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环节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7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类型: 学历/职业/素质总学时:课时32讲课学时:课时32实验学时:课时学分:适用对象:先修课程要求:无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人力资源管理》是商务管理、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等多个专业共同开设的一门统设专业课。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专业管理的基础。
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自八十年代传入中国以来,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有能力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打下基础。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并能结合实践解决管理中涉与到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各种问题,在实现组织目标中,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贡献作用。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知道,对其中涉与到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的人物和事件等要把握;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并把握;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把握,同时能权变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
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贡献。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著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了解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熟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企业与组织发展中的人力资源问题;学会运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与组织发展中遇到的一般人力资源问题。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组织激励、领导行为、组织设计和组织文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甄选、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劳动力市场、工资与就业、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合同管理与特殊用工、社会保险法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律责任与行政执法、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务工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1. 组织激励。
理解需要与动机,分析激励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理解主要的激励理论,应用激励理论实施激励。
2. 领导行为。
理解领导、领导角色、领导风格对组织管理的意义,理解决策对于领导的意义,分析关于领导、领导风格、领导技能、领导决策的理论和研究,评估领导风格和决策风格,发展领导技能。
3. 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根据组织设计的程序和不同类型组织的特点开展组织设计,理解组织文化的功能、内容和结构,分析组织文化的类型,理解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的关系,应用组织变革的方法、程序以及组织发展的方法实施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4.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理解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管理的关系,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战略规划和战略执行过程中的作用,采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和恰当的管理方法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建立高绩效工作系统,实施人才管理。
5. 人力资源规划。
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供给预测的影响因素,制定平衡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组织对策,选择恰当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供给预测以及供需平衡的方法开展人力资源规划。
6. 人员甄选。
理解人员甄选对组织的价值,采用常用的信度、效度等指标评估人员甄选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选择恰当的人员甄选方法实施有效的人员甄选。
7. 绩效管理。
理解绩效管理的作用,辨别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制订绩效计划,实施绩效监控,选择恰当的绩效评价技术和方法实施绩效考核,监控绩效考核的实施,设计绩效反馈方案,合理使用绩效考核结果,制定绩效改进措施,对特殊群体绩效实施绩效考核。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学习地图构建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管理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愈发凸显。
而随着经济转型和企业需求的改变,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逐渐受到重视。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学习地图的构建,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加强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构建实践学习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研究如何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学习地图,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学习地图的构建和实施过程,通过分析实践学习地图的设计要点和关键环节,深入挖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效果评估,了解实践学习地图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探讨其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作用。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促进学生在实践中的专业知识应用和能力提升,为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提供有力保障,满足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学习地图的构建与实施对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构建实践学习地图,能够帮助学生系统性地学习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的需求。
