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行政价值观的构建-论文
- 格式:pdf
- 大小:9.63 KB
- 文档页数:1
论绿色生态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姚翼源,许水贵来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经验与教训的结晶。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真挚的家国情怀、社会发展积淀的时代智慧。
生态文明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注入绿色生态的色彩,用科学理性的思维探寻出一条合乎规律性、价值性、时代性的发展道路。
一、生态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语境生态国家是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目标之一。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态富强、生态民主、生态文明、生态和谐集中反映了国家层面的生态价值观,体现了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语境。
1.生态富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首要任务富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诉求和首要目标。
生态文明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富强,不能建立在生态贫弱、环境脆弱、资源匮乏的生态基础上,而应试着探寻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径。
改革开放30 多年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傲人成绩,但是我国距离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生态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列世界90 位左右。
按照2011 年我国新颁布的国家扶贫标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 元),我国尚有扶贫对象12238 万人[1]。
因此,我国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富强,建设生态富强国家也显得任重道远。
在党的领导下,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的发展道路显得尤为迫切。
众所周知,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目前,我国90%左右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于生态资源,85%的食物由耕地提供[2]。
生态富强是经济富强的基础,只有妥善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才能更好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创新发展。
生态文明作文申论在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其中之一便是生态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的综合性工程,其核心是建立适应人与自然相互关系需求的制度框架和价值观念。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树立深入人心的绿色理念,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传统的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做法,转向绿色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强调资源的节约利用,高效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只有在绿色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依靠制度创新来推动。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与义务。
同时,要加强监管机制,严惩环境污染行为,真正做到守法经营。
此外,还需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出台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绿色产业。
只有在制度创新的推动下,才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真正落到实处。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每个人都要意识到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改变现状。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处做起,比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用电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只有形成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共识,才能构建一个和谐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树立绿色理念,推动制度创新,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共同为构建美丽中国而努力奋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反思人类长期以来的对待自然界的一切态度和做法,尤其是应该对人类自有自我意识以来就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作一个合理的评价,以吸取经验教训,对自然界持更为科学和理性的态度,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寻找更为理性的价值观。
一、从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理性人类中心主义1.辩证地分析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内在价值论从批判传统的价值观入手,进而批判人类长期以来所持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自然内在价值论者认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是绝对的主体,自然是绝对的客体,将人及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置于主宰一切的中心位置,仅仅把“满足主体需要”确定为价值的依据,在评价价值关系时容易夸大价值主体的作用,人类时时从自我出发,常常以自然征服者自居,忽视价值客体的存在,从而导致了各种环境问题的凸现,陷入前所未有的现实生态困境。
我们认为,自然内在价值完全否定人类中心主义的做法,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也是不切实际的。
首先,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价值观念,在客观上是人的存在和活动所特有的、普遍的事实。
用“自然界是否先于人类”之类的存在判断来直接肯定或否定“人类中心”观念,在逻辑上都是难以成立的。
另外,倡导自然内在价值,要求人的行为服从自然物的利益,那么“主体尺度和意志”如何体现和把握、伦理道德标准从何而来、谁能充当它的真正执行者和“代言人”?自然内在价值论者“设定”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伦理关系的观点有泛道德主义、万物有灵论的倾向,其科学性是令人怀疑的。
其次,无论自然物具有何种价值,其价值主体必定是人,而且只能是人,与人无关的自然物并不具有所谓的“内在价值”。
生物的需要是出于本能、而不是出于有意识的主体理性的有目的的选择。
把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本能需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进化类比成社会中人类的利益需求、主动选择,从而赋予自然以主体性,是不科学的,在实践上也缺乏可操作性。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它不仅关乎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更与社会价值观的塑造和转变紧密相连。
生态文明建设,简单来说,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这需要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
而这些变革的背后,离不开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和支撑。
社会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是非、善恶、美丑等的基本看法和判断标准。
它们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和决策,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传统的社会价值观中一些只注重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代价的观念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
过去,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将自然资源视为无限可获取的,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期的生态平衡。
这种短视的价值观导致了过度开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例如,一些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大规模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物种灭绝;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随意排放污水和废气,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而生态文明建设所倡导的社会价值观,强调的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这意味着我们要认识到自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更在于其自身的存在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我们应该将自然视为人类生存的根基和伙伴,而不是征服和掠夺的对象。
当社会价值观向着生态文明的方向转变时,人们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在消费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绿色、环保、可持续的产品,减少对一次性用品和高能耗产品的依赖。
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压力,还能推动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和创新。
