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城市文化与北京精神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8
北京精神众所周知,文明是我泱泱中华大树五千年深深扎根于世界的基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作为首都公民的一员,我们应传承和发扬北京精神。
“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短短八个字概括了北京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信仰、供奉的精神。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
每个人都需要拥有爱国精神,与民族命运紧紧相连。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城市活力之源。
只有不断创新这座城市才会不断发展、前进。
作为首都、作为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北京需要包容各地、各国的不同文化。
北京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也培育了北京市民胸怀坦荡、文明有礼的优秀品质,孕育了这座城市德泽育人、容载万物的独特城市品格。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北京精神沿着三千年的足迹走来了,这是历史积淀和现实风貌的深情融合,是文明素养和道德理念的综合反映,是文化传承和自然特色的精确提炼,是生活理想和人生境界的高度概括。
在这灵魂与气质中、在这追求与信念中,北京正在迈向一个新的里程。
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体现了北京市民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责任感。
"五四"运动、"七七"事变、开国大典、抗震救灾、奥运盛会等,无不展现北京人忧国忧民、心系国家发展、勇担时代使命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家国情怀。
"爱国作为北京精神的首义,反映出首都的担当和责任,彰显出北京精神的高度与大义。
爱国的确立将给人们提供一个全球化时代必须强化的价值坐标。
由此,我们会思考自己该以什么样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去践行爱国责任,从而找到由内而外的动力。
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体现了北京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
如今,中关村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代名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其科技智力资源密集程度之高世界罕见。
有89所高等院校和300余家国家骨干科研院所、8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2所国家工程实验室,全国半数以上的两院院士在京工作生活、中央企业总部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中国500强企业中96家总部在京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在京设立总部……今天的北京,是最有创新优势、最具创新实力、最富创新潜质的活力之城。
关于北京精神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科学内涵北京精神是指北京城市的独特精神氛围和价值观体系。
它是北京历史、文化和人民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
北京精神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科学内涵:1. 历史传承:北京是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北京精神承载着长达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和文化传统。
它源远流长,承载着人们对历史的敬仰和对传统的珍视。
历史传承:北京是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北京精神承载着长达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和文化传统。
它源远流长,承载着人们对历史的敬仰和对传统的珍视。
2. 开放包容: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精神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融合。
北京一直以来都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的重要枢纽,其开放包容的特点使得人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追求。
开放包容: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精神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融合。
北京一直以来都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的重要枢纽,其开放包容的特点使得人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追求。
3. 团结奋进:北京精神强调团结、奋进和共同进步。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北京的人们始终秉持着团结互助、奋发向前的精神,为城市的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
团结奋进:北京精神强调团结、奋进和共同进步。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北京的人们始终秉持着团结互助、奋发向前的精神,为城市的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
4. 创新创造:北京精神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与创造是北京精神的核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推动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创新创造:北京精神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与创造是北京精神的核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推动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现实意义北京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影响着北京及其居民的生活和发展。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1. 文化繁荣:北京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标识,极大地推动了北京的文化繁荣。
北京的城市规划都有哪些先进的理念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其城市规划蕴含着一系列先进的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塑造了北京独特的城市风貌,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人为本是北京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之一。
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始终围绕着满足人们的需求展开。