实践学习地图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效果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表现,为学校和企业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以便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学习地图的设计和实施。
人力资源实操技巧培训大纲一、招聘、入职环节的法律风险控制与HR实操技巧招聘入职环节如果不注意细节,往往会给以后的管理埋下隐患,而这其中的法律风险点,常被HR所忽视,本专题告诉您怎么把好入门关,将法律风险挡在门外。
1、招聘中的法律风险提示与实例分析;2、招聘广告的内容设计及风险防范;3、招聘过程中的6大禁止行为;4、招聘不同对象(未成年人、女性、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特殊工种、台港澳人员、外国人等)的注意事项及风险防范;5、应聘登记表中法律风险防范条款的设计;6、因offer带来的法律风险与案例分析;7、offer的设计思路与技巧;8、入职审查的关键点与法律风险提示;9、入职体检的安排与法律风险防范;10、入职环节如何解决今后送达难的问题?如何设计送达条款?11、入职环节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与文书的设计;12、员工入职声明书的设计与运用;二、劳动合同订立与实操技巧劳动合同内容是否切合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对企业尤为重要,完善的合同条款能够防范很多法律风险,本专题告诉HR怎么设计合同条款,在合同订立环节洞察法律风险,操作游刃有余!1、该签一份怎样的劳动合同(固定、无固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2、合同订立时间与入职时间不一致的法律风险点与防范方法;3、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合同怎么签订?需注意那些问题?4、劳动合同中员工(乙方)栏填写信息的设计思路;5、劳动报酬条款的约定方法;6、工资支付时间的约定及法律风险;7、约定工作岗位还是工作内容?条款的设计思路;8、调岗条款的预先设计与约定方法;9、工作地点条款的设计与工作地点的变更;10、工作时间条款的约定;11、劳动合同补充条款的设计;12、试用期期限约定的注意事项及技巧;13、试用期的工资标准与约定方法;14、如何设计试用期的录用条件?试用期考核的注意事项?15、“一次试用”的理解与运用;离职后重新入职能否再约定试用期?16、先签试用协议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17、试用期内员工休病假导致无法试用,能否延长试用期?18、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赔偿标准与防范技巧;19、劳动合同条款与规章制度条款冲突的法律风险及处理;20、劳动合同订立的时间节点控制;21、员工拒签劳动合同的应对方式;22、二倍工资的防范技巧;23、各种原因导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补救措施;24、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与实务要点;25、和实习生该签什么样的合同?26、全日制用工该签怎么样的劳动合同?27、聘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人员签订合同注意事项;28、订立的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会有何法律风险?三、规章制度的制定及法律风险防范规章制度的合规性往往会影响到劳动争议案件的胜败,把控规章制度中的法律风险点极为重要。
课程编码制订人制订日期修订人修订日期审定组(人)审定日期姜平平2016.8 姜平平2016.8《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学时:54学时适用专业: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人力资源管理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是该专业学生普遍应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也是该专业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起点。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和能力训练,使更多学生学会相关知识,增长相关能力。
课程的任务: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学的基本学科体系和范式架构,了解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以便毕业以后更好地适应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无二、教学基本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人力资源管理学课程阐述的内容来源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及其他社会生活各领域都有密切关系,学生在学习中应把课程的内容同我国各层次现实企业管理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以增强感性认识,更深刻领会教材的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同时应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同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章节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业题量备注讲授实训习题小计1 学科概论2 2 42 人力资源 2 2 43 企业用工 2 2 44 人力规划 4 2 65 职位分析 2 2 46 人员甄选 4 2 2 87 培训开发 4 2 2 88 绩效考评 4 2 69 薪资报酬 4 2 610 职业发展 2 2 4合计30 20 4 54五、教法说明1.教学内容的特点讲授法、案例讨论法、课堂模拟法相结合。
2.教学重点人员甄选、培训开发、绩效考评、职业发展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考核包含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考勤情况、自主学习等方面,占总评成绩的40%;终结性考核即期末书面笔试,占总评成绩的60%,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学基本理论的掌握和理解,侧重考察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力资源课程大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1. 人力资源的定义与内涵
2.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3. 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二、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
1.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与流程
2. 岗位分析、评价与分类
3. 招聘渠道与招聘方法
4. 面试、测评与选拔
三、员工培训与发展
1. 员工培训的需求分析
2. 培训计划与实施
3. 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4. 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与能力提升
四、绩效管理
1. 绩效管理的概念与流程
2. 绩效指标与标准的制定
3. 绩效评估方法与工具的选择
4. 绩效结果的应用与反馈
五、薪酬福利管理
1. 薪酬福利的概念与原则
2. 薪酬调查与设计
3. 福利策略与实施
4. 薪酬福利的调整与管理
六、员工关系管理
1. 员工关系的概念与内容
2. 劳动合同与协议的签订与管理
3. 员工沟通与协调的技巧与方法
4. 员工关怀与福利的实施与管理
5. 劳动争议的预防与处理
七、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内容
1. 组织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
2. 人才梯队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
