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型试题讲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7
小升初漫画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漫画中,小明在公园遇到了什么动物?
A. 狗
B. 猫
C. 兔子
D. 鸟
答案:C
2. 小明在漫画中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A. 红色
B. 蓝色
C. 绿色
D. 白色
答案:B
二、填空题
1. 在漫画的第二页,小明正在______。
答案:放风筝
2. 小明在公园里遇到了一位老爷爷,老爷爷正在______。
答案:下棋
三、简答题
1. 描述漫画中小明和老爷爷的互动情况。
答案:小明在公园里遇到了正在下棋的老爷爷,他停下来观看并为老爷爷加油。
2. 漫画中,小明在公园里都做了哪些活动?
答案:小明在公园里放风筝,观看老爷爷下棋,并与老爷爷互动。
四、判断题
1. 小明在漫画中是一个人去公园的。
()
答案:√
2. 漫画中,小明和老爷爷一起下棋。
()
答案:×
五、阅读理解题
阅读以下漫画内容,回答问题:
漫画描述了小明在公园的一天,他先是放风筝,然后遇到了一位正在下棋的老爷爷,他停下来观看并为老爷爷加油,最后和老爷爷一起聊天。
1. 小明在公园里遇到了哪些人?
答案:小明在公园里遇到了一位老爷爷。
2. 小明在公园里做了哪些活动?
答案:小明在公园里放风筝,观看老爷爷下棋,并与老爷爷互动。
六、作文题
请以“小明的公园之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答案:(略)。
漫画专题试题(含答案)2019年高三图文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完成题目。
(6分)(1)描述画面主要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3分)(2)用一句话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0个字。
(3分)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联系现实,写一段评论。
要求:运用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观点明确,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100字。
(6分)3.图一:2014~2019年中国快递包装量(单位:亿Pcs)【注】E是预估、预算(Estimate)的英语缩写。
图二(1)从唤起公众对快递过度包装问题的重视来说,你认为哪一幅图效果更好?请说明理由。
(3分)(2)请你为倡导绿色包装拟写一则宣传语。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
(3分)(1)(2)4.铺天盖地的大众化广告常使人们感到乏味与麻木。
但一些独具创意的广告也会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请阐释下面这则广告的深意并说明理由。
(5分)深意:理由:5.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
2018年10 月24日正式通车,被英媒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下面两幅图是初选入选的港珠澳大桥标志图。
你认为哪幅图较好?请写出三条理由。
(6分)6.右面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应丁锡满先生之邀以反贪、反腐为题材创作的漫画《猫哺鼠》,请模拟猫的口吻写一段反映猫的内心话,要求至少采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100 字。
(6 分)7.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1)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不超过80个字。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不超过20个字。
8.观察这幅《枪响之后》漫画,请写出画面内容(不超过50字),并说明漫画寓意(不超过20字)。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9.阅读下面一幅漫画,简要说明画面的主要内容,并揭示漫画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10.下图是郝延鹏创作的漫画《彼此》,请仔细观察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并解读漫画寓意。
小学生漫画图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漫画中,小明为什么迟到了?A. 因为路上堵车B. 因为闹钟没响C. 因为起床晚了D. 因为帮助老奶奶过马路答案:D2. 小红在漫画中最喜欢什么颜色?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黄色答案:A3. 漫画中,小华的宠物是什么?A. 狗B. 猫C. 鸟D. 鱼答案:B二、填空题4. 漫画中,小刚的书包里装着______和______。
答案:数学书,英语书5. 小明在漫画中帮助老奶奶过马路后,老奶奶给了他______。
答案:一个拥抱三、判断题6. 漫画中,小丽的发型是马尾辫。
()答案:正确7. 小华在漫画中没有带宠物去学校。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描述漫画中小强在操场上做了什么。
答案:小强在操场上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
9. 漫画中,小美为什么哭了?答案:小美因为不小心弄丢了她最喜欢的玩具熊而哭泣。
五、连线题10. 请将漫画中的人物与他们的特征连线。
小刚:戴着眼镜小丽:穿着粉色裙子小华:手里拿着篮球小美:头上扎着蝴蝶结答案:小刚——戴着眼镜小丽——穿着粉色裙子小华——手里拿着篮球小美——头上扎着蝴蝶结六、阅读理解题11. 阅读漫画中小光的故事,回答问题:小光在漫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答案:小光在漫画中遇到了数学题目不会做的困难。
12. 小光是如何解决这个困难的?答案:小光通过向老师请教,最终解决了数学题目的困难。
