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血清学实验室内部质控血清SOP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3
麻疹和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实验室检测分析了解巴南区网络直报疑似麻疹和风疹病例的实验室分类情况, 为消除麻疹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巴南区2008-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疑似麻疹和风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疑似麻疹和风疹病例急性期血清IgM抗体,并采用Excel2003软件对实验室诊断的麻疹和风疹病例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共采集407份疑似风疹、麻疹病例血清标本中,麻疹IgM 阳性标本25份,阳性率6.14%,风疹IgM阳性标本150份,阳性率36.86%,麻疹IgM和风疹IgM双阳性标本1份,阳性率0.24%。
结论2008-2009年巴南区麻疹抗体阳性率较风疹阳性率低,应继续开展麻疹强化免疫等有效防控措施。
WHO将麻疹列为下一个拟被消除的传染病,《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出在开展消除麻疹活动的同时,应有计划地开展风疹控制工作。
风疹作为与麻疹最易混淆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将对麻疹的控制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现通过对巴南区2008-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疑似麻疹和风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做实验室检测,分析巴南区疑似风疹和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分类情况,为消除麻疹阶段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血清标本来源于2008-2009年巴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全区各医疗机构采集的麻疹、风疹疑似病例标本。
1.2 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M及风疹IgM,操作方法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
酶标仪设定波长450 nm,麻疹(风疹)病例血清标本的吸光度值和标准品的吸光度值的比值<0.8判为阴性,≥1.1为阳性。
1.3 试剂及仪器麻疹、风疹IgM酶联免疫试剂盒为欧蒙(德国)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生产;酶标仪和洗板机由郑州博赛奥地利Autobio公司生产。
麻疹合格血标本的基本要求一、引言二、麻疹的背景知识2.1 麻疹的病原体2.2 麻疹的传播途径2.3 麻疹的临床表现三、麻疹的诊断方法3.1 临床症状和体征3.2 血液学检查方法3.2.1 IgM抗体检测3.2.2 PCR检测3.2.3 其他相关检查方法四、麻疹合格血标本的基本要求4.1 标本采集时机4.2 采集标本的方法和要求4.2.1 血液采集4.2.2 血清分离4.3 标本运输和储存要求4.3.1 运输注意事项4.3.2 标本储存条件五、麻疹合格血标本的质量控制5.1 内部质量控制5.2 外部质量控制六、麻疹合格血标本的处理流程6.1 标本接收和登记6.2 标本检查6.3 标本处理七、麻疹合格血标本的结果解读和报告八、结论九、参考文献一、引言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正确诊断麻疹对于控制疫情和制定防控策略至关重要。
而麻疹合格血标本则是确定麻疹病例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麻疹合格血标本的基本要求,以及标本采集、处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二、麻疹的背景知识2.1 麻疹的病原体麻疹病毒属于麻疹病毒科,是一种单股RNA病毒。
2.2 麻疹的传播途径麻疹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播。
