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随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日益成为热点话题。
为进一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一、完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林权管理机制,明确农村集体林权的归属和权益,规范集体林权的流转和利益分配方式。
同时,加强对集体林权的权益保护,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二、强化宣传教育。
加大对集体林权改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广大农民宣传集体林权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改革中来。
三、优化管理服务。
加强对农村集体林权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农民群众对集体林权的满意度。
建立健全集体林权管理平台,提供便捷的服务渠道,方便农民群众查询和办理相关手续。
四、加强监督执法。
加大对集体林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良好的法制环境。
加强对集体林权改革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改革效果的落实。
同时,加强对集体林权管理部门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五、推动产业扶贫。
通过集体林权改革,积极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动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
采取差异化的扶持政策,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产业发展能力。
六、加强协调合作。
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形成合力推进集体林权改革。
与农民合作组织和相关企业加强合作,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推进农村集体林权改革。
在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农民群众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制度的完善和管理的优化,才能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的脱贫致富。
希望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能够为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集体林权配套改制⼯作⽅案2019-08-26为进⼀步加快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进程,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成果,推动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全⾯深化,调动社会各界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促进全县林业⼜好⼜快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的意见》(中发[]10号)及省、市有关集体林权制度改⾰⽂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案。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以保护林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坚持“统筹联动,稳步推进”的原则,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服务体系,规范质量管理,不断创新集体林业经营体制机制,促进林业资源优化配置,进⼀步解放和发展林业⽣产⼒,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逐步形成集体林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态良好、林区和谐的⽬标。
⼆、⽬标任务完善林⽊采伐管理机制,实⾏林⽊采伐审批公⽰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便捷服务;规范林地林⽊流转,建⽴健全产权交易平台,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和评估师制度;推进林业投融资改⾰,加⼤林业信贷投放,完善林业贷款财政贴息制度;建⽴健全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扶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促进林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
三、主要内容(⼀)建⽴县级林业社会化服务机构。
以建⽴县级林权登记管理中⼼为载体,加强县级林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建设。
管理中⼼内设林权抵押登记管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业产权交易和林业信息四个办事机构,坚持“⾯向基层、服务林农、规范运作、便捷⾼效”的基本宗旨,其主要职能是:1.提供林业信息。
收集并林产品(包括林⽊、林地、⽊材、林⽊种苗等)供求、交易信息。
2.提供中介服务。
接受委托为林农和林业经营者提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采伐区规划调查设计和⽊材检验等中介服务。
3.提供林权交易、登记服务。
为参与林权流转各⽅提供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平台;接受林权权利⼈的申请,及时办理林权的初始登记、注销登记和变更登记,实现林权证的动态管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旨在探索解决集体林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增加集体经济效益。
当前,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村集体林业的规范化经营,提高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增加集体经济效益。
2. 原则:(1)依法依规:依法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保护、合法经营等方面的规定。
(2)科学合理:遵循科学规划和利益平衡原则,合理规划林业资源利用,确保农民合理共享林业发展成果。
(3)激励引导:通过激励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高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率。
三、主要措施:1. 形成科学完善的集体林权制度:(1)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林权归属、林业经营权和林业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规定。
(2)建立健全集体林权确权登记制度,保护农民集体林业经营权益。
2. 加强林业资源的规划和管理:(1)科学规划林业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高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率。
(2)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和监督,防止滥砍滥伐等破坏性行为。
3. 提高农民集体林业经营能力:(1)加强农民集体林业经营技术培训,提高农民集体林业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2)鼓励农民合作组织,推动农民集体林业经营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4. 完善农民集体林业收益分配机制:(1)建立健全农民集体林业收益分配机制,确保农民合理共享林业发展成果。
(2)推动农民工资农田建设,提高农民集体经济收入。
5. 加强宣传和引导:(1)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宣传推广,增加农民对改革的理解和认同。
(2)加强对农民集体林业经营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集体林业经营意识和能力。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2. 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民集体林业经营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2024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____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林地的管理权和收益权进行明确并赋予其与土地使用权相一致的权利。
该制度于1980年代开始推行,旨在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理使用和管理林地的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集体林权制度在实施中出现一些问题,如权益不明晰、利益分配不公等,导致林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和保护。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集体林权制度进行改革。
