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接种工作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2024年计划免疫工作管理制度一、疫苗及其使用管理1、根据《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范》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和上级制定的各类生物制品指导程序进行免疫接种(第一类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第二类为自费疫苗),不得随意扩大接种对象和增减接种次数。
2、疫苗按市→区(市)县→社区接种点统一订购各类生物制品和供应,按照规定温度条件和要求贮存,每天记录____次冰箱温度。
3、疫苗贮存和运输的温度要求。
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联合疫苗、乙脑灭活疫苗和流脑疫苗在2~8℃贮存和运输。
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在-20~8℃的条件下运输,贮存期____个月以上的,在-20℃条件下贮存;贮存期____个月以内的,在-20℃或2~8℃条件下贮存。
4、疫苗应按照计划领取、分发,办理登记手续。
(1)设立疫苗专用账簿,日清月结,半年定期盘查,做到帐苗相符。
(2)疫苗应按照品种、批号(失效期)分类码放,领取或分发疫苗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号疫苗“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
二、预防接种证、卡(册)管理1、凡在我市范围内出生的儿童在____月内建立预防接种卡、建立预防接种证;外地居住在本市内____个月以上者也要按照要求单独建卡、建证。
2、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保管,作为接种及儿童办理入托、入园、入学和留学凭证。
3、卡(册)由各接种点专人负责保管,每年进行____次卡片清理,清理的卡(册)要妥善保管。
4、每次接种完后用钢笔填写接种证、卡(册),按时统计上报各类数据和报表。
三、冷链系统及管理冷链设备必须建档建账,专人保管,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____和使用,与计划免疫无关的工作人员禁止使用冷链设备,发现故障要及时维修,不能修复或报废的设备要更新。
凡由于管理和操作不当导致冷链设备损坏,造成疫苗失效,将追究使用单位和当事人责任。
四、接种管理1、以街道、社区为单位建立规范化接种门诊,并取得预防接种门诊合格证,实行日、周、旬、月、双月定时、定点接种。
医院计划免疫工作制度一、目的和原则为了提高我院儿童疫苗接种率,确保儿童健康,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医院计划免疫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自愿的原则,全面推行疫苗接种工作。
二、组织机构1.成立预防接种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医院计划免疫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设立预防接种科,负责疫苗接种的日常管理工作。
预防接种科设在儿科,科长由儿科主任担任,工作人员包括接种员、登记员等。
3.设立疫苗接种专家小组,负责疫苗接种技术的指导和安全监测。
专家小组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儿科医生、护士和感染科医生组成。
三、工作内容1.疫苗接种规划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疫苗接种程序,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年度疫苗接种计划,确保儿童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疫苗接种。
2.疫苗接种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疫苗接种宣传活动,提高家长对疫苗接种的认识和重视,增强疫苗接种的自愿性。
3.疫苗接种服务提供预约接种、上门接种等服务,方便家长为儿童接种疫苗。
接种前,工作人员应认真询问儿童健康状况,确保疫苗接种安全。
4.疫苗接种登记建立疫苗接种档案,详细记录儿童疫苗接种情况,确保疫苗接种数据准确、完整。
5.疫苗接种监测对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6.疫苗接种培训定期组织疫苗接种培训,提高接种人员业务水平,确保疫苗接种技术规范。
四、工作流程1.预约接种家长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预约疫苗接种,预防接种科根据预约情况安排接种时间。
2.疫苗接种接种当天,家长携带儿童和疫苗接种证到预防接种科接种疫苗。
接种员核对儿童信息无误后,进行疫苗接种。
3.疫苗接种登记接种员在疫苗接种后,将疫苗接种信息登记在疫苗接种档案中,确保数据准确。
4.疫苗接种监测疫苗接种后,工作人员定期随访,了解儿童健康状况,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计划免疫工作已经成为防止传染病流行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施计划免疫工作的过程中,如何确保程序的规范性和操作的正确性,一直是各级卫生部门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计划免疫工作制度和操作技术规范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计划免疫工作制度计划免疫工作制度是指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正规的操作规范,它包含了从疫苗的采购、购进检验、存储、运输、接种、移送、注销等一系列程序及规范。
以下是其中一些流程和规定:1、疫苗采购。
为了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疫苗采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如根据疫苗的生产企业、国别、批号、有效期等条件进行选择;对疫苗进行验收、质量检验和日常检测等,以保证疫苗符合质量标准。
2、疫苗存储。
为了保证冷链条件和防止疫苗的变质,疫苗必须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下存储,并定时检测冷链制度,如光照、温度等状态。
3、疫苗运输。
为确保疫苗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冷链要求,疫苗运输应遵循规范,如选择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运输箱、符合要求的监控仪器设备等。
4、疫苗接种。
接种工作是整个计划免疫工作的核心环节,必须严格按照《疫苗接种技术操作规范》指导运行每个疫苗的质量和安全,如在接种前必须进行健康状况评估,确保接种者准备充分;在接种时,必须注意注射技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遵循接种技术操作规范等。
5、疫苗档案管理。
接种后,必须建立和管理接种者档案,包括健康档案和接种档案,以确保疫苗接种的可追溯性和记录性。
