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探究、活动能力专题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829.00 KB
- 文档页数:15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一)——开放(探究)类设问【题型解读】开放类设问也称作探究类设问,即地理开放性试题,具有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过程体现探究性、知识呈现体现综合性、思维方式体现发散性等特征。
其设问形式一般有“你是否赞同某地发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某地对××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看法,并为其提供论据”等。
【答题思路】步骤一:亮出观点。
观点的表述一定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
判断说理型设问要根据题干的提示词语来确定回答语,比如设问中问“赞同或不赞同”,你支持“观点一或观点二”,必须表明观点是赞同或不赞同,支持观点一还是观点二。
步骤二:阐述理由或列出论据。
根据试题提供的材料情景,结合试题设问,抓关键词、中心词,最大限度地挖掘试题材料与设问中的有效信息,明确要涉及的相关知识、原理或规律,确定答题方向。
注意,列举理由必须全面(如既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包括地理事象的优缺点对比)、充分。
【例1】(2017全国文综Ⅲ卷,36(4))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1)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
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
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
图2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图1图2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6分)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宜,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
高三地理专项练习题
地理作为一门系统性的科学,对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规律至关重要。
在高中地理学习的过程中,专项练习题对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提高解题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同学们提供一些高三地理专项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1. 现代地理学将地理分为几大分支学科?请简要介绍其中的一种学科。
2. 什么是地球行星?请列举地球行星的特点。
3. 请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4. 非洲是我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请简要介绍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与我国的经济合作领域。
5. 请解释夏至、秋分、冬至、春分等节气的形成原因。
6. 通过气候分类,我们可以将世界划分为哪几个气候带?请简要介绍这些气候带的特点。
7. 请描述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全球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8. 请解释城市化的概念,并阐述城市化对人口、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9. 请简要介绍一种地理自然灾害,并探讨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
10. 什么是环境保护?请列举一些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这些地理专项练习题涵盖了地理学习的各个方面,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取得优秀的成绩。
请大家加油!。
九、探究发散型综合题1.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中,人类需要对自然条件进行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材料二这里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其中金川镍矿是世界著名的多金属共生大型硫化铜矿床之一。
图中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分界线;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
(1)说出图中A山脉的地理意义。
(2)根据所学知识,请提出该地区综合开发利用有色金属资源的具体措施。
(3)说出甲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主要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4)针对图中B区域水稻种植业生产,结合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你认为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并说明理由。
答案(1)A山是贺兰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干旱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2)综合利用有色金属资源的措施:利用当地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和水能资源,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延长产业链对其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依托科技,对伴生矿进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依托有色金属冶炼,发展硫酸制造、建材等相关工业,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对环境进行治理,减少环境污染。
(3)该河流的开发方向主要是开发水能资源。
原因:该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地势落差大;该区域有多条河流汇入,河流水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4)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河套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而水稻种植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甚至河流断流,危及河流下游生态安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易造成当地地下水位上升,使土壤盐碱化加剧。
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
当地农民充分利用黄河水及地形平坦的宁夏平原的地理环境条件,发展自流灌溉;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条件发展水稻生产,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并调运所学知识判断A山脉名称及其地理意义。
