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01mmPTFE带瓣外管道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
- 格式:doc
- 大小:119.00 KB
- 文档页数:3
·临床研究·左室压力-应变环定量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前后左室功能变化侯淑红林瑜芬吴波孙林林李章静张力陈东平摘要目的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LVPSL)定量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前后左室心肌做功变化。
方法选取我院经超声心动图或心脏MRI确诊的非梗阻性HCM患者55例(HCM组)和同期健康志愿者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舒张末期室壁厚度(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比值(E/e’),二维斑点追踪及LVPSL技术获取CPET前后整体纵向应变(GLS)、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PSD)及左室心肌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
结果HCM组MWT、LAD、E/e’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LVEDd、LVEDs、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CPET前,HCM组GLS、GCW、GWI均较对照组减低,GWW、PSD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PET后,HCM组GLS、GCW、GWI均较对照组减低,GWW、PSD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HCM组CPET后GLS较CPET前减低,PSD较CPET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CM组CPET前后GCW、GWW、GW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CPET后GCW、GWW、GWI均较CPET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PET前后GLS、P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LVPSL可定量评估HCM患者CPET前后左室心肌做功变化,为临床早期干预、优化治疗策略、指导个体化运动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1年5月第35卷第5期J Chin Pract Diagn Ther,May 2021 , Vol. 35,No. 5• 477••论著•Gore-Tex心包膜重建法洛四联症右心室流出道效果观察袁心刚,梁栋,赵力运,梁维杰,董好举,宋书波,范大兵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华中阜外医院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河南郑州451464摘要: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应用G〇re~T e x心包膜重建右心室流出道预防术后肺动脉瓣反流的效果。
方法法洛四联症患儿60例,人院肺动脉瓣Z值一6. 0----2. 3,均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术中应用0. 1m m厚的Gore~Tex心包膜制作肺动脉单瓣的跨环牛心包补片重建右心室流出道。
记录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 前、术后即刻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术后3、6个月及1、2、3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狭窄、肺动脉反流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
结果手术均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体外循环时间90〜194(129±46)min,主动脉 阻断时间60〜137(92±18)min,术后右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均<10mm H g。
患儿术前左室射血分数[(61±12)%]与术后即刻[(62士9)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0.35士0.06)mL/m2]低于术后即刻[(0.47士0. 11) mL/m2] (P<0.05)。
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康复出院,少量心包积液3例和膜周部残余室间隔缺损1例临床随访观察,术后无死亡病例,未发生围术期严重并发症。
术后即刻、术后3、6个月及1、2、3年,中度肺动脉瓣反流发生率分别为〇、〇、l. 7%、1. 7%、2. 0%、0,中度肺动脉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0、3. 3%、5. 0%、5. 0%、5.9%、4.9%,均未发生重度肺动脉瓣反流、重度肺动脉瓣狭窄。
1、【佰仁医疗先心创新亮点】右室流出道修复与重建【佰仁医疗先心创新亮点】右室流出道修复与重建——该类产品以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耐久性和尺寸结构设计为复杂先心病患者带来福音研发部:朱立武右心室流出道(rightventricularoutflowtract,RVOT)是心脏右心室的一部分,位于右心室的出口处,连接主肺动脉。
主肺动脉血管内带有一组三叶的肺动脉瓣,肺动脉瓣位于右心室流出道与主肺动脉交界处,具有重要功能。
主肺动脉远端分为左、右肺动脉两支血管,分别向左右两侧肺供血。
