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古镇诗词学会宣传人口文化形式多样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2019年3月下半月刊贵阳青岩古镇历史人文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高丽泉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之间有着很大的矛盾,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遭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和破坏。
目前,在许多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和开发上还是存在着较多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本文全面阐述了青岩古镇历史人文资源基本情况,客观分析了青岩古镇历史人文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遇到的瓶颈,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青岩古镇历史人文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提供借鉴。
一、青岩古镇基本概况青岩古镇,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位于贵阳市南郊,地处贵阳南部山地中的平川之中,古镇原有牢固城墙围合,且有城边险峻五峰的维护。
青岩古镇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是一座因军事城防演化而来的山地兵城,素有贵阳“南大门”之称。
其是贵阳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颇具魅力。
古镇中人才辈出,涌现出不少历史名人,如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等。
镇内有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赵状元府第、平刚先生故居和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等历史文物。
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等革命前辈及其家属均曾在青岩秘密居住,青岩古镇还是抗战期间浙江大学的西迁办学点之一。
青岩四面环山,北有狮子山、簸箕山为靠,南有后坡寨与马鞍坡(为两小山)为案,东西有大苗山、笔架山等,其外有玉带河环绕,古镇东西两门均处于两山之间,其东门位于苗佬坡与关山坡之间,西门位于下寨山与黄家坡之间,这种“两山夹一门”的古镇现在很少见,所以,选址的成功造就了青岩的长盛不衰、文人辈出、商业繁荣。
在战乱年代,连寺庙都不能幸免于难,而青岩却因地理位置的特殊而保存完好。
二、青岩古镇历史人文资源的分布情况青岩古镇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开发现状见表1。
三、青岩古镇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概述(一)青岩古镇总体开发概述在2017年2月25日,青岩古镇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青岩古镇的开发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
青岩古镇介绍文案1.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
2.青岩古镇建筑风格独特,游览时仿佛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古代的生活气息。
3.古镇中保存有大量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戏台、祠堂等,展现出浓厚的历史底蕴。
4.青岩古镇曾是贵阳的商业中心,现在则成为了一处宁静的游览胜地。
5.在古镇中漫步,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沉淀,体验到纯正的乡村生活。
6.青岩古镇还有很多传统手工艺作坊,游客可以亲自参与体验,感受手工艺的魅力。
7.古镇中的小吃也是一大特色,尝试当地的特色美食,是一次独特的品味之旅。
8.青岩古镇每年还会举办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9.古镇中还有许多文艺活动,如书画展、古乐演奏等,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10.青岩古镇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有着独特的古韵和传统工艺。
11.古镇周边的自然风光也很美丽,可以欣赏到贵州独特的山水之间。
12.古镇中还有很多历史名人的故居、行宫,游客可以了解到许多历史典故。
13.青岩古镇的夜景也很漂亮,古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古韵。
14.古镇中的民风淳朴,人们生活节奏放缓,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舒适。
15.青岩古镇还有许多艺术家、作家居住在此,使得整个古镇充满了艺术气息。
16.古镇中还有许多古树参天,古韵盎然,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17.青岩古镇的民俗文化也非常丰富,游客可以一窥当地人的生活习俗。
18.古镇中充满了艺术气息,到处都有雕塑、壁画等艺术品,给人一种视觉盛宴。
19.青岩古镇的周边还有许多景点可以游览,如猕猴洞、七星关等,使得游客有更多的选择。
20.古镇中还有一些民间传说和风俗,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