二、计划免疫工作操作技术规范计划免疫工作操作技术规范是指在疫苗接种工作中,为确保操作的技术规范性、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建立的一系列操作规程。
以下是其中一些规定:1、疫苗接种前的准备。
接种前必须认真检查疫苗的状态和有效期,清洗器具,准备好消毒液、棉签等辅助工具,以避免接种患者受到二次感染。
2、接种地点和环境。
接种地点和环境必须洁净、卫生,人员素质高,充分保证接种者的安全和舒适。
卫生室计划免疫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卫生室内部环境卫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提高免疫力,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卫生室所有员工和访客,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
第三条卫生室负责设置专门的免疫管理团队,定期对员工进行免疫健康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二章免疫健康评估第四条卫生室每年对所有员工进行免疫健康评估,包括体检、抗体检测等项目。
第五条评估结果将根据员工的免疫情况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接种疫苗、提供相关健康指导等。
第六条未参加免疫健康评估或拒绝实施相应免疫措施的员工将被暂停工作,并接受相应的处罚。
第三章疫苗接种第七条卫生室将定期为员工提供必要的疫苗接种服务,确保员工身体健康。
第八条员工应按照工作安排及时接种相关疫苗,不得迟缓或拖延。
第九条未按时接种疫苗或拒绝接种疫苗的员工将被视为严重违规,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四章室内环境卫生第十条卫生室内部布局应符合卫生要求,保持干净整洁。
第十一条定期对卫生室内部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员工和访客的身体健康。
第十二条禁止在卫生室内吸烟、喝酒、食用外卖等行为,违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五章访客管理第十三条访客须经过进入卫生室前的免疫检查,并接受相关的健康指导。
第十四条访客在卫生室内禁止私自进入员工工作区域,必须听从卫生室工作人员的安排。
第六章处罚措施第十五条对违反免疫规章制度的员工,将按照公司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包括警告、扣发工资或停职等。
第十六条对故意不遵守免疫规章制度且影响他人健康的员工,将予以开除处理。
第七章免疫宣传第十七条卫生室将定期开展免疫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免疫意识和健康保护意识。
第十八条员工有义务积极参与免疫宣传活动,并主动了解相关免疫知识。
第八章附则第十九条本规章制度解释权归卫生室所有。
第二十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是卫生室免疫规章制度的内容,希望所有员工和访客能共同遵守,保障大家的健康与安全。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计划免疫工作制度是一种针对某些疾病提供预防措施的计划。
它旨在通过有计划的免疫接种,为个人和群体提供保护。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已被广泛采用,被认为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对计划免疫工作制度这样一种有效的措施进行分析。
首先,计划免疫工作制度可以为个人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
疾病的预防比治疗更加经济,有效,也更加普及。
如果某种疾病的预防措施被广泛采用,那么这种疾病就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得到控制。
与传统的治疗方案不同,免疫接种具有持久的保护效果,因此可以长期预防某些疾病的传播。
其次,计划免疫工作制度可以对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接种率高的区域,疾病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这意味着医疗资源可以更加集中地用于治疗需要治疗的患者。
此外,由于接种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因此可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范围,从而改善整个社会的健康环境。
再次,计划免疫工作制度可以帮助减轻公共卫生资源的压力。
接种作为一种低成本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率。
这可以减轻医疗机构的负担,使其可以更好地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此外,随着免疫接种设施的发展和普及,接种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
最后,计划免疫工作制度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暴发。
随着人口迁移和旅游业的扩大,疾病的传播速度也加快了。
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疾病暴发的发生率将会显著增加。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由于迁移和旅游带来的疾病的传播,从而减少疾病的暴发。
综上所述,计划免疫工作制度具有多个优势,它可以为个人和群体提供预防措施,提高社会健康水平,减轻公共卫生资源压力,以及预防疾病的暴发。
虽然计划免疫工作制度存在着一些挑战,例如人们对疫苗的误解和担忧,但是我们相信通过科学宣传与教育,计划免疫工作制度将成为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为人们提供健康保障。
2018计划免疫工作制度一、目的和意义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
通过计划免疫,可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免疫接种率,确保免疫接种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1. 成立计划免疫工作领导小组,由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担任组长,卫生、教育、财政、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和监督计划免疫工作。
2.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计划免疫科,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免疫工作。
计划免疫科负责制定免疫接种方案、疫苗供应、接种点设置、接种人员培训、免疫效果监测等工作。
3. 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设立预防接种门诊,负责为本辖区内的居民提供免疫接种服务。
4.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计划免疫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确保计划免疫工作的落实。
