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 繁荣群众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一、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
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
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1.12•【字号】甘政发[2011]4号•【施行日期】2011.0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族区域自治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1〕4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一、繁荣发展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重要意义(一)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烙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
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省地处祖国西北内陆中心地带,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枢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我省也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撒拉、土、满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4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9.3%,民族地区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8%。
与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等民族省区毗邻。
特殊的人文和地理环境,铸就了我省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质,使我省成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之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享誉世界的敦煌文化、丝路文化,并称为我省的三大特色文化,成为全省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什么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答、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协调发展的社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文化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
必须坚持物质文明、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答: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全面,是经济、简单来说:(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某社会是经济、政治。
(3)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素质。
B、从经济、政治。
(4)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
(5)体现了某的本质。
(6)体现了某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答。
7;④充满活力,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
5,应该是民主法治:(1)体现了“某”重要思想。
其本质是立党为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④、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某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利用所学知识、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积极培养人才;奖励科技人才,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③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某得到正确处理,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创造成果得到肯定;⑤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
(4)。
(2)我国目前达到的总体小康水平是很不平衡。
(3),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才强国战略来说:(1)可持续发展战略?(1)某某社会,为什么要以此为核心、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①、以人为本、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应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弘扬“五种精神”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一句话概括,是更好地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的需要。
这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时代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特别需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弘扬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精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迎接挑战、攻坚克难的精神,奋力赶超、争先进位的精神,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五种精神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国家富强的时代要求。
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弘扬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精神。
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社会变革、进步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纵观社会发展历史,每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每一次社会的进步,无不以解放思想为前提和先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0年的历程,也无所不在的伴随着解放思想的深入和发展。
以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大讨论为标志的思想解放行动,开辟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和新道路。
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事,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
这是“文革”后在我国兴起的首轮思想大解放。
这轮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90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思想解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继续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江泽民同志1997年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五大报告,标志着解放思想推进到一个新层次和新境界。
这次解放思想运动,既是前两轮思想大解放的延续和深化,又是世纪之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而发出的新呼唤。
这次解放思想的主题和关键就是要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上取得重大突破,解决了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使我们的事业在新时期获得新的发展,江泽民同志“七一”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事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进入新世纪的政治宣言。
文化站工作总结•相关推荐文化站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2篇)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工作总结。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化站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文化站工作总结篇120xx年乡综合文化站在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市文旅局的指导下,以“促进xx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繁荣我乡群众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使我乡文化事业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20xx年我站主要做好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综合文化站的运行力度,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阵地(一)完善文化站多功能活动室的配备设施。
(二)文化站的设备定期为乡人民免费开放,为他们提供精神粮食。
组织全乡人民在文化广场跳健身操和其他娱乐活动。
二、积极配合市图书馆建设好我乡6个村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今年一是加大了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力度,对借阅书籍一律登记,实现管理无漏洞,保证书籍有借有还。
二是保证农家书屋开放时间。
三是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农民看书的积极性。
三、组织1—2支群众演出团体,排练了有地方文化代表性的节目,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对我乡境内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定性和保护。
(一)今年我站对全乡民间文化资源进行调查,建立了保护名册,制定了保护管理办法。
(二)加强了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增强了社会文化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0xx年我站围绕上述四项重点工作,努力做好乡文化事业,为xx 的经济建设服务。
文化站工作总结篇2今年1—9月经济办全体工作人员在领导的带领下街道经济保持了健康发展,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具体完成情况如下:1、固定资产投资1—9月累计完成215022万元,占年计划76.79%;其中项目投资累计完成165027万元,占年计划75.01%;工业固投累计完成7263万元,占年计划126.29%;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13701万元,占年计划65.24%;限额以上零售累计完成90885.1万元,占年计划77.3%;商品销售累计完成204052.4万元,占年计划94.72%;建筑业产值累计完成138793.2万元,占年计划75.51%;1—9月私人房产税累计完成370.5520万元,占年计划88.57%;2、全力发展现代商贸与服务业,推广现代商贸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加快西部商圈的形成,做好企业生产状况、销售业态等数据的收集汇总,即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为企业做好参谋和服务,帮助企业在内部挖掘潜力,在优质提效上下功夫,以加速推进万象城商业广场重点商贸建设项目全面开业为载体,以中央第五街为重点,积极配合加强联系促进新项目,主动争取项目的引进,以项目促发展。
