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貌旅游资源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第四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一、概念具有观赏、构景与适于开展特殊运动的地貌称之地貌旅游资源,地貌决定了风景的骨架、气势与纹理等要紧特征。
各类地貌都有旅游价值。
二、风景地貌资源类型特征及分布(一)海岸地貌指在海岸地带,由于地壳运动、海浪、潮汐、海流、风与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貌。
具有观赏价值的海岸地貌发育在岩石海岸与生物海岸地带,岩石海岸中具有海蚀崖、海蚀洞等奇异造型;沙滩海岸是旅游度假胜地,适合开展海水浴、沙浴与日光浴。
1、岩石海岸:我国的岩石海岸要紧分布于辽东半岛、胶东半岛与钱塘江口以南地区2、沙质海岸3、生物海岸:生物海岸包含红树林海岸与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是生长在潮间浅滩上的耐盐的木本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气根下垂,其奇特的繁殖方式与海面上壮观的植物群落气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珊瑚礁海岸不仅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还是潜水旅游胜地。
生物海岸分布于海南岛(二)冰川地貌由于冰川运动所塑造的山地地貌,与冰川融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冰体地貌景观的总称。
1、冰川地貌类型(1)堆积地貌:角峰、刀脊、冰蚀蘑菇等(2)侵蚀地貌:冰体与携带岩石共同构成的冰塔林、冰洞与冰瀑。
2、分布要紧分布在高纬度地区与高山地区。
我国要紧分布在西部地区的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
3、开发利用现状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空气稀薄,通常游人难以抵达,除部分游览观光地外,目前要紧作为登山探险与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
4、目前我国已向国内外登山爱好者开放的著名山峰有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博格达峰、贡嘎山、四姑娘山等。
5、我国已开发的冰川风景区四川贡嘎山的海螺沟、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冰川湖、天山的扎木尔峰、云南的玉龙雪山等。
(三)沙漠戈壁1、概述(1)沙漠是指地表覆盖有大片风成沙的地区(2)戈壁为地势起伏平缓、地面布满砾石的地区(3)一望无垠的沙漠与浩瀚无比的戈壁,尽管自然环境恶劣,缺乏生机,但其特殊而神秘的荒漠景观与特殊现象,仍具有神秘莫测的吸引力。
简述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类型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岩溶旅游资源、火山旅游资源、滑坡旅游
资源、冰川旅游资源、河流旅游资源、湖泊旅游资源、崖沟旅游资源等。
岩溶旅游资源即岩溶景观、岩溶地貌,它以岩石及其表面上水溶性矿
物质形成的溶孔、穴、洞、裂缝等景观形象著称。
常见的岩溶景观有自然
孔洞、溶谷、溶壑、瀑布、洞穴以及岩石堆等。
火山旅游资源是指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质景观,其特色在于颜色艳丽,变幻繁多,给人以神奇而强烈的视觉冲击。
火山旅游资源包括火山岩石、
火山湖、火山口等景观;火山灰、火山灰景观等。
滑坡旅游资源指的是经历积淤、滑坡等地质历史的景观,它具有独特
的地质地貌形态,其特点主要是面积较大,形状多种多样,景观多样,伴
随着独特的地质历史以及新鲜有趣的探索体验。
冰川旅游资源指的是高山冰川中的景观,其特征是环境清幽,自然壮观,景色宏伟,色彩优美,并且令人震撼、激动。
常见的景观有冰川湖泊、冰洞、冰崖、冰沟、冰柱、冰瀑等。
中国的旅游资源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目光。
从自然风光到历史遗迹,从现代化城市到民俗文化,中国的旅游资源涵盖了各个方面。
本文将就中国的旅游资源进行探讨,以展现中国作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首先,中国自然风光是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之一。
无论是广袤的丹霞地貌还是绵延的大草原,中国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有世界闻名的九寨沟和黄果树瀑布,它们以其清澈的湖水和壮观的瀑布而闻名于世。
此外,中国还拥有神奇壮丽的喀斯特地貌,如桂林山水和张家界石林,这些景点犹如人间仙境,吸引着无数摄影师和自然爱好者。
其次,在中国,丰富多样的历史遗迹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机会。
长城作为世界奇迹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
不仅可以欣赏到其壮观的建筑风格,还能感受到长城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