三、免疫接种对象和疫苗1. 免疫接种对象:全国范围内适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
2. 疫苗: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流感疫苗等。
四、免疫接种时间和程序1. 免疫接种时间: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分阶段进行接种。
具体时间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2. 免疫接种程序:根据疫苗的种类和接种对象,制定科学的接种程序,确保免疫效果。
五、免疫接种方式和途径1. 免疫接种方式:采用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等方式进行接种。
2. 免疫接种途径:通过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接种点进行接种。
六、免疫接种管理和监督1.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免疫接种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免疫接种工作按照规定程序、时间和范围进行。
2. 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接种点要建立健全免疫接种管理制度,做好疫苗接种、记录、报告等工作。
3.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接种点的监督检查,确保免疫接种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计划免疫工作管理制度
旨在确保组织内的员工免疫工作的有效进行,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具体的制度安排如下:
1. 员工免疫计划:组织应制定免疫计划,包括免疫类型、免疫时间表和免疫程序等。
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和特殊要求,制定相应的免疫要求,并确保员工按时进行相应的免疫。
2. 免疫工作档案:组织应建立员工的免疫工作档案,记录每位员工的免疫情况和相关证明文件,以便进行查询和管理。
同时,定期对员工的免疫情况进行更新和记录。
3. 免疫工作培训:组织应提供免疫工作培训,向员工普及免疫知识,提高员工的免疫认识和能力,确保免疫工作的正确进行。
4. 免疫工作监测和评估:组织应不定期对免疫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对免疫工作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确保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5. 免疫工作责任分工:组织应明确免疫工作的责任分工,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责,确保免疫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6. 免疫工作风险管理:组织应对免疫工作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免疫工作不会对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带来风险。
7. 免疫工作宣传和教育:组织应定期开展免疫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免疫工作意识和参与度,加强员工对免疫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以上是计划免疫工作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组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具体的细化和补充。
计划免疫工作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免疫工作是保障人群免受疾病侵袭的重要工作,为了规范和有效地进行免疫管理,本制度旨在制定相关工作规范和流程,确保各项免疫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二、管理目标1. 提高人群的免疫率,控制疾病的传播。
2. 加强对各类免疫技术和免疫程序的管理,确保安全可靠。
3. 健全免疫工作的数据统计和信息管理系统。
4. 加强免疫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免疫意识。
5. 建立免疫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三、免疫工作的责任部门和人员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免疫工作的策略和方针,并组织实施相关工作。
2. 医疗机构负责免疫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技术指导。
3. 公共卫生部门负责免疫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四、免疫工作的管理流程1. 疫苗管理a. 疫苗采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统一组织疫苗的采购工作,确保疫苗的质量和供应。
b. 疫苗储存:医疗机构负责对疫苗进行储存,严格控制储存条件,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c. 疫苗配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统一组织疫苗的配送工作,确保按时到达目的地。
d. 疫苗接种:医疗机构负责对目标人群进行疫苗接种,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操作,确保接种安全有效。
2. 免疫宣传和教育a. 疫苗宣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组织免疫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疫苗的认识和接种意识。
b. 免疫教育:医疗机构负责向接种人员提供相关的免疫教育,包括接种前的知情告知和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3. 数据统计和信息管理a. 疫苗接种登记:医疗机构负责对接种人员进行登记,建立健全的接种档案和数据库。
b. 免疫数据汇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统一汇总各地的免疫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
4. 监督和评估a. 免疫工作检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免疫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b. 免疫效果评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估,调查免疫后的疫苗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制度保障1. 确定免疫工作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
