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d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44.48 KB
- 文档页数:13
2021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xx秋•岐山县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化学变化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故A错误;B.同一物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伴随能量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根据热效应分为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D.根据盖斯定律解答.解答:解:A.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化学变化不仅由新物质生成,同时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故A错误;B.同一物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伴随能量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B 错误;C.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但化学反应根据热效应分为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故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盖斯定律等,比较基础,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2.(3分)(xx秋•微山县校级月考)反应P(g)+3Q(g)⇌2R(g)+2S(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P)=0.15 mol/(L•min)B.v(Q)=0.6 mol/(L•min)C.v(R)=0.1 mol/(L•s)D.v(S)=0.4 mol/(L•min)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利用比值法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比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比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0.15;B、=0.2;C、=3;D、=0.2;C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比较,注意利用比值法可快速解答,选项D中的单位与其它选项不一致,应转化单位相同,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3.(3分)(xx秋•微山县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H值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H值不同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考点:反应热和焓变;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依据热化学方程式表达的意义分析,是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中系数可以用分数表示;B、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C、同一反应的焓变和化学计量数,物质聚集状态有关;D、不论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热效应的数值均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参加反应的物质越多,反应热的数值就越大,反之,越小.解答:解:A、热化学方程式表达的意义是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中系数可以用分数表示,不能表示微粒数,只表示物质的量;故A正确;B、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C(石墨,s)=C(金刚石,s)△H>0,石墨能量低于金刚石,则金刚石比石墨活泼,故B错误;C、同一反应的焓变和化学计量数,物质聚集状态有关,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H值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H值不同,故C正确;D、不论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热效应的数值均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参加反应的物质越多,反应热的数值就越大,反之,越小,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表达的意义,注意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4.(3分)(xx秋•江西期末)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是2v(NH3)=3v正(H2O)逆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的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达到化学平衡时4v(O2)=5v逆(NO)正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B、都表示向反应正向进行,反应自始至终都是1:1,不能说明到达平衡;C、增大体积压强减小,正逆速率都减小,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D、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物质),各物质的浓度、质量、体积分数以及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答:解:A、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3v逆(NH3)=2v正(H2O),则2v逆(NH3)=3v正(H2O)未到达平衡状态,故A错误;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都表示反应向正向进行,反应自始至终都是1:1,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B错误;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D、4v正(O2)=5v逆(NO),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移动及影响平衡的因素等,题目难度中等,A选项中注意用不同物质的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表达方法,此为易错点.5.(3分)(xx秋•山东校级期中)已知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0kJ•mol﹣1,相同条件下将2mol N2和6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假定热量无损失)()A.等于184.0 kJ B.小于184.0 kJ•mol﹣1C.小于184.0 kJ D.大于184.0 kJ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 N2和3mol H2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92kJ,由于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据此判断.解答:解: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 N2和3mol H2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92kJ,由于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2mol N2和6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参加反应的氮气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故方程式的热量小于92kJ×=184.0 kJ,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计算、可逆反应特征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可逆反应的特征,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6.(3分)(xx秋•山东校级期中)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2mol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进行到4min时,测得n(SO2)=1.2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进行到2 min时,容器中n(SO3)可能为0.5 molB.当v(SO2):v(O2):v(SO3)=2:1:2时该反应达平衡状态C.温度升高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4 min内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 mol•L﹣1•min﹣1考点:化学平衡的调控作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进行到4min时,测得n(SO2)=1.2mol,反应了0.8molSO2,结合反应速率的变化判断;B.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根据v=计算.解答:解:A.进行到4min时,测得n(SO2)=1.2mol,反应了0.8molSO2,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则反应进行到2 min时,消耗SO2大于0.4mol,容器中n(SO3)可能为0.5 mol,故A正确;B.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D.4 min内S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则4 min内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1•min﹣1,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化学平衡的移动以及平衡状态的判断,侧重于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综合理解和应用,题目难度中等.7.(3分)(xx秋•山东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B.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H3OH(g)+O2(g)=CO2(g)+2H2O (g)△H=﹣192.9 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C.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l)=2H2(g)+O2(g);△H=+571.6 kJ•mol ﹣1D.葡萄糖燃烧热是2800kJ•mol﹣1,则C6H12O6(s)+3O2(g)=3CO2(g)+3H2O(l);△H=﹣2800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H2SO4和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存在沉淀过程是放热过程;B、燃烧热是1mol纯净的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C、燃烧热是1mol纯净的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是吸热反应;D、依据燃烧热概念分析判断;解答:解:A、H2SO4和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存在沉淀过程是放热过程,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 ;故A错误;B、反应方程式中生成的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故B错误;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是吸热反应,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l)=2H2(g)+O2(g);△H=+571.6 kJ•mol﹣1;故C正确;D、燃烧热是1mol纯净的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所以选项中热化学方程式不是1mol可燃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概念的分析判断,和应用条件,注意中和反应过程中的其他形式的能量变化,题目较简单.8.(3分)(xx•宁夏)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 ﹣1、1411.0kJ•mol﹣1和1366.8kJ•m 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 为()A.﹣44.2 kJ•mol﹣1B.+44.2 kJ•mol﹣1C.﹣330 kJ•mol﹣1D.+330 kJ•mol﹣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由燃烧热的概念写出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计算.解答:解: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411.0kJ/mol 和﹣1366.8kJ/mol,则有:①H2(g)+O2(g)=H2O(l)△H=﹣285.8kJ/mol;②C2H4(g)+3O2(g)=2H2O(l)+2CO2(g)△H=﹣1411.0kJ/mol;③C2H5OH(l)+3O2(g)=3H2O(l)+2CO2(g)△H=﹣1366.8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②﹣③可得:C2H4(g)+H2O(l)=C2H5OH(l)△H=﹣44.2kJ/mo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盖斯定律应用于反应热的计算.9.(3分)(xx秋•唐山期末)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通入稀有气体总压增大,分压不变,平衡不动;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平衡状态整你分压速率相同;C、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增加X的量会提高Y的转化率,本身转化率减小;解答:解:A、通入稀有气体总压增大,分压不变,平衡不动,故A错误;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v(X)正:v(Y)正=m:n,平衡时,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倍,故B正确;C、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故C错误;D、增加X的量会提高Y的转化率,Y的转化率降低,本身转化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注意加入惰气对平衡的影响,反应的特征是分析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0.(3分)(xx秋•乐陵市校级期中)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热△H=+(a﹣b)kJ•mol﹣1B.每生成2mol AB(g)吸收b kJ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mol A﹣A和1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反应热△H=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B、依据图象分析判断1molA2和1molB2反应生成2molAB;C、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D、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解答:解:A、反应热△H=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所以反应热△H=+(a﹣b)kJ•mol ﹣1,故A正确;B、依据图象分析判断1molA2和1molB2反应生成2molAB,每生成2molAB吸收(a﹣b)kJ热量,故B错误;C、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C错误;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吸收a kJ能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图象分析判断,注意反应热△H=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题目较简单.11.(3分)(xx•宁波校级学业考试)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A和2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注意纯液体、固体不需要写出;B.根据平衡时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计算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C.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D.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其它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自身转化率降低.解答:解:A.可逆反应3A(g)+2B(g)⇌4C(s)+2D(g)的平衡常数k=,故A错误;B.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为1.6mol×=0.8mol,故B的转化率为×100%=40%,故B正确;C.该反应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即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D.增加B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B的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等,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书写中纯液体、固体不需要写出.12.(3分)(xx秋•信丰县校级期末)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燃料,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生成N2和H2O(g),已知:N2(g)+2O2(g)═N2O4(g),△H=+8.7kJ/mol;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下列表示肼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2N2H4(g)+N2O4(g)═3N2(g)+4H2O(g);△H=﹣542.7 kJ/molB.2N2H4(g)+N2O4(g)═3N2(g)+4H2O(g);△H=﹣1059.3 kJ/molC.N2H4(g)+N2O4(g)═N2(g)+2H2O(g);△H=﹣1076.7 kJ/molD.2N2H4(g)+N2O4(g)═3N2(g)+4H2O(g);△H=﹣1076.7 kJ/mol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已知①N2(g)+2O2(g)═N2O4(g),△H=+8.7kJ/mol;②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利用盖斯定律将②×1﹣①可得2N2H4(g)+N2O4(g)═3N2(g)+4H2O(g),并以此计算反应热.解答:解:已知①N2(g)+2O2(g)═N2O4(g),△H=+8.7kJ/mol;②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利用盖斯定律将②×1﹣①可得2N2H4(g)+N2O4(g)═3N2(g)+4H2O(g),△H=(﹣534.0kJ/mol)×2﹣(+8.7kJ/mol)=﹣1076.7 kJ/mol,或N2H4(g)+N2O4(g)═N2(g)+2H2O(g);△H=﹣﹣538.35kJ/mo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盖斯定律的应用,易错点为B,注意反应热的正负.13.(3分)(xx春•黑龙江期末)对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C.D.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图示题.