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真菌感染
- 格式:doc
- 大小:44.59 KB
- 文档页数:4
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实验室诊断操作侵袭性真菌病是一种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快速进展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感染。
诊断这种疾病对于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非常关键。
实验室诊断操作在确定侵袭性真菌病的病原体和提供治疗指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实验室诊断的一般操作流程。
1. 样本采集与处理:1.1 采集样本:侵袭性真菌病的常见感染部位包括血液、呼吸道、皮肤和组织等。
根据患者症状和病灶位置,选择适当的样本进行采集。
例如,可以采集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皮肤刮擦物或活体组织标本。
1.2 样本处理:对于血液样本,应使用无菌技术将其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对于其他类型的样本,可以先进行显微镜检查,然后选择适当的培养方法。
2. 微生物学检测:2.1 直接检测:可以使用显微镜检查样本制片,进行真菌形态学观察。
采用染色方法如格罗科托菲洛玛抗体染色或维尔森染色,可以更好地观察到真菌的特征结构。
2.2 培养方法:将样本接种于适宜的真菌培养基,如Sabouraud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如颜色、形态、菌落特点等,判断是否有真菌的生长。
2.3 生物化学鉴定:对于培养出的真菌菌株,可以使用生物化学鉴定方法,如API脂多糖、API快速20C系统等,对菌株的生化特征进行鉴定,以确定病原物种。
3. 分子生物学检测:3.1 核酸提取:根据样本类型,选择适当的核酸提取方法。
例如,对于血液样本,可采用商用核酸提取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提取。
3.2 PCR扩增:设计合适的引物和探针,选择特异性基因进行PCR扩增反应。
常用的基因包括ITS rDNA、18S rDNA和内转录间隔区等。
3.3 扩增产物检测:利用凝胶电泳或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检测扩增产物,并根据产物大小和序列确定菌株的分类。
4. 药敏试验:4.1 药敏试验建立:对分离得到的致病真菌菌株,可以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疗指南【概述】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是指侵袭深部组织和内脏以及全身的真菌感染,包括深部组织感染和真菌血症以及血行播散导致的全身皮肤黏膜感染,过去称为深部真菌感染或系统性真菌感染,现统一命名为IFI。
【IFI诊断】儿科IFI的诊断尚无标准。
根据2010《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制定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IFI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2009年《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制定的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指南以及欧美国家有关诊治指南,IFI 诊断采用分级诊断模式。
分级诊断由宿主(危险)因素、临床证据、微生物学证据和组织病理学4部分组成,诊断分为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三个级别:1.确诊:宿主(危险)因素+临床证据+组织病理学和(或)有确诊意义的微生物学证据;2.临床诊断:宿主(危险)因素+临床证据+有临床诊断意义的微生物学证据;3. 拟诊:宿主(危险)因素+临床证据。
【IFI治疗药物】1. 两性霉素B及其含脂制剂:适应症:可用于曲霉菌、假丝酵母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等引起的感染。
用法:1)静脉滴注:①两性霉素B 0.5~1mg/(kg.d),开始先以0.1mg/(kg.d)给药,逐渐增加到足量。
②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适用于无法耐受两性霉素B患者;肾功能严重损害不能使用两性霉素B常规制剂的患者。
目前有3种制剂,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ABLC)、两性霉素B胆固醇复合体(ABCD)、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
推荐剂量:ABLC为5mg/kg,ABCD为3~4mg/kg,L-AmB为3~5mg/kg。
亦主张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缓慢滴注。
2) 椎管内注射或脑室内注射:限于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病情严重或静脉滴注失败的病例。
儿童鞘内注射:首次0.01mg,用蒸馏水稀释后缓慢注入。
以后每天1次,剂量渐增,约1周内增至每次0.1mg。
以后每隔1~3天增加0.1mg,直至每次0.5mg为止,不超过0.7 mg。
侵袭性真菌感染概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左大鹏真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将近有 20 万种,大多数对人是无害的,仅有 150 种可以引起人和动物致病。
什么是真菌?真菌是指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没有根茎叶,以寄生或腐生的方式生存,培有有性和无性的方式进行繁殖的真核细胞类的微生物。
我们整个的生命体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真菌和我们人一样都属于真核生物。
第二,真菌的分类,按照生物学的分类原则,可以分为给、门、纲、目、科、属、种。
真菌当然属于真菌界,目前真菌门可以分为五个衙类,或者五个亚门。
