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及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17.19 MB
- 文档页数:44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1. 低血压:透析过程中血压下降是常见的并发症。
处理流程包括:- 立即暂停透析,将患者的头部调低,提高下肢或使用动脉内注射的血管活性药物,如腺苷酸、多巴酚丁胺等。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心率,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 如果患者没有恢复稳定的血压,应立即转诊至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
2. 抽血困难:在透析过程中,由于针头穿刺不当或针头堵塞等原因,可能出现抽血困难。
处理流程包括:- 评估针头穿刺位置,尝试重新穿刺。
- 如果无法重新穿刺,应尽快联络血透室或主管医生,考虑更换或维护血管通路。
3. 血液透析疼痛:有些患者可能在透析过程中出现针头周围或通路处的疼痛。
处理流程包括:- 检查针头或通路是否存在问题,如血栓形成、堵塞等。
- 给予患者适量的止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物。
4. 感染: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感染的风险。
处理流程包括:- 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手部和皮肤消毒,保持良好的透析通路清洁。
- 定期更换透析导管或进行通路维护,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 如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如发热、局部红肿等,应立即联系医生并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5. 过滤膜问题:透析过程中,过滤膜堵塞或失效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下降。
处理流程包括:- 监测血透仪及相关指标,如动脉压、静脉压等。
- 如发现过滤膜堵塞或失效,立即停止透析,清洗或更换过滤膜。
总之,对于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应进行及时的监测和处理,同时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设计相应的应急预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医护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以提高应对并发症的能力和水平。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处理:
1.透析失衡综合征
为常见的并发症。
多见于初次透析、快速透析或透析结束后不久发生。
表现为焦虑、烦躁、头痛、恶心、呕吐,有时血压升高;中度者尚有肌阵挛、震颤、失定向、嗜睡;重度者可有癫痫样大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首次透析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透析液中钠浓度不宜过低,超滤脱水不宜过快。
出现症状时,轻者给静注50%葡萄糖液50~100ml,肌注异丙嗪25mg;重者应给甘露醇或白蛋白等,减低透析器中负压及流量。
2.发热
透析早期发热,多由于透析系统冲洗不净,致热原存在或预充血液快速进入体内产生输血反应所致;如透析后体温持续上升多提示感染,应寻找发热原因,并作相应处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心血管并发症
如低血压、高血压、心脏进行性张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律不齐等。
4.贫血
尿毒症原已有不易纠正的贫血,加上透析中需反复抽血检查以及透析器中残留血液的丢失,可加重贫血,因此,应减少种种原因的失血,补充铁剂、叶酸或适量输血。
5.透析性骨病
6.感染
要防范动静脉瘘、肺部及尿路感染。
血液透析并发症应急预案﹙一﹚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1 、透析中一个重要的事故就是空气栓塞,空气进入血液引起空气栓塞是严重的致命并发症。
2 、空气进入体的最重要途径是泵前部分。
泵前管道负压部分破损或连接不良,泵前补液、输血,冷冻的透析液,静脉壶液面机器自动打气,透析结束时回血失误等等。
3 、少量空气呈微小泡沫状进入体可无明显症状。
若气泡较大,漏气速度快,3-4ml的少量空气栓塞则可引起死亡。
4.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与病人的体位有关。
若病人坐位或颈头抬高时,空气向上逆流经颈静脉到达脑静脉系统,引起意识丧失,惊厥,甚至死亡。
若病人平卧位或左侧卧位,空气进入右心房和右心室,影响心脏排血功能。
若病人右侧卧位,空气经肺动脉进入肺毛细血管,引起肺动脉高压,部分空气进入左心室引起全身动脉栓塞。
若病人垂头仰卧位,空气进入下肢静脉系统引起局部紫绀及循环不良。
5.病人常表现突然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发绀、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6.一旦发现空气进入体,立即夹注静脉管道,左侧卧位,并抬高下肢,使空气停留在右心室顶端而慢慢溶入血中吸收。
为防止空气进入脑部引起脑栓塞,要采用头低下肢抬高位;7.嘱患者镇静、进行深呼吸。
立即通知医生;8.高流量吸氧、确保气道的畅通。
清醒病人用面罩吸纯氧;意识丧失病人气管9.静脉应用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酐,减轻脑水肿,改善微循环;10.进入体空气量多需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抽气或直接心脏穿刺;11 使用高压氧疗法也比较有效;12.最有效的是事先预防。
空气栓塞应急流程示意图:空气进入体↓立即夹注静脉管道,抬高下肢,左侧卧位↓嘱患者镇静、进行深呼吸。
立即通知医生↓高流量吸氧、确保气道的畅通↙↘清醒病人用面罩吸纯氧意识丧失病人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静脉应用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减轻脑水肿,改善微循环↓锁骨下静脉穿刺抽气或直接心脏穿刺↓高压氧治疗(二)动静脉瘘穿刺引起出血、皮下血肿的应急预案1.处理原则上应充分止血后将出血向周围分散,冷却局部,不要使瘘血管外形成凝血块;2.穿刺失败时,在未形成凝血块时尽早处理,求得其他的帮助;3.穿刺部位稍稍隆起,立即终止穿刺,用纱布四折或止血棉球压迫瘘血流,压迫程度不要使血流中断;4.手臂抬高,将出血向周围分散,加速吸收;5.洗必汰湿纱布冷敷,使血块不再增大;6.再行穿刺必须压迫穿刺失败的部位,或在原穿刺部位用止血棉球止血后捆扎止血带,再行穿刺;7.失败部位以外穿刺困难时,止血15分钟后进行再穿刺;8.血透结束后血肿局部涂上喜疗妥,加速血肿吸收,促进血管软化。
血透室常见并发症及意外情况应急预案