3.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与应用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组织生产和发展的第一要素,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同时对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和规范化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因此,全国很多高校纷纷成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办学条件和办学经验都存在许多不足,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身又是一门应用型和操作型很强的学科,使得该专业的毕业生从大学校园迈入职场时,出现操作技能不强、实践经验缺乏等现象。
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一项重大改革。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意义(一)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十二五”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高等院校必须着重提升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只有提高该专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人力资源几大模块,如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甄选、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等,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参加相应的实践环节,通过亲身经历、亲身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平台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一个凸显的社会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也不例外。
虽然企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毕业生需求量很大,但也存在一个共性问题: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与企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进入企业无法马上开展工作,还需投入一定的培训经费用于新员工的技能培训。
国家开放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科)专业毕业设计与社会实践教学大纲国家开放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素养和较好沟通能力,能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
具体说来,就是培养熟悉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具备基本技能,并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工作的高级操作专门人才。
这就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该专业融理论、技能于一体,应用性较强。
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工作适应性,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设计与社会实践,是一门统设必修课,5学分,考试单位为省级电大。
根据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本课程内容包括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两项内容。
按照本课程教学进度的顺序,应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然后在其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而毕业设计任务可以是撰写工作项目方案、或撰写毕业论文两种形式,具体选择哪一种形式,由学生和学习中心老师自主选择决定。
下面将其具体内容和要求相应教学要求规定如下: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实地从事一项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查研究或实践活动,也可以由具体的办学单位组织进行一项模拟实践活动。
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了解,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它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目标。
各地开放大学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需要,积极建立和充分利用实习基地,为圆满完成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一)实践方式社会实践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对关键或焦点问题进行社会实践,圆满完成学习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本专业的社会实践提倡采用多种方式,从当前的实际出发,以下推荐三种方式:1.开展社会调查:由学生自主确定社会实践方向,报地方学院审核批准。
学生根据题目开展调查活动,应填写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含实习内容、过程记录与心得体会)。
2.参与实践活动:由地方学院或学生选定项目,报地方学院审核批准,学生根据该项目的安排到实习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并形成有关方案或成果。
具体活动内容可以是进行工作分析、制定人员招聘计划、或是员工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以及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活动。
3. 除上述方式外,还可以由学校组织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4. 建议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以2—3人为宜。
(二)实践内容参加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实践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社会管理实践必须具有专业特色,活动应当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岗位分析、招聘、培训、考评、薪酬、保障、劳动合同等具体工作环节的范围内进行。
了解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和相关工作环节的具体内容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
为方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特指出以下方向以供参考(学生可以从中选择1项要掌握的和1个应了解的内容来实习):1.了解组织发展历程、现状规模、组织结构、生存环境,以及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2.了解组织章程、人员构成状况、现有的人事政策;3.了解组织的奖惩办法;4.掌握人员招聘的工作流程及相关工作方法;5.掌握人员培训的工作流程及相关工作方法;6.了解工作岗位的要求及相关分析;7. 了解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工作;8. 了解工资与福利构成及相关政策规定;9. 了解五险一金以及劳动保护条件等相关规定;10.了解晋升制度和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规定;11.了解劳动合同范文和相应的国家法规及本单位的人事要求;1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技术,如WORD与EXCEL的运用、收集资料与人事档案归档等文员工作方法。
13.了解本组织的历史与文化;14.了解其它的人事管理工作,如干部考查、政审、写生平等其它工作。
(三)要求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
2.开展社会实践的时间由学生自主安排。
学生向所在学校(地方学院以上)提出申请,学校同意后,负责安排指导教师。
实践活动完成后,由学校组织评定成绩。
原则上,学生修满最低毕业学分的80%以上时再进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二周。