二、改革目标1.明确集体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界定,确保权益不受侵害;2.促进集体林地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和增值,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3.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4.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改革内容1.确立集体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将所有权归集体经济组织,使用权可以通过租赁、转让等方式流转给其他个人或机构。
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划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权益受到有效保护。
2.建立健全集体林地流转市场,通过市场化方式将使用权流转给有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个人或机构,促进林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增值。
在流转市场中,应设置合理的交易机制和价格机制,并建立相关的监管和评估体系,确保流转过程公开透明、保护各方权益。
3.加强集体林地的管理和保护。
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加强对林地的管理和保护,建立健全林地资源管理机制和制度,完善林地管理规章制度,加大对非法采伐、滥砍滥伐等破坏行为的惩治力度。
同时,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林地进行专业化管理和保护。
4.改善农村居民的收益分配机制。
在集体林地的经营收益中,应通过适当的机制,提高农村居民的收益比例。
可以通过提高林木价格、引进优质林产品加工企业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
5.加强政策支持和宣传引导。
改革过程中,应加强政策支持,对流转市场的参与者给予财税、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和优惠政策。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生态立乡”战略和全面建设新农村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以深化林业改革为动力,以依法治林为保障,进一步明晰集体森林、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依法维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消除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来调动广大林农和其它经营主体造林育林的积极性,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本原则:到先调处,后确权,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6、坚持依法办事、“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责利相统一、质量与进度相统一,处理好尊重群众意愿与规范操作的关系。
总体目标:从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用十个月时间,全乡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
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措施;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和“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
改革的范围:1、范围:全乡10个村65个农业合作社。
2、林种范围。
主要是集体商品林及其林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
对权属尚未明晰的集体林中的商品林木、林地,确权发证;对已明晰权属的自留山、责任山,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经济林,个人依据流转合同取得的集体林地使用权或林木使用权、所有权,应稳定完善;对抵押权未解除、权属有争议的林木、林地,通过协商能够明确权属、达成一致意见的,一并予以改革;对规划确定的生态(1))以包((2)保持承包关系稳定。
①已划定的自留山,实行“生不增,死不减”,长期无偿使用,允许继承,允许流转,不得强行收回,自留山上的林木除划定时有约定的外,一律归农户所有,不得随意收回、调整。
②“三定”时已发了自留山林权证,且四至界限清楚,群众无异议的,以原四至为准,核发新证,旧证记载的面积只作参考,新证面积以实际测算为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1. 简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指对我国的集体林权制度进行改革的一项举措。
集体林权制度是指将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对集体林地的管理和使用权力来源于法律授权,旨在保护林地资源、促进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然而,传统的集体林权制度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亟需进行改革和完善。
2. 问题与挑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传统的集体林权制度在决策、权益保护和经营方式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林地的管理和利用效率不高。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需要破除一些老旧的观念,推进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和能力提升。
再次,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需要具有良好的政策引导能力和监督机制,以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3. 改革方案为了解决集体林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
要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的法律制度,提高集体林权的保护力度和监管机制,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要加大对集体林地的经营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林业产业的综合效益。
要加强林地的规划和监管,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4. 个人观点与理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林业资源丰富,但传统的集体林权制度在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可以推动林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与回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是我国为解决传统集体林权制度存在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一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林地的管理和利用效率,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在改革过程中,要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监管力度等。
这项改革举措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实践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机制建设,推动改革的顺利实施。
《林权集体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23-10-26contents •林权集体制度改革背景及目标•林权集体制度改革方案内容•林权集体制度改革实施步骤•林权集体制度改革配套政策与措施•林权集体制度改革预期效果与影响目录01林权集体制度改革背景及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林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通过改革来适应新形势、新需求。
林业发展的需要现有的集体林权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产权不明晰、经营效率低下等,需要进行改革以优化林业资源配置。
集体林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改革背景1改革目标23通过改革,使集体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更加明晰,提高林农的积极性。
明晰产权通过改革,优化林业资源配置,提高林业生产效益,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林业发展在推进改革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维护生态安全02林权集体制度改革方案内容林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总结词林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是林权集体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详细描述通过将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可以进一步明确各自的权责利,促进林业的多元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而言,林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而林地使用权则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分配给林业经营者使用,这样可以在保障集体所有权的同时,充分发挥林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立新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林权集体制度改革的另一重要内容。