计划免疫系列工作制度(10篇)预防接种工作制度一、为保证这项工作经常性开展,乡(镇)卫生院设立以院长为科长,乡(镇)兼职防疫人员及接种员人员为骨干的乡(镇)卫生院防保科,负责制订本乡(镇)生物制品计划,领发生物制品,实施预防接种,调查处理异常反应,“冷链”管理,以及对基层卫生人员计划免疫工作的业务培训、督促、检查等项工作。
二、乡(镇)计划免疫工作实行一卡(儿童免疫接种卡)、一证(儿童预防接种证)、两册(1、2类疫苗接种登记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登记册)、两簿(生物制品令发登记簿、冷链设备接种器材领发登记簿)、两表(年度生物制品计划双月报表、0―7岁儿童分村分龄统计表)制度。
卡、簿、表由乡防疫人员专柜保管,接种卡仅接种期间发至各接种点,接种完后仍交回乡卫生院管理。
7岁后,接种卡片由乡镇卫生院保管15年。
儿童预防接种证交儿童家长保管,0―7岁儿童年龄分组表每年统计一次并上墙公布。
三、建、管、用好0―7岁儿童免疫接种卡、证。
2003年度建卡率、建证率不得低于99%,卡、证填写符合率不得低于95%以上,坚持每季全乡儿童出生人数与建卡数、建证数核对。
四、接种人员应以高度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免疫程序,生物制品性质,接种方法、接种途径及接种前的询问和告知,禁忌症,以及接种后副反应的观察处理。
为确保工作质量,接种前要仔细检查发现禁忌症,严禁使用过期、冻接和变质的疫(菌)苗,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
五、做好接种前的调查摸底工作,接种中的组织实施;填写好接种卡证和接种登记册;接种后的统计汇总工作,按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出生物制品使用双月报表或工作总结。
六、积极处理预防接种中出现的异常反应,并及时向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报告,必要时,提请县异常反应诊断小组会诊,任何医疗单位或个人不得单方面出具诊断证明,所出证明一律无效。
预防接种卡、证使用管理制度一、凡本地0―7岁儿童必须一人一卡一证。
外来、外迁的儿童要及时索补卡、转卡,超龄儿童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实行剔卡,剔除的卡片要保存备查。
计划免疫工作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免疫工作是企业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员工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和有效管理免疫工作,制定免疫工作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以确保整个组织内部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目的与适用范围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组织内部免疫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保障员工健康,减少传染病风险,促进企业稳定运营。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和相关部门,对于所有与免疫工作相关的活动都应遵守本制度。
三、免疫工作管理流程1. 建立免疫工作组织机构1.1 设立免疫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高层领导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建立免疫工作协调机制。
1.2 设立免疫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的免疫工作计划、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制定免疫工作计划2.1 充分了解当前流行的传染病状况和预计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免疫工作计划。
2.2 调查员工的免疫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的免疫计划。
3. 执行免疫工作计划3.1 组织免疫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免疫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2 落实免疫接种工作,确保员工按时完成免疫接种,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3.3 监测员工的免疫效果,对免疫失败的员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 建立免疫工作档案4.1 设立员工免疫档案,记录员工的免疫接种信息和效果评估结果。
4.2 定期对员工免疫档案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评估和改进5.1 定期进行免疫工作的评估,对免疫工作的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5.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免疫工作管理制度。
四、免疫工作管理责任1. 领导责任公司高层领导要高度重视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 管理责任免疫工作办公室要负责具体的免疫工作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工作,确保免疫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部门责任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和参与免疫工作,落实相应的工作要求和措施。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为提高计免工作的质量,增强责任心,发挥社会效益,特制定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一、接种人员要为经过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二、熟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掌握预防接种的程序、途径、部位、剂量。
三、严格掌握接种适应证和禁忌症,接种前必须对接种对象进行全面查体,保证接种安全。
四、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并签署《受种者健康状况询问表》和《广东省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
五、保管好各种疫苗,保证疫苗效价,做好疫苗领发登记。
六、管理和使用好冷链器材,冰箱内按规定存放疫苗,保持温度在2-8℃,每天按规定记录温度二次,经常保持清洁,严禁存放食品和其它物品。
七、儿童接种后要嘱咐留观30分钟,再行离开。
一旦发生接种反应要及时处理,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应与临床科联系,会诊救治,杜绝接种事故发生。
八、工作人员衣帽整洁,佩带标志上岗。
九、遵守院内目标管理,按时作息。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范文免疫工作是保障国家和个人健康的重要措施。
