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专题讲座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7
如何纠正和防止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小学化”是多年来的一种教育现象,一些幼儿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迎合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内容,这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许多专家、学者从理论高度深入剖析了其成因与防止策略,我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只能从实践问题谈谈自己浅见。
一、落实《纲要》,树立科学教育理念1.依据幼儿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一日活动。
科学合理的一日活动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
幼儿一日活动安排保证内容丰富、设置科学,保教并重,兼顾教育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将一日活动各个环节有机结合,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交替,集体活动和自主活动的交互,让幼儿有充分自主、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如区域活动、晨间活动、户外游戏活动等等),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和足够的游戏活动时间,做到既有教师直接组织的集体活动,也有幼儿分散的自主游戏。
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支持幼儿的探究与发现,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转变教师观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游戏中促进幼儿发展。
遏制“小学化”倾向,首先必须转变教师教育观念,通过园本培训,派教师走出去等形式,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认识和专业水平,明确幼儿园一日活动都是课程,充分认识游戏的重要性,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在游戏中培养良好习惯。
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步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在待人接物、外出活动过程中培养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过程中培育的。
老师们要善于抓住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教育、指点,如在生活活动中,通过观看图片、讲故事,使幼儿明白饭前便后要洗手,咳嗽、打喷嚏是用手或手臂遮挡,避免细菌散播等;在日常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将自己脱下的外套折叠整齐,并按一定的摆放方法放在固定的地方,午睡起床,引导幼儿折叠自己的小被子,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等。
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引言概述:幼儿园是培养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然而,近年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逐渐增多,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幼儿的权益和培养他们的兴趣与创造力,幼儿园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发生。
一、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1.1 提供多样化的游戏和活动幼儿园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游戏和活动,包括自由游戏、角色扮演、艺术创作等,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自由发挥,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1.2 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幼儿园应该鼓励幼儿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例如团队游戏和集体表演等。
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巧,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1.3 提供适龄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该提供适龄的教育资源,例如图书、玩具和教具等。
这些资源应该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2.1 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幼儿园应该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包括适当的休息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
这样可以保证幼儿有足够的休息和运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2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幼儿园应该提供健康的饮食,包括均衡的营养和适量的食物。
同时,幼儿园也应该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多吃蔬菜水果、少食垃圾食品等。
2.3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应该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机制。
通过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和提供个体化的辅导服务,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强化幼儿园的游戏性质3.1 以游戏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幼儿园应该采用以游戏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通过游戏来引导幼儿学习和探索。
这样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避免过早引入过于正式的学习内容。
3.2 创设富有游戏性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应该创设富有游戏性的学习环境,包括布置温馨的教室、搭建丰富的角色扮演区域和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等。
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引言:幼儿教育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积极探索、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
但许多幼儿园近年来出现了“小学化”倾向,过度注重知识灌输和应试教育,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1.1 基础知识过早灌输由于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许多幼儿园将更多时间用于灌输基础知识,如字母、数字等,而忽视了幼儿运动、语言表达、社交技能等的培养。
1.2 应试教育的过度追求为了适应小学教育的内容和考试形式,许多幼儿园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应试能力的培养上,强调记忆和机械式的操作,缺乏对幼儿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1.3 偏重课业负担的增加一些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课程内容和任务的数量,导致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承受了较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2.1 家长期望过高现代社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很高的期望,许多家长认为提前接触学习内容可以帮助孩子获得竞争优势,从而过度要求幼儿园的教学。
