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9 阅读理解C卷
- 格式:doc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34
黑龙江省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9 阅读理解C卷
一、现代文阅读 (共30题;共462分)
1. (23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蝇虎
蝇虎,我们那里叫作苍蝇虎子,形状略似蜘蛛而长,短脚,灰黑色,有细毛,趴在砖墙上,不注意是看不出来的。
蝇虎的动作很快,苍蝇落在它面前,还没有站稳,已经被它捕获,来不及嘤地叫一声,就进了蝇虎的口了。
蝇虎的食量惊人,一只苍蝇,眨眼之间就吃得只剩一张空皮了。
苍蝇是很讨厌的东西,因此人对蝇虎有好感,不伤害它。
提一只大金苍蝇喂蝇虎,看着它吃下去,是很解气的。
蝇虎对送到它面前的苍蝇从来不拒绝。
蝇虎不怕人。
(1)第一自然段的三句话,分别描写了蝇虎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上面的介绍,下列图片中哪个是蝇虎?________。
① ② ③
2. (17分)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给太阳公公送棉袄
新年来到了。
那天,太阳公公正从甜蜜的梦乡中醒过来,他脱下白色的睡衣,穿上金色的工作服,但还是一连打了好几个寒战。
小猴金金是一位裁缝,它看见了,________地说:“太阳公公可别着凉呀!我帮你做一件红色的棉袄吧。
”金金日裁夜缝,三天就为太阳公公做了一件红棉袄。
太阳公公从白云姐姐的身后钻了出来,金金________地拿出刚做好的新衣服,开心地对太阳公公说:“请您伸出手来拿吧!”
呀!还相差很远!这可怎么办呢?金金想了想,来到长颈鹿花花家,叫她用长脖子把金金往天上顶。
长颈鹿花花很乐意,于是金金就坐在长颈鹿头上,把棉袄往天上送,可太阳公公还是拿不着。
这时候,小猪胖胖走过来对金金说:“你可以爬到东方明珠塔的塔顶上去呀!”金金一听,觉得有道理,就赶快乘电梯登上塔顶,可是还是够不着。
金金________地问太阳公公:“您怎么只看得见,总够不着呢?”太阳公公哈哈大笑起来,说:“对不起!我忘了告诉你,我离地球很远很远呀!”
突然,天上飞来了一只漂亮的大蝴蝶,金金一看,原来是小熊猫盼盼在玩风筝。
金金眼珠子骨碌一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爬下了东方明珠塔,对盼盼说:“你的风筝能借我用一下吗?”盼盼________地答应了。
于是,金金把那件红棉袄挂在风筝上,然后放上天空。
风筝在风哥哥的帮助下,很快地来到了太阳公公的跟前。
太阳公公看见了,一边笑着对小动物们致谢,一边把红色的新棉袄穿在身上。
金金和小伙伴们看见了,乐得手舞足蹈。
太阳公公穿上了红色的新棉袄,变得更漂亮、更健康、更温暖,也更慈祥了。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短文的横线上。
着急关心毫不犹豫迫不及待
①小猴金金是一位裁缝,它看见了,________地说:“太阳公公可别着凉呀!我帮你做一件红色的棉袄吧。
”
②太阳公公从白云姐姐的身后钻了出来,金金________地拿出刚做好的新衣服
③金金________地问太阳公公:“您怎么只看得见,总够不着呢?”
④盼盼________地答应了。
(2)短文讲述了________(谁)给________(谁)送________的故事。
(3)根据短文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
(4)短文中的小猴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5)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把礼物送给太阳公公?看谁的想法更奇妙、更有趣。
3. (11分)课外阅读
一颗小花种子不喜欢自己出生的地方,就请小燕子帮忙,带它到别的地方去安家。
小燕子带着小花种子来到湖边,小花种子抬起头看看,不高兴地说:“这里水多,太潮湿,我不喜欢。
”小燕子又带着小花种子来到山上,小花种子低下头一看,皱皱眉头说:“这里石头多,太硬,我也不喜欢。
”小燕子带着小花种子来到森林里,小花种子看看四周,不耐烦地说:“这里树太多,草太多,太杂乱,我更不喜欢。
”小燕子生气了,把小花种子丢在路边。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潮湿——________
喜欢——________
(2)小燕子先把小花种子带到________,小花种子认为那里________,不喜欢;接着小燕子把小花种子带到________,小花种子认为那里________,也不喜欢;然后小燕子把小花种子带到________,小花种子认为那里________,更不喜欢,最后,小燕子生气了,就把小花种子________。
(3)等到小花种子发芽,秋天已经来临,想一想,小花种子会怎么样?此时它会说什么?