18 纲, 68 目,这五个亚门分别是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
在上面五个亚门中只有半知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与人类的真菌感染有关系。
按照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方式真菌可以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大类。
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其中又包括酵母菌和类酵母菌两类,目前已知有 1000 多种,类酵母菌通过母细胞长出芽体繁殖,并延长成芽体,称为假菌丝。
假菌丝联接在一起称为假菌丝体。
我们看左下面这样一个模式图,是假酵母菌菌丝的形成过程。
这边是一个显微镜下所看到的一个类酵母菌的菌丝,还有大小不同的孢子。
类酵母菌的菌落形态和酵母菌的菌落形态基本上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类酵母菌他的假菌丝可以伸进到培养基里面,所以又称为假丝酵母菌,假丝酵母菌就是念珠菌,专业名称上我们叫做假丝酵母菌。
但是在临床习惯上大家都称叫念珠菌,实际上念珠菌就是假丝酵母菌。
在酵母菌当中对人致病主要是白色假丝酵母菌,或者叫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
我们看这是一个白色假丝酵母菌的一个形态图。
这是一个隐球菌的形态图。
第二大类就是霉菌,霉菌又称为丝状真菌,它是一个多细胞的真菌了,它有菌丝和孢子。
现在地球上有 45000 种以上的霉菌。
霉菌中间和我们临床有关的常见的有致病性的霉菌主要是根霉、毛霉、曲霉、还有青霉。
曲霉又是一大类,我们说曲霉的曲霉军菌属,其中又有烟曲霉、黄曲霉和土曲霉。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是一种罕见但非常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中,比如接受器官移植、患有癌症或血液疾病、使用药物或经历过其他医疗操作的人士。
因为侵袭性真菌感染几乎总是要用药物来进行治疗,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治疗药物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杀灭侵袭性真菌,控制感染。
以下是常见的抗真菌药物:1.氟康唑(fluconazole)氟康唑是一种口服药物,适用于治疗大多数真菌感染,包括侵袭性真菌感染。
适合的剂量和时长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和感染的部位而定。
2.伊曲康唑(itraconazole)伊曲康唑是一种更广谱的抗真菌药物,可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
与氟康唑相比,它可以更彻底地杀灭真菌,但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3.阿莫西林(amphotericin B)阿莫西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
它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来使用,并在短时间内杀死真菌。
但它也有一些不良反应,如肝损伤和肾脏损伤等。
4.卡泊芬净(caspofungin)卡泊芬净是一种新型的、广谱的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难治性真菌感染。
卡泊芬净通过阻断真菌细胞壁合成杀灭真菌,与其他抗真菌药物相比,不良反应较少。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药物对不同类型的真菌有不同的疗效。
如何选择适合的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真菌类型和感染部位等因素来决定,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外科手术除了药物治疗,一些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来控制感染。
外科手术可以去除感染区域,减轻对身体的伤害。
外科手术通常用于以下情形:1.感染的部位无法被药物治愈如果药物治疗无法控制感染,那么外科手术是必要的。
外科手术可以切除感染区域,减少感染蔓延的风险。
2.移植手术后在接受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通常被抑制,无法有效对抗真菌感染。
如果患者出现了侵袭性真菌感染,外科手术可以帮助去除感染区域。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FI)日益成为导致恶性血液病及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
目前已知引起IFI最常见的致病真菌包括曲霉菌菌属和白色念珠菌,然而非白色念珠菌和其他微生物亦呈逐渐增多趋势。
为了进一步规范IFI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特约国内有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参照国外相关的标准,制定出适合国人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现予以公布,供国内广大同道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和借鉴。
同时希望广大读者在实施过程中对本草案提出修改意见,以供再次修订时参考。
诊断标准一、定义目前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FI)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争议,为给IFI下一个标准化的定义,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并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IFIC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有关标准,对癌症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IFI的定义及诊断标准达成共识。
