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大侠韩慕侠对近代武术精神的推广与促进
- 格式:pdf
- 大小:237.39 KB
- 文档页数:2
民国武术大家《黄飞鸿》电影系列,是以中国清末民初时期真实人物黄飞鸿为主题的电影系列。
截至2006年,以黄飞鸿为主题拍摄的电影已达103部,黄飞鸿系列电影更是世界上集数最多的电影系列。
而同样作为电影主题的武学大师,叶问、霍元甲也是公认的武术代表人物。
黄飞鸿比霍元甲年长21岁,黄飞鸿一八四七年出生,而霍元甲是一八六八年出生。
如果说霍元甲二十岁,那么黄飞鸿四十多了,黄飞鸿经历了人生百般磨难,而霍元甲才刚刚起步。
到了二十世纪初,霍元甲成为了一代宗师,正是青壮最光辉时期,黄飞鸿已经六十多了,功力早减弱了。
而叶问达到武学成熟期时,黄、霍二人早已不在人世。
客观角度,三者并没有切磋武艺的机会。
但这三人的“巅峰对决”,必然是一种历史性事件,值得我们挖掘史实,来满足以下好奇的心理。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照字面意思理解则是指比武定胜负容易,拳脚之下见功夫,而以文会友则难分高下了。
我们这里讨论黄飞鸿、霍元甲以及叶问的武功高下,似乎有关公战秦琼的意味,但是若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线索,似乎还是能找到一些端倪的……不过,这三个人不能直接去比较和评价,他们不是孤立的个体,其实他们三人背后就是整个清末民国武林的状态,所以说他们三个之前,首先要说一说那个时代的宗师们。
晚清十大高手排名中,黄飞鸿高于霍元甲百科黄飞鸿黄飞鸿(1847年-1924年),原名黄锡祥,字达云,祖籍广东西樵岭西禄舟村,出生于广东南海县佛山镇,是岭南武术宗师及名医,南拳流派洪拳的名家,黄飞鸿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曾追随著名爱国将领刘永福在抗日保台战争中立下功勋。
香港拍的武打电影有超过一百套是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创下以同一题材拍摄最多电影的世界记录,李连杰、成龙等著名演员皆扮演过他。
网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关于晚清十大高手的排名,当然这个排名也照顾了各个门派的利益平衡,分别是下面这些人:董海川、王正谊、黄飞鸿、霍元甲、王子平、杜心武、韩慕侠、燕子李三、孙禄堂、郭云深。
武侠电影史话武侠电影史话“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武侠文化,是华人界特有的一种流行文化。
而武侠电影正是衍生于这种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类型电影之一,它不仅阐扬中国的侠义精神,更将中国武艺透过影像做最佳的呈现,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
在探讨武侠电影发展史时,涉及的中国武侠电影是一个大概念,在地域上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所拍摄的武侠片,在概念上包括早期的武侠片和武侠神怪片、香港时期的武侠片和功夫片,大陆时期的武术片和武打片。
[1] 由于政治历史和电影文化的种种原因,中国的武侠电影经历了几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
大致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短短的几年间,中国电影的三次商业片浪潮中,武侠片最早萌芽,且最早成型,占这三次浪潮的三分之二。
根据中国电影资料馆1960年所编《中国电影总目录》所载,仅在1928——1931年4年间上映的武侠片就达227部之多。
遗憾的是,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3]大多数早期武侠电影都已失落,现存于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早期武侠片不过区区数部而已。
如是,对早期武侠电影的研究自然是非常困难。
除了区区几部影片能够观看之外,大部分都只能从早期影片的故事梗概、说明书、广告、评论和当时的研究文章中追寻踪迹。
我们称这一时期为武侠电影的“传奇时代”,理由之一,是最早期的武侠电影只不过是这一类型的萌芽而已,缺乏足够的类型意识。
在最早期的武侠片中,我们不难发现,武打和侠义这两个武侠片的重要元素都不是非常自觉地被运用,当然更远远谈不上形式完备。
例如最早的一部武侠片《荒山得金》,[a]与其说是武侠片,不如说是传奇片——影片的故事本身就是从古典小说集《今古奇观》中来。
进而,不少早期武侠片顶着“侠义”之名,但并非真正的武侠类型。
例如,任彭年导演1922年创作的影片《侠义缘》,就是一部有名无实的武侠电影,因为其中不仅没有“武”,其实也没有“侠”,只有一个胸怀民族大义的时代青年公而忘私地揭露自己长辈当权人物的卖国阴谋的故事而已。
武术概况—武术大师韩慕侠韩慕侠武术格言盖闻世间天下许多练武汉,说什么十目十三格言,你会一百单三枪,九十一拳,如积万重山,我没看见,论眼前,我就会三棍五拳,取不尽,用无边,望武汉急回转,早投名师得真传。