(4)课文中小花种子情绪的变化有哪些?请你写出来。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这篇短文是什么题材的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 (3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
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
只拣儿童多处行”。
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1)节选部分选自课文________,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写的。
(2)作者想象极为丰富,比喻很奇特。
用________比喻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
(3)为何“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5. (5分)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
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1)“化险为夷”中“险”和“夷”是一对反义词,再写出类似的两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描写航行充满风险的句子,这句话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体现了狂风之大,海浪之猛。
而面对如此险境,郑和还是那样________,显示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6. (13分)(2019·遵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而且还亲自到各地去(采採)药。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骗)了产药的(明名)山。
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
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段断)药(性姓)和药(效校郊)。
(1)选择括号里恰当的字。
(采採)________药走________(遍骗)(明名)________山
判________(段断)药________(性姓)药________(效校郊)
(2)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这部书”是指________。
(4)读了这段话,写出你的体会。
7. (18分)快乐阅读。
大地妈妈
花草和树木吸着大地妈妈的养料长大,都是大地妈妈的孩子。
为了报答大地妈妈,孩子们在春天长出绿叶。
到了炎热的夏天,就请妈妈在绿荫下乘凉。
到了冬天,枯黄的树叶和花草像棉被一样盖在妈妈的身上。
妈妈把枯叶、枯草做成养料,让孩子们吸收。
这样,花草树木在妈妈的怀抱里长得更茂盛,把妈妈打扮得万紫千红。
可是,有的人不爱护大地妈妈的孩子,他们砍树、折花,践踏草地。
大地妈妈失去了孩子,光着身子,被烈日晒,被寒风吹。
过了些日子,大地妈妈病了,她的皮肤开裂了,渐渐失去了光彩,世界也变得灰蒙蒙的。
大地妈妈对人们呼喊:“爱护我的孩子吧,我的身体健壮了,你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乘________(chéng chèng)凉枯________ (gūkū)草日晒________ (shài sài)炎________ (yán rán)热
(2) ________和________是大地妈妈的孩子。
(3)大地妈妈的孩子是怎样报答大地妈妈的?把相关的语句抄写下来。
8. (1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猴戴眼镜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补衣服,它问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
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
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老花眼镜;妈妈戴的是近视眼镜。
”
事情往往是这样,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1)本文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妈妈适合戴________,奶奶适合戴________。
②小猴戴妈妈的眼镜的感觉是________,戴奶奶的眼镜的感觉是________。
(3)这篇短文说明的道理是()
A . 小猴不能戴奶奶的眼镜。
B . 小猴不能戴妈妈的眼镜。
C . 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4)你们班有近视的同学吗?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
9. (17分) (2018六下·龙岗期末) 请认真阅读下列两篇短文,然后完成小题。
藏獒
藏獒(英语:Tibetan Mastiff),又名西藏獒犬,属獒犬类,是一种体型较大性格凶猛的犬。
其毛色多为铁包金、黄色、黑色(黑色并不是纯黑,而是在胸部、四肢略有白毛)等,原产于青藏高原。
它气质刚强,尊贵而高傲,力量强大,动作敏捷矫健,耐力较差,幼犬在成年以前记忆力较差。
本品种的典型特征是警觉性高,领地意识极强,对主人极为忠诚,在领地内对陌生人有强烈敌意,善于保护主人及其财物。
