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第2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大同十三中七年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
学科语文课型讲读课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当
2、反复诵读文中精彩段落,品味生动传神的语言
3、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对百草园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品读课文,体会作者三味书屋的生活
学习难点理解课文运用对比手法表达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的热爱和留恋之情
课前预习熟读三味书屋部分,了解三味书屋的人和事
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回顾上节作业
1、速读4——6段,思考写百草园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2、速读7——8段找出冬天百草园里雪地捕鸟的描写,画出动词,再品读,体会作者用词的
准确(明确后集体诵读两次,加深印象)
3、请几位同学读自己写的片段描写,之后学生点评
(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速读课文第二部分,讨论下面问题:
1、家里人将“我”送进书塾里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那时却是怎么想的? 表达了“我”
当时怎样的情感?
2、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选取了几个片断,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述(意思对即可)
3、作者写三味书屋上学时,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画画等目的是什么?
4、你怎样看待寿镜吾老师?(可以有不同的答案)
5、我对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态度?
合作探究1、对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人认为在作者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有人认为也不乏情趣,你同意什么看法,试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的句子略作分析。
如果你认为三味书屋也是充满乐趣的,那么请你说说三味书屋的乐趣和百草园的乐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
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了目的,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参看课后一(3)题)
交流展示“自主学习”四人组内交流,后集体展示,每小组展示一题,根据需要教师可适当点拨。
“合作探究”题较难,可先在四人组里讨论展示,然后再集体探讨展示。
达标检测1、.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启蒙的地方,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哪些地方不满意?
3、三味书屋的乐事有哪些?
4、文章用怎样的写作手法表现主旨的?
学习小结
作业练习册部分习题(教师筛选)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