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梁画栋的艺术东阳木雕读后感
- 格式:docx
- 大小:13.58 KB
- 文档页数:2
雕梁画栋的艺术东阳木雕读后感
中国人对雕刻的青睐无需多言,著名的形容词“鬼斧神工”便出自于此。
而作为使用木头的大国,中国木雕的发展就更是辉煌多姿。
雕梁画栋,檐上生花,耐性与手法的完美结合让每块木头获得生命和呼吸,在建筑、文玩、日用品上积蓄魅力,展现源远流长的艺术文脉,充满感染力。
这几年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木雕作品之一,莫过于国家会展中心——进博会主会场内那件宽13米、高4.7米、深45厘米的大幅东阳木雕屏风《锦绣中华》。
全景式的山水木雕鸿篇巨作,气势磅礴,其上雕有巍巍崇山、逶迤延绵的长城、又以苍松、映山红、梅花等秀木繁花与之相映,苍茫雄浑中不乏精美巧细,气概壮阔绝伦。
东阳木雕位列中国四大名雕之首,它形成于唐宋,成熟于明清,更被誉为“国之瑰宝”。
其所涉之处,无不显示出古朴典雅、富丽华贵的格调。
2006年,东阳木雕也是国务院批准列入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周六,我前往雕花之乡东阳,也拜访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xxx和他的工作室“个木园”——一座全部以木质榫卯工艺固定、没有一根钉子、处处雕花的园林。
这不仅是他的自家庭院,还是他从艺40年来最大的一件作品,也是东阳木雕回归建筑本源的代表作。
走进其展厅,一件件巨幅木雕作品巧夺天工,更是叫人大饱眼福。
那件让东阳木雕再续传奇、堪称东阳木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精品
——xxx及其团队花费两年时间所还原的故宫乾隆宝座极具霸气,颇为复杂的木工结构还原得准确无误,上千条蟠龙的精细刻画栩栩如生,难怪他被赞“巧手凿化万年珍”。
作为承上启下的艺术家,xxx认为“只有创新,那是无根之木,而只有传承,又是不流之水”,因此他在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上倾注了很大的心力,坚持并突破着。
其实中国艺术走到今天,不论是木雕、还是陶瓷、或是绘画,都面临着一个从“手艺人”到“守艺人”的时代,快速的节奏、发达的制造业,吞噬着慢工出细活的耐心,而背靠着无比深厚的传统,面向着无限可能的艺术家们惟有真正懂得呵护艺术的珍贵,怀有初心和毅力,才能真正地成就自己,从而共创属于这个时代中华艺术的繁荣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