第(2)题,根据当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特点,结合黄河上游水能资源分布可以判断该区域可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依托科技,对资源充分利用、延长产业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研究性学习专题训练题1.如果对我国西北地区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进行比较研究,你认为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
气象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一则材料,请你和他们一起确定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本身的条件,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之一。
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有的许多竞争优势将逐渐消失,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
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十一五”期间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
分析做此类题目时,应注意三点:一、注意选题与材料具有相关性,从材料中提炼问题;二、所选课题要有现实意义、有探究价值、有一定的深度;三、善于从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中寻找相近的观点。
示例2的材料主要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的产业高成本的问题,因此研究主题应包含“产业高成本”这一关键词,其内容可以是原因探讨,也可以是应对策略。
参考答案示例1 :气温、湿度(降水)、气压、风速等课题名称应包含绿洲和邻近荒漠、某一气象要素、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如“绿洲和邻近荒漠湿度(或降水)特征的对比分析”示例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高成本时代形成的原因或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对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对策3.东北曾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大豆产区,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来源地之一。
我国2001年加入WTO,当年南方某地榨油厂就进口美国大豆1396万吨(约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大豆产量),同年东北某省(区)大豆却大量积压在农村。
(1)请根据下表分析这个榨油厂“舍近求远”从美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
(2)如果你所在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以东北某省(区)“大豆的出路”为题进行研究,应主要采用何种研究方法?试简述理由。
九、探究发散型综合题1.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中,人类需要对自然条件进行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材料二这里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其中金川镍矿是世界著名的多金属共生大型硫化铜矿床之一。
图中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分界线;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
(1)说出图中A山脉的地理意义。
(2)根据所学知识,请提出该地区综合开发利用有色金属资源的具体措施。
(3)说出甲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主要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4)针对图中B区域水稻种植业生产,结合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你认为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并说明理由。
答案(1)A山是贺兰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干旱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2)综合利用有色金属资源的措施:利用当地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和水能资源,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延长产业链对其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依托科技,对伴生矿进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依托有色金属冶炼,发展硫酸制造、建材等相关工业,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对环境进行治理,减少环境污染。
(3)该河流的开发方向主要是开发水能资源。
原因:该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地势落差大;该区域有多条河流汇入,河流水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4)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河套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而水稻种植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甚至河流断流,危及河流下游生态安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易造成当地地下水位上升,使土壤盐碱化加剧。
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
当地农民充分利用黄河水及地形平坦的宁夏平原的地理环境条件,发展自流灌溉;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条件发展水稻生产,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并调运所学知识判断A山脉名称及其地理意义。
第(2)题,根据当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特点,结合黄河上游水能资源分布可以判断该区域可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依托科技,对资源充分利用、延长产业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高考地理区域产业活动专题练习(高考题精选)(一)选择题1.(99某某)下列关于影响农业生产和布局主要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热条件好的地区,复种指数高B.地表崎岖的丘陵,垦殖指数一般低于平原C.红壤土层厚、结构好、肥力高,有利于农作物自然生长D.在交通枢纽地区,有利于发展大规模的商品性农产品2.(00某某)将农业的输入要素按自然和人文两类归纳,同属一类的是()A.化肥、技术、机械、农药、劳动B.降水、化肥、机械、劳动、土地C.光照、降水、土地、灌溉、化肥D.种子、降水、劳动、土地、资本3.(00某某)1999年夏天,荔枝在京津地区售价偏低,其原因主要有()A.北方居民普遍不喜食荔枝B.京津地区荔枝丰收C.逢荔枝挂果“大年”,京津荔枝供应量偏多D.海运直达,运费降低4.(00某某)一般来说,农业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A.劳动力充足B.大城市众多C.商品经济发达D.气候条件多样(01某某、某某)图6- 1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