2.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一些地区的幼儿教育资源有限,导致家长无法选择质量较好的幼儿园,只能将孩子送到注重应试教育的幼儿园。
2.3 就业压力的影响由于社会竞争激烈,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将来能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希望他们能够在幼儿园阶段就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三、应对策略3.1 优化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幼儿园应该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社交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减少对基础知识的强调,提倡多种形式的探索和游戏。
3.2 监管与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幼儿教育机构的监管,对违反幼儿教育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建立健全幼儿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使幼儿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孩子的成长。
3.3 家庭教育的引导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术成绩,还要注重孩子的体验、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杜绝小学化知识讲座教案一、教育背景和教学目的随着社会学习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竞争压力的加大,幼儿园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
教师应该站在健康成长的角度,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并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意识。
本次教学目的在于:1.帮助幼儿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教育意义和目的。
2.引导幼儿家长根据幼儿特点指导其学习和生活。
3.了解和分析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方面出现的小学化现象及解决方案。
二、教学内容和阶段第一阶段:开场白时间:5分钟内容:教师向家长介绍本次讲座的主题,教育方针和目标。
第二阶段:小学化现象整理分析时间:15分钟内容:教师通过PPT演示,将会出现的小学化现象进行整理分类,如过早学习英语、过早培养某一项技能等等,并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第三阶段:幼儿教育指南时间:30分钟内容:教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介绍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如学习习惯、生活常识、语言表达、想象创造等方面的学习指导和注意事项。
第四阶段:家长小组讨论时间:30分钟内容:教师设计小组讨论环节,引导家长就学校教育方针及家中教育方式进行交流,同步解决家长和幼儿间出现的问题和误区。
第五阶段:课堂总结时间:10分钟内容:总结本次讲座,点名回顾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态度变化及对于教师和家长教育的反馈意见。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模式:面对面授课 + 小组讨论授课方式:PPT讲授 + 互动问答策略:1.整体分析趋势,分析幼儿家庭和教育现状,深入理解小学化造成的影响。
2.优化教学内容,考虑小学化现象及幼儿需要,提供正确的、合理的教育指导方案。
3.结合家长教育方法,促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健康关系。
引导家长认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责任和任务,通过互相讨论,更好地了解幼儿教育需求。
四、评估方式1.家长反馈表。
在教学结束后分发反馈表,征询家长们对于本次讲座的意见和建议。
2.参与观察分析。
教师们对家长们的观察和个性化参与能力进行评估。
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长对教育的期望提高,幼儿园教育逐渐浮现了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指的是在幼儿园教育中过度强调学习成绩、功课负担过重,忽视幼儿身心发展和兴趣培养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违背了幼儿教育的本质和原则,也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为了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幼儿的全面发展,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发生。
二、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措施1. 制定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幼儿园应明确教育目标,强调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兴趣发展。
同时,制定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课程标准,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情感发展。
2. 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为了让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幼儿园应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活动场所。
教师应采用启示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创造和动手能力。
3. 加强师资培训和专业发展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能够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育。
4. 建立家园合作机制幼儿园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
同时,鼓励家长参预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共同关注和促进幼儿的发展。
5. 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幼儿的权益得到保障。
对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进行整改,对达到标准的幼儿园赋予表扬和奖励。
三、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意义1. 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过度强调学习成绩和功课负担会给幼儿带来过大的压力,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发生,能够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 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幼儿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如何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一、表现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表现在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中。
孩子们开始被强迫背诵知识,进行机械性学习,缺乏游戏和亲子互动的时间。
教师过度注重学术表现,而忽视了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培养。
二、危害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儿童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
孩子们缺乏了解和关注自己
兴趣爱好的时间,无法体验到真正的童年乐趣。
过早的学习压力可能导致儿童产生学习焦虑和自卑感,甚至对学习和未来感到厌倦。
三、原因
1.社会竞争压力:父母普遍为了让孩子在面对激烈社会竞争时更有优势,
过早给孩子灌输学习需求。
