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结核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1例
- 格式:pdf
- 大小:69.84 KB
- 文档页数:1
小儿阑尾周围脓肿误诊1例分析发表时间:2018-08-07T13:40:06.30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作者:武丽丽[导读] 当急性阑尾炎化脓或穿孔时产生的脓液局限在阑尾周围组织由于无法吸收而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是外科常见病。
兰州市中医医院儿科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关键词:小儿;阑尾周围脓肿;误诊1 病例报告患儿马某,女,8岁,主因“发热3天,咳嗽、恶心、呕吐伴腹痛2天”门诊以“1.上呼吸道感染2.急性胃炎”收入院。
入院查体:T:36.3℃神志清,精神欠佳。
口唇干燥,扁桃腺Ⅱ度肿大,咽充血。
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腹软。
上腹、脐周及麦氏点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
肝脏、脾脏肋下未触及。
肠鸣音如常。
入院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61*10^9/L,中性细胞百分比,77.2%。
红细胞沉降率:57mm/h。
离子:钙,2.45mmol/L,钾,3.56mmol/L,钠,140mmol/L,氯,104mmol/L。
C反应蛋白,62.10mg/L。
便常规:正常。
尿常规:酮体1+。
入院后给予西药头孢噻肟钠抗感染,炎琥宁清热解毒,氨溴索化痰止咳,西咪替丁抑制胃酸分泌,补充电解质。
入院后咳嗽渐加重,出现腹胀,再未排大便,于入院第2天行腹部彩超示:1.腹腔多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阑尾声像未见明显异常。
胸腹片回报示:1.两肺心膈未见异常。
2.不完全性肠梗阻。
遂请我院外科会诊,会诊后给予禁食水,0.2%肥皂水清洁灌肠。
补液,补充电介质。
继续抗炎、止咳化痰等治疗。
患儿发热渐退,腹胀、腹痛减轻。
复查腹部立位片回报:未见肠梗阻及消化道穿孔。
停禁食水,给予流质饮食,继续抗炎、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抑制胃酸、补液补充电解质及对症等治疗。
于入院第6天再次出现发热,换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加强抗感染,加利巴韦林加强抗病毒作用。
患儿咳嗽、腹胀、腹痛渐减轻,发热渐退。
入院第8天患儿夜间出现腹痛、腹胀,体温37.5度,行腹部透视回报示:不全肠梗阻可能。
临床常见病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阑尾炎是普外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大多数阑尾炎因症状、体征典型,不难做出正确诊断,又因为手术操作简单,一般都由低年资住院医师进行诊治,手术虽小,但并发症却不少,误诊之后实施手术使治疗环境更复杂。
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内、外、妇科疾病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并实施手术,术中发现是其他疾病,而这些误诊疾病可以手术治疗或根本不需要手术。
因此,对阑尾炎的术前再诊断制订合理治疗方案有必要进一步分析总结。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被诊断为阑尾炎或阑尾脓肿的患者720例,其中误诊24例,统计如下:结核性腹膜炎并发不全肠梗阻5例,急性盆腔炎6例,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胃溃疡穿孔5例,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Meckel憩室炎1例,肠套结1例,胆总管蛔虫并发胆总管穿孔1例,右侧输尿管结石1例,另外2例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实施手术,术中探查未发现阑尾炎症及其他病灶。
1.2 方法以上收集的资料是查阅我院普外科收治的720例病历中的术前诊断和术后诊断统计所得,并且对所有误诊病例的病史、体格检查、鉴别诊断认真阅读、收集、整理、分析。
在急性阑尾炎与被误诊疾病症状、体征相似时根据误诊疾病的病史、体征特点借助某些辅助检查逐一排除。
2 鉴别诊断要点2.1 结核性腹膜炎并发不全肠梗阻有类似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时的临床表现,如慢性腹痛、腹胀、阵发性腹痛,合并混合感染时更像急性阑尾炎的腹部体征。
如果仔细询问病史和查体会发现既往有盗汗、乏力、腹痛位置不固定、腹部压痛位置不确切现象,此时应该想到结核性腹膜炎的可能,需要借助X线胸部摄片、腹穿加以排除。
2.2 急性盆腔炎,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被初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女性患者,应设法排除一些妇科病的可能,月经异常、白带异味、耻骨联合上压痛牵涉到右下腹时应想到妇科病的可能,需要妇科会诊,借助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妇科病。