2.3 麻疹的临床表现麻疹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鼻塞、结膜炎等症状,体征方面可观察到麻疹样皮疹。
三、麻疹的诊断方法3.1 临床症状和体征麻疹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供医生进行初步诊断和判断。
3.2 血液学检查方法血液学检查是确诊麻疹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IgM抗体检测、PCR检测等。
3.2.1 IgM抗体检测IgM抗体检测可用于早期诊断,通常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进行。
3.2.2 PCR检测PCR检测可检测麻疹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种高度敏感的检测方法。
3.2.3 其他相关检查方法除了IgM抗体检测和PCR检测,还可以利用免疫荧光法、病毒分离培养等方法进行麻疹的诊断。
《麻疹实验室监测与质量控制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贵州省麻疹实验室的监测与质量控制状况,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贵州省xx年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麻疹实验室的监测数据,综合评价实验室各项监测指标。
结果xx年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数563例,采集标本670份,散发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为94.7%;确诊麻疹病例49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5例,占麻疹病例的91.8%。
;实验室血清学结果7d及时报告率为87.5%。
1起麻疹暴发得到确诊。
2株麻疹阳性分离物经序列测定和分析均为h1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
质量控制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家麻疹实验室(nationalmeasleslaboratory,nml)要求。
结论xx年贵州省麻疹实验室各项监测指标良好,具有良好质量控制体系,为消除麻疹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室基础。
随着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attinuatedlivevaccine,mv)免疫覆盖率不断提高,贵州省麻疹发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
卫生部于xx年发布《xx~xx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中指出到xx年全国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不包括输入病例)[2]。
目前,中国已处于麻疹消除的关键时刻,在麻疹监测系统中,保持高质量的实验室监测,是实现消除麻疹的重要内容。
为评价贵州省麻疹实验室网络(measleslaboratorywork,mln)运转情况,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可信,现将贵州省xx年麻疹实验室监测数据与质量控制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麻疹病例资料来源于xx年贵州省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全省麻疹实验室网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捕获法进行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血清学资料。
1.2病毒分离鉴定用vero/slam (signalinglymphocyteactivationmolecule)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淋巴信号激活因子转染的非洲绿猴肾细胞)小管进行麻疹病毒(measlesvirus,mev)分离,阳性分离物提取病毒rna进行产物扩增,经琼脂凝胶电泳与序列测定进行鉴定。
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1、⽬的:为检测、控制实验室测定⼯作的精密度、准确度、提⾼常规测定的批间、批内的⼀致性。