定义由宿主因素、临床标准及微生物标准所组成。
诊断分3个级别:确诊、临床诊断及拟诊,其各自标准如下。
二、确诊IFI (一)深部组织感染 1.霉菌:相关组织存在损害时(镜下可见或影像学证据确凿),在针吸或活检取得的组织中,采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获菌丝或球形体(非酵母菌的丝状真菌);或在通常无菌而临床表现或放射学检查支持存在感染的部位,在无菌术下取得的标本,其培养结果呈阳性。
2.酵母菌:从非黏膜组织采用针吸或活检取得标本,通过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获酵母菌细胞和(或)假菌丝;或在通常无菌而临床表现或放射学检查支持存在感染的部位(不包括尿道、副鼻窦和黏膜组织),在无菌术下取得的标本,其培养结果呈阳性;或脑脊液经镜检(切片以印度墨汁或染色)发现隐球菌或抗原反应呈阳性。
(二)真菌血症 1.霉菌:血液真菌培养呈阳性(不包括曲霉菌属和除马尼非青霉的其他青霉属),同时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相关致病菌的感染。
2.酵母菌:血液培养呈念珠菌或其他酵母菌阳性,同时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相关致病菌的感染。
三、临床诊断IFI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详见附录1),1项微生物学标准(见附录3),且可能感染部位符合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标准(见附录2)。
四、拟诊IFI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详见附录1),1项微生物学标准(见附录3),或可能感染部位符合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标准(见附录2)。
附录1 宿主因素: (1) 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 且持续10d以上;(2) 体温>38℃或<36℃,且存在下列任何1种易感因素:a. 之前60d内出现过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10d以上);b.之前30d内,曾使用过或正在使用强效免疫抑制剂;c.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d.患者同时患有艾滋病;e.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和体征;f.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
附录2 临床标准:适合于以下各种情况的次要标准:持续发热超过96h,合理的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
1.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标准:CT检出以下任何1种渗出征象:光晕征;新月形空气征;实变区域内出现空腔。
次要标准: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
2.鼻及鼻窦感染:主要标准:影像学检查提示鼻窦部位侵袭性感染(窦壁侵蚀,或感染突入临近部位,及颅骨基底部位的广泛破坏)。
次要标准1)上呼吸道症状(流涕,鼻塞等);(2)鼻溃疡,鼻黏膜结痂,鼻衄;(3)眶周肿胀;(4)上颌窦压痛;(5)硬腭黑色坏死性损伤或穿孔。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标准:影像学检查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从鼻旁窦、耳部或椎突蔓延而至的脑膜炎;颅内脓肿或梗死等)。
次要标准(脑脊液培养和镜检均未发现其他病原体及恶性细胞)1)局灶性神经症状和体征(包括局灶性癫痫,偏瘫和脑神经麻痹等);(2)精神改变;(3)脑膜刺激征象;(4)脑脊液生化学检查和细胞计数异常。
附录3 微生物学标准: (1) 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呈真菌(包括曲霉菌属、镰刀霉属、接合菌和放线菌属等)或新生隐球菌阳性;(2) 鼻窦抽取液直接镜检或细胞学检查,或培养呈真菌阳性;(3) 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直接镜检或细胞学检查,发现曲霉菌或隐球菌;(4)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脑脊液或2份以上的血液样品呈曲霉菌抗原阳性;(5) 血液呈隐球菌抗原阳性;(6) 无菌体液中,经直接镜检或细胞学检查,发现除隐球菌外的其他真菌;(7)未留置尿管的情况下,连续2份尿样培养均呈酵母菌阳性;(8) 未留置尿管的情况下,尿检见念珠菌管型;(9) 血培养呈酵母菌阳性;(10) 肺部异常,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标本中(血液、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无法培养出任何致病细菌。
治疗原则一、预防治疗指在真菌感染高危的患者中,预先应用抗真菌治疗。
适合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患者群包括:接受高强度免疫抑制治疗的骨髓移植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阶段粒细胞缺乏并同时接受大剂量皮质激素的患者、淋巴瘤接受利妥昔单抗或嘌呤类似物联合化疗出现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双重减少的患者等。
预防治疗的疗程以2~4周为宜。
虽然两性霉素B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标准治疗,但是由于其毒性,并不适合在预防阶段应用。
氟胞嘧啶的抗菌谱相对较窄,同时它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单药使用易出现耐药。
预防阶段比较合适的药物是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而具体选择应根据院内真菌、药敏及耐药的情况而定。
推荐治疗药物:伊曲康唑口服液、氟康唑口服或静脉注射剂。
二、经验治疗 IFI的临床表现无特殊性,病原体的检出需要一定的时间,难以早期确诊,而延误治疗常导致患者死亡。