21.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郊,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22.青岩古镇建于明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3.青岩古镇周围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景色宜人24.青岩古镇有着独特的川黔文化和民俗风情25.青岩古镇被誉为"黔中第一镇"26.青岩古镇的古建筑风格独特,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27.青岩古镇的传统手工艺品独具魅力,深受游客喜爱28.青岩古镇的街道弯曲狭窄,蜿蜒而上,仿佛穿越时光隧道29.青岩古镇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每年都有各种节日庆祝活动30.青岩古镇的夜晚宁静祥和,散发着古朴的气息31.青岩古镇是贵阳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32.青岩古镇是贵阳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33.青岩古镇是拍摄电视剧和电影的热门取景地34.青岩古镇的美食丰富多样,有很多当地特色小吃35.青岩古镇的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36.青岩古镇的景点众多,有博物馆、古代民居等37.青岩古镇的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有各种类型的酒店和客栈38.青岩古镇的交通便利,距离贵阳市区仅几十分钟车程39.青岩古镇可以乘坐当地公交车到达,非常方便40.青岩古镇的游客络绎不绝,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41.青岩古镇坐落在贵州省贵阳市南郊,历史悠久42.青岩古镇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清古镇43.青岩古镇曾是贵阳城的边缘地带44.青岩古镇保留了大量明清建筑45.青岩古镇的老街石板路蜿蜒曲折46.青岩古镇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店47.青岩古镇的古井是古镇的标志48.青岩古镇的街道两旁是若隐若现的花木49.青岩古镇建筑群错落有致50.青岩古镇是一座典型山城古镇51.青岩古镇的古桥反映着古镇的历史52.青岩古镇每年吸引大量游客53.青岩古镇还保留着传统手工技艺54.青岩古镇有许多当地特色小吃55.青岩古镇的夜晚风景迷人56.青岩古镇氛围宁静祥和57.青岩古镇的居民热情好客58.青岩古镇是个理想的旅游胜地59.青岩古镇可以感受到淳朴的民风60.青岩古镇是个打卡胜地61.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郊,是贵阳近郊最大的古镇之一。
贵州青岩古镇景点导游词8篇贵州青岩古镇景点导游词1青岩,贵州有名的文化古镇。
古城楼巍峨,石板街悠长,古寺庙恢宏,石碑坊精美,古民房错落,古油杉参天……无不散发出悠远古朴的神韵。
土司官班麟贵,是布依族,家就住在青岩,先辈为此族人首领。
天启后期(1624——1620年),班麟贵率领管辖各土司土目及各族人民,伐树烧荒,炸石平地,自筑城垣。
城竣,命名“青崖(岩)”,既遵朝廷之训,延续青岩堡之名,又以城东北巍峨青岩之石类一雄狮伏地,可镇压八方之意。
当地少数民族又叫它“王荣”城。
按布依族当地语译成汉语意思是“兵城”、“营盘”城之意。
青岩城东、南、西、北四门耸立八座石牌坊,“某”中被毁五座,现尚存三座,即“赵彩章百岁坊”、“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赵理伦百岁坊”。
这批石牌坊雕刻精巧,造形各异,雄伟壮丽,剔透玲珑。
石牌坊呈四柱三间三楼四阿顶式,石柱上刻有楹联,居中有悬匾,空雕龙形图案,护柱刻成动物形状,横匾上有各种浮雕。
青岩还有自身特有而远近驰名的土特产品。
玫瑰糖(原名"麻片糖")闾鹂煽冢系平正宽家?874年首户生产传承至今的百年老字号。
青岩双花醋也有百岁高龄,至今不衰,其醋液浓稠持碗,色如酱油黑中带红,酸味适中,曲香回味悠长而略甜,"老贵阳"们对它颇为偏爱。
贵州青岩古镇景点导游词2青岩,贵州有名的文化古镇。
古城楼巍峨,石板街悠长,古寺庙恢宏,石碑坊精美,古民房错落,古油杉参天……无不散发出悠远古朴的神韵。
土司官班麟贵,是布依族,家就住在青岩,先辈为此族人首领。
天启后期,班麟贵率领管辖各土司土目及各族人民,伐树烧荒,炸石平地,自筑城垣。
城竣,命名“青崖”,既遵朝廷之训,延续青岩堡之名,又以城东北巍峨青岩之石类一雄狮伏地,可镇压八方之意。
当地少数民族又叫它“王荣”城。
按布依族当地语译成汉语意思是“兵城”、“营盘”城之意。
青岩城东、南、西、北四门耸立八座石牌坊,“某某”中被毁五座,现尚存三座,即“赵彩章百岁坊”、“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赵理伦百岁坊”。
贵阳市青岩古镇保护条例(2019)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青岩古镇的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青岩古镇的保护、管理及其相关活动。
涉及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青岩古镇保护应当遵循规划统筹、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青岩古镇保护范围由青岩古镇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确定,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青岩古镇保护工作。
花溪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青岩古镇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自然资源和规划、综合行政执法(城市管理)、文化和旅游、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公安、交通、财政、应急、市场监管、民族宗教、国资等主管部门和青岩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青岩古镇保护工作。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设立的青岩古镇保护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古镇管理机构)主要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实施保护规划;(二)组织编制和实施消防规划;(三)组织编制青岩古镇保护名录;(四)组织编制和实施青岩古镇风貌保护和民居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五)建设、管理和维护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六)组织开展青岩古镇保护、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学术研究和对外交流;(七)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八)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青岩古镇保护经费通过下列渠道筹集:(一)财政拨款;(二)青岩古镇景区经营管理单位根据合同约定投入的保护经费;(三)社会捐助;(四)依法通过其他渠道筹集的款项。