形意拳五行:金,木,水,火,无。
五脏:肺,肝,肾,心,脾。
五官:鼻,舌,耳,目,人中。
五拳:劈,崩,钻,炮,横。
1、劈拳者:属金,取其锋利之意,外五官属鼻,其气发于肺脏,筋稍用力,则肺脏舒,劈拳可以养肺。
2、崩拳者:属木,崩拳似箭,以其直而速也,外五官属舌,其气发于肝脏,骨节用力,则肝脏舒,崩拳可以养肝。
3、钻全者:属水,以其有隙必入也,其行似闪,以其敏速令人捉摸不着也,外五官属耳,其气发于肾脏,肉稍用力则肾舒,钻拳可以养肾。
4、炮拳者:属火,以其爆发最烈也,外五官属目,其气发于心脏,必得用血稍之力,则养心血,炮拳养心。
5、横拳者:属土,其形似弹,圆物也,圆则上下兼顾,故横拳亦肘打兼顾法者也,外五官属人中,其气发于脾脏,横拳可以养脾。
十二象形拳龙形,虎形,猴形,马形,鼍形,鸡形,鹞形,燕形,蛇形,tai形,鹰熊合练。
形意拳练功八字诀一顶二扣三圆四毒五抱六垂七曲八挺。
1、顶:头上顶有冲天之形,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手外顶有推山之功。
2、扣:肩扣则气力到肘,肘扣则气力到手,手足指扣周身力厚。
3、圆:脊背圆则力催身,前胸圆则两肱力全,虎口圆则勇猛外旋。
4、毒:心毒如怒狸扑鼠,眼毒如观兔之饥鹰,手毒如扑羊之饿虎。
5、抱:丹田抱气气不外散,胆量包身临变不变,两肱抱肋出入不乱。
6、垂:气垂气降丹田,肩垂肩摧肘前,手腕一垂,两肱自圆。
7、曲:两肱宜曲,曲则力富,两股宜曲,曲则力凑,手腕宜曲,曲则力厚。
8、挺:挺项则精力贯顶,挺腰则力达四梢,挺膝则气活神宜。
五行相生、相克1、相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万物。
故,横拳能生劈拳,劈拳能生钻拳,钻拳能生崩拳,崩拳能生炮拳,炮拳能生横拳,横拳能生各拳。
谈中国武术文化中的侠义精神谈中国武术文化中的侠义精神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侠义精神一直都是为人们所推崇和尊敬的。
侠义,既是一种行为准则,也是一种精神信仰。
侠与义的融合,推动了社会的变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每一个风雨变幻的朝代,都有一群心怀侠义之情的仁人志士,不惧艰难险阻,身担匹夫之责。
关键词:侠义精神的内涵侠义的发展历程侠义精神的文化特质前言: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侠义精神中,侠是指他们的行为特征,义则是他们的道德追求和行为准则。
侠和义融合成侠义精神,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什么是侠义精神呢?简单的解释,首先是是侠义,1. 谓见义勇为,舍己为人。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即如这桩事,十三妹原因侠义两个字上起见,一心要救安张两家四口的性命。
”叶圣陶《倪焕之》三十:“那同事想到两年来的友谊以及最近时期的相依飘零,涌起一种侠义的心情,故而负责地这样说。
”2. 指见义勇为、舍己助人之士。
清刘城《古意寄答友人》诗:“平陵古荒郊,自昔多侠义。
”而精神,是一种信仰,一种内心的坚守,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而越来越浓厚的东西,那么,融合二者,侠义精神就是一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心怀天下、无私无畏的精神。
随着历史的演进,侠义精神经过历代的融合,已经渐成一种传承。
侠义精神是历代侠客集体形象的光辉写照不同时期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历经几千年的积淀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备受推崇的精神体系。
1.先秦时期的萌芽与建构:侠义精神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代甚至原始氏族时期就开始萌芽。
侠义精神源于原始社会的正义观念,这成为原始氏族成员共同尊奉的理念。
《礼记·礼运》篇,记载先民,“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显而易见,原始氏族内部讲求成员平等互助,彼此之间施财好义,对外则是同仇敌忾,将保卫家园,维护族人利益视为神圣义务。
这也初步形成了侠义精神中团结、奉献、尚武、除恶的核心理念。
家长会发言稿: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和精神第一篇文武之道,以武入文。
(功夫,武艺,武术,武学。
大家都知道吧?大家都爱看武打片,我也是。
我从小就有一个武侠梦,不受人欺负、除暴安良、匡扶正义。
我不但爱看武打片,我还特爱看武侠小说,《霍元甲》、少林寺》是小时候最爱看的,从上大学开始,我迷恋上了武侠小说,直到现在,工作之余,我还爱找几本武侠特别是仙侠小说来看。
(当然劝大家现在千万别看这些小说,初三了学习为重,等上了大学有的是大把时间哈。