漫画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漫画中通常使用哪些技巧来表现人物的情绪变化?A. 色彩变化B. 线条变化C. 表情变化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漫画中常见的视角?A. 鸟瞰视角B. 仰视视角C. 俯视视角D. 侧视视角3. 漫画中“分镜”的作用是什么?A. 展示人物动作B. 展示场景布局C. 组织故事情节D. 增加视觉效果4. 以下哪个不是漫画中常见的人物设定?A. 英雄B. 反派C. 路人D. 动物5. 漫画中的“对话框”通常用来表示什么?A. 人物的内心活动B. 人物的对话C. 场景的描述D. 作者的旁白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漫画中人物的______可以反映出其性格特征。
7. 漫画的______是构成故事情节的基本单位。
8. 漫画中的______可以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
9. 漫画中的______可以增加故事的紧张感。
10. 漫画中的______是人物对话的载体。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简述漫画中“动作线”的作用。
12. 漫画中如何通过人物的“表情”来传达情感?13. 解释“分镜”在漫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14. 漫画中如何使用“视角”来增强故事的表现力?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5. 论述漫画中色彩运用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16. 论述漫画中人物设定对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一、1. D2. C3. C4. C5. B二、6. 动作7. 画格8. 速度线9. 阴影10. 对话框三、11. 动作线在漫画中用来指示人物动作的方向和速度,增强动作的流畅性和动感。
12. 漫画中通过人物的眉毛、眼睛、嘴巴等表情变化来传达喜怒哀乐等情感。
13. 分镜是漫画创作中组织画面和故事流程的重要手段,它决定了读者的视觉流动和故事节奏。
14. 漫画中通过不同的视角,如仰视、俯视、平视等,可以改变读者对场景和人物的感知,增强故事的表现力。
四、15. 色彩在漫画中不仅能够为画面增添美感,还能够通过冷暖、明暗等对比来传达不同的情感氛围,影响读者的情感体验。
1答案:C 解析:A、D两项说法错误;不适用此情景的是B项,结合题干描述可知漫画讲的是不同的人针对同样内容的漫画却得出不同的结论,故排除B项。
2答案:A3.C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汽车是高档消费品。
漫画中高油价导致汽车需求下降,体现了②④中的道理。
①③不符合题意。
4.A漫画里的鱼本身没变,但在不同的场合(小溪与大海)自我感觉不一样,这就涉及主观感觉与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问题。
5.A把脉是对人生病时的一种诊治,把对人的诊治方法用到猪身上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因此选A项。
6.B解析:从漫画寓意可知,CPI跑的过快,收入赶不上,所以难以扩大消费。
要扩大消费就要抓住重点,增加居民收入,坚持适度原则,防止物价过快上涨,所以B项符合题意。
②中物价上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避免物价上涨说法不妥。
材料不能体现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且不是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关系,③不符合题意。
7.B解析:解决漫画中的道德冲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加强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理性的社会心态,B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是人们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只能靠教育和引导,不能依靠经济和政治的强制力量去解决,②错误。
8.D解析:漫画反映了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故D 项符合题意;A项体现的哲理是量变质变;B项体现的哲理是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C项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B解析:作者在这里是批判他们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没有把握当地的特点。
10.C解析:视为路标是基于其共性指导意义,视为框框是基于其个性即特殊局限性。
我们不能由此说前者是教条主义后者是经验主义,而只能说它启示我们要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
11.C解析:漫画中“看的太远,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哦”包含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会相互转化的道理。
A、B两项包含着量变质变的道理,不符合题意;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包含着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不符合题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包含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会相互转化的道理,与题干包含的哲理一致,故选C项。
