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历史学法指导》word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最新⼈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最新⼈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含两套完整教案可供选择)WORD版第1课中国早期⼈类的代表——北京⼈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北京⼈的发现教学难点:北京⼈的特征2教学过程⼀、导⼊新课师:⾃从有了⼈,就有了⼈类历史。
关于⼈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
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让学⽣思考后回答)师:(多媒体展⽰相关图⽚)有关⼈类起源,⽆论是西⽅的上帝造⼈,还是中国的⼥娲抟⼟造⼈,都是神话传说。
那么,⼈类到底是怎样诞⽣的呢?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他们⼜是怎样⽣活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1课《中国早期⼈类的代表——北京⼈》。
⼆、新课讲授⽬标导学⼀:我国境内的早期⼈类1.图⽚展⽰:分别展⽰《元谋⼈复原图》《元谋⼈使⽤⽯器图》《元谋⼈劳动复原想象图》2.教师提问:(1)元谋⼈⽣活在哪⾥?(2)元谋⼈懂得哪些技术?(3)⼈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提⽰:(1)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2)制作⼯具和使⽤⽕;(3)会不会制作⼯具。
3.教师⼩结:元谋⼈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类。
⽬标导学⼆:北京⼈1.图⽚展⽰:分别展⽰《北京⼈头盖⾻》《北京⼈复原头像》2.学⽣⾃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中国境内主要古⼈类遗址分布图》归纳北京⼈的⽣活地点和时间。
提⽰:北京⼈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店龙⾻⼭上;经测定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图⽚展⽰:4.观察⽐较:观察北京⼈复原头像和现代⼈头像,⽐较它们有什么不同?(⽅法点拨:从北京⼈的头⾻、前额、眉⾻、颧⾻、⿐⾻、嘴部等⽅⾯进⾏分析) 提⽰:学⽣讨论回答。
5.教师补充:北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6.图⽚展⽰:北京⼈制作的⽯器7.学⽣⾃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北京⼈使⽤的⽯器》图⽚,了解归纳北京⼈使⽤的⼯具情况。
8.教师提问:为什么北京⼈过着群居⽣活,共同进⾏获取⾷物的劳动?提⽰:这是由⽣产⼒⽔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决定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套导学案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通过看图“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我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通过思考和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养成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本课简要介绍了祖国境内旧石器时代远古居民的生活景象。
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及南北,十分丰富。
本课只是讲了三个典型: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
“北京人”是本课的重点。
北京人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它的发现成为古人类考古和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北京人”这一子目从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艰苦的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等内容,全面而简要地勾画了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山顶洞人”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比北京人晚数十万年,已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时期。
“山顶洞人”这一子目从体质形态、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使用骨针缝制衣服、结成氏族等方面,展现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反映出他们与北京人相比所取得的长足进步。
本课的难点是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学法指导:1.观察配合课文的有关图画,提示一些观察的角度和思考的问题,培养注意观察的优良习惯和根据考古成果去了解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2.学习历史要善于抓比较、抓联系。
本课中的“活动与探究”思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复习巩固:选择题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A.会不会制造工具 B.会不会使用工具C.会不会渔猎和采集D.会不会用火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4.我们已发现的人类,请你按时间的先后排列()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蓝田人④山顶洞人A.①③②④ B. ①④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5.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A.元谋人B. 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6.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黄河流域发掘的原始人类遗址()7.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A.群居生活 B.人工取火二、材料分析题8.“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阅读材料回答:(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2)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自主学习(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1、距今时间:;地点。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北京人使用工具:____________;使用火:————。
3、北京人的生活:。
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1、距今时间:;地点。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火的使用;社会组织。
二、合作探究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看法吗?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 _____ ;生活位置:__ ___流域;使用___ ___石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 ____和的国家。
河姆渡居民居住在,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_ __。
会制造,上面的符号是我国的雏形。
会纺线、织布、制衣。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_ ____;生活位置:__ 流域 __村;使用工具---_ ___石器;半坡居民种植___ _。
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3、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_ _ ;地点__ __;出现_ __陶和__ __陶;在后期,出现了_ ____和,原因是:_____ __的发展。
[合作探究】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自主学习]一、炎黄战蚩尤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2、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二、黄帝----“人文初祖”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回答:“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三、尧、舜、禹的“禅让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合作探究】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自主学习1.人物:①夏朝第二代国王是_________。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1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状况及其影响。
2、通过争论科举制的影响,培育学生运用历史学问分析问题的力气。