2.教育政策导向:部分学校为了应对教育政策要求,提前启动学习。
3.家庭教育观念:对教育过度重视学术成就,忽略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
需求。
四、倾向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主要体现在对学术内容的过早强调,忽视了儿童体验、游戏
和社交等方面发展的重要性,使儿童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和发展空间。
五、措施
1.建立健康的家庭教育观念,不仅应关注学业,也应关心儿童全面发展。
2.教育界应鼓励幼儿园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
社交能力。
3.督促教育机构合理安排幼儿园活动时间,让儿童有充足的玩耍和放松
时间。
4.提倡孩子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不强迫于机械性学习。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减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发生,使孩子能够更好地
享受童年,健康成长。
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但近年来,一些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倾向,给幼儿带来了不适和压力。
为了确保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特色,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一、建立合理的教育目标
1.1 制定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目标
1.2 强调幼儿园教育的游戏性和趣味性
1.3 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情感发展
二、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2.1 注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2.2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各类活动
2.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音乐、手工等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1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3.2 培养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态度
3.3 建立定期培训和交流机制,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4.1 定期举办家长会议,了解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4.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类活动
4.3 建立家园共育的理念,形成良好的教育合作氛围
五、加强管理和监督
5.1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5.2 定期进行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督
5.3 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特色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确保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特色,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希望各幼儿园能够认真贯彻执行,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服务。
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标题: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引言概述: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为了保障幼儿园教育的特色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小学化倾向的发生。
一、建立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理念
1.1 着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
1.2 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1.3 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发展节奏
二、创设符合幼儿发展需求的教育环境
2.1 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2.2 提供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
2.3 注重亲师互动和同伴合作
三、制定符合幼儿特点的教学计划和活动
3.1 以游戏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3.2 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3.3 注重情感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四、培养符合幼儿特点的教师团队
4.1 提高教师的幼儿教育专业素养
4.2 强调教师的情感关怀和耐心倾听
4.3 鼓励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密切合作
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5.1 定期举办家长会议和交流活动
5.2 增加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机会
5.3 建立家园共育的合作机制
结语: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阶段,防止小学化倾向的发生是幼儿园教育的
重要任务。
通过建立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理念、环境和活动,培养专业的教师团队,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可以有效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发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1. 问题背景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指幼儿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习内容和学习成绩,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兴趣培养。
这种倾向可能导致幼儿在幼儿园阶段丧失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学习厌恶情绪,甚至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2. 目标幼儿园应该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提供适合幼儿发展的游戏和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出现。
3. 解决方案为了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发生,幼儿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游戏和活动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3.2 重视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园应重视幼儿的兴趣培养,鼓励幼儿参与各种游戏和活动。
通过多样化的游戏和活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3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材料。
教室应布置温馨舒适,教具应多样化且具有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和创造力。
3.4 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幼儿园应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探究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
