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正式版
- 格式:docx
- 大小:35.78 KB
- 文档页数:9
(安全生产)我国安全事故统计分析1995-2004年我国安全事故统计分析一、全国各类事故情况1995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346868起,死亡103543人;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803571起,死亡136755人。
1995年至2004年全国平均每年发生各类事故702173起,死亡118843人(历年伤亡事故情况见附表1)。
其中:1、工矿商贸企业平均每年发生15102起,死亡15688人。
其中:煤矿企业平均每年发生4341起,死亡7288人。
非煤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1782起,死亡2072人。
非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8979起,死亡6328人。
2、火灾事故(不含森林、草原火灾)平均每年发生170821起,死亡2514人。
3、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每年发生495839起,死亡90239人。
4、水上交通平均每年发生870起,死亡585人。
5、铁路交通平均每年发生12748起,死亡8368人。
6、民航飞行平均每年发生3起,死亡36人。
7、农业机械平均每年发生6569起,死亡1150人。
8、渔业船舶平均每年发生128起,死亡111人。
全国各类事故中,道路交通死亡人数最多,占75.91%。
工矿商贸企业中,煤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占40.85%,其次是非矿山企业,占40.47%。
二、全国特大事故情况2001年全国发生10人以上特大事故140起,死亡2556人;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129起,死亡2530人。
2001年至2004年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32起,死亡2498人(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情况见附表2)。
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4起,死亡755人。
1、工矿商贸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64起,死亡1372人。
其中:煤矿企业平均每年发生50起,死亡1063人。
非煤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5起,死亡165人。
非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9起,死亡144人。
火灾事故中的伤亡统计与分析火灾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灾害,其可能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火灾事故中的伤亡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本文将对火灾事故中的伤亡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
1. 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统计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发生数以百万计的火灾事故,其中不乏导致伤亡的重大火灾。
根据统计,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主要表现为死亡和受伤两个方面。
1.1 死亡人数统计根据不同地区和时间范围的统计数据,火灾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在不同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变化。
然而,总体趋势显示,火灾事故的死亡人数仍然居高不下。
这主要与火灾扩散迅速、逃生困难、缺乏火灾预警和防护设施等因素有关。
1.2 受伤人数统计火灾事故中受伤人数相对于死亡人数而言更为庞大。
因为火灾事故往往导致严重的烟雾、高温和烧伤等伤害,即使幸存者也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伤害。
根据统计数据,火灾事故受伤人数主要包括烧伤、中毒、呼吸系统损伤等。
2. 火灾事故伤亡原因分析为了更好地预防火灾事故及其伤亡,我们需要了解导致火灾事故伤亡的主要原因。
根据统计数据和研究,以下是导致火灾事故伤亡的常见原因:2.1 火源和火灾扩散火源是导致火灾事故的最直接原因,它可以来自于电器短路、明火不慎等。
一旦火灾发生,火势的扩散速度将影响着伤亡人数。
火灾扩散迅速可能导致人员逃生困难,进而造成更多的伤亡。
2.2 缺乏火灾预警和防护设施一些火灾事故的伤亡可归因于缺乏火灾预警和防护设施。
火灾预警系统的存在可以提供早期警示,有助于人员及时逃生。
此外,有效的防护设施如灭火器、喷水系统和安全出口等也能降低伤亡风险。
2.3 逃生困难和缺乏应急演练即使火灾事故发生时人们意识到了,逃生困难也会增加火灾事故的伤亡人数。
部分原因是建筑物结构、设施设计不合理所致。
此外,缺乏应急演练和人员自救意识也会增加伤亡人数。
3. 火灾事故伤亡防范措施为了减少火灾事故及其伤亡,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防范措施:3.1 加强火灾预防意识和宣传教育通过加强火灾预防意识和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火灾事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编号:SY-AQ-00302(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伤亡事故统计(完整篇)Statistics of casualties伤亡事故统计(完整篇)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做好伤亡事故统计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合理地收集与事故有关的资料、数据、并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大量重复现象的数字特征,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和推断,从而揭示各个时期发生工伤事故的情况,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的规律,为各级领导机关制定劳动安全法律、法规,加强工作决策,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起指导作用。
