科学知识的内容,而是使科学知识成为可能的社会条件,所以,默顿更多关注的“科学家的社会学”。
巴恩斯在第一章中描述默顿的科学信念时这样说:“真理,或者至少,信念的真实内容的不断增加,是未受阻碍的理性活动和合理的行为的必然结果。
科学作为一种制度维持了下来,并且把这种对理性所揭示的真理的信奉传播了下来。
科学家接受谬误不仅有悖于他们自身的理性自然而然要显示的东西,而且也有悖于制度规范,因此,科学具有特别高的合理性程度,它的信念也具有特别的可信赖性。
”[1](7)在巴恩斯看来,默顿是把科学信念特殊化不去研究科学信念的内容,因为在默顿看来,“真实世界独立于我们对它的理解之外,我们只能透过一种逼真的过程去了解它。
这些知识的程度,取决于它们逼真或同构于世界的程度。
”[2](83)在巴恩斯看来,知识社会学将自然科学及数学排除出社会学的分析,而科学社会学又将注意力放在了科学体制而非内容上,他们都把科学知识当作一个特殊的例子来看待的。
在他们看来科学知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具有真理性的,他们拒绝承认外在的和非理性因素。
即使默顿探讨了外部因素对关注焦点以及科学发展的速率有影响,但对外部因素如何实际影响科学知识内容却没有涉及,也就是说,默顿只关心知识生产的条件,却并不关心生产的知识是什么。
这也说明了默顿是以科学知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性的为理论前设的。
由于库恩的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命题,这打破了自康德以来的一个认识论假定,即人们的认知过程存在一种共同基础,当不同陈述之间发生冲突时,可与找到若干重型的语言和规则,合理的、可观的解决其争端。
假如库恩的命题是正确的,或者说为巴恩斯所接受的话,那么,巴恩斯就会反对科学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他会倾向于认为在范式转化中没有合理的论证,那种认为科学家认识越来越接近真理的观点,那种“趋同实在论”的立场,必然被抛弃。
文章的第一部分我认为巴恩斯的知识是已被群体接受的信念而非正确的信念是接受了库恩的影响的,那么,巴恩斯的理论预设与传统的知识社会学及科学社会学的理论预设都不同。
传统的理论预设是科学知识是客观的具有真理性的,而巴恩斯的理论预设是科学知识并非是客观的,科学知识的内容是由社会决定14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1卷的。
基于这样的理论预设,巴恩斯建构起了他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我在这里想举出一个例子,具体证明这一点,才能说明科学知识社会学不仅研究科学知识增长的条件,而且要研究社会因素影响了科学的认知内容,并且刻划影响的究竟是什么科学内容[3](429)。
想对科学知识内容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如果能把科学处理为一种与其他任何文化相同的文化形式,也就是说,科学不再特殊化,科学信念与其他制度化的信念没有什么本质区分,如此一来,就可以像分析其他制度化信念那样分析科学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