在生产领域,企业也会更加注重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采用清洁生产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因为他们意识到,只有符合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市场的竞争。
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助于培养社会的公平正义价值观。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建构摘要: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价值观包含: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存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方面内容。
进行生态文明价值观重构的对策是:进行人类生态文明教育;建立完善的机制体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大环保立法工作和执法检查力度。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价值观;建构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个单位”[1]。
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以往生态文明价值观进行反思,自觉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
一、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人类本身作为自然生态的组成要素之一,其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P.853)世界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要受其所处周边环境的制约,人类生活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
人口、资源、环境等相关问题,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没有地球多样性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人类难以获得长足的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自身生活和生产过程顺利实现的重要前提。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是指自然生态环境要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3](P.384)。
只有建立在尊重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的基础上的发展人类才能改造自然、造福自身。
二、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一)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又影响着自然。
《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和影响愈发深刻。
在这一过程中,生态文明的理念逐渐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
生态文明不仅代表着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更蕴含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及其在当代的重要价值。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指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人类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生态文明不仅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更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它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生态文明的特特征1. 可持续性:生态文明追求的是一种长期、持续的发展模式,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协调性:生态文明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一种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3. 全面性:生态文明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产、生活、文化等多个领域。
4. 参与性: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四、生态文明的当代价值1. 经济价值: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绿色产业不仅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2. 社会价值: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3. 环境价值: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一个清洁、健康、宜居的生存环境。
4. 战略价值: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生态文明的建设已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
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命运。
五、结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战略价值。
生态文明其实是一种很重要的价值观。
它是连接不同学科的纽带,为学科发展提供指导。
社会学家可以利用生态文明的一些原则去分析社会现象,建筑学家可借用它的概念设计更加有利于环保的建筑,政治学家可以从它的角度出发制定更合理的发展政策。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而生态文明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新的起点。
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中国人民如何组织社会正常有序地运转,仍然是方法论、是核心价值和发展路径。
那么,具体到中国人民的行为规范上,就是发动良知、发现良心、发挥良能:正是对于这一危机的深切体验,既然现实世界有问题并充满着危机,不足以安身立命,我们就得重建一个意义世界;同时,既然要重建安身立命的世界,作为超越物的现实世界及其话语体系也不能作为依据,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回归内在性,“反身而诚”、“还原本体”,将一切进入感知的实存世界、历史文化及其话语体系“背景化”,以“在出”背景,获得新生!那么,从这里出发,再具体到当下社会生活中,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流精神生活有这样三个动态运行的过程和路径,即:个体生活动力上的发动良知、发现良心、发挥良能;社会生活水准上的文明建设、文明创新、文明运作;社群生活方式上的和解共生、合作共生、和谐共生。
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从政治决策(心理)层面开始发动良知,发现良心,发挥良能;二是从政治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开始文明建设、文明创新、文明运作;三是从政治生态(价值)层面开始和解共生、合作共生、和谐共生。
在自然环境和国际环境的约束之下,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已经无法复制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工业化之路,必须避免“后发劣势”,发挥“后发优势”,以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是确保生态系统相互依存、动态平衡、永续和谐存在的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既包含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保护环境”意识,也包括建立在现代文明基础之上的生态学、生态哲学精神,亦即全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视域下行政法的价值取向探究【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社会共识,生态文明作为独立、崭新的文明形态,必将促进政府行政在价值取向上的转变与演进。
现代行政法服务于和谐社会,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因而将生态价值贯穿于行政法运行的全过程势在必行。
本文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下,通过解构行政法生态价值的内涵,分析得出行政法生态价值的实现路径,以期通过实现行政法的生态价值,力促生态文明及和谐社会建构。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价值行政法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它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从行为遵循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一种规则前置的文明,是一种适应性文明。
因此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崭新的文明形态,也必将促进法治建设在价值取向上转变与演进。
一、行政法生态价值取向的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庄重承诺,这也必将对中国自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干扰带来的生态问题日益严峻,各国都在努力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我国也不例外。
当前,我们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从政府行为的高度“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崇高责任和人文关怀”,彰显出政府推行生态行政、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
建设生态文明对法治进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文明下法治的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可见生态已经成为法的价值目标之一,从而丰富了法的价值体系。
然而建设生态文明,政府行为居于重要地位,对政府而言,最有效、最直接的法律形式就是行政法。
通过对行政法生态价值的分析及与传统行政法的价值对比,我们可以得出行政法的生态价值存在的必要性,对如何构建行政法的生态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生态文明与行政法的生态价值1、从生态到生态文明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