一、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1.事故统计报表规定(1)原劳动部、国家统计局1992年10月15日,劳计字[1992]74号文件印发关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对企业基层单位填报报表、劳动部门和主管部门填报综合报表以及说明做出具体规定;(2)原劳动部办公厅1992年10月26日,以劳办计字[1992]21号文下发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实施《报表制度》、《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事故统计劳动部内各单位分工》以及建立计算机报表系统等事项提出要求;(3)原劳动部办公厅1993年9月17日,以劳办发[1993]140号文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问题解答》的通知,针对各地区、各部门在贯彻执行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做出统一的解答;(4)原劳动部办公厅1995年3月20日,以劳办发[1995]71号文下发《关于实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快报制度的通知》,为尽快掌握全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总体情况,及时对全国的劳动安全监察工作进行指导,决定从1995年7月1日开始实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快报制度;2.统计报表的填报(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劳办计字[1992]21号文附件2表(表2.8),是企业建立伤亡事故管理台帐使用的原始记录表,对发生的每起伤亡事故进行登记,并以此做为企业填报伤亡事故统计月(年)报表的依据;(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表号:劳安1-1、1-2表),为基层表“称为A表”,由企业安技部门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原始记录,编制统计月(年)报表。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伤亡事故统计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196-33 伤亡事故统计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应用伤亡事故统计指标是为了便于在进行事故统计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目前所用的指标通常为事故伤害频率和伤害严重度。
一、我国现行计算方法(一)事故伤害频率是一个相对指标,用于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职工受事故伤害的情况(比率)并作为比较不同部门间伤害情况的基准之一。
对于事故伤害频率,目前世界各国的计算方法尚不统一。
我国国家标准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规定:1.适用于企业以及各省、市、县上报伤亡事故时使用的计算方法为:(1)千人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残废的人数。
即:千人死亡率=×10 (1)(2)千人重伤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重伤造成的人数。
即:千人重伤率=×10 (2)2.适用于行业、企业内部事故统计分析使用的伤害频率(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
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数之和)计算方法为:百万工时伤害率=×10 (3)式中实际总工时的计算,可采用精确或近似二种算法,目前国内倾向于采用如下方法计算:(1)当出勤率是对全部职工而言时总工时数=全部职工满勤的工时数×出勤率-因停产造成的非工作小时+加班工时数(4)(2)当出勤率仅对工人而言时总工时数=全部工人满勤的工时数×出勤率+全部职员的工时数-因停产造成的非工作小时数+加班工时数(5)具体计算过程中还须注意:a.出勤率为劳资部门统计的结果。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伤亡事故统计(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伤亡事故统计(标准版)做好伤亡事故统计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合理地收集与事故有关的资料、数据、并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大量重复现象的数字特征,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和推断,从而揭示各个时期发生工伤事故的情况,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的规律,为各级领导机关制定劳动安全法律、法规,加强工作决策,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起指导作用。
一、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1.事故统计报表规定(1)原劳动部、国家统计局1992年10月15日,劳计字[1992]74号文件印发关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对企业基层单位填报报表、劳动部门和主管部门填报综合报表以及说明做出具体规定;(2)原劳动部办公厅1992年10月26日,以劳办计字[1992]21号文下发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实施《报表制度》、《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事故统计劳动部内各单位分工》以及建立计算机报表系统等事项提出要求;(3)原劳动部办公厅1993年9月17日,以劳办发[1993]140号文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问题解答》的通知,针对各地区、各部门在贯彻执行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做出统一的解答;(4)原劳动部办公厅1995年3月20日,以劳办发[1995]71号文下发《关于实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快报制度的通知》,为尽快掌握全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总体情况,及时对全国的劳动安全监察工作进行指导,决定从1995年7月1日开始实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快报制度;2.统计报表的填报(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劳办计字[1992]21号文附件2表(表2.8),是企业建立伤亡事故管理台帐使用的原始记录表,对发生的每起伤亡事故进行登记,并以此做为企业填报伤亡事故统计月(年)报表的依据;(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表号:劳安1-1、1-2表),为基层表“称为A表”,由企业安技部门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原始记录,编制统计月(年)报表。
道路旅客运输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报表
