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2节 离子反应课件 鲁科版
- 格式:ppt
- 大小:2.49 MB
- 文档页数:48
滚动测试卷一(第一~二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5重庆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煤和石油都是混合物②豆浆和雾都是胶体③水、过氧化氢、水玻璃都是纯净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SO2、N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①煤是有机物和无机物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石油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形成的混合物;②豆浆是胶体,雾是气溶胶,也是胶体;③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是混合物,错误;④不锈钢是铁合金,硬币也是合金;⑤NO2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
2.(2015北京西城区期末)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铝热法冶炼难熔金属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C.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答案:D解析:A、B、C项中都有单质生成,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无元素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胶体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B.制备Fe(OH)3胶体时,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C.明矾、漂白粉、臭氧的净水原理相同D.利用丁达尔效应可检验雾霾是否为胶体答案:C解析: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作用,是把浑水变为清水,漂白粉、臭氧的净水是利用其强氧化性。
4.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 )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答案:C解析:由于12C18O和14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等,故体积相等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不等,因此密度不等,A项错误;1个12C18O分子中有16个中子,1个14N2分子中有14个中子,二者均为双原子分子,原子数相等,即分子数相等,但中子数不等,B项错误;12C18O和14N2均为14电子分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则分子数相等,所具有的电子数相等,C项正确;每个12C18O和14N2分子内均有14个质子,由于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等,故等质量的两种分子所具有的质子数不等,D项错误。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5·湖南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神农本草经》说:“水银榕化(加热)还复为丹”。
《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饵丹”、“柔丹”和“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
这里的“丹”是指( )A.氯化物B.合金C.硫化物D.氧化物2.(2015·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酸性氧化物:SO2、NO、CO2、SiO2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③明矾、小苏打、硫酸钡、HClO均为电解质④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⑤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A.①和③ B.②和③C.③和④ D.②和⑤3.(2015·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10月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的是碱B.某化合物的熔融状态能导电,该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C.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该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某纯净物在常温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4.(2015·天水市三中高三第三次检测)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管反应物的量是多少,都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FeBr2与Cl2 B.Ba(OH)2与H2SO4C.HCl与Na2CO3 D.NaHCO3与Ca(OH)25.(2015·湖南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向含有c(FeCl3)=0.2 mol·L-1、c(FeCl2)=0.1 mol·L -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nm 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 2O 3B .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荷C .加入NaOH 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 2++2Fe 3++8OH -===Fe 3O 4+4H 2O D .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 +分离开6.(2015·文登一中高三第二阶段性检测)下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NH 3·H 2+4+OH -A .空气:HCl 、CO 2、SO 2、NOB .烧碱溶液:K +、HCO -3、NO -3、NH 3·H 2O C .高锰酸钾溶液:H +、Na +、SO 2-4、CH 3COOH D .氢氧化铁胶体:H +、K +、S 2-、Br -8.(2015·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Cl -、Na +、MnO -4、SO 2-4 ②水电离产生的c (H +)=10-12mol·L -1的溶液中:K +、Na +、Cl -、NO -3③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中:Fe 2+、Mg 2+、NO -3、Cl -④加入过量NaOH 溶液后可得到澄清溶液:K +、Ba 2+、 HCO -3、Cl -⑤c (H +)<c (OH -)的溶液中:SO 2-3、S 2-、K +、Na + ⑥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Na +、NH +4、I -、ClO -⑦能使pH 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中:Na +、AlO -2、K +、CO 2-3 A .①③④⑥⑦ B .②③⑤⑦ C .②⑤⑦D .②④⑤⑦9.(2015·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高三期中)下列各组微粒能大量共存,当加入相应试剂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沸水中滴入FeCl 3饱和溶液:Fe 3++3H 2O=====△Fe(OH)3↓+3H +B .一小块钠投入水中:Na +2H 2O===Na ++2OH -+H 2↑ C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二氧化碳:OH -+CO 2===HCO -3 D .Fe(NO 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 溶液:2Fe 3++2I -===2Fe 2++I 2 11.已知下列实验事实:①Cr 2O 3固体既能溶于KOH 溶液得到KCrO 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 2(SO 4)3溶液; ②向KCrO 2溶液中滴加H 2O 2溶液,再酸化,可得K 2Cr 2O 7溶液; ③将K 2Cr 2O 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 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
滚动测试卷二(第一~四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5北京海淀期末)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是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有机合成材料B.棉布、羊毛和涤纶燃烧后都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航天飞机上的陶瓷防护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食品保鲜膜、塑料水杯等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答案:C解析: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其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A项错误;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其组成元素除碳、氢、氧外,还有氮、硫等,故羊毛燃烧后的产物中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含氮、硫等元素的化合物,B项错误;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来制作食品保鲜膜、塑料水杯等,D项错误。
2.(2015山东济南济钢月考)用98%的浓硫酸(ρ=1.84 g·mL-1)配制1 mol·L-1的稀硫酸100 mL,按配制溶液时仪器的选用顺序排列,选择正确的是( )①玻璃棒②胶头滴管③100 mL容量瓶④托盘天平⑤50 mL烧杯⑥10 mL量筒⑦100 mL量筒⑧移液管⑨滴定管A.⑥③⑧⑤①②B.⑦⑤③①⑨②C.④⑤③②①⑨D.⑥⑤①③②答案:D解析: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8.4(mol·L-1),配制1 mol·L-1的稀硫酸100 mL,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0.005 4 L,即5.4 mL 应选择10 mL量筒;实验时量取5.4 mL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用玻璃棒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至溶液体积距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正确顺序为⑥⑤①③②,故选D。
