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国有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存在的问题及其处理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2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
财会研究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51
探究国有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存在的问题及其处理对策
王薇棋 中国航油集团新疆石油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6
摘要:财务会计目标在财务会计理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财务会计的基本,财务会计想要发展就要树立起明确财务会计目标,因此本文针对国有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进行全面的研究。
首先,简单了解国有企业下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继而概述国有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时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企业财务系统风险、财务会计结构、企业管理熵值这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财务会计目标;财务会计工作制度;财务会计结构;企业管理熵值
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必须要进行全面的改革。
财务会计是提高企业合作能力的关键,也是保证企业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国有企业必须要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和会计核算工作,以此有效解决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财务经济问题,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社会经济效益,带动国家经济发展。
一、新经济时代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国有企业在不断地改革发展工作中,也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大量的外来经济进入本土市场,对本土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不仅如此,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励,国有企业想要在这样的经济市场中站稳脚跟,就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国有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新时期市场需求,新经济时代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想要对国有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要明确在当前社会市场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互联网经济的全面发展,让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了全面的突破和发展,对财务会计管理目标形成一定的有影响,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的相关财务信息更加透明,国有企业想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就必须要适应这一变化,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目标也必须要进行变化,新时期,形成符合时代社会发展的综合目标,并且将知识资本最大化,以此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全面发展。
二、国有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时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会计目标定位过于模糊
现阶段,国家已经发布一系列的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制度,在这些制度中对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等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以此保证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化发展。
但是,国有企业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财务会计目标,才能够选择和财务会计目标相互匹配的会计规范和会计方法程序,继而建立起符合国有企业发展的财务会计目标理论体系,完善企业内的相关制度。
但不同国有企业之间资金来源、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之处,因此不同的国有企业之间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各不相同,部分国有企业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盲目制定企业财务会计目标,这就导致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会计目标定位模糊,进而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造成阻碍。
(二)财务会计工作制度存在残缺
不仅是财务会计目标定位模糊问题,新时期,国有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时存在的问题中还包括了财务会计工作制度存在残缺这一问题,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在制定财务会计工作目标时,都会参考借鉴国内股份公司或者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工作目标,并且将
这些公司的财务会计目标作为基础参考数据,制定相应的财务会计工作制度、财务会计工作规范、财务会计工作准则等,但是国内股份公司或者上市公司中的财务资金运作模式、经营生产模式等和国有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虽然会在短时间内对国有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产生一定的成效,但是从实际应用情况上看,基于国内股份公司或者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工作目标制定形成的财务会计工作制度并不适用于国有企业,随着时间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综合实力都会下降,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
不仅如此,导致国有企业无法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国有企业缺少专业性的财务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的研究力度较低,因此极少部分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在制定财务会计工作目标时存在一定的问题,财务会计工作目标不够合理。
三、国有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问题的处理对策
(一)适当防范系统风险保证财务弹性
由上可知,现阶段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要进行全面的改革,以此让国有企业可以稳定健康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对风险格外重视,但是很多国有企业过分重视系统性风险管理危害,不断提高财务控制能力,但实际上,随着财务控制能力的提高,财务会计目标也会受到影响,最终无法顺利实现。
因此,国有企业一定要将自身的发展和市场宏观经济情况相结合,对于系统风险管理危害进行科学合理的防范控制,在最大程度规避风险的同时,满足企业发展运行的弹性需求,保证企业的财务工作的弹性。
虽然中国的经济体制下,利率升降取决于中央银行,但是利率的变化有律可循,也就是说,国企虽然不能够在短时间改变利率,但是可以对当前的政策情况进行分析,以此保证国企内部的财务人员可以充分掌握国家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经济参数的变化趋势。
比如,某国企就成立了宏观经济状况研究部门,通过国家宏观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分析国家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经济参数,继而为企业开展财务活动提供参考,借助这些经济参数,企业可以更好的展开投资、筹资等资本运作活动。
(二)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结构降低成本
想要真正的解决国有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问题,不仅要保证国企内防范系统风险体系科学合理,保证财务弹性,还要建立起真正完善的企业财务会计结构,以此降低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运行成本,满足国企发展需求。
对于国企而言的内外部治理机制是国有企业主要的治理机制,但是现阶段,很多国企的外部治理机制尚未完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内部治理机制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约束,进而导致国有企业在实现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企业必须要根据自身治理结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治理手段,从而降低代理成本,国有企业经营者必须要对自身行为引起重视,根据企业的治理结构,对其进行完善,以此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 | 财会研究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52整合审计下的内部控制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
汪义臻 潘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0
摘要:内部控制审计产生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文章以整合审计为背景,探讨新制度背景下的内部控制审计是否有效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从而影响财务报表的盈余管理水平。
文章通过分析A股上市公司2014-2015年内实施整合审计并明确披露审计收费的经验证据,发现在整合审计的背景下,内部控制费用与盈余管理水平负相关,总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水平负相关。
上述结论对于政策制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计划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审计收费;盈余管理;整合审计
降低代理成本。
比如,国有企业可以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企业资本,提高行政干部素质,培养形成素质较高,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纪人。
(三)减少企业管理熵值提高工作效率
除了上述两个方面之外,想要让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得到全面的完善,保证财务会计目标科学合理就要在完善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制度,强化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风险制度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减少企业管理熵值,从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在减少企业管理熵值提高工作效率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低成本法、内部重组、内部创业、激励方法等,以激励方法为例,激励方法对企业管理工作而言十分重要,通过激励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因此国有企业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加强激励机制的落实。
但是在实行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必须要让激励机制和企业实际相结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以此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的减少企业管理熵值,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以此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的速度就会不断加快,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会随之提升。
总结:综上所述,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想要得到发展,就必须要进行全面的改革,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情况造成影响。
但是,现阶段国有企业中财务会计目标定位模糊,相关制度残缺,因此要对财务会计目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通过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结构、减少企业管理熵值等方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以此推动财务
会计目标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立东. 现代市场环境下的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管理模式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32):122-123.
[2]张银平. 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的管理模式之我见[J]. 福建质量管理, 2016(2):121-121.
[3]金欢. 解析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的管理模式探析[J]. 商场现代化, 2016(30):202-203.
作者简介:
王薇棋(1987.10.27);女,籍贯:陕西阎良,学历:本科,毕业于新疆财经大学;现有职称: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一、引言
本世纪初美国安然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后,引发了公众对上市公司、中介者会计师事务所的信任危机。
为此,美国国会出台了SOX 法案构建了更加严格的监管体系来重塑市场信心。
该法案的实施不仅对美国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掀起了各国相继改革制度的热潮。
相比美国,我国内部控制的监管制度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从2008年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企业自愿性行为要求到2014 年所有的主板上市公司强制性执行内部控制审计。
新制度背景的推出是否提高了向公众发布的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能否提升投资者的信任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基于此,文章以2014-2015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实施整合审计并明确披露审计收费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审计费用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
变量,以盈余管理水平作为财务报告质量的替代变量,对整合审计下的内部控制审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分析检验。
试图在理论上深化对内部控制审计、盈余管理以及整合审计等问题的认识,并且为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以及事务所审计的实施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依据。
二、文献回顾
对于审计收费是否会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探讨,国内外研究者得出的研究结论总体上趋于一致,即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Simunic(1980)研究发现在美国上市公司中事务所的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
FA Gul等(2003)发现盈余管理水平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
Raghunandan等(2006)认为内部控制风险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