3、通过承受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育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的力气。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分组争论,学习本课内容。
2、通过比照现实考试制度,启发学生思考我国教育现状的缺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生疏科举制度的消灭,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巨大进步,是隋唐兴盛的缘由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历史进展的需要,学生生疏到制度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局部;2、通过了解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学生生疏到科举制度也是中国进展具有突出奉献,从而鼓舞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科举制度创立和渐渐完善的过程教学难点:科举制的影响三、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分组争论法四、教学过程(一)温故知导入课首先以温故知的导入方式导入课。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思考:1、为什么唐玄宗统治前期称为“开元盛世”?为什么会消灭盛世景象?提出思考问题,由此导入课:除了唐玄宗乐观进取治理国家之外,还有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的根底。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改革用人制度,擅长用人。
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是怎样改革选拔官员的方法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
(二)课教学环节 1:在此之前朝廷是怎样选拔人才的呢?在同学认真看书后,请一个同学来说说。
大家想一想: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好吗?教师:隋文帝统治时他也和你们认为一样,为了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稳固他的统治,加强中心集权,他打算进展改革。
他是不是一下就想出了科举制度这个方法?(教师讲解)科举制度的“雏形”到“创立”和“完善”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既有联系又有区分的三个阶段:环节 2:科举制的形成和完善(教师出示概括制表并解释)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开头分科考正式设置进士科扩大国学的规模殿试/武举的开头屡次亲自面试雏形创立完善(教师简介)环节 3:科举制的影响:小组争论:科举制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冲突、社会风气与习俗等方面分析;从科举制度与唐朝富强的角度分析;从对外国、对后世、以至今日影响的角度分析。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揭示教学目标:1、使学生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与进步。
3、使学生知道中国是人类历史发祥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人类远古遗址最多的国家、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远古人类的进化、难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比较、三、学法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四、教学流程1、学习内容:说出一下远古人类生活年代、地点和特征?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2、展示提升、人和动物的最根本区别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比较?3、达标检测(每小组一至两名到展台演示本节所学到的知识)4、小节:通过学习大家懂得了劳动不仅能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而且改造了人类自身的伟大真理。
教后反思: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教学目标:1、知道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和我国原始农耕经济发展、2对历史图片加以分析、并作出简要的解说、3、感受到我国原始农耕文化先民们地高超智慧、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共鸣和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
二、重点和难点:1、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试分析原始居民的农耕经济发展的过程、三、学法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四、教学流程:1、学习内容、说出一下远古人类生活年代、地点、种植、养殖、农具、手工业和特征?河姆渡:半坡大汶口2、展示提升: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社会制度有何不同?3、达标检测:河姆渡和半坡处在什么时期?大汶口处在什么时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的国家。
当时的手工业有?4、小结:学生自己完成、教后反思:第三课:华夏之祖一、教学目标:1、知道远古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黄帝及他对华夏族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制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2、试分析黄帝——人文初祖相传的史实、3、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脉络给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二、重点:难点:1、人文初祖——黄帝2、尧舜禹“禅让制”的含义三、学法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都江堰告诉我们什么是为人民做事富裕县励志民族中学何昌伟讲到都江堰时,孩子们反应不一。
但多数是惊叹。
不过16班反应强烈。
当我说到都江堰至今已经2272年了却仍然发挥着防洪灌溉功能,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而且08年汶川8.1级地震居然也只有个列纹而已。
学生马上站起来质疑:这不可能。
吹吧,一定维修过。
……表扬孩子的质疑精神,然后希望课后上网了解。
如果老师说的是真的,那么我们如何评价李冰呢?“牛,真牛”。
对我也这么认为。
为什么呢?咱们分析一下啊:当时最先进的工具也不过是铁锹、铁镐之类。
最厉害的动力也不过是牛。
人们靠的是肩抗,筐抬,纯人力修建的,李冰也不过是个太守,没有水力专家学位。
可是居然就修建出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水力工程。
而且至今仍然起着作用。
这算不算是个奇迹?没有对比就没有惊叹。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给同学们看看我们现代各种现代化机器:挖掘机、起重机、铲车、混凝土搅拌机等大型机械,还有各大院校毕业的土木工程博士后专家们这极品装备组合李冰是没法比,可是论工程质量我们现代人真的无地自容啊。
看看吧:1999年1月4日,重庆綦江彩虹桥那一声巨响,建成仅为3年的桥突然整体坍塌,40人死于非命之后,全国“豆腐渣工程”塌声四起,而且坍塌的速度也不断被刷新:云南省投资3.8亿元修建的云南省昆禄公路,正式通车才18天,就出现路基沉陷、路面开裂;海南东线高速公路十字路出口至东山湖野生动植物园的旅游专线通车11天出现破损;投资760多万元的江苏省徐州市济众桥改建工程,原定于今年6月28日举行剪彩仪式,却在27日坍塌,连多等一天都不行;这些工程命虽短,毕竟还是修好几天再塌,有些“豆腐渣工程”竟然连面世的机会都没有,就胎死腹中:1998年2月20日上午,正在施工中的湖北巴东县焦家湾大桥突然坍塌,11人当场死亡;2006年3月,主体工程刚完工的广东信宜市石岗嘴大桥突然坍塌,连装修都来不及...... 对比下来我们情何以堪,是不是要找个地缝钻进去呢?何以配备天壤之别,质量也天壤之别,截然相反,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老师,现代人都偷工减料,贪污了做的都是豆腐渣工程…… 李冰是真的做工程,为人民着想。
【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2.学习并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教学重点】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学习并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入新课。
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历史?”请学生回答这个问题。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历史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历史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教师可以使用比较例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历史学家的名言或历史学科的重要思想,让学生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2.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讲解历史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例如历史的定义、历史的时空概念、历史的研究对象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来讲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了解和掌握。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判断题或填空题,让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进行运用和巩固。
