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应激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52
心境、激情和应激的例子
1.心境:心境是一种持续的、具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它会影响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行为。
例如,一个愉快的心境可能会使一个人觉得轻松愉快,看待周围的事物都带上愉快的色彩,动作也显得比较敏捷。
而不愉快的心境可能会使人感到沉重,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即心境具有弥漫性。
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体验,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
例如,一个人在看到自己喜欢的球队赢得比赛时,可能会激动得跳起来欢呼,这就是一种激情。
3.应激: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例如,一个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比如突然遇到一只凶猛的动物,可能会产生应激反应,表现为心跳加速、出汗等生理反应,这是身体为了应对紧急情况而产生的应激反应。
病理生理学 9应激病理生理学:应激的九个方面应激是机体对各种内、外界刺激因素所发生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是机体为应对各种变化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性反应。
在应激反应中,机体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来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体内稳态。
然而,过度的应激反应则可能导致机体损伤和疾病。
本文将探讨应激的九个方面,以便更好地理解应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一、生理性应激生理性应激是指机体在面临内、外界刺激因素时,所产生的适应性生理反应。
这些刺激因素包括环境温度、机械压力、化学物质等。
在生理性应激反应中,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速等。
这些生理变化有助于机体应对环境变化,保持体内稳态。
二、心理性应激心理性应激是指机体在面临心理性刺激因素时所产生的适应性心理反应。
这些刺激因素包括情感压力、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
心理性应激反应可能导致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状态,以及行为异常和认知功能障碍等表现。
这些表现有助于机体应对情感压力和文化挑战,保持心理平衡。
三、社会性应激社会性应激是指机体在面临社会性刺激因素时所产生的适应性社会反应。
这些刺激因素包括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经济状况等。
社会性应激反应可能导致个体在社会角色、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以及社会适应不良和社会隔离等表现。
这些表现有助于机体适应社会环境,保持社会。
四、创伤性应激创伤性应激是指机体在面临严重创伤时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这些创伤包括身体损伤、战争经历、严重自然灾害等。
创伤性应激反应可能导致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疾病,以及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表现。
这些表现有助于机体应对严重创伤和痛苦经历,促进康复和适应。
五、病理性应激病理性应激是指机体在面临病理性刺激时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这些刺激包括感染、炎症、肿瘤等病理因素。
病理性应激反应可能导致机体的免疫防御和修复机制的异常激活或抑制,进一步加剧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这些表现有助于机体应对病理性刺激,但也可能导致机体损伤和疾病。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6应激-史满金病生试题(史满金)应激一、A型题1.参加应激反应的关键性器官是:()A.甲壮腺B.肾上腺C.前列腺D.心脏E.肺脏答案:B2.应激反应中对免疫起抑制作用的最主要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糖皮质激素D.β-内啡肽E.生长激素答案:C3.下列哪种激素的大量分泌不会引起应激性溃疡?()A.