2.3 胃溃疡并发胃穿孔空腹胃穿孔,穿孔被食物残渣堵塞,穿孔较小时,6~12h 后易形成右下腹局限性腹膜炎,上腹部有较轻的腹膜炎表现,有时无膈下游离气体,特别像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因此初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要了解胃病史,消瘦的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胃病史,仔细检查上腹部体征,用腹透、腹穿等方法进行鉴别。
肠结核误诊为阑尾炎1例病例简介患者,女,20岁。
因反复右下腹疼痛3个月,加重1天入院。
曾数次在地方医院按“阑尾炎”予抗感染治疗症状可缓解,但反复发作。
入院查体:T 37.8℃,P 86次/min,R 20次/min,BP 110/70mmHg。
急性病容,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肌稍紧张,右下腹压痛明显,无明显反跳痛;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弱。
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12.1×109/L;中性粒细胞70%;红细胞沉降率30mm/h;尿常规正常;摄X线胸片示心、肺、膈未见异常;B超检查肾、输尿管、膀胱均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急诊在硬膜外麻下行阑尾切除术。
术中见腹膜明显增厚、水肿,大网膜与肠管粘连,肠管间粘连,阑尾稍充血水肿,行阑尾切除术,进一步探查见回盲部肠管及腹膜上可见数粒绿豆样大小不等的土白色结节,质硬,移动度可。
术中取2枚结节送病检,病理报告:结节内可见大片干酪样组织,证实为肠结核。
术后予抗感染、抗结核及支持治疗,切口拆线后带药出院,半年后随访患者恢复良好。
病例讨论肠结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因结核杆菌侵犯肠道而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
绝大多数继发于肠外结核,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
发病者多为青壮年,女略多于男。
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其他依次为升结肠、空肠、横结肠、降结肠、阑尾、十二指肠及乙状结肠等处,偶有位于直肠者。
主要经口感染,多起病缓慢,呈慢性右下腹钝痛或隐痛,同时伴消瘦、乏力、贫血等消耗性症状。
临床上肠结核典型病例的诊断一般无困难。
但疾病早期,诊断常有困难,有时X线检查也呈阴性,常因症状不明显或缺乏特征性而易误诊、漏诊。
本例病人因病变部位与阑尾解剖部位相似且症状缺乏特异性,故极易造成误诊。
因此,对临床腹痛等症状慢性迁延不愈的病人,应详细了解病史,认真查体,不放过任一可疑症状,千万不能满足于单纯阑尾炎的诊断,要考虑到排除肠结核的可能。
阑尾周围脓肿合并回盲部结核及HIV阳性1例报告阑尾周围脓肿是化脓性或已穿孔阑尾所产生的脓液被局限于阑尾周围,将阑尾包裹并粘连,从而形成的炎性肿块[1,2]。
回盲部结核主要为结核杆菌肠部感染所致,在消化系统结核疾病中最为常见[3]。
上述两种疾病中阑尾周围脓肿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而回盲部结核多采用保守内科治疗方式,但两种疾病的临床治疗难度与风险相对较高,而同时伴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表现会使得临床治疗难度进一步提升。
本院2011年9月收治1例阑尾周围脓肿合并回盲部结核及HIV阳性患者,经合理临床诊治措施的开展获得满意的预后效果。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阿某某,男29岁,彝族,病案号20112381。
主因反复右下腹部疼痛3个月加重3w于2011年9月13日11:40入院。
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部疼痛伴恶心、无呕吐,此后疼痛逐渐加重并转移至右下腹部疼痛,当地诊所给予抗炎对症治疗缓解。
3w前再次出现右下腹痛当地诊所给予抗炎对症治疗无缓解并且加重随入我院。
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咳嗽、盗汗等,排便正常。
平素健康,4年前与结核病患者一起打工1年,否认性病接触史。
1.2体格检查身体偏瘦,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反跳痛,触及7*8cm包块,质柔软,不活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存在。
1.3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WBC:5.93*109/l,N 67.8/L,L 32.2/L,RBC,5.41*1012,HGB 117G/L。
血肝腎功、电解质正常范围。
血HIV阳性,心电图提示:窦性心率,90次/min。
胸部、腹部平片提示:未见异常。