分析:A、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氨气的体积分数增大;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氮气的转化率降低;C、增大氮气的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催化剂同等程度增大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解答:解:A、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先到达平衡,故压强P2>P1,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进行,氨气的体积分数增大,图象与实际不相符,故A错误;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氮气的转化率降低,图象中温度越高氮气的转化率越大,与实际不相符,故B错误;C、增大氮气的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图象与实际相符合,故C正确;D、催化剂同等程度增大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图象中没有使用催化剂到达平衡的时间短,与实际不符,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分析判断,主要是平衡影响因素的分析判断,正确理解平衡移动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4.(3分)(xx秋•南昌校级期中)1913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以低成本制造大量氨的方法,从而满足了当时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下列是哈伯法的流程图,其中为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是()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考点:化学平衡的调控作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H<0,为提高原料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可从压强、浓度、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的角度判断.解答:解: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H<0,为提高原料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根据方程式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可知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不利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液化分离出氨气,可使生成物浓度减小,则可使平衡向正向移动,氮气和氢气的再循环,可增大反应物浓度,有利于平衡向正向移动,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调控,侧重于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分析反应的特点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5.(3分)(xx秋•红花岗区校级期末)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g)+O2(g)═2CO2(g)△H=﹣566kJ•mol﹣1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由1mol CO(g)和3mol CH4(g)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充分燃烧,恢复至室温释放的热量为()A.2912kJ B.2953kJ C.3236kJ D.3867kJ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来解答.解答:解:由2CO(g)+O2(g)═2CO2(g)△H=﹣566kJ•mol﹣1可知,1mol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kJ=283kJ;由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可知,3molCH4(g)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890kJ=2670kJ;所以由1mol CO(g)和3mol CH4(g)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670kJ+283kJ=2953kJ,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明确物质的量与反应中的热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6.(3分)(xx•安图县校级模拟)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B.④C.③D.④⑤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①A是固体,其量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②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③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④增大B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⑤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解答:解:①A是固体,增大A的量对平衡无影响,故①错误;②升高温度,v(正)、v(逆)均应增大,但v(逆)增大的程度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②错误;③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故③错误;④增大B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故④正确;⑤使用催化剂同等程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故⑤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比较基础,注意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本质是改变条件引起正、逆速率不相等.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52分)17.(8分)(xx秋•岐山县期中)用“>”、“<”或“=”填空:(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H1、△H2,△H1=△H2;(2)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H的大小:△H1<△H2.①4P(白磷,s)+5O2(g)=2P2O5(s)△H1,②4P(红磷,s)+5O2(g)=2P2O5(s)△H2;(4)已知: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1,则碳的燃烧热数值>110.5kJ•mol﹣1;(5)已知:稀溶液中,H+(aq)+OH (aq)=H2O(l)△H=﹣57.3kJ/mol,则浓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57.3kJ;(6)可逆反应:aA(气)+bB(气)⇌cC(气)+dD(气);△H=Q,根据图回答:①P1<P2;②(a+b)<(c+d);③t1℃>t2℃.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1)反应热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条件无关;(2)化学键断裂为吸热过程,;(3)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说明白磷能量高,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4)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分析;(5)浓硫酸溶于水放热;(6)①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少;②增大压强A%降低,说明平衡向逆方向移动;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少.解答:解:(1)反应热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条件无关,则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相同,故答案为:=;(2)氢气分子生成氢原子要破坏化学键,需要吸热,则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 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故答案为:>;(3)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说明白磷能量高,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因△H<0,则放出的能量越多反应热越小,故答案为:<;(4)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比生成一氧化碳多,故答案为:>;(5)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放出的热量多余57.3kJ,故答案为:>;(6)①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少,故答案为:<;②增大压强A%降低,说明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则反应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小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故答案为:<;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少,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比较反应热的角度.18.(10分)(xx秋•微山县校级月考)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N2(g)与H2(g)反应生成1mol NH3(g),放出46.1KJ热量.N2(g)+3H2(g)=2NH3(g),△H=﹣92.2KJ/mol(2)1mol C2H5OH(l)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1366.8KJ热量.C2H5OH (l)+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3)2molC2H2(g)在O2(g)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放出2598.8KJ热量.2C2H2(g)+5O2(g)=4CO2(g)+2H2O(l),△H=﹣2598.8KJ/mol(4)1molC(石墨)与适量的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131.3KJ热量.C (石墨)+H2O(g)=CO(g)+H2(g)△H=131.3KJ/mol(5)2g H2和足量的O2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为285.8KJ,则H2和O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l)△H=﹣285.8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N2(g)与H2(g)反应生成1mol NH3(g),放出46.1KJ热量,生成2mol NH3(g),放热92.2KJ,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2)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3)2molC2H2(g)在O2(g)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放出2598.8KJ热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4)1molC(石墨)与适量的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131.3KJ热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5)2g H2和足量的O2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为285.8KJ,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N2(g)与H2(g)反应生成1mol NH3(g),放出46.1KJ热量,生成2mol NH3(g),放热92.2KJ,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2KJ/mol;故答案为:N2(g)+3H2(g)=2NH3(g),△H=﹣92.2KJ/mol;(2)1mol C2H5OH(l)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1366.8KJ热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故答案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3)2molC2H2(g)在O2(g)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放出2598.8KJ热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H=﹣2598.8KJ/mol;故答案为:2C2H2(g)+5O2(g)=4CO2(g)+2H2O(l),△H=﹣2598.8KJ/mol;(4)1molC(石墨)与适量的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131.3KJ热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H2O(g)=CO(g)+H2(g)△H=131.3KJ/mol;故答案为:C(石墨)+H2O(g)=CO(g)+H2(g)△H=131.3KJ/mol;(5)2g H2物质的量为1mol,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为285.8KJ,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故答案为:H2(g)+O2(g)=H2O(l)△H=﹣285.8KJ/mol;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分析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应用,注意书写方法,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19.(10分)(xx秋•微山县校级月考)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气体A和b 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pC(g)+q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 C=v A;反应2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amol•L﹣1,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有a mol D生成.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2min内,v A=mol/(L•min),v B=mol/(L•mi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3B(g)⇌C(g)+6D(g);(3)反应平衡时,D为2amol,则B的转化率为×100%(用a、b表示);(4)反应平衡时,D为2amol,如果只升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为1.5amol,则该反应的△H<0;(填“>”“<”或“=”).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 C=v A,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p=2:1,反应2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mol/L,则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有amolD生成,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x:y:q=::a=2:3:6,则x:y:p:q=2:3:1:6,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3B(g)⇌C(g)+6D(g),根据方程式计算相关物理量,结合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解答该题.解答:解: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 C=v A,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p=2:1,反应2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mol/L,则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有amolD生成,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x:y:q=::a=2:3:6,则x:y:p:q=2:3:1:6,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3B(g)⇌C(g)+6D(g),。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试顺序号填写清楚,并用2B铅笔在规定的位置涂好考试顺序号。
2.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II 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Mg-24 Ca-40 Fe-56 Pb-207卷I(选择题共42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2题每个2分,13~18题每个3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制成的玻璃纤维,可用于制造通讯光缆B.SiO2C.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以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D.闻名世界的中国陶瓷、酿酒、造纸技术都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CO2的比例模型:B.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的原子符号:18ClC.18 O2-的结构示意图:D.N2分子的电子式: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都属于胶体B .Na 2O 、MgO 、Al 2O 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C .氨水、次氯酸都属于弱电解质D .葡萄糖、油脂都不属于有机高分子4.A 、B 、C 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 、B 在同周期,A 、C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 2-和C -,B 2+和C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C >B >AB .原子半径:A >B >CC .离子半径:A 2->C ->B 2+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 >C >B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Cl 2溶于水,Cl 2和水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N AB .标准状况下,40 gSO 3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由乙烯和聚乙烯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原子的数目为0.6N AD .常温常压下,10 g 46%酒精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总数为0.1N A6.在 2H 2S + SO 2===2H 2O + 3S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为( ) A .2∶1 B .1∶2 C .1∶1D .16∶177.下列反应中,反应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变的是( )A .氢气通过灼热的CuO 粉末B .二氧化碳通过 Na 2O 2粉末C .铝与Fe 2O 3 发生铝热反应D .将锌粒投入Cu(NO 3)2 溶液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无色溶液中:Al 3+、Cl -、MnO 4-、SO 42-B .含有大量Fe 3+的溶液中:Na +、Mg 2+、NO 3-、SCN -C .0.1 mol·L -1AgNO 3溶液:H +、K +、SO 42-、I -D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CO 32-、Cl -、F -、K + 9.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SiO 2 Na 2SiO 3 H 2SiO 3NaOH盐酸NH 3NOHNO 3O 2 H 2O① ②A.②④B.③④C.①④D.①②③10.现有三种常见治疗胃病药品的标签:①②③药品中所含的物质均能中和胃里过量的盐酸,关于三种药片中和胃酸的能力比较,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③C.③>②>①D.②>③>①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