总结词新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由林业经营者自愿联合形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其目的是加强林业生产的组织化和规模化,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通过建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实现林业生产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推动林业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详细描述建立新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总结词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是林权集体制度改革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详细描述在林权集体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保护和修复林业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集体林权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法律法规,明确集体林权的界定、权益保护、林地流转等相关政策。
2. 推动产权确权登记:加强对集体林权的产权确权登记工作,明确林权的归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减少林权纠纷。
3. 完善林地流转机制:建立健全林地流转市场,加强林地流转信息发布和交易平台建设,鼓励农民通过流转林地合理规模经营,增加农民家庭收入。
4. 加强林权管理机构建设:完善林权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林权管理机构的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5. 开展林权综合配套改革:探索建立集体林权资源综合配套改革机制,促进林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6.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法律法规意识和林业经营管理能力。
7. 配套政策支持:制定一系列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包括财政资金扶持、金融支持、科技支撑等,提供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持。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可以促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摘要:集体林权制度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自愿组成的土地共有形式,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权属不明确、权益保护不足等。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包括明确权属、健全权益保护和提高管理效能等方面的措施,旨在完善我国集体林权制度。
一、背景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是指农民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依法享有林地使用权,并从中获取经济利益。
该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林资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土地资源的流转,集体林权制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二、问题分析1. 权属不明确: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林地权属的不明确,导致一些非法占用和侵占行为的发生。
2. 权益保护不足:对于集体林权的权益保护不足,农民在林地流转、资金分配等方面存在不公平的情况。
3. 管理效能低下: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集体林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进行,也影响了林地的经济效益。
三、改革方案1. 明确权属:加强对集体林权的登记和管理,确保林地的权属清晰,并建立健全林地权属证书制度。
2. 健全权益保护机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集体林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监管权,建立健全相应的投诉和维权机制。
3. 提高管理效能:建立健全集体林地的经营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构、规范管理程序,提高林地的经营效益。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集体林权制度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5. 鼓励多元经营:鼓励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多元经营模式,提高林地的综合效益。
四、实施路径1. 政策制定: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明确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2. 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加速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确保集体林权的合法性和保护机制的有效性。
3. 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集体林权制度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和理解。
4. 组织培训:对相关管理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和经营水平。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结构的变化,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国有林权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林业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于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改革目标1. 完善林权制度,建立健全的集体林权管理体系,提高集体林权的保护和管理水平。
2. 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林地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改革内容1. 完善集体林权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林业权属登记和证明制度,确保集体林权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 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加大对林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 加强林地保护,加大对违法砍伐和滥用林地资源的打击力度,严格保护生态环境。
4.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意识和管理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改革措施1. 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健全的集体林权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
2. 加大对集体林权改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集体林权改革的认识和支持度。
3. 加强林业科技创新,推动林业产业发展,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4. 加大对林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的林地保护监测体系。
5.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意识和管理水平。
五、改革效果1. 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将得到有效保障,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农民的收入将得到提高,林业产业将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3. 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保护,林地生态环境将得到改善,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六、总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希望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能够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是指对现行集体林权制度进行改革,以促进集体林地保护和可持续管理。
具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1. 产权确权登记:通过普遍开展林地所有权的确权登记工作,明确集体林地的产权归属和权利义务,建立健全集体林地权属管理机制。
2. 权益保护:建立健全集体林地利益分配机制,确保集体成员享有权益,加强对侵犯集体林权的打击力度,保护集体林地的合法所有权。