四、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一些作业。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历史学科的短文,或设计一份历史学科的小测验,并要求学生完成。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学习并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此外,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合理,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册)第一课时:学科与科普:历史学的意义(1课时)
教学目标
- 了解历史学的定义和意义;
- 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 掌握历史学的定义;
- 理解历史学的意义。
教学准备
- PowerPoint 简介历史学的定义和意义;
- 教材和教辅书。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历史学的定义和意义:
- 历史学是研究过去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学科,通过研究了解人类的过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 历史学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成长、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3. 讨论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 历史学家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文献、考古证据、口述资料等多种信息来源来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
- 重视对多种史料的比对和核实,避免主观臆断。
4. 小结历史学的定义和意义,并进行简要的问题回答。
教学反思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学的定义和意义,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了解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来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科学地研究历史事件。
这一课时为后续的历史学习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三篇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三篇编写历史小故事[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中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批判地继承秦始皇的道德、精神;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要求]1、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2、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3、不同观点的交锋要以理服人,要讲究辩论的技巧。
[课时]1课时[课型]活动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授课过程]活动:成语故事表演【找一找】1.从课文或参考书中找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列出目录。
2.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一则成语故事。
【演一演】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
(1)写故事稿。
(2)饰演故事中A、B、C……角。
(3)尽量想办法准备一些辅助性的道具(注意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服装等,请参考课文插图)。
2.各小组代表在全班擂台赛上演讲各自准备的成语故事。
【议一议】1.谈谈你参与活动的感想。
2.从你饰演的人物的立场、角度谈谈对所演讲的历史故事的看法。
3.这则故事变为成语,流传至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评一评】各组最精彩的地方有哪些?(以鼓励为主,让所有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孔子及其仁学说。
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
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
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比较诸子百家各自的主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孔子和百家争鸣[教法、学法]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而后质疑,教师给与点拨。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课件、有关春秋、战国主要思想家简介、人物图[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山东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单元一:古代中国的疆域与社会第一课:中国的疆域本课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疆域变化以及对其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研究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的疆域范围和变化;- 掌握中国古代疆域变化的原因;- 理解疆域的扩大和收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研究内容:1. 中国古代的疆域范围- 夏朝、商朝、西周等时期的疆域;- 诸子百家时期的疆域;- 秦、汉、唐、宋等朝代的疆域。
2. 中国古代疆域变化的原因- 内部原因: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 外部原因:战争、外族入侵等因素。
3. 疆域的扩大和收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疆域扩大:统一多民族、文化交流等;- 疆域收缩:文化传承、文化保守等。
研究任务:1. 阅读课本第一课的内容,了解并总结中国古代的疆域范围和变化;2. 通过课后题的练,巩固对疆域变化原因的理解;3. 基于所学,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疆域变化对中国历史影响的小论文。
提示: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朝代或时期,分析其疆域的扩大和收缩对中国历史的具体影响。
附加资源:- 课本第一课内容;- 参考书籍:《中国古代的疆域和交通》。
第二课:中国的社会结构本课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包括不同阶层和职业的人群以及其地位和作用。
研究目标:- 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 了解不同阶层和职业的人群及其地位和作用;- 掌握社会结构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研究内容:1.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 贵族阶层:君王、贵族等;- 平民阶层:农民、工匠等;- 奴隶和奴隶主。
2. 不同阶层和职业的人群及其地位和作用- 君王:统治者、权力来源;- 贵族:社会地位高、享有特权;- 农民:主要生产力、社会基础。
3. 社会结构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经济:劳动分工、资源分配;- 政治:统治权力、政策制定;- 社会交往:地位差异、社会秩序。
研究任务:1. 阅读课本第二课的内容,了解并总结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2. 制作一个海报或PPT,介绍不同阶层和职业的人群及其地位和作用;3. 根据所学,编写一段短文,描述社会结构对农民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温馨寄语: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加深理解。
学习目标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
2.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理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4.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培养识图能力。
学习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学习难点对本课基本内容的理解需要科学合理的推断和想象学法指导1、学习注意前后联系。
2、独立学习、合作探讨。