在交通规划方面,北京不断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地铁线路的不断延伸和公交线路的优化,使得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同时,还注重步行和自行车道的建设,为绿色出行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居住环境方面,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努力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并且注重小区配套设施的完善,如学校、医院、商场等,让居民能够在生活中享受到便利的服务。
生态优先也是北京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理念。
北京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力度,建设了众多城市公园和绿地,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
比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此外,北京在城市规划中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广雨水收集和污水处理再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文化传承是北京城市规划的一大特色。
作为历史悠久的古都,北京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城市规划中,注重对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的保护,如故宫、天坛、颐和园等,通过划定保护区、制定保护规划等措施,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
同时,在新的城市建设中,也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使得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相得益彰,展现出北京独特的文化魅力。
功能分区明确是北京城市规划的显著特点。
中心城区主要承担着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等核心功能,而城市的周边区域则分布着产业园区、科技园区等,实现了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
例如,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入驻,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此外,北京还规划了多个商务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北京的城市规划还注重区域协同发展。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
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产业的协同布局等措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的共同发展。
“北京精神”不是靠政府发布的最近北京市发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一个城市大抵是有精神的,但如果是靠地方政府发布告知,确属闻所未闻,大概也是这个时代才会有的“文化创新”。
仅说“包容”这个词,不说房、车对外地人的限购,也不说对地下室和民工子弟小学的清除,仅是发放“居住证”这条,北京就落在了很多城市的后面。
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城市,确实有它的精神,但这多来自后人的评价,决非来自地方长官的发布和夸耀。
说起古罗马,人们会想起那里的竞技场和帝国文化;说起古雅典,人们会说到那里的悲剧艺术和对自由的推崇。
中国古代城市也是如此,盛唐长安开放而包容的文化气象,明清苏杭通俗文化的繁盛与隐逸文化的气质。
一座城市的精神,不过是指这个城市异于别地的文化个性,或者这个城市的市民共享的独特的文化记忆。
我们会发现,这些有“精神”的城市,除了建筑、服饰、饮食等物质文化独特外,更为深层的还在于文化价值观的强大。
如雅典,之所以能成为名城,是因为它充分承认了个人在城邦中的价值。
伯里克利说:“要自由才能有幸福,要勇敢才能有自由。
”也就是说,雅典的存在,是通过个人对自由和幸福的实现来完成的。
对于一个没有独特和强大价值观的城市,要想形成自己的城市精神,无疑是一种奢谈。
城市精神彰显的是一个城市的内在文化和价值观,但这些东西的形成是复杂而缓慢的,决不可能通过搞几个活动、提几句口号,就能一蹴而就。
只有当市民对其所生活的城市,有了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自信,一个城市的精神才有了雏形。
一个城市一旦有了自己鲜明的精神和文化气质,文人雅士自然会把名头送上门来,大家才会自发地表示认同。
民国的慈善账本何以引人关注北京一收藏家发现了两本名为“征信录”和一本名为“从善如流”的小册子,均为财务账本,记录了民国时期华人慈善组织在国内外救助灾民的情况。
在捐赠收入方面,大到富人的一千元,小到普通人的一毛钱都有相应记录;而在支出上,如“扁担13块9毛5分,笊篱2毛,洋锁3毛”等细末也都一一列入。
我是这样践行北京精神的作文(优秀9篇)我是这样践行北京精神的作文篇一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
我们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国家的事情要放在自己的事情前,要用我们真挚火热的心去热爱祖国。
如果国家出现危险,我们要保卫祖国的安全、安危。
像我们的革命先烈、战斗英雄们一样,不怕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保卫祖国。
如董存瑞炸碉堡,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为祖国献出自己的生命。
我们在和平时期,虽谈不上舍命保国,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一份力量,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北京精神是什么?北京精神是创新。
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
现在我们的国家蒸蒸日上、日新月异,正在走向高科技时代。
就说电视机的变化吧,由十几年前黑白的小电视,变成现在液晶超薄大电视,它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人们的生活先进多了!科技的发展需要创新,我们的世界还在不断地向高科技发展着,我相信我们未来的生活将会更先进、更发达、更美好!北京精神是什么?北京精神是包容。
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
学会包容,你将会给大家一个好印象,你将会交很多朋友;生活中充满包容,社会将会更加和谐。
在我上课外辅导班时,和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坐在一起。
有一次上课,小女孩忘记带笔袋了,我借给了她一支笔。
可是她不小心把我的笔给弄坏了,她很不好意思,连忙跟我说“对不起”。
看着她沮丧的表情,我安慰她说:“没关系的,坏了就不要了,我带了好几支笔,再借给你一支吧。
”她笑了。
从此,我们成了好朋友。
这就是北京精神的体现,懂得包容,你生活中就会有朋友。
北京精神是什么?北京精神是厚德。
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是北京人传统精神。
古日:“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就是要用像大地一样宽厚的德性德行来容载万物。
做人德为上,做事德为先。
这正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北京精神的品格。
厚德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日常道德修养,二是高远博大胸怀。
日常道德修养是北京人厚德精神的一个展现,重视日常道德,修养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1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2011年11月2日经过一年多的提炼和290多万群众投票评选,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e2日北京精神表述语“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发布后,全市小学以其为主题开展新童谣创编活动。