)慢慢地,我通过研究关注中国传统武术,逐渐发现中国传统武术的确是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个人觉得获益匪浅。
在此,愿意分享给同学们,希望能给大家的学习和人生带来启迪。
我现场给同学们演练武当拳法:玄武拳。
(可能耍的不好,但起到吸引活跃气氛作用)。
一些伟人、成功的人还都跟武术有缘。
可以告诉大家几个你们不知道的真实故事: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是个武林高手,他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曾经跟随民国时期著名的武术家韩慕侠学习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术,当时他跟韩慕侠学习拳术 ,韩慕侠跟他学习做人的道理,周总理的形意八卦功夫直到建国后仍很深,警卫班练擒拿时,周总理常给他们矫正动作,高兴时还会打一趟八卦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也是个武侠迷,他曾买来金庸当时刚出版的全套武侠小说来读;今年刚在美国上市的电商马云,目前的中国首富,也痴迷太极拳,马云是个商界传奇,但他却希望人们称自己为太极拳师”。
)此处幻灯展示周恩来、邓小平、马云图片】武术,不单单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中国的武术饱含古人的大智慧,把人的能力提升到很高的境界。
功夫、武术,是一种文化,通过练武,你能体会到古人高不可攀的智慧、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
大家十四岁青春礼时候,念的那篇〈少年中国说》不是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吗?目前,中国少林功夫等各种功夫拳术都已经陆续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可能让同学们学武不切合实际,但从近处说,体育运动确实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
韩慕侠——黄埔军校第一高手韩慕侠介绍中文名:韩慕侠别名:韩金镛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天津津南区大韩庄职业:武术家主要成就:和霍元甲同乡并齐名的大师所处时代:清末民初外号:玉面虎武功:形意拳、八卦掌著名弟子:周恩来韩慕侠,原名韩金镛。
慕侠,是其第九位师父所赠。
1877年,韩慕侠出生在天津市津南区大韩庄的一户贫农家庭里,全家靠父亲打柴割草渡日。
一次偶然的机会,父子两人被推荐到直隶盐务总管海彰武家做佣人,伺候他们家的护院镖师周斌义。
周斌义,系少林门,以刀、剑短兵器见长,且善琴棋书画,为人义气豪爽,有侠士风度。
当时韩慕侠年纪虽小,但精明勤快,吃苦耐劳,给周镖师沏茶倒水、端饭、洗衣、铺纸研墨、搬运兵器,十分勤劳周到,周镖师从心眼儿里喜爱小慕侠。
于是,便收小慕侠为徒。
从此,小慕侠除侍候周师父之外,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随师习武学文。
在周镖师的精心雕琢下,韩慕侠文武才能长进很快。
威震“浪里蛟”海彰武被直隶总督委任为盐务总管以后,周围的盐霸均不肯善罢甘休,明争暗斗成为家常便饭。
有一次,有一个绰号叫“浪里蛟”的盐霸,势力不小,家里有着不少镖师。
此人对海彰武被委任为盐务总管不服,为争夺渤海数百里盐滩,想以祝贺海彰武封官为名,请海赴宴,借以逼其让步。
经与周镖师商议,决定由韩慕侠陪同前往,周镖师斩钉截铁地说:“凭他的机敏和现有的武功,足以制服对方,确保你的安全。
”海彰武听后心中有底,临行前,周镖师交给韩慕侠一把铜镇尺,并而授机宜,慕侠会意地点头笑了。
在宴会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浪里蛟”话题一转,咄咄逼人地说:“海老兄既已封官任职,当不能与兄弟们斤斤计较吧?!那盐滩一事当让则让,还望老兄高抬贵手,给兄弟们留碗饭吃……”说着从长袍里掏出一张写好的契据,逼着海彰武签字。
海彰武不答应,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休。
忽见一个大汉手持钢刀破门而入,直奔海彰武而来,室内空气顿时紧张起来。
海彰武一时手足无措,心慌意乱,危急时刻,韩慕侠镇定自若,“嗖”地从腰里抽出铜镇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铜尺使劲顶住了“浪里蛟”的腰眼,冲着那大汉高声喝道:“你再敢走近一步,我就结果你家主人的性命!你们也别想有好果子吃!”那大汉一见此景,呆若木鸡,一动也不敢动了。