填报单位:年第 季度
注:
一、“事故级别”应填:1.轻微碰擦事故 2.一般事故 3.较大事故 4.重大事故 5.特别重大事故
二、“事故形态”应填:1.碰撞 2.刮擦 3.碾压 4.侧翻 5.坠车 6.失火 7.撞固定物 8.撞静止车辆 9.其他
三、“事故原因”应填:1.超载 2.超速 3.驾驶员操作不当 4.疲劳驾驶 5.机械故障 6.爆胎 7.公路及设施原因 8.天气原因 9.其他
四、“天气状况”应填:1.雨 2.雾天 3.台风天气 4.冰雪
五、“碰撞形式”应填:1.正面碰撞 2.追尾碰撞 3.倒车碰撞
六、“路面状况”应填:1.干燥 2.湿滑 3.冰雪路面 4.占道施工。
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一、伤亡事故统计分析方法事故统计分析方法是以研究伤亡事故统计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伤亡事故统计有描述统计法和推理统计法两种方法。
描述统计法用于概括和描述原始资料总体的特征。
它可以提供一种组织归纳和运用资料的方法。
最常用的描述统计有频数分布、图形或图表、算数平均值及相关分析等。
推理统计法是从一个较大的资料总体中抽取的样本来推断结论的方法。
它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够用数量来表示可能的论述。
对伤亡事故原因的专门研究以及事故判定技术等主要应用推理统计法。
二、几种常用的事故统计方法(一)综合分析法将大量的事故资料进行总结分类,将汇总整理的资料及有关数值,形成书面分析材料或填人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使大量的零星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从各种变化的影响中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性。
(二)分组分析法按伤亡事故的有关特征进行分类汇总,研究事故发生的有关情况。
如按事故发生企业的经济类型、事故发生单位所在行业、事故发生原因、事故类别、事故发生所在地区、事故发生时间、伤害部位等进行分组汇总统计伤亡事故数据。
(三)算术平均法例如,2001年1~1 2月全国工矿企业死亡人数分别488、752、1 1 23、1 259、1 321、1021、1404、11 75、1 024、952、989、1046,则:(四)相对指标比较法如各省之间、各企业之间由于企业规模、职工人数等不同,很难比较,但采用相对指标,如千人死亡率、百万吨死亡率等指标则可以互相比较,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安全生产的情况。
(五)统计图表法统计表是将事故资料数字制成表格,利用表中的绝对指标或相对指标来表示各类事故统计数字的关系。
统计图是用点的位置、线的转向、面积的大小来形象地表达伤亡事故的统计结果。
常用的统计图有以下三种。
(1)趋势图即折线图。
直观地展示伤亡事故的发生趋势。
(2)柱状图柱状图能够直观地反映不同分类项目所造成的伤亡事故指标大小比较。
(3)饼图即比例图,可以形象地反映不同分类项目所占的百分比。
1995-2004年我国安全事故统计分析一、全国各类事故情况1995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346868起,死亡103543人;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803571起,死亡136755人。
1995年至2004年全国平均每年发生各类事故702173起,死亡118843人(历年伤亡事故情况见附表1)。
其中:1、工矿商贸企业平均每年发生15102起,死亡15688人。
其中:煤矿企业平均每年发生4341起,死亡7288人。
非煤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1782起,死亡2072人。
非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8979起,死亡6328人。
2、火灾事故(不含森林、草原火灾)平均每年发生170821起,死亡2514人。
3、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每年发生495839起,死亡90239人。
4、水上交通平均每年发生870起,死亡585人。
5、铁路交通平均每年发生12748起,死亡8368人。
6、民航飞行平均每年发生3起,死亡36人。
7、农业机械平均每年发生6569起,死亡1150人。
8、渔业船舶平均每年发生128起,死亡111人。
全国各类事故中,道路交通死亡人数最多,占75.91 %。
工矿商贸企业中,煤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占40.85 %,其次是非矿山企业,占40.47 %。
二、全国特大事故情况2001年全国发生10人以上特大事故140起,死亡2556人;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129起,死亡2530人。
2001年至2004年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32起,死亡2498人(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情况见附表2)。
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4起,死亡755人。
1、工矿商贸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64起,死亡1372人。
其中:煤矿企业平均每年发生50起,死亡1063人。
非煤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5起,死亡165人。
非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9起,死亡144人。
2、火灾事故(不含森林、草原火灾)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3起,死亡63人。
文件编号:RHD-QB-K8241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伤亡事故统计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标准版本伤亡事故统计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应用伤亡事故统计指标是为了便于在进行事故统计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目前所用的指标通常为事故伤害频率和伤害严重度。
一、我国现行计算方法(一)事故伤害频率是一个相对指标,用于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职工受事故伤害的情况(比率)并作为比较不同部门间伤害情况的基准之一。
对于事故伤害频率,目前世界各国的计算方法尚不统一。
我国国家标准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规定:1.适用于企业以及各省、市、县上报伤亡事故时使用的计算方法为:(1)千人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残废的人数。
即:千人死亡率=×10 (1)(2)千人重伤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重伤造成的人数。
