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3 9.2液体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5.71 MB
- 文档页数:47
2 液体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了解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能解释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2.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毛细现象,了解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3.了解液晶的特点及其应用.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浸润和不浸润现象及毛细现象.
一、液体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张力
1.液体的微观结构及宏观特性
(1)液体分子的排列更接近于固体,是密集排列在一起的,因而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
(2)液体之间的分子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要小,所以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由于液体分子的移动比固体分子容易,所以在温度相同时,液体的扩散速度比固体的扩散速度快.
(3)非晶体的微观结构跟液体非常相似,所以严格地说,只有晶体才能叫做真正的固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液体的表面张力
(1)表面张力:由于表面层内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作用是使液体表面绷紧.
(2)作用效果: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二、浸润和不浸润及毛细现象
1.浸润和不浸润
(1)浸润:一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着在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
(2)不浸润:一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不会附着在这种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
(3)浸润和不浸润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2.毛细现象
(1)定义: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
(2)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与毛细管的内径有关,毛细管内径越小,高度差越大.
三、液晶
1.液晶的概念: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的有机化合物,称为液晶.
2 液体
教材分析与整合:
教科书从分子动理论出发,分析构成气体、固体、液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差异,引出液体微观结构的特点。随后围绕液体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毛细现象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这三个问题时教科书从生活现象,实验演示切入,再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研究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到浸润与不浸润以及毛细现象,这都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本节课教科书中也涉及到了液晶的相关知识,这部分内容安排在第2课时中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被压缩,没有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掌握液体的微观结构。
(2)知道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会分析表面层分子的微观结构,理解液体表面张力,会对相关现象做出解释。
(3)知道浸润和不浸润现象,会从分子微观结构对浸润与不浸润想象进行解释。
(4)知道什么是毛细现象,会进行原因分析。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对液体的相关特殊现象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由潜入深用分子的微观结构来分析物质的宏观特性和主动、积极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猛然发觉看似简单的液体竟会蕴含如此多的相关想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分子动理论不但能在微观意义上研究气体、固体,而且能研究液体。
教学重点:
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与不浸润、毛细现象。
教学难点:
对浸润与不浸润的微观解释。
实验器材:表面张力演示器、肥皂水、儿童吹泡泡液
一分钱硬币、培养皿
毛细现象演示
脱脂棉与普通棉花
新课引入:
复习分子动理论:【学生汇报整理的结果】
液体
知识元
液体
知识讲解
一、液体的表面张力
分子分布特点:由于蒸发现象,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内部分子稀疏
分子力特点:液体内部分子间引力、斥力基本上相等,而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表面特性:表面层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好像一层绷紧的膜。如果在液体表面任意画一条线,线两侧的液体之间的作用力是引力,它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绷紧,所以叫做液体的表面张力
方向:与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
作用: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胡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
大小:表面张力的大小除跟边界的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种类、温度有关
二、液晶
1.定义:有些有机化合物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人们把处于这种状态的物质叫液晶
2.物理性质
(1)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2)液晶具胡晶体的各向异性
(3)液晶分子的排列特点:从某个方向上看液晶分子的排列比较整齐,但是从另一个方向
看,液晶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
(4)液晶的物理性质很容易在外界的影响(如电场、压力、光照、温度等)下发生改变
3.应用
液晶在生物医学、电子工业、航空工业中都有重要作用
例题精讲
液体
例1.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
A.缝衣针可以浮在静止的水面上
B.荷叶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
C.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
D.液体和固体间的浸润和不浸润现象的凸面和凹面
例2.