腹部B超提示:右下腹阑尾区可探及大小约6.5*4.0cm的混合回声包块,其内可见强回声。
1.4入院诊断阑尾周围脓肿。
拟行阑尾切除、脓肿引流术。
1.5手术经过连续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单,取右下腹麦氏切口长约7cm,顺次切开电凝止血。
阑尾脓肿1例误诊分析【关键词】阑尾脓肿;误诊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势比成人严重。
然而患儿发病早期首次就诊往往在儿内科,如果临床表现不典型及内科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则极易误诊。
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阑尾脓肿误诊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患儿,男,8岁,因腹痛3日,发热2日,腹泻1日于2007年3月30日入院。
患儿于3月28日开始腹痛,阵发性加剧,以脐周为甚。
呕吐4次胃内容物,量中,非喷射性。
无头痛。
次日发热最高体温达39.2 ℃,不咳、无流涕;入院当天腹泻,日解4~5次稀便、量少,无黏冻。
小便如常,食欲下降。
已在我院门诊用头孢呋辛钠3日、双黄连静点2日,仍发热、腹痛以上腹及脐周为甚。
于3月30日晚以急性胃肠炎收入院。
入院查体:体温39.6 ℃,血压100/65 mm Hg,神清,呼吸平稳,急性痛苦面容,咽充血,扁桃体Ⅱ度红肿,无渗出,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脐周及剑突下压痛,麦氏点无压痛。
入院辅助检查:血液分析WBC 13.2~22.2×109/L,N 77.5%~85.8%,RBC 及PLT均在正常范围。
CRP 154~169 mg/L,ESR 56mm/1h,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均在正常范围;血培养(-);血K+、Na+、Cl-、Ca2+、CO2CP均在正常范围;大便常规:黄稀便,WBC 5~8/HP,RBC 3~4/HP;尿液分析:正常;腹部B超:肝、胆、胰、脾均正常;入院第4天腹部彩超:(1)阑尾脓肿(右下腹扫及大小范围65 mm×58 mm×54 mm低回声区);(2)右肾盂轻度积水;(3)腹腔内淋巴结肿大。
入院第12天腹部彩超:阑尾脓肿缩小(大小范围25 mm×22 mm×17mm低回声区)。
入院后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抗炎及退热、止泄等对症处理仍发热,体温38.5 ℃~40 ℃,腹痛无转移性右下腹痛,腹泻。
于入院第4天腹部彩超示阑尾脓肿遂转外科住院保守治疗。
回盲部结核误诊为阑尾炎1例报道
杨松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9(007)005
【摘要】1病历介绍患者男,65岁,汉族,2009年5月18日入我院就诊。
入
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腹痛,呈逐渐加重趋势,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
在当地村卫生室给予抗炎治疗1天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且
固定,疼痛略减轻,即于次日入我院就诊。
入院查体:身高172cm,体重52妇,消瘦体质,急性痛苦面容,诉平素体健,否认其他疾病患病史。
查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和蠕动波,全腹软,右下腹压痛明显,无肌卫征与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未扪及肿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4次/分。
【总页数】1页(P70)
【作者】杨松
【作者单位】550504,贵州省福泉市陆坪镇中心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61
【相关文献】
1.回盲部结核误诊为阑尾炎1例 [J], 邓卫东
2.回盲部腺癌引发化脓性阑尾炎误诊为普通阑尾炎1例报告 [J], 王锋;王海泉
3.回盲部腺癌引发化脓性阑尾炎误诊为普通阑尾炎1例报告 [J], 王锋;王海泉
4.回盲部结核误诊为阑尾炎1例 [J], 曹春柳;刘文二
5.回盲部恶性肿瘤误诊为阑尾炎临床报告 [J], 李学军;张亚莉;何刚;蒋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核性阑尾周围脓肿1例报告
李承东;余永红
【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5(006)011
【摘要】1 病例报告患者,女,33岁,因“右下腹疼痛伴发热20余日”入院。
患者20余日前因“右下腹疼痛3d”在外院诊断为“阑尾炎饼孔”给抗炎,对症支持治疗半月,腹痛有所减轻,出院后又到本院门诊行抗炎治疗1周,腹痛无明显缓解,时有加重,且体温呈不规则发热,故而以“阑尾周围脓肿”收住入院,入院查休:T36.5℃,P:80次/min,R:20次/min,Bp:100/80mmHg,一般情况好,头颅及心肺无异常,腹平软,
【总页数】1页(P112)
【作者】李承东;余永红
【作者单位】云南省怒江州人民医院,六库673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8
