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1
- 格式:docx
- 大小:24.25 KB
- 文档页数:28
乐东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解析【考试版】
1:同学在记圆周率3.14159时,用“山颠一寺一壶酒”来记,这是利用了()。
单项选择题: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调整策略
2: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单项选择题: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3:老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老师调整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
()
推断题
对
错
4:老师讲解的模糊不清与同学的学习成果()
单项选择题:
A、正相关
B、影响不大
C、负相关
D、毫无影响
5:“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所致。
单项选择题:
A、激情
B、心境
C、热忱
D、应激
6:预期同学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期盼
B、教学目标
C、课程标准
D、教学评价
7:一般来说,发生通货膨胀时,拿固定工资的人生活水平会()。
单项选择题: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8:在幻灯片放映方式的设置中,默认的放映方式是()
单项选择题:
A、观众自行扫瞄(窗口)
B、演讲者放映(全屏幕)
C、在展台扫瞄(全屏幕)
D、循环放映
9:根据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进展理论,不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力量是()。
单项选择题:
A、记忆力量
B、语言力量
C、思维力量
D、行走力量
10: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供应()。
单项选择题:
A、图表
B、新学问
C、认知框架
D、以上都对
11:学校教育是万能的。
()
推断题
对
错
12:政治经济制度打算着教育的()
单项选择题:
A、目的
B、制度
C、结构
D、任务
13:每当同学请教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判同学没有
专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急躁地给同学解答。
两位老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2022年上半年中学真题】
单项选择题:
A、职业学问的差异
B、职业理念的差异
C、职业力量的差异
D、职业认同的差异
14:依据维果斯基对人的心理机能的划分,以下哪些机能属心理的高级机能()
单项选择题:
A、感觉
B、有意留意
C、机械记忆
D、形象思维
15:在全面进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16: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发行的药典是()。
单项选择题:
A、《本草纲目》
B、《丹经》
C、《千金方》
D、《唐本草》
17:老师在班级管理中了解同学最简洁、最常用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观看法
B、书面材料分析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18:老师扮演的中心角色是()
单项选择题:
A、学者
B、办事员
C、教员
D、权威人物
19: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待学习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倾向叫做()单项选择题:
A、学习目的
B、学习动机
C、学习态度
D、学习爱好
20:提出“道德进展阶段论”的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
A、杜威
B、马卡连柯
C、班杜拉
D、科尔伯格
21: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是()
单项选择题:
A、直观性原则
B、教育性教学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22:20世纪初,我国消失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
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
单项选择题:
A、《教育有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23:下列哪项属于程序性学问的学习()。
单项选择题:
A、熟悉定义的符号
B、娴熟的运用定义
C、叙述定义的含义
D、背诵定义
24:人们常说的“聪慧早慧”和“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进展的()。
单项选择题: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25: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工作关系
B、道德关系
C、心理关系
D、个人关系
26: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多项选择题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简单性
E、功能性
27:重视启发教学,提出“助产术”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
A、亚里斯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昆体良
28:关于讲授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A、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B、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
C、留意启发
D、讲究语言艺术
E、可分为讲读、叙述、讲演、讲稿四种方式
29:主见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学科界限,由同学自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自己设计单元活动的教学形式是()。
单项选择题: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设计教学法
30:学习期盼是动态的,诱因是静态的,所以,学习期盼就其作用来说是学习的诱因。
()
推断题
对
错
31:教学技能在不同进展阶段的表现形式有()。
多项选择题
A、教学才智
B、教学反思
C、教学艺术
D、教学技艺
E、教学技巧
32:Google服务列表中域名为scholar.google.cn是主要进行()的搜寻。
单项选择题:
A、博客
B、专利
C、高校
D、学术
33:依据艾里克森的人格进展理论,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同学的()
单项选择题:
A、信任感