藏獒体格高大,性格刚毅,力大勇猛,野性尚存。
藏獒身长约120厘米,体毛粗硬,丰厚,外层披毛不太长,底毛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则浓密且软如羊毛,耐寒冷,能在冰雪中安然入睡。
而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则非常稀少。
世界最凶猛的犬种,在人类生活区对公众构成严重威胁。
——摘录予《百度百科》
灾难已经开始了,格桑【一头标准的藏獒】听到从遥远的地平线上传来马群奔跑般的呼喊声。
它松开了孩子的衣角。
在雪地的尽头,乌云像一瓶导入水中洇开的墨水一样迅速蔓延。
正以受惊的马群般惊人的速度向这边袭来。
格桑惊慌地高声吠叫,在本能驱使下它想把这些孩子带回镇子上的学校。
它认为现在的位置距离学校更近一些。
它顶撞着仍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孩子,但四个孩子仍然执拗地向前移动着脚步。
风已经刮起来了,巨大的雪片盘旋着从天而降。
天空正在慢幔地暗下来,仿佛一块无形的巨大幕布慢慢地合拢,几十年不遇的灾难正在拉开真正的序幕。
这就是牧民们谈虎色变的白灾(大雪灾)。
格桑毫无办法,它无力改变这些孩子的想法,他们只是想在大雪遮盖道路之前回到牧业点烧得通红的火炉前。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在呼啸的风声中,天竟然黑了,已经无法看到五米之外的一切。
此时格桑在前面小心地识别着道路,那些孩子也不再言语,走在最前面的孩子紧紧地攥住了格桑的尾巴。
这一头狗和四个孩子顶着风雪艰难地在雪地里跋涉。
在这种天气里格桑的鼻子已经无法发挥作用,它的视力面对这种黑暗同样无能为力。
于是它只是凭借爪子感觉雪地的软硬程度慢慢向前移动。
它没有偏离通往牧业点的路。
因为顶风走在前面,短短的时间里格桑头颈上那簇心形的鬃毛上已经凝结了正在渐渐厚重的雪块,它用力地摇了摇头,想要摆脱这累赘物。
但就是这个小小的动作,让它在不知不觉间迷失了方向。
当它感觉到迷路时已经不知道偏离原来的道路多远了,更可怕的是,当它回头时,发现一个走在最后面的孩子不见了。
在背风的土坡下,格桑像一只急于在灾难之前将自己的幼崽送进新巢的母狐。
以惊人的速度在雪地上连刨带挖地掏出了一个凹洞,然后将三个任由它摆布的孩子拖进洞里安顿好。
它昂起头辨别了一下方位,转身跑进了风雪之中。
必须找到那个丢失的孩子……
——选自《黑焰》【作者:格日勒其木格·黑鹤】
(1)请阅读《百度百科》摘录的文段,补充完成藏獒的名片内容
(2)请阅读《黑焰》节选文段,说说文段写了格桑一件什么事?
(3)格桑的行为,体现了藏獒名片中性格特征的哪一点?请联系《黑焰》节选文段中的内容进行分析。
10. (1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连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
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
,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
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
一碧手里南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
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个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
同时,它又是个________句,作用是________。
(2)文章的第________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静态,通过静态的描写,突出了草原________的特点;作者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文章的第________自然段侧重写草原的动态,通过动态描写,突出了草原________的特点。
作者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1. (1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向植物取经
车前草是一种很普通的小草,它的叶子是按螺旋状来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使每片叶子都能获得充足的阳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建筑师们依照车前草叶子的排列形状,谩计建造了螺旋状排列的楼房,这样,每个房间都能享受到明亮、温暖的阳光,从而避免了普通楼房在这方面的不足。
高山上的云杉长年累月都经受着狂风的袭击,树干的底部变得又粗又大,整个树干成了圆锥形。
这种形状使云杉牢牢地挺立在山顶之上。
人们模仿云杉建立的广播电视塔,即使遭到强台风的袭击,也不会有倒塌的危险。
(1)本篇短文写的是人们向________和________取经。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普通——________ 温暖——________
危险——________ 充足——________
(3)人们依照车前草叶子的排列形状设计建造了________,这样,________;人们模仿云杉建立了________,这样,________。
12. (13分) (2019三下·长春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娘不爱吃,你吃
回家,母亲照旧做了我最爱吃的面,诱人的香气从泛亮的油花上飘腾开去。
忍不住!一端上桌便伸长筷子,吸溜吸溜地一阵狂吃。
母亲乐得合不拢嘴:“瞧,还是那猴样儿!”我嘴里塞满,含糊回应:“嗯,还是那个味儿!”