2、适⽤范围:适⽤于输⾎科对⾎型⾎清学实验室检测的全过程质控。
3、职责:输⾎科对所有⼯作⼈员负责⾎型⾎清学实验室检测的全过程质控。
4、仪器设备:4.1设备显微镜、普通离⼼机、试剂冷藏柜、移液器、冰箱、⾎液冷藏箱、数显恒温⽔浴锅、⼊出库⾎液⼯作站(计算机⼀套)。
4.2运⾏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8~27℃,湿度应保持在30~70%。
4.3 放置地点:交叉配⾎室配⾎区。
5. 原理:实验室室内质控质量控制的⽬的是为了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
室内质控就是检测过程,以评价检验结果是否可靠,以及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导致不满意的原因。
⼴义上室内质控适⽤于得出检验结果所有步骤的活动,从收集标本开始,直⾄报告测定结果,是保证⾼质量操作的必要措施。
6.试剂:6.1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盒,抗球蛋⽩试剂、ABO反定型试剂、 A、B、O型试剂红细胞。
6.2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储存温度为2~8℃,有效期详见说明书。
7.操作规程7.1 ⼈员的培训和职责做好质控的关键⼈员,通过培训,使其掌握质控的基础知识、⼀般⽅法,明确各⾃的职责。
7.2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及校准仪器要求定期维护、校准:强检的仪器要定期送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强检的设备可以⾃检,⾃检的⽅法采取⽐对试验,包括室间质评、⽣产⼚家的定期校准。
(1)冰箱温度范围:2~6℃,在冰箱中放置⼀盛有⽔的容器,其⽔量与所储存的⾎液成分量相当,⾄恒温后测定液体的温度。
报警功能:⾼于6℃或低于2℃或切断电源应发出警报。
⽤⾼于6℃的⽔浸泡警报器上的温差电偶,将会发出警报,切断电源时也应发出警报(1次/⽉)。
(2)低温冰箱温度范围:低于-20℃,在低温冰箱中放置⼀盛有40%异丙醇或酒精的容器,其量与所贮存的⾎液成分量相当,⾄恒温后测定液体的温度。
报警功能:切断电源应发出警报。
麻疹有哪些实验室检查项目
血象:白细胞总数减低,为(4.0~6.0)×109/L,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血清补体:于病程早期和恢复期各取血一次做凝血抑制试验或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
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才为阳性。
目前有用ELISA法测定血中特异性IgM和IgG抗体,诊后3日IgM多阳性,2周时IgM达高峰。
但成人麻疹约7.9%IgM抗体始终阴性。
病毒分离:用荧光标记特异抗体查鼻咽部和尿沉渣剥脱细胞中的麻疹病毒抗原。
近年有用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查鼻咽拭子中麻疹抗原,只需要21小时可获结果,敏感性高。
也可取初期患者鼻咽分泌物、痰和尿沉渣涂片,用瑞氏染色查多核巨细胞快速诊断,以出疹前2日至出疹后1日阳性率最高。
麻疹、病毒IgM检测详细操作步骤:将试剂盒取出,放室温平衡30分钟以上。
1.收到样本后,大致用天平配平,离心,用一次性吸管吸出血清,放入罗口离心管中。
.2.将血清样本从1开始编号。
3.将写好编号的血清样品,依次排列于麻疹血清盒中。
4.将相同数量的白色塑料管,排列于麻疹血清盒中的血清样本后。
5.用1000毫升的加样枪调至990微升,10微升的加样枪调至10微升。
200微升的加样枪调至100微升。
6.用990微升的加样枪,加样品稀释液990微升(绿色液体)于白色塑料管中,一份样品一管。
7.需要5+样本数量的包被孔。
将这些预包被孔板放于96孔板架上。
8.加样:加10微升第一份血清样本于白色塑料管中,混均,用100微升的加样枪加100微升混匀液于包被孔第6孔中;加10微升第二份血清样本于白色塑料管中,混均,用100微升的加样枪加100微升混匀液于包被孔第7孔中;依次类推。
9.第1孔留做空白对照,加100微升阳性对照于包被孔第2孔,加100微升阴性对照于包被孔3、4、5孔。
10.在微型振荡器以最低震速,震荡几秒钟。
11.放于水浴箱中37度60 分钟。
(温浴时间,打开洗板机)12.取出96孔板架,放于洗板机上,按2键,找到Run Procedure, 按4键,找到MVIGM.按5键,出现8列,按4键,到96孔板架上的列数。
按5键,洗板开始。