许多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诸如法洛氏四联症、肺动脉瓣闭锁、右室双出口等,患儿的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可能出现狭窄、闭锁、发育不良乃至缺如。
通过外科手术修复与重建右室流出道是根治这类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办法。
我国现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约150万,每年新出生近20万,先心病发病率居出生缺陷的首位。
其中复杂先心病占30%左右,约有5-10%的病的患儿需要应用带瓣管道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才能获得根治,如肺动脉闭锁、共同动脉干、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等。
对于这些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应用带瓣管道重建右室流出道能极大提高这类先心病外科手术疗效及术后的长期生活质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医中心先心外科主任徐志伟教授介绍,我国婴幼儿复杂先心病的发病率要高于国外:美国每年仅有三四千例复杂先心病开刀手术,而我国婴幼儿复杂先心病需要治疗的病例要高达3万,复杂先心病已成为我国婴幼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在胎儿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发育障碍而引起的疾病。
根据北京市的资料统计,先心病连续10余年成为5岁内儿童的死亡首因,约每7个5岁以下死亡儿童中就有1名死于先心病。
有别于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复杂先心病自然生存率低、治疗难度大,向心脏外科医生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
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外科主任姚建民教授说:“在复杂先心病患儿中,能活过12岁的仅有1%。
最新:TAVR优化策略的中国方案“A11inone”极简式TAVR极简式TAVR自2018年起国内完成几百例手术,到2023年已完成7000多例。
从国际数据来看,已经证实了极简式TAVR可以和全麻/插管/经食道超声等达到同样的效果,无论是死亡率、卒中、PV1,早期和晚期结果基本一致。
极简式TAVR可以进一步简化吗?宋光远教授及其团队通过不断探索,摸索出〃AI1inOne〃技术(单动脉技术、单血管技术)这一极简式TAVR的中国方案。
单动脉技术比常规手术多两步,一方面减少了患者痛苦,另一方面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单动脉入路TAVR的步骤如下:工:用5F的猪尾导管到主动脉根部进行主动脉造影通过同一个20F的鞘进行球囊扩张;H:在5F尾管和球囊取出后,将THV输送系统送至降主动脉。
m:猪尾导管单股动脉入口放置到主动脉根底部,然后将THV系统输送到主动脉根部。
a:带有猪尾导管的5F鞘b:20F大鞘c:球囊d:THV输送系统单动脉入路TAVR示意图新型解剖分型指导下的主动脉瓣反流(AR)TAVR现行指南推荐2023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中,有选择的、无法外科手术的AR患者在有经验的中心可考虑TAVI;2023AHA/ACC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中,AR患者TAVR证据较少,指南不建议对于适合外科手术患者行TAVR手术(HI类);《中国经导管主动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2023》中,对于单纯重度AR,有外科手术可能的患者,仍不推荐首选TAVR治疗。
TAVR治疗重度AR需要在有经验的中心以及术者中开展,并具备两个条件:①严重AR,外科不能手术,预期治疗后能够临床获益;②解剖特点经过充分评估适合TAVR手术。
AR的新型解剖分型在中国早期的AR-TAVR手术中,经心尖TAVR手术使用“J-VaIVe”治疗纯AR患者的器械成功率可以达到91.6%,但可能会有较大的创伤。
经股动脉TAVR的创伤性较小,但对单纯AR患者来说,器械成功率不高。
中华医学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布
年份2018
推荐奖种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名称新型0.1mmPTFE带瓣外管道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临床应用
推荐单位推荐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推荐意见:
许多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如肺动脉闭锁,动脉单干,法洛四联症术后肺动脉返流都需要应用带瓣外管道来重建右心室和肺动脉连接。
然而在中国缺乏西方国家常用的功能可靠的生物带瓣外管道,包括牛颈静脉带瓣外管道和同种异体带瓣外管道,严重影响了国内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纠治。
该项目组提供了一种抗返流确切,衰败率低的新型带瓣外管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填补了国内带瓣外管道研制的空白。
项目组采用极其惰性的合成材料聚四氟乙烯(PTFE)来制备带瓣外管道,动物实验证实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低衰败率的特点,具有明确的先进性。
项目组还在国内外首次自主研制两种缝制模具,简化了缝制流程,规范了缝制方法,确保了新型0.1mmPTFE带瓣外管道的可复制性和高质量,具有很高的独创性。
项目组的研究结果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相关论文发表在多本国际权威专业杂志上。
该项目立足临床,创新性强,科学实用,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同领域领先地位,部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故同意推荐该项目申报本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
