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 格式:pdf
- 大小:671.85 KB
- 文档页数:8
利辛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将16.8 g铁和0.3 mol Br2充分反应,加水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a mol Cl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a=0.1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
B.当a=0.45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
C.若溶液中Br-有一半被氧化时,c(Fe3+):c(Br-):c(Cl-)=l:1:3
D.当0<a<0.15时,溶液中始终满足2c(Fe2+)+3c(Fe3+)+c(H+)=c(Cl-)+c(Br-)+c(OH-)
2.已知在和条件下,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绿原酸是咖啡的热水提取液成分之一,结构简式如下图,关于绿原酸判断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B.1 mol绿原酸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5 mol Br2
C.1 mol绿原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 NaOH
D.绿原酸水解产物均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4.【2017北京卷】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5.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H2O2→H2O IO3﹣→I2MnO4﹣→Mn2+ HNO2→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A.H2O2B.IO3﹣C.MnO4﹣D.HNO2
6.【2017届山东省潍坊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我国酿酒历史久远,享誉中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可以用来酿酒
B.工业酒精不能用来勾兑饮用酒水
C.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D.米酒储存不当容易变质发酸,原因是乙醇被氧化成乙酸
7.常温下,pH=10的X、Y两种碱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前,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
C.完全中和X、Y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 X>V Y
D.若8<a<10,则X、Y都是弱碱
8.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A. 石墨
B. 液态HCl
C. 葡萄糖
D. 熔融的Na2CO3
9.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483.6 kJ·mol-1 B.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g)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浓度的NaA
溶液的pH大于NaB溶液
10.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
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和Al的总质量为9g
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D.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11.【浙江省台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B.天然气、沼气、“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均为甲烷
C.乙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
D.相同质量的乙炔与苯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不同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2O3难溶于水,不跟水反应,所以它不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
B.因为Al2O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它是碱性氧化物
C.Al2O3能跟所有的酸碱溶液反应
D.Al2O3能跟强的酸碱溶液反应
1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4.某的透明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
B. 、、、
C. 、、、
D. 、、、
15.【重庆理综化学】某化妆品的组分Z具有美白功效,原从杨树中提取,现可用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Y和Z均能使溴水褪色
B.X和Z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C.Y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D.Y可作加聚反应单体,X可作缩聚反应单体
16.水热法制直径为1到100nm的颗粒Y(化合物),反应原理为:3Fe2++2S2O32﹣+O2+aOH﹣=Y+S4O62﹣+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4
B.S2O32﹣是还原剂
C.将Y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体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D.每有3 mol Fe2+参加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5 mol
17.一种新型的“锂-呼吸CO2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利用该技术可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
C.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CO2+ 2e- = C2O42-
D.每生成10.2g Li2C2O4,有0.2mol Li+从正极迁移至负极
18.联苯的结构简式:,下列有关联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6 个碳碳双键
B.它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容易被强氧化剂氧化
C.联苯的一硝基取代产物的3 种
D.它和蒽()同属于芳香烃,两者互为同系物
19.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验证RX为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待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B.检验苯中是否混有苯酚:在样品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振荡,看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
C.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混合气体与H2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变为乙烷
D.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70℃,将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可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乙烯20.【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一】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不能发生氧化反应B.乙烯和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C.乙醇和乙酸乙酯都易溶于水D.甲苯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二、填空题
21.氮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请完成下列填空:
(1)肼由N、H 两种元素组成,它常用作火箭推进剂。
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分子中N、H原子的个数比为1∶2,肼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
16g 肼分子中所含的氮原子数与标准状况下_______L N2中所含的氮原子数相等。
(2)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①实验室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方框内收集氨气的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尾气处理装置中使用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盛有一定量浓硝酸的试管中加入6.4g的铜片发生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开始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反应共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
2.24L,则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铜片有剩余,再加入少量20%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已知:乙二酸俗称草酸(结构简式为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
25℃时,草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1=5.0×10-2,K2=5.4×10-5;碳酸(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1=4.5×10-7,K2=4.7×10-11。
草酸钙的K sp=4.0×10-8,碳酸钙的K sp=2.5×10-9。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溶液中草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mol/L的Na2C2O4溶液的pH比Na2CO3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 (填“大”、“小”或“相等”)。
(3)常温下将0.4mol/L的KOH溶液20mL与0.2mol/L的草酸溶液20mL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阴离子浓度
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往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草酸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25℃时,向20mL碳酸钙的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c mol/L的草酸钾溶液20mL后,有草酸钙沉淀生成,则c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秸秆(含多糖物质)的综合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填标号)
A.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 n H2m O m的通式
B.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
C.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3)D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4)F 的化学名称是______,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0.5 mol 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 gCO2,W共有______种(不含立体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反,反)-2,4-己二烯和C2H4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对二苯二甲酸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
有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
(1)操作③可选用的有机试剂是________(只填一种)。
步骤②生成2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操作过程③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静置、分层;
B.把50.0 mL碘水和15.0mL所选有机溶剂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将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液体;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a)过程③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编号字母)__________;
(b)上述E步操作中“将漏斗上口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小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利辛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答案C A C B B A D D C 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D
D
C
A
B
D
D
C
B
B
二、填空题
21.N 2H 4 11.2 Ca (OH )2+2NH 4Cl
CaCl 2 +2H 2O+2NH 3↑ C 防止烧杯中的水倒吸 Cu+4HNO 3
(浓)=Cu (NO )3+2NO 2↑+2H 2O 0.1mol 3Cu+8H ++2NO 3-=3Cu 2++2NO ↑+4H 2O
22.H 2C 2O 4⇌HC 2O 4-+H +、HC 2O 4-⇌C 2O 42-+H + 小 c (C 2O 42-)>c (OH -)>c (HC 2O 4-) 2CO 32-+H 2C 2O 4=2HCO 3-+C 2O 42- 3.2×10-3
23.cd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酯基、碳碳双键 消去反应 己二酸
nHOOC (CH 2)4COOH+nHOCH 2CH 2CH 2CH 2OH
+(2n-1)H 2O
12
24.(或苯、汽油等) CBDAEF 使分液漏斗内的气压与大气压相同,液体4CCl 2222Cl I I Cl --+=+能够顺利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