即:千人重伤率=×10 (2)2.适用于行业、企业内部事故统计分析使用的伤害频率(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
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数之和)计算方法为:百万工时伤害率=×10 (3)式中实际总工时的计算,可采用精确或近似二种算法,目前国内倾向于采用如下方法计算:(1)当出勤率是对全部职工而言时总工时数=全部职工满勤的工时数×出勤率-因停产造成的非工作小时+加班工时数(4)(2)当出勤率仅对工人而言时总工时数=全部工人满勤的工时数×出勤率+全部职员的工时数-因停产造成的非工作小时数+加班工时数(5)具体计算过程中还须注意:a.出勤率为劳资部门统计的结果。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触电伤亡事故分析、统计、上报制度(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9544-14 触电伤亡事故分析、统计、上报制度(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凡在农村发生的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均需按规程要求进行调查、分析、上报,不得拖延,更不准隐瞒不报或借口拒报。
(2)事故发生后,电工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保护现场,防止事故扩大,并尽快报告乡供电所。
供电所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派人赶到现场,协助电工进行紧急救护,并向乡(镇)政府、县(市)供电局报告。
(3)事故调查分析必须弄清以下几点:1)触电原因及经过。
2)死伤者的姓名、住址、性别、年龄、触电时间、地点等。
3)事故性质。
4)触电部位及灼伤情况。
5)漏电保护器安装运行情况。
6)抢救经过及方法。
7)设备损坏方法。
(4)在弄清基本情况后,应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包括记录、实物、照片等会同事故见证人、事故单位代表、政法部门代表等共同分析鉴定,如事故与电气设备的质量或安装工艺有关,还邀请有关制造厂家、安装单位参加分析。
找出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查明事故责任,按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并报主管部门审批。
凡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均需遵循“三不放过的”的原则,查明事故原因,制订落实反事故措施,使事故责任人和当地群众普遍爱到教育,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管理制度编号:LX-FS-A7105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正式版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正式版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
1 基本定义1.1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1.2 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舱价值。
1.3 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2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2.1 人身伤亡后支出的费用2.7.1 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1.2 丧葬及抚恤费用2.1.3 补助及救济费用2.1.4 歇工工资2.2 善后处理费用2.2.1 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2.2 现场抢救费用2.2.3 清理现场费用2.2.4 事故罚款和赂偿费用2.3 财产损失价值2.3.1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2.3.2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3 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3.1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3.2 工作损失价值3.3 资源损失价值3.4 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3.5 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见附录A)3.6 其他损失费用4 计算方法4.1 经济损失计算见公式(1):E=Ed十Ei (1)式中:E ——经济损失,万元;Ed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El ——间接经济损失,万元。
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统计与分析在火灾事故中,人员伤亡往往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火灾事故中人员伤亡情况,进行合理的统计和分析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一、火灾事故人员伤亡统计根据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火灾事故进行统计,人员伤亡情况如下:1. 伤亡人数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人数较多,尤其是大型火灾。
火灾往往造成人员死亡和伤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2. 伤亡类型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a. 死亡:火灾事故中的死亡人数较多,可能是因为火势蔓延迅速,导致无法及时逃生或被火焰和有毒烟雾所困。
b. 重伤:火灾事故中的重伤人数较多,这些人可能被火烧伤、烟雾中毒或其他原因导致身体重伤,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
c. 轻伤:火灾事故中的轻伤人数较多,这些人可能受到一些轻微的伤害,例如擦伤、烧伤或呼吸不畅等。
二、火灾事故人员伤亡分析针对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情况,我们进行了以下分析:1. 火灾原因火灾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电器短路、明火使用不当、燃气泄漏等。
在火灾事故中,电器相关火灾较为常见,因此应加强对电器使用安全的宣传和教育。
2. 紧急逃生在火灾事故中,很多人员伤亡是由于逃生不及时或不当所引起的。
在火灾发生时,人们应立即通过安全通道或紧急出口逃离现场,并不要慌乱和恐慌。
加强火灾逃生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火灾应急意识,是降低人员伤亡的关键。
3. 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与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的质量和有效性密切相关。