为此,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显得尤其重要。
经验性治疗指在免疫缺陷、长期应用激素治疗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广谱抗生素治疗7d无效者,或者起初有效但3~7d后再现发热,在积极寻找病因的同时,可经验性应用抗真菌治疗。
在经验性治疗中,伊曲康唑和氟康唑仍是最常用的药物,但伊曲康唑所拥有的理想的广谱抗菌活性和安全性使其成为更为合适的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近几年曲霉菌和非白色念株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而白色念珠菌感染则有所下降,曲霉菌对伊曲康唑敏感而对氟康唑耐药。
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较多。
推荐治疗药物:一线用药: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二线用药:伏立康唑、卡泊芬净。
三、临床诊断患者的治疗两性霉素B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标准治疗。
对于曲霉菌感染,由于氟康唑对其不敏感,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均可是首选药物,两者可以单一应用,也可以联合应用;对于白色念珠菌导致的感染,上述三类药物均可考虑应用。
也可以考虑应用伏立康唑、卡泊芬净,前者的抗菌谱与伊曲康唑相近,但国内尚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经验。
在临床诊断IFI的情况下,应足量、足疗程应用抗真菌治疗,以免疾病复发。
推荐治疗药物: 应根据临床推断的致病菌种,可选择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也可考虑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
四、确诊治疗可参考附录中疾病各论。
附录1: IFI的治疗药物简述 1.两性霉素B: 多烯类抗真菌剂,抗真菌谱包括除土曲霉菌及放线菌属外的多数致病真菌。
(1)适应证:可用于曲霉菌、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等引起的确诊及拟诊IFI感染以及IFI经验治疗。
(2)药代动力学:几乎不被肠道吸收,静脉给药较为理想。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可通过胎盘屏障,血浆半衰期为24h,肾脏清除很慢。
(3)用法与用量:静脉给药,每天0.5~1.0mg/kg。
(4)注意事项:传统两性霉素B 制剂具有严重的肾脏毒性,需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肾功能及血钾水平监测,在肾功能显著下降的情况下应予以减量,并应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合用。
另外,应注意两性霉素B在输液中的反应。
2.伊曲康唑: 三唑类抗真菌剂,抗真菌谱包括曲霉菌、念珠菌属、隐球菌属和组织胞浆菌等主要致病真菌,对镰刀霉活性较低,对毛霉菌感染无效。
(1)适应证:曲霉菌、念珠菌属、隐球菌属和组织胞浆菌等引起的确诊及拟诊IFI的治疗以及IFI经验治疗,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的预防治疗。
(2)药代动力学:采用β-环糊精技术的口服液比胶囊剂的生物利用度大幅提高。
蛋白结合率为99%。
血浆半衰期为20~30h。
在肺、肝脏、肾脏、肌肉及骨骼等组织中的浓度则比血药浓度高2~3倍,脑脊液中含量很低。
经肝P450酶系广泛代谢,代谢产物经胆汁和尿液排泄,其中羟基伊曲康唑具有和伊曲康唑同等的抗真菌活性。
(3)用法与用量:①IFI的确诊、拟诊和经验治疗:第1~2天:200mg,静脉注射,每天2次;第3~14天:200mg,静脉注射,每天1次;输注时间不得少于1h;之后序贯使用口服液,200mg,每天2次,直至具有临床意义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消除。
②IFI的预防治疗:每天5mg/kg,疗程一般为2~4周。
(4)注意事项:长期治疗时应注意对肝功能的监护,不得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合用,静脉给药不得与其他药物采用同一通道。
应注意伊曲康唑与某些经肝P450酶系代谢的药物合用时发生的药物相互作用(详见说明书)。
3.两性霉素B脂质体: 抗真菌谱同上,采用脂质体技术制备,价格较昂贵。
(1)适应证:IFI的经验及确诊治疗;无法耐受传统两性霉素B 制剂的患者;肾功能严重损害,不能使用传统两性霉素B 制剂的患者。
(2)药代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易在肝脏及脾脏中浓集,肾脏中则较少蓄积,清除半衰期为100~150h。
(3)用法与用量:起始剂量为每天1mg/kg,经验治疗的推荐剂量为每天3mg/kg,确诊治疗为每天3或5mg/kg,静脉输注的时间不应少于1h。
(4)注意事项:肾毒性显著降低,输液反应也大大减少,但仍需监测肾功能。
4.氟康唑: 三唑类抗真菌剂,抗真菌谱包括念珠菌属(主要为白色念株菌,其对光滑念珠菌的活性降低,对克柔念珠菌无活性)、新生隐球菌,对曲霉菌感染无效。
(1)适应证:非粒细胞减少患者的深部念珠菌病;艾兹病患者的急性隐球菌性脑膜炎;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预防,对曲霉菌病无预防效果。
(2)药代动力学:口服迅速吸收,进食对药物吸收无影响。
蛋白结合率低。
肾脏清除,血浆半衰期为20~30h,血中药物可经透析清除。
(3)用法与用量:①侵袭性念珠菌病:200~400mg/d,若氟康唑治疗5d后,患者仍不能退烧,或出现其他症状的缓解,则应换用伊曲康唑等其他药物。
②念珠菌病的预防:50~400 mg/d,疗程不宜超过2~3周。
(4)注意事项: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来自胃肠道,长期治疗者亦需监测肝功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可能(详见说明书)。
5.卡泊芬净: 棘白菌素类抗真菌剂,抗真菌谱包括多种致病性曲霉菌属和念珠菌属真菌,对新生隐球菌和镰刀霉属、毛霉菌等无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