为了规范免疫工作,制定免疫工作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将就该制度的范本进行详细论述。
一、免疫工作的宗旨免疫工作的宗旨是为了建立健康的社会,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维护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免疫工作的目标1. 提供高质量的免疫接种服务,使得广大群众能够获得准确、及时、安全的免疫接种。
2. 加强免疫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免疫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和健康意识。
3. 建立健全免疫档案管理机制,确保个人免疫信息的有效保存和利用。
4. 健全免疫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免疫工作中的问题和隐患,进行科学调整和改进。
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免疫工作的良好合力。
三、免疫工作责任分工1.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全国免疫工作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制定相关政策和技术规范,推动免疫工作的落实。
2. 各级政府负责免疫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确保免疫服务的普及和免疫对象的全面覆盖。
3. 医疗机构负责对免疫对象进行免疫接种,提供科学、规范、安全的免疫接种服务。
4. 公共卫生部门负责开展免疫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布免疫相关信息,掌握免疫工作的动态,指导工作的调整和改进。
5. 社会各界负责积极参与免疫宣传教育活动,共同促进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免疫工作制度建设1. 建立免疫档案管理制度。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个人免疫档案数据库,实现免疫信息的电子化管理,确保免疫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2. 完善免疫接种服务制度。
确保免疫接种点的设施和设备符合相关规范,充足的疫苗供应,合格的接种人员,并定期评估接种效果和接种安全性。
3. 加强免疫宣传教育工作。
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免疫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普及免疫常识,提高公众的免疫意识和保护意识。
4. 建立免疫监测和评估机制。
设立免疫监测站,定期开展对免疫对象的监测和评估工作,跟踪疫苗的药效和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
是指为了保护员工和组织的健康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是一些可能包含在计划免疫工作制度中的措施:
1. 教育和宣传:向员工提供关于疾病传播和防控的教育和宣传,如通过培训、宣传册等方式。
2. 卫生措施: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如洗手间、卫生纸、洗手液、口罩等,并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
3. 健康检查:可要求员工接受健康检查,如体温测量、体检等,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4. 社交距离:鼓励员工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如通过调整工位布局、限制人员聚集等措施。
5. 工作安排: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如推行弹性就业、远程办公等,减少员工集中工作在一个地点的时间。
6. 接触追踪:记录员工在工作场所的人员接触情况,以便在疫情爆发时能够追踪潜在的传播链。
7. 疫苗接种:鼓励员工接种疫苗,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如提供免费疫苗、强调接种的重要性等。
8. 政策和程序:制定政策和程序,明确员工在疾病暴发时应采取的行动,如隔离、报告病情等。
总之,计划免疫工作制度旨在确保员工和组织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具体的措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2024年计划免疫工作制度社区免疫规划工作流程免疫规划工作是现在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是城市最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
一、卡、证、册的管理1.建卡、建证、建册。
儿童出生时便由出生所在医院为儿童建立了儿童预防接种证,社区根据接种证为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片并在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册进行登记。
对于日常工作中发现未建证或接种证遗失的儿童应该予以补证,并在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册进行登记,并建立相应的卡片。
按规定要求,社区应为本地户籍儿童出生后____个月,外来儿童寄居满____个月,建立预防接种登记薄和预防接种证和接种卡片。
社区站负责对辖区新出生儿童进行摸底,并进行相应的卡、证、册建立。
2.预防接种登记册接种卡应分年龄段进行登记。
现在我们要求的是____年至今的分年进行登记。
3、对所在辖区的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实行查验接种证制度,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接种的儿童必须到所属接种门诊补种。
二、免疫规划疫苗使用管理与接种要求《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将疫苗分为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____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现在我们实施的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常规接种的疫苗(____种):乙肝疫苗(hepb)、卡介苗(bcg)、脊灰疫苗(opv)、百白破疫苗(dpt)、白破疫苗(dt)、麻风疫苗(mr)、麻腮风疫苗(mmr)、甲肝减毒活疫苗(hepa-l)、乙脑减毒活疫苗(je-l)、a群流脑疫苗(mena)、a+c群流脑疫苗(menac)。
1、疫苗管理建立疫苗账目,所有疫苗为单苗单账,疫苗、注射器出入库流向向要清楚,要做到日清月结,合格的疫苗账目应该为随时查看冰箱时,账苗相符。
学校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制度篇一:学校计划免疫接种制度计划免疫接种制度一、校卫生老师要按照学生的不同年龄完成国家规定计划免疫程序之内所布置的预防接种工作。
保证每一年11月对一年级新生接种麻风腮疫苗;4——6月对一年级进行白百破疫苗接种。