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故液晶属于晶体
B.人们常利用温度改变时液晶颜色会发生改变的性质来探测温度
2液体
1.液体的微观结构
(1)液体的宏观性质
①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
②液体不易被压缩;
③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④液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2)液体的分子间距离大约为r0,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这一点跟固体分子的运动情况类似,但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它们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一小段时间后,又转到另一个平衡位置去振动。这就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这一个特点明显区别于固体。
A.非晶体的结构跟液体非常类似,可以看成是黏滞性很大的液体
B.液体的物理性质一般表现为各向同性
C.液体的密度总是小于固体的密度
D.所有的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解析:由液体的微观结构知A、B正确;有些液体的密度大于固体的密度,例如汞的密度就大于铁、铜等固体的密度,故C错;金属汞在常温下就是液体,故D错。
答案:AB
点技巧:非晶体的微观结构
跟液体非常相似,所以严格地说,只有晶体才叫做真正的固体。
2.液体的表面张力
(1)实验探究:用肥皂水做实验来证明液面有收缩趋势。
①把一根棉线拴在铁丝环上(棉线不要拉紧),铁丝环在肥皂水里浸过后,环上出现肥皂水的薄膜,用热针刺破铁丝环上棉线两侧肥皂水薄膜的任意一部分,棉线会被另一侧薄膜拉成弧形,棉线被拉紧。
②把一个棉线圈拴在铁丝环上,让环上布满肥皂水的薄膜。如果用热针刺破棉线圈内的那部分薄膜,外边的薄膜会把棉线拉紧呈圆形。
实验现象表明,液体的表面层好像是绷紧的橡皮膜一样,具有收缩的趋势。
(2)理论分析:与气体相接触的液体的表面层中,液体分子分布较液体内部稀疏,即分子间距大于r0,所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第二节液体
教学目标:
1、知道液体的宏观性质(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有流动性),从而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
2、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初步说明液体表面张力现象。了解表面张力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
3、知道什么是浸润和不浸润现象。能用浸润和不浸润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
4、知道什么是毛细现象以及毛细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5、知道毛细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防止。
教学重点: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与不浸润、毛细现象。
教学难点:对浸润与不浸润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的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分子聚集在一起,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又使它们分散开来,我们看到自然界中物质的三种状态:液态、气态和固态,便是由于分子的这两种作用而产生的三种不同的聚集状态。为了更好的研究微观分子的排布对物质宏观性质的影响,我们分别研究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固体、液体和气体;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固体,今天,我们来研究液体。
(二)新课教学
1、对比液态、气态、固态研究液体的性质
问题:对比气体、固体,讨论液体与这两种物态的宏观性质具有哪些相似的特性?
教师给一提示:宏观性质有形状、颜色、硬度、延展性等等。
教师总结:
(1)液体和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是流动的。
(2)液体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而气体的体积可以变化千万倍。
(3)液体和固体都很难被压缩;而气体可以很容易的被压缩。
教师讲解: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液体的性质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它与固体一
《液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液体》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 3-3 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分子动理论”的具体应用。本节课从液体的微观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三部分进行述。承接分子动理论和各物态变化关系等内容,又为本节后面液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具有一定的观察、综合分析的能力。但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缺乏一定的认知理解,需要老师进一步的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以对比固体的性质来学习液体的微观特点,了解液体
的微观结构
(2)结合自制泡泡水、金属环等进行实验,逐步地分析并掌握液体的表面张力的产生原因、大小和方向
(3)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浸润和不浸润概念并能对不同现象区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固体与液体性质的方法理解液体的微观特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观察各种演示实验并参与探究、讨论和分析,学习从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解释宏观现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生活中的叶片上水珠呈球形等物理现象,培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
(2)经历对回形针、金属环、硬币等演示实验的观察、分组实验,参与、交流,养成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液体表面张力的产生原因、大小和方向.
(2)浸润与不浸润及毛细现象
教学难点
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
教学设计及理念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认识液体微观结构以及液体表面张力的产生原因、大小、方向等知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与生活中相贴切的视频及自然图片等引入,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结合猜想进行分组实验:硬币“浮沉”实验、金属环实验,并对实验进行分析,逐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依据实验设计的层层递进,依次对液体表面张力的产生原因、大小、方向以及浸润和不浸润现象的了解和掌握。同时结合微观图分析,
2 液体
【课前自主学习】
一、液体的微观结构和液体表面张力
1.微观结构:分子间距离很小,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作用力要.(选填“大”或“小”);
(1)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在r0左右,分子间引力、斥力基本上相等;
(2)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距离较大(大于r0),分子间比较,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选填“排斥”或“吸引”)
2. 宏观特性
(1)各向同性:液体由大量暂时形成的杂乱无章分布的小区域构成,所以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
(2)一定体积:液体分子的排列更接近于固体,液体中的分子密集在一起,分子间距接近于r0,相互间的束缚作用强,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所以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
(3)流动性:液体分子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没有长期固定的平衡位置,液体分子可以在液体中移动,这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
(4)扩散特点:液体中扩散现象是由液体分子运动产生的,分子在液体里的移动比在固体中容易得多,所以液体的扩散要比固体的扩散快.
3.非晶体的微观结构跟液体非常相似,可以看做是粘滞性极大的流体,所以严格说来,只有晶体才能叫做真正的固体.
4. 液体的表面张力
(1) 形成原因:表面层(液体跟空气接触的一个薄层)中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表面张力不是指个别分子间的相互引力,而是表面层中大量分子间引力的宏观表现.凡是液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都存在表面张力.
(2)表面特性:表面层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形成一层的膜(选填“绷紧”或“松弛”).
(3)表面张力的方向: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选填“相切”或“垂直”).如图所示.(选填“相切”或“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