【相关文献】
1.阑尾周围脓肿Ⅰ期阑尾切除引流术150例报告 [J], 陈德文
2.阑尾周围脓肿一次性阑尾切除23例报告 [J], 高学军;许兆吉;杜天月
3.坏疽性阑尾炎致阑尾周围脓肿误诊为肠套叠1例报告 [J], 高玉玺
4.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置管引流术后迟缓埃格特菌血流感染的诊断及治疗(附1
例报告) [J], 蒋舒明;王登朝;鄂建飞;陈宗耀
5.坏疸性阑尾炎周围脓肿一期阑尾切除引流术(附14例报告) [J], 胡文刚;关丽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阑尾炎并存阑尾癌或阑尾周围癌漏诊分析发表时间:2016-03-16T10:00:10.4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4期作者:李国平[导读] 甘肃省静宁县中医院外科阑尾炎是普通外科最常见病之一,阑尾肿瘤少,通常是在术中及尸检时发现。
甘肃省静宁县中医院外科 743400关键词:阑尾炎;阑尾癌或阑尾周围癌;并存;漏诊阑尾炎是普通外科最常见病之一,阑尾肿瘤少,通常是在术中及尸检时发现。
阑尾主要的恶性肿瘤有类癌(约占消化道类癌的45%)、腺癌及恶性粘液囊肿即阑尾假粘液瘤(pseudomyxoma).据一组50000例阑尾病理检查结果,上述三种肿瘤发生率分别为0.5%、0.08%及0.2%,相对常见的阑尾良性肿瘤瘤是粘液囊肿,(mucocele),它是阑尾近段发生梗阻时,远端阑尾粘膜分泌的粘液积聚、导致阑尾囊状扩张的结果,与胆囊积液相似,病理上属于以肿瘤样病变,并非真性肿瘤。
其他阑尾良性肿瘤有肿瘤样息肉、黏液囊腺瘤、平滑肌瘤、纤维瘤及神经瘤等,均十分罕见【1】。
阑尾周围癌主要是附近的组织,包括回肠末端、盲肠、升结肠癌组织。
我院2000~2013年治疗阑尾炎病人1023例,并存阑尾癌或阑尾周围(回肠末端、盲肠、升结肠)癌15例,占1.47%,漏诊11例,漏诊率73.3%,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4例,女11例,年龄30~70岁,40岁以上者12例。
病史最短3 d,最长5年。
均有右下腹疼痛和压痛,伴全身乏力9例,近期明显消瘦13例,纳差10例,大便习惯改变6例,腹部肿块6例。
术前体温38℃以上10例。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低于120 g/L者6例,白细胞高于10×109/L者10例。
腹部透视15例,中腹有少数气液平面者7例。
B超检查12例,其中提示阑尾炎6例,阑尾周围不均质肿块9例。
纤维结肠镜检5例,提示为阑尾肿瘤2例。
钡剂灌肠10例,提示阑尾肿瘤3例。
术前漏诊11例,其中诊断为急性阑尾炎3例,慢性阑尾炎8例(其中1例诊断为合并阑尾周围脓肿),确诊为阑尾炎并阑尾周围癌4例。
1例巨大阑尾粘液性囊肿报告患者,男,65岁,因发现下腹部逐渐增大包块五年,伴间断腹痛入院,既往无外伤、手术及结核病史。
体检:一般情况尚可,下腹部膨隆,腹肌不紧,下腹部可触及一18cm*15cm*12cm质中包块,有压痛,活动度可,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
腹部B超示下腹部不均质低回声包块;腹部CT示下腹部囊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肠系膜囊肿可能;查CEA、AFP、CA-199、CA-125均未见异常;行肠道准备,胃肠减压,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手术方法右侧腹直肌切口进腹,见回盲部一巨大包块,约20cm*20cm*15cm(见下图左),未见阑尾,包块包膜完整、游离,基底部与盲肠壁相连,行包块加回盲部肠壁楔形切除,间断缝合肠壁切口,肠腔无狭窄;术后禁食水行肠外营养一周后进食无不适出院;术后切除包块病检示阑尾粘液囊肿并感染(下图右)。
2 讨论阑尾粘液肿瘤包括阑尾粘液囊肿和阑尾粘液囊腺癌,发病率约为0.14%,其中75%-85%为良性囊腺瘤,少数为囊性腺癌[1]。
囊肿瘤体小时,常无任何特异性症状或表现为右下腹隐痛,但在囊肿膨胀性生长过程中可发生阑尾炎、肠梗阻、肠扭转、囊内出血或感染、囊肿破裂及恶变等多种并发症。
粘液囊腺癌是少数阑尾恶性肿瘤之一,瘤体小时,无特异性症状,往往表现为急性阑尾炎,随着癌肿的不断增大或与周围组织浸润粘连时,右下腹可触及肿块,当肿物合并细菌感染时,常被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由于本病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容易误诊。
阑尾粘液囊肿术前诊断困难,但术前完善的检查有一定的提示本病的作用,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钡灌肠、肠镜、B型超声、CT或MRI检查。
X线钡灌肠可以有如下表现:显示回盲肠间间隙扩大,其间有光滑的压迹,末端回肠下缘与盲肠间形成鸟嘴样外观,阑尾不显影。
阑尾粘液性肿瘤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同时也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其治疗原则就是完整切除病灶[2]。
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及其与周围组织脏器的关系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