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生物之轮虫的营养价值及培养技术要点
- 格式:ppt
- 大小:640.54 KB
- 文档页数:24
绪论1.生物饵料特指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的饵料生物。
生物饵料可分为植物性生物饵料(光合细菌及单细胞藻类)和动物性生物饵料(轮虫、卤虫、枝角类等)两类。
2.饵料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微生物、动、植物,如:细菌、酵母、单细胞藻类,轮虫,卤虫、等。
3.生物饵料培养学是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
4.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生物饵料的筛选;生物饵料规模化或大量培养技术研究;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评价。
5.优良生物饵料所应具备的条件:①生物饵料的个体大小必须适合养殖对象的摄食;②生物饵料在水中的运动速度与在水层中的分布情况,应便于养殖动物的摄食;③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高,容易被养殖对象消化吸收;④生物饵料及其代谢产物无毒或毒性小,不危及养殖对象的健康;⑤生物饵料的生命周期短,生长繁殖迅速;⑥生物饵料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易于大量培养。
6.生物饵料的优点:①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且有改善水质的作用;②营养丰富,含未知的生物活性物质,能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③规格多样,满足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需求;④容易被消化,自身含消化酶,可弥补幼体消化能力的不足;⑤可获得性佳。
7. 什么是清水育苗和绿水育苗,为什么绿水育苗得到广泛认可?第二章光合细菌的培养1. 光合细菌是一大类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
其最本质的特点是能在厌氧和光照条件下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
2. 水产上使用的光合细菌多为红螺菌科的菌种。
水产上应用价值大的红螺菌科的红假单胞菌属3. 光合细菌的色素主要有菌绿素a,b,c,d,e及类胡萝卜素。
菌绿素是光合细菌进行光合磷酸化,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媒介,而类胡萝卜素的主要作用是捕获光能(天线色素)及起光氧化的保护剂作用(防止菌绿素受光氧化损伤)。
4. 光合细菌的色素主要存在细胞内的载色体或绿色包囊中,载色体或绿色包囊是光合细菌进行光合磷酸化的部位(细胞器)。
单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福建饵料动物培育技术讲班讲稿单细胞藻和轮虫是饵料浮游动物中最重要的基础性生物饵料。
在水产养殖中,单细胞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为鱼、虾、贝类等水产经济动物提供饵料,还可以作为鱼虾配合饲料的重要添加物,起到营养平衡与强化效果,有利于培育健壮的苗种。
同时,单细胞藻作为培养轮虫的优质饵料,可以提高轮虫的营养价值。
以下是单细胞藻和轮虫培养的实用技术要点:1、单细胞藻培养实用技术要点1.1 选用适当的单细胞藻种类。
不同的水产动物需要不同种类的单细胞藻,如养鱼池水中以适量绿藻为宜,养虾池水中以适量硅藻为宜,而贝类幼体在浮游期以金藻和绿藻为宜,在匍匐期则以底栖硅藻为宜。
1.2 清洁培养器具。
在培养单细胞藻前,必须清洁培养器具,以避免污染和细菌感染。
1.3 分级培养小球藻。
小球藻是最常用的单细胞藻之一,分级培养可以提高单细胞藻的品质和数量。
1.4 营养和接种。
单细胞藻的营养和接种非常重要,充足的养分和适当的接种量可以促进单细胞藻的生长和繁殖。
1.5 管理工作要点。
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管理工作,如控制温度、光照、通风等。
1.6 PVC透明塑袋培养。
PVC透明塑袋培养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单细胞藻培养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生产。
1.7 敌害生物防控。
在单细胞藻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敌害生物的防控,如藻类寄生虫、藻类食草动物等。
1.8 防治措施。