2021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化学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Cu-64 Zn-65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在试验室制得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B.在有机化学发展的进程中,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的“基团理论”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焰色反应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D.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学会了合成、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已经超过3000万种2.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A.CH2=CH-CH=CH21,4—丁二烯B.C.甲基苯酚D.2—甲基丁烷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甲基的电子式:B.2-丁烯的键线式:C.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H3D.二乙醇的结构式: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的碳烯(︰CH2)含电子数为6 N AB.一定温度下,15 g甲醛和乙酸的混合物含O原子数为0.5 N AC.常温常压下,4.6 g乙醇中含有C-H键的个数为0.6 N AD.标准状况下,11.2 L庚烷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分子数为3.5 N A5.菲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若菲分子中有1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则所得一氯取代产物有A.4种B.5种C.6种D.7种6.关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煤经过分馏可制得焦炭、煤焦油等产品C.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7.在有机物中,在同一平面上碳原子最多有几个,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最多有几个A.11、4 B.13、3 C.13、4 D.12、38.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1所示装置可检查装置气密性B.图2所示装置可从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出碘C.图3所示装置可除去甲烷中乙烯D.图4所示装置可分离甲苯与乙醇9.关于有机物性质或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B.由甲苯硝化制三硝基甲苯(TNT)和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除去C2H2中的杂质H2S,可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10.下列各组烃的混和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它们按什么比例混和,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都是恒量的是A.C2H2C2H4B.C2H4C3H8C.C3H8C3H6D.C6H6C2H2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2024北京高二10月月考化学(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纸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 B光催化CO2和H2O合成锂离子电池甲醇C D太阳能集热器燃气灶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光催化CO2和H2O合成甲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A不符合题意;B.锂离子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不符合题意;C.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C不符合题意;D.燃气灶工作时,通过燃烧气体放出热量,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符合题意;故选D。
2.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NaCl B.NaOHC.NH 3·H 2OD.H 2SO 4【答案】C 【解析】【详解】A .氯化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A 不符合题意;B .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 不符合题意;C .一水合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C 符合题意;D .硫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
3.现有反应2SO 3(g)2SO 2(g)+O 2(g)△H >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H>0的化学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B.该反应熵增大(即△S>0)C.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一定能自发D.自发过程一定使体系的熵增大【答案】B 【解析】【详解】A.△H>0的化学反应也可能自发进行,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故A 错误;B.该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增大,所以熵增大(即△S>0),故B 正确;C.该反应△H–T △S 在较高温度下自发进行,故C 错误;D.△H–T △S <0,自发过程可能使体系的熵增大,也可能使体系的焓减小,故D 错误。
2024北京高二10月月考化学(答案在最后)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关于反应热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ΔH<0时,表示反应为吸热反应B.由C(s)+12O 2(g)=CO(g)的反应热为-110.5kJ·mol -1,可知碳的燃烧热为110.5kJ·mol -1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答案】D 【解析】【详解】A .ΔH <0时,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 错误;B .燃烧热应是在101kPa 下,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碳的燃烧热应为1molC 完全燃烧生成CO 2时所放出的热量,B 错误;C .反应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 错误;D .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者能量变化,故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D 正确;故选D 。
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32Fe O s 3CO g 2Fe s 3CO g ++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发生变化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不发生变化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D.消耗CO 的速率与生成2CO 的速率相等【答案】C 【解析】【详解】A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个数不发生变化,恒温恒容条件下压强一直不变,A 错误;B .反应的平衡常数K 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B 错误;C .根据=质量密度体积,恒温恒容条件下,密度不变即气体质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正确;D .消耗CO 的速率与生成2CO 的速率相等只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D 错误;故选C 。
3.反应3Fe(s)+4H 2O(g) 高温Fe 3O 4(s)+4H 2(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压强不变,充入N 2使容器容积增大B.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C.容积不变,充入水蒸气使体系压强增大D.增加Fe 的量【答案】D 【解析】【详解】A .压强不变,充入N 2使容器容积增大,则H 2O(g)、H 2(g)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A 与题意不符;B .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反应体系中H 2O(g)、H 2(g)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B 与题意不符;C .容积不变,向容器中充入反应物H 2O(g),H 2O(g)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C 与题意不符;D .增加固体Fe 的量,对反应速率不产生影响,D 符合题意;答案为D 。
2021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7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3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Ⅰ卷共4页,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
第Ⅱ卷共3页,将答案用黑色或蓝色笔写在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n:55第Ⅰ卷(选择题共57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9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原因是A.具体说明反应的情况B.说明反应条件C.物质呈现的状态与反应焓变有关D.物质呈现的状态与生成什么物质有关2.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3.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4.从右图所示的某气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这是一个放热反应B.该反应开始时可能需要加热C.生成物从气态变成液态时会放出热量D.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5.已知2H2(g)+O2(g)=2H2O(g) ΔH= -484 kJ/mol,则反应:H2O(g)= H2(g)+1/2O2(g) 的ΔH为A.-484 kJ/mol B.+484 kJ/mol C.-242 kJ/mol D.+242 kJ/mol6.用铂电极(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的是A.HCl溶液B.CuSO4溶液C.Na2SO4溶液D.酸性AgNO3溶液7.右图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
2021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化学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有机结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团)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
以下事实中,不能够说明此观点的是 ( )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A.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B.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而乙醇不能C.乙酸能与NaHCO3D.苯硝化反应一般生成硝基苯,而甲苯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2.有①甲烷、②乙烯、③苯、④聚乙烯、⑤丙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
其中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A.②④⑤⑧B.②⑤⑧C.②④⑤⑦D.②④⑤⑦⑧3.已知氟利昂的化学式为CCl2F2,则沸点不同的氟利昂有 ()A.1种B.2种C.3种D.4种4.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二溴乙烷:B.3-乙基-1-丁烯:C.2-甲基-2,4-己二烯:D.2,2,3-三甲基戊烷: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氯甲苯B.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C.苯和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D.联苯( )的二氯代物共有12种(提示:碳碳单键可自由旋转)6.下列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两种单体通过加聚反应合成而得到的是()8.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欲探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化学键在何处断裂的问题,近代科技常用同位素示踪原子法。
如有下列反应:可以推知,物质发生此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应是()A.①③B.①④C.②D.②③9.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A.2种B.3种C.4种D.5种10.如图所示的试管内,液体分层,已知一层是水,另一层是某未知有机物,下列操作一定..能确定哪一层是水层的为()①取上层液体放在另一试管Q中,向Q中加水,若不分层则上层是水②向试管中加溴水,振荡静置后仍为无色的是水层③直接向试管中加水,高度增加的液体层是水层④向试管中加酒精,高度增加的液体层是有机层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2021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分)(xx秋•浏阳市期末)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s)B.v(B)=0.3 mol/(L•s)C.v(C)=0.8 mol/(L•s)D.v(D)=1 mol/(L•s)2.(4分)(xx春•南安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3.(4分)(xx秋•濠江区校级期末)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4.(4分)(xx秋•高台县校级期末)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5.(4分)(xx秋•张掖校级期末)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的同时消耗n mol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6.(4分)(xx•房山区一模)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A.B.C.D.7.(4分)(xx秋•双鸭山校级期中)对于mA(s)+nB(g)⇌pC(g)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C的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m+n<p B.n>pC.x点的状态是v正>v逆D.y点的状态是v正>v逆8.(4分)(xx秋•天河区期末)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5υ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3υ正(H2O)9.(4分)(xx春•湖北校级期末)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0.(4分)(xx秋•抚州期末)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N2O4⇌2NO2△H>0)(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b)在活塞上都加2kg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a)甲>乙,(b)甲>乙B.(a)甲>乙,(b)甲=乙C.(a)甲<乙,(b)甲>乙D.(a)甲>乙,(b)甲<乙11.(4分)(xx秋•安阳校级期末)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反应达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A.40% B.50% C.60% D.70%12.(4分)(xx秋•唐山期末)如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M(g)+N(s)△H<0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13.(4分)(xx秋•新疆校级期中)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1mol 氧气分子中的化学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14.(4分)(xx•大连模拟)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mol/L B.Y2为0.4mol/L C.X2为0.2mol/L D.Z为0.4mol/L15.(4分)(xx秋•莆田校级期末)对于可逆反应A(g)+2B(g)⇌4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16.(4分)(xx•唐山校级模拟)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17.(4分)(xx秋•北京校级月考)反应4A(g)+5B(g)⇌4C(g)+6D(g)△H<0,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 v(C)正=3v(D)逆B.若升高温度最终能生成更多的C和DC.单位时间里有4n mol A消耗,同时有5n mol B生成D.容器里A、B、C、D的浓度比一定是4:5:4:618.(4分)(2011秋•许昌校级期末)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的转化率变大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c+d19.(4分)(xx秋•南阳期末)把6molA和5molB两气体通入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反应:3A(g)+B(g)⇌2C(g)+xD(g);△H<0,5min达平衡,此时生成2molC,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降低平衡体系的温度,逆反应速率变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B.恒温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和D的生成速率相等C.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1D.B的转化率为25%20.(4分)(xx秋•娄底期中)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A):n(B):n(C)=2:2:1.若保持温度不变,以n(A):n(B):n(C)=2:2:1的比例向该容器中再充入A、B和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刚充入时反应速率υ正减少,υ逆增大B.平衡不发生移动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大二、填空题:(共20分)21.(8分)(xx秋•北京校级月考)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22.(6分)(xx秋•信阳月考)在恒温、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如果2min 内SO2的浓度由6mol/L下降为2mol/L,那么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如果开始时SO2浓度为4mol/L,O2浓度为2mol/L,2min后反应达平衡,若这段时间内v(O2)为0.5mol/(L•min),那么2min时SO2的浓度为,达平衡时与反应前压强之比为.23.(6分)(xx秋•朝阳区期中)如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气体反应:2SO2+O2⇌2SO3△H<O 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 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xx学年北京市清大附中丰台学校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分)(xx秋•浏阳市期末)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s)B.v(B)=0.3 mol/(L•s)C.v(C)=0.8 mol/(L•s)D.v(D)=1 mol/(L•s)【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然后再进行比较.