项目简介带瓣外管道应用于重建右心室与肺动脉连接,治疗肺动脉闭锁,动脉单干,重症法洛四联症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对于减少肺动脉返流和保护右心室功能极其重要。
特别是近年来对于法洛四联症术后随访的研究,发现肺动脉返流可引起右心室的扩大和右心功能的降低,与术后中远期患者的心律失常和猝死密切相关,而适时植入人工瓣膜可以保护和改善右心功能。
然而,国内仍然缺乏西方心脏中心临床应用的Homograft和Contegra,且传统生物带瓣外管道的高衰败率限制了其在右心室流出道重建中的应用。
因此,国内带瓣外管道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发展。
我中心采用已经应用于临床的0.1mmPTFE薄片和Gore-tex人工血管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带瓣外管道,同时自行研发相关缝制模具,简化缝制过程,具有高度的可复制性和操作性。
新型带瓣外管道表现出了优异的体外流体学性能,初步应用于临床,早中期效果确切,衰败率低,有望替代传统生物带瓣外管道。
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同领域领先地位,且部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该课题提供了一种抗返流确切,衰败率低的新型带瓣外管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填补了国内带瓣外管道研制的空白。
2、该新型带瓣外管道表现出良好的血流动力学,在建立右心室流出道的同时,有效改善肺动脉反流,从而保护了右心室的功能,提高患儿术后生存质量。
3、西方常用的生物带瓣外管道仍然存在较高的衰败率,需要多次手术更换,该课题另辟蹊径,采用极其惰性的合成材料聚四氟乙烯(PTFE)来制备带瓣外管道,动物实验证实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低衰败率的特点,具有明确的先进性。
3、国外学者报道了不同的带瓣外管道的缝制方法,无法保证缝制的可重复性和统一性,该课题在国内外首次自主研制两种缝制模具,简化了缝制流程,规范了缝制方法,确保了新型0.1mmPTFE带瓣外管道的可复制性和高质量,具有很高的独创性。
序号类别国别授权号授权
时间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发明人
1 中国发明专利中国
CN
106473840 B
2017
-12-
手工缝制带瓣外管道及
该管道缝制用的模具和
贾兵
26 缝制方法
2 中国实用新型专
利
中国
CN
206777422 U
2017
-12-
22
手工缝制带瓣外管道及
其U形单元使用的模具
贾兵
代表性论文目录
序号论文名称刊名
年,卷
(期)及
页码
影响
因子
通讯作
者(含共
同)
SCI
他引
次数
他引
总次
数
通讯作者
单位是否
含国外单
位
1 Pulse oximetry with
clinical
assessment to
screen fo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neonates
in China: a
prospective study
Lancet
2014,
384
(9945
):
747~75
4
47.8
31
贾兵,黄
国英
51 66
否
2
Successful
surgical repair of
d-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in a separated
conjoined twin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2.0
1.01,8
(4)
1.16
4
贾兵 1 1
否
3 实时三维心脏超声评
估法洛四联症术后右
心功能的价值
中华实用儿
科临床杂志
2014,
29(11)
:
825-82
7
0 贾兵0 2
否
4 肺动脉单瓣在6月龄
内法乐四联症一期根
治术中的抗反流作用
中华小儿外
科杂志
2014,
35(3):
186-19
0 贾兵0 1
否
5 应用c-MRI测定法洛
四联症术后肺动脉返
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分析
中华实验外
科杂志
2010,
27(9):
1242-1
244
0 贾兵0 1
否
6 法洛四联症术后肺动
脉反流对右心功能的
影响
中华小儿外
科杂志
2010,
31(2):
102-10
6
0 贾兵0 1
否
主要完成人和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1.姓名:贾兵
排名:1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行政职务:心血管中心主任
工作单位:复旦大学
对本项目的贡献:课题组总负责人,课题总设计者,为所列项目的负责人,所有项目均有贡献,为所有创新点的主要完成人。
设计并缝制新型0.1mmPTFE带瓣外管道,并手术应用于右心室流出道重建
2.姓名:张惠锋
排名:2
职称:主治医师
行政职务:无
工作单位:复旦大学
对本项目的贡献:负责设计缝制模具,体外流体学测试和动物实验,参与新型
0.1mmPTFE带瓣外管道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手术。
3.姓名:叶明
排名:3
职称:副主任医师
行政职务:心脏监护室主任
工作单位:复旦大学
对本项目的贡献:负责手术应用于右心室流出道重建
4.姓名:单亚平
排名:4
职称:其他
行政职务:无
工作单位:复旦大学
对本项目的贡献:参与体外流体学测试和动物实验及论文撰写。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1.单位名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排名:1
对本项目的贡献:本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完成了该项目的主要工作,尤其是提供病人的检验、诊断、治疗,保证了病人的来源,提供了研究的场所。
同时本单位在该成果的实施和推广工作中提供了工作的空间、平台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