千古传承的马上征战功夫文圣拳————卢飞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古传承的马上征战功夫一部中华武学的修炼大典——文圣拳文圣拳亦称文圣功、五手、五步架、长寿拳、杜家拳、离卦拳、五步神拳、无极道圣道圣拳等,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内家功夫,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历史渊源久远,兴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体委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宋庄挖掘整理,时称“山东四大名拳”(即:文圣拳,螳螂拳,孙膑拳,四通捶)之一,后称为“中华历史名拳”,有“中华圣拳”、“中华拳”、“中华龙拳”、“东方神拳”之誉称,2009年9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
文圣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冷兵器时代“马上征战功夫”,被称为“马上保朝”之拳,有“五步神拳安天下,文圣神功度众生,”之誉。
文圣拳是古代沙场征战中大将所使用的大刀、大枪、硬弓等架式和实战技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华武林功夫,同时与道家静坐修炼养生之法相结合,是实战技击与养生长寿相结合的优秀传统功夫,它独特的功法特点在中华武术中是独一无二的,一部中华武学的传世经典。
文圣拳养练强身、祛病延年、修炼长生、修身养性为主,同时具有极强的实战威力。
文圣拳沙场征战功夫特点,又决定了是以实战技击为主要精华的传统武术,拳法精髓在于其原始的搏杀性,技击是文圣拳武术功夫的灵魂,体现了中国武术力与智、力与美、内与外、精神与意志的独特技击术之神韵。
文圣拳是一部中华武学的修炼大典,一部宗门功夫的大乘功法,其内功修炼具有重要地位,有深厚的武术养生哲学内涵,修炼是文圣拳功夫的根本。
文圣拳体道含德,清静无为,守一处柔,居下不争,清心寡欲,以善为本,中正和谐,以养练统领养生的修炼思想,在中华武林中有重要影响。
“道乃久,没身不殆”,“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文圣拳追求“道”的境界,其显著的祛病健身、养生长寿价值为历代修炼者实践和证明,历史上修炼者百岁老人颇多,有“八十出功,九十步松”之说,故又称“长寿拳”。
规则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下一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运动项目都有它的规定和法则,武术也不例外。
规则直接影响到发展。
合理、科学的规则会让武术的竞技水平越来越高、推广面越来越宽,反之则会让武术的发展举步维艰,甚至使之无法生存。
央视举办的“武林大会”对推动和宣传传统武术的确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功不可没,受到广大群众和武术爱好者的关注。
让民间武术走上擂台,是央视的一个好举措。
近年来武术在世界的推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国际武术联合会已成为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正式会员,这为武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说美国WBC世界职业拳击经纪人唐金也对武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想和“武林大会”合作把武术推向美国、推向世界,这对武术的发展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但是,从目前观众对“武林大会”的反映来看,现实不容乐观,原本应该激烈刺激的搏击比赛却让人感到索然无味,不管是八极、少林还是形意、八卦等等,只要一上擂台,参赛者练习多年的本门技法便荡然无存,一律变得没特点、没技法,使武术成了死缠烂打,武林大会也成了蹩脚的摔跤大会。
问题出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规则不科学。
“武林大会”的宗旨是“无演义、无级别、无拳套”,这种做法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它还原了历史,还原了真实的武术擂台赛。
我们熟知的“杨七郎打擂”、“武松醉打蒋门神”,以及近代大侠孙禄堂战胜日本高手山井一郎、韩慕侠打败俄国大力士康泰尔、鹰爪王陈子正力克英美大力士等等,这样的对战搏击数不胜数,高手们都是以中华武术的特有打法战胜对手的。
武术可以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但为什么这种情况在过去可以实现而在现代却很难呢?原因就在于“规则”。
仔细想一下就不难发现,古代的擂台没有什么规则,什么招都可以用,打擂者以击败对手为目标,每一个比武者都要签署“生死状”;进入现代文明的社会之后,不健康、不文明、不安全的比赛是行不通的,一切要以人为本,所以“武林大会”为了保证运动员安全制定了比赛规则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规则一定要科学、要合理,既不能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更不能不考虑选手的安全。
中国武术文化鉴赏之侠义精神中国武术文化鉴赏之侠义精神中国武术文化更加受到人们的推崇。