B、自主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34: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
多项选择题
A、自上而下的迁移
B、自下而上的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E、水平迁移
35: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因而不需要注意交往活动。
()
推断题
对
错
36:没有方法的教学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选用什么样的方法。
()推断题
对
错
37: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布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D这种思维方式是()
单项选择题:
A、阅历思维
B、详细形象思维
C、抽象规律思维
D、直观动作思维
38:迁移的关系转换理论强调()。
单项选择题:
A、进展了的心理官能
B、学习材料的相像性
C、已有阅历的概括化
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39: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
推断题
对
错
4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进展学说认为,培育全面进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
单项选择题:
A、与时俱进
B、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实事求是
41:使同学具有初步的辨别是非的力量是()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单项选择题:
A、学校
B、学校
C、高中
D、高校
42:老师在学校教育中,经常要用到哪些方法?()
多项选择题
A、讲解法
B、演示法
C、课堂问答法
D、练习法
E、试验法
43:教学讨论常用的方法有()
多项选择题
A、观看法
B、调查法
D、资料讨论法
E、阅历总结法
44:家境困难的马老师辅导同学的阅历特别丰富,为了补贴家用,每周有4天晚上在家里辅导同学,但所收费用不高。
由于精力不济,只能推托学校支配的课外活动课程,马老师的做法()
单项选择题:
A、可以理解,由于学校的支配本就不合理
B、无可厚非,由于生活所迫而且收费不高
C、应予制止,这已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D、应予处理,违规违纪且影响了正常教学
45:胜利教学法的核心是形成同学学习的外部动力机制。
()
推断题
对
错
46:()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毁灭的依据。
单项选择题:
A、法律事实
B、法律规范
D、法律责任
47:德育在人的全面进展教育中起着()作用。
单项选择题:
A、导向和动力
B、关键
C、基础
D、物质基础
48: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多项选择题
A、学问观
B、学习观
C、同学观
D、老师观
49:下列哪一方法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协作的方法?()单项选择题:
A、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
B、互访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50:若在数值单元格中消失一连串的“#”符号,盼望正常显示则需要()
单项选择题:
A、重新输入数据
B、调整单元格的宽度
C、删除这些符号
D、删除该单元格
51:教学方法一旦形成之后,不会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变化。
()推断题
对
错
52:提出闻名的“成熟论”的人是()
单项选择题:
A、高尔顿
B、格塞尔
C、桑代克
D、霍尔
53:《学记》中说:“学不躐等”。
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全都的?()
单项选择题: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54:现代社会消失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这说明制约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是()。
单项选择题:
A、社会意识形态
B、社会政治制度
C、本国文化历史传统
D、生产力进展水平
55:课堂播放教学法主要有两种,他们分别是演播法和()
单项选择题:
A、现场直播法
B、录制播放法
C、插播法
D、程序教学法
56:教学反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表现在()
多项选择题
A、激励作用
B、调控作用
C、媒介作用
D、猜测作用
57:放学后,几名同学到老师王某私自开设的学校四周的商店里,购买了过期食品,导致食物中毒。
对这起事故应担当主要责任的是()。
(2022年上半年)
单项选择题:
A、王某
B、学校
C、政府
D、家长
58:在智力与学问达到肯定水平后,老师的组织力量与教学效果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没有关系
B、呈页相关
C、有较高相关
D、有利有弊
59:图中是2022年北京奥运会部分体育项目的图标,其借鉴的汉字字体是()。
单项选择题:
A、楷书
B、草书
C、篆书
D、行书
60: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熟悉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为的现象是()
单项选择题:
A、从众
B、听从
C、认同
D、内化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学问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2:答案C
解析:
3:答案错误
解析:
4:答案C
解析老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言语表达力量,模糊不清与同学成果有负相关。
5:答案B
解析心境具有感染性。
在不同的心境状态下,同种事物被个体感受到不同的情感颜色。
6:答案B
解析:
7:答案B
解析【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发生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相同数量的钱能买到的东西会比以前更少,所以拿固定工资的人生活水平会下降。
因此本题选B。
8:答案B
解析选择“幻灯片放映”一“设置放映方式”命令,打开“设置放映方式”对话框,其中的放映类型默认为“演讲者放映(全屏幕)”。
9:答案D
解析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力量包括记忆力量、语言力量、思维力量。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错误
解析影响人的身心进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包括遗传、环境、人的个体因素等,它们彼此关联、相互协作,共同发挥作用,促进人的身心进展。
其中,教育作为特别的环境对人的身心进展起主导作用,但它无法取代其他因素对个体的影响。