此外,故宫、兵马俑等都是中国历史与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们不仅见证了过去的辉煌,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中国的现代化城市也是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之一。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城市拥有现代化的建筑、繁华的商业街和独特的文化景观。
上海的外滩、北京的王府井、香港的维多利亚港等都是中国城市的标志性景点,它们融合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展现出中国城市的魅力。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中国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值得一提。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也孕育出了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无论是庙会、龙舟赛还是传统节日庆典,都是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绝佳方式。
中国的民间艺术表演如京剧、评剧等也吸引着众多游客的注意。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游客可以亲身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
综上所述,中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其自然风光、历史遗迹、现代化城市和民俗文化都展现了中国的独特魅力。
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中国为游客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体验。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中国,领略这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国家,亲身感受中国的独特魅力。
试举例说明地貌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点1、火山岩地貌1)花岗岩地貌景观花岗岩是地表最常见的酸性侵入岩。
南岳衡山主体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包括南岳岩体(东部)和白石峰岩体(西部)两大岩体,为一座断块垒形中山,发育着典型的群峰——条形岭脊花岗岩地貌,地貌类型多样,景观丰富,花岗岩山峰岭脊地貌奇特,阶梯状地貌典型,断层构造地貌明显,水蚀地貌、崩积地貌及石蛋地貌富有特色,可以作为同类花岗岩地貌类型的典型代表。
2)流纹岩地貌景观流纹岩作为酸性喷出岩,在其流出地表后的冷凝成岩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不同颜色流纹状构造。
这种岩体多节理和裂隙,经过构造上升,河流下切,重力崩塌,常常造成造型奇特的微地貌。
像奇峰、异洞、幽谷、峭壁、石柱和石礅等。
这些造型不仅丰富逼真,而且同一景物从不同时间、不同角度观看,还会步移景换,呈现多种不同的形态特征。
比如浙江雁荡山的著名造型峰岩灵峰,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可变幻成双手相合、雄鹰展翅、夫妻幽会等形象,因此又有合掌峰、雄鹰峰和夫妻峰等名称。
2)火山与熔岩地貌景观火山喷发过后,便会遗留下各种不同类型的熔岩地貌,主要有:火山锥、熔岩台地、火口湖、堰塞湖等。
2、沉积岩地貌1)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或存在流经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现象。
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
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
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
代表景点有广西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广东肇庆七星岩,四川兴文石林洞乡。
其中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为特色的桂林山水最为有名。
2)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
3、侵蚀堆积地貌1)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以张家界为主要代表。
喀斯特地貌区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日益重要。
喀斯特地貌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其美丽与神秘。
然而,喀斯特地貌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一、喀斯特地貌区旅游资源开发1、本地民俗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喀斯特地貌区以奇妙的喀斯特地貌、丰富的水资源、独特的风情民俗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
因此,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要注重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和传承。