二、卫生老师要根据教委保健所下发的非计划免疫接种的疫苗进行接种如:流感疫苗等。
不得擅自进苗,或未经保健所允许的疫苗进行接种。
三、按国家统一收费标准对学生进行收费。
四、接种后,及时填写报表、统计。
五、对接种有反映的学生进行记录随访,并做好监测工作。
明圆学校XX年4月篇二:中小学生预防接种制度中小学生预防接种制度一、学生入学前,学校要认真查验预防接种证,未按程序落实免疫计划的要催促到所在乡、村卫生院所实施接种。
确保每一个学生按规定程序完成计划免疫、增强免疫预防接种,并成立学生接种登记卡,及时记录接种情况。
二、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晨、午检查,严禁患有传染病的学生入校。
三、及时观察了解疫情,发现患有传染病的学生应做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医治,控制疾病的蔓延。
根据学生发病现状踊跃与本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合,对其他未患传染疾病的学生采取相应的预防应急接种办法。
四、按期为学生服用预防药、驱虫药并认真观察学生用药情况。
五、在实施预防接种时出现副反映的应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部门。
六、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完成上级安排的二类疫苗接种及相关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篇三:小学生预防接种工作制度小学生预防接种工作制度一、在当地疾控部门的统一安排下,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护正常教学秩序。
二、为控制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学校实行预防接种工作制度,对小学新生进行入学前预防接种查证、验证工作,并做好登记,未按规定完成接种的儿童,学校应及时通知其家长到疾控部门办理接种证和补种相关疫苗。
三、学校要结合各时期传染病的流行情况,积极与疾控部门密切配合,做好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计划免疫工作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免疫工作是指通过预防接种疫苗等措施来提高群体免疫力,减少疾病传播的工作。
在当前新冠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免疫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为了有效管理免疫工作,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拟就免疫工作管理制度进行规划,以便更好地推动免疫工作的开展。
二、免疫工作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能够确保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免疫工作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统一规范免疫工作流程,确保免疫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避免出现混乱和失误。
2. 有利于提高免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免疫工作的效率,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接种疫苗的安全有效性。
3. 能够保障免疫工作的可持续性建立健全的免疫工作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从而推动免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免疫工作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免疫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明确免疫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规范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建立健全的工作协调机制,确保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免疫工作的程序规范制定免疫工作的程序规范,包括预约接种、疫苗储存、接种流程等方面的规定,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3. 免疫工作的质量管理建立免疫工作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疫苗接种后的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免疫工作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4. 免疫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免疫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免疫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免疫工作的合规性和效果。
5. 免疫工作的风险管理制定免疫工作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疫苗接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的预防和处置措施,确保免疫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免疫工作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意识和素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 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管理水平。
3. 做好疫苗储存管理工作,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
4. 加强免疫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卫生院计划免疫工作制度
1、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程序,新生儿出生后应在10—30天内建卡登记,实行单月免疫或两月免疫。
2、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固定接种点按免疫程序接种。
无条件的地方实行人户巡回接种。
3、接种卡册应由乡卫生院防保科或村卫生室统保管,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乡村医生统保管。
4、每月或双月应及时清查应接种对象及接种疫苗,按村列出接种通知单,通知乡村医生领取疫苗,按时限完成接种任务,乡村医生每接种1人应上证1人,接种工作完成上报接种单后应及时上卡,做到卡、证相符。
5、注射器的消毒、回收具体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执行。
6、每月或双月将疫苗接种情况填写常规免疫监测报表,按规定时限上报县级疾控机构。