论生态文明建设中价值观的作用作者:刘吉发李宗云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34期[摘要] 本文从生态文明史谈起,阐述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了人们价值观的不同,因此现在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转变人们的价值观,才能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关键词] 价值观生态文明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要建设生态文明首要的是转变人们的价值观。
一、从生态文明发展史看价值导向的作用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人类如何确定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而人的存在依靠世界观指导,具有价值导向,由世界观所决定的价值观对生态文明的形态起着重要作用。
人的价值观产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
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同导致了价值观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文明形态。
农业文明的出现,人们价值观开始转变从对自然的敬畏转向了不断征服自然。
人类从自然的奴隶变成了自然的对抗者,那个时候的思想者逐渐的产生了诸如天人合一一类的难能可贵的学说。
这一时期虽然有些地区也有滥砍乱伐过度垦殖等现象,使生态失衡,但由于生产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一种融合的非对立关系。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以自我为价值中心,从自然界攫取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因此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给人类生存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机。
危机的根本就在于人类忽视与自然的和谐,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大肆的攫取自然,工业文明的整个体系都建立在人对自然的掠夺的基础上的。
要改变人类自我中心的价值观,与自然和谐发展。
管理学家2014.03535一、传统行政价值观:生态文明的缺失价值观作为社会道德的核心层是人们基于社会实践,对不同事物价值标准的进行衡量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而行政价值观则是指公共行政主体在行政领域中对某种特定的行政思想、行政行为的绩效和意义所作的理解和追求的总称。
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不同地区和时代的行政实践会产生不同的行政价值观。
传统的行政价值观是以传统的义利观为核心的价值观。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新观念。
“生态文明”首次被作为党和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而提出。
党的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致力于真正实现“三大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可见,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在其主张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下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传统的行政价值观在生态文明方面的缺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线性分割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念,将人的本身的生存需要与社会发展分开来思考,是一种狭隘的和片面的思维方式。
其否认物质利益的客观存在,进而抹杀人们追求正当物质利益的权利,这种狭隘的禁欲主义是不可取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对当时社会中行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提出的不同要求。
而生态文明承认个人需求内在价值,将包括人在内的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主张一种和谐共荣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生态伦理,主张行政管理者具有整体意识和服务意识,被管理者具备理性经济人的特质,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完善。
(二)传统宗法等级价值观。
传统行政价值观念中,任人唯亲、亲疏有别成为官场的潜规则。
传统行政文化在观念和制度层面同时强化了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等级观念。
行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绝对的管理--依附关系,这便形成了管理者任人唯亲,位高权重,被管理者怀才不遇,奴颜婢膝的人治局面,使得国家的法律和法制受到了忽视和轻蔑的对待,也就造成了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法制秩序的滑坡和落后,民主气氛淡薄,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遥遥无期。
《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也是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文明的内涵、特点及其在当代的巨大价值,以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点生态文明,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文明形态。
它强调的是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整体性,即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二是协调性,即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三是可持续性,即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
三、生态文明的当代价值1. 经济价值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空间。
通过绿色产业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措施,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可以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社会价值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
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城乡、区域、代际之间的协调发展,提高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
3. 环境价值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这不仅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可以改善气候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四、结论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具有深远的当代价值。
它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空间,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还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和影响愈发深刻。
在这一过程中,生态文明的理念逐渐形成,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认同。
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更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其价值远超过经济、科技等方面,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并阐述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重要性。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1. 生态文明的概念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原则,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一种文明形态。
2. 生态文明的特征(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不可分割。
(2)强调可持续性。
生态文明要求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保障当前及未来世代的发展需求。
(3)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4)公众参与。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三、生态文明的当代价值1.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 保障人民福祉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清洁的水源、空气和土壤是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3. 维护国家安全生态文明的建设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等方面。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4. 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通过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篇一一、引言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形态。
它不仅强调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更注重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代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本文将探讨生态文明的内涵、特点及其实践路径,分析其在当代的价值与作用。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点生态文明是指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通过调整人类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达到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可持续性:生态文明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共处,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整体性:生态文明关注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而非单一物种或局部环境的保护。