参考此图回答5~ 7题。
5.处于阶段Ⅲ农业的显著特征是()A.大农场生产B.生产专业化C.集中于温带草原地区D.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区6.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拓的最重要措施是()A.进行农业区划B.加强水利建设C.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D.退耕还林还草7.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A.加大技术投入B.加强市场营销C.改善交通条件D.大量使用农药读图6-2回答:8.(02某某文综)M河各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A.热量、光照B.光照、水C.水、地形D.地形、热量9.(02某某)以下关于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有()A.季风区都是水田农业B.发达国家的农业均为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D.粗放畜牧业分布于热带和温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10.(02某某)《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某某则为橘,橘生某某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有()A.地形B.土壤C.气候D.市场11.(02某某文综)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
专题3 地球的运动(专项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考点+微专题集成讲练辑因受地物影响,不同位置的太阳辐射存在差异。
家住某城市(118°E,30°N) 的王先生为减少汽车夏季暴晒的时间,会在小区内选择合适的停车位。
下图为王先生小区地上停车位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王先生在夏季12:00~14:00选择停车位合理的是()A.甲B.乙C.丙D.丁2.楼房日影年内最短时,北京时间约为()A.6月22日11:52 B.6月22日12:08C.12月22日11:52 D.12月22日12:08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
图1示意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
图2示意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
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当日()A.甲地昼短夜长B.乙地昼长大于甲地C.乙地日出东北D.甲地位于乙地西南4.一周后的相同时刻,再次测量标杆日影发现影长变长,则第二次测量日期可能是()A.3月28日前后B.6月29日前后C.9月30日前后D.12月29日前后下图示意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
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P点的月份可能是()A.3月B.6月C.9月D.11月6.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在O~P时段内淮安()A.昼短夜长且昼先变长后变短B.昼夜差值先变小后变大C.日落时刻先推迟后提早D.日出太阳方位不断北移2022年6月5日7时54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举行,三名航天员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天和空间站驻留飞行任务。
左图为“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图”,右图为“天和空间站绕地轨道及方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出征仪式上,航天员所观测到的太阳方位是()A.B.C.D.8.在天和空间站24小时内大致可看到16次日出、日落,其原因是()A.空间站公转速度慢于地球公转速度B.空间站公转速度快于地球自转速度C.空间站对太阳升、落的折射现象D.空间站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相反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9.根据上图中的左图,判断正确的是()A.该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B.C点的线速度最大C.此时D点地方时为15:00 D.A点日出东北10.能在上右图中反映左图B点昼夜长短的是()A.甲B.乙C.丙D.丁西乡(33°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设计: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可以自由升降。
训练13地理实践力一、单项选择题读某地理实践力研究小组在浙江中部某山区拍摄的景观图,完成1~2题。
1.该地的地带性植被为()A.热带季雨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该地土壤浅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B.地形C.植被D.河流J古城由都城、离宫和军事卫城构成。
战国时期,都城是古城中心,离宫的东南角城门可供船只通行。
秦汉时期,离宫成为古城中心。
此后,由于环境变迁,J古城衰落。
19世纪起,S市人口集聚,现已发展为地级市。
下图为J古城及S市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J古城建设之初,都城未建在离宫处,主要是考虑()A.减少水患B.便于取水C.方便耕作D.利于防卫4.古城中心的变迁,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期间该地区气候趋向()A.湿润B.干旱C.温暖D.寒冷红壤是在暖湿的条件下,有机质被微生物快速分解,矿物元素被雨水淋溶(氧化铁、氧化铝最不易被溶解,且会在结晶生成过程中形成粒团而不易被雨水冲刷破坏)而形成的具有“酸、黏、瘦”特征的土壤。
下图是用掺砂方式改良后的疏松红壤。
在我国,红壤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
据此完成5~6题。
5.造成红壤“酸、黏、瘦”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成土母质B.气候C.植被D.地形6.改良红壤除了掺砂外,还可以()A.植树造林B.种植绿肥C.施用石灰D.退耕还草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的东营、滨州的全部地区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的部分地区。
读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完成7~8题。