对于已经感染病菌的单细胞藻,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入抗生素等。
1.9 单细胞藻的浓缩和冷藏。
单细胞藻的浓缩和冷藏可以延长其保存时间,方便后续使用。
2、轮虫培养实用技术要点2.1 轮虫个体的大小。
不同种类的轮虫个体大小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轮虫。
2.2 生态性。
轮虫的生态性对其培养有很大的影响,需要了解轮虫的生态性和生长规律。
2.3 繁殖特点。
轮虫的繁殖特点也需要了解,以便控制轮虫的数量和质量。
2.4 食性和食料。
轮虫的食性和食料也是轮虫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饵料。
轮虫的出现说明水质,轮虫怎么培养繁殖快出现轮虫说明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
1、未及时清污,细菌滋生:池塘长期未清污,导致池底有机物较多,且塘内含有的溶氧较低,滋生了大量有害菌,为轮虫提供了食物,故容易爆发轮虫。
2、小型藻类较多:塘内藻类以一些小型藻类为主,如绿藻,为轮虫提供了天然饵料。
3、药物使用不合理:未合理使用药物,导致轮虫出现抗性。
一、轮虫的出现说明水质轮虫的出现说明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适合轮虫繁殖。
给池塘进水时,轮虫会随水一起进入池塘内,如果条件适宜,轮虫就会大量繁殖,主要原因如下:1、未及时清污,细菌滋生池塘较长时间没有清污,使得池底的有机物较多,同时池塘内的溶氧含量较低,导致有害菌大量滋生,而这些都是轮虫的食物,因此容易爆发轮虫。
2、小型藻类较多池塘内的藻类主要以绿藻等一些小型藻类为主,这为轮虫的繁殖提供了天然饵料。
3、药物使用不合理(1)目前常用的鱼池杀轮虫药物主要是代森铵类药物,此类药物在使用初期的效果较好,但使用频率较高时容易使轮虫产生抗药性,而且存在严重杀藻的请款。
(2)但同时关于此类药物是否对鱼、虾会产生毒性的试验报道目前还比较少,因此它是否具有毒性还未确定,所以不建议使用此类药物。
4、水产动物的放养密度小轮虫虽然是水产动物的敌害生物,但它也是一种优良的饵料,尤其是对于鱼、虾、蟹幼苗阶段而言。
但若是粗放养殖,且放养密度较小,此时虾苗、鱼苗的摄食速度小于轮虫的繁殖速度,就会导致大规模爆发轮虫。
5、池塘之前爆发过轮虫轮虫卵具有较为坚固的外壳,能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大部分药物的侵蚀,据相关资料记载,轮虫卵最长可以存活27年左右,因此池塘一旦爆发轮虫,之后就很难根治,当条件适宜时就有可能再次爆发。
二、轮虫怎么培养繁殖快1、培养时,采用水体施肥的方法先繁殖浮游藻类和小型原生动物,以便为轮虫提供食物,培养期间水温控制在18-24°C为宜。
2、每立方米水体施用以20-30克硝酸铵,5-10克人粪尿的比例配成混合的肥料作为基肥,培养过程中每隔4-5天追施1次有机肥,大约经过10天左右即可收获。
轮虫的定向培养方法轮虫属于轮虫动物门、轮虫动物纲、轮虫目,小型的多细胞动物。
最常见的一种滤食性的浮游动物,体长通常只有100-500μm,肉眼观察为针尖的小白点。
轮虫结构复杂,由头部、躯干和足(尾)三个部分组成,具有消化、生殖、神经等系统。
头前方有圆形轮盘,它的不断运动使虫体得以运动和摄食。
轮虫的生物学轮虫分类方式:运动方式有头冠纤毛运动(螺旋式运动和旋转式运动),上面还有附肢种类的不同;跳跃运动有三肢、多肢和巨腕轮虫。
进食方式以轮盘旋转摄食失误,咀嚼器直接猎取食物。
生活方式主要有营浮游生活或兼性浮游生活,营底栖,附着或固着生活。
轮虫的分布:轮虫的种类繁多,约2500种,180属,广布于各类淡水水体中,在海洋、内陆咸水中也有其踪迹,但数量稀少,轮虫作为浮游动物的一大分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轮虫的水平分布:无论是池塘还是湖泊,种类和数量都以沿岸带向中心逐渐减少。
轮虫的垂直分布:底栖的种类分布于3-4米深度;浮游种类三肢轮虫、多肢轮虫、龟甲轮虫在深水湖泊也可以分布到200米的深度。
轮虫的饵料食物主要以单细胞藻类、细菌、酵母、浮游动物及有机碎屑为主。
其中单细胞藻类主要有小球藻、小环藻、扁藻、栅藻等;酵母主要是面包酵母和啤酒酵母;浮游动物主要是枝角类和小型的桡足类;有机碎屑主要是残饵、粪便。
轮虫的存在形式:轮虫以卵的形式存在于底泥中,在整个池塘的孵化中通常是搅动池塘底泥中的卵可以使卵上浮,从而卵可以孵化成轮虫;另外还有成体的活轮虫,活轮虫通过孤雌生殖进行繁殖,直接发育成雌体,新的个体。
轮虫在水中呈小白点,大量消耗藻类,水质清瘦,也消耗有机质,对水质的净化有一定的作用。
轮虫大量存在,如果死亡后可以积累成有机物质,消耗溶解氧,在池塘中如果出现大量的轮虫,通常不建议杀轮虫,而建议大家采用物理方法,灯光诱捕的方式捕捉轮虫。
轮虫的生物饵料轮虫可以做为生物饵料,生物饵料或活饵料是指经过人工筛选可进行人工培养的优质的饵料生物,主要指浮游植物、菌类,全球水产养殖动物中饲料也发展迅速,但生物饵料作为水产动物、人工育苗的优质开口饵料仍然是不可替代。
池塘轮虫增殖技术