关键字中国武术文化武侠电影侠义精神武侠小说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助人为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顾带刀的人就不会是我们平常所讲的白面书生即带刀就与武术有关中国古书上常常有武侠这个字我想侠就是带刀的侠客。
望舞林大会把大侠的精神留住赠舞林大会愿与大会共勉之。
—————季羡林中国武侠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它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亦是文本文化与平民文化相融合的结晶更是一个民族理念的精神价值取向。
侠产生于春秋战国墨家与侠的生长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出了完整的任侠观念和理论主州。
《墨于·经上》日“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
”注日“谓任侠。
”这里墨于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任侠”观念“损己而益所为”也就是损己利人。
接着在《墨于·经上》中墨于进一步阐述了任侠的实践方式“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
”是说要尽力牺牲自己来解救他人的急难这正是侠的行为准则。
《墨于·兼爱下》主州“言必信行必果便言行之合犹合复节”。
并且为求“兴天下之大利”便不得不用“天之罚”以除天下之大害甚至必要时“不惜以身为牺牲”。
侠一般指的是有着过人本领的人称得起侠。
但侠义往往是跟后面那个义连在一起的。
一个品格高尚助人为乐除暴安良甚至劫富济贫的人大家都会把他当作侠客。
反之就是你本事再大也称不起侠。
义也有大义和小义像武侠小说中经常提及的助弱帮困是一种小义。
而像天龙八部中的肖峰像三侠五义中的展昭白玉堂。
他们的行侠仗义都是上升到国家政治上去的那可算是大义。
而大义和小义之间又是相互转换的像国家政治上很难说得清是谁对谁错最后才会有肖峰这样结局。
而你时常行小义积累多了也会被人民传诵为大侠。
中国古代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迈有劫富济贫打抱不平的勇气这些都是侠义精神的一个简单的表现。
大家熟悉的“五鼠”即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以及他们大闹东京的故事在电视、电影中已经屡见不鲜。
习武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保家卫国,晚清时期,内忧外患,国人们纷纷习武卫国,出现了很多武术高手,比如我们熟知的黄飞鸿,霍元甲等都是当时有名的武术高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晚清十大高手排行榜。
Top10:董海川董海川,1797—1882年,生于清代嘉庆年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
一般认为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
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膂力过人,擅长技击。
相传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
Top9:王正谊王正谊,1844—1900年,祖籍河北沧州。
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
王正谊一生行侠仗义,曾支持维新,靖赴国难,成为后人称颂的一代豪侠。
Top8:王子平王子平,1881--1973年,河北沧州人义和街人,回族,武术名家,伤科医生。
出身武术世家,自幼习武,擅长查拳与太极。
1919年在北京打败了在中山公园设擂的俄国力士康泰尔,后在陆军部马子贞部下任武术教练。
王子平和佟忠义并称“沧州二杰”,曾被誉为“千斤大力王”。
在济南击败日本柔道家宫本后来到上海,以治伤正骨为业。
曾在精武体育会,中华武术会,王子平暑期武术讲习所和精强武术会等处教拳。
Top7:杜心五杜心五,1869一1953年,生于清同治八年,人称南北大侠,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
是自然门开山鼻祖徐矮师的独传高足,也是自然门第二代掌门人。
后加入了同盟会,开始了革命生涯。
与当时贤达黄元秀,孙存周,郑佐平等好友被称为虎林七贤,抗战时期曾在国民政府任职,时常口无遮拦批评蒋介石和国民政府。
Top6:韩慕侠韩慕侠,原名韩金镛,是当年和霍元甲同乡并齐名的大师,光绪二年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
自幼习武,与其祖父学习迷踪拳,13岁时拜周义斌为师,习少林拳。
后拜张占魁为师,学习形意拳、八卦掌。
张占魁非常赏识他,也将他介绍到李存义门下习武。
韩慕侠身材挺拔,个性好斗好胜,与人挑战,少尝败绩,很快就为张占魁门下打出名号,人称玉面虎。