7、协助上级疾控机构做好本乡镇儿童计划免疫抗体水平的测定工作。
幼儿计划免疫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幼儿计划免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儿童预防接种证》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幼儿园及托儿所,从事幼儿计划免疫工作的医务人员及相关部门。
三、工作原则1. 科学性原则: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免疫规划,结合当地疫情及幼儿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
2. 规范性原则: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免疫程序,确保疫苗接种安全、有效。
3. 协同性原则:加强与家长、幼儿园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推进幼儿计划免疫工作。
4. 持续性原则:持续关注幼儿健康状况,定期评估免疫效果,及时调整免疫计划。
四、工作内容1. 制定免疫计划: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免疫规划,结合当地疫情及幼儿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
2. 疫苗接种:按照免疫程序,为幼儿进行疫苗接种,确保疫苗接种安全、有效。
3. 疫苗接种记录:详细记录幼儿疫苗接种情况,包括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日期等,并定期进行汇总和分析。
4. 疫苗接种证管理:为幼儿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并妥善保管,确保疫苗接种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疫情监测与报告:密切关注幼儿健康状况,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及时进行疫情监测和报告,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6. 健康教育与宣传:开展幼儿家长及教职工的健康教育与宣传活动,提高疫苗接种率和健康素养。
7. 培训与指导:定期对幼儿园教职工进行计划免疫工作培训和指导,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8. 质量控制与评估:定期对幼儿计划免疫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估,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和措施。
五、工作流程1. 幼儿入园时,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了解幼儿疫苗接种情况,为未接种或未完成接种的幼儿制定补种计划。
2. 根据制定的免疫计划,为幼儿进行疫苗接种,并做好疫苗接种记录。
3. 定期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及时进行疫情监测和报告。
2024年预防接种管理制度(通用5篇)预防接种管理制度篇1一、预防接种门诊每日或每月定若干天数为预防接种日,为辖区内适龄儿童开展常年免疫接种和业务咨询。
二、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预防接种的实施。
三、本地户籍儿童出生后1个月,外来儿童寄居3个月以上,需建立预防接种卡、证。
预防接种卡由接种单位保管,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保管,入托、入园儿童可由托幼机构暂时代管。
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实行查验接种证制度。
四、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应具备工作责任心,并取得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护师)资格,且经过县级以上预防接种知识技术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接种时接种人员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带胸卡,患手部皮肤病或传染病期间不得从事接种工作。
接种人员应主动预约下次接种时间,尚未完成基础免疫且连续通知两次均未前来接种的儿童,应及时进行随访落实。
五、保持预防接种门诊清洁卫生,开诊前后要用合格浓度的消毒液擦拭消毒工作台与地面,开启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
每次消毒应做好记录备查。
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疫苗、注射器及各种药械等。
六、强调做到“三查七对”,即接种前诊查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免疫卡册与接种证,查看疫苗外观与批号效期;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七、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制度,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规定浓度及合格配制时间的皮肤消毒液。
已开启未用完的疫苗安瓿应盖上消毒的干棉球并冷藏,活疫苗超过半小时(脊灰液体疫苗24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的疫苗应废弃,整个接种过程应确保无菌操作,安全有效。
卡介苗接种应设专苗操作台,严防误作其他疫苗错种。
凡符合接种条件的对象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所接种疫苗的效用、禁忌症、接种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
八、接种结束后应及时将儿童接种信息上传服务器并作好数据备份。
预防接种门诊每月5日前统计上报“常规免疫接种情况统计汇总表”,协助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免疫监测、相应传染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控制等工作。
计划免疫接种工作制度
一、凡参加预防接种的工作人员要明确目的,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免疫程序、制品性质、接种方法、途径和禁忌证以及反应的观察、处理方法,以确保工作质量。
二、接种前详细询问病史,发放接种告知书,凡有禁忌证者一律不得接种。
三、接种对象、部位、方法、剂量、次数、间隔时间应严格按有关说明或上级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四、接种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实行一人一针一管。
卡介苗接种器具专用。
五、生物制品的运输和保存应按说明执行,凡不符合要求的生物制品一律不准使用。
安瓿启开后应按规定在允许的期限内用完。
六、做好登记、统计、总结工作,及时报区防疫站计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