3.(2015四川成都一模)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
从分类角度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实验①③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B.实验②③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②③均为放热反应D.实验①②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答案:B解析:实验③制得的胶体为混合物,A选项错误;实验②氯化铁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实验③中发生的水解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选项正确;实验②属于物理变化,该过程中放热,实验③为吸热反应,C 选项错误;实验①所涉及的Fe、Cl2都不是电解质,D选项错误。
单元质检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A解析:A项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为物理变化;B项发生了油脂的水解反应,C项用高锰酸钾氧化水果产生的乙烯,D项用硅胶吸水防潮、铁粉吸收氧气防止食品被氧化,B、C、D项均发生化学反应。
2.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制的晶体材料——纳米四氧化三铁,在核磁共振造影及医药上有广泛用途,其生产过程的部分流程如下所示。
FeCl3·6H2O FeOOH纳米四氧化三铁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纳米四氧化三铁可分散在水中,它与FeCl3溶液的分散质直径相当B.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治疗疾病C.在反应①中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OH+CO2Fe3O4+3H2O+CO2答案:A解析: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而FeCl3溶液的分散质直径小于1 nm,A项错误。
3.(2015河南豫南九校3月质检)化学与资源、环境、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雾霾天车灯照射的光亮通路属于丁达尔现象C.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D.高铁酸钾(K2FeO4)是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消毒杀菌又能净水〚导学号25730453〛答案:C解析:煤的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的过程,其中的C元素质量并没有减少,因此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4.(2016山东19所名校第一次调研联考)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K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Al3+恰好沉淀完全:2Al3++3S+3Ba2++6OH-2Al(OH)3↓+3BaSO4↓B.向NH4HSO4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N+OH-H2O+NH3↑C.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H)4]-+4ND.FeO溶于稀硝酸中:FeO+2H+Fe2++H2O答案:A解析:若使Al3+恰好沉淀完全,KAl(SO4)2与Ba(OH)2应按照2∶3反应,故A正确;NH4HSO4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时,N和H+均与OH-反应,故B错误;由于Al(OH)3不能溶于弱碱,故C错误;+2价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会被硝酸氧化,故D错误。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
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意味着要复习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重要内容,“启后”意味着要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而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从化学物质的分类来看,纯净物的分类在初中已初步介绍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
溶液和浊液这两种混合物虽然初中也涉及过,但是,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因此,分散系和液态分散系的分类、胶体及其主要性质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
胶体的性质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只是从胶体与溶液区分的角度,涉及到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从化学反应的分类来看,本章涉及到化学反应分类的3个标准:(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按此标准划分,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这4种反应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2)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3)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后两种分类初中没有涉及过,因而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将大量涉及,因此,这两种反应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学习方法指导1、理解掌握一种化学研究方法—分类法,并使之贯穿于化学学习。
2、通过实验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和胶体的性质,强化由实验学化学的学习方法。
3、学习两种新的化学反应分类法,是化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4、利用氧化反应和离子反应回顾总结所学知识,并且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高考命题趋势1、分类法的应用、分散系的概念及胶体的性质2、对于离子反应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离子反应,此类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有:①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②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③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基础课时2电解质离子反应1.(2015·安徽理综,10)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H+、NH+4、SO2-,4、Br-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Ag+、K+、NO错误!、CH3CHO可以大量共存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O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 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解析A项ClO-能氧化Br-,且ClO-与H+反应能生成弱电解质HClO,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项,Ag+与Cl-能生成难溶物AgCl而不能共存,且ClO -能氧化CH3CHO, 错误;C项,因NaClO水解,溶液呈弱碱性,滴加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4OH-+H2O===2Fe(OH)3↓+Cl-,错误;D项,加入浓盐酸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ClO-+2H+===Cl2↑+H2O,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正确.答案 D2.(2015·江苏化学,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错误!、Cl-B.错误!=1×10-13 mol·L-1的溶液中:NH错误!、Ca2+、Cl-、NO错误!C.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错误!、SO错误!D.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K+、Na+、AlO错误!、CO错误!解析A项,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呈碱性,OH-与Al3+不能大量共存。
B项,c(OH-)=错误!=1×10-13mol/L,c(H+)=0.1 mol/L溶液呈酸性,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C项,与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若呈酸性,NO错误!不能大量存在,一是因为HNO3与Al反应不能生成H2,二是酸性条件下NO错误!与Fe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若呈碱性,Fe2+因生成Fe(OH)2沉淀而不能大量存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基础课时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1.(2013~2015高考题精选)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B.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 Al(OH)3(胶体)+3H+C.H+、K+、S2-、Br-能在Fe(OH)3胶体中大量共存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解析分散系的划分是以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划分的,A错;Fe(OH)3胶体加入电解质离子后聚沉,C错误;沸水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形成胶体后胶粒带电荷胶体不带电,D错误。