例如,当地群众过大年的传统习俗、宗教信仰、膳食习惯、传统医疗等都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
2、景点建设和改善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喀斯特地貌区必然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景点来吸引游客。
然而,景点建设和改善必须与景区的自然环境及文化底蕴相匹配,不能损害环境,影响旅游体验。
3、旅游规划的完善完善的旅游规划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规划中应考虑景区的管理、旅游动线,以及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等问题。
4、促进多种旅游业态的发展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喀斯特地貌区还可以发展其他多种旅游业态,如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运动旅游等。
一个多元化、有趣、安全的旅游资源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旅游收益。
二、喀斯特地貌区生态环境保护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喀斯特地貌区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
加强宣传,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和破坏。
2、加大对环境的监管和保护喀斯特地貌区的保护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在形成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对景区环境的监管,增加执法力度,确保旅游业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完善环保配套设施环保配套设施不仅是保护环境的必要举措,而且也是提高旅游环境舒适度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例如,设置垃圾分类箱、废弃物处理厂,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等等。
4、发展绿色旅游绿色旅游是一种健康、环保、自然的旅游方式,是喀斯特地貌区未来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华北概况1地貌类型种类齐全,自然景观丰富2暖温带季风气候显著3.水体旅游资源丰富4.便捷的交通网特征:1.地貌形态复杂名胜景点众多2华夏文明的标志,文物古迹众多3.大陆性季风气侯典型旅游业淡旺季明显二、东北概况1.三面环山,平原中开的地貌形态2.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3.林海茫茫,物产丰富4.位置优越经济发达.特征:1.火山熔岩地貌奇特2. 气候旅游资源得天独厚3.生态旅游地域广阔形式多样4.温带海滨风光秀丽宜人5.名胜古迹以清代遗存民多6.民族风情复合多样.7.建筑艺术受多种文化影响8.民间艺术乡土气息浓厚三、华东概况1.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岛屿众多,2.夏热冬温,雨量丰沛3.物种丰富,物产富饶4.经济发达,文化繁荣5.交通发达,旅游设施完善特征1.名山众多,水景秀丽2.园林会名称夺目3.风景名胜云集旅游产品多样四、华中概况1.复杂的地形结构2.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3.丰富的生物和水利资源4.水陆并举,交通发达特征1.楚文化特色鲜明2.三国遗迹众多3.现代革命纪念地和伟人足迹众多4.山水风光独具特色原始性强五、华南概括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海域辽阔2.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3.农业发达,瓜果飘香4.经济繁荣,商业兴盛5.海陆联运,便利交通发达特征1.地貌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价值高2.独特的热带南亚热带风光与民族风情3.近代革命遗迹多,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丰富4.中外交融的岭南特色文化六、西南概况1.地形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水系密布岩溶地貌发育2.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明显3.奇花异草遍布,珍禽异兽繁多4.边贸日益繁荣5.交通条件改善特征1.岩溶地貌奇观荟萃2.峡谷风光雄险奇幽3.自然保护区景观众多4.天然的动植物园5.宗教文化为主的名山古迹较多6.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七、西北概况1.地形地貌排列有序,高山盆地相间分布2.典型的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3.经济与交通4.丰富的土特产特征1.风沙景观独具特色2.草原景观赏心悦目3.民族色彩浓郁4.丝绸之路古迹众多八、青藏概况1.广阔的高原地貌2.独特的高原气候3.众多的河流湖泊4.丰富的地热资源5.发展中的交通运输特征1.神祈祷雪域风光2.神秘的宗教文化3.多彩的藏域风情4.名贵丰富的物产。