7.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流水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8.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台湾岛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高空的大气受地球以外射线作用电离产生大量自由电子,这些电子的密度差异使无线电短波在地面上远距离传播。
专练六新情境探究型[2019·江苏卷,3~4]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
读图回答1~2题。
1.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A.沉积物变化B.古气候变化C.古环境变化D.构造运动变化2.该区域()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答案:1。
D2。
C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含义和综合思维。
界线N是向斜构造中岩层的层面,反映了地壳受水平挤压产生了明显的褶皱运动;界面M是水平岩层的下界,反映了地壳的下沉运动,N、M分别反映了水平运动和垂直升降运动对岩层的作用,D正确。
M、N能够反映出古地理环境的变化(包括古气候、沉积物的变化),A、B、C错误.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M界面以下与向斜构造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反映了甲岩层形成之前乙岩层已经形成,并且褶皱抬升后经历长期侵蚀,然后再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甲岩层,A、B错误,C正确;甲岩层及其以上为水平岩层,没有发生褶皱,即没有形成背斜或向斜,D错误。
[2019·潍坊模拟]江西省政府与深圳市政府在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吉安深圳产业园,拉开了“特区带老区、滨海带内地"的发展序幕。
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江西省仅有的电子信息工业基地,重点聚焦LED绿色照明和智能终端两大产业集群。
近年来,木林森、合力泰等电子产业的龙头企业陆续入驻该开发区。
据此完成3~5题.3.吉安深圳产业园建设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交通C.资源D.政策4.吉安深圳产业园建成后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A.技术雄厚B.环境优美C.能源充足D.位置优越5.近年来,许多知名电子企业陆续入驻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因为这里()A.产业基础好B.土地成本低C.劳动力充足D.原料来源广答案:3。
高考地理专题导练:林线及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附答案解析)一般来说,林线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即高山林线。
林线在近些年的考试中多次出现,由于其涉及的地理因素众多且复杂,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难点。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总结一下,林线及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
一、林线的概念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在平地一般是高寒地带的针叶林的北限(北半球),见于北纬60—70°附近,而海岸附近多为较此更低的纬度。
在高山,大体上是以发达的亚高山带针叶林为上限,如日本岛根县大山也有山毛榉林。
森林界线的高度随着低纬度趋向高纬度而降低,在北半球同一座山,一般南侧比北侧要高。
再有普通台地连接的高山也比孤立的高山要高。
日本本州中部高山大概在2400—2600米附近,北海道高山是1000米附近。
在森林界线以上或以北,乔木疏生,并即将达到乔木界线,而无乔木生长。
连接于高位沼泽的水湿地区的森林也表现出一种界线,这是在高纬度地区以外所存在的局部现象。
狭义的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
山地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7℃等温线相吻合。
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7℃,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
森林上限是垂直地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常称为树线。
这条界线以下发育着以乔木为主的郁闭的森林带;而界线以上则是无林带,发育着灌丛或草甸常形成垫状植物带,在海洋性条件下有的可发育成高山苔原带。
树线对环境临界条件变化的反映十分敏锐,其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降水,强风的影响也很显著。
树线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7℃的等值线相吻合(类似于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界线)。
在干旱地区,树线受水分的影响较大,林带高度和最大降水带高度相当。
一些低纬山地的顶部,其海拔高度和水、热条件远未达到针叶林的极限,仍然出现森林上限,这是由于山顶受到强风作用的结果。
高考地理四项基本能力考查训练(附参考答案与深入思考)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地势平坦。
经过历朝历代的建设,西安主城区形成了明显的九宫格城市发展格局,在中国城市里独树一帜。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影响西安九宫格城市发展格局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收入水平C.历史因素D.宗教文化2.电子城、纺织城历史上是自给自足的中国传统单位大院式城市建设模式的典范。
该模式( )A.使各城区均亲近自然B.便于各城区职能的专业化发展C.会减少不同城区间的交通D.造成市中心人口密度过大答案 1.C 2.C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了与本章相关的哪些信息?答案关中平原;历朝历代改建;材料显示西安以旧城为中心;城市建设为传统的大院式。
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转变过程。
城市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等。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
据此完成3~4题。
3.该城市发展早期的主要农业基地可能是( )A.林木基地B.果蔬基地C.粮棉基地D.禽蛋基地4.该市城市化过程中,图中不能直接表达的是( )A.由劳动力数量需求向素质需求转变B.工业地域由传统工业区向新兴工业区转变C.交通运输由单一方式向综合方式转变D.城市功能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答案 3.C 4.D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了与本章相关的哪些信息?答案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适合种植业发展;早期城市规模小,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现在出现高新技术产业区;出现高速公路,传统工业规模比中期时规模小。
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
据此回答5~6题。