13.洗板结束后,拍干。
除空白孔外加酶标记物各1滴。
放于水浴箱中37度60 分钟。
14.洗板同12步骤。
15.洗板结束后,拍干。
各孔(包括空白对照孔)加显色液A 、B各1滴。
置37度水浴箱30分钟。
16.取出后,立刻每孔(包括空白对照孔)加终止液1滴。
17.在微型振荡器以最低震速,震荡几秒钟。
18.擦干包被孔底的水珠,放于CODA中,进行读板。
19.选择桌面上酶标仪,双击,出现酶标仪界面。
选择reading, 点击OK, 出现对话框,选择Single, 450 nm 点击start. 开始读数.20.读数结束后,填出结果, 将结果选中复制.粘贴于公式中,打印.。
一、目的急性期(<7d )或恢复期(病后2~4周)血清抗体效价测定是流感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血清标本也可用于病毒核酸PCR 及病毒分离。
为保证样品质量、不被污染、采样过程安全及保护环境,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的所有技术人员,必须按照本文件相关的规程进行操作。
二、范围适用于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的所有技术人员进行血清标本的采集及储存。
三、程序(一)生物安全要求采集禽流感疑似病例急性期血清时,应以BSL-3级标准进行防护,可在BSL-2实验室分离。
采集禽流感疑似病例密接病例血清,按BSL-2级防护。
详见生物安全个人防护SOP 。
(二)材料1.BD 负压取血管 Ref.367955 5mL2.BD 采血配件 Ref.367237 成人或大于等于7岁儿童3.BD 采血配件 Ref.367238 用于小于7岁儿童4.2%碘酒,75%酒精,无菌棉签,压脉带(三)实验步骤1.采样(1)被采集对象如是急性期禽流感医学观察病例、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应以BSL-3级标准进行防护,穿戴防护用品顺序:戴帽子-穿一次性医用手术衣-穿防护服-戴口罩-戴上防护眼镜-穿上鞋套、或胶鞋-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进入病例所处核心污染区。
采集禽流感疑似病例密接病例血清,按BSL-2级防护,穿戴防护用品顺序:戴帽子-穿一标准操作规程(SOP )储存次性医用手术衣-戴口罩-戴上防护眼镜-穿上鞋套或胶鞋-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选择干净相对无菌条件下操作。
(2)标记采血管,包括被采集对象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准备适当规格的采血配件及负压取血管。
务必仔细核对并记录。
(3)根据被采集对象具体情况,可选择肘前静脉、手背静脉或颈静脉(常用于小于3岁儿童)。
在扎上止血带后,拍打注射部位3-4次,还可用大拇指按压静脉2-3次,一般静脉受刺激后血管扩张血液充盈即可明显暴露,如果暴露还是不明显,可用右手食指沿解剖部位触摸,静脉的感觉柔软且富有弹性,并呈条索状。
麻疹实验室诊断标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性传染病,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清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
如果白细胞数增加,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加,提示继发细菌感染;若淋巴细胞严重减少,常提示预后不好。
二、血清学检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好。
抗体包括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或补体结合抗体。
三、病原学检查:
1、病毒分离:取早期患者眼、鼻、咽分泌物或血、标本接种于原代人胚肾细胞,分离麻疹病毒,但不作为常规检查;
2、病毒抗原检测:取早期患者鼻咽分泌物、血细胞及尿沉渣细胞,用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法查麻疹病毒抗原,如阳性,可早期诊断;
3、核酸检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临床标本中扩增麻疹病毒RNA,是一种非常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方法,对免疫力低下而不能产生特异抗体的麻疹患者,尤为有价值。