3. 集体林地流转:鼓励集体林地的流转交易,引入市场机制,推动集体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4. 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对实行集体林权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的集体林地给予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奖励和扶持。
5.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经济扶持,提升农民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6. 信息共享:加强集体林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集体林地资源信息库,提高集体成员对林地管理的了解和参与度。
通过上述改革方案的实施,可以推动集体林权制度的完善和发
展,提高集体林地的保护和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我国拥有广阔的森林资源,其中大部分被集体所有和管理。
然而,长期以来,集体林权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权益明晰度不高、权力分散、经营效益低等。
为了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推动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改革目标本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1.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效果;2.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增强林业经营的可持续性。
三、改革内容1. 林权确权登记为提高林权的明晰度和权属确权,将组织开展林权确权登记工作。
登记内容包括林地的地理位置、面积、所有权单位、使用方式等信息,以确保所有权的合法性和权属明确。
2. 集体林业发展规划制定集体林业发展规划,明确集体林权的保护和经营利用方向。
规划应包括林业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林业经济的发展、生态补偿和改善、林业科技创新等内容。
3. 林地流转经营推动林地的有序流转,可以采取租赁、转让等方式,引导专业林业企业或个人投资经营,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
林地流转可以加强专业化管理,提高林地的经营水平和效果。
4. 林业产业协会建设组建林业产业协会,加强集体林权的管理和服务。
协会可以承担林地经营管理、技术培训、市场推广等职责,为集体林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5. 资金支持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向集体林权所有者提供财政支持。
资金可以用于森林资源的保护、林地流转的补贴、林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等方面,以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和林业经营效益。
四、改革措施1. 政策法规支持国家将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集体林权的保护、经营和流转的相关规定,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2. 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国家将支持一批具有实力和潜力的林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引导龙头企业与集体林权所有者合作,提升集体林业的经营水平和效益。
3. 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集体林权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权益的合法性和经营的公平性。
4.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强对集体林权改革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集体林权所有者的认识和参与度。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林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按照我国的法律法规,林地分为国有林地和集体林地两类。
其中集体林地是指由集体所有、集体组织管理的林地资源。
然而,当前的集体林权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权益不清晰、管理混乱、利益分配不公等,迫切需要改革。
二、改革目标1. 建立健全的集体林权制度,明确权益归属,提高管理效率;2. 促进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3. 推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林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改革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改革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并完善集体林权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集体林地的权益归属、管理方式和利益分配规则。
加强对农民的权益保护,确保农民在林地资源利用中享有合法权益。
2. 健全林权确权登记制度建立完善的林权确权登记制度,对集体林地的权属进行明确登记,确保权益归属清晰。
推行全面的林权确权工作,包括对集体林地的边界界定、林地土地使用权的登记、农民对林地资源的权益确认等。
3. 推进林地流转鼓励农民通过林地流转、入股等方式,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业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设置林地流转市场,为农民提供流转信息和流转服务,促进林地流转的顺利开展。
4. 完善集体林地管理机制推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加强集体林地的组织管理。
设立专门的林地管理机构,加强对集体林地的规划管理、保护监督和合理利用。
加强农民的林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林地管理水平。
5. 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集体林地管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措施集体林地制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采取以下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措施:1. 加强林地保护和治理加强对集体林地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完善对林地的防火、防虫、抚育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推行科学的林业经营管理方式,加强对林地生态的保护。
关于马山县林改均山到户率的修改意见
自治区林改办:
桂林改办发[2010]29号《关于征求林改均山到户率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收悉,我县经认真研究,特提出如下修改意见:
《通知》中基准均山到户率测算表(征求意见稿)中马山县“确认集体林地面积”146.4万亩,是包含有光明山林场4.3万亩面积在内,而我县光明山林场于1966年成立,1989年划定为地方国营林场(马政发[1989]21号),属于县级国有林地,不宜进行林改,因此,全县集体林地“可均山到户面积”76.4万亩。
我县建议“均山到户率”应该为50%,“基准山到户率”应修改为45%。
马山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6月21日。
4林权集体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一、改革背景回想过去,我国林业发展曾一度滞后,林权制度的不完善是重要原因之一。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旨在让林业焕发新的生机。
这次改革,我们要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助力林业转型升级。
二、改革目标1.明确产权。
让每一片林地都有明确的产权归属,确保林权人的合法权益。
2.提高林业效益。
通过改革,提高林业产值,增加林农收入。
3.生态保护。
在保障林权人利益的前提下,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改革措施1.完善林权登记制度要想确保林权改革顺利进行,得让林权登记制度更加完善。
我们要对现有林权进行清理、核实,确保林权证的准确性。
同时,简化林权登记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2.创新林业经营模式过去,林业经营模式过于单一,限制了林业发展。
我们要创新经营模式,鼓励林农采取合作经营、股份制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
3.建立林业金融支持体系林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
我们要建立健全林业金融支持体系,为林业企业提供贷款、贴息等政策,降低融资成本,助力林业发展。
4.加强林业科技研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要加大林业科技研发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培育林业人才,提高林业科技水平。
5.完善林业法律法规改革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
我们要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改革举措得以落实。
四、改革步骤1.调查研究。