忽地,筷子挑到了碗底的荷包蛋,两个。
趁母亲忙,偷偷挑了母亲的碗,没有。
心里不由得酸楚,虽然鸡蛋已不再稀罕,可母亲照样视为佳肴,专门留给我这老儿子。
小时候,每当我夹着嫩黄的鸡蛋给母亲时,她都会怜惜地说:“娘不爱吃,你吃。
瞅着我吃完,微笑着拍拍我的头。
”
而今,母亲年近七旬,我已为人父,可爱我的方式依然朴素、无言。
望着荷包蛋,我喉头一紧,张不开嘴,低
头夹到了母亲碗里。
母亲还是那句:“娘不爱吃,你吃。
”我不敢看她的脸,边挑面边说:“天天吃鸡蛋,我不爱吃,你吃。
”母亲顿了一下:“我儿生活好了,娘吃,娘吃。
”我用眼角余光瞄着母亲一口口吃完,如是在咀嚼岁月的甘苦和幸福,我不禁泪满眼眶。
那顿饭,我吃得很认真。
每遇母亲特意准备的菜,我便有意地少吃,多剩些留给他俩。
我知道,父母勤俭惯了,只有我回家才会准备得如此丰盛。
父母指着满桌的剩菜,嗔怪:“就吃那么一点哪行,再吃点!”我笑答:吃饱了,都吃撑了。
既而顽皮地拍拍肚子,父母乐了:“这又得让我们吃好几顿。
”我暗自偷乐:当年你们也是这么“骗”我多吃的嘛!
父母渐老,已然羸弱,似乎对我更多了几分依恋、依赖。
让我感觉,应该多爱他们一些,一如当年他们爱我一样。
(1)根据意思写文中词语。
①暗暗地偷着快乐。
________
②美好的饭菜。
________
③年纪靠近七十岁了。
________
(2)画线句子是母亲的________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3)“我用眼角余光瞄着母亲一口口吃完,如是在咀嚼岁月的甘苦和幸福,我不禁泪满眼眶”中“泪眼满眶”的原因是什么?
(4)“娘不爱吃,你吃”在文中出现多次,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写出两点理由。
13.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________等候着。
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
妈妈________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心疼地伤心地耐心地着急地
①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________等候着。
②妈妈________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庆龄“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用“________”画出来。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你喜欢庆龄还是小珍?为什么?
14. (15分)课外阅读。
聪明的小山雀
小山雀早上就飞到果园里捉“害虫”。
远远的,它看见一只枯叶蝶在飞。
小山雀想:“这回你可跑不了啦!”它迅速飞去,谁知却看不见了枯叶蝶的影子。
小山雀心里琢磨刚才明明看见飞到这里怎么眨眼就不见了聪明的小山雀飞到树枝上死死盯着树枝上的一片枯叶
一会儿,那片枯叶忽然飞起来。
小山雀展翅赶了过去,一口把它叼住。
枯叶蝶再狡猾,也逃不过小山雀锐利的眼睛。
(1)“枯叶蝶再狡猾,也逃不过小山雀锐利的眼睛。
”“锐利”有两种解释:①尖而快;②眼光尖锐。
这里“锐利”是第几种意思。
(2)读读短文,选择合适的说法()。
在小山雀第一次追枯叶蝶时,枯叶蝶忽然不见了,它飞到哪儿去了?