糖皮质激素B.儿茶酚胺C.β-内啡肽D.血管紧张素-ⅡE.前列腺素答案:E4.下列哪项反应不会在应激中发生?()A.心肌收缩力增加B.心率加快C.皮肤血管收缩D.肾动脉扩张E.心输出量增加答案:D5.在应激反应中大量分泌的下列激素,哪种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糖皮质激素D.血管紧张素E.抗利尿激素答案:C6.应激时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以下哪项反应对机体不利?()A.心肌收缩力增加C.血流量分布D.外周小血管收缩D.支气管扩张E.促进糖元分解答案:C7.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最主要机制是:()A.粘膜缺血B.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C.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D.全身性中毒E.血浆β-内啡肽增多答案:A8.应激时免疫功能减弱,主要是由于:()A.生长激素分泌增加B.盐皮质激素分泌增加C.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E.胰岛素分泌增加答案:CA.巨噬细胞B.内皮细胞C.肝细胞D.成纤维细胞E.多形核白细胞答案:C10.关于热休克蛋白(HSP)的错误说法是:()A.HSP亦称为应激蛋白B.HSP的生成普遍存在整个生物界C.HSP首先在果蝇体发现D.HSP在进化过程中的保守性很小E.HSP可提高细胞的应激能力答案:D11.与应激时情绪行为反应有关的结构基础主要是:()A.大脑皮质B.下丘脑C.中脑D.脊髓侧角E.大脑边缘系统答案:E12.能稳定溶酶体的是:()A.抑肽酶B.糖皮质激素C.抗生素D.ATPE.洋地黄答案:B13.应激反应时代谢的改变,哪一项是错误的?()A.代谢反应明显升高B.主要依靠血糖维持机体能量供应C.出现应激性高血糖D.蛋白质分解增强,出现负氮平衡E.脂肪分解增加答案:B14.急性期反应蛋白功能是:()A.清除坏死组织B.抑制蛋白酶C.增强机体抗损伤能力D.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E.以上都不是答案:E15.应激时机体最突出的表现是:()A.免疫功能增强B.造血功能增强C.消化功能减弱D.泌尿生殖功能障碍E.神经-内分泌反应答案:EA.巨噬细胞B.内皮细胞C.肝细胞D.成纤维细胞E.上皮细胞答案:C17.下列哪种疾病为应激性疾病?()A.原发性高血压B.动脉粥样硬化C.应激性溃疡D.支气管哮喘E.冠心病答案:C18.应激反应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的意义是:()A.血液重分布,保证心、脑供血B.支气管舒张C.心肌收缩力增强D.抑制化学介质的生成E.支气管痉挛答案:D19.热应激原主要诱导体内产生哪种物质?()答案:BA.C-反应蛋白B.热休克蛋白C.α-球蛋白D.FDPE.以上都不是答案:B20.应激时分泌减少的激素是:()A.糖皮质激素B.胰岛素C.ACTHD.胰高血糖素岛素E.盐皮质激素答案:B21.应激时对抗有害剌激最有利的反应是:()A.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B.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C.生长激素分泌增多D.肾素分泌增多E.胰岛素分泌增多答案:A22.热休克蛋白的功能涉及:()A.细胞结构的维持B.细胞结构的更新C.细胞修复D.细胞免疫E.以上都是答案:E23.应激时发生心律失常与下列哪项无关?()A.心室纤颤阈值升高B.心室纤颤阈值降低C.情绪心理升高D.血液粘度升高E.冠状动脉收缩痉挛答案:A二、B型题(1-3题)A.儿茶酚胺B.胰岛素C.糖皮质激素D.胰高血糖素E.生长激素1.应激时大量分泌,可引起组织缺血的是:()答案:A2.应激时大量分泌,可引起免疫机能抑制的是:()答案:C3.应激时大量分泌,可抑制化学介质的生成、释放和激活的是:()答案:C(4-8题)A.糖皮质激素B.生长激素C.儿茶酚胺D.胰岛素E.β-内啡肽4.应激时与镇痛有关的激素或神经介质是:()答案:E5.应激时分泌减少的激素是:()答案:D6.应激时能促进蛋白质合成的激素是:()答案:B7.对抗劣性应激最重要的激素是:()答案:A8.能抑制胰岛素分泌的激素或神经介质是:()答案:C(9-13题)A.白蛋白B.C-反应蛋白C.血浆铜兰蛋白D.α1抗胰蛋白酶E.纤维蛋白原9.最早发现的急性期反应蛋白(AP)是:()答案:B10.参与凝血和纤溶过程的AP蛋白是:()答案:E11.属于负性AP蛋白的是:()答案:A12.具有抑制蛋白酶作用的AP蛋白是:()答案:D13.能激活SOD而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的AP蛋白是:()答案:C (14-18题)A.大脑皮层边缘系统杏仁核纤维B.垂体前叶C.下丘脑D.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动系统E.肾上腺皮质1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产生于:()答案:C15.