答案 B2.(2015·课标全国Ⅱ,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解析A项,硅胶疏松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正确;B项,P2O5具有吸水性,吸水生成对人体有一定危害的磷酸或偏磷酸,因此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正确;C项,六水氯化钙没有吸水性,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错误;D项,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加工后具有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正确。
答案 C3.(2014·全国课标Ⅱ,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解析A项,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项,热碱水能加快油污中油脂的水解,使油污变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达到除去炊具上油污的目的,油脂水解属于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C项KMnO4溶液能将水果释放出的催熟剂乙烯氧化,有利于水果的保鲜,属于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D项,硅胶具有吸水性,可防止食品受潮属于物理变化,铁粉与食品包装袋中的氧气反应,起还原剂作用,避免O2氧化食品,导致食品变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基础送分型——自主学习)[记牢主干知识]1.物质的组成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臭氧(O3)④盐酸⑤铁⑥碳酸钠⑦空气⑧氢氧化钠⑨冰、水混合物其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①、②、③、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⑤;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⑥、⑧;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①和③;属于单质的有:①、③、⑤;属于化合物的有:②、⑥、⑧、⑨;属于混合物的有:④、⑦。
2.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①硫黄②HClO③苛性钠④铜⑤小苏打⑥氧化钠⑦Fe(OH)3胶体⑧NaCl 溶液[练通基础小题]一、基础知识全面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2)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属于酸、氢化物、氧化物、一元酸、强氧化性酸(×)(3)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4)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5)NaHSO4、NaHCO3都属于酸式盐,溶液都呈酸性(×)(6)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7)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属于混合物(×)(8)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9)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10)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2.(1)能电离出H+的都是酸,能电离出OH-的都是碱吗?(2)盐必须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共同组成吗?提示:(1)能电离出H+的不一定都是酸,如NaHSO4,只有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才是酸;能电离出OH-的不一定都是碱,如Cu2(OH)2CO3,只有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才是碱。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
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的是( )答案:B解析:易拉罐大多是铝合金或铁合金制品,铝、铁等金属可回收重新利用,为可回收物,A项正确;塑料瓶大部分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PET)或聚乙烯(PE)制品,回收可用于再生造粒、重新制造PET瓶或纺丝制造纤维等,故为可回收物,B项错误;荧光灯管中含有微量汞,如果处理不当,会危害人体健康,若渗入地下水,对土壤、水源等造成危害,因此属于有害垃圾,C项正确;纸张的主要成分为植物纤维素,故不可再生,废纸是可燃垃圾,D项正确。
2.(2015济南质检)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答案:C解析:从题图中可看出,Z包含Y,Y包含X。
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可以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A项正确;分散系是一种混合物,它可以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B项正确;氧化物从性质上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包括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但是有部分金属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C项不正确;化合物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离子化合物一定属于电解质,D项正确。
3.(2015重庆理综)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黏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导学号95380307〛答案:D解析:胆矾为CuSO4·5H2O,冶炼得到Cu的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铁矿石为铁的化合物,炼铁也需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烧制陶瓷过程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C项错误;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的过程中没有化学变化,D项正确。
4.下列实验与物质微粒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答案:C解析:浊液、胶体、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悬浊液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胶体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A、B都是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进行分离的,与物质微粒大小有关;D项,胶体微粒能使光线产生散射,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中的粒子很小,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与物质微粒大小有关。
滚动测试卷二(第一~四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5江西上饶二模)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环境等有密切联系。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2.5是指氮、硫的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的酸性液体造成的空气污染B.氯气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农药、染料及药品的重要原料C.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制成的材料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用浸泡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目的〚导学号25730491〛答案:A解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不是氮、硫的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的酸性液体造成的空气污染,A错误;Cl2用途广泛,是重要的化工原料,B正确;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陶瓷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正确;溴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而消耗了乙烯,从而达到保鲜效果,D正确。
2.(2015北京西城一模)V L 0.5 mol·L-1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1倍,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标准状况下通入11.2V L HCl气体B.加入10 mol·L-1盐酸0.1V L,再稀释至1.5V LC.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 LD.加入V L 1.5 mol·L-1盐酸后混合均匀答案:B解析:A项,通入HCl气体后溶液的体积会发生变化,该项措施不合理;C项,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浓缩会导致HCl挥发,该项措施不合理;D项,不同浓度的盐酸混合时,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能用两溶液的体积相加,该项措施不合理。
3.(2015湖南益阳一模)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含有的Na+数目为0.02N AC.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 A答案:B解析:标准状况下,H2O为液体,A错误;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所以含有的Na+数为0.02N A,B正确;标准状况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C错误;题目未告诉溶液体积,不能确定含有Cl-个数,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