5.从14~20时,合肥( )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B.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6.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C.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D.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答案 5.C 6.C解析 5.读图,从14~20时,合肥有冷锋过境天气,风向变化较小,B、D 错误。
课时作业(四)综合题1.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浒苔也叫绿藻,其生长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是温度;第二是光照;第三是营养。
对水质不仅没有负面影响,反而有正面影响。
绿藻发育以后,能够使海水富营养化的程度降低,它本身就利用海水里面的氮、磷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降低这些物质的浓度。
材料二近年来,青岛胶州湾海域夏季浒苔绿潮频频暴发。
材料三青岛与胶州湾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三,请简要分析青岛浒苔大规模暴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请谈一下如何防止浒苔的大规模暴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胶州湾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较多;夏季水温较高,光照充足;胶州湾地区海湾封闭,水流较缓,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2)在群众中大力宣传浒苔防治的有关知识;对工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治理;推广无磷洗衣粉和餐洗净;组织人手集中打捞浒苔;建立浒苔预警机制,及时预报浒苔发生情况。
解析暴发的原因应从污染源、温度、光照、海域轮廓方面去分析,采取措施可从控制污染源、打捞、宣传等方面分析。
2.如图为2013年我国两大淡水湖环湖河流水质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湖与巢湖环湖河流水质较好的是________,并说明该湖环湖河流水质较好的自然原因。
(2)污染两湖河流水质的污染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治理两湖水污染的主要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太湖径流量大,自净能力强(2)工业废水农田废水生活污水(3)污水达标排放;发展生态农业;实施清洁生产;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解析第(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太湖水质比巢湖好,这与太湖水量大、自净能力强有关。
高中地理地理探究方法单元测试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理探究方法是指()A. 地表现象的解释与说明B. 地理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方法C. 地理环境的分析与评价D. 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答案:B2.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地理探究方法的基本方法?A. 实地考察B. 问卷调查C. 文献资料D. 实验观察答案:D3. 地理学认识自然和人文现象的方法是()A. 实验方法B. 史实研究C. 田野调查D. 逻辑推理答案:C4. 深入田野,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测量、调查的方法是()A. 实地考察B. 计算机模拟C. 实验D. 问卷调查答案:A5. 下列哪个属于地理探究方法的定性研究方法?A. 统计分析B. 文献调查C. 实地考察D. 问卷调查答案:C二、填空题1. 地理探究方法重视________观察和________研究,体现出地理学的________特点。
答案:实地;田野;实证2. 地理探究方法主要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方法。
答案:定性;定量3. ________________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一切地理研究的出发点。
答案:实地考察4. 制作地理统计报表时,统计数据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可靠性;实用性;时效性5. 地理探究方法的最高境界是_____________。
答案:地理综合研究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地理探究方法的基本特点。
答:地理探究方法的基本特点包括实地观察和田野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分析和整体认识、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综合等。
地理学具有对空间现象的特殊关注,因此实地观察和田野研究非常重要。
同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多样性也决定了地理探究方法需要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既关注质的特征又关注数量关系。
此外,地理探究方法还强调综合分析和整体认识,关注地理现象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不仅追求具体事实的揭示,还注重整体把握和深入认识。
(红体字为参考答案)1.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参考答案:实验设计:(1)实验材料:可选用有轴的球状(面)物,如地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等;水、清水等。
(2)实验步骤:①将球状(面)物的虚拟北极点向上,在球状(面)物上滴适量的墨滴(或水滴);②正确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进行旋转;③观察并描述墨滴(或水滴)流痕的偏转方向;④再将虚拟南极点向上,重复②、③步骤,但旋转方向与②步骤相反。
(3)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证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2.问题探究。
山地对海洋气流的影响,不仅造成山坡两侧的天气差异,而且对山坡两侧的气候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
材料一: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图12所示。
材料二: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降0.8℃。
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气温每百米降水0.5℃。
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1℃。
”材料三: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13。
阅读并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B两地的气温。
(2)在爬山过程中,在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