池塘轮虫增殖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大规模培养轮虫的方法。
轮虫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磷脂和必需氨基酸的微型生物,常被用作水产养殖中的饵料。
池塘轮虫增殖技术的主要步骤包括:选用合适的培养基,调节培养液的pH值和温度,添加合适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控制培养液的氧气含量和搅拌强度,以及定期清洗和维护设备。
其中,培养基的选择和调节是关键步骤。
一般来说,轮虫的培养基应该含有适量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胨和磷酸盐等。
同时,pH值和温度的控制也非常重要,一般在6.5-7.5的pH 值和25-30℃的温度下培养效果最佳。
此外,添加合适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也有助于轮虫的增殖。
比如,添加适量的维生素B族和微生物可以促进轮虫的生长和繁殖。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控制培养液的氧气含量和搅拌强度,以防止轮虫死亡或沉淀。
同时,定期清洗和维护设备,保持池塘的卫生和环境条件也非常重要。
总之,池塘轮虫增殖技术是一种简单、经济、高效的养殖方法,对于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益和降低成本有重要作用。
- 1 -。
实用轮虫防治技术轮虫广泛分布于湖泊、池塘、江河水体中。
轮虫多为孤雌生殖,繁殖速度极快,几小时就能繁殖一代。
轮虫是大多数水生动物的开口饵料,具有极大的营养价值。
但是在水产养殖中有时轮虫的大量爆发也往往对水生动物产生巨大危害,尤其是在北京、天津、唐山一些养殖区域,轮虫也成为养殖户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二、轮虫的危害及诊断危害1 造成鱼类缺氧,轮虫大量爆发消耗水中大量氧气,导致鱼类缺氧浮头甚至死亡,每年因为轮虫翻糖的也不在少数。
2 养殖动物吃食不好,甚至出现暗浮、爬边长期以来体质下降容易感染其它疾病。
3 理化指标超标轮虫代谢产生大量有机物导致水中氨氨,亚盐升高对水产动物有毒害作用。
4 对藻类的破坏轮虫大量爆发,大量摄食水中的藻类,使水体偏瘦光合作用减弱。
诊断1 肉眼观察取水样儿放在干净的玻璃试管中发现一些小白点儿来回游动。
2 镜检取水样显微镜下观察就可以看到,多数是4倍物镜。
3 吃食情况轮虫多的池塘一般鱼早晨吃食不是太好,中午和下午吃食一般还可以。
三、轮虫大量繁殖的原因1、池塘常年不清淤,底质有机物过多,为轮虫爆发提供天然条件。
2、水中小型藻类过多为轮虫提供天然饵料。
3、轮虫药的滥用。
现在市面上多数杀虫药都是代森铵类的,这种药前期使用效果还可以,但是中后期轮虫产生抗药性,不荣易杀死。
被列为国家禁用药物。
4、可以产生休眠卵。
轮虫在受到外界刺激下会产生休眠卵,一些药物很难杀死,这种卵在环境合适时又会大量爆发这也是轮虫屡杀不止的原因。
5、孤雌生殖繁殖速度过快,几小时就能繁殖一代,往往一夜之间轮虫就会大面积爆发。
四、轮虫的防治1、有条件的每年进行彻底清淤,但一般成本会很高。
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改底,氧化分解底层有机物提高氧化还原电位,抑制底层有害菌繁殖同时对轮虫卵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养殖过程中建议10-15天改一次底。
2、加水之前要严格检查防止外源水加入轮虫。
3、定期肥水,平衡藻相。
4、微生本物制剂谨慎使用。
用菌之前一定要先检测水质,如果本身水中就有大量轮虫再用微生物制剂,轮虫更会大面积爆发。
轮虫是一种在鱼、虾、蟹等人工育苗阶段被大量用作活饵料的小型浮游动物之一。
近几年来,随着虾、蟹育苗业及养殖业的发展,轮虫作为优质活饵料用量越来越大。
因此,培养轮虫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不少养殖户或育苗场家也把目光投到轮虫培养上来,但在轮虫培养过程中常遇到不仅养殖成本高且培养产量不够稳定的问题。
现介绍一些养殖经验。
一、前期准备工作1.池塘条件培养池应建在靠近育苗场、交通便利、水源(淡水或海水)方便、避风向阳之处。
最好是选择地势高一点的地方,以便施工和排水。
土池面积以2000平方米~3000平方米为宜,池深80厘米~120厘米,池形长方形,土质应为泥质或泥沙质,池底和池壁不渗漏。
土池数量一般3个~5个或更多,便于同时分池,分批进水培养,交替收获。
2.清池进水新开挖池可直接进水;若为旧池应将积水排出,并对剩余积水施用药物,杀死其中鱼类和甲壳动物。
可用清池药物有:(1)漂白粉使用前需检测含氯量,含氯量30%的漂白粉用量为25克/平方米~30克/平方米,一般药效3天~5天消失。
(2)“鱼藤精”用量2克/立方米。
清塘后即可进过滤后的海水,滤网用160目~200目筛绢,防止敌害生物混入。