【解答】解:都转化为D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对于2A+B⇌3C+4D,A、υ(A)=0.5 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2υ(A)=1mol/(L•s),B、υ(B)=0.3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4υ(B)=1.2mol/(L•s),C、υ(C)=0.8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υ(C)=×0.8mol/(L•s)=1.1mol/(L•s),D、υ(D)=1 mol/(L•s),故速率B>C>A=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难度不大,注意比较常用方法有:1、归一法,即按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2、比值法,即由某物质表示的速率与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比值越大,速率越快.2.(4分)(xx春•南安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增大浓度,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增多,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B.增大压强,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增多,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C.升高温度,提供分子需要的能量,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D.催化剂,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解答】解:A.增大浓度,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增多,则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故A错误;B.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增多,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故B错误;C.升高温度,提供分子需要的能量,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则反应速率加快,故C正确;D.催化剂,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侧重活化理论的理解及分析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3.(4分)(xx秋•濠江区校级期末)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也无法判断反应过程的热效应.【解答】解: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也无法判断反应过程的热效应,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的自发性,需要注意的是自发反应不一定会发生.4.(4分)(xx秋•高台县校级期末)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B),利用△c=v△t计算△c(B),△n(B)=△c(B)•V,B的起始物质的量减△n(B)为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解答】解: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B)=0.5v(A)=0.5×0.12mol/(L•s)=0.06mol/(L•s),所以△c(B)=0.06mol/(L•s)×10s=0.6mol/L,所以△n(B)=0.6mol/L×2L=1.2mol,故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为4mol﹣1.2mol=2.8mo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对反应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5.(4分)(xx秋•张掖校级期末)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的同时消耗n mol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的同时消耗n molAB,都体现正向反应,故A错误;B、可逆反应只要反应发生,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的体系,故B错误;C、速率之比不等于计量数之比,故C错误;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说明达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6.(4分)(xx•房山区一模)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A.B.C.D.【考点】产物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减小,据此结合选项解答.【解答】解:A、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B、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减小,与实际相符,故B正确;C、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D、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增大,与实际不相符,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题,难度中等,注意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判断图象中压强大小.7.(4分)(xx秋•双鸭山校级期中)对于mA(s)+nB(g)⇌pC(g)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C的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m+n<p B.n>pC.x点的状态是v正>v逆D.y点的状态是v正>v逆【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曲线上的点都是平衡点,由图可知,压强越大,C的百分含量越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x点C的百分含量高于相同压强平衡点的含量,说明x点未到达平衡状态,反应向逆反应移动,y点C的百分含量低于相同压强平衡点的含量,说明y点未到达平衡状态,反应向正反应移动,据此结合选项解答.【解答】解:曲线上的点都是平衡点,由图可知,压强越大,C的百分含量越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x点C的百分含量高于相同压强平衡点的含量,说明x点未到达平衡状态,反应向逆反应移动,y点C的百分含量低于相同压强平衡点的含量,说明y点未到达平衡状态,反应向正反应移动,A、压强越大,C的百分含量越高,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A为固体,故n<p,不一定m+n<p,故A错误;B、压强越大,C的百分含量越高,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A为固体,故n<p,故B错误;C、x点C的百分含量高于相同压强平衡点的含量,说明x点未到达平衡状态,反应向逆反应移动,故x点的状态是v正<v逆,故C错误;D、y点C的百分含量低于相同压强平衡点的含量,说明y点未到达平衡状态,反应向正反应移动,故y点的状态是v正>v逆,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等,难度中等,注意根据B的含量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8.(4分)(xx秋•天河区期末)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5υ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3υ正(H2O)【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物质),各物质的浓度、质量、体积分数以及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B、都表示向反应正向进行,反应自始至终都是1:1,不能说明到达平衡;C、增大体积压强减小,正逆速率都减小,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D、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前面的系数之比.【解答】解:A、4v正(O2)=5v逆(NO),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都表示向反应正向进行,反应自始至终都是1:1,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B错误;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物质的浓度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3υ正(NH3)=2υ正(H2O),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移动及影响平衡的因素、平衡常数等,题目难度中等,A选项中注意用不同物质的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表达方法,此为易错点.9.(4分)(xx春•湖北校级期末)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C、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D、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解答】解: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A错误;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故B正确;C、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气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D、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进行,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度中等,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应用.10.(4分)(xx秋•抚州期末)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N2O4⇌2NO2△H>0)(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b)在活塞上都加2kg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a)甲>乙,(b)甲>乙B.(a)甲>乙,(b)甲=乙C.(a)甲<乙,(b)甲>乙D.(a)甲>乙,(b)甲<乙【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先分析条件变化引起体积如何变化,再根据甲中存在平衡,乙不存在,分析平衡移动对体积的进一步影响,据此解答.【解答】解:(a)在沸水中,气体体积都受热膨胀,甲中存在平衡N2O4⇌2NO2 △H>0,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使体积进一步增大,所以体积:甲>乙;(b)都加2kg的砝码,压强增大,气体都缩小,甲中存在平衡N2O4⇌2NO2 △H>0,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体积减小得更多,所以体积:甲<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难度中等,注意甲中存在平衡,乙不存在,从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角度分析.11.(4分)(xx秋•安阳校级期末)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反应达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A.40% B.50% C.60% D.70%【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假定A和B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根据平衡时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结合反应方程式,利用三段式解题法,列方程,求出参加反应A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转化率的定义计算其转化率.【解答】解:设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A(气)+2B(气)⇌2C(气)开始(mol) 1 1 0变化(mol)x 2x 2x平衡(mol)(1﹣x)(1﹣2x)2x所以,(1﹣x)mol+(1﹣2x)mol=2xmol;解得:x=0.4A的转化率为×100%=4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运用三段式法解答本题即可.12.(4分)(xx秋•唐山期末)如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M(g)+N(s)△H<0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考点】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由图象可知,由曲线a到曲线b,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时x的转化率不变,说明条件改变不影响平衡状态的移动,据此结合选项判断.【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由曲线a到曲线b,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时x的转化率不变,说明条件改变不影响平衡状态的移动,A、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移动,x的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B、加大X的投入量,X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但x的转化率降低,故B错误;C、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x的转化率不变,故C正确;D、增大体积,压强减小,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降低平衡不移动,但反应速率降低,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与影响因素,难度中等,根据曲线变化分析条件改变对速率、X转化率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13.(4分)(xx秋•新疆校级期中)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1mol 氧气分子中的化学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2H2+O22H2O,1molH2O含有2molH﹣O键,1molH2中1mol H﹣H键,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依此结合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解答】解: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是放热反应,所以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设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x,根据方程式:2H2+O22H2O,则:4×121kJ=463kJ×4﹣(2x+496kJ),解得x=436KJ,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注意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4.(4分)(xx•大连模拟)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mol/L B.Y2为0.4mol/L C.X2为0.2mol/L D.Z为0.4mol/L【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据此判断分析.【解答】解: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假定完全反应,则:X2(气)+Y2(气)⇌2Z(气),开始(mol/L):0.1 0.3 0.2变化(mol/L):0.1 0.1 0.2平衡(mol/L):0 0.2 0.4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假定完全反应,则:v X2(气)+Y2(气)⇌2Z(气),开始(mol/L):0.1 0.3 0.2变化(mol/L):0.1 0.1 0.2平衡(mol/L):0.2 0.4 0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0<c(X2)<0.2,0.2<c(Y2)<0.4,0<c(Z)<0.4,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关键是利用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运用极限假设法解答,难度不大.15.(4分)(xx秋•莆田校级期末)对于可逆反应A(g)+2B(g)⇌4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分析】可逆反应A(g)+2B(g)⇌4C(g)(正反应吸热),则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结合图象来解答.【解答】解:A.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重新达到平衡后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与图象不符,故A错误;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应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B错误;C.温度高,反应速率大,先到达平衡,即500℃时先达到平衡状态,与图象不符,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温度高的先达到平衡,且温度高时向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则A的含量低,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图象,明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及图象中纵横坐标的含义、“定一议二”“先拐先平”即可解答,难度不大.16.(4分)(xx•唐山校级模拟)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2021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分)1.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 灼热的炭与CO 2的反应C. Ba(OH) 2•8H 2O与NH 4Cl的反应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C. Ba(OH) 2•8H 2O与NH 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 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是吸热反应3.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表示对应物质的标准燃烧热的是( )A. 2C 8H 18O(l)+25O 2(g)═16CO 2(g)+18H 2O(l)△H=-11828.0 kJ•mol -1B. CO(g)+ O 2(g)═CO 2(g)△H=-283.0 kJ•mol -1C. C(s)+ O 2(g)═CO(g)△H=-110.5 kJ•mol -1D. H 2(g)+ O 2(g)═H 2O(g)△H=-241.8 kJ•mol -14. 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由:H +(aq)+OH -(aq)=H 2O (l)△H=-57.3kJ/mol,可知:含0.5mol H 2SO 4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大于57.3 kJB. 从C (石墨)→C (金刚石)△H=+1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C.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D. 2g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2 H 2O△H=-285.8kJ/mol5.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①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 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 2气体C. 图③表示可逆反应CO(g)+H 2O(g)⇌CO 2(g)+H 2(g)的△H大于0D. 图④装置可以用来除去SO 2中的HCl6. 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2800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s)+ O 2(g)═CO(g)△H=-393.5kJ/molB. 2H 2(g)+O 2(g)═2H 2O(g)△H=+571.6kJ/molC. CH 4(g)+2O 2(g)═CO 2(g)+2H 2O(g)△H=-890.3kJ/molD. C 6H 12O 6(s)+3O 2(g)═3CO 2(g)+3H 2O(l)△H=-1400kJ/mol7. 