(3)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
(4)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为什么他们越往高处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5)山地阻挡了海洋气流的深入,山地常成为气候类型的分界线。
试各举中国和世界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3.下面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的两个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吹风。
(1)写出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
(2)实验二中不同风力所吹扬起的砂粒有何不同?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3)这两个实验证明了自然界的何种现象?参考答案:(1)如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会形成小沟谷,并不断加深。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专题提升训练(附答案)C.印度D.日本解析:第2题,人均GDP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有丙和丁,人均消费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有甲、乙、丙,两条件均具备的是丙。
第3题,能源消费总量等于人均消费量乘以该国人口数,通过计算可知美国高于中国。
答案:2.C 3.A(2019临清模拟)图甲是我国沿海某省风能区划图,Ⅰ、Ⅱ、Ⅲ、Ⅳ分别表示风能丰富区、风能较丰富区、风能可利用区和风能贫乏区,图乙是A地全年各级风频和风频能量图。
据此回答4~5题。
4.在风能贫乏区出现风能丰富区、风能较丰富区的孤岛,其影响因素是()A.技术B.植被C.地形D.湖泊5.关于图乙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频和风频能量呈正相关B.风频和风速呈正相关C.风频能量和风速呈正相关D.风速为10 m/s时虽然风频最大,但是风速小,所以风频能量并没有达到最大解析:第4题,湖泊与陆地存在温度差异,导致气压差异,气压差产生风,故在风能贫乏区出现风能丰富区、风能较丰富区的孤岛。
第5题,读图可知,当风速为10 m/s时,虽然风频最大,但是风频能量并没达到最大,原因应是风速不大。
答案:4.D 5.D(2019长春模拟)读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6~7题。
6.与2019年相比,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B.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D.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解析:选D。
由图可知,与2019年相比,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长;虽然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增长,但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低,所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是以清洁能源为主;水电消费比重上升,煤炭与石油消费比重下降;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天然气,但它是常规能源,不是新能源。
7.从图中信息可知自然资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A.分布的不平衡性B.资源间的联系性C.数量的有限性D.利用的发展性解析:选D。
地理探究方法与技巧练习题在地理学领域中,地理探究方法与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地理探究方法与技巧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加深对地理学的理解和应用。
练习题一:地图解读请根据下方提供的地图解答下列问题:(地图图片略)1. 请确定地图所示的地理位置,并说明该地区的特点。
2. 请标出并解释地图上的各种地理要素,例如河流、山脉、湖泊等。
3. 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4. 根据地图上的信息,预测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解释预测的依据。
练习题二:地理调查请设计一个地理调查问题,并说明具体的调查方法和步骤。
1. 你感兴趣的主题是什么?2. 你将如何选择调查对象和地点?3. 你所使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是什么?例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统计数据等。
4. 你将如何分析和解释你所得到的数据?5. 你将如何总结和分享你的研究结果?练习题三: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请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回答下列问题:1. 请收集一组有关人口分布的数据,并在地图上进行可视化表示。
2. 根据你所找到的数据,分析人口分布的规律和特点。
3. 请通过GIS分析工具,预测未来的人口增长趋势,并给出你的理由。
4.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该地区规划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定居点。
练习题四:地理实地考察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景点或地理奇观,前往实地考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 请描述你所考察地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特征。
2. 请说明该地地理奇观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3. 进行实地考察时,你所采用的观察方法是什么?4. 你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地理现象或现象?5. 请尝试解释你观察到的地理现象,并给出你的观点和解释。
通过以上练习题的实践,相信你能够更好地掌握地理探究方法与技巧,并提高你的地理学习和研究能力。
希望你能够继续努力,深入探索地理学的奥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特色篇:地理实践力一、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2019·皖中名校联盟联考)某日,在我国南方某中学上学的小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前几天正午放学,正午太阳还在正南,今天正午放学,正午太阳却在正北了。
据此完成1~3题。
1.该中学可能位于( )A.海口 B.济南C.杭州 D.合肥答案 A解析该地正午太阳方位由正南转为正北,说明该地能出现阳光直射现象,且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故A项正确。
2.从理论上说,当地该日日落时太阳的方位是( )A.正西 B.西南C.西北 D.正南答案 C解析当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C项正确。
3.该时间段内,当地学校操场的旗杆正午影长的变化情况是( )A.一直变长B.一直变短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答案 C解析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正午影长越短。