漫画一级考试答案1. 漫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古埃及时期B. 古希腊时期C. 古罗马时期D. 古中国时期答案:B2. 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认为是现代漫画的创始人?A. 威廉·布莱克B. 乔治·赫里曼C. 鲁道夫·托普弗D. 奥诺雷·多米埃答案:D3. 漫画中常用的对话框有什么作用?A. 显示角色的内心独白B. 显示角色的对话内容C. 显示场景的转换D. 显示时间的流逝答案:B4. 漫画中的分镜是如何影响叙事节奏的?A. 分镜越密集,叙事节奏越快B. 分镜越稀疏,叙事节奏越快C. 分镜越密集,叙事节奏越慢D. 分镜越稀疏,叙事节奏越慢答案:A5. 在漫画创作中,以下哪种颜色通常用来表示夜晚或阴暗的场景?A. 蓝色B. 红色C. 黄色D. 绿色答案:A6. 漫画中的“动作线”有什么功能?A. 表示角色的视线方向B. 表示角色的动作轨迹C. 表示场景的深度D. 表示时间的流逝答案:B7. 漫画中人物的表情设计通常遵循什么原则?A. 夸张原则B. 写实原则C. 抽象原则D. 极简原则答案:A8. 在漫画中,以下哪种手法常用于强调角色的情绪?A. 放大角色的眼睛B. 缩小角色的嘴巴C. 增加角色的阴影D. 减少角色的轮廓答案:A9. 漫画中的“背景”有什么作用?A. 仅作为装饰B. 增强故事的真实感C. 显示角色的身高D. 表示角色的服装答案:B10. 以下哪种类型的漫画通常以幽默和讽刺为主?A. 冒险漫画B. 爱情漫画C. 幽默漫画D. 科幻漫画答案:C。
漫画题专项训练1、(1)啃老族现象会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哪些危害?(4分)(2)为改变这种现象,请你给他们提出两条建议。
(4分)2、(1)漫画中嘲笑他人的学生违反了什么交往原则?(2分)(2)你想对漫画中嘲笑他人的同学说些什么?(6分)3、(1)请你猜猜漫画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如果要你劝说漫画中驾驶员,你会说些什么?(4分)(2)假如在一起车祸现场,你对受害者会采取什么样的做法?(4分)4、“排好队,快走!好,跟上,跟上!”每到放学的时候,学校门口都会传来这样的声音。
学校门口车来车往,老师和保安只能用自己的身体为学生们架起临时的“护栏”,这也形成了“中国式放学”。
(1)上述材料及图片说明了说明问题?(2分)(2)为解决中国式放学问题,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6分)5、(1)2012年“十一”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急着奔赴全国各地采访了从事各类职业的普通百姓,以“你幸福吗?”为主题进行街头访问,说幸福的占九成以上。
(1)如果中央电视台节目组采访你,请你谈谈对幸福的理解,你会怎么说?(4分)(2)结合漫画谈谈如何从根本上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4分)6、(1)漫画说明了什么?(2分)(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能避免最后一幅漫画现象的发生?(6分)7、(1)下面两幅漫画共同说明了什么?(2分)(2)请任选其中一幅漫画,谈谈注意或预防此类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6分)8 (1)请在A、B处填上你的幸福期盼。
(4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谈谈怎样才能实现你上题中所写的两个幸福期盼。
(4分)A:B.9、(1)右图反映的主题是什么?(3分)(2)列举两例你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选择其中一例,说说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时的正确做法。
(5分)10、(1)这两幅漫画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3分)(2)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公民应试怎样去做?(5分)11(1)漫画中反映了我国公民正在行使哪项政治权利?(2)我国建立了哪些制度保障公民行使这项权利?12、童谣:“一只妈蚁来擞来,搬来搬去极不起;两只妈蚁来搬米,身体芜来又尧去;三只蚂蚁来徽未,轻轻抬着进洞里。
1答案:C 解析:A、D两项说法错误;不适用此情景的是B项,结合题干描述可知漫画讲的是不同的人针对同样内容的漫画却得出不同的结论,故排除B项。
2答案:A3.C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汽车是高档消费品。
漫画中高油价导致汽车需求下降,体现了②④中的道理。
①③不符合题意。
4.A漫画里的鱼本身没变,但在不同的场合(小溪与大海)自我感觉不一样,这就涉及主观感觉与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问题。
5.A把脉是对人生病时的一种诊治,把对人的诊治方法用到猪身上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因此选A项。
6.B解析:从漫画寓意可知,CPI跑的过快,收入赶不上,所以难以扩大消费。
要扩大消费就要抓住重点,增加居民收入,坚持适度原则,防止物价过快上涨,所以B项符合题意。
②中物价上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避免物价上涨说法不妥。
材料不能体现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且不是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关系,③不符合题意。
7.B解析:解决漫画中的道德冲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加强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理性的社会心态,B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是人们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只能靠教育和引导,不能依靠经济和政治的强制力量去解决,②错误。
8.D解析:漫画反映了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故D 项符合题意;A项体现的哲理是量变质变;B项体现的哲理是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C项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B解析:作者在这里是批判他们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没有把握当地的特点。
10.C解析:视为路标是基于其共性指导意义,视为框框是基于其个性即特殊局限性。
我们不能由此说前者是教条主义后者是经验主义,而只能说它启示我们要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
11.C解析:漫画中“看的太远,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哦”包含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会相互转化的道理。
