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藤野先生》学案2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2
1 藤野先生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绯(fēi)红:鲜红。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瞥(pīe)见:很快地看一下。
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状。
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b.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c.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二)知识积累1、关于作者、作品鲁迅其人及作品。
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
1936年病逝于上海。
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
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社戏》《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小品,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
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
我们前面提到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
2、学法指导:跳读法为确保重点和速度,对于某些暂不需要或一时难以弄懂的内容,跳跃而过读下去。
其好处是:①不被次要问题所纠缠而影响阅读速度,可以节省时间。
②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材料,能把文章的关键点衔接起来,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和变通。
③能培养从实际需要出发,抓住主要目标,避轻就重地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
方法是:①遇到可暂时不看的材料可跳过去,但要把看不懂的地方、无定论的说法划出来,留待日后解决。
②读下去,找要点,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材料。
③读完后,对前面留下的疑难问题,回头再看一看,梳一梳,经过梳理,可能只须花较少的精力就能解决,或者早已不成问题了。
一、藤野先生【学习目标】1.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
2.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 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4. 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
【重难点】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重点)2、全文线索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暗线。
3、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难点)【学法指导】这篇课文给读者留下的感受就是“篇幅长而不零乱,材料多而不冗长”,本文有明确的线索贯穿全文,因此在学习时,我们要注意抓住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交往、分别和别后对先生的怀念这条线索。
同时,要注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第一课时【预习导学】1、走进作者,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著名小说有等,散文集2.给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宛.如()驿.站()解剖.()油光可鉴.()畸.形()不逊.()匿.名()杳.无消息()深恶.痛疾()诘.责()凄.然()教诲.()瞥.见()抑扬顿挫.()3、解释加点的字。
油光可鉴.()好意难却.()杳.无消息()深恶.痛疾()毫.不介意()出言不逊.()4、联系上下文,分析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②实在标志..极了③居然..睡安稳了④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合作探究】问题一:考虑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几件主要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赞扬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贵品质,怎样来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问题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作者是怎样抓住主要特征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形象的?比喻和反语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无非”、“实在”对表达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作用?【练习巩固】1. 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2.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藤野先生学习内容第一单元(章)第 1 课(节):藤野先生 (第__2_课时)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三维目标:1.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感受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品析含义深刻的语言,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远大的抱负。
重难点:1.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感受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2.品析含义深刻的语言,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时间分配导课分、自学分、交流分、展示分、小结分、巩固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一、自主预习1.东京有许多“清国留学生”,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离开东京,独自一人去仙台学医呢?2.在仙台期间的哪两件事让作者决定离开仙台,弃医从文?3.看电影时,讲堂里的“我”和影片中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4.作者是如何把对藤野先生的崇敬和怀念化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的?二、合作探究(一)思想感情1.为什么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用“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来解释呢?2.“我”看到藤野先生改过的讲义,为什么会吃惊、不安、感激?一、新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藤野先生,也体会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读到此时,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够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济世救国。
可是鲁迅最终却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其中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去解开这个谜底。
二、预习指导明确:3.“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在什么时候“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
材料链接: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学习过程。
一、自读课文至少两遍。
二、快速浏览全文,根据预习4的收获,理清文章结构,明确文章的线索。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三、认识藤野先生。
1、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说说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默读11—23段,概括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个具体事例,思考其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事例思想品质12343、默读36—38段,说说这几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课文除了写藤野先生,还写了哪些重要事件?这些事件与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感知作者:1、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藤野先生》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第一部分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品析“无非”“实在”“大概”“居然”“似乎”等副词对表达文意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研读精彩语段,体味富含感情色彩的语言。
体验反思,理解课文主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尚品质。