该时间段内,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因而影长先变短后变长,故C项正确。
(2019·湖南衡阳一模)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周末去学校(约27°N,113°E)附近进行野外考察,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考察区域简图。
考察小组成员发现,洣水河面上漂着大量水葫芦,对航运产生了很大影响。
水葫芦又名凤眼莲,繁殖能力强,往往随水浮流。
喜欢生长在向阳、干净的水面以及潮湿肥沃的边坡。
当北京时间12时28分时,考察小组走在堤坝ab段,此时他们的身影与堤坝基本平行,并指向b处,经过测量,此时身高为他们身影的1.73倍。
据此完成4~6题。
4.影响图中水葫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强度 B.河水顶托作用C.河面宽窄 D.营养物质含量答案 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水葫芦主要分布在洣水汇入湘江的入口处,河水顶托作用强,流速缓慢,导致水葫芦在此大量集聚。
5.洣水在图示河段的流向为(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南向北C.自西北向东南 D.自北向南答案 A解析据材料可知,北京时间12时28分时,结合当地的经度113°E,可计算出当地地方时为12时(正午),进而可得出堤坝b处指向正北。
2006年江苏地理高考探究、活动能力专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进入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天绕地球飞行16圈。
于10月17日圆满完成各项科学实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安全着陆,返回地面。
根据材料回答1—2题:1.若重庆某天文爱好者在当地(106°30′E, 29°30′N)日落时观察到神舟六号飞船正在自己头顶飞过,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10点44分。
这一天重庆的夜长约这A.12时20分B.12时30分C.12时40分D.13时20分2.同期,某电视台在着陆地举办“野外生存训练”节目的过程中,某训练者为辩别方向绘制了一幅图(右图),图中圆圈这同心圆,O点为圆心。
他将一根细木棍直插入圆心上,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细木棍的影子也随之变化,他便将同心圆上的影子端点在图中标出,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点为细木棍影子的部分端点,a点为圆孤①⑨的中点,b点为③⑤点连线的中点,c点为⑦⑩连线的中点,d点为圆孤③④的中点。
读图判断出位于O点正北方的是:A.a B.b C.c D.d某学校开展“利用太阳高度测定经纬度”的活动,下图为三个不同小组同一天分别在北京(40°N,116°E)及另外两地观测的太阳高度曲线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3-5题:3.②曲线所在地的经纬度是A.25°N,105°EB.45°N,135°EC.25°N,135°ED .45°N ,105°E4.②曲线所在地的小组此时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 .严寒B .高寒缺氧C .常常下暴雨D .炎热干燥5.当北京所在地小组观测到旗杆的影子最短时,①地所在小组观测到的旗杆影子方向为A .正南B .西南C .西北D .东北如图所示,图中实线交点O 地位于北半球某地,实线PL 为纬线,OQ 为经线,据此回答6-8题。
6.若图中虚线PQL 为O 地标杆顶端某日日影轨迹,则当日可能是 A .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 B .一年中黑夜最长的季节 C .一年中昼夜等分的季节 D .一年最冷的季节 7.若图中虚线PQL 为晨昏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此时O 地太阳高度一定为90oB .此时O 地地方时一定为12点C .P 、O 两地昼长时间一定相同D .P 、Q 两地自转角速度一定相同8.若图中虚线为等温线,按一般规律推断,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 A .O 地可能为城市,温度高于郊区 B .O 地可能为山地,温度低于平地 C .O 地可能为夏季的内陆,P 、L 位于沿海 D .O 地可能为海洋,附近有暖流经过下图为某地中学生于观察点O ,连续多年观察二至时分的太阳照射地面情况(O ①箭头和O ②箭头为阳光线,O ②为∠O ①③平分线),观测的时刻恰好为纽约(西5区)时间11点。
请回答9-12题9、该地的地理纬度是A 、30°NB 、36°34′SC 、 30°SD 、60°S10、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亚洲水稻种植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乳畜业11、图示时间为O①至日时,下列各地处于少雨季节的是A台北市B、开普敦C、圣地亚哥D、旧金山12、从观察点过地心连接线与地球表面另一端甲地,甲地住户带客半日游,最有可能去A、牧场奔驰B、三峡畅游C、西湖观景D、观秦山日落如城镇位于海安镇的正南方,现在两镇的中点地面平置一口白日工作钟(如左图)。
指日针白天指向太阳,其悬锤指向钟面时刻。
据此完成13-15题。
13.此钟时间速率相对准确的时段在A.6点前后B.9点前后C.12点前后D.18点前后14.一年中,指日针工作最长的那一天,北京时间11点58分时,指针与钟面夹角达到最大值(为81°),由此推知如海中点的地理位置是A.116.5°E,19°NB.120.5°E,9°26′NC.120.5°E,32°26′ND.119.5°E,32°26′N15.出现图示情况前后,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A.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C.阿尔卑斯山雪线降到最低D.非洲热带草原的动物向北迁徙一小孩身高1.5米,隔河观察正午塔影情况。
发现6月22日正午时。
塔影达全年最大。
且塔尖的影子正好位于他的立足处。
读图5回答16-18题。
16.该地位于A.热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寒带17.该河受侵蚀强烈的是A东南岸 B.西北岸 C.东北岸 D.西南岸18.若塔高70米.则这里的河面宽约为A.30米 B.40米 C.50米 D.70米19、“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
下表是某地风频资料,请判断此地风筝最经常的飘向是:A.西北偏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20.图中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A.背斜构造B.向斜构造C.断层构造D.板块构造二、综合题:21.为“各月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信息显示,1月份太阳辐射量最大值出现在(纬度),主要原因是。
(2)全球年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幅度是从向递减。
(3)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辐射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 (相同、相反)。
(4)当A点太阳辐射量如图15所示时,全球昼长的分布规律是。
22.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课题研究活动中,打算研究在不过河情况下如何利用太阳高度及铁塔影长测算铁塔高度。
他们在12月22日测得的正午太阳高度为β=78°(如图),而此时北京时间正好为23日0:00。
