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登记表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2010年01月29日13:54 点击:[92]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是对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含急性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的依据。
调查分析的目的是: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拟定改进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1名词、术语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2事故调查程序死亡、重伤事故,应按如下要求进行调查。
轻伤事故的调查,可参照执行。
2.1现场处理2.1.1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2.1.2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2.1.3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2.2物证搜集2.2.1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
2.2.2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2.2.3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2.2.4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2.3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2.3.1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a.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b.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c.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d.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e.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2.3.2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a.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b.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c.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
d.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状况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e.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f.出事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健康状况;g.其它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发布单位】国家标准局【标准号】GB6442-86【发布日期】1986-05-31【实施日期】1987-02-01【标题】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是对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含急性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的依据。
调查分析的目的是: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拟定改进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1.名词、术语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2.事故调查程序死亡、重伤事故,应按如下要求进行调查。
轻伤事故的调查,可参照执行。
2.1现场处理2.1.1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2.1.2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2.1.3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2.2物证搜集2.2.1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
2.2.2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2.2.3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2.2.4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2.3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2.3.1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a.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b.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c.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d.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e.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2.3.2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a.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b.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c.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
d.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状况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e.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f.出事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健康状况;g.其它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6442-861986年5月31日发布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是对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含急性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的依据。
调查分析的目的是: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拟定改进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1. 名词、术语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2. 事故调查程序死亡、重伤事故,应按如下要求进行调查。
轻伤事故的调查,可参照执行。
2.1 现场处理2.1.1 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2.1.2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2.1.3 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2.2 物证搜集2.2.1 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
2.2.2 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2.2.3 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2.2.4 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2.3 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2.3.1 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a. 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b. 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c. 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d. 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e. 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2.3.2 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a. 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b. 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c. 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
d. 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状况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e. 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f. 出事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健康状况;g. 其它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施工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第一条:职工发生伤亡事故后,受伤者或早发现者应立即向直接领导报告,直接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用电话、电报或其它快速方法立即将事故简况报告公司安全处、主管经理;公司视伤害程度分别报告市建设局、安监站、公安局、市总工会等有关部门。
事故的正式快报须在事故发生的____小时内报公司安全处,并同时报保险公司,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与单位名称、伤亡人数及人员情况、简要经过、初步死因及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等。
第二条:项目部、分公司、公司对已发生的事故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严肃认真、及时、准确的调查报告,并对事故调查的全过程负责。
(一)、轻伤事故:由分公司组织调查,公司视情况派人参加,查清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填写《伤亡事故登记表》,将登记报表及时报公司。
(二)、重伤事故:由公司组织,分公司派人参加,调查、分析、查清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拟定整改措施,由分公司填写《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于事故发生后____日内报公司安全处,公司呈报市安监站及有关部门。
(三)、死亡事故:公司会同市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进行调查,调查组必须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拍照或者录像,收集伤亡事故当事人和现场有关人员的陈述和证言,索取有关当事人、生产、技术和诊断资料。
分析事故死因,查清事故责任,拟定整改方案,提出处理意见,分公司填写《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于事故发生后____日内报公司安全处,公司按程序报有关部门。
第三条:发生事故的单位领导和现场人员必须严格保护现场,如因抢救负伤人员或防止事故扩大而必须移动现场设备、设施时,领导和现场人员共同负责弄清现场情况,做出标记,证明数据,并画出事故详图。
对故意破坏、伪造事故现场者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条: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依照程序批准后方可清理现场。
(一)、轻伤事故现场清理:由项目经理报经分公司主管经理批准。
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的调查和报告处理制度为了准时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员工伤亡状况,准时实行有效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削减伤亡事故,公司必需依照国家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严厉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
一、事故报告1、报告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简要经过、损害人数、损失状况和所实行的应急措施。
2、报告时间:发生工伤事故应在二十四小时内用电话向公司领导报告。
发生死亡及以上事故由所在单位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电话报至,再由报公司领导至上级有关部门。
发生事故后一周内向公司报送初步事故调查书面报告。
3、重大、特大事故发生后,按规定报告,同时应按“应急预案与响应掌握程序”快速实行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以削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事故调查轻伤、重伤事故,由安全管理负责人或指定、质检处、工会等部门人员进行调查。
死亡及以上事故按《安全生产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三、事故分析1、发生伤亡事故后,必需对事故缘由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缘由和间接缘由。
事故的直接缘由是指机械、物质或环境的担心全状态以及人的担心全行为。
事故的间接缘由包括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安全技术教育、培训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等。
2、依据直接缘由、间接缘由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间接责任者;再依据这些责任人在事故发生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重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并提出相应的处理看法。