A、B两项包含着量变质变的道理,不符合题意;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包含着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不符合题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包含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会相互转化的道理,与题干包含的哲理一致,故选C项。
12.D解析:注意此题的题干要求选“不相符合的”。
漫画反映了要坚持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
③“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比喻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抓主要矛盾;④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②体现了矛盾的观点。
13.C解析:材料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的道理。
A项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项是主观认识决定主观情感,说法错误。
C项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D项体现了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14.B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不能创新规律,①说法错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④说法错误。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通胀压力,存在矛盾,我们既要承认矛盾,又要作好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所以B项符合题意。
15.A漫画反映了某些领导干部弄虚作假的现象,故①正确。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闻不问,可见对群众利益的漠不关心,所以政府职能亟待转变,④正确。
②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选A。
16.D此题考查政府权力的运行。
漫画反映了政府监管部门不作为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必须加强问责制度建设,故选D。
17.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B两项说法均错误。
D项的说法夸大了文化作用。
漫画表明特定的文化情景下人们能够产生相应的行为,故选C。
18.C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既可能是对经济、政治的正确反映,又可能是歪曲反映,A项说法片面。
此题没有体现文化的独立性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B、D两项与题干无关。
故选C。
19.A此题考查发展与联系的观点。
漫画反映了一个一个地通过障碍,可见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故①说法正确。
三个人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努力,可见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故③说法正确。
故选A。
20.A看得远主要强调人生的目标,属于思维的范畴。
所以材料强调生活中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故答案为A。
21.快速导入专家与房地产商相互勾结→为的是获得不正当的经济利益→表明市场秩序混乱、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启示我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遵守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原则、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解析本题宜采用逆向推断法。
漫画讽刺了某些专家与房地产商进行言钱交易,沦为房地产商的代言机,其言论没有如实反映社会现实,这启示经济活动参加者应该遵守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原则,故②符合题意;同时,也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④符合题意;另外,专家和房地产商都没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都没有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故①③符合题意。
答案 C22.快速导入“醉车上路猛于虎”→对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启示醉驾司机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解析本题宜采用透视寓意法。
漫画中的司机紧握酒瓶,神志不清,他所驾驶的小轿车变成了“老虎”,到处“咬人”,将画面与漫画中的文字“醉车上路猛于虎”相结合,可以提炼出该漫画的寓意是讽刺醉驾对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醉驾司机作为我国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安全等合法权益,没有自觉遵守法律法规,①②③正确。
漫画没有涉及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④排除。
答案 A23.快速导入“阻碍我们进步的是已知的东西”→说明传统文化没有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启示我们要加强文化创新,摆脱落后传统文化的束缚。
解析本题宜采用透视寓意法。
结合漫画和辅助性文字,可以提炼出漫画的寓意:如果不加强文化创新,传统文化就会阻碍我们进步。
解答时,考生要注意结合设问要求(“理解正确的是”)找准漫画寓意与知识的切合点。