对下列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图1所示的实验:根据检流计(G)中指针偏转的方向可比较Zn、Cu的金属活泼性B. 图2所示的实验:根据试管中液面的升降可判断铁钉发生的是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C. 图3所示的实验:根据温度计读数的变化可测量浓硫酸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D. 图4所示的实验:根据两烧瓶中所示的气体颜色可判断2NO 2(g)⇌N 2O 4(g)正反应是吸热反应8. 对于放热反应:H 2+Cl 2 2H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molH 2的能量高于2molH具有的总能量B.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 断开1molH-H键和断开1mol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2molH-Cl键所放出的总能量D. 该反应中,化学能部分转变为热能9. 2SO 2(g)+O 2(g) 2SO 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催化剂V 2O 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度一定增大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 在t 1、t 2时刻,SO 3(g)的浓度分别是c 1、c 2,则时间间隔t 1~t 2内,SO 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10. 对可逆反应4NH 3(g)+5O 2(g)⇌4NO(g)+6H 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υ 正(O 2)=5υ 逆(NO)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 正(NH 3)=3υ 正(H 2O)11.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P(g)+Q(g)⇌R(g)+S (s)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P、Q、R、S的浓度相等B. P、Q、R、S在密闭容器中共存D. 用P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与用Q的浓度表示的C. 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化学反应速率相等12. 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2A(g)+B(g)=2C(g) Δ H<0B. 2A(g)+B(g)=2C(g) ΔH>0C. 2A+B=2C ΔH<0D. 2C=2A+B ΔH<013.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H = –57.3kJ/mol,若将含0.5mol H 2SO 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C. 由C(石墨)=C(金刚石)△H = +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 在101kPa时,2g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2H 2O(l) △H = -285.8kJ/mol14. 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D. 3v(W)=2v A. v(W)=3v(Z) B. 2v(X)=3v(Z) C. 2v(X)=v(Y)(X)15. 对A+3B=2C+2D来说,下列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υ(A)=0.3mol/(L•min)B. υ(B)=0.6mol/(L•min)C. υ(C)=0.5mol/(L•min)D. υ(D)=0.04mol/(L•s)16. 反应2SO 2(g)+O 2(g) 2SO 3(g)经一段时间后,SO 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 -1,在这段时间内用O 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 -1·s -1,则这段时间为( )D. 1A. 0.1 sB. 2.5 sC. 5 s0 s17.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 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18.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 稀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减慢C. SO 2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减慢D. 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加入MnO 2,反应速率影响不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4.0分)19. 把1.0mol X和1.0mol Y气体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X(g)+Y(g) nZ(g)+2W(g)2min末,生成0.4mol W,以Z的浓度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L•min)(1)前2min以X的浓度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2)2min末时Y的浓度为____________(3)n=____________.20. 2SO 2(g)+O 2(g) 2SO 3(g)△H=a kJ•mol -1,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 2(g)完全转化为1mol SO 3(g)放热99kJ.请回答:(1)图中A点表示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2)E a的大小对该反应的△H____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常用V 2O 5作催化剂,加入V 2O 5会使图中B点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 -1,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常温常压下,由单质硫和氧气经两步反应,生成3mol SO 3(g),放出的总热量为_____________.21. 在一个固定体积为2升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和1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D(s),2分钟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的浓度为1.2mol/L.(1)写出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2分钟内B 的平均反应速度为____________(2)若使容器温度升高,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摩尔质量减小,则正反应为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若将容器体积缩小至1升,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平衡常数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2. 某化学反应2A(g) B(g)+D(g)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在下列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 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 -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1 10 20 30 40 50 60时间实验序号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2 800℃c20.60 0.50 0.50 0.50 0.50 0.503 800℃c30.92 0.75 0.63 0.60 0.60 0.60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1中,在10~20min时间内,以A的速率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mol•L -1•min -1(2)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 2=____________mol•L -1,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3)设实验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 3,实验1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 1,则v 3____________v 1(填“>”“=”或“<”),且c 3____________1.0mol•L -1(填“>”“=”或“<”).(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____________.23. 偏二甲肼与N 2O 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H 3) 2NNH 2(l)+2N 2O 4(l)═2CO 2(g)+3N 2(g)+4H 2O(g) (I)(1)反应(I)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 2O 4(g)⇌2NO 2(g)(II)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II)为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在一个体积为1L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 2O 4,一段时间后达化学平衡状态,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若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3s后NO 2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0~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 2O 4)=____________mol•L -1•s -1.24. 工业上合成氨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 2(g)+3H 2(g)⇌2NH 3(g),△H=-92.44kJ/mol;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部分性质见下表:气体氮气氢气氨熔点(℃)-210.01 -252.77 -77.74沸点(℃)-195.79 -259.23 -33.42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随着温度的升高,K值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2)平衡常数K值越大,表明____________(填序号).A.N 2的转化率越高 B.NH 3的产率越大C.原料中N 2的含量越高 D.化学反应速率越快(3)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小,所以在工业上采取气体循环的流程.即反应后通过把混合气体的温度降低到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分离出来;继续循环的气体是____________.高二上期化学月考一【答案】一、客观题1. B2. D3. B4. A5. A6. D7. AB8. A9. D10. A11. C 12. A 13. B 14. C15. D16. C 17. C 18. B二、主观题19. 0.1mol/L•min;0.4mol/L;220. 反应物的总量;-198;无;降低;S(s)+O 2=SO 2(g)△H=-296kJ•mol-1;1185kJ21. ;0.2mol/(L.min);吸热;2.4;不变22. 0.013;1.0;使用催化剂;>;>;吸热;比较实验4与实验1,可看出升高温度,A的平衡浓度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是吸热反应23. N 2O 4;吸热; ;不变;0.124. ;减小;AB;-33.42;NH 3;N 2、H 2【解析】1.解: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灼热的炭与CO 2的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C、Ba(OH) 2•8H 2O与NH 4Cl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但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B.2.解:A、化学反应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故A正确.B、反应热取决于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故B正确.C、反应热取决于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Ba(OH) 2•8H2O与NH 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D、反应热取决于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是放热反应,故D 错误.故选D.3.解:A、热化学方程式中C 8H 18O的物质的量不为1mol,热化学方程式中△H不等于燃烧热,故A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中CO的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二氧化碳,符合燃烧热的定义,△H等于燃烧热,故B正确;C、热化学方程式中1molC的燃烧产物是CO,不是稳定的氧化物二氧化碳,故C错误;D、热化学方程式中1mol氢气燃烧生成的水为气态,不符合燃烧热定义,应该生成液体水,故D错误.故选:B.4.解:A、含0.5mol H 2SO 4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放出热量大于57.3 kJ,故A正确;B、石墨变化为金刚石过程是吸热反应,金刚石能量高,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C、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固体硫变为蒸气需要吸收热量,前者放出热量更多,故C错误;D、2gH 2物质的量为1mol,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 2(g)+ O 2(g)=H 2O(l)△H=-285.8kJ/mol,故D错误;故选A.5.解:A.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由强酸制取弱酸可知酸性硫酸>碳酸>硅酸,又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则非金属性S>C>Si,故A正确;B.二氧化碳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图中导管应长导管进气,故B错误;C.由图可知,反应物的能量高,为放热反应,则CO(g)+H 2O(g)⇌CO 2(g)+H 2(g)的△H<0,故C错误;D.SO 2、HCl均与NaOH溶液反应,则不能利用NaOH溶液除去SO 2中的HCl,故D错误;故选A.6.解:A.C完全燃烧应生成CO 2,生成CO,反应热小于393.5kJ/mol,故A错误;B.H 2完全燃烧生成的稳定的氧化物为液态水,故B错误;C.CH 4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为CO 2和液态水,故C错误;D.1mol葡萄糖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l),燃烧热为2800kJ/mol,则 mol葡萄糖完全燃烧放出1400kJ热量,故D正确.故选D.7.解:A.Cu、Zn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为负极,则根据检流计(G)中指针偏转的方向可比较Zn、Cu的金属活泼性,故A正确;B.析氢腐蚀生成氢气,而吸氧腐蚀中氧气得电子,气体减少,则根据试管中液面的升降可判断铁钉发生的是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故B正确;C.中和热测定应选稀的强酸,则不能利用浓硫酸测定中和热,故C错误;D.热水中颜色深,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B.8.解:A、因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根据能量守恒,1molH 2的能量应低于2molH具有的总能量,故A错误;B、因H 2+Cl 22HCl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故B 正确;C、因放热反应的本质是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故C正确;D、因放热反应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光能等,不是全部转变为热能,故D正确;故选:A.9.解:A、催化剂可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故A错误;B、若在恒容条件下,向容器通入惰性气体,反应体系的压强变大,但反应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因此反应速率也不变,故B错误;C、不论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反应速率一定变慢,则达到平衡的时间将延长,故C错误;D、根据计算平均速率的定义公式,浓度变化量c 2-c 1,时间为t 2-t 1,SO 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故D正确;故选D.10.解:A、4v 正(O 2)=5v 逆(NO),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 3,都表示向反应正向进行,反应自始至终都是1:1,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B错误;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物质的浓度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3υ 正(NH 3)=2υ 正(H 2O),故D错误.故选A.11.解:A.反应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取决于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以及反应转化的程度,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的依据,故A错误;B.反应为可逆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四种物质都共存,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的依据,故B错误;C.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用P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与用Q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D错误.故选C.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北京市重点中学2021年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测试时间:90分钟 100分)第Ⅰ卷(42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S-32Cl-35.5 K-39 Ca-40 Cu-64 Ag-108 Al-27 Mg-24 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14个小题,共42分)1.下列关于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不正确的是()...A.将把1毫升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20毫升沸水中(边加边振荡)并继续加热至沸,即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B.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C.二者都呈红褐色,可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D.将H2SO4溶液逐滴加入Fe(OH)3胶体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2.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3.4g 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 N A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 N AC.46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3N AD.7.8 g Na2O2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 N A3.室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M和N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接触(如图),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编号①②③④气体M HI NH3H2NO气体N Cl2HCl N2O2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 HCO3-+ Ca2+ + OH—=CaCO3↓ + H2OB.铜片加入稀硝酸中:Cu+NO3—+4H+=Cu2++NO↑+2H2OC.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Fe(OH)3+3H+===Fe3++3H2OD.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滴入氨水中 Ag+ + 2NH3·H2O = [Ag(NH3)2]+ + 2H2O5.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Cu2+、Cl-、NO3-B.K+、Na+、SO32-、S2-C.Ba2+、Fe2+、NO3-、Br—D.SO32—、K+、SO42—、Br—6.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中得KCl、KClO3和KClO的混合溶液。