A . 飞跑了
B . 藏在枯叶后面
C . 伪装成一片枯叶
(3)给第二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小山雀心里琢磨________ 刚才明明看见飞到这里________ 怎么眨眼就不见了________ 聪明的小山雀飞到树枝上________ 死死盯着树枝上的一片枯叶________
15. (17分)课外阅读。
雨中水城威尼斯(节选)
深秋时节,我们在靡靡细雨中乘船走进了威尼斯的怀抱。
烟雨蒙蒙,孤岛座座,水城威尼斯在一片朦胧中似乎向我们漂来。
是的,这就是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威尼斯,一个经年累月漂在海上的城市。
威尼斯是个名副其实的水城。
它位于亚得里海深入内陆的一个泻湖之中,由100多个小岛组成,177条河道、2300条水巷构成了城市的大街小巷,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把城市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
四周为海洋所环绕,只有西北角有一条4公里长的人工长堤与大陆连接,10万人口的城市没有一辆汽车,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船,全市共有轮船、汽艇、小木船8400多艘。
河巷两边人家,门前多停着房主人自备的小摩托船或游艇,一些星级宾馆亦不例外。
威尼斯也是一座历史名城。
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古迹,也是威尼斯的最佳旅游景点,这里往往游人如织。
有着“欧洲最豪华客厅”美誉的圣马可广场周围有庄严神圣的圣马可大教堂,挺拔雄伟的方形红砖钟塔,富丽堂皇的托卡雷王宫等宏伟建筑。
到威尼斯,这里是必游之地。
(1)“经年累月”的意思是________。
它的反义词是________。
(2)本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威尼斯的?
(3)你对威尼斯还有哪些了解呢?写一写吧。
16. (22分)课内阅读。
①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②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③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④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⑤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⑥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
⑦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⑧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⑨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派头也吞没了他。
⑩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从这句话中的“蹿”“舔”我们能够感受到________。
这种感受还可以从文中的哪一句话中体会出来?
(2)联系上下文,体会老汉两次“吼”时的心理活动。
当老汉看到身为党员的儿子没有站在队伍的后面时,他可能会想:________。
当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时。
他可能会想: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想想当桥轰然倒塌时,老汉“似乎要喊”的内容是什么?
(4)用两个词语形容老汉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
17. (22分)课外阅读。
一罐水
100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
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的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者喝水。
有一小队侵略军在上尉维龙的带领下,到处找水喝。
走了很多路,冲进一个小屋。
屋里有位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
士兵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
上尉命令:“搜!”士兵们到处乱翻,找到一罐水,一拥而上,争夺水罐。
上尉命令他们放下。
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喝个精光。
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倒了一杯,递给妇女说:“请你先喝!”妇女接过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把水喝光了。
维龙又倒了杯水递给女孩:“你也喝一点!”母亲缓缓接过杯子,亲亲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喝吧!”女儿也喝了半杯水。
上尉见此,倒了满满一杯,一饮而尽。
士兵们也都喝了。
一罐水很快喝光了。
他们坐下休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地而死。
妇女和孩子也死了。
原来妇女早已在罐中下了毒。
人们都(纪念怀念钦佩)这母女俩的爱国精神。
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
(1)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词语。
一拥而上:________。
一饮而尽:________。
(2)“上尉命令:‘搜!’”表现了侵略者行为________(果断粗暴);西班牙妇女冷冷地盯着他们,说明她对侵略者的________(憎恨冷淡)。
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反映了侵略者的________(狡猾无耻)。
(3)短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
(4)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语画上对号,再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________。
18. (18分)课外阅读。
公鸡和青蛙
一天,公鸡对青蛙说:“我的本领最大,太阳是我叫出来的。
”青蛙说:“你夜里能把太阳叫出来吗?”公鸡边走边说:“能!”
这天夜里,公鸡大声叫起来。
过了一会儿,外面真的亮了。
公鸡可高兴了。
哪想,主人把公鸡关了起来。
原来,公鸡看到的是电灯的光。
第二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1)选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太阳是公鸡叫出来的。
B . 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来的。
(3)找出文中公鸡说的话。
19.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爱深深
①“很抱歉,儿子,我们没钱。
”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要敲碎我的心灵。
那是1964年,我13岁,正值崇拜偶像的年纪。
我迷恋甲壳虫乐队,剪了同样的发型,拥有一把挺好的吉他,独缺音箱。
而我必须有一个音箱,否则不能组织自己的乐队。
所以爸爸的话刚出口,我觉得甲壳虫乐队的《失落者》仿佛专为此而唱。
②但同往常一样,爸爸总有办法实现我的愿望。
“咱们自己做!”他说。
③自己做?我满心怀疑,但别无选择。
从此,日复一日,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光,和我一起为做“咱们自己的音箱”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编织布料,甚至毫不足道的。
终于,我们完工了,我也将组队参加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