文化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根据《中共XX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省委发〔20xx〕42号)和《关于印发 XX省第一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省文化厅党组决定,从20xx年9月28日开始,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下简称学习实践活动),为了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进行,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动文化建设科学发展,建设特色文化大省”为主题,以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创造一流业绩,打造一流队伍”为目标,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推进文化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着力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把全省文化系统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力量凝聚到加快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上来,努力开创XX文化事业工作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涉及省直文化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覆盖面广,工作要求高,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一)坚持解放思想。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更新文化事业发展观念、转变文化事业发展思路、破解文化事业发展难题、完善文化事业体制机制,使文化系统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文化事业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使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二)突出实践特色。
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主题,紧密结合省直文化系统各单位实际,确定活动的实践载体。
坚持学以致用、注重实践,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十一次党代会的精神结合起来,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结合起来,与当前文化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把实践特色贯穿活动全过程。
乐甲卫生院关于开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学习讨论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开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大讨论活动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在深入学习和讨论中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转变作风。
主要目的:通过大讨论活动,把思想提升到市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上来,使全体干部职工素质更加提高,作风更加务实、推动大连以及我乡、我院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活动原则(一)坚持解放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学习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注重解决问题。
密切联系我院职能任务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着力解决干部职工对大连市情以及我乡我院认识不全面的问题。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三)贯彻群众路线。
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三、组织领导我院成立讨论活动领导小组,王美华同志任组长,李景全任副组长,王国良、毕宝仁、毕贤坤、王秀华等为成员。
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面领导讨论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办公室,吴秀春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四、活动载体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为主题,广泛开展讨论活动,五、讨论的主要内容结合社会保险工作实际,讨论今后一个时期应该建设什么样的乐甲乡、怎样建设好乐甲乡以及乐甲卫生院等相关问题,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如何正确分析乐甲满族乡面临的形势和所处的发展阶段;2、如何促进乐甲满族乡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的相互统一;3、领导干部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从自身做起,牢固树立服务宗旨,常修从政之德;4、怎样认识并积极投身到“爱家乡,凝心聚力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城市”活动中来;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谈谈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度和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发、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论断,全面深刻地认识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保持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
一、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发展的思想,坚持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全面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必然趋势,符合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强调不断繁荣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化,符合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格局。
因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党的先进性在当代中国最重要最具体的体现,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衡量标准。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全面建设惠及13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目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必备的条件,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即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即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永续发展。
概括地讲,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我们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观念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
春秋时期我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
其他一些古代思想家也都曾对民本思想作过论述,逐步形成了“民本君末”、“民贵君轻”、“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思想。
西方社会提出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学说,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
它高扬人的价值,强调保护个人权利,反对神学统治和封建特权,在历史上具有进步作用,但其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和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出发,从社会历史现象中找到了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认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只有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
这就科学揭示了人的本质,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奠定了思想基础。
践行科学发展观:如何将理论融入到工作和实际中?近年来,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全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而如何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融入到工作和实际中,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理论要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工作和实际中,首先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科学发展观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其核心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大基本要素。
要深入理解这一理论,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和阅读大量的相关知识,从理论和实践相互交融的角度去探索、认识和理解。
作为干部,我们更要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将科学发展观理论与自己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思考和实践。
关注现实问题,针对工作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角度出发,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推动工作的持续和全面发展。
二、遵循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工作了解科学发展观理论后,我们需要遵循其指导我们工作的要求和规定,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需要形成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做到以下几点: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地提升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能力,注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健康生活,同时发挥好作为干部的示范作用,在党员干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
2、全面协调的发展。
在工作中,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遵循市场规律和科技创新,逐步发展新型经济、新型产业和新型环保事业,并保证各个领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创新引领,追求可持续发展。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时注重创新和技术突破,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三、积极推行科学发展观项目为了将科学发展观理论真正融入到工作和实际中,我们需要积极推行科学发展观项目,以实际行动来证明科学发展观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李兆富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新的思想高度上形成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机制体制上来一个深刻转变,找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增强大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跨越。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成功的实践总是源于科学理论的指导。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还没有真正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含义,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错误地把科学发展观看作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理念,没有看到在解决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解决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把科学发展观曲解为只解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二是视野狭隘,思路不宽,开放意识不强。