初期进水40厘米~60厘米,调节盐度为10~20,并随之施肥,使水富营养化。
3.肥水常用肥类分有机肥和无机肥,施用量根据池水情况而定,应少量、勤施。
化肥用量一般过磷酸钙为3克/立方米、尿素为15克/立方米~20克/立方米、人尿用量为200克/立方米。
鸡、鸭粪类因其肥效大且持久性强,用量为200克/立方米,使用前应先发酵。
可在池边挖一小坑,把粪便倒人其中,经发酵后可于每天中午前后,泼入池中。
施肥后,在一般光温条件下,通常3天~5天后水色由清变淡绿或浅褐色。
为尽快肥水,也可从科研单位或其他场购买经过培养的复合藻液泼入池中,用量为3升/立方米~5升/立方米。
随着水色加深可适时添加水量。
二、接种轮虫当自然水温达到10℃左右,池水较肥时可适时接种轮虫,若土池上一年培养过轮虫可用铁链拉动底泥,把休眠卵搅起来即可。
轮虫培养第一节轮虫的生物学轮虫(Rotifer)是一群微小的多细胞动物,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水域,是淡水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的是半咸水种类——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褶皱臂尾轮虫是鱼类、甲壳类育苗的优良饵料。
具有生活力强、繁殖迅速、营养丰富、大小适宜和容易培养的特点。
非需精卵(夏卵、非混交卵):卵形,长径:56-130μm,短径:48-96μm。
卵壳薄而光滑,成熟后无需受精,就能迅速发育成二倍体非混交雌体。
一个雌虫产卵的频度和一生所能产夏卵的数目因种类和环境条件而有很大差异。
褶皱臂尾轮虫:初孵化的非混交雌体在最适条件下,大约4h可产卵一次,每尾雌体平均产21个卵。
随着日数的增加,产卵的间隔也延长,最终变成完全不产卵。
繁殖持续时间为6.7d.需精卵(未受精冬卵,混交卵):当外界环境恶劣不适宜轮虫生存时,如温度突变、种群密度过高、pH和DO剧变、食物的种类改变、食物不足等,种群开始出现混交雌体.混交雌体经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需精卵(混交卵),个体较小,只有夏卵一半大,透明,数目多。
休眠卵(冬卵):混交卵与精子结合成二倍体的受精卵,受精卵再形成厚壳的休眠卵(冬卵)。
褶皱臂尾轮虫的休眠卵长130 μm,宽88 μm,约为雌体成体体积的60%,卵壳厚,卵的一端卵黄和卵壳之间有较大的空隙。
休眠卵可抵御外界的不良环境。
待外界环境条件适合时,休眠卵萌发成新的非混交雌体,进入新一轮单性生殖。
轮虫的发育轮虫的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胚胎发育期:即卵的发育时期,指卵的产出到幼体的孵出所经历的时间。
生殖前期:又称幼体阶段或胚后发育,指幼体孵出到其产出第一个卵所经历的时间。
生殖期:指第一个卵产出到最后一个卵产出所经历的时间。
生殖后期:又称衰老期,指从轮虫最后一个卵产出到其死亡所经历的时间。
褶皱臂尾轮虫的雌体,生长至背甲长达140 μm时,即开始产卵繁殖,即生物学最小型。
优质生物饵料-轮虫的扩大生产培养技术
黄天文;李亚春
【期刊名称】《水产科技》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褶皱臂尾轮虫是小型的浮游动物,营养丰富,是海水鱼、虾、蟹育苗的优质饵料。
轮虫具有广盐广温性,适应性强,生长繁殖速度快,培育成本低等优点,随着海水养殖的发展轮虫在海水鱼、虾、蟹育苗上的应用前景广阔。
为扩展育苗生产的动物活性饵料来源,提高轮虫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我们通过土池大规模培育轮虫供应鱼、虾。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黄天文;李亚春
【作者单位】湛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524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3.214
【相关文献】
1.基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物饵料培养技术课程设计 [J], 翟林香
2.日本海洋生物饵料的培养和鱼类育苗技术的简介 [J], 严正凛
3.混养虾池水质控制与生物饵料培养技术 [J], 陈为尧;杨文真
4.虾池基础生物饵料的培养技术及其种类,数量的研究 [J], 荣长宽;梁素秀
5.海蜇池塘养殖生物饵料培养技术 [J], 张锡佳;李衍祥;陈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饵料生物培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海水养殖专业课。
它主要研究各类饵料生物的生物学特点、营养成分及其培养技术。