旅游资源一,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地质类①矿石,矿物,矿产②地层,古生物③构造遗迹④地震遗迹地貌类①山岳地貌②峡谷地貌③沉积岩类地貌④岩浆岩类地貌⑤变质岩类地貌⑥海岸,海岛地貌⑦干旱半干旱区地貌⑧冰川地貌二,水体类①江河(风景优美的河流,人文历史悠久,漂流探险)②湖泊,沼泽湿地与水库③瀑布④泉水⑤海洋(海滨,海岛,海底,潮汐)⑥现代冰川三,生物类旅游资源①植物(森林,草原,植物园,生态农业)②动物(观赏,迁徙,珍稀,动物园)四,气象,气候和天象旅游资源①气象(云雾景,雨景,雪景,雾凇雨淞景,海市蜃楼,宝光)②气候(避暑型,避寒型,阳光充足型,极圈“白夜”型)③天象(日出与霞光,月相,日月并升,日食月食奇观)九,古代陵墓类①帝王陵墓②纪念性陵墓③崖墓与悬棺幕十,现代设施类①大型工程设施(水利,工业,交通,公用)②文化休闲设施(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③康体娱乐设施十一,古典园林类十二,城乡类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小城镇,现代都市,乡村风情十三,宗教类旅游资源(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建筑,雕塑,壁画,石窟艺术,佛塔,文化,节日等)十四,民俗风情①饮食习俗(日常,节日,礼仪)②传统服饰(传统汉族服饰,少数民族服饰)③特色名居(中国,世界)④婚姻习俗(汉族,少数民族)⑤丧葬习俗(土葬,天葬,水葬,树葬,塔葬,悬棺葬,火葬)⑥节庆活动十五,文学艺术类①旅游文学作品(游记散文,旅游诗词,风景楹联题刻,风景神话传说)②旅游艺术作品(书法绘画,音乐,影视,戏曲)③杂技和武术十六,旅游商品①地方土特产品(名酒,名茶,药材补品和中成药,其它地方特产)②民间工艺品(染织刺绣抽纱品,陶器瓷器,雕塑制品,漆器,金属工艺品,编织工艺品,文化用品,其他工艺品)。
我国地貌旅游资源
地貌指的是地表起伏的形态,也称为地形。
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地貌旅游资源。
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只有29%的面积是陆地。
因此地球表面的地貌分为海洋地貌和陆地地貌两大类。
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地貌旅游资源基本上是陆地地貌。
根据形态结构,地貌划分五大地貌类型:
(1)、平原一般是指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下,内部相对高差在50米以下的地形区。
平原给人以平阔畅达的美感,一些河流冲积平原又往往是人类从远古以来的主要栖息地,不仅其自然风光美丽,而且人文景观荟萃,城乡繁荣发展,因此多具较好的旅游价值。
(2)、高原通常把海拔超过500米(在我国通常超过1000米),面积较大、地面起伏平坦的地区称为高原。
高原以其高亢、辽远的空间美感,以及特殊的高原气候、自然环境和民俗特征,给人带来特殊的体验和神秘感,由此具有观光、休养、考察、探险等多种旅游价值。
(3)、山地通常把海拔超过500米,坡度较陡的地形称为山地。
山地是五大基本地貌中最富有多样性造型的自然景观资源,雄、奇、险、秀、幽及其组合变化,是山地景观地貌的主要审美特征。
(4)、丘陵通常把海拔高度低于5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坡度较缓的地形称为丘陵。
丘陵起伏比山地和缓,但两者难以截然分开。
因此丘陵部分地具有山地的旅游价值,同时有可能具有更丰富的人文景观。
丘陵也容易被开发成果园和茶园,发展观光农业条件最好。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相对高差一般在500米以上的地貌类型。
盆地往往是众水汇集之地,多具有与冲积平原相类似的旅游价值。
四川盆地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按照地貌的不同成因,又可把地貌分成岩溶地貌、熔岩地貌、丹霞地貌、花岗岩地貌、流纹岩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等等。
花岗岩地貌
(一)、成因与分布花岗岩是地表最常见的酸性侵入岩。
我国众多的名山景观中,由花岗岩所构成的景观为数最多。
泰山、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崂山、千山、天台山等都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名山。
(二)、花岗岩地貌景观的突出特点1、主峰突出花岗岩地貌节理发育,经过抬升作用,可形成高大挺拔的山体,使主峰十分明显。
2、象形石峰花岗岩因为十分坚硬,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表面多呈“球状风化”,形成浑圆的“石蛋”,或其他各种惟妙惟肖的象形石峰。
像黄山的怪石就是黄山“四绝”之一。
3、危崖峭壁花岗岩山地岩体垂直节理发育,经流水切割侵蚀或风化崩塌作用,常出现大面积的危崖峭壁,峰林深壑。
4、雄伟险峻主峰高大挺拔,周围群峰簇拥,各种奇妙的石蛋和象形石峰,共同构成花岗岩地貌的最直观印象,就是它们的雄伟险峻。
像我国自古就有“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之说,就是这个道理。
流纹岩地貌
(一)、成因与分布流纹岩是酸性喷出岩。
我国流纹岩山地以浙江省为最多,著名的有雁荡山、天台山、会稽山以及西湖附近的宝石山等。
(二)、流纹岩地貌的特点1、流纹状构造流纹岩作为酸性喷出岩,在其流出地表后的冷凝成岩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不同颜色流纹状构造。