①说法错误,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将其全部抛弃。
依据漫画中对“已知”“未知”的思索,可知②③符合题意。
漫画未涉及实践的知识,故④不选。
答案 C24.解析本题宜用透视寓意法。
漫画《心动不如行动》强调了不能仅是“心动”,更要“行动”,要注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B正确。
A、D说法错误。
C说法正确,但与漫画寓意不符。
答案 B25.解析本题宜用透视寓意法。
漫画反映的是落后文化对人们的行为的影响,B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
答案 B26.解析本题宜用透视寓意法。
漫画反映了某些人弄虚作假,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本题选A。
答案 A27.解析阅读漫画可知,厂家不肯主动召回有问题的产品,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故①符合题意,③排除;这一现象的发生说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故②符合题意;④表述错误,规范、维护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
答案 A28.解析本题宜用透视寓意法。
漫画旨在强调行政问责制度实施后,政府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更加慎重,这样能够减少权力的滥用,从而推动依法行政,②③正确。
①中“关键”的说法不科学,排除。
行政问责与公民监督无直接关系,排除④。
答案 B29.解析本题宜用透视寓意法。
本题以新《劳动合同法》生效前出现的一些问题为素材,考查考生对企业行为的判断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漫画中的文字说明。
该企业在新《劳动合同法》正式生效前辞退员工,是逃避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表现,①②正确。
③不符合题意;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④错误。
答案 A30.【分析】漫画的题目叫“入市之梦”,另一重要信息是漫画中的一行揭示文字:心若在,梦就在。
说明题中主人的入市之梦,只考虑了股市的盈利的一面,没有考虑到股市还有风险的一面。
告诉我们要把股市看作一个矛盾体。
只有C项最符合题意。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反映了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的道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反映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
“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反映了要重视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与预见性。
这三个选项的观点都不符合题意。
31.【分析】漫画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人扛着一块“优质服务的牌子,另一个正准备把这块牌子挂到墙上去。
这时一个顾客要求服务,而工作人员却说:“等一下,我们正忙着呢”。
这里揭示了这样一对矛盾:言与行的关系。
优质服务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而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才会有实际的效果。
所以B项符合题意。
“尽信书,不如无书”反映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体现了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博学而无穷,笃行而不倦”强调了既要重视不断地学习,又要不断地参加实践活动的道理。
都与题目材料的信息不符合。
32.【分析】解答本题先要读懂漫画。
本题以“一丝不苟”为题,画面显示的是一个路政工人正在画行车线,而这条行车线不仅画在路上,还画在一辆汽车的车身上。
由此看来,这位路政工人虽然工作认真,但其工作方法却并不可取。
因为行车线是画在路上给行车人看的,如果遇到汽车占线,完全可以请他离开或等他离开再画,而不能将行车线直接画在车身上。
可见,作者以加引号的“一丝不苟”为题,并不是要赞扬他的工作态度和方法,而是通过表现这种不合时宜的“一丝不苟”来讽刺他在工作中“思想僵化,缺乏灵活性”,故本题应选项为D。
33.【分析】漫画的题目叫做“顾上不顾下”,画面中三个人打伞、打招呼、打电话,都是顾上的表现,但是脚下有一个下水道,都没有顾及到。
漫画的主题是既要顾上,又要顾下,“顾上”与“顾下”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只顾上,不顾下,就是片面的看问题的观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也没有体现抓主要矛盾的道理。
选C。
34.【分析】题目对漫画进行了充分的文字说明:影与物的关系比喻为思想与实际的关系。
但是在分析思想与实际的关系的时候,又不能脱离漫画的信息盲目的分析。
学生的失误在于要么只分析漫画的信息,要么只分析材料的文字信息。
总是不能把二者结合起来。
ABCD 四个说法都是正确的,“影”是“物”的反映,但“影”又不是“物”的完全摹写,“影”总是与“物”有一些差别,没有“影”就没有“物”。
由此可以选ABC。
从漫画中无法得出思想对事实有反作用的结论的,因为“影”对“物”无法形成作用。
也正是这个答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从理论上分析,思想对事实是有反作用,但是,从漫画的信息中又得不出这个结论。
信息就是事实,结论一定要从事实中归纳和概括出来,即题目题目决定答案。
35.【分析】艺术和科学在思维方法上有共同之处,但也各自有自己的特点。
科学最重要的思维方法是抽象思维,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而艺术则大多采用形象思维,运用联想、想象、意象等思维方法来认识和解释世界。
此题漫画的主人就是运用联想思维,看到了蛋壳和伞具之间的相似性,创造性地把蛋壳做成了一把雨伞。
A不选的理由在于要区分科学与艺术思维方法上的不同之处,画中主人的创造性思维不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结果,而是联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