第八条市、花溪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青岩古镇保护工作纳入同级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
第九条市、花溪区、青岩镇人民政府和市、区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青岩古镇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青岩古镇保护范围内依法制定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应当包含青岩古镇保护的相关规范和知识。
青岩古镇景区基本情况一、基本概况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在贵州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素有“南部要塞”、“筑南门户”之称,2014年度,被评为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十佳旅游景区”,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整个景区把人文景点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跨越古代、近代、现代600多年,把明清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国时的风土人情、抗战史实、名人轶事,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变革、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如史诗般呈现在中外游客面前。
二、交通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1、交通区位优势。
青岩古镇景区规划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距贵州省会城市贵阳市中心29公里,位于省会城市1小时经济圈内,发展旅游产业的区位优势明显。
近年来,青岩镇进一步加快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步伐,提高青岩旅游可进入性。
2014年,在原先建设的基础上,青岩古镇以贵州省第九届旅发大会的召开为契机新建和改造5条道路(即青燕线、北部环线、东早线、田园南路、桐惠线总长约23公里),优化青岩旅游的时空距离,景区的可进入性得到极大增强。
2、旅游资源优势。
青岩古镇旅游资源禀赋优越,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吸引力,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分布集中,旅游资源丰度较高,并有一定的规模。
景区旅游资源覆盖全部8个主类,31个亚类中的21个,155个基本类型当中的51种,并且聚集了数量众多的旅游资源单体,成为主题明确、特色突出的旅游景区。
整个景区以青岩古镇核心区域为中心,向周边田园风光区、文化娱乐产业项目和大型旅游综合服务区辐射,功能区域布局合理。
多年的精心保护,使青岩古镇景区完整性较好。
明清建筑、文物景点、店铺等各种单体及整体布局、街道风格保存完好,建筑风格与布局统一。
经过连续投资与建设,景区风貌逐渐恢复,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得到较大提升。
随着青岩古镇西街、东油榨街、青岩书院恢复、古镇游步道等项目的后续开发,使青岩古镇的军事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得到充分展示。
贵州青岩古镇的导游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欢迎各位前来青岩的朋友,下面就由小____我,带领大家移步青岩感受青岩古镇这座明代古城的沧桑与,领悟现代文明与古代文化的冲击。
青岩古镇鼠州省四大古镇之一,其余三个古镇是镇远古镇、丙安古镇和隆里古镇。
青岩古镇建于明洪武十一年,也就诗元____年,距今已经有____年的历史,它建于贵州建省之前,见证了整个贵州的风雨沧桑。
作为贵州省历史文化古镇,青岩的文物点多达百处,其中____处已收入《中国文物地图集.贵州分册》。
漫步青岩,古色古香的古镇胜迹随处可见。
交错密布于镇内的明清古建筑,计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二祠、一宫、一院等共____处,其中____座石碑坊现存3坊。
这些古建筑都是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佳作,如慈云寺的石雕、寿佛寺的木雕艺术均为贵阳市仅见的精品。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赵理伦百岁坊”是清朝光绪年间所建,造型独特,工艺精巧。
最为有趣的是两侧石柱上的“下山狮”,最具匠心。
中国绝大多数的狮子造型都是站着或者蹲着,这种下山狮的设计打破传统理念,充分体现当时的建造者们对于建造这座牌坊的重视和匠师的高超技艺。
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刘海粟先生称赞这种工艺“实属罕见”。
百岁坊的对面是定广门,它是青岩古镇的南大门,建于明天启年间,距今也已三百多年的历史。
城墙依山势而建,蜿蜒曲折20____余米,极富南方山寨城堡特色。
城墙高____米,厚____米,城门洞上方镶嵌赵西林题的“定广门”三字匾额。
定广门上敌楼为三开间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城门楼,叠梁屋架。
站在城楼上,目之所及炊烟袅袅,草木葱荣,一派和谐安宁的景象反衬着当年的硝烟弥漫、战鼓喧天。
贵州青岩古镇的导游词(二)青岩的魅力还在于在它小小的镇子里儒教、佛教、道教、天主教、____五教并存。
行走在青岩古镇您能领略不同的文化带给青岩的不同魅力。
古镇上最有名的人物当数云贵第一状元赵以炯。
现存的赵以炯故居始建于清代中晚期,为穿斗式悬山顶木结构二进四合大院,坐南向北,有朝门、两厢、正房、后房及全井、花园等。