组织专家对现有林权制度进行调查研究,找出问题,提出改革建议。
2.制定方案。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
3.宣传发动。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改革政策,提高林农的认识度和参与度。
5.全面实施。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林权制度改革。
五、预期效果1.林权归属明确,林农权益得到保障。
2.林业产值提高,林农收入增加。
3.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林业可持续发展。
4.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改革成果得以巩固。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次林权集体制度改革,我国林业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2023年集体林权改制方案摘要:集体林权改制是指将原有的集体林权制度逐渐改造成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法定产权制度,通过确权登记、划定界限、保护利益等措施,促进林地合理利用和保护。
为了推进我国林业向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和法治化转变,2023年,我国制定了集体林权改制方案。
一、改制目标1. 林地所有权明晰,集体林权与个人产权有机衔接。
2. 林地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划定界限清晰。
3. 建立健全的林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优化配置。
4. 加强林地权益保护,确保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改制步骤和措施1. 林地确权登记:① 积极开展林地权属调查工作,确保权属归属清晰明确。
② 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确权登记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③ 将确权登记与林地变更、流转等管理事项相结合,简化办事流程。
2. 林地划定界限:① 制定统一的林地划定界限标准,明确划定原则和方法。
② 按照生态功能、经济社会效益等因素,进行合理界定。
③ 加强对划定过程的监督和评估,保证公正、公平、合理。
3. 林地流转市场建设:① 建设健全灵活、规范的林地流转市场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② 推行林地托管、租赁、入股等多种流转方式,增加流转灵活性。
③ 加强林地交易信息公开,提高交易透明度和市场活跃度。
4. 林地权益保护:① 完善林地法律法规,明确林权保护的主体责任和权益边界。
② 加强林地执法监督,对侵犯林地权益行为进行查处和惩罚。
③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林地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三、改制效果评估和监测1. 建立集体林权改制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评估工作。
2. 通过调查、抽样等方式,了解改制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3. 报告改制工作的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四、改制资金保障1. 调整林业财政政策,增加对集体林权改制的财政支持。
2. 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林业,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林业领域的投资比例。
3. 探索建立专项资金和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对林业项目提供贷款支持。
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措施随着我国对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促进了林业的快速发展。
为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重视集体林权制度的配套改革。
本文通过从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的投融资与社会化服务管理以及科技创新入手,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措施及对策,以供参考。
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自1981年以来,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经历了较多次的改革。
1981实施的“林业三定”改革,即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方式,让绝大部分的林农都分配到了自留山。
但由于改革中的缺乏明确的山林产业主体,致使林业产权含糊不清,再加上经营主体的缺失,都不利于林业的发展。
20XX年正式开始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同年,福建省被首先定为国家林业局试点省份。
于20XX年,江西省7个试点县市也先后进行了林业改革。
20XX年,林业改革已全面落实。
通过全国林改的落实,明确了林农的经营主体地位,同时,也明确了林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以及收益权,赋予了林农切实的物权,有效促进了集体林业的稳定发展。
2林权配套改革的案例分析林改是通过调整围绕林地权益为主体的森林资产权益关系来实施的一项综合性改革。
其从根本上解决了林业一直以来的发展问题,拓宽了林业的性能,并提升了林业的市场竞争力。
虽然林改获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其后期伴随的问题也较多。
2.1森林资源管理改革。
森林资源作为林业发展的基础物质条件,直接影响到林业的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
经林改后,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于森林资源管理保护与利用、森林经营主体较多以及采伐指标不明确等不合理性,与以往相比要更为明显。
因此,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是目前林改工作中的首要解决问题。
2.2构建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长效机制。
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已被全球各国所重视。
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对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性的影响。
随着全球变暖以及高发的洪涝灾害,都引起了各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
马山县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实施方案
(送审稿)
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是巩固和发展集钵林权制改革成果的重大举措。
根据中央、自治区林改政策和结合我县具体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紧紧围绕建立健全林业支持保护制度、林业金融支撑制度、林木采代管理制度、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改革林木采伐管理、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政策性森林保险、规范林权流转、促进林下经济发展为重点,完善政策,健全服务,规范管理.构建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任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加快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推进集体林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确保林农得实惠;坚持生态优先,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坚持因地制宜,确保取的实效;坚持统等兼顾,协调各方利益;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三、目标任务
从2011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基础上,完善林业管理体制,创新林业运行机制,优化林业政策环境,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逐步建立起林业支持保护有力、林业投融资政策完善、林木采伐管理科学、林权交易规范有序、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的可持续发展新机制,以改革领先,促进发展、促进生态。
2010年至2013年,我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分三个阶段推进:
(一)配套改革启动阶段(2011年)。
确定白山、古寨、乔利、永州等乡镇作启动配套改革试点。
(二) 配套改革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
在全县各乡(镇)全面推进配套改革。
(三)配套改革巩固提高阶段(2013年)。
不断完善政策、建全服务,形成在更高水平上促进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工作重点
(一)建立健全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桂发[ 2009 ] 2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09]60号)精神,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逐步提高补偿标准;改革育林基金管理办法,逐步降