3.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可自行列出活动提纲(包括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作好实习过程记录,并认真填写在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上。
4.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根据实践活动情况写出参与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
其内容包括:活动对象的一般情况,活动内容,活动结果,心得体会。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5.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要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但必须每人提交一份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
小组长可在其报告中写明每一位成员承担的任务和完成情况说明,字数不超过1000字。
6.提交的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必须有完整的实践活动过程记录。
(四)指导教师1.社会实践必须配备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和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公共管理类专职教师或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专业工作者,外聘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其资格审查由地方学院负责。
指导教师由地方学院遴选和确定,并报省级开放大学(国开分部)备案。
3.一位指导教师每次指导学生数量原则上以10人为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开放大学专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指导人数,以15人为上限。
兼职(或业余)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根据情况酌减。
4.在本校教师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向社会聘请指导教师,但资格标准不得降低。
5.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完成好社会实践的全过程。
6.社会实践的指导时间原则上不低于5学时/人。
学校应按照学分折合工作量为指导教师计酬。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1.考核内容(1)社会实践时的基本情况与表现;(2)由个人填写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格式见下图),由学生从事实践活动所在单位盖章并签署意见。
2.成绩评定(1)社会实践成绩原则上分合格和不合格两等。
(2)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过程记录清楚完整,实习内容真实,完成实习题目要求者为合格;实习过程记录清楚完整,实习内容真实,没有完成实习题目要求者,如果能够对实习过程进行认真分析并写出体会者也为合格。
凡实习过程记录不完整,实习内容不真实者为不合格。
(3)在管理实践活动后,对取得所在单位盖章并签署意见的实践活动鉴定表,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经审核合格者给予2学分。
二、毕业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国家开放大学公共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则要求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
这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完成了社会实践活动后,学生必须进行毕业设计,提交工作项目方案或者毕业论文,但具体选择哪一种形式,由学生和学习中心自主选择决定。
第一种形式工作项目方案1.内容工作项目方案(或项目报告、工作方案,如员工招聘方案或培训方案等)的内容与文字表达。
为方便学生撰写工作项目方案选题,特提供以下题目供参考:(1)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案(2)现有组织结构对员工队伍建设方案(3)组织的人员奖惩方案(4)人力资源招聘计划及工作方案(5)人员培训方案(6)工作岗位操作手册(7)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工作方案(8)员工的工资与福利方案(9)五险一金以及劳动保护条件等劳动保障的工作方案(10)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方案(11)劳动合同的起草与解读(12)组织(企业)文化建设方案2.要求(1)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工作项目方案。
工作项目方案应材料翔实、结构合理、逻辑严谨、语言通顺和可操作性。
(2)工作项目方案的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可操作的工作方案。
(3)工作项目方案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方案结构、纸型、版式与用字等可参照执行《国家开放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的规定,正文字数2000字以上。
正文前必须附有写作提纲。
3.考核标准工作项目方案评定成绩原则上分合格和不合格两等。
对于管理实践,活动过程记录清楚完整,内容真实,完成项目指定要求者为合格;活动过程记录清楚完整,内容真实,没有完成项目指定要求者,如果能对活动过程的不合理部分进行认真分析并写出体会者也为合格。
凡工作过程记录不完整,内容不真实者为不合格。
4.成绩评定办法(2)工作项目方案(或项目报告、工作方案等)由两人评定,其中一名应为被实习单位有关负责人。
地方学院负责审核。
(3)初评不合格者,允许补写一次。
5.工作项目方案(项目报告、或工作方案等)经评阅老师评定合格后给予3学分,并取得毕业资格。
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未交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者不计学分。
第二种形式毕业论文当然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 若选择写毕业论文,将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
为方便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特提供如下题目供参考:1.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2.现有组织结构对员工队伍建设的影响及其人事政策3.组织的人员激励机制4.人力资源招聘计划及工作流程5.人员培训流程设计6.工作岗位分析7.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8. 完善人力资源薪酬体系9. 员工的劳动保障10.员工职业生涯管理11.劳动关系如何在劳动合同中得到确立与落实12.组织(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一)论文写作要求1、要求(1)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为学术论文、或分析报告。
(3)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论文结构、纸型、版式与用字等可参照执行《国家开放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的规定,正文字数2000字以上。
正文前必须附有写作提纲。
2.毕业论文档案毕业论文档案包括统一的包装、论文正文、经指导教师审定过的论文初稿等内容,必须反映论文写作的真实过程。
(二)毕业论文的指导事项1.指导教师(1)毕业论文写作必须配备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必须是具有本科以上和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公共管理类专职教师或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工作者,外聘指导教师应具有高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