3.5 加强家园合作幼儿园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和成长。
家长可以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兴趣和能力。
4. 实施效果评估幼儿园应定期对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措施进行评估,了解实施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评估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状态、与家长的沟通和教师的反馈等方式进行。
5. 结论为了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出现,幼儿园应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
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重视幼儿的兴趣培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和加强家园合作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发生。
2019年35期总第475期ENGLISH ON CAMPUS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策略文/李 英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普遍存在“小学化”倾向,特别是乡镇、农村幼儿园“小学化”现象非常突出,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专家们呼吁“把童年还给孩子!”,全社会应共同防范和抵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那么,如何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我认为应从幼儿园的办园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有效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坚持依法办园,端正办园指导思想幼儿园应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等近几年出台的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法规、文件,依照国家相关要求,明确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原则,端正办园指导思想,自觉抵制把“幼儿园”等同于“学校”的思想和做法,逐步规范幼儿园管理和教师的保教行为。
二、转变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出现实际上是错误教育观念影响下的产物,要解决“小学化”倾向,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幼儿园要转变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应试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以幼儿为本”的科学幼儿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保教结合,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准确定位课程范畴首先,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把入园、离园、盥洗、饮食、排泄、睡眠、上课、早操、午间操、游戏活动等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均纳入幼儿园的课程范畴之内,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将教育渗透在一日的生活、游戏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良好个性品质和基本能力。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教育方法详解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防止小学化教育。
防止小学化教育,就是让幼儿园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而不是过早地接触和学习小学的知识。
但是,如何防止小学化教育呢?下面,我将详细解析幼儿园防止小学化教育的方法。
一、正确引导家长观念1.家长应该明确,幼儿园是一个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地方,不是让他们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的地方。
2.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让他们在幼儿园阶段享受童年的乐趣,比让他们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更重要。
3.家长应该相信,孩子的成长有其自然的规律,过早地学习小学知识,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应以游戏为主,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而不是单纯地学习知识。
2.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3.教学内容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情感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而不是单纯地学习知识。
三、增强幼儿园师资力量1.提高幼儿园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让他们能够正确地引导孩子成长。
2.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让幼儿园老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3.增强幼儿园老师的责任感,让他们能够真正关心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四、加强家园合作1.幼儿园应该定期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2.幼儿园应该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
3.幼儿园应该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让家长能够亲身感受到幼儿园的教育氛围。
五、创设适合孩子的学习环境1.幼儿园应该创设一个安全、舒适、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2.幼儿园应该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内容。
3.幼儿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不仅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地方,更是他们快乐成长的摇篮。
然而,近年来,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现象日益严重,这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了沉重的学习负担,也给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避免小学化倾向【正确进行幼小衔接,防止小学化倾向1】》正确进行幼小衔接,防止小学化倾向通滩镇中心幼儿园黄玉婷【摘要】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多年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其中原因错综复杂,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促使着教师们快步向小学看齐,无声无息中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推向高峰,那么针对这一错误的倾向,我们应该如何悬崖勒马呢。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读写算拼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多年来的教育现象,从应试教育起,小学化教育就应运而生,许多家长早早地就把过于复杂的知识灌输给幼儿。
特别是大班年龄段的孩子,家长们迫切地询问老师,今天教写字了没。
我孩子的拼音学地怎么样。
老师我的孩子要学20以内的连加连减,你们没有教吗。
正是这样,家长无心的拔苗助长,使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为了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对这一倾向我们必须予以纠正,然而更重要的是要防止。