2021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文)试题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35.5 K 39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在标准状况下呈液体的物质为()A.C B.O2 C.CH3CH2OH D.Cl22.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 C B. N C. S D.O 3.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水:H2O B.氧化钠:Na2O2C.一氧化氮:N2O D.硫酸钾:KSO44.用mol·L-1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A.长度B.质量C.物质的量D.物质的量浓度5.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浓硝酸的容器上的是()6.H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1 C.0 D.+57.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液氯B.氯水C.漂白液D.漂白粉8,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7 B.最外层电子数为2C.核外电子数为7 D.该原子为Cl9.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
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B.单质C.分子D.氧化物10.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硫酸钡B.氮气 C. 铜D.蔗糖11.当光束通过鸡蛋清水溶液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鸡蛋清水溶液()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12.铝制器皿能够盛放的物质是()A.KOH溶液B.NaOH溶液C.浓硫酸D.稀硝酸13.分液漏斗是把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的仪器。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四氯化碳和液溴B.汽油和花生油C. 花生油和水D.酒精和水14.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A.臭氧空洞 B.温室效应C.光化学烟雾D.酸雨15.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金属Na着火,立即用水扑灭B.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C.皮肤上不慎沾上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16.工业上合成NH3除了需要N2外,一定还需要()A.H2 B.O2 C.CO2D.CO17.铀-235是铀元素的一种放射性核素。
2021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三区)(10月份)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焓变是指1 g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H>0,反应吸热时,△H<0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总能量大于反应产物总能量时,反应放热,△H为“﹣”2.下列关于电解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的负极就是阴极B.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C.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D.阳极上发生还原反应3.如图是电解CuCl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2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a为负极、b为正极B.a为阳极、b为阴极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4.已知在1×105Pa、298K的条件下,2mol H2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O2(g)△H=242 kJmol﹣1B.2H2(g)+O2(g)═2H2O(l)△H=﹣484 kJmol﹣1C.H2(g)+O2(g)═H2O(g)△H=242 kJmol﹣1D.2H2(g)+O2(g)═2H2O(g)△H=﹣484kJmol﹣1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Zn(s)+O2(g)═ZnO(s)△H1②Hg(l)+O2(g)═HgO(s)△H2,则反应Zn(s)+HgO(s)═ZnO(s)+Hg(l)△H3中△H3的值为()A.△H1﹣△H2B.△H2﹣△H1C.△H1+△H2D.﹣(△H1﹣△H2)6.下图中能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A.B.C.D.7.X、Y、Z、W四块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X、Y相连时,X为负极;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X>Z>W>Y B.Z>X>Y>W C.X>Y>Z>W D.Y>W>Z>X8.电动自行车由于灵活、快捷、方便,已成为上班族的主要代步工具,其电源常采用铅蓄电池,反应原理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池放电时,PbO2是电池的正极,被氧化B.电池放电时,SO42﹣只在负极发生反应C.电池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减小D.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PbO2+4H++SO42﹣+2e﹣═PbSO4+2H2O9.如图所示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电解质溶液为中性,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电极为负极B.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2H2O+O2↑+4e﹣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氧化剂和还原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10.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常用的镍(Ni)镉(Cd)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以表示为:Cd+2NiO(OH)+2H2O2Ni(OH)2+Cd(OH)2已知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②以上反应不是可逆反应③Cd为电池的正极④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1.工业上制取CuSO4不是直接用铜和浓硫酸反应,而是将铜和少量银的混合物浸在稀硫酸中,并不断从容器底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这样做的优点是()①不产生污染大气的SO2②提高硫酸的利用率③节省能源④提高铜的利用率.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12.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A.H2SO4B.NaOH C.AgNO3D.Na2SO413.如图所示装置中,通电后可观察到Cu极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极是直流电源的正极B.Fe极是阳极C.Pt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Ag极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D.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变大14.如图所示实验,如x轴表示流入阴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可表示()①c(Ag+)②c(NO3﹣)③a棒的质量④b棒的质量⑤溶液的pH.A.①②⑤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15.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16.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不能发生反应:Cu+2H2O Cu(OH)2↓+H2↑,但选择恰当电极材料和电解液进行电解,这个反应就能变为现实.下列四组电极和电解液中,能实现该反应最为恰当的一组是()A B C D阳极石墨棒Cu Cu Cu阴极石墨棒石墨棒Fe Pt电解液CuSO4溶液Na2SO4溶液H2SO4溶液H2O A.A B.B C.C D.D17.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NaOH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B.电解H2SO4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C.电解CuCl2溶液,在阴极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电解Na2SO4溶液,在阴极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8.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Cl2↑+2e﹣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Cu2++2e﹣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Fe2++2e﹣19.如图所示装置中,a、b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负极,Y是正极B.Pt是阴极,Cu是阳极C.CuSO4溶液的pH逐渐减小D.CuSO4溶液的pH不变20.关于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H=﹣184.6kJmol ﹣1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分子H2和Cl2反应,放出热量184.6 kJB.1mol H2和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放出的热量为184.6kJC.在25℃、101kPa时,1mol气态H2和1mol气态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 气体,放出的热量为184.6 kJD.在25℃、101kPa时,1mol气态H2和1mol气态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 气体,吸收的热量为184.6kJ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21.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计算下列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1)用20g NaOH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能放出kJ 的热量.(2)用0.1mol Ba(OH)2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能放出kJ的热量.(3)用1.00L 1.00molL﹣1醋酸溶液与2.00L 1.00molL﹣1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7.3kJ,理由是.22.利用反应Zn+2Fe3+═Zn2++2Fe2+设计一个带盐桥的原电池.并在方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指出正极材料为,电极反应式为,负极材料为,电极反应式为.此装置中盐桥的作用是.23.某地区常下酸雨,因而使金属制品锈蚀严重,铁制品镀铜可以有效防止铁的锈蚀,右图所示为铁制品镀铜的过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电极的正、负:a极、b极(填“正”或“负”).(2)写出A代表物质的化学式,写出电解液的名称,理论上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写出电极反应式,阴极,阳极.24.将0.2mol AgNO3、0.4mol Cu(NO3)2、0.6mol KCl溶于水,配成100mL 溶液,用石墨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若在一极析出0.3mol Cu,试计算另一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xx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三区)(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焓变是指1 g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H>0,反应吸热时,△H<0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总能量大于反应产物总能量时,反应放热,△H 为“﹣”【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A、焓变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焓的差值;B、焓变=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分析;C、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引发才能发生反应;D、焓变=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分析.【解答】解:A、焓变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焓的差值,不是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故A错误;B、焓变=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依据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放热,焓变为负值△H<O,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反应吸热△H>O,故B错误;C、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引发才能发生反应,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焓变=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依据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放热,△H<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焓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计算依据恒容概念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2.下列关于电解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的负极就是阴极B.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C.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D.阳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电解时,电解池的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的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电解池的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故A错误;B.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阳极,故B错误;C.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D.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解池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双基的考查,解答本题需了解电解池阴、阳极的判断及电解的特点,电解池的阴、阳极是根据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确定的.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该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3.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a为负极、b为正极B.a为阳极、b为阴极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考点】电解原理.【分析】依据装置图中电流流向分析电极名称,与电源正极连接的为阳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的为阴极;电解时铜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析出铜,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据此分析.【解答】解:A、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根据装置图中电流流向判断a为电源正极,b为电源负极;故A错误;B、a为电源正极,与a连接的电极c为阳极;b为电源负极,与负极相连的电极d为阴极,故B错误;C、电解过程中,Cu2+在阴极d上得电子生成Cu,所以d电极质量增加,故C正确;D、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分析应用,电极名称、电极反应和电极产物的分析判断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4.已知在1×105Pa、298K的条件下,2mol H2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484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O2(g)△H=242 kJmol﹣1B.2H2(g)+O2(g)═2H2O(l)△H=﹣484 kJmol﹣1C.H2(g)+O2(g)═H2O(g)△H=242 kJmol﹣1D.2H2(g)+O2(g)═2H2O(g)△H=﹣484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A、水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 热量,则1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kJ热量,其逆过程就要吸收这些热量;B、是生成水蒸气,而不是液态水;C、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则1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kJ热量,所以H2(g)+O2(g)═H2O(g)△H=﹣242kJ/mol2mol氢气;D、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484kJ/mol.【解答】解:A、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则1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kJ热量,其逆过程就要吸收这些热量,有:H2O(g)=H2(g)+O2(g)△H=+242kJmol﹣1,+号不能省略,故A错误;B、是生成水蒸气,而不是液态水,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484kJ/mol,故B错误;C、放热而不是吸热,所以1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kJ热量,所以H2(g)+O2(g)═H2O(g)△H=﹣242kJ/mol,故C错误;D、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484kJ/mo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主要是反应焓变的计算,反应改变方向,焓变改变符号,该题型是现在高考的热点,题目较简单.