四、事故现场调查组成人员:1、轻伤、重伤事故,由公司指派生产、技术、安全、工会等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
2、死亡事故,由公司领导带队,由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调查组,会同所在地政府、劳动、公安、工会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
3、重大及以上死亡事故,由公司总经理或总经理指派其他领导带队,组织公司有关业务处(室)人员,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调查。
五、事故调查程序:1、现场处理:事故发生后,公司要组织抢救受损害者,实行有效措施制止事故扩散扩大。
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报告制度旨在规范和加强对职工伤亡事故的报告与管理,以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适用于全体员工、管理层和雇主。
二、定义和分类1. 职工伤亡事故:指在工作期间或与工作相关的活动中造成的人身伤害或死亡事件。
2. 轻微职工伤亡事故:指职工在工作期间遭受的轻微伤害,需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即可恢复。
3. 重大职工伤亡事故:指职工在工作期间遭受的严重伤害或死亡事件。
三、报告程序1. 发现事故:任何员工、管理层或上级领导发现事故后,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停止相关工作。
2. 事故确认: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进行事故确认。
确认结果及时反馈给报告人,并向上级领导汇报。
3. 伤亡事故报告:伤亡事故报告应在事故发生48小时内上报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管理部门,并抄送相关部门。
4. 相关记录:各级部门负责人要将相关事故记录在事故报告册,并按规定存档备查。
四、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内容1. 事故基本信息: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事故等级、事故原因等。
2. 伤亡人员信息:包括受伤或死亡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岗位、受伤或死亡原因等。
3. 伤害程度和处理情况:包括受伤人员的伤害程度及初步处理情况,以及需进一步处理的具体措施。
4. 损失估计:包括事故造成的物质损失和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5. 事故处理过程:包括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措施、责任追究情况及善后处理措施等。
6. 预防措施:提出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时的预防措施和改进意见。
五、报告流程1. 事故报告人将伤亡事故报告提交给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负责人。
2. 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伤亡事故报告进行确认,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3. 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及时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4. 相关部门根据报告内容,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改进计划,并按时实施和监督。
六、保密和备案1. 职工伤亡事故报告涉及个人隐私和公司机密,必须进行保密处理。
企业发生事故以后现场处理流程一、事故报告阶段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有关人员在1小时内向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以下简称主管部门),安监部门或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会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
2小时以内同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安监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同时通知公安、劳动保障、工会、人民检察院等相关部门。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事故单位发生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应立即上报事故情况。
二、事故调查阶段事故调查由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授权、委托的有关部门组织进行,事故调查组由人民政府、安监、主管部门、监察、公安、工会等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视情况也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
调查组成员如与调查的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调查组组长由市政府指定。
事故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提出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取证是完成事故调查过程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事故现场处理。
为保证事故调查、取证客观公正地进行,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要进行保护;(二)事故有关物证收集;(三)事故事实材料收集。
一是手机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
(四)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
(五)事故现场摄影、拍照及事故现场图绘制。
一是事故现场摄影、拍照,二是事故现场图的绘制。
三、事故处理阶段事故调查与事故处理,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工作。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发布单位】国家标准局【标准号】GB6442-86【发布日期】1986-05-31【实施日期】1987-02-01【标题】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是对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含急性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的依据。
调查分析的目的是: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拟定改进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1.名词、术语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2.事故调查程序死亡、重伤事故,应按如下要求进行调查。
轻伤事故的调查,可参照执行。
2.1现场处理2.1.1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2.1.2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2.1.3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2.2物证搜集2.2.1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
2.2.2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2.2.3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2.2.4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2.3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2.3.1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a.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b.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c.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d.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e.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2.3.2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a.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b.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c.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
d.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状况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e.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f.出事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健康状况;g.其它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是对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含急性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的依据。
调查分析的目的是: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拟定改进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1.名词、术语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2.事故调查程序死亡、重伤事故,应按如下要求进行调查。
轻伤事故的调查,可参照执行。
2.1现场处理2.1.1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2.1.2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2.1.3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2.2物证搜集2.2.1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
2.2.2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2.2.3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2.2.4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2.3 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2.3.1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a.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b.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c.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d.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e.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2.3.2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a.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b.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c.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
d.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状况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e.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f.出事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健康状况;G.其它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
是对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含急性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的依据。
调查分析的目的是: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拟定改进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1 名词、术语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2 事故调查程序死亡、重伤事故,应按如下要求进行调查。
轻伤事故的调查,可参照执行。
现场处理2.1.1 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
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
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物证搜集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
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a. 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b. 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c. 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d. 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e. 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a. 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b. 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c. 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d. 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状况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e. 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f. 出事前受害人或肇事者的健康状况;g. 其他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管理文件工伤事故管理制度前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审核人:本文件主要会签人:本文件批准人:工伤事故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及时了解、报告、统计和处理职工工伤事故,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医疗救治,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积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工伤事故发生,减少损失,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属各单位。