一起麻疹暴发流行实验室血清学诊断【摘要】目的主要通过实验室诊断,查清该次引发暴发流行人群中的致病病原微生物。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对抗体夹心法),严格按照“麻疹、风疹Igm 抗体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结果经实验室血清学试验诊断,确诊16名疑似麻疹患者血清标本中有14名患者血清标本麻疹lgm抗体为阳性。
结论经实验室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明确诊断了该次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麻疹暴发流行。
【关键词】麻疹暴发流行血清学2005年2月26日,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登龙乡马戈村、邦邦村、康通村,发生一起疑视麻疹暴发流行,首例患者泽仁降村,男,29岁邦邦村村民,于2005年2月26日出现发热,尔后五天左右全身出现红疹斑点,口腔可见柯氏斑点,截止3月14日18时,登龙乡共有疑视麻疹病例44人。
经治疗后40人治愈,4人死亡,在此期间,我们采集16名疑视麻疹患者血液,进行实验室麻疹、风疹Igm抗体的检测,为整个扑灭疫情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实验室血清学试验操作如下:1 实验室血清学诊断1.1 实验材料4℃电冰箱、自动洗板机、酶标仪、血清震荡器、移液器及吸头、一次性手套、麻疹、风疹lgm、抗体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蒸馏水、84消毒剂。
1.2 标本的收集用无菌手续常规静脉采血3ml,于一次性试管中,并详细登记注册,与血液一同送实验室。
1.3 标本的处理实验室收到血清标本后,放37℃培养箱中1小时,使血清自然分出后3000转/分离心,并将血清及编号一同转入洁净试管中,供血清学试验之用。
1.4 试验步骤将麻疹、风疹lgm抗体试剂盒从冰箱取出放室温10min后设麻疹为A板,风疹为B版,并各固定于板架上,分别在A板B板各孔中加入1:100稀释血清100ul同时设阳性、阴性、空白对照各2孔(严格说明书操作)置37℃水浴箱中2h后,取出甩净各孔中的液体,用专用洗涤液洗板3次,在A板各孔中加入麻疹抗原1滴,B板各孔中加入风疹抗原1滴(除空白对照)后,均放振荡器中振荡lmin放37℃水浴箱2h后,再放4℃电冰箱中过夜,甩净拍干洗板3次,分别在各孔中加入麻疹、风疹酶标记物1滴(除空白对照),振荡1min 置37℃水浴箱2h后,甩净拍干洗板3次后,A板各孔中加入麻疹A、B显色剂各一滴,在B板各孔加入风疹A、B显色剂1滴,充分混匀,37℃水浴箱中避光10min后,在A、B板各孔中加入终止液1滴,混匀后用空白对照调零用450nm 波长酶标仪比色并读得比色结果,计算OD植。
WHO麻疹和风疹职能考核–指导手册维多利亚传染病参考实验室(VIDRL)每年制备并分发WHO麻疹和风疹IgM考核血清盘给WHO麻疹和风疹实验室网络。
麻疹和风疹IgM考核血清盘由20份编码的血清标本组成。
血清标本被分装到橙色盖的透明血清管中,血清管底部有二维码,管外有护套,在血清管的侧边有线性条码及可读取的ID号。
每支血清管都有唯一的条形码,其由2个字母和8个数字组成(如:FR55834372)。
血清标本体积为50µl,需要分别进行麻疹和风疹IgM抗体检测。
由于标本量较少,血清管在使用前需要离心,以确保所有血清标本的使用量。
如果实验室中没有微量离心机,血清管可单独放置在较大的管子中,使用实验室备用离心机进行离心。
使用微量加样器吸取血清进行检测,剩余的血清应保存在原管中。
在结果和最终成绩返回之前,请保存好所有原始血清管。
血清样本不含防腐剂,收到后应在冷藏(4-8℃)保存。
重要的是,请使用实验室常规使用的麻疹IgM方法和操作规程来对血清盘中的标本进行检测,不要使用其他特殊的检测方法。
如果实验室常规检测风疹IgM抗体,需要对所有标本进行风疹IgM的检测,而不是只针对麻疹IgM阴性的标本进行检测。
如果使用Simens试剂盒进行检测,需使用试剂盒中添加的校正因子来计算并报告所有标本校正后的光密度值(OD值),否则会影响考核的最终得分。
如使用欧蒙试剂盒(Euroimmun kits)进行检测,请报告OD值、比值(标本/阈值)和结果解释。
试剂质控数据包括内部质控(In-house Control),试剂对照,校准对照和如果使用维润赛润试剂进行检测,请报告OD值和结果解释。
试剂质控数据包括内部质控(In-house Control),试剂阴性对照,标准对照、空白对照和试剂有效性标准报来源于人血清的所有材料都需要按照潜在感染性物质来进行处理。
所有结果必须在接收到考核血清盘之后的14天内进行上报。
请注意:试剂盒批号,有效期,标准血清的参考值,有效范围,Cut-off值,实验有效性数据必须包括在所有结果中。