一、推行素质教育、强化教育理念1、遵循正确的儿童观首先,幼儿是一个自然的人,他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依赖性,但也是一个社会的人,具有生存、发展、学习、受教育、受保护的权利。
那么,身为教师就必须要了解幼儿,知道他们所知、所想、所求。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与权利,与幼儿建立起紧密合作的互动关系,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提高。
2、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在教育观点上,施教者要学会尊重被教育者,我们的孩子。
尊重起人格尊严,合理要求乃至细微的情感需要。
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性格差异,相信自我发展的内在潜力。
教育者的任务是引导其健康快乐的发展。
如栽培一颗幼苗,施肥,除草,浇水一系列措施无非是拔苗助长。
而拔苗助长只会是毁灭和摧残幼苗。
素质教育的理念还应深入到教师的心中,能够大胆创新和思维,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打破拘谨的教育理念。
从过去备课备教材教法,转变为以幼儿为中心,关注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为重。
学会研究幼儿,探索幼儿。
幼儿园“去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汇报材料“小学化”倾向是当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它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对幼儿终身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此, XX幼儿园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开展深入自查。
针对保教队伍的专业性不够、集体教学的有效性急待提高等问题开展深入讨论和研究, 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 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切实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和《XX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 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园、科学保教。
二、组织领导幼儿园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工作步骤, 分解工作责任, 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组长: XXX副组长: XXX XXX成员: XXX XXX XXX三、具体工作措施及时学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和《XX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 召开全体教师会议, 组织大家学习了关于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相关文件, 以统一认识深入反思、认真自查, 查找出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经过领导小组自查摸排, 细化规范办园的具体要求, 且明确了幼儿园读物的投放数量、活动区角的设立数量、活动桌椅的摆放方式、活动安排的数量等;严格规定幼儿园作息时间幼儿化、幼小衔接适度化, 确保办园规范化。
邀请专业人员来园指导。
专业小组进行了现场“小学化”检查工作, 对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安全隐患等提了一些有效建议。
通过专业化的指导, 不仅增强我园教师的科学保教、规范保教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也为老师们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幼教观。
四、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评价机制1.自查自纠按照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标准和要求, 全面开展对照检查, 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认真梳理归类, 深入分析产生原因, 迅速落实整改具体措施。
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标题: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引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逐渐增多,给幼儿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幼儿园应该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避免过早引入小学化的学习内容。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如何有效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一、强调游戏教育1.1 注重游戏的教学方式幼儿园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游戏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2 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幼儿园可以设计各种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包括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1.3 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幼儿园应该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自主选择,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情感教育2.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幼儿园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
2.2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幼儿园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2.3 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幼儿园应该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及时发现并解决幼儿的情感问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三、倡导体验式学习3.1 提倡幼儿通过体验学习幼儿园应该提倡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知识。
3.2 创设丰富的体验环境幼儿园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体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
3.3 鼓励幼儿主动参与体验幼儿园应该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各种体验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四、注重生活技能培养4.1 教授实用的生活技能幼儿园可以教授幼儿一些实用的生活技能,如自理能力、社交技能等,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独立。
4.2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园应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穿衣、洗手等基本生活技能。
4.3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幼儿园应该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让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幼儿园“小学化”超越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学前儿童的认知规律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容易使学前儿童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畏惧等不良情绪,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也误导了家长。