3定义工伤事故是指企业员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从事本职工作或因工作原因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职业中毒事故。
4工伤事故认定4.1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4.1.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4.1.2在工作时间前后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4.1.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1.4患职业病的;4.1.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4.1.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空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4.1.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4.2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4.2.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4.2.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4.2.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工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4.2.4职工有4.1.1、4.1.2情形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4.2.3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4.3职工符合本条第4.1、4.2的规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4.3.1故意犯罪的;4.3.2醉酒或者吸du的;4.3.3自chan或者自sha的。
5职责分工5.1安全部5.1.1负责对发生伤亡事故、未遂事故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进行考核并督促责任单位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
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的调查和报告处理制度制定部门:某某单位制定时间:202X年X月X日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的调查和报告处理制度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的调查和报告处理制度》,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为及时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员工伤亡情况,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公司务必依照国家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严肃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
一、事故报告1、报告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伤害人数、损失情况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
2、报告时间:发生工伤事故应在二十四小时内用电话向公司领导报告。
发生死亡及以上事故由所在单位在事故发生之后1小时内电话报至,再由报公司领导至上级有关部门。
发生事故后一周内向公司报送初步事故调查书面报告。
3、重大、特大事故发生之后,根据规定报告,同时应按“应急预案与响应控制程序”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安排抢救,防止事故扩大,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事故调查轻伤、重伤事故,由安全管理负责人或指定、质检处、工会等部门人员进行调查。
死亡及以上事故按《安全生产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三、事故分析1、发生伤亡事故后,务必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
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安全技术教育、培训不够,劳动安排不合理,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等。
2、根据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间接责任者;再根据这些责任人在事故发生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重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四、事故现场调查组成人员:1、轻伤、重伤事故,由公司指派生产、技术、安全、工会等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6442—86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
是对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含急性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的依据。
调查分析的目的是: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拟定改进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1 名词、术语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2 事故调查程序死亡、重伤事故,应按如下要求进行调查。
轻伤事故的调查,可参照执行。
2.1 现场处理2.1.1 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
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2.1.2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
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2.1.3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2.2 物证搜集2.2.1 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
2.2.2 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2.2.3 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2.2.4 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2.3 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2.3.1 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a.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b.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什工资的形式;c. 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D. 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 (或位置);e. 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2.3.2 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a. 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b. 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C. 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d. 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状况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e.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f.出事前受害人或肇事者的健康状况;g.其他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国家标准局1986-05-31发布1987-02-01实施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
是对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含急性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的依据。
调查分析的目的是: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拟定改进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1 名词、术语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2 事故调查程序死亡、重伤事故,应按如下要求进行调查。
轻伤事故的调查,可参照执行。
现场处理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
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
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下载自.管理资源吧] 物证搜集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
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a.?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b.?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c.?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d.?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e.?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a.?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b.?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c.?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d.?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状况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e.?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f.?出事前受害人或肇事者的健康状况;g.?其他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事故调查和火灾事故现场勘查论文有了充分的准备,可以说是在事故调查工作中开了一个好头,为开始事故调查过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施事故调查是事故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般的事故调查的基本步骤包括现场处理、现场勘查、物证收集、认证问询等主要工作。
由于这些工作时间性极强,有些信息、证据是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消亡的,有些信息则有着极大的不可重复性,因而对于事故调查人员来讲,实施调查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显得更为重要.只有把握住每一个调查环节的中心工作,才能使事故调查过程进展顺利。
一、事故报告阶段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有关人员在1小时内向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以下简称主管部门),安监部门或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会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2小时以内同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安监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同时通知公安、劳动保障、工会、人民检察院等相关部门。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事故单位发生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应立即上报事故情况.二、事故调查阶段事故调查由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授权、委托的有关部门组织进行,事故调查组由人民政府、安监、主管部门、监察、公安、工会等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视情况也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
调查组成员如与调查的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调查组组长由市政府指定。
事故调查的主要任务是:①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②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③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④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⑤提出事故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