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课本第1—5页,用蓝色或黑色笔独立完成主干梳理及知识链接,并用红笔在书中画出相关知识要点。
不懂得地方,老师讲解后在学案上填写完整,力争全部掌握。
2、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题。
主干梳理一、元谋人1、时间:距今170万年;2、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3、地位:远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1、时间: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2、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3、特点:A、北京人使用工具:打制石器,B、北京人使用天然火,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C、北京人生活方式:群居三、山顶洞人1、时间:距今1万8千年;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3、特点:A、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B、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会制造骨针C、会人工取火D、生活方式:“氏族公社”“氏族”—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
知识链接合作探究1.20XX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地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70—20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北京人,1.8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山顶洞人。
请看图思考: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原始人类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用火北京人山顶洞人2.分析“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说一说: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巩固训练1、暑假期间,小明计划去考察元谋人的遗址,他应该去()A、北京B、陕西C、河南D、云南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能不能直立行走B、会不会说话C、会不会制造工具D、会不会使用火3、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全套导学案部编人教版7年级历史上册历史导学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导学案)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姓名教师寄语:如果你不想做,你可以找一个理由,如果你肯做,你也可以自已找一个方法。
【学习目标】1、掌握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掌握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2、看图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的区别。
重点:北京人难点:内容距今久远,时间跨度很大,学生掌握本课知识有一定难度。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我国最早的人类(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2页,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
(二)北京人的发现 (阅读课文3页,自主完成下列题目:)2、距今时间:;地点: 。
3、______________和石器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三)北京人的特征(阅读课文4--5页,自主完成下列题目:)4、北京人的头骨,前额,比现代人小,能够行走。
5、北京人使用________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叫做旧时器时代。
他们会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保存________。
___________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1、史学家是怎么判断北京人头部特征和学会用火的?2、归纳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达标检测】(我达标我快乐)一、选择题二、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巴比伦D、埃及2、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观颐和园等风景外,你还以能参观()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大汶口遗址D、蓝田人遗址3、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A、传说B、化石C、神话D、史书4、下列关于北京人特征错误的是()A、前额低平B、嘴部前伸C、下肢与现代人相似D、能够直立行走5、迄今所发现早期世界上内涵最丰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大变革的时代[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本课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法学法]分组导学,学生自学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教师查阅书籍、报刊、网站等,收集相关资料。
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以便能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资料作出评价、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让我们了解当时的改革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二、展现大变革的时代背景通过学生角色[奴隶、统治者、新兴地主]扮演,展现大变革的时代背景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
奴隶生产积极性不高。
2.奴隶主大量开垦私田,改变剥削方式,成为新兴地主。
3.统治者统治面临危机。
[公田不治诸侯争霸]三、讨论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怎样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通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要变法改革。
四、指出当时各国都进行了变法,提问最彻底的变法在哪国?引出秦国商鞅变法。
二组同学介绍商鞅。
商鞅最主要的功绩是变法.,那么变法的具体情况怎样?讨论:假如你是商鞅,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学生讨论,制定变法措施。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4课)[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课时[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第1 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板书设计: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二、北京人:时间:万年生活方式:群居生活发展水平:用天然火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发展水平:人工取火[授课过程]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本文档旨在介绍《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的目的和重要性。
历史研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旨在通过系统的研究内容和合理的研究安排,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培养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提升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在本学案中,我们将依据教材的章节内容,设计了一系列研究活动和任务,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研究,并在课后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这些活动和任务的完成,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和成绩。
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研究活动将涉及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研究等多种形式。
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供研究过程中的指导和支持。