3. 参与性: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普通民众。
4. 制度性: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安排,以保障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实践路径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调整人类的行为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科技创新、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等。
具体路径如下:1.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过去的资源消耗型经济向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模式转变,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2. 推动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发展绿色技术。
3.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公益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四、生态文明的当代价值生态文明在当代具有重大的价值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申论范文:树立新时代生态观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申论范文:树立新时代生态观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摘要:本文以"树立新时代生态观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探讨了当前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问题以及如何树立新时代生态观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文章首先概述了新时代生态观的内涵,然后从生态环境状况、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主要挑战,以及提出了发展清洁能源、促进绿色发展、实施环境保护等措施来建设生态文明,最后总结了新时代下树立新时代生态观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环保、发展、挑战一、新时代背景下生态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生态问题日益凸显,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现象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认识不足以及发展模式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日益加剧。
在全球化和经济发展加速的背景下,我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挑战。
二、新时代生态观的内涵树立新时代生态观意味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破除发展与生态的对立关系,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要树立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为核心的新时代发展观。
新时代生态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坚持绿色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进生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等。
三、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临界点。
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受损等问题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依然突出。
其次,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再次,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摘要: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下,建设生态文明,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本文着重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义,构建生态文明,共筑和谐社会。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和谐社会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义建国伊始,饱经战乱的中华民族从战争的疮痍中走了出来,国民开始了崭新的征程,孕育新生命,萌生新希望,一个崭新的大国开启了新的篇章。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经历了沉潜与积淀的新中国,迎来了划时代的变革——改革开放,此番变革,推进了我国经济的复苏,使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国民的生活方式得到极大的改善,社会环境温暖和谐。
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却随着社会思想观念的前进而深受影响,社会风气浮躁,贫富差距变大,国民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价值导向发生扭曲,自私贪婪的人性索求,拜金享乐主义的滋生,无不是对国民的道德意识与个人修养产生了巨大的拷问,对国家和谐社会构建的极大不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渐行渐远。
那幺,是什幺造就了不良风气的盛行?既是得到后的膨胀,也是未得到的扭曲。
从国内角度探究。
第一,国民生活节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加快,公民生活层面的改善,生活的满足,一切向西看齐,忘却自己的起点,漠视传统文化,只思向前迈进,不知停留反省,将社会主义建设抛之脑后;第二,网络信息对国民的冲击,网络的普及,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但网络法律不完善及监管不力,使得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实施诈骗,网络谣言,低俗淫秽等虚拟信息大量传播,极大的影响国民身心健康,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网络法治,打击网络犯罪,就成了复兴中华民族之必然举措;第三,非良性竞争加重,相互攀比模仿,侵犯他人隐私,恶性诽谤,诚信缺失,是非不明,使得社会风气浮躁不安。
基于此,为了使国民加强自我形象素质的塑造,塑造优秀的人才,做一个有能力、有魅力的人;为了塑造积极健康的大国形象,成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国,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
论生态文明建设中价值观的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价值观可以引导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有更高的认识和关注。
其次,价值观可以激发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和行动。
具体来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观可以包括环境可持续、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公平正义等。
这些价值观可以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体现,如在工业、交通、城市规划、农业、森林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中。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观应该在政策制定、教育、文化传播等方面得到倡导和传播,使其能够在全社会得到认同和落实。
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还可以提到,价值观的落实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还可以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观还应该包括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
护之间取得平衡,同时还要考虑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中价值观的作用也应该包括全球责任的意识。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考虑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采取行动来减少对地球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生态文明论文1500字生态文明是一个新兴的理论概念,它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实施生态文明战略是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变,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的定义、特征以及在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状态,它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实施生态文明战略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实现平衡和稳定。
生态文明的特征是注重自然价值观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倡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模式。
实施生态文明战略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从而形成人们喜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同时,生态文明也需要在政策层面上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加快绿色技术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在实践中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问题是目前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一个主要挑战。