1、1987—1990年间,在国家体委、国家民委的支持下曾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一次普查工作,共收集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997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6项,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301项),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大多属于民俗民间体育项目。
2、1986年按照“源流有序”、“风格独特”、“自成体系”、“拳里明晰”的标准,共公布了129个拳种。
3、从语源来看,“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人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其曰:“偃闭武术,阐扬文令”。
4、武术应当包括军事武术、传统武术和武术运动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5、1952年,刚刚成立的国家体委正式把无数列为推广项目,设臵专门机构——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委员会,对武术实行领导。
6、1954年组成了新中国第一支国家武术队。
7、1958年9月中国武术协会成立,旋即起草了中国第一部以长拳、太极拳、南拳为主要竞赛内容的《无数竞赛规则》,并在1959年举行的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和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上执行了这一规则,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率先步入了现代竞技体育的快车道。
8、1979年,在“积极、稳妥”的方针指导下,国家体委决定按照竞技体育的模式首先在浙江省体委、北京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三个单位进行武术对抗性项目的试点训练,以取得成绩后在全面铺开9、1989年,经过十年的探索,武术散手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
10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把武术散手列为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1、1992年12月,第二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进一步认为:当今世界武术大体上有三个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以竞技为形式,一套路和散手为内容的竞技武术;二,以增进健康、祛病延年、修身养性为目地,一个门派传统的武术套路和健身功法为活动内容的健身武术;三,以继承传统,突出攻防实用,以实战为主的技击武术。
12、2004年在广东佛山举办了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
13、少林武术学术体系基本框架分为:指导思想、理论知识群和专业技术群三大体系。
14、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太极拳家以社会上广为流行的杨氏太极架为基础,集体创编了“简化太极拳”(24式)。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授课时间第1 次课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授课时间2009 /09/ 第2次课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授课时间2009/9/ 第3次课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授课时间2009/10/ 第4次课
《中国武术史》一学期教案
授课时间2009-10- 第5、6次课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授课时间第7次课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授课时间第8次课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授课时间第9、10次课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授课时间第11次课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授课时间第12次课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授课时间第13次课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授课时间第14次课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授课时间第15、16次课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授课时间第17次课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授课时间第18次课