希望通过本学案的引导和指导,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增强对历史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让我们一起开启精彩的历史之旅吧!研究目标了解《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研究内容掌握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熟悉历史上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对过去的尊重和认知培养合作和团队合作精神本学案将按照以下结构和内容安排进行:单元一:远古文明课程目标:了解远古文明的起源和特点。
主要内容: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古埃及的文明单元二:古代希腊课程目标:探索古希腊文明的发展与影响。
主要内容:希腊神话和奥运会的由来古希腊城邦和民主制度___的征服与传承单元三:罗马共和国课程目标:了解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和文化。
主要内容: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斗兽场和角斗士的文化背景古罗马法律的影响单元四:古印度和古中国课程目标:研究古印度和古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
主要内容:___和___的兴起古印度社会等级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科技成就单元五:中世纪欧洲课程目标:了解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和宗教。
主要内容:封建制度与中世纪社会黑死病的传播与影响清教徒革命与宗教改革以上是《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安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世界历史的重要时期和文明发展。
七年级历史指导自学书(总第 1 课时)
课题:历史学法指导编制人:授课时间:2011、9、1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历史,明确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2、明确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力争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教师的教学。
3、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些学习初历史的方法。
4、提出本学期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初步明确历史学习的一些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落实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
一、引发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爱好,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自觉学习的先导。
有历史兴趣的同学不必说,缺乏历史学习兴趣的同学,该怎样培养兴趣呢?明确学习目的是根本。
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
因此,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考试形势的要求。
在学习方法上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把握学习的各个环节
学习过程有哪些环节,并非每个同学心中有数。
要想提高学习效率,课前预习、课中听讲笔记思考质疑、课后及时练习复习等环节一个都不能落下。
课前预习有助于课中针对性地学习,突破重点难点,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课中听讲要认真、要始终有激情。
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指望下课后再复习,这是本末倒置的,也是行不通的,为了保证课堂效率,在时间上每节课应着重抓住两个环节,一是一节课的开始。
预备钟一响,就应迅速进教室,做好准备工作以便迅速进入听讲角色。
二是一节课的后半部分。
这时人已较困,注意力难以继续集中,希望同学们自我暗示,提醒自己保持注意力。
至于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新知识在初期是最易遗忘的,此后就逐渐难以忘记。
所以课后要及时复习。
2.学会动脑筋
动脑筋话好说,事难做。
如何动脑筋?如学习时我们不就事论事,而是能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再如学习时我们可以先联系相关、相近或相反的知识,再把它们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点,最后升华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联系→比较→升华”就是一个开启思路、动脑筋的好路子。
3. 区分课本中一般性的叙述和归纳性的结论
同学们在读历史课本时,总喜欢把课本从头到尾一直读下来,动脑筋不多。
考试时总是自己想破脑壳找结论,结果还往往是错的。
其实,好多典型精彩的结论课本已经给出,只要我们在读书时多用点心注意区分课本中一般性的叙述和归纳性的结论就行了。
4.理清主线,建构体系
历史知识的特点是具体性、过去性,且知识点繁杂。
其实任何一门知识之所以被称为科学,就是因为它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学习历史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其学科体系。
如学习世界近现代史,我们可以以“资本主义生产力”为主线,抓住每个阶段的经济、政治、国际关系、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方面的辅线来建构体系: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17~18世纪,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19世纪晚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40年代中期~今,第三次科技革命(详细体系略)。
科学的知识体系,能帮助我们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我们驾驭具体知识的能力。
5、化死为活巧记忆
历史学科的记忆量要求特别大,如何记忆?除了理解记忆外,历史有很多具体知识点是无法通过理解来记忆的,如某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同一时期几个思想家的思想等等,这些实际上是些“死”知识。
这些“死”知识可以通过下面方法来巧记。
①数字代表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
如: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提取字头法: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
如:记646年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时,可记为“分田土改”即分配土地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土地属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③谐音趣味记忆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
如:记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
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
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④关键词词法: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词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如: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词掌握:即①开始;②进一步;③大大加深;④完全陷入。
然后联系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④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合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⑤概括记忆法: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
如:拉美革命的过程可概括为:一场革命、二个阶段(1810—1815;1816—1826)、三个中心(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三个领导人(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反对2个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一场决战(阿亚库巧战役)即“123321”就可以将整个拉美革命进程完全掌握。
三、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吃苦精神
要想成功,先学会吃苦,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爱迪生说过:“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汗水”。
谁不祈盼成功?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
奥秘在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吃苦。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成绩是来自日积月累的结果。
荀子在《劝学篇》中就曾这样论述勤与学的关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勤奋的人,不一定都能领略成功的喜悦,但他们的心灵却比任何人都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