生物饵料具有营养丰富、大小适口、摄食方便、易于消化、保护水质等优点,故被广泛应用于海水养殖,尤其是各类苗种的繁育中。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了解各类饵料生物的特点和培养方法;3.了解这一学科目前的发展状况、生产中使用的设备和设施;4.扎实掌握各类饵料的培养技术;5.强自学能力、创造性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具备一定的开发新饵料品种和新培养技术的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一)理论课程内容1、绪论(1)掌握饵料的基本概念。
(2)了解海产动物养殖饵料来源的途径。
(3)了解饵料生物学的发展史、趋势及今后的任务。
2、光合细菌的培养(1)了解光合细菌概述及在水产中的应用。
(2)了解光合细菌生物学。
(3)掌握光合细菌的菌种分离和菌种保藏技术。
(4)掌握光合细菌的培养。
3、单细胞藻类的培养(1)了解培养种类及其生物学。
(2)掌握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式、方法和设备。
(3)了解单细胞藻类在一次培养中生长繁殖的特征。
(4)掌握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液的配制。
(5)掌握藻种的分离、培养和保藏方法。
(6)掌握敌害生物的防治4、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1)了解褶皱臂尾轮虫种类及其生物学。
(2)掌握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
5、卤虫的培养(1)了解卤虫的种类及其生物学。
(2)掌握卤虫的培养。
6、桡足类的培养(1)了解桡足类种类及其生物学。
(2)掌握桡足类的培养。
7、糠虾的培养(1)了解糠虾的种类及其生物学。
(2)掌握糠虾的培养。
(二)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a、要求学生掌握理论课程中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b、要求有较强的基本动手能力。
c、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饵料生物培养知识应用的基本现状。
d、要求具有一定的运用饵料生物培养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理论教学内容学时绪论 2光合细菌的培养8单胞藻的培养10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10卤虫的培养12桡足类的培养 2枝角类的培养 2糠虾的培养 2水生环节动物的培养 6饵料生物的营养与评价10合计66实验教学内容学时实验一:光合细菌培养 2实验二:微藻的分离培养 2实验三:卤虫的孵化 2合计 6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1、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课堂讨论,(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4)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5)以闭卷考试与开卷报告检查学习效果。
如何培育好鱼苗的饵料轮虫
焦世璋;陈世霞
【期刊名称】《渔业致富指南》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 轮虫是一种微小的多细胞动物,其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中,是鱼类重要的天然饵料生物.轮虫是鱼苗优良的开口饵料,摄食营养丰富的轮虫饵料可提高鱼苗的成活率.轮虫是多细胞动物中繁殖速率最高和散布能力最强的类群,因此也成为浮游生物中优势类群.轮虫一般对水体不会造成污染,它是水体有机环境的组成部分.在生产实践中饵料生物培育与鱼苗适时下塘的有机结合,即鱼苗在轮虫高峰期适时下塘,是培育鱼苗成功的关键.本人结合生产实际,谈谈如何培育繁殖轮虫进行鱼苗培育.
【总页数】1页(P35)
【作者】焦世璋;陈世霞
【作者单位】731600,甘肃省永靖县渔业工作站;731600,甘肃省永靖县畜牧局【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
【相关文献】
1.轮虫的培育条件和饵料基础研究进展 [J], 邓平;喻运珍;艾桃山;张生元
2.鱼苗饵料轮虫培育研究进展 [J], 熊钢;王宇;张建国
3.不同饵料培育淡水轮虫试验 [J], 熊钢;王宇;张建国;王晓清;李峰;符周全
4.饵料增强剂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r培育的影响研究 [J], 陈瑜;刘飞;王爱民;於叶兵;杨文平;田红艳
5.利用天然饵料——轮虫培育团头鲂鱼苗的试验报告 [J], 付增才;王志远;郭维士;魏法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