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Zn(s)+O2(g)═ZnO(s)△H1②Hg(l)+O2(g)═HgO(s)△H2,则反应Zn(s)+HgO(s)═ZnO(s)+Hg(l)△H3中△H3的值为()A.△H1﹣△H2B.△H2﹣△H1C.△H1+△H2D.﹣(△H1﹣△H2)【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根据盖斯定律,利用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乘以适当的系数进行加减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乘以相应的系数进行相应的加减.【解答】解:已知:①Zn(s)+O2(g)=ZnO(s)△H1②Hg(l)+O2(g)=HgO(s)△H2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Zn(s)+HgO(s)=ZnO(s)+Hg(l),则△H3=△H1﹣△H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等,难度中等,注意盖斯定律的理解与运用.6.下图中能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A.B.C.D.【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判断,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两电极相同,不能形成原电池,故A错误;B.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硫酸,可形成原电池,故B正确;C.酒精是非是解质,不能形成原电池,故C错误;D.不能进行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形成原电池,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原电池的这几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题目难度不大.7.X、Y、Z、W四块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X、Y相连时,X为负极;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X>Z>W>Y B.Z>X>Y>W C.X>Y>Z>W D.Y>W>Z>X【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X、Y相连时,X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Y;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W;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Z;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W>Y,故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 >W>Y.故选A.【点评】本题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为载体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根据金属的活泼性、电极反应类型、电极反应现象等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8.电动自行车由于灵活、快捷、方便,已成为上班族的主要代步工具,其电源常采用铅蓄电池,反应原理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池放电时,PbO2是电池的正极,被氧化B.电池放电时,SO42﹣只在负极发生反应C.电池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减小D.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PbO2+4H++SO42﹣+2e﹣═PbSO4+2H2O【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是放电时的逆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PbSO4+2e﹣=Pb+SO42﹣,而阳电极反应式为PbSO4+2H2O﹣2e﹣═PbO2+SO42﹣+4H+,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放电时,Pb失电子作负极、二氧化铅作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故A错误;B.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负极反应式为Pb(s)+SO42﹣(aq)﹣2e﹣=PbSO4(s),正极反应式为PbO2+2e﹣+SO42﹣+4H+=PbSO4+2H2O,所以正负极上硫酸根离子都参加反应,故B错误;C.充放电时氢离子的浓度减少,溶液的pH不断增大,故C错误;D.电池放电时,正极PbO2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PbO2+4H++SO42﹣+2e﹣═PbSO4+2H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电源电池,为高频考点,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9.如图所示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电解质溶液为中性,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电极为负极B.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2H2O+O2↑+4e﹣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氧化剂和还原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分析】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源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负极反应式为H2﹣2e﹣=2H+、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a极为电源的负极,通入氧气的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故A正确;B、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氧气的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该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O2+4e﹣+2H2O═4OH﹣,故B错误;C、氢氧燃料电池的产物是水,环保无污染,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故C正确;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所有燃料电池中负极上都是燃料失电子、正极上都是氧化剂得电子,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为学习难点.10.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常用的镍(Ni)镉(Cd)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以表示为:Cd+2NiO(OH)+2H2O2Ni(OH)2+Cd(OH)2已知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②以上反应不是可逆反应③Cd为电池的正极④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据此分析.【解答】解: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为可逆反应,Cd+2NiO(OH)+2H2O2Ni(OH)2+Cd(OH)2不是可逆反应;Cd在反应中失电子为电池的负极;放电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则②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电极的判断、电池反应原理,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11.工业上制取CuSO4不是直接用铜和浓硫酸反应,而是将铜和少量银的混合物浸在稀硫酸中,并不断从容器底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这样做的优点是()①不产生污染大气的SO2②提高硫酸的利用率③节省能源④提高铜的利用率.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考点】浓硫酸的性质;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分析】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和硫酸铜,产生污染大气的SO2,并且硫酸的利用率低,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地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发生2Cu+2H2SO4+O2=2CuSO4+2H2O,反应无污染,符合原子经济的要求.【解答】解: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地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发生:2Cu+2H2SO4+O2=2CuSO4+2H2O,则:①依据方程式可知,反应没有生成二氧化硫,故正确;②反应物完全转化成生成物,提高H2SO4的利用率,故正确;③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而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节省能源,故正确;④无论哪一种方法,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铜,都需要相同质量的铜,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硫酸铜的制备方法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解题时注意从环境污染、原子经济利用率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2.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A.H2SO4B.NaOH C.AgNO3D.Na2SO4【考点】电解原理.【分析】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电解实质,根据电解实质判断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关系结合题意判断选项.【解答】解:A、电解硫酸溶液时,实际上电解的是水,但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增大,pH值减小,故A错误;B、电解氢氧化钠溶液时,实际上电解的是水,但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所以溶液的pH值增大,故B正确;C、电解硝酸银溶液时,阴极上析出银,阳极上得到氧气,所以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减小,氢离子的浓度增大,溶液的pH值减小,故C错误;D、电解硫酸钠溶液时,实际上电解的是水,所以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相对浓度不变,只是硫酸钠的浓度增大,故pH值不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随着电解的进行判断溶液pH值的变化,首先要知道离子的放电顺序、电解的实质,只有明白这些知识点才能正确解答.13.如图所示装置中,通电后可观察到Cu极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极是直流电源的正极B.Fe极是阳极C.Pt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Ag极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D.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变大【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通电后观察到Cu极溶解,则Cu极为阳极,Fe极为阴极,故b、a、Pt、Ag极分别为:负极、正极、阳极、阴极,右池为电镀池,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变,左边实质是电解水,以此解答.【解答】解:观察到Cu极溶解,则Cu极为阳极,Fe极为阴极,故b、a、Pt、Ag极分别为:负极、正极、阳极、阴极,右池为电镀池,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变,左边实质是电解水.A.Cu极溶解,应为电解池的阳极,阳极与电源的正极连,则a为正极,故A错误;B.Fe连接电源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故B错误;C.左边实质是电解水,2H2O2H2↑+O2↑,Pt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氧气,Ag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则Pt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Ag极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故C正确;D.右池为电镀池,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解池知识,侧重于电极判断和电解池工作原理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铜极的变化判断电极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4.如图所示实验,如x轴表示流入阴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可表示()①c(Ag+)②c(NO3﹣)③a棒的质量④b棒的质量⑤溶液的pH.A.①②⑤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考点】电解原理.【分析】根据图知,该装置为电镀池,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Ag﹣e﹣=Ag+、阴极电极反应式为Ag++e﹣=Ag,阳极上金属分解、阴极上金属析出,且阳极溶解金属的质量等于阴极析出金属质量,则相当于电解质溶液不发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图知,该装置为电镀池,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Ag﹣e﹣=Ag+、阴极电极反应式为Ag++e﹣=Ag,阳极上金属分解、阴极上金属析出,且阳极溶解金属的质量等于阴极析出金属质量,则相当于电解质溶液不发生反应,所以①②⑤这三个物理量都不变,a电极质量增加、b电极质量减少,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电镀,为高频考点,明确电镀池特点是解本题关键,知道电镀时相当于电解质溶液不参加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5.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考点】电解原理.【分析】A、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阳极失电子的有Fe、Zn、Ni;阴极析出的是镍;依据电子守恒计算分析;C、精炼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一定含有Ni2+;D、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做阳极,铜和鉑不失电子沉降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解答】解:A、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e﹣=Ni2+,Fe﹣2e﹣=Fe2+;Zn﹣2e﹣=Zn2+;故A错误;B、电解过程中阳极失电子的有Fe、Zn、Ni;阴极析出的是镍;依据电子守恒,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不相等,故B错误;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Fe2+、Zn2+、Ni2+;故C错误;D、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做阳极,铜和鉑不失电子沉降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极原理的应用,主要考查电解精炼镍的原理分析判断.16.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不能发生反应:Cu+2H2O Cu(OH)2↓+H2↑,但选择恰当电极材料和电解液进行电解,这个反应就能变为现实.下列四组电极和电解液中,能实现该反应最为恰当的一组是()A B C D阳极石墨棒Cu Cu Cu阴极石墨棒石墨棒Fe Pt电解液CuSO4溶液Na2SO4溶液H2SO4溶液H2O A.A B.B C.C D.D【考点】电解原理.。
十月阶段性考试高二年级化学学科一、单选题1. 金属原子一般具有的特点是()A. 有金属光泽,能导电,有延展性B. 熔点和沸点较低C. 最外层电子个数少,容易失去D. 在反应中作氧化剂2. 化学行业中把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等。
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下列金属材料的运用与金属所具有的性质不一致的是()A. 制造白炽灯灯丝—熔点高B. 制造飞机—坚硬而质轻C. 制造保险丝—硬度大D. 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耐腐蚀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2Na++CuB. 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Al3++3OH-→Al(OH)3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Fe→2Fe2+D. FeCl2溶液与Cl2反应:2Fe2++Cl2→2Fe3++2Cl-4. 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Fe2+,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是()①加足量氯水②加少量KMnO4溶液③加少量KSCN溶液A. ③①B. ③②C. ①②D. ①③5. FeCl3、CuCl2混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A. 加入KSCN的溶液一定不变红色B. 溶液中一定含Fe3+C. 溶液中可能含Cu2+D. 剩余固体中一定有铜6. 下列反应中不能得到氢氧化铝沉淀的是()A. 硫酸铝溶液与过量的氨水混合B.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几滴烧碱溶液C. 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D. 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7. 能用铝作原料来冶炼难熔的金属是因为()A. 铝的密度小,熔点较低B. 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C. 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较前面D. 铝具有还原性,发生铝热反应时放出大量热8.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A. 加入铝粉可以产生H2的溶液中:Al3+、K+、SO42-、Cl-B. 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Na+、Mg2+、NO3-、HSO3-C. 在酸性溶液中:Cu2+、I-、NO3-、Na+D. 在中性溶液中:Mg2+、NO3-、Cl-、SO42-9. 为确定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A. 观察加热时能否放出气体B. 观察滴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C. 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D. 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10. 下面是对Na2O2和Na2O性质异同点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 Na2O2和Na2O都能与CO2、H2O发生化合反应B. Na2O2和Na2O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产物相同C. Na2O2和Na2O分别与H2O反应都有NaOH生成D. Na2O2是漂白剂,而Na2O只是一种碱性氧化物11. 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①MgSO4溶液②饱和NaCl溶液③饱和澄清石灰水④Ca(HCO3)2溶液⑤CuSO4溶液⑥NaCl稀溶液A. ①④⑤⑥B. ③④⑤⑥C. ②④⑤⑥D. ①②③④12. 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 HClB. K2SO4C. 稀NaOH溶液D. 饱和NaOH溶液13. 将1.12g铁粉加入25mL2mol·L-1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A. 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B. 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血红色C. 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14. 已知氧化性Br2>Fe3+。