麻疹igm操作规程麻疹(病毒性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IGM抗体是机体刚感染病毒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可以用来诊断麻疹病毒感染。
下面是麻疹IGM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
一、实验室准备1. 麻疹IGM试剂盒:包括麻疹IGM抗体试剂、酶标试剂、洗涤缓冲液、色素底物、停止液等。
2. 高速离心机、微量移液器、洗板仪、免疫分析仪等仪器设备。
3. 试剂保存条件符合要求,避光、避热。
二、标本采集及处理1. 采集患者血液标本,一般是静脉全血或血浆。
2. 采用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污染。
3. 血样采集后,立即分离血清或血浆并分装保存在-20℃以下的冰箱中。
三、试剂配置1. 将试剂盒中的酶标试剂A和酶标试剂B分别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稀释,制成工作液。
2. 将洗涤缓冲液配制成所需体积。
四、操作步骤1. 取出所需数量的微孔板,并加标本。
2. 加样本前,将微孔板孔底清洗3次,每次用洗涤缓冲液充分清洗孔底,并在吸干。
3. 加标本时,每孔加样150μl,须以洗涤缓冲液作空白对照。
4. 加样本后,将盖板盖上,并在37℃恒温箱中孵育1小时。
5. 孵育完后,将盖板去掉,将孔底液全部倒掉,并在洗涤缓冲液中洗涤板底3次,每次充分洗涤。
6. 在每孔中加入150μl稀释过的酶标试剂A,盖上盖板,在37℃恒温箱中孵育30分钟。
7. 孵育完后,将盖板去掉,将孔底液全部倒掉,并在洗涤缓冲液中洗涤板底3次,每次充分洗涤。
8. 在每孔中加入150μl稀释过的酶标试剂B,盖上盖板,在37℃恒温箱中孵育30分钟。
9. 孵育完后,将盖板去掉,将孔底液全部倒掉,并在洗涤缓冲液中洗涤板底3次,每次充分洗涤。
10. 在每孔中加入150μl色素底物,盖上盖板,暗处在室温下反应15-30分钟,必要时用蓝色滤光片遮光。
11. 反应结束后,在每孔中加入50μl停止液,用洗板仪在450nm波长下立即读取吸光度(OD值)。
12. 符合条件的样品进行结果判读和分析。
标准操作规程(SOP一、目的该文件用以说明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微量中和试验及单放射免疫扩散溶血试验中去除人及禽血清中非特异性抑制素的操作过程和规范,确保所使用的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抑制素能被有效去除,确保用于流感血清学实验的血清得到正确处理和保存,保证血清学实验的结果可信。
二、范围适用于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所有技术人员进行血清学实验的血清处理。
三、程序(一)生物安全要求疑似H5,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2N2亚型流感病例血清的操作需要在BSL-3级实验室中进行。
其余流感病例血清的操作需要在BSL-2级实验室中进行。
(二)材料1.受体破坏酶(RDE)2.免疫血清或待检测血清3.恒温水浴箱4.96孔U型板5.1%红细胞悬液(具体制备方法参见《1%鸡红细胞悬液制备SOP》、《1%豚鼠红细胞悬液制备SOP》和《1%马红细胞悬液制备SOP》)。
6.浓鸡红细胞(具体制备方法参见《1%鸡红细胞悬液制备SOP》)。
7.单道加样器、多道加样器8.PBS pH 7.2~7.4 (Sigma P3813)将1包PBS粉剂溶于1000mL去离子水中,121℃ 20min高压灭菌,置室温保存。
9.0.85% NaCl℃高压灭0.85g NaCl用蒸馏水配至100mL,溶解,分装,121 20min菌,置室温保存。
(三)实验步骤实验者穿工作衣、工作鞋,戴手套、口罩、帽子。
处理血清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1.用于HI试验的血清处理(以鸡红细胞为例)(1)用单道加样器吸出1体积血清置于无菌Eppendorf管内,换滴头加入4体积RDE,吹打混匀。
(2)置37℃水浴16~18h过夜。
(3)从37℃水浴取出后置56℃水浴30min灭活。
(4)置4℃保存待用。
(5)检测处理后血清中有无残留非特异性凝集素将微量板横向放置:垂直方向称列,如孔A1~H1称为第一列;平行方向称行,如A1~A12称为A行。
标记好待检病毒的实验室编号及加样顺序。
1)选用96孔U型板,从A1至H12孔中加入25μL PBS或无菌生理盐水。
中国麻疹实验室网络
麻疹IgM抗体检测的内部质控 (In-house Control, IHC)
——标准化操作规程(draft)
版号:第一版编写日期:2008-10-22
1.目的