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强盛祖国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学习重点:1.理解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品评重点句段,领会思想感情学习难点: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第二部分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1.复习旧课听写词语:绯红落第不逊诘责托辞油光可鉴抑扬顿挫深恶痛绝物以稀为贵二.课堂学习研讨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并讨论问题。
1.提问:课文一开头就描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和学跳舞两件事,如何理解作者的用意?明确:“形成一座富士山”,是形象、夸张的比喻;“还将脖子扭几扭”,他们以丑为美,丑态百出;“标致极了”是讽刺反语,这些“清国留学生”白天出入于上野公园,不务正业,游逛丧志。
晚上会馆的地板“咚咚咚地响得震天”,“满房烟尘斗乱”,这些留学生留而不学,于国不顾。
作者对此嗤之以鼻。
他鄙视、憎恶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作者到日本留学的目的,是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学习有益的知识和本领,这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体现。
“东京无非是这样”,表明东京不足恋,这又为他去仙台结识藤野先生作了铺垫。
.2.提问: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和“水户”有深刻的印象?明确:“日暮里”,含有“日暮途穷”的意思,屈原的<离骚>中有“日忽忽其将暮”的诗句,鲁迅先生在他的<彷徨>的题辞中曾引用。
鲁迅来到异国他乡,必然会想到灾难深重的祖国,也很可能以古诗名句寄托自己的情怀,记起“日暮里”,就会自然触动作者思念故国之情。
藤野先生【自研课导学】预习课(课外20分钟):自读自悟《藤野先生》,20分钟内完成如下任务:资料准备:查找资料,了解鲁迅和他的作品。
自主积累:自主识记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生字词,力争做到能认、会写、懂词义。
晨读课(20分钟):目标:1、齐声朗读词语手册中的字词注音部分。
(约2分钟)2、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脉络,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约6分钟)3、导生检查各组朗读情况。
【展示课导学】课题:《藤野先生》作者:鲁迅课时:3课时学习目标(1分钟):1.积累字词。
2.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本文的明线、暗线分别是什么?单元三:感知形象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训练课导学】“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书写等级为达成等级一、基础题1. 解释下列词语。
(1)油光可鉴:(2)美其名曰:(3)深恶痛绝:(4):好意难却:二、发展题.2.研读品析下面句子。
(1).东京也无非这样。
”“无非”的意思是什么?表现出作者一种什么情绪?(2).“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实在标致极了。
”这些话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3.哪两件事促使鲁迅不得不与藤野先生告别?这两件事对鲁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提高题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的厉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很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
藤野先生【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语音、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领会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学习文章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领会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课前学习】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注解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写作背景。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感知人物形象,学习肖像描写。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出示藤野先生的照片。
鲁迅为什么对藤野先生始终不忘呢?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思考。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忆藤野情境创设:鲁迅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和藤野先生直接交往的事有几件?“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是怎样的?组织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写出藤野先生与作者交往的典型事例及反映的思想品质。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
讨论、交流,填写表格。
明确:序号典型事件反映的思想品质1添改讲义认真负责2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3关心实习热情诚恳4了解裹脚求实精神三、绘藤野情境创设:课本扉页后的彩色插图中有藤野先生的油画肖像,请你为这张画像配一段简要的文字说明。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并配文字说明。
教师活动:组织交流、评点。
四、课后学习1、文章的感情线索是怎样的?2、思考文中藤野先生两次叹息的用意。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并学习作者的爱国情怀。
〖教学设计〗一、语文活动:“名人访谈”1、活动准备:⑴收集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的相关资料。
⑵学生根据自身对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的了解,确定自己的提问。
⑶挑选部分学生担任主持人、鲁迅先生或藤野先生,并设计开场白或提问。
2、活动过程:⑴导入:学生“主持人”发言导入。
⑵访谈问答:“主持人”组织同学们提问,“鲁迅先生”或“藤野先生”结合课文内容及收集的相关资料回答提问。
二、参考问题藤野先生,文章中两次写到您的叹息,这是为什么?鲁迅先生,文章的最后三段和第一、第三部分并不是写藤野先生或并不直接写藤野先生,这是为什么?鲁迅先生,您刚到仙台时,也有人关心您吗?藤野先生,您与鲁迅先生分别多年后初次读到鲁迅先生写您的文章,您的心情是怎样的?鲁迅先生,您后来不学医了,为什么作为医专教授的藤野先生仍对您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是什么促使您弃医从文的?三、拓展研读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呐喊〉自序》,或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深入理解到仙台学医对鲁迅走上文学道路的重要作用。
第1课《藤野先生》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学习反语的修辞凡方法。
2.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的交往所体现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关键句,体会作者爱国情感。
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1)文章写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写了哪四件事?分别突出了藤野先生怎样的精神?从这四件事情看出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人?添改讲义——认真负责治学严谨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教学认真关心实习——正直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了解裹脚——求实精神能以公正心来对待弱国学生,而且给以极大的惯性和帮助(2)在写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事件外还有一些似乎游离于这一主题之外的内容,请说出来,并思考这些内容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关系。
①)对东京清国留学生腐化生活的反感。
是见藤野先生的缘起。
②途经“日暮里”、“水户”勾起作者的忧国之思和对爱国志士朱舜水先生的敬仰。
初到仙台受到优待。
这是为下文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心照顾作铺垫衬托。
③受到日本所谓“爱国青年的侮辱、诽谤,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是反衬藤野先生的形象。
④看到电影里枪毙中国人的情景,痛感必须改变“中国是弱国”的现实,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寻求救国之路。
这是离开藤野先生的缘由。
(3)鲁迅去日本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离开东京?他为什么学医?又为什么弃医从文?这些都表现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鲁迅原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曰本学医的。
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去往仙台见到藤野的缘由。
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对藤野作反面衬托。
写课堂上看电影,决心弃医从文是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局部突破1.朗读课文前三段,回答问题(1)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能够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吗?明确: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