北京市高二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6高二上·六安期中) 下列事实或现象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的是()A . 夏天冰镇啤酒倒入杯中,泛起大量泡沫B . 氯水保存要在低温暗处C . 工业上制氨要用高温,催化剂D . 为提高SO2转化成SO3的量,常通入过量氧气2. (2分) (2019高二上·宾阳月考) 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 CO(g)+3H2(g)。
设起始=Z ,在恒压下,平衡时CH4的体积分数φ(CH4)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的焓变ΔH>0B . 图中Z的大小为a>3>bC . 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D . 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φ(CH4)减小3. (2分) (2018高二上·罗湖期末)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 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于低温处B . 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变质C . 生产硝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气的利用率D . 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4. (2分)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增加一倍,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a>bB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C . A的转化率减小了D . 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5. (2分) (2018高二上·北仑开学考) 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 反应开始2分钟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B . 反应4分钟后平均反应速率最小C . 反应开始4分钟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D . 反应4分钟后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盐酸浓度逐渐减小6. (2分) (2018高二上·武清期中)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 . 实验室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l2+H2O H++Cl-+HClOB . 工业上合成氨反应N2(g)+ 3H2 (g) 2NH3(g) △H<0 选择500 ℃C . 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加深H2(g)+ I2(g) 2HI(g)D . SO2氧化成SO3 ,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2SO2(g)+O2(g) 2SO3(g)7. (2分) (2016高二上·邯郸期中)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①由H2、I2蒸气、HI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②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③使用催化剂可加快SO2转化为SO3的速率④在含有Fe(SCN)3的红色溶液中加铁粉,振荡静置,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A . ②③B . ②④C . ①③D . ①④8. (2分)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通过对有关一氧化碳在金属铂表面的氧化过程的研究,发明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中的催化转化器,可将CO、NO、NO2和碳氢化合物等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有效降低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催化转化器中的铂催化剂可加快CO的氧化B . 铂表面做成蜂窝状更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C . 在铂催化下,NO NO2可被CO还原成N2D . 碳氢化合物在铂催化下,被CO直接氧化成CO2和H2O9. (2分)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 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只要提高反应温度,就可提高反应速率B . 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只要增大某一反应物的用量,就会增大反应速率C . 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增大压强时,都会使反应速率增大D . 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只要缩小容器的体积,都会使反应速率增大10. (2分)密度为d g/cm3的溶液V mL含有摩尔质量为M的溶质m 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示式不正确的是()A . c=1 000m/(VM)B . m=d·V·W/100C . d=cM/(10W)D . W%=(cM/1 000d)%二、实验题 (共1题;共8分)11. (8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仔细观察实验装置,图中是否缺少一种玻璃用品,如果缺少,缺少的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如果不缺少,此空不填.),图中是否有不妥之处,如果有请指出________(如果没有,此空不填.)(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盐酸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5)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三、综合题 (共2题;共17分)12. (7分)(2018·洛阳模拟)(1) I.利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对甲烷进行重整是提高甲烷利用率的重要方式水蒸气重整:CH4(g)+H2O(g) CO(g)+3H2(g) △H1=+205.9 KJ·mol-1 ①CO(g)+H2O(g) CO2(g)+H2(g) △H 2 =-41.2 KJ·mol-1 ②二氧化碳重整:CH4(g)+CO2(g) 2CO(g)+2H2(g) △H 3③则反应①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H3 =________KJ·mol-1(2)Ⅱ.2017年7月10日我国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装置在山西实现全系统运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北京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一、单选题(★★) 1.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 .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B .由H 2(g )、I 2(g )、HI (g )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C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不断蒸出D .加热试管中的蒸馏水,液体pH 下降A .AB .BC .CD .D(★★★) 2. 钨(W )在高温下可缓慢升华。
碘钨灯中封存的碘蒸气能发生反应:W(s) + I 2(g)WI 2(g),利用工作时灯泡壁与灯丝的温度差,将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搬运”回灯丝上。
对于该过程的理解 不正确的是A .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B .工作时,在灯泡壁和灯丝上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C .W(s) + I 2(g)WI 2(g) 为放热反应D .碘蒸气的作用是延长灯丝的使用寿命(★★★) 3. 某温度下,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 、B和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 ,2mol 和4mol 。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向左移动的是()A .均减半B .均加半C .均增加1molD .均减少1mol(★★★★★) 4. 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0.6molA(g)、0.3molB(g)和1.4molC(g)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的值为()A.只能为2B.只能为3C.可能为2,也可能为3D.无法确定(★★) 5. 25℃时,下列有关0.1 mol·L −1醋酸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pH =1B.c(H+) = c(CH3COO-)C.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D.加入少量0.1 mol·L−1稀盐酸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 pH 减小(★★★) 6. 反应,若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C.相同时间内,断开键的数目和生成键的数目相等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 7. 2SO 2(g) + O 2(g) 2SO 3(g) ΔH=akJ·mol -1,反应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0B.过程II可能使用了催化剂C.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D.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能量之和(★★★) 8. 已知:N 2(g) + 3H 2(g) 2NH 3(g) ΔH= -92kJ·mol -1,下图表示L一定时,H 2的平衡转化率(α)随X的变化关系,L(L 1、L 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表示温度B.L2>L1C.反应速率υ(M)>υ(N)D.平衡常数K(M)>K(N)(★★★) 9. 某科研人员提出HCHO与O 2在羟基磷灰石(HAP)表面催化氧化生成CO 2、H 2O的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图(图中只画出了HAP的部分结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AP能提高HCHO与O2的反应速率B.HCHO在反应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根据图示信息,CO2分子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O2D.该反应可表示为:HCHO+O2CO2+H2O(★★) 10. 一定条件下:2NO 2(g)N 2O 4(g)DH < 0 。
在测定 NO 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A.温度0℃、压强50 kPa B.温度130℃、压强300 kPaC.温度25℃、压强100 kPa D.温度130℃、压强50 kPa(★★) 11. 下列平衡移动方向和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Cr2O + H2O 2CrO+ 2H+,加水增大了水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B.2NO2 N2O4,压缩容器体积,平衡正向移动,气体颜色变浅C.Fe3+ + 3SCN- 3Fe(SCN)3,加入 KSCN 浓溶液,混合溶液颜色变浅D.[Cu(H2O)4]2+ + 4Cl- [CuCl4]2- + 4H2O ΔH>0,升高温度,溶液由蓝绿色变为黄绿色(★★★) 12. 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反应:Fe 2O 3(s)+CO(g) <sub></sub>Fe(s)+CO 2(g),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见表。
温度T/℃100011501300平衡常数K 4.0 3.7 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高炉的高度可以有效降低炼铁尾气中CO的含量B.由表中数据可判断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C.为了使该反应的K增大,可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c(CO)D.1000℃下Fe2O3与CO反应,t min达到平衡时c(CO) =2×10-3 mol/L,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2×10-3/t mol/(L·min)(★★★) 13. 向盛有等量水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加入0.1 mol CuSO 4·5H 2O(s)和0.1 mol CuSO 4(s),测得甲中溶液温度降低,乙中溶液温度升高,恢复至室温,最终两容器中均有晶体剩余(不考虑溶剂挥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容器中剩余晶体均为CuSO4·5H2OB.最终所得溶液中c(CuSO4):甲=乙C.若再向乙中加入9 g水,充分振荡并恢复至室温后,c(CuSO4)减小D.由该实验利用盖斯定律可推知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0(★★) 14. 设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 AB.c(H+)= c()+2c()+3c()+ c(OH−)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g)+I2(g) ⇌ 2HI(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不变B.C(s)+H2O(g) ⇌ H2(g)+CO(g),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B(g) ⇌ 2C(?)已达平衡,则A、C不能同时是气体D.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 mol 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的热量为Q2,Q2不等于Q1(★★★)16. 25℃和 101kPa 下,H 2(g)+Cl 2(g)=2HCl(g)的能量变化如下图:对于反应:H2(g)+Cl 2(g)= 2HCl(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反应热ΔH > 0B.生成1 mol HCl时反应放热431 kJC.氢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比氯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更稳定D.相同条件下,氢气分子具有的能量高于氯气分子具有的能量(★★) 17. 据文献报道:Fe(CO) 5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OH-参与了该催化循环B.该反应可产生清洁燃料H2C.该反应可消耗温室气体CO2D.该催化循环中Fe的成键数目发生变化(★★★) 18. 已知X(g)+3Y (g) 2W(g) +M (g) △H=-a kJ·mol -1(a>0)。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g) 与1mol Y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a kJB.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与W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为1:2C.当X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D.若增大Y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19. 已知:2SO 2(g)+ O 2(g)= 2SO 3(g) △H =-197.8kJ•mol —1。
起始反应物为SO 2和 O 2(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且总物质的量不变)。
SO 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K压强/(105Pa)1.01 5.0710.125.350.767399.299.699.799.899.972397.598.999.299.599.677393.596.997.898.699.0A .一定压强下降低温度,SO 2的转化率增大B .在不同温度、压强下,转化相同物质的量的SO 2所需要的时间相等C .使用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D .工业生产通常不采取加压措施是因为常压下SO 2的转化率已相当高(★★★) 20. 25℃时,pH=2的盐酸和醋酸各1mL 分别加水稀释,pH 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曲线Ⅰ代表盐酸的稀释过程B .a 溶液的导电性比c 溶液的导电性强C .a 溶液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强于b 溶液D .将a 、b 两溶液加热至30℃,变小(★★★) 21.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B 、D 起始浓度均为0,反应物A 的浓度 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序号时间 温度204050①800②800x③800y④820A .①中B 在min 平均反应速率为B .②中,可能使用了催化剂C .③中D .比较①④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Zn (s )+CuSO 4(aq )=ZnSO 4(aq )+Cu (s )ΔH = -216 kJ/mol ,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B .在101kPa 时,2H 2(g )+O 2(g )=2H 2O (l )ΔH = -571.6 kJ/mol ,H 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C .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 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 1,1 mol 氢分子的能量为E 2,则2E 1>E 2D .H +(aq )+OH -(aq )=H 2O (l )ΔH = -57.3 kJ/mol ,可用来表示含1mol NaOH 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 mol H 2SO 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 的热量(★★) 2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测得 0.1 mol·L −1的一元酸 HA 溶液 pH =3.0,则 HA 一定为弱电解质B .25℃时,将 0.1 mol·L −1的NaOH 溶液加水稀释 100 倍,所得溶液的 pH =11.0C .25℃时,将 0.1 mol·L −1的 HA 溶液加水稀释至 pH =4.0,所得溶液 c (OH -)=1×10−10 mol·L −1D .pH=2.0 的HA 溶液与 0.01 mol·L −1的 NaOH 溶液等体积反应,能恰好中和(★★★) 24. 在温度、容积相同的 3 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 N 2(g )+3H 2(g ) 2NH 3(g ) ΔH = -92.4 kJ·mol −1)容器甲乙丙反应物投入量1mol N2、3mol H22mol NH34mol NH3NH3 的浓度(mol·L-1)c1c2c3反应的能量变化放出 a kJ吸收 b kJ吸收 c kJ体系压强(Pa)p1p2p3反应物转化率a1a2a3A.2c1 > c3B.a + c = 92.4C.2 p2 > p3D.a1 + a3 > 1(★★) 25. 工业上生产环氧乙烷的反应为:2 CH 2=CH 2 (g) + O 2 (g) = 2 (g) ∆ H = -106kJ • mol −1,其反应机理如下:①Ag + O 2=AgO 2慢②CH 2=CH 2+ AgO 2 = + AgO快③CH 2= CH 2 + 6AgO =2CO 2 + 2H 2O + 6Ag 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的活化能等于106 kJ·mol−1B.工业上生产环氧乙烷的反应是一个焓减熵增的反应,所以能自发进行C.增大乙烯浓度能显著提高环氧乙烷的生成速率D.理论上 0.7 mol 乙烯参与反应最多可得到 0.6 mol 环氧乙烷二、原理综合题(★★★) 26. 一定温度范围内用氯化钠熔浸钾长石(主要成份为 KAlSi 3O 8)可制得氯化钾,主要反应是: NaCl(l)+KAlSi 3O 8(s) KCl(l)+NaAlSi 3O 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