《中国武术史》第一学期教案。
太极2024年1月第1期《国术名人录》出版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名为《侠义短篇国术名人录》,作者为当时年仅二十九岁的金恩忠先生。
金恩忠,字泽臣,自号疯癫客,别署警钟,北平人,自幼习家传少林拳法、角斗术,后相继随名师朱冠朋、杨德山、殷德魁习谭腿、少林六合、三皇门性功拳,又得到少林方丈妙兴大师的教导,武艺有成。
曾在京师毓英中学读书,后慨于国事日非,毅然投笔从戎,投入东北军,毕业于军官教练所,任营长,后任东北边防军第一旅武术总教练,兼中华刺枪术教练班主任等。
曾著《中华刺枪术教范》《实用大刀术》等书多种。
又联合武术名家程有功等人在沈阳成立了国术竞进会。
还曾与日人比试剑术、刺枪术,胜之。
从金恩忠先生的字号、署号及其言行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
因此,这样一位文武兼备、忠勇双全的军旅武术专家所著之《侠义短篇国术名人录》,其内容总体来说是比较真实可信的。
当然,由于部分内容属于道听途说,作者来不及一一求证,因此,夸大其词、张冠李戴、以讹传讹的地方其实也不少。
但这丝毫不妨碍这本书对于中华武术传承发展和近代武术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在《国术名人录自序》中,金先生开宗明义:“技击一道,代有名人,而邪正有异,贤愚不同(本文中的引文均出自《国术名人录》——笔者注)。
”进而,金先生把技击名人区分为武之清者、道者、大者、隐者、任者、正由《国术名人录》管窥清末民初的中华武林◎王淑丽李子蔚《实用大刀术》部分插图金恩忠先生戎装照60太极2024年1月第1期者以及贼者等七大类:优游林泉,啸傲风月,武之清者也(高洁之士);导引吐纳,功戏五禽,武之道者也(修行之士);冲锋陷阵,舍身卫国,武之大者也(慷慨赴义之士。
金庸先生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实出于此);往来市廛,安分守己,武之隐者也(大隐隐于市);激励后学,发扬国光,武之任者也(肩负传承使命之士);任侠尚义,喜雪不平,武之正者也(刚直正道之士)。
“至于横行市井,好勇斗狠,此武之贼者也(武林败类)。
近代武术家武术传承已久,在我国民众心里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地位,它的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在各种流派中也都涌现出了值得我们钦佩的佼佼者,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近代武术家。
欢迎阅读!近代武术家:孙禄堂孙禄堂“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孙禄堂。
武功: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各门拳法无一不精,号称三项全能大宗师,精通百家拳法技击之术,包括少林拳、五行拳、通背拳、武当剑等多种内外家拳术及器械,后自创孙氏太极拳。
影响:一生击败各类本土、西洋、东洋高手的武学大师,其二子孙存周得其真传,也是民国有数的绝顶高手之一,技击能力可代表一个时代,父子睥睨天下群雄,是武林神话也是佳话。
孙先生一生弟子众多,遍布海内外,民国时期的几次国考,前十五名最优等选手半数以上出于孙先生门下。
近代武术家:李景林李景林“武当剑仙”李景林。
武功:精通武当剑法、杨氏太极拳。
影响:李景林晚年提倡全民国术化,国术能强身强国强种强族,强化振兴民族精神,促使蒋介石成立“中央国术馆”。
曾是奉军著名军事将领,直奉战争后侨居上海,黄金荣和杜月笙都要给足面子,曾在国民政府里收过多名政要为徒,政治上影响最大。
近代武术家:李书文李书文“神枪”李书文。
武功:精通八极拳、劈挂拳、六合大枪等。
影响:据真实史料记载,李书文一生比武从未落败,花甲之年犹能下场比武。
其大弟子霍殿阁做过末代皇帝溥仪的武术教师和警卫官,最后一个弟子刘云樵,在国民党政府警备队服役,当过蒋介石侍卫队教官和警卫。
而与刘云樵同时跟李书文学八极拳的李健吾,做过毛主席的警卫。
《一代宗师》中张震扮演的角色“一线天”原型可能就是刘云樵和李健吾的混合体。
近代武术家:尚云祥“铁脚佛”尚云祥。
武功:精通形意拳、八卦掌、心意六合拳、丹田气打等。
影响:尚云祥年轻时曾为清朝大总管李莲英护院十年,后在其师李存义设在北京的沛城镖局,保定的万通镖局主持镖局。
1931年受二十九路军军长宋哲元之邀,以形意五行刀技教练士兵,“血战喜峰口”痛杀日寇长中华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