良好的疏散通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栓等安全设施以及灭火器、灭火器具等消防器材的配备是防止火灾事故和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手段。
三、应对火灾事故的措施为了减少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向公众普及火灾防范知识和逃生技巧,提高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范文安全生产是国家和企业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对于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分析事故原因以及提出改进建议。
下面是一个关于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的范本,供参考。
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对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该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的安全生产事故。
二、统计和分析程序1. 发生事故后,责任人员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启动安全现场处理程序。
2. 安全管理部门应派出专人进行调查,并组织成立事故分析小组。
3. 事故分析小组应在事故发生后3天内召开会议,对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
会议应邀请相关人员参加,包括现场负责人、生产部门负责人、设备维护人员等。
4. 事故分析小组应收集事故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事故原因、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等。
5. 事故分析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分析应结合现场勘查和相关资料,进行逐步深入的剖析。
6. 事故分析小组应根据事故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
改进措施应具体、可行,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7. 事故分析小组应将分析结果和改进措施报告给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三、统计和分析要点1. 事故统计要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型、事故原因、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等。
2. 事故分析要点包括: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关人员的责任、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等。
3. 统计和分析要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以确保全面、准确地反映事故情况和分析结果。
四、改进和预防措施的执行1. 改进和预防措施应根据事故情况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来确定执行的优先级。
2. 负责执行改进和预防措施的部门应制定实施方案,并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3. 负责执行改进和预防措施的部门应定期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进展情况,并进行评估和改进。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安全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每年,全球都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水平,必须了解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和分布情况。
本文将从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数据入手,分析安全生产事故的特点和趋势,探讨如何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一、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类安全生产事故可分为生产安全事故和劳动保护事故两类。
生产安全事故主要发生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矿山等领域,涉及机械设备、化学品、电气设备、建筑工程等方面。
劳动保护事故主要发生在劳动场所,涉及职业危害、人身伤害、心理健康等方面。
二、全国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数据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共造成3097人死亡,1737人重伤。
其中,煤矿事故一直是重点关注的领域,2019年全国共发生了30起煤矿事故,导致132人死亡,同比下降17.5%。
此外,交通运输事故和火灾事故也是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领域,共造成998人死亡,361人重伤。
三、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分析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复杂多样。
从事故的性质来看,大多数事故都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
从事故原因的内在联系入手,事故原因可分为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
直接原因是指发生事故的具体原因,如机械故障、操作失误、能源泄漏等。
而深层原因是导致直接原因产生的根本原因,如管理不力、培训不足、制度缺陷等。
针对深层原因,只有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事故处理的原则都是以人为本、依法依规、公正公开、及时有效。
针对职业病和其他劳动保护事故,应及时进行医疗救治,帮助受害者尽快恢复健康;针对工业生产事故,要加强安全管理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人,并进行法律追究;针对火灾等紧急事故,要及时进行灭火和救援,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事故统计报告制度范本一、引言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企业发生的各类事故情况,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借鉴经验。