贵州青岩古镇及其建筑探析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部,距贵阳市中心约20公里。
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是贵州省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本文将主要对青岩古镇的建筑特点、空间布局、文化内涵以及现代意义进行探析。
青岩古镇的建筑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其建筑多采用石木结构,以四合院、三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富有节奏感。
同时,青岩古镇的建筑造型丰富多样,以坡屋顶、马头墙、石雕、木雕等为主要特色,使得整个古镇显得古朴典雅。
在装饰方面,青岩古镇的建筑多采用吉祥图案、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题材进行雕刻和绘画,如“龙凤呈祥”、“福禄寿喜”、“八仙过海”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古镇的建筑还通过门窗、檐口、梁枋等部位的雕刻,以及墙体的彩绘、地面的石雕等手段,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青岩古镇的空间布局以“井”字形为主,街道交错纵横,形成丰富的路网。
其中,南北走向的“古街”为古镇的主要街道,沿街两侧分布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商铺,是游客的主要活动区域。
古街北端为青岩古镇的入口,南端连接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城墙,沿着城墙可登上古镇的制高点——翠笼山。
除了古街,古镇还有许多支路和胡同,通向各个角落。
这些道路两旁的建筑根据地势和功能的不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空间格局。
古镇上还有许多开放的公共空间,如广场、寺庙、花园等,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休息和集会的场所。
青岩古镇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这与它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在明朝时期,青岩古镇是一个军事要塞,经历了许多战乱和变迁。
因此,古镇上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和英雄人物的足迹。
在文化艺术方面,青岩古镇的雕刻、绘画、石雕等传统工艺具有很高的水平。
同时,古镇还是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些民族的文化也在青岩古镇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青岩古镇还是宗教信仰的重要场所,镇上有许多寺庙和教堂,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精神世界。
在现代,青岩古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青岩古镇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研究论文随着我国古镇旅游的兴起,贵州的古镇旅游也逐渐的发展起来。
古镇旅游开发不仅对传统的文化和地方经济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结构变迁和职业结构变化。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青岩古镇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研究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青岩古镇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研究全文如下:【摘要】青岩古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以其特有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石文化及不可再生的地方民族特色,在贵州省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其对青岩居民的影响也在逐步加深。
如:居民生活空间置换、角色转换、传统社会关系变化、居民归属感减弱、经济收益增加但收益分配不均衡等。
文章通过对青岩古镇的调查和研究,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的影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旅游与居民和谐发展的措施,以期实现青岩古镇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古镇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建筑风味,逐渐被人们知晓和喜爱,吸引了不少游客,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热点。
青岩古镇2005年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其旅游开发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大大提升了青岩古镇的知名度,使原本鲜为人知的小镇变为外向开放经济活跃的旅游胜地。
伴随着旅游开发,青岩居民的生活、古镇的文化遗产、历史环境、传统风俗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冲击。
旅游发展与当地居民发展之间的矛盾是近年来困扰诸多地方政府施政的一个重要阻碍,如何实现两方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旅游地,不仅是地方旅游业及经济发展的问题,更是涉及到当地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
一、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一)居民生活空间置换古镇总体生活空间、生活氛围以及单个居民的住宅空间是旅游型古镇居民生活空间所包含的两层含义。