过三个月后又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α,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上适当位置画一个指向标。
(2)该地所处的经度是,纬度是,所属的国家是,图中的海洋为。
(3)图中的α=。
(4)塔顶的影子从Q→R伸展,表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移动,宿迁地区的昼长逐渐。
(5)该兴趣小组有人计划在2008年来中国现场观看北京奥运会,他若乘飞机沿最短航线的方向直飞北京,则飞机的航程大约为千米23.口香糖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
咀嚼口香糖有很多益处,但其残留物也会带来污染。
为了研究口香糖的粘附力与温度的关系,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除去糖分的口香糖与瓷砖地面的粘附力,得到了如表所示的一组数据:(1)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右上图中绘制出粘附力F随温度变化的图线。
(2)根据上述数据以及得到的图线,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3)该同学准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口香糖的消费量和人们对其污染的认识。
在确定调查对象时,βα他有两种选择:一是公众;二是销售口香糖的商店。
请你在两者中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
(4)请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两个减少口香糖污染的建议或者措施。
(1)(2)24.左图是林木、河流和房屋的景观图,右图是根据左图建立的数据模型。
据此回答:1.右图中的r表示()A.林木B.河流C.房屋D.农田2.图中区域的林木覆盖率约为%,图中河流流向是。
3.该平原地区林木为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水补给主要是()A.雨水B.地下水C.积雪融水D.冰川融水4.可以分析处理该空间数据变化的系统是()A.全球定位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系统D.测量系统25.地震学家根据地震仪纪录的纵波(P波)和横波(S波)到达当地的时间差来确定某次地震的震中。
图11是P波和S波到达的时间差与震中到地震台之间距离的关系曲线图。
读图11和图12并根据有关内容回答。
(1)请填写下表(2)在图12中用确定震中的位置。
三、活动设计及原理探究26. 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
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 ,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 (如下图所示)。
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 、B 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 地理原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 向 (填左或右)偏,纸片B 向 (填左或右)偏。
(3)试根据纸片A 、B 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
(4)在下图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和低处等压线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图1227.设计一个活动方案:在春(秋)分日,利用北京时间与地方时的差异,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动手测算本地的地理经度、纬度。
(1)写出活动所需的工具、物品。
(2)写出简要的过程及方法。
28.设计一个测定某地区的经度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29.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测定学校操场某点的东南西北方向。
要求:简要写出方案及原理,并用简图作必要的说明。
(提示:利用日影。
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不同时间的太阳在地平面上的运动图”。
)30.某地处于人口稠密的丘陵山区,最冷月气温大于14℃,年降水量约1600mm。
由于滥砍林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
请你为该地区设计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达到既保持生态环境,又可使当地人们脱贫致富的目标。
31.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较说明“温室效应”现象。
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
32.不同物体和物体的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电磁波特性,卫星传感器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物体自身发射的电磁波,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把电磁辐射转换为图像,经过处理,提取物体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和物体的状态,这就是遥感工作的基本原理。
例如,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树木的温度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未着火树木更多的能量,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着火的森林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显示更亮的浅色调。
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就建立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遥感信息进行监控,如出现火情,就能对火灾面积、蔓延情况进行动态地分析,以作出相应的防灾措施。
遥感系统同样对水体的不同状态有分辨功能。
根据以上文字材料,请你设计用遥感技术对我国太湖水质状况监测的方案,并提出治理的措施。
33、利用模拟土坡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实验,以证明流水的侵蚀和沉积地形的形成及沉积物分布的特征。
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34、.阅读下面材料和图示,分析回答材料一: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夏季里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
为了躲避酷热难耐的暑气,人们不得不跑到绿树成荫、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
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市区人要忍受比郊区更为炎热的酷暑呢?材料二:(1)根据图文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限4—6字) ,并解释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2)就上述主题进行研究,写出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