应激时糖皮质激素(GC)来自于:答案:B1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释放于:()答案:E17.创伤、温度剧变等应激原引起下丘脑兴奋的通道是:()答案:D18.愤怒、恐惧、忧虑等应激原引起下丘脑兴奋的通道是:()答案:A(19-20题)A.抑制蛋白质分解B.促进糖异生C.降血糖作用D.脂解作用E.允许作用19.应激时糖皮质激素的哪种作用具有防御意义:()答案:B20.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对儿茶酚胺动员脂肪的作用呈现:()答案:E(21-24题)A.补体B.白蛋白C.C-反应蛋白D.儿茶酚胺E.HSP21.应激时主要为抗感染:()答案:A22.应激时能增强机体对多种应激原的耐受能力:()答案:E23.应激时血浆浓度降低:()答案:B24.功能多,常作为炎症和疾病活动的指标:()答案:C(25-27题)A.β-内啡肽B.急性期反应蛋白C.醛固酮D.糖皮质激素E.儿茶酚胺25.应激时可使机体血液重新分布:()答案:E26.应激时可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答案:D27.应激时形成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保护系统:()答案:B三、填空题1.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全身适应综合症,可分为三个时期:,,.答案: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2.构成机体激励机制的生理基础的应激叫性应激,造成机体发生病理内向型损伤的应激称为性应激.答案:良性;恶性.3.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的积极意义在于:,.,.答案:升高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稳定溶酶体膜;抑制炎症反应.4.应激时可引起血糖升高的激素有:,,.答案:生长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5.大量儿茶酚胺引起心肌损伤的可能机制是:,,,,.答案:增加心肌耗氧量;钙超载;肾上腺素红对心肌的损害作用;产生氧自由基并引发脂质过氧化;引起血小板聚集,影响心肌微循环.6.应激具有的积极意义表现在:,,.答案:物质分解,提供能量;器官功能的适应性调整;保护性物质大量产生.7.在应激反应中对机体内环境稳定起关键作用的两个神经内分泌系统是:,.答案: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8.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总的来说是减弱和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屏障作用;损伤作用.9.应激通过、、等途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答案: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10.应激性溃疡的发病过程中,削弱粘膜屏障作用的因素有:,,.答案:粘膜缺血;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前列腺素合成减少.11.应激反应时激素受抑制。
动物福利名词解释1.动物福利:是研究防止动物濒危或灭绝,避免或减轻动物因患病、损伤等原因所致的痛苦以及相关福利的学科。
2.动物康乐:即健康与快乐,本质上是指动物机体及心理与环境维持协调的状态。
3.生态入侵:非土著的物种在新领地扩大种群并威胁土著物种生存环境的现象。
4.行为剥夺:动物如果不能表现在自然条件下的各种行为,则会感到痛苦的现象。
5.异常行为:指那些适应失调或因身体损伤而导致的行为现象,不属于物种或品种行为规范之列的行为成分,与动物的精神状态有关。
6.应激:动物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强烈的生理反应,这些刺激包含食物突变、强光、新物体等。
7.行为规癖:野生动物长期在圈养条件下生活,动物表现出机械地长时间地重复某一局部动作。
8.动物保健:指人类为确保动物健康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包括机构设施、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及与动物保障有关的日常事务。
9.产地检疫:指对人工饲养的家畜家禽和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在离开饲养地或捕获地之前,经当地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的检疫。
10.屠宰检疫:肉用商品畜禽在屠宰加工过程中所进行的检疫。
11.净化检疫:指流行规定的传染病时所进行的检疫。
国境口岸检疫:指为防止传染病出入国境,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由口岸检疫机构开展的动物检疫。