《藤野先生》第一单元内容及总目标(1-5课)1、本单元课文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单元学习重点:品读人生历程,感悟人间真情。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作品,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体会作品的写法,学习并积累好的写作经验。
3、写作目标:真情体味写作训练。
本课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重点)3、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难点)学习准备学法指导分析人物形像的方法: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
通过典型事例来分析人物形象: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作者往往通过一些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事实最有说服力。
所以在阅读时,先找出主人公所做的事,他又是怎样做的,这些事例表现了什么,由此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提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
肖像描写,是为了以"形"来传"神",提示人物性格特征。
古人说:"听其言,观其行"。
人物的动作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能生动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性格特点。
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对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所作的描写。
这种描写可以生动细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心理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1《藤野先生》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1 藤野先生【预习指导】一、预习要求(一)浏览课文,标记重点字词,查字典解决字词。
(二)结合已掌握的鲁迅文学常识,查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三)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从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变化中梳理文章结构。
2.找出“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概括藤野的性格。
3.从文中找出“我”弃医从文的原因。
4.结合课后练习题一思考本文主题。
二、预习检测1.利用课堂时间检测下列加点字注音绯红()解剖()抑扬顿挫()...畸形()诘责()深恶痛疾()...匿名()瞥见())...2.鲁迅,原名,字豫才,著名的家,家,家。
本文选自。
三、自学方法指导速读法、圈点勾画法、与旧知识勾连法四、本课文与前阶段学习内容的勾连衔接1.学生已经学过鲁迅的作品《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对鲁迅也已有初步了解。
2.学生在七年级《音乐巨人贝多芬》《我的老师》等课文中已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本课中将再次学习通过外貌描写和叙事展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3.双线结构可联系《爸爸的花儿落了》。
【课堂建议】一、教师的教学预设1.学情预设:本文的时代背景久远,学生难以理解。
教师可适当补充背景知识,但分析不宜深。
2.建议课时:2-3课时二、重难点突破1.教学重点(1)课文的线索是什么?技巧突破:A知识链接——线索是指串起时间发生、发展过程的物品、时间或情感,是串联文章全部材料、推进文章情节发展的一条“纽带”。
可通过抓时间、地点、物品、事件、感情等寻找线索。
B相关知识回顾——《爸爸的花儿落了》《羚羊木雕》等(2)你觉得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说明理由。
技巧突破:让学生回归文本捕获信息,交流展示,教师适时点拨。
示例:A勾画圈点第6、9段中的肖像描写,体会人物形象;B概括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事件,丰富人物形象。
(3)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A东京无非是这样。
B实在标致极了。
1 藤野先生一. 教学目标:1. 学习依照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点,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式。
2. 体会、明白得文章含义丰硕的语言,把握文章叙事线索。
3. 体会作者对教师的崇拜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二. 教学重点、难点:1. 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 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点。
3. 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三. 教学安排:3课时四.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1. 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进程中,对自己阻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
(有教师、父母、朋友、还有偶然相识的生疏人)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
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缘故与咱们适才所讲的缘故是不是一样呢?带着那个问题,咱们来看课文。
2. 温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
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的名称。
然后说说在《从》《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前后顺序。
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依照作者成长的经从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 速读课文,试探问题:(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情形?(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情形?另外还写了什么地址的情形?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址转变吗?2. 明确:(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切,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情形。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情形,另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情形。
文章中的地址转变:东京——仙台——中国。
三.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咱们能够比较容易地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份(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藤野先生〖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学习重点〗1、理思路、找线索,析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难点〗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及反语的运用。
〖预习说明与学法指导〗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回忆了他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
这篇回忆性散文带有较多的文学性,注意典型事例的描绘,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我们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2、文体常识散文是同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神不散:是指中心必须明确,无论散文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如何灵活,都必须为中心服务。
自主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绯.()红解剖.()油光可鉴.()发髻.()不逊.()瞥.()见深恶.()痛疾匿.()名诘.()责2、解释下列词语绯红:抑扬顿挫:妄自尊大:杳无音信:3、整体感知,梳理结构读一读。
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4、思一思。
(1)作者转换了哪几个地点?(2)以文中“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请概括出各部分的意思.5、议一议。
(1)文章通过选取典型整合来突出人物品质,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情景,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精神品质?(2)课文除直接描写了藤野先生以外,还与了哪些内容?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来组织的?(3)本文有几条线索?文章记叙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事,各是什么?每件事各表现了藤野先生怎么的品质?_____________,表现了藤野先生_____________,表现了藤野先生_____________, 表现了藤野先生_____________, 表现了藤野先生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