“学前教育‘小学化’弊端多,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
小孩的小手肌肉群在6岁才发育完善,如果提前给孩子布置太多的书写任务,一来会带给孩子压力,二来会导致孩子眼睛近视、书写姿势不正确等不良后果。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幼儿,能做100以内的加减法,有人会认为这样的幼儿潜力大,教与不教就是不一样等。
但是,我们要思考现象的背后:幼儿对数概念是否真正理解?这样的优势能持续多久?早催熟的幼儿有多少后劲?究竟是何种类型的早期经验才能决定着幼儿以后的发展,是知识技能,还是内隐的潜质?其实幼儿园阶段花大量时间训练的算术技能,在小学一年级的优势显示不到半年。
4个月会爬的幼儿和6个月会爬的幼儿,长大后走路并没有什么区别。
3岁会背唐诗的幼儿不一定比6岁会背唐诗的幼儿更有可能成为作家。
每个幼儿的情况不一样,开发得早,只能说起步早些,但起步早如果走得慢,优势也保持不了多久。
相反,起步晚一点,但后劲足,大步流星,也许走得更远。
幼儿园不仅仅是为小学教育做好准备,更要为儿童未来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也就是说是为每个幼儿的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现在培养的人是20年以后社会的主力军,那么我们所给予幼儿的东西能否保证20年以后还是有用的,或者说还能受益的,这是我们从事幼儿教育和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思考和关注的。
超负荷(超年龄段)的学习无疑拔苗助长,学习的内容和教育方式给幼儿心里带来压力,有损幼儿心理健康,使幼儿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倦;还可能形成多动、厌学、抑郁症。
过早的学习一年级的课程,幼儿到了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就会养成不动脑、不思考、死记硬背、心浮气躁的不良习惯。
当他们的“储备”用尽时,面对新的学习内容,学习动力没有连续性,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随之产生。
XX幼儿园关于“小学化”倾向专项治理工作报告1500字报告:XX幼儿园关于“小学化”倾向专项治理工作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教师:我代表XX幼儿园,向大家汇报关于“小学化”倾向专项治理的工作情况。
“小学化”是当前幼儿园教育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指的是将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入幼儿园,过早地引导幼儿学习小学课程,使得幼儿失去了幼儿园本身的特点和优势。
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发挥幼儿园教育的作用,我园成立了专项治理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一、认识引导我们明确了“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引导全体教师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认识,认识到幼儿教育应该是围绕幼儿的身心特点展开的,要注重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二、制定教学计划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计划,明确了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并结合幼儿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活动。
我们强调了幼儿的探索、体验和游戏,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潜力。
三、改进评价方式我们加强了对幼儿学习成果的评价,不再采用传统的考试评分方式,而是更加注重对幼儿的综合发展评价。
我们制定了幼儿综合素质评价标准,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家长参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四、培训教师为了提高教师们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水平,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培训活动。
我们邀请了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最新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教师交流会,教师们相互分享教学经验,互相学习提高。
五、家长教育为了使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组织了一次家长讲座,邀请了专业人士为家长讲解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我们还制作了宣传材料,向家长普及幼儿园教育的相关知识。
六、营造良好的环境为了让幼儿能够在舒适、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我们对幼儿园的设施和环境进行了改善。
我们注重了环境的安全、舒适和富有教育性,使幼儿园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地方。
总结来看,我们在“小学化”倾向专项治理工作中,采取了多种措施,从认识引导、教学计划、评价方式、教师培训、家长教育和环境改善等方面全面铺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专题讲座材料目前,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在孩子三四岁时就开始教他们唐诗宋词、数学、钢琴等,有的甚至还教电脑之类的知识。
一位家长很自豪地说,她的孩子今年6岁,钢琴练得很好,过两年准备让他参加演出,她还说儿子是从三岁左右就开始学钢琴的。
据悉,这样的家长还有很多。
而一些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和特色幼儿园更是以孩子在他们园里能学多少东西作为自己吸引家长的优势,这正好迎合了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恰好各取所需,“两全取美”。
许多的幼儿园都开设了什么“特色班”、“双语教学”之类的话。
特色教育、知识教育、识字教育已成了幼儿园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
这种迎合家长的心理进行多种多种文化学习,挤占了幼儿大量的游戏时间,耽误了幼儿智力的开发。
一、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社会现状(表现、危害)表现:1、小学内容搬到幼儿园,小班开始学习拼音、写字、算术、珠脑算,更有甚者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
2、很多幼儿园布置家庭作业,在一小时以上。
3、幼儿园进行多种考试竞赛,有的幼儿园进行一年级的考试,并将此成绩作为宣传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标准。
4、课堂教学为主,朗朗的读书声取代了幼儿的游戏。
5、语文、数学、英语的教辅材料进入幼儿园。
6、幼儿背书包上学,课桌与小学一样摆放,学前班和大班的桌椅占满活动室,没有活动区。
7、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幼儿园的评价停留在写多少字、学多少加减法上。
8、小学有入学考试,将一年级的内容作为入学考试的内容。
危害:1、严重损害了幼儿心理发展,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教育。
2、幼儿快乐玩耍的年龄背负了沉重的不是这个年龄段应该承受的学习任务,很容易诱发厌学。
3、应该是小学学习的内容,在幼儿园和小学都学习,其实是重复性教育。
4、小肌肉群没发育,幼儿过早动笔造成幼儿近视、驼背。
5、由于幼儿学习基础不一样,扰乱了小学的教学计划。
6、幼儿园老师对小学的内容研究不够,方法不统一,入学后很难改正。
二、幼儿发展的几个最佳期: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在能力的发展只存在于其生命过程的某一特定时期。
在此时期施以适宜的教育和训练,才能获得最佳发展,甚至形成某些特殊的能力,否则,错过了这一特定时期,即使再着力培养,相应的能力仍很难获得,给一生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应该注意观察处于关键期的孩子对某种学习的兴趣最浓,乐于接受,没有任何负担。
因此,此时施教,效果最好,通过逐步的训练,孩子就会越来越聪明;而且孩子获得的高智力和形成的良好习惯、兴趣等长久保持。