事故统计报告是企业事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事故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为企业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事故统计数据分析1. 事故发生频率根据统计数据,企业在过去一年发生了X起事故。
与上一年相比,事故发生的频率呈现X%的增长。
事故发生频率的增长表明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意识和安全培训。
2. 事故类型分布根据事故统计数据,事故类型可以分为三类:人员伤亡事故、设备故障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
其中,人员伤亡事故占据了总体的X%,设备故障事故占据了总体的X%,环境污染事故占据了总体的X%。
人员伤亡事故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3. 事故原因分析通过对各类事故的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人为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安全管理不到位。
人为操作失误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占据了总体的X%。
设备故障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技术原因,占据了总体的X%。
安全管理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管理原因,占据了总体的X%。
针对这些原因,企业需要采取措施,提高人员操作技能,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事故的控制和预防。
4. 事故处理和事故应急响应能力通过对事故处理和事故应急响应能力进行评估,可以发现企业在事故管理方面的表现还有待提高。
对于发生事故的处理,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事故现场的控制和应急处理能力。
对于事故应急响应,企业需要加强事前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能力。
三、事故管理改进措施根据事故统计数据的分析,结合企业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事故管理的改进措施:1. 加强安全意识和安全培训通过开展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事故。
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一、引言伤亡事故是指在工作、生产或其他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或单位而言,伤亡事故的发生都将给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伤亡事故的发生情况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查和处理,建立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对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进行详细说明,包括报告的目的、范围、程序和内容等方面的内容。
二、报告的目的制定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特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2. 掌握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的程序和方法,提高调查处理的效率和精确度;3. 统计和分析伤亡事故的数据,为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提供依据;4. 提升组织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报告的范围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适用于所有的组织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
所有发生的伤亡事故都必须按照制度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报告的程序1. 伤亡事故的发生当组织单位发生伤亡事故时,责任人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同时,应将事故情况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2. 调查登记组织单位应成立专门的伤亡事故调查小组,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和登记。
小组成员应包括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安全员和职工代表等。
小组应立即到现场进行调查,并进行现场勘察和采集证据。
3. 报告编制小组成员应在调查结束后,将调查结果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编制,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事故的原因和过程、事故的后果以及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报告应由小组负责人审核后,上报相关部门。
4. 统计分析相关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及时进行统计和分析。
统计内容包括事故的数量、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
分析内容包括事故的原因、事故的类型、事故的发生时间和地点等。
五、报告的内容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 事故的基本情况:包括事故的名称、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等。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伤亡事故统计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196-33 伤亡事故统计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应用伤亡事故统计指标是为了便于在进行事故统计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目前所用的指标通常为事故伤害频率和伤害严重度。
一、我国现行计算方法(一)事故伤害频率是一个相对指标,用于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职工受事故伤害的情况(比率)并作为比较不同部门间伤害情况的基准之一。
对于事故伤害频率,目前世界各国的计算方法尚不统一。