12.《捕鲸公约》:旨在规范捕鲸行为,保护鲸类的种群,防止过度捕捞,同时促进现有鲸鱼资源的合理利用。
13.《南极公约》: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防止过度捕捞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加强对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及有关国际合作。
14.《拉姆萨尔公约》:旨在保护湿地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水禽。
15.《CITES公约》:即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旨在通过各缔约方政府间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贸易控制来切实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确保野生动植物种持续利用不会因国际贸易而受到影响。
16.《波恩公约》:即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目的在于保护陆生、海洋和鸟类迁徙物种。
如何区分心境、激情与应激在多次的授课中,同学们总是对情绪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和应激这三个概念比较混淆,所以接下来就对这三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在考试中是如何出题的。
这三种都是情绪的状态分类,是人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不同情绪。
1.心境:心境指的是一种微弱的、平静的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
从概念上看,可以发现有几个特点:是微弱、平静且持续时间比较长的,长期性(相对时间内);但是在生活中的表现中看还有另一个特点:弥散性,并不指定某一对象。
心境在咱们生活中一般表现为我们的心情,比如:愉快的心情,所以一定时间内总体自己都比较开心,并且在这个时期,看其他事物或者人物都比较顺眼;当自己不开心时,自己看任何事物都会不顺眼。
这个就是心境,它会在一定时间内,主导你的情绪,并且你的情绪在表现时会出现在其他事物或者人物身上。
所以在判断是否是心境就判断题目中是否出现一种情况引起其他类似的情况:人逢喜事精神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从概念上可以看出激情是两个特点:持续时间短暂、爆发强烈的。
在生活中还表现为常带有明显的外部行为的。
激情一般是对人具有重大意义的突发事件引起的;但是有时虽然事情不大,但是长期压抑,由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业可以大发雷霆。
比如经常举得例子:范进中举,生气时拍案而起、高兴时手舞足蹈,喜极而泣等都属于激情。
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从概念上看有三个特点:出乎意料、急速、高度紧张。
对于这三个特点,在一件事情是可以完美呈现的。
比如:在地震时,产生的那种情绪属于应激:不能意料到地震什么时候来、当时心跳比较急速、而且处于紧张状态。
所以属于应激。
对于应激有两种情况:当人们再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运用自己的力量与智慧做出有效行动,急中生智;另一种情况,当人们遇到这种情况,属于高度紧张,脑子可能空白,而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办,会慌乱。
第六章心理应激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适应综合征( GAS)分以下三期( )A.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B.觉醒期、阻抗期、适应期C.警戒期、阻抗期、适应期D.觉醒期、阻抗期、衰竭期2.塞里的应激研究更接近于目前应激概念中的( )A.心理反应B.社会反应C.行为反应D.生理反应3.塞里强调应激源作用于机体后产生( )A.非特异性心身变化B.特异性心身变化“C.特异性生理变化D.非特异性生理变化4.综观应激研究史,最早被关注的是应激的( )A.生物学方面B.心理学方面C.社会学方面D.人类学方面5.表示生活事件(应激源)的强度最好用以下方式( )A.情绪焦虑程度B.累计LCU的值C.心身疾病发生率D.转化为生物学指标6.根据已有的对生活事件“质”的研究,对健康影响居前的事件通常是( )A.家庭不幸、工作压力、人际矛盾B.工作压力、人际矛盾、经济负担C.人际矛盾、经济负担、事业学业受挫D.经济负担、事业学业受挫、家庭不幸7.负性生活事件是指( )A.对人产生损害的事件B.个体感觉不愉快的事件C.与健康成负相关的事件D.公认的有害事件8.某人内心非常自卑,但与人交往时显出一派自高自大,较恰当的选择是( )A.潜抑B.反向C.否认D.幽默9.LCU反映的是( )A.生活事件对个体心理刺激的强度单位B.生活事件的被认知程度单位C.