传统的发展模式注重经济增长,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因此,实施生态文明战略需要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其次,实施生态文明战略需要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环境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而经济发展需要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困难的平衡。
在实践中,需要寻找合适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结合,推动生态文明的实施。
最后,实施生态文明战略需要加强环保法律和监管体系的建设。
现阶段,许多地方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不严格等问题。
在实践中,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法制教育,推动环保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力度的加强。
综上所述,实施生态文明战略是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变,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实施生态文明战略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管理学家2014.03
535
一、传统行政价值观:生态文明的缺失
价值观作为社会道德的核心层是人们基于社会实践,对不同事物价值标准的进行衡量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而行政价值观则是指公共行政主体在行政领域中对某种特定的行政思想、行政行为的绩效和意义所作的理解和追求的总称。
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不同地区和时代的行政实践会产生不同的行政价值观。
传统的行政价值观是以传统的义利观为核心的价值观。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新观念。
“生态文明”首次被作为党和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而提出。
党的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致力于真正实现“三大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可见,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在其主张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下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传统的行政价值观在生态文明方面的缺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线性分割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念,将人的本身的生存需要与社会发展分开来思考,是一种狭隘的和片面的思维方式。
其否认物质利益的客观存在,进而抹杀人们追求正当物质利益的权利,这种狭隘的禁欲主义是不可取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对当时社会中行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提出的不同要求。
而生态文明承认个人需求内在价值,将包括人在内的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主张一种和谐共荣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生态伦理,主张行政管理者具有整体意识和服务意识,被管理者具备理性经济人的特质,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完善。
(二)传统宗法等级价值观。
传统行政价值观念中,任人唯亲、亲疏有别成为官场的潜规则。
传统行政文化在观念和制度层面同时强化了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等级观念。
行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绝对的管理--依附关系,这便形成了管理者任人唯亲,位高权重,被管理者怀才不遇,奴颜婢膝的人治局面,使得国家的法律和法制受到了忽视和轻蔑的对待,也就造成了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法制秩序的滑坡和落后,民主气氛淡薄,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遥遥无期。
然而,党的十七大以来,将生态文明列为我国的一项长期任务和重要目标,公务员的行政价值观必然成为生态文明的题中之义。
(三)传统短视划界价值观。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投资大、回报慢,作为行政管理者,由于任期制的限制,使他们在作决策时往往选择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更不喜欢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而对于我国政府而言,近年来由于抓“经济建设”为了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考虑不是很多,造成了空气的大量污染和农田的大量破坏,长久看来,必将是人类的灾难。
二、生态文明提出对传统行政价值观的挑战
十七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的提出,一种有别于传统价值观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对传统行政价值观的片面的分割的的观点提出了明确的挑战。
(一)科学发展观对传统发展观的挑战。
近年来生态问题的不断产生直接威胁了人类社会的永续生存与健康发展,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和谐进步,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向传统的发展观提出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发展观,进而提出了对传统发展观的理论变革。
生态文明视野下行政价值观的构建
吴培麒/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摘要】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以来,党的十八大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来,充分体现出我们党对生态建设的重视和实现“中国梦”的坚定决心,这些都要求党和公务员转变传统行政价值观,构建生态行政价值观。
传统行政价值观中对生态文明的缺失促使生态文明对传统行政价值观的挑战,要求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下构建科学合理的行政价值观。
【关键词】生态文明;行政价值观;生态行政
(二)生态伦理对传统行政伦理的挑战。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制度、经济、科技和法律的手段,还需要伦理的支持,不仅需要物质层面的支持,更需要精神伦理和行政道德维度的关注。
生态伦理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融、良性互动的伦理观,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是实现包括人在内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的价值观,是实现人类自身永续发展的科学的发展观。
重新界定绩效评估的标准和指标,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公务员绩效评估的主要标准和工作目标,把生态行政伦理作为公务员录用和考核的重要价值指南。
三、生态文明下行政价值观的构建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生态行政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的全局的重大的战略思想,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中国的发展不能再“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单方面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只注重工作绩效的提高而忽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安全需要,在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进程中“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绩效金杯银杯,又要人民群众的好口碑。
(二)加强机制建设,为生态行政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机制保障。
生态行政价值观的构建要基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习惯等行政生态环境。
以公务员为主体的行政价值观的构建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优化是生态行政价值观构建的社会基础,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生态行政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优化社会环境,缔造良好生态价值观,首先,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生态行政价值观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生态行政价值观的构建提供良好的政治氛围。
再次,不断加强社会主义行政文化建设,为生态行政价值观的构建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加强政府的制度建设,为生态行政价值观的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政府制度是为了保证政府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规章的总称。
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价值观,加强政府的制度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制定并运用相应的法律法规,为生态行政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建立和健全行政监察制度,规范行政主体行为。
第三,促进行政民主制的完善,加强其他行政主体的主体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
(四)创新公务员行政价值观,为生态行政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主体支持。
传统的行政价值观下行政效率低下、政府职能泛化、用人制度不公开、滥用权力和寻租腐败等都呼唤转变和创新公务员行政价值观。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对公务员生态价值观提出了新的挑战。
公务员作为行政行为的主体,应该从服务行政、法制行政、生态行政三个方面来实现行政价值观转变和创新以及生态行政价值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