青岩古镇的旅游开发提升了当地传统民居以及古镇整体的商业价值,并形成了外地商人、游客与当地居民生活空间的置换。
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生活空间置换成旅游空间。
教育文化论坛 2013年6期·区域教育文化纵横·收稿日期:20131108作者简介:周感芬(1956-),女,四川乐山人,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教育文化论坛》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编辑出版、教育文化。
青岩古镇的历史追溯及教育文化价值探析周感芬(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贵州 贵阳 550025)摘 要: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各种“洋教”势力逐渐侵入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成为“洋教士”传教活动之地。
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在偏远的贵州青岩古镇出现了非常态的文化碰闯,形成了儒释道、基督教、天主教等“多教并存”的社会文化形态,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也催生了青岩古镇教育的兴盛和文明。
关键词: 青岩古镇;历史追溯;多元文化;教育重镇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3)06-0123-05 引 言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素有“无黔,则粤蜀之臂可把,而滇楚之吭得扼。
”有“黔治则有与之俱治者,黔乱则有与之俱乱者”之说。
贵州山高路险,在环绕的群山中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他们与封建王朝政权保持着若郧若离的半独立状态。
明清前,虽然中央政权对贵州的统治比前代有了明显的加强,但仍无法实现有效的统治,长期推行土司统治。
[1]土司制度是在适应奴隶制和农奴制分散统治的基础上形成而发展的。
它既是一种政治统治制度,又是一种经济剥削制度,在它的初期和中期曾有过进步性,在推动南方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中起过一定的作用。
但在明的后期,各地土司自恃雄长,割据一方,抗拒朝命,导致民心不安,少数民族起义频繁,直接影响到中央封建王朝的统治。
为了加强统治,政府下令在贵州各少数民族地区驻军屯田。
从明“青岩屯”的设置逐渐演变为清的战略营地“青岩堡”,直到今天的“青岩古镇”,历经了600多年的历程,可谓明清以来贵州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
一、源远流长的青岩古镇历史明朝前的青岩古镇已是西南的重要边陲,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贵(阳)番(今惠水县)主驿道之中段,远到川、湘、滇、桂的重要通衢,是往来商贾的必经之地。
青岩古镇官方宣传语青岩古鎮,贵州四大古鎮之一,坐落于贵阳市南郊,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为军事要塞。
古鎮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
青岩古鎮,坐落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约29千米。
它是贵州四大古鎮之一,一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鎮。
古鎮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
悠悠古韵,被誉为我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豆腐果、泡豆腐、豆腐皮、状元蹄、状元膀、鸡辣角等,养丰富、食法多样、是青岩的知名特色小吃。
小小青岩给印象最深的可能便是本地的美食了。
青岩可能是所有古鎮中特色小吃最多的1个了吧。
也许是局限于本地的物产,小镇的传统特色小吃所用的原料其实并不复杂而特殊,仅仅是一些家常的五谷杂粮、荤腥畜肉而已。
但在镇内巧妇的精妙手艺加工下,一盘盘极有特色的特色小吃就摆上了桌面。
豆腐圆子是用豆腐捏成圆球状,再裹上面粉做成的。
在油锅里微微一炸,出锅的时候黄灿灿的。
趁热蘸点贵州特有的沾水,再整个儿放入嘴里,外脆内软,甜中带辣,确是极品的美味。
糕粑稀饭,早餐的首选,藕粉做底,上面放上1个煮熟了的米糕团,看起来煞是可爱诱人,通常吃前先撒上些瓜子、芝麻、花生仁、蜜饯之类的配料,随后用勺子把米糕捣碎,和在藕粉里一勺勺吃,口味甜糯,细滑无比。
米豆腐想必几乎西南的每1个小镇里都有,可到了青岩这米豆腐也不同了。
本地有一个种特殊的米豆腐,用绿豆粉和各种各样蔬菜调和在一起,颜色嫩绿,这样的配方可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哦。
青岩的美食还有很多,比如蜜汁猪肘、酸汤鱼等等,本地还盛产各种各样山间野菜,处理后摆上饭桌也是极具特色哦。
青岩还有自身特有而远近驰名的土特产品。
玫瑰糖(原名"麻片糖")香甜可口,系平正宽家于1874年首户生产传承迄今为止的百年老字号。
青岩双花醋还有百岁高龄,迄今为止不衰,其醋液浓稠持碗,色如酱油黑中带红,酸味适中,曲香回味悠长而略甜,"老贵阳"们对它颇为偏爱。
贵阳青岩古镇文昌阁景点介绍贵阳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古镇,而文昌阁则是古镇中的一处著名景点。
文昌阁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一座为祭祀文昌帝君而建的古代建筑,也是古镇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之一。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介绍贵阳青岩古镇文昌阁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文化内涵和旅游体验。
一、历史渊源贵阳青岩古镇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宋朝,而文昌阁建于清康熙年间。
文昌阁作为一处祭祀文昌帝君的场所,承载着古镇居民对学业、科举、文化的祈愿和期盼。
文昌帝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文化之神,他的神祇形象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古代,文昌帝君受到了文人士子的膜拜,整个文昌阁也成为了他们学业上的精神寄托。