12:答案A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打算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打算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打算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因此,本题的观点是正确的。
(本解析由何龙供应)
13:答案B
解析略
14:答案B
解析答案是B高级心理机能:随便留意、概念思维、理论性想象、高级情感和预见性意志等。
低级心理机能:感觉、知觉、机械记忆、不随便留意以至形象思维、心情。
等心理过程(本解析由233网校学员供应)
15:答案A
解析德育是各育的方向,是灵魂,对其他各育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
16:答案D
解析《唐本草》亦称《唐新修本草》,有时简称《新修本草》,是唐
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编修胜利的,由唐朝政府颁行,这是国家颁定药典的创始。
17:答案A
解析:
18:答案C
解析老师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与其职能相对应的就是教员角色。
(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19:答案C
解析见“学习态度”定义。
20:答案D
解析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进展阶段论”,将道德推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包含两个阶段。
21:答案D
解析:
22:答案A
解析 20世纪我国消失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教育有用心理学》。
20年月初,廖世承任教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他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B
解析“聪慧早慧”和“大器晚成”是形容个体在身心进展方面存
在有早有晚的状况。
这体现了个体身心进展的个别差异性。
25:答案A
解析工作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26:答案A,B,C,D,E
解析略。
27:答案B
解析:
28:答案B,C,D,E
解析运用过程中不留意启发就会成为注入式。
29:答案D
解析设计教学法主见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学科界限,在老师指导下,由同学自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自己设计单元活动,以获得有关的学问和技能。
30:答案错误
解析学习期盼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盼转换成为目标。
所以,学习期盼就其作用来说是学习的诱因。
31:答案C,D,E
解析:
32:答案D
解析 scho1ar.google.en主要进行学术搜寻。
33:答案D
解析:
34:答案B,C
解析数字运算对字母运算的影响是乐观的,因此是正迁移;数字运算是下位的较低层次的,因此是自下而上的迁移。
35:答案错误
解析交往是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进展的手段,班主任应悉心讨论班级的人际关系,指导同学活动。
36:答案正确
解析:
37:答案D
解析:
38:答案D
解析关系转换理论强调迁移的产生,其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
个体越能发觉并理解事物间的关系,迁移就越普遍。
39:答案错误
解析:
40: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育全面进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41:答案B
解析学校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①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喜爱祖国、喜爱家乡,关怀家乡建设;有民族骄傲感、自尊心;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
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进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信任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俗俗。
②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敬重、关怀他人,爱惜、关心他人;喜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惜集体荣誉;乐观参
42:答案A,B,C,D,E
解析【解析】在学校教育中,老师经常用到以下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法、练习法、指导法、争论法、试验法、嬉戏法、参观法。
43:答案A,B,C,D,E
解析:
44:答案D
解析:
45:答案错误
解析:
46:答案A
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毁灭是由肯定的客观状况的消失而引起的。
通常把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毁灭的客观状况称之为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毁灭的依据。
47:答案A
解析:
48:答案A,B,C
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学问观、学习观、同学观。
49:答案A
解析略。
50:答案B
解析当单元格中消失一系列“#”号表示单元格的宽度不够,增大单元格的宽度,单元格的内容便可正常显示。
51:答案错误
解析:
52:答案B
解析:
53:答案B
解析我国古代教学注意按肯定挨次进行,《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见,这些主见反映了实际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原则。
因此,正确答案选Bo
54:答案D
解析生产力进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55:答案C
解析:
56:答案A,B,C,D
解析教学反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表现在激励、调控、媒介和猜测
四个方面。
(资料来源《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57:答案A
解析《同学损害事故处理方法》第八条规定,同学损害事故的责任,应当依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
第十四条规定,因学校老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与其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或者因同学、老师及其他个人有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同学人身损害的,由致害人依法担当相应的责任。
题干中的事故王某负主要责任。
58:答案C
解析:
59:答案C
解析图片中借鉴的是篆书的字体。
60: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