充分利用教育的最佳时期,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孩子的“关键期”,在“关键期”施以恰当的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长远的意义。
大致看来,儿童早期教育的“关键期”有以下几个:大脑发展的关键期(0-3岁)——新生儿脑重约390克,7岁时,脑重达1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1400克的脑重。
若怀孕期母亲营养不足,婴儿出世时脑神经细胞数将比正常儿童少15%;若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营养不良,脑细胞数则比正常数量减少20%,而这种脑结构的缺陷,将影响大脑的功能,导致智力障碍。
在此期间,要保证孩子脑结构及脑功能的健全发展,家长首先应该给孩子合理的营养,尤其是含有足够量蛋白质的食物。
此外,防病保健、足够的睡眠(1岁前每天14-15小时)和洁净的环境也是保证大脑得到最佳发育必不可少的条件。
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孩子从呱呱落地到3岁,是掌握口语的最佳时期,尤其是2岁左右,孩子学说话的积极性最高,心里学家常称之为孩子“叽叽咕咕,滔滔不绝”时期。
大多数人认为,人生来就有学习语言的能力,孩子的大脑结构中有某些能使他主动学习语言的因素。
家庭是婴幼儿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因此,家长有义务为孩子口语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孩子0-1岁时,父母可用各种言语和声音来刺激孩子,给他穿衣、洗澡、喂饭时,简单而持久地与之谈话,这样,孩子最终便能理解词与动作、实物的关系;让孩子听各种特体发出的声音,如小铃、玩具以及各种物体的敲打、撞击声,以帮助孩子发展听力。
1岁以后,父母便可利用各种途径帮助孩子掌握新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一起谈论看到的,听到的及正在做的事物,都有益于孩子对语言的掌握。
最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多的和孩子交谈,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你的话而放弃交谈的机会。
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期——3岁时,孩子数数一般不过5,但到了4岁,孩子就常为自己能数到100而自豪。
这时,孩子对带有明显数概念特征的事物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已经能领会数词与特体要领间的关系;已从只能口头数数发展到能按物点数,点数后能说出物体总数,能分辨物体的大小、多少、前后顺序,按数目取出相应多的物体,用实物进行数的组成和分解……4岁,已到了孩子学习数概念的关键期。
借此良机,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各种掌握数概念的机会;上街时数从身旁开过的汽车;吃水果时比较水果的大小;和同伴比高低;用尺子测量其他物体;玩数字扑克等等。
感觉发展的关键期——儿童心理学鼻祖普莱尔说过:“感官的作用是一切心理发展的基础。
”儿童的感觉功能在婴儿初期就已出现,而且发展迅速。
就儿童视觉的发展来看,2个月时出现视觉集中现象,3个月时能追随物体作圆周运动,半岁时能注视较远的物体。
2岁时对颜色出现较好的分化反应,3岁时能正确辨别红、黄、蓝、绿。
从儿童感官的整体发育状况看,2岁左右成了对儿童进行感觉教育的关键期。
促进感觉的发展,首先要帮助幼儿认识五官,懂得它们的功能。
如用眼睛判断特体的大小,用耳朵辨别物体的声音,用舌品尝食物的味道,用手感觉特体的冷暖、厚薄等;其次,应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用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如让孩子区分水和酒时,应鼓励他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使孩子善于从比较中区别事物,认识事物的变化。
最后,还应帮助孩子掌握观察方法,按正确顺序,从多种角度观察事物,充分发展孩子的感觉功能,有助于他认识世界。
自立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岁左右,儿童神经传导功能迅速而正确,动作开始表现得比较成熟。
同时,儿童开始出现了自我意识,他开始把自己从周围环境中分化出来,行为上力图摆脱外界的束缚,想到处显示自己的力量。
如果干扰他的“自主”,他就用哭闹、捣乱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和反抗。
此即为儿童的“第一反抗期”,也是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关键期。
对这一时期的孩子,家长首先应理解他们的“自主”主张及因好奇而造成的破坏,放手让他去自由活动,才能培养他对“自主”主张及因好奇而造成的破坏,放手让他去自由活动,才能培养他对“自主”的信心。
其次,根据他们要求“自主”倾向,因势利导,鼓励他们自己穿衣、吃饭、洗手帕、帮妈妈递东西,使他们逐渐真正“自立”。
国内外近半个世纪的研究表明:1.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2.8到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3.2到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4.2岁半到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5.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指数数儿和点数儿、按要求取物品及说出总数等);6.3岁到5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7.4到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8.3到8岁是学习外国语言的关键期;9.3岁和青少年期是培养独立性的两个关键期;10.4岁以前是形成视觉发展的关键期;11.5到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12.5岁左右是掌握数的概念的关键期;13.幼儿阶段是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有一个印度女孩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被狼叼去哺养,8岁时才被人从狼窝中救出来。
由于多年来与狼生活在一起,错过了学习语言、行走、运动等关键期,她不会走,不会用手拿东西,只会爬。
她的习性是白天潜伏,夜间活动,午夜嚎叫,只会用嘴叼吃生肉。
人们努力教育她去掉狼性,恢复人性,但收效甚微。
一个简单的站立她学了2年时间,走路学了6年时间。
17岁临死时才学会了十几个单词,智力仅相当于4岁的孩子。
我国“猪孩”王显凤从小被继父遗弃在猪圈中吃猪奶长大。
她学会了在猪槽中抢食、啃草根树皮、扒土、蹭痒。
一直到8岁才被人发现,救出来后,发现她不会说话、穿衣、吃饭,跟猪的习性一样,专业人员运用各种方法对她教育、训练了3年,她仍然只有68的低智商。
“狼孩”、“猪孩”都是从8岁被人发现、解救,再由专业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施以专业的救治、矫正。
但是,再好的教育条件,也没能使她们恢复“人性”,她们落下了“弱智”的终身残疾,原因就是错过了学习的“关键期”。
三、幼儿园的孩子到底应该学什么?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
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等学前教育要注重的是孩子人格成长、个性培养与习惯培养,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涉及到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方面、通称五大领域,这是我国最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国外有些国家的教育纲要也有六大领域的,但实际上包含的内容差不多。
健康指身体健康、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安全知识、身体体能等内容;语言包括理解别人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社会指自信心、合作分享、社会行为规则、初步的责任感,同情心,亲情心等内容;科学的内容中包含了数概念,自然、资源、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更多的是一种积极探究能力的培养;艺术初步感受和表达美。
这五大领域的先后也说明了专家学者们对各个教育内容重要性的认识(这个内容重要性的认识在国际上基本上是统一的)。
作为家长也应该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形式(有时候甚至是基本形式),幼儿园里的游戏应该蕴涵教育价值。
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种,任何幼儿园都会挑选自己擅长的教育模式,好的幼儿园都采用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的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