二、建筑特色文昌阁的建筑风格典雅古朴,整体建筑结构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阁内供奉有文昌帝君的神像,神像庄严肃穆,巍然挺立。
阁内还陈列着与文昌帝君相关的历史文献和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书法、绘画等,让人们在感受古建筑之美的也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另外,文昌阁所在的青岩古镇也是贵州省保存最为完整、历史最为悠久、建筑最为典型的古镇之一,整个古镇的建筑风格也和文昌阁相得益彰。
三、文化内涵文昌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其建筑风格上,更体现在人们对古镇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
在文昌阁中,游客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士子的学习氛围,体味到中国古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古镇中还经常举行一些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例如传统的祭祀文昌帝君的活动、书法展览等,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丰富了古镇的文化内涵,让文昌阁成为了贵州省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点之一。
四、旅游体验作为古镇内的一处重要景点,文昌阁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更能够亲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古镇中的小吃、手工艺品等也是吸引游客的亮点之一。
文昌阁周边的风景也十分优美,古镇中的青石板小巷、古老的建筑群、清澈见底的小溪以及周围的自然风光,都为游客的游览增添了诗情画意。
诗词咏青岩古镇标题:咏青岩古镇:怀古古镇,诗词飞扬正文:青岩古镇,位于中国南方的江苏省,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镇。
走进这座古镇,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
古老的街道、古朴的建筑、青石板路、曲水桥,无不昭示着这座古镇的独特魅力。
青岩古镇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众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为青岩镇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站在这片古镇的土地上,仿佛能感受到古代文人们的清新与豪放,他们用笔墨书写出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
朝阳初升,青岩古镇的街道上透着一丝宁静。
古老的石桥上,小舟穿梭,江水悠悠流淌。
你可以看到一些老人在江边垂钓,抛却尘世的纷扰,专注于自己与自然的对话。
走进街道,古色古香的建筑将你带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时空。
砖瓦砌成的房屋,雕刻精美的窗户,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历史的韵味。
我喜欢青岩古镇的安静,它给我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场所,让我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
在这里,我可以漫步在小巷,感受着古老的气息。
我可以坐在江边的茶座,品尝当地的名茶,聆听着古镇的故事。
我可以在书店里买下一本文学经典,在清幽的小巷中找一个角落,静静地品味文字的魅力。
青岩古镇是一个诗意的地方,也是一个让人陶醉的地方。
在这里,我仿佛可以与古代的文人们相遇,在诗词的海洋中遨游。
我可以借用他们的笔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把青岩古镇的美丽与神韵传递给更多的人。
总之,青岩古镇是一座怀旧的地方,是一座诗意的地方。
它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探寻。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心灵的净土,感受到诗词的魅力,与古代的文人们一同咏唱。
让我们一同走进青岩古镇,感受历史的厚重,细细品味那些流传百世的诗词。
青岩古镇诗词学会宣传人口文化形式多样近日,笔者随省信息中心举办的人口计生文化宣传培训班一行到贵阳花溪区青岩镇精神文明中心--菊林诗词学会采访,全面了解了青岩镇诗词学会宣传人口文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据了解,青岩镇菊林诗词学会成立于2003年,现有会员222名。
他们积极发动诗友把人口计生国策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诗词,用书法、绘画、文艺表演等形式广为宣传。
会员们经常到村指导群众自编自演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在每年的庙会和重大节日期间进行表演,形成了“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的生动局面。
“诗乡咏唱优生好、古镇笔呤国策亲”是该学会会长饶东昌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很受当地群众和游人的称赞。
省知名画家孙宗德即兴创作一幅名为“铁骨冰心”的水墨画,寓示了在艰难的人口计生工作中铁骨铮铮的人口文化精神。
饶东昌会长告诉笔者,每年学会接待群众和游客20余万人次,让人们在受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中接受人口计生国策教育,转变生育观念,充分发挥了人口文化在人口计生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人口计生工作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更大认同、理解和支持。
(作者:张粟思南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