作为沿海开放地区的党员干部应该有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善于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置于国际国内大环境中来思考、来定位,高起点、深层次、广角度地谋划设计工作。
但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说个别党员干部是愧对于我们所处的开放前沿位置的,考虑问题简单,分析问题粗浅,谋事缺乏气度,不能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审视谋划工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三是重物轻人,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民本意识不强。
长期传统的增长概念使我们的一些人只注重扩充规模、增加总量,忽视发展的质量和对成本的计算,尤其是对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理解不准,对人的需求关注不够;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时,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缺乏关怀;在谋划公共服务方面,对弱势群体关心不够。
好大喜功,贪大求洋,不顾发展实际,片面追求大手笔、大动作,热衷于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认为这些工程既美化了“面子”,又提高了政绩,殊不知这恰恰是扭曲的政绩观在作祟,是科学发展的大忌。
四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发展意识不强。
有些党员干部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沾沾自喜,觉得本地区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繁荣已属不易,安于现状。
某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某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关键在基层。
日前,我们对近年来全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基层文化活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花垣县隶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湘、黔、渝三省交界处,自古以来有湖南省西南门户之称,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之一。
全县总面积1108.69平方公里,辖8个镇、10个乡、288个村、18个居委会,总人口28.97万人。
其中,苗族人口占78.6%,为湘西州苗族聚居县之首。
近年来,在中央、省、州各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关怀和帮助下,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文化强县”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个覆盖城乡、功能日趋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全县逐步形成。
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1、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为主导,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日趋完善。
①按照不低于300平方米的建设标准,到XX 年末,我县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完成,总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完成资金投入600余万元。
同时,给长乐、麻栗场等10个乡镇文化站发放和配送了60万元的文化设备,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②结合党委组织系统的村支部和远程教育中心项目建设,组建了190个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相应配送了苗鼓、龙狮表演道具、服装、电视音响及电脑等文化活动设备,为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基本条件;③立足边城文化旅游开发,累计投入400多万元在茶洞古镇商周古文化遗址的基础上建设了一座边城民俗博物馆,总建筑面积780多平方米,馆藏品2000多件,向中外游客和广大群众免费开放;④投入50多万元,在苗族民俗文化演艺传统深厚的麻栗场镇XX村兴建了一座600多平方米的民俗文化演艺中心,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保护和展演提供了全新舞台。
---------------------------------------------------------------范文最新推荐------------------------------------------------------ 乡镇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调研报告文化事业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是民族精神的根源与传承,是人类历史变迁,社会发展的见证,泱泱中华大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十三亿华夏儿女,其中农村人口占80%,农村文化发展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农村文化的涵盖面广,意义重大,其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属于原生态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现代文化的基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引导深化农村改革,构筑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也是以人为本,关注三农问题的具体凸现,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是否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呢?就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
仅以××乡为例,窥一叶而知秋。
一、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乡民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各村都有其民间文化特色,六李村的围鼓清唱;方岗村的玩蚌精、莲响舞;大魏村、塘陈村的舞龙灯;××村的拉犟驴;小罗村的路竹马;庙王村、魏店村的舞狮子;界牌村、六李村的彩莲船;大潘村的皮影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乡各村都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每年组织多次文艺节目汇演,在当地群众中具有很好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全乡现有民间艺人160余人,经乡文体站测试各格的有48人,其中农民乐队三支,××和塘陈唢呐队一支,民间艺术创作骨干5人(文化创作3人,音乐创作1人,美术创作1人)。
1983年美术作品《裁新衣》有省级获1 / 6三等奖;1996年××农民唢呐在孝感市汇演的《迎新套曲》获市级表演二等奖;1996年文学作品小品《一床蚊帐》和快板书《让床》在全省9篇获奖作品中双获佳奖,获奖名次均排在名人作品之前;小品曲艺快板书《求医》,湖北小曲《要嫁妆》、小戏《送黄花》、《补萝筐》、小品《访亲家》等7篇文艺作品在市级获表演和创作奖,在县级获奖文艺作品34篇,县级文艺演出每年都有××创作的文艺节目。
2022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一年。
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区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工业强区、三产富民,服务城市、繁荣农村,城乡一体、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统一思想,增强发展信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夺取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筑牢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1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各级干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举行形式多样的专题学习会、报告会、研讨会、对谈会,把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同调查研究相结合、同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使学习的成效转化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和促进全区改革发展的具体举措。
2、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和对谈活动,不断扩大理论武装工作的覆盖面。
继续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宣讲对谈”活动,发挥各级宣讲团和基层党校的作用,多层面地开展送理论、送政策下基层活动,阐释和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理论热点问题。
定期邀请省内外权威理论专家学者,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等经济发展的热点、焦点理论课题进行专题辅导,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 2 -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干部群众中的普及深入。
高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科学发展观知识总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理论和指导方针。
它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和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知识总结,以期加深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紧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贯彻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
2.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以人民的利益和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科学性和时代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持科学指导,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
4.传承与创新兼顾: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积极推动新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主张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几个重要内容:1.以人为本:体现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
2.全面协调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共同发展。
3.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
4.创新驱动发展:鼓励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精神,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发展观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原则和实践方向。
1.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文化繁荣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发展进程中提出的重要指导方针,旨在推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全党各级干部和全体人民的共同责任。
下面将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不同角度论述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经济领域方面,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驱动发展被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中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
协调发展强调各个地区、各个产业、各个领域的均衡发展,避免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扩大。