我国国家标准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规定:1.适用于企业以及各省、市、县上报伤亡事故时使用的计算方法为:(1)千人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残废的人数。
即:千人死亡率=×10 (1)(2)千人重伤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重伤造成的人数。
即:千人重伤率=×10 (2)2.适用于行业、企业内部事故统计分析使用的伤害频率(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
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数之和)计算方法为:百万工时伤害率=×10 (3)式中实际总工时的计算,可采用精确或近似二种算法,目前国内倾向于采用如下方法计算:(1)当出勤率是对全部职工而言时总工时数=全部职工满勤的工时数×出勤率-因停产造成的非工作小时+加班工时数(4)(2)当出勤率仅对工人而言时总工时数=全部工人满勤的工时数×出勤率+全部职员的工时数-因停产造成的非工作小时数+加班工时数(5)具体计算过程中还须注意:a.出勤率为劳资部门统计的结果。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正式
版
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是指运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某个地区、某个行业或某个部门的某时期内的职工伤亡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从而发现事故发生规律的过程。
伤亡事故统计分析是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基础上进行的。
因而建立事故管理台账,做好原始记录,对发生的每起事故进行登记并以此作为企业按时填报伤亡事故统计月(年)表的依据,是企业做好统计分析工作的关键。
一、伤亡事故统计分析的作用
伤亡事故统计分析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能够提供某个时期内伤亡事故的全部情况,包括事故的发生次数、事故类别、严重程度、受害者基本情况、事故所涉及的机器及工具设备、与事故有关的行为类型、事故最常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
其次,通过对企业历年伤亡事故资料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可以发现事故的发生规律,可以找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及其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制定安全工作计划、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再次,伤亡事故统计分析是实行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制和差别费率制的基本条件。
最后,伤亡事故统计分析是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特别是能为各级领导部门掌握全局性的安全生产状况,制定安全目标值提供重要依据。
因而,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对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工作,要按规定及时上报统计分析结果,切实保证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伤亡事故统计的主要指标与计算方法
国家标准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规定了六种伤亡事故统计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一)千人死亡率
千人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内,被统计单位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
其计算公式为:
(二)千人重伤率
千人重伤率表示某时期内,被统计单位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导致重伤的人数。
其计算公式为:
(三)伤害频率
伤害频率表示被统计单位在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因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
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数之和。
其计算公式为:(四)伤害严重率伤害严重率表示被统计单位在某时期内,平均每百万工时因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
其计算公式为:
(五)伤害平均严重率
伤害平均严重率表示每一受伤害人次
的平均损失工作日。
其计算公式为:
(六)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
最常用的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是百万吨死亡率和万立方米木材死亡率,即
上述的千人死亡率和千人重伤率是为完成“事故月报表”而制定的。
它们适用于企业以及省、市、县级劳动安全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上报伤亡事故时使用,其特点是易于统计、行文方便,但不利于作综合分析。
百万吨死亡率和万立方米木材死亡率,是按产品产量计算的平均死亡率。
它们考虑了冶金、矿山、林场等部门或行业
的特点,且利于与国际同行业相比较;既可用于综合分析,又可用于按要求上报事故。
伤害频率、伤害严重率和伤害平均严重率,是用于评价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的常用的计算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国际上所通用的。
伤害频率和伤害严重率之所以用一百万小时进行计算,主要是考虑到用图表进行事故分析时,图形较为稳定,易于掌握伤害事故的变化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伤害频率”只是对企业发生伤害事故的人次数的计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安全状况,但用它来评价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尚有一定的局限性,
也就是说它不是评价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的理想参数。
例如:甲乙两个同种类型、同等规模的企业,甲企业因事故死亡3人,乙企业发生重轻伤3人次,如果用伤害频率作为评价指标的话,将得到两个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相同的评价结果。
显然,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而伤害严重率则可用数值区别不同事故的伤害严重程度,对于以控制后果严重的事故为主要目标的事故管理工作而言,该指标的计算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