低育林基金征收比例;建立健全造林、抚育、保护、管理投入补贴制度;完善林业基础建设保障机制,要明确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以及林业行政体系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纳入本级基本建设规划,明确将林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纳入本级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林权抵押贷款贴息办法和政策性森林保险保费补贴办法;林机具购置纳入农机具补贴范围。
(二)推进林木采伐管理改革。
根据上级财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构建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体系;改革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非林业用地上的林木不纳入森林采代限额管理,商品林木采伐限额允许5年结转使用,由蓄积量、材积量双项控制调整为蓄积量单项控制,允许皆伐作业按面积控制;简化森林采伐类型,实行伐区简易设计;推进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审批制向备案制转变;推行采伐公示制度,简化采伐审批环节,推行林木采伐许可“一站式”对外服务。
(三)推进林权抵押贷款。
由县政府统一组织金融部门、林业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鼓励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办林农小额信用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积极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行林农信用授信机制;研究出台林业贴息贷款的长效机制,拓宽林业贴息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的惠及面;结合林业产业发展的实际,加大对特色和优势林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安排专项资金,增加林业贷款贴息和森林保险补贴资金,建立林业贷
款风险补偿基金或注资设立或参股担保公司,由担保公司按照市场运作原则,参与林业贷款的抵押、发放和还贷;鼓励和支持以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互助性担保体系建设,扶持以林权抵押贷款担保为主要业务的担保公司发展;加快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建立林权抵押贷款激励机制,激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林农贷款的积极性。
〃
(四)推进森林保险体系建设。
〃
建立由保险监管、林业、财政合力推动,保险公司、林业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农多方参与的森林保险体系;合理确定保险责任和保额,科学厘定保险费率,探索财政合理的保费补贴比例和结算管理办法;大力开展森林保险宣传活动,提高广大林农和林业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建立森林保险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探索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切实加强监管,防止套取国家财政资金、损害林农利益等问题发生。
(五)推进林下经济加快发展。
以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非木质产业为重心,研究制定林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制定扶持林下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支持以发展林下经济为主的林业及相关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和重点龙头企业、产业协会,支持“公司+基地+农户”组织形式;加大向发展林下经济的融资服务倾斜;加大林业经济发展的技术培训,提高林下产业的科技含量;及时总结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旅游的发展模式、典型经验。
充分发挥相关推广体系效能,以典型引路,加大宣
传、引导和技术培训,促进林下经济发展壮大。
(六)推进林权交易市场建设。
及时制定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组织编制林业产权交易市
场建设总体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林业产权交易的制
度和管理办法;加快建设产权交易信息化平台,开发网络林权查询、竞价交易信息系统,建立林业产权交易场所。
(七)推进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优势林业产业、特色林业产品为依托;结合林下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加强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落实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建立以专业化、区域化为主要特征的林业行业协会;加强林业“三防”体系建设,推进农村林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林业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加强基层林业站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的社会化服务职能。
五、保障措施
集体林权制度的配套改革工作内容多、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且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切实加强组织保障。
〃
(一)加强组织领导。
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建立健全配套改革工作考核办法和督促检查机制,把配套改革成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各乡(镇)政府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摆上重要位置,落实工作责任,
建立良好推进机制;要把配套改革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和部门测评体系,纳入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体系,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二)精心部署实施。
要结合实际,精心策划,周密安排,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试点工作。
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相信群众、充分尊重群众、充分依靠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配套改革成效的首要衡量标准;要坚持依法依规推进配套改革,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推进;要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大胆尝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要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林农和相关单位的积极性;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的培训;要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办事,对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徇私舞弊、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依法依纪查处。
(三)加强经费保障。
要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门、自治区各相关单位对我县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指导和支持,积极申报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将我县列入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范围。
积极筹措资金,做好配套改革的补助资金、补贴经费和工作经费的预算、筹集、拨付、结算等工作,确保及时足额到位;要加强对配套改革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专款专用,切实降低改革成本。
(四)形成推进合力。
各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主动参与,形成推进配套改革的强大合力;要建立健全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的沟通协
调机制;林业部门、林改办负责协调各方关系,做好服务工作,营造推进试点工作的良好环境;农业、水产畜牧兽医等相关部门要主动深入一线,解决林农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人民银行、银监、保监等部门要指导协调银行、保险公司等开发符合实际、受广大林农欢迎的金融产品,规范业务操作,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防范风险,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各有关单位要加强信息工作,准确统计试点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成效。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如出现重大问题,要及时逐级上报。
2010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