监测不同时间麻疹IgM抗体检测实验之间的差异,及时发现实验偏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麻疹实验室网络麻疹IgM抗体血清学检测的质量控制。
3.职责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制备IHC,并对每次的麻疹IgM抗体检测都要进行质量控制。
复核人员:确保IHC被检测人员正确的使用和解释。
4.概述
为了确保麻疹实验室网络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体系需在各个麻疹网络实验室建立。
IHC是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中最重要和最广泛使用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用相同试剂在不同时间对IHC的检测值是正态分布的,95%的检测值分布在均值(Mean)的两倍标准差(SD)之内,如某次IHC的检测结果不在均值的两倍标准差之内,则认为该次试验出现偏差。
5.IHC的制备
5.1收集新鲜无溶血、无黄疸、无细菌污染的麻疹IgM抗体阳性血清,于56℃加热30min
灭活。
5.2于2000RPM4℃离心15min,取上清液移至新无菌血清管中。
5.3用麻疹IgM抗体阴性血清将步骤2中收集的血清中取50 L进行系列倍比稀释并充分混
匀,稀释度为1:2~1:32(可根据所收集血清的麻疹IgM抗体浓度适当调整)。
稀释方法如图1:
5.4
用本实验室常规使用的麻疹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步骤3中各稀释度的血清进行麻疹IgM 抗体检测,读取各稀释度血清标本的OD 值。
5.5 选择OD 值是本次实验cutoff 值的1.5~3倍的稀释度作为最终稀释倍数。
5.6
将步骤3中剩余的麻疹IgM 抗体阳性血清用麻疹IgM 阴性血清按最终稀释倍数进行倍比稀释,然后再重新检测已稀释血清的麻疹IgM 抗体OD 值,作为第一次检测结果来制作质控图。
5.7 用0.45μm 的滤器将已稀释的麻疹IgM 抗体血清过滤。
5.8
将过滤后的血清分装到2 ml 血清管中,每管30μL (可调整为能满足本实验室一周内IHC 血清使用量),于-20℃冻存备用。
一次制作IHC 数量应能满足本实验室一年的使用需求。
6. 常规质控图
实验室每次进行麻疹IgM 抗体检测时都要同时加入IHC 血清和待测标本,在完成20次IHC 的麻疹IgM 抗体检测后(使用相同批号的试剂)即可对第21次和之后的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
注意:20次检测必须是不同时间的IHC 麻疹IgM 抗体检测值,而不是在同一时进行检测。
6.1
将20次IHC 的麻疹IgM 抗体检测OD 值与该次检测结果的Cut-off 值相比,获得IHC 的比值OD/Cut-off (OC )。
6.2 计算20次检测OC 的均值(mean )和标准差(SD )。
6.3 绘制质控图
6.4 从第21次检测开始将IHC 检测的OC 值填入质控图,并判定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6.5
判定标准:OC 与均值的距离小于2SD 为合格;
一次超过2SD 但小于3SD 作为 “告警”;
一 次超出3SD 、连续二次超出2SD 、3-5次连续处于一侧的2SD 之内、5~7
50μL (麻疹IgM 抗体阳性血清) + 50μL (麻疹IgM 抗体阴性血清)
50μL
(麻疹IgM
抗体阴性血清)
次连续偏向横轴的一侧,均为“失控”。
6.6对于IHC检测结果比值结果判定为“失控”的该次实验要重新进行麻疹IgM抗体检测,
所检测的血清标本结果无效。
7.即刻法质控
只需连续测3次,即可对第3次检验结果进行质控。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7.1先将IHC麻疹IgM抗体比值OC从小到大排列
7.2计算均值X和标准差sd
7.3计算SI上限值和下限值: SI上限=(X最大值- X)/sd,
SI下限=( X-X最小值)/sd
7.4对照SI表,检查是否失控
7.5判定标准:当 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n2S时,表示处于控制范围内;
当SI上限和SI 下限有一值处于n2S和n3S值之间时,说明该值在
2SD~3SD范围,处于“告警”状态;
当SI上限和SI下限有一值>n3SD时,说明该值已在3SD范围之外,
属“失控”。
7.6继续重复以上各项计算。
7.7对于IHC检测结果比值结果判定为“失控”和连续两次“告警”的该次实验要重
新进行麻疹IgM抗体检测,所检测的血清标本结果“失效”。
SI值表(即刻性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