绿色发展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
开放发展强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共享发展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政治领域方面,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主体地位、依法治国三个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党领导一切工作的核心,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得以有效实施。
人民主体地位是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加强法治建设,保障全民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文化领域方面,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科学发展观强调文化自信,加强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我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
社会领域方面,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促进社会公众参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发展道路、治理理念的创新和完善。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科学发展观为中国提供了重要指导,推动了国家能力和整体实力的快速提升。
落实科学发展观繁荣群众文化
摘要:本文从繁荣和发展群众文化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怎样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群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怎样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群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繁荣和发展群众文化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群众文化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也是繁荣和发展群众文化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
1 繁荣和发展群众文化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文化建设的目标作了明确的阐述,那就是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有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
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我们要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丰富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目标,就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文化建设、指导文化工作。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一个新的角度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怎样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群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1 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素质,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人力保证
“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实现现代化是看环境、看文化、看综合国力,而不是只看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速度等指标。
”道理很明显,环境和文化是体现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而环境和文化是靠人去创造的,高素质的人才能创造出高素质的环境和高素质的文化。
没有高素质的人,纵有现代化的先进设备,社会经济效益也无法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这就是我们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责任所在。
文化工作以人为本,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这就是群众文化工作的最终目的,而要完
成这个重任,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群文工作者的素质。
群众文化工作者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创造者、组织者和导向者,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
作为一个合格的群文工作者,在思想上必须跟上时代和形势的要求,跟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
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一定的政治思想和理论政策水平,明辨是非,遵纪守法,维护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在业务方面,要打造自身的文化底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特别是基层群文工作者,肩负着本地群文活动的组织、指导、辅导、培训、示范、创作和研究的任务,同时还要对民族民间艺术遗产进行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工作宽泛,任务繁多,直接面对群众,更多地是面对农民。
在人员配备上,不可能“一个萝卜一个坑”,这就要求基层群文工作者有一专多能的本领,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尽可能地向一专多能的目标发展。
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要想提高群文工作者的素质,一要疏通进人渠道,把好进人关,尽可能地吸纳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二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现有文化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倡带薪进修和脱产学习;三要鼓励通过各种途径自学成才。
2.2 树立精品意识,提高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文化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群文建设要以人为本,大力提高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文艺作品的创作是文化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先进文化传播者和引导者的群文人,在文艺作品的创作上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唱好主旋律,提供多样化,打好主动仗,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要想创作文艺精品,必须从地方特色入手,只有民族的,才能成为世界的。
要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对不同地区而言,各地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就是这一地区的名片,就是这一地区文化繁荣的潜力所在。
作为山东,齐鲁文化享誉世界;作为临沂,沂蒙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战争时期曾被誉为山东“小延安”的莒南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这里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
明清两代,大店庄氏庄园在这里兴起,庄氏文化就是莒南历史文化的代表。
特别是红色文化更是莒南文化的亮点,山东省政府旧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毛主席批示纪念地等在中国革命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这是莒南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
这些都有待于我们群文工作者去挖掘、去弘扬、去宣传、去创作。
这些民族特色正为当地的经济推波助澜,越擦越亮的文化品牌正成为这些地方形象的“活”广告。
电视剧《闯关东》的热播,宣传
了山东,塑造了山东人的高大形象;电视剧《走西口》则弘扬了山西晋商文化,这两部电视剧都获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3 加强文化馆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服务平台
基础文化设施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是文化宣传教育的阵地,是公共设施的重要部分,也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只有拥有了人民进行文化创造的物质环境和空间,才能确保群文干部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化活动中去,才能让群众在高雅的艺术殿堂里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感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文化建设曾一度受到冷落,致使基层文化建设特别是县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适应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县级文化馆的经费基本上是以保人头工资为主,因此有许多文化馆不得不将珍贵的黄金地面出租给生意人经商。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总书记的报告已付诸于行动,一个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高潮已经掀起,文化馆建设、农村社区建设、乡镇文化中心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已被县乡两级领导所关注。
在这方面,作为县文化馆的职责应该是积极当好各级领导的参谋,做好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指导好乡镇文化中心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
做到高起点、大手笔,把当地的文化设施建设谋划好。
不久的将来,包括县文化馆在内的基层文化设施一定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人民群众对文化设施的需求将得到更大程度地满足。
3 落实科学发展观文化工作者需要解决的几个思想认识问题
3.1 必须解放思想,破除旧的传统观念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年浩劫期间,文化战线中左的思潮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一些形式主义、理想主义依然存在。
这些观念都与科学发展观相悖。
不破除这些陈旧观念,科学发展观就难以得到落实。
3.2 必须坚持创新的原则
发展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要能在文化管理机制、创作运行机制、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探索基层文化建设的新路子、新模式。
3.3 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力军,改革靠群众,发展靠群众,创新靠群众。
要动员和调动所有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投入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洪流中去。
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生产的第一线汲取文化营养,倾听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新期待。
总之,科学发展观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指导方针。
面对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文化建设要破解发展难题,开创发展新局面,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实际行动上。
党的十七大为我们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建设提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议事日程,各级政府正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资。
各地的特色文化异彩纷呈,文化工作者都在摩拳擦掌,一个新的文化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