2、变幻造型流纹岩岩体多节理和裂隙,经过构造上升,河流下切,重力崩塌,常常造成造型奇特的微地貌。
像奇峰、异洞、幽谷、峭壁、石柱和石礅等。
这些造型不仅丰富逼真,而且同一景物从不同时间、不同角度观看,还会步移景换,呈现多种不同的形态特征。
比如浙江雁荡山的著名造型峰岩灵峰,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可变幻成双手相合、雄鹰展翅、夫妻幽会等形象,因此又有合掌峰、雄鹰峰和夫妻峰等名称。
岩溶地貌
(一)、岩溶地貌成因岩溶地貌是指碳酸盐类岩石(主要是石灰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在以水的溶蚀为主的内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岩溶地貌研究始于前南斯拉夫西北的喀斯特高原而得名。
我国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最为广泛和典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岩溶地貌典型发育地区。
(二)、岩溶地貌景观主要类型
1、.石峰、石林和石芽石峰有峰丛、峰林及孤峰,石林和石芽也会有多种造型。
上述景观地貌在我国以广西桂林和云南路南石林最具代表性。
桂林山水有“甲天下”的美名,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皆源于那里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
山青、水秀、石美、洞奇。
漓江水清如镜,两岸诸峰叠翠,“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更把这里称作“碧莲玉笋世界”。
云南路南石林位于路南彝族自治县,是另一处典型的岩溶峰林景区。
数十米高的石峰,组成壮观的石的森林,不受寸土,峭拔挺立,似刀峰剑丛,直指青天。
怪石嶙峋,多惟妙惟肖造型,如“阿诗玛”,“万年灵芝”,“凤凰梳翅”等。
造型生动,步移景换,是我国一处造型地貌博物馆。
2、岩溶洞穴我国著名的岩溶洞穴有广西桂林的芦笛岩、七星岩、南宁的伊岭岩、贵州安顺的织金洞、龙宫洞、江苏宜兴三洞、浙江桐庐的瑶琳仙境、北京石花洞、辽宁本溪水洞、广东肇庆七星岩等。
有些溶洞内还有大量的石笋、石钟乳、石花、石幔等岩溶凝聚物,令人目不暇接。
有些溶洞内还有地下暗河、地下瀑布,更使人流连忘返。
3、石灰华四川黄龙是我国最大的石灰华岩溶景观分布区,密布着3000多个石灰华五彩水池,乳黄色的石灰华堆积成的“岩溶边坝”,犹如梯田,景色异常迷人。
熔岩地貌
(一)、熔岩地貌成因及类型熔岩地貌是地下岩浆涌出地表所形成的地貌。
在地球岩石圈之下,存在着一个岩石呈熔融状态的软流层,火山喷发时的岩浆主要来源于此。
因地壳断裂、新构造运动或板块运动,地下岩浆涌出地表而形成熔岩流,同时还伴有大量气体和其他火山物质喷发。
(二)、火山喷发过后,便会遗留下各种不同类型的熔岩地貌
1、火山锥在岩浆涌出地面的通道(火山口)附近,在岩浆活动停止后,由于各种火山喷出物冷却凝固和堆积,形成圆锥状山丘,这就是火山锥。
像日本的富士山就是一座著名的锥状火山。
2、熔岩台地岩浆涌出地表后,因为温度下降,岩浆就要冷却凝固,覆盖在所流淌的地表上,就是熔岩台地。
3、火口湖火山喷发过后,火山口积水而成的湖泊。
吉林省的长白山白头山天池,就是著名的火口湖。
4、堰塞湖火山喷发时,大量的熔岩或其他火山喷出物堵塞河道而形成的湖泊。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就是著名的熔岩堰塞湖。
丹霞地貌
(一)、成因与特点丹霞地貌是红色沙砾岩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而成的方山、奇峰、赤壁、溶洞等特殊地貌。
此种地貌最早发现于广东仁化丹霞山,故名。
丹霞地貌的主要特点是:碧水丹山,精巧玲珑;方山峭壁,峰奇洞幽。
(二)、在我国的分布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代表性的名山有广东丹霞山和福建武夷山等。
广东坪石的金鸡岭,河北承德的磬锤峰和僧帽山,安徽的齐云山,以及湖南武陵源的大部分景区也属于此种地貌。
海岸地貌
(一)、成因与分类海岸地貌是海岸在地质构造运动、海浪潮汐的冲刷堆积、以及
生物气候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类型。
根据构成海岸的地表形态和组成物质的差异,可以把海岸地貌分成最基本的三大类:山地海岸、平原海岸、生物海岸。
(二)、在我国的分布杭州湾以南多岩岸。
其中以广东汕头、福建厦门、广西北海、海南、台湾基隆等地海滨最为著名。
这些地方的海岸陡崖及各种海蚀景观令人称绝。
杭州湾以北多沙岸。
以河北北戴河、南戴河、辽宁大连、山东青岛、烟台等地海滨最为著名。
这些地方多开辟了良好的海滨浴场。
我国的红树林海岸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福鼎以南的大陆海岸,其中福建、广东、海南、台湾等省较多。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海岸已被我国定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此地的红树林海岸景观和它的生态环境系统;珊瑚海岸主要分布在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沿岸、以及南海诸岛。
其他地貌
(一)、风沙地貌风沙地貌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风积地貌,其二是风蚀地貌。
(二)、冰川地貌主要由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三)、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