1. 低血压:低血压是血透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体位改变、透析液温度或流量变化等因素导致血压下降。
应急预案包括立即通知医生并调整透析机的参数,增加透析液流量,或者给予一定量的生理盐水来提升血压。
2. 血管通路问题:血透室中患者常常使用动静脉瘘或者引流管进行透析治疗,这些通路可能出现血栓、感染或者狭窄等问题。
应急预案包括密切观察通路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发生。
3. 感染:血透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但由于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差,感染仍然是一个常见问题。
应急预案包括严格的洗手和消毒操作,定期更换透析管路,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红肿等感染征象,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4. 过敏反应:一些患者可能对血透过程中使用的透析液或者药物发生过敏反应。
应急预案包括在治疗前进行过敏筛查,如发现患者有过敏史,需要谨慎使用相应药物,并随时观察患者的症状,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采取抗过敏措施。
5. 透析液的异常:透析液的成分和温度变化可能引发一些意外情况,如电解质紊乱、透析液温度过高或过低等。
应急预案包括定期监测透析液的成分和温度,及时调整透析机的参数,确保透析液的质量符合要求。
为了应对上述情况,血透室还应配备有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并能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血透室还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与相关科室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血液透析是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是,其治疗过程并非绝对安全,在血透过程中可以发生许多并发症,有些除发症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低血压(30~60%)肌肉痉挛(5~20%)恶心、呕吐(5~15%)头痛(5%)胸痛、背痛(2~5%)搔痒(5%)发热、寒战(小于1%)一、低血压发生率30%~60%。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循环血容量的急剧变化。
透析与超滤的患者血浆容量下降>15%即可产生低血压;而单纯进行超滤血浆容量即使下降20%仍耐受良好。
1.血容量过低的常见原因:超滤速度波动高潮滤率(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失控)干体重过低透析液钠浓度过低治疗对策:使用容量超滤装置避免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失控合理的干体重合理的透析液钠浓度钠曲线透析、红细胞压积监测2.血管张力异常:醋酸盐透析透析液加温过高进食(脾脏血管扩张)组织缺血(贫血、腺苷介导)植物神经调节异常(糖尿病)降压药物治疗对策:透析液温度设定避免透析期间进食避免组织缺血,减少腺苷形成纠正贫血和维持合理的红细胞压积口服Midodrine降压药物的调整3.心功能异常:舒张功能异常:缺血性心脏病、左室肥厚心率下降:年老、尿毒症植物神经病变、药物收缩功能下降: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钙化、瓣膜病变、淀粉样变治疗对策:改善心室肌顺应性改善心肌收缩力和提高心室率合理的透析液钙浓度4.其他少见/严重并发症:心包填塞心肌梗塞隐性出血败血症心律失常透析器反应溶血、空气栓塞治疗对策:及时发现及处理5.透析膜反应目前缺乏证据治疗措施:体位补充血容量降低血流速度减低超滤速度吸氧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预防措施:容量超滤透析机限制盐摄入及每天体重增加合理干体重合理的透析液钠浓度配方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碳酸盐透析合理的透析液温度合理的红细胞压积避免进食影响血液容量监测口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0 23:22:47编辑过] 2007-1-10 23:18:00。
血液透析过程中急性并发症的处理----XX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的X智华教授首次使用综合征(FUS)使用未经处理的新透析器或新批次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时发生,临床表现为急性过敏症候群的一组血透相关急性并发症。
根据主要临床症状和发病机制可分为A、B两型。
失衡综合征是血液透析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为3.4-20%,发生机制一般认为与“尿素逆渗透效应”,血脑屏障、脑缺氧等相关。
易发生于首次透析、诱导透析以及尿毒症透析间隔时间太长及透析不充分、使用高效透析器患者。
失衡综合征诊断◆发生时间:常常发生于血液透析后半期(透析3小时后)或透析结束后不久。
◆临床表现:脑水肿症候群: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视力模糊、肌肉抽搐、惊厥等临床症候群。
临床症状多数持续12-24小时后逐渐减轻消失,严重者会昏迷死亡。
◆神经系统检查:视乳头水肿,常没有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体征。
◆颅脑CT/MRI等显示脑水肿,但没有颅内低密度或高密度的局灶性病灶。
失衡综合征的处理◆吸氧◆脱水治疗:(1)常用脱水剂有50%葡萄糖溶液50-250 ml,快速滴入;(2)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上调至145-155 mmol/L,持续10-30分钟;(3)20%的甘露醇125 ml,也可用高渗盐水(血压高者慎用),也可静脉输入白蛋白、血浆等胶体溶液◆调整血液透析治疗参数:减慢透析的血流量,缩短透析时间◆血压高者给予降压药物:可给予口服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严重者给予硝普钠,硝酸甘油静脉滴注。
◆停止血液透析治疗:病情严重或者经治疗后仍恶化者应终止透析◆对症处理:癫痫样发作时给予镇静治疗。
地西泮5-10 mg静脉注射,5-10分钟可重复1次,必要时可静脉滴注维持;苯妥英钠10-15 mg缓慢静脉注射。
抽搐患者注意防止窒息、吸入性肺炎等。
失衡综合征的预防◆首次透析时间限制在2-2.5 h以下◆血流量限制在200-250 ml/min以下◆应用小面积透析器◆可调钠或高钠透析液◆对于透析失衡综合征高风险(脑外伤、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患者可考虑CRRT治疗◆反复发生失衡综合征的患者,宜在血液透析过程给予吸氧、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避免使用醋酸盐透析液,同时,需注意寻找病人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