生活事件对溃疡病等心身疾病的影响程度单位D.生活事件的改变程度单位10.应激反应最妥帖的含义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 )A.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B.认识、意志、情绪、个性方面的变化C.幻听、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方面的变化D.心理障碍、心身障碍、心身疾病等心身病理方面的变化11.不宜作为“心理应激反应”效标变量的有( )A.焦虑、抑郁情绪水平或躯体生物指标B.心身症状量表C.认知评价与应对水平D.心身障碍和心身疾病的发病率12.与健康和疾病关系最直接的应激心理反应是( )A.认知改变B.情绪反应C.个性改变D.社会适应能力下降13.最常出现的应激情绪反应是( )A.焦虑B.抑郁C.愤怒D.恐惧14.作为应激的一种行为反应,所谓“退化”是指( )A.个体采用远离应激源的方式应付环境B.个体采用攻击的方式应付环境c.个体使用幼儿时期的方式应付环境D.是一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的行为反应15.关于应激的生理反应,请选择下述最确切的描述( )A.以神经解剖学为基础,最终涉及全身各系统和器官B.边缘系统的“情绪脑”及下丘脑起决定作用C.丘脑和网状结构起决定作用D.自主神经系统是最终的作用环节16.应激生理反应的神经机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调节(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B.下丘脑—腺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C.下丘脑~神经垂体轴D.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17.请选择你认为在心理一神经一内分泌中介机制中最主要的调节部位( )A.腺垂体B.神经垂体C.肾上腺皮质D.肾上腺髓质18.心理应激通过以下心身中介途径与生理反应和心身疾病相联系:( )A.神经、垂体、紧张状态B.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C.神经、内分泌、紧张状态D.垂体、内分泌、免疫系统zarus和Folkman认为应激过程最关键的因素是( )A.认知评价B.应对方式C.个性特征D.社会支持20.应激过程中的认知评价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A.生活事件的性质B.个性特征C.社会支持D.以上均是21.应对就是个体对生活事件及其伴随的心身不平衡状态所作的( )A.情绪调节B.认识和行为努力C.潜意识中的防御D.求助活动22.某学生对一次考试失败引起的精神痛苦进行调整,最宜称为( )A.问题关注应对B.情绪关注应对C.过程应对D.特质应对23.关于特质应对,确切的描述是( )A.与个性特征和个人行为习惯有较高的相关性B.与生活事件性质有较低的相关性C.A、B均对D.A、B均不对24.心理防御机制来自以下理论( )A.行为学习理论B.精神分析理论C.认知理论D.人本主义理论◇25.心理应对和心理防御机制概念分别来自( )A.心理应激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B.同一种理论——精神分析理论C.同一种理论——心理应激理论D.精神分析理论和心理应激理论26.所谓否认机制(denial)是指( )A.调整认识,否定生活事件的消极方面B.隐瞒事实,避免应激事件的产生C.隐瞒事实,避免应激反应的产生D.否定应激事件,降低潜意识中的焦虑27.心理防御机制可分为四类( )A.精神病型、心理障碍型、心理问题型、正常型B.自恋型、神经症型、不成熟型、成熟型C.精神病型、神经症型、心理问题型、正常型D.自恋型、心理障碍型、不成熟型、成熟型28.合理化机制( rationalization)又称( )A.合理应对B.文饰作用C.白日梦D.矫枉过正29.潜抑机制(represslon)( )A.是个体有意不去回想痛苦事件B.是个体将痛苦事件深埋在心里,不表现出来C.是精神分析理论中最基本的心理防御机制D.是精神分析治疗中医生帮助病人消除痛苦的技术一30.个体与社会人和社团组织的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称( )A.人际关系B.社会角色C.社会支持D.应激的内部资源31.关于社会支持概念,较确切的描述是( )A.个体体会到的来自社会的精神支持程度B.个体与社会的客观联系程度C.在应激时能被个体利用的社会网络D.综合以上三方面32.关于社会支持,目前的研究一般认为( )A.具有减低应激水平和保护健康的作用B.只有在出现负性生活事件时才发挥作用C.与应对方式等概念在内容上是完全独立的D.只有在人格有缺陷的个体身上才发挥作用33.生活中有些人习惯于忍耐,最宜称其为( )A.积极应对B.问题关注应对C.特质应对D.应对策略34.退行最恰当的说法是( )A.用幼稚的方式应付环境变化B.回避应激源C.是一种消极应对策略D.常借酒消愁35.某人丢失—件贵重物品,他称此事为“破财免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