市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傅华表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一个有机整体,充分体现了城市精神与核心价值的相互协调、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相互兼容、历史底蕴与未来取向的相互统一、城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
“北京是一个最能彰显中华民族爱国传统的城市。
”千百年来,北京创造了世人瞩目的科技和文化成就,这座城市也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向世界诠释着一个城市的创新和进取精神。
今天的北京,是全国最有创新优势、最具创新实力、最富创新潜质的活力之城。
包容既是北京市民海纳百川、雍容大度的胸襟和气度,也是市政建设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思维方式,更是北京作为首都尊重差异、和谐共生的文化特质和独特品质体现为积极评价外来人口的贡献和影响、对困难群体给予保障性社会关怀、多元人才选择相对理性与包容,“包容力与成长性使北京在国际都市序列中地位稳步上升”。
“厚德是中华文化的精神之魂,也凝练在北京人的精神品格之中。
”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阎崇年说,建城三千多年、建都近千年的历史,培育了北京人崇德、尚德、重德、厚德的品格。
注重日常道德修养,拥有高远博大胸怀,是厚德的主要内涵,也是社会转型时期特别需要提倡的精神品格。
经过一年多的提炼和290多万群众投票评选,由“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表述语11月2日在京正式向社会发布。
这八个字的表述,经过了n多人的推敲和商榷,终于集中亮相了。
文化专家解读说: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
来到北京的时候,感受到北京的特征的确是包容。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青年人的穿着打扮,在南方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穿着的比较“潮”,要比较时髦才能显得你是合乎时代潮流的,而在北京似乎就没有这样的感觉了,从最炫酷的时装到最质朴的传统衣着,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没有任何人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
从全国各地来北京的人不在少数,在北京,各地的习惯、饮食你都能感受到。
成都的小吃、东北的炖粉条、重庆的麻辣烫、新疆的羊肉串,只要你想吃,南锣鼓巷、报国寺、牛街、后海,到处都能找到你喜欢的。
在其他城市,也许你就不能像这里一样,找到这么多丰富多彩的各地小吃,而且每一种小吃的拥趸还为数不少。
在北京,你可以看到青砖碧瓦的老房子老建筑,到琉璃厂、大栅栏一转,你会看到那么多古朴的传统风格建筑,能让人沉浸在仿佛昨日时光一般。
而在CBD、在奥体公园,那些现代化的新建筑,让人看到的是日新月异的中国,变化发展的北京。
这样的新旧建筑的和谐共生,在其他地方也不多见。
每个人来到北京,都会遇见自己的北京故事,北京正是用自己包容的特征来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北京欢迎你》的歌声,并非是08奥运时候的一首歌而已,它一直就是北京传唱的主题曲。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北京精神沿着三千年的足迹走来了,这是历史积淀和现实风貌的深情融合,是文明素养和道德理念的综合反映,是文化传承和自然特色的精确提炼,是生活理想和人生境界的高度概括。
在这灵魂与气质中、在这追求与信念中,北京正在迈向一个新的里程。
我们爱国。
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我们具有爱国如家的崇高情操。
理解北京精神,践行北京精神在2011年,北京市公布了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其中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囊括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作为一名期盼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作为一名21世纪的当代青年,作为一名在首都求学的大学生,理解北京精神,践行北京精神是责无旁贷的责任。
要践行北京精神,就要先理解北京精神的深刻内涵。
北京精神的内容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虽然只是浓缩的八个字,但是其中意义无穷。
“爱国”精神理当成为北京精神的首要精神,因为它符合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它符合北京人民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愿望和支持,是北京城市精神最深刻、最显著的特征,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自古以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不断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现在以爱国为核心的北京精神就是北京人民对于国家支持以及民族凝聚力的代表。
它体现了北京市民所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讲政治、树正气、顾大局、重奉献的时代精神,展现了北京时刻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勇担时代使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创新”精神是“北京精神”的精髓。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是北京市——一个国家的首都以及高新技术人才汇集城市的人民推陈出新、不断前行的代表精神。
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然而现在北京又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大都市,高楼林立,人才济济。
完成这一历史舞台华丽转变并保持两者兼顾的原因就是北京人民所具有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城市活力之源,是民族进步之魂,它体现了北京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
“包容”精神是“北京精神”的特征。
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古都,从明朝开始就是国家的都城,是政治的中心,同样也是文化交融的中心。
除了有浓郁“京味儿”的北京本土文化,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壮大的漫长过程中,北京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吸引、融合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世界的、五湖四海的在今天的北京都有其展示的舞台;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都能在北京寻找到发展的机会。
北京精神北京精神有四个: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些都是北京人的品格的浓缩精华。
爱国精神,国防大学公方彬教授是这么说的:“北京是一个最能彰显中华民族爱国传统的城市。
不管是五四运动高扬的爱国旗帜,还是卢沟桥那拉开中华民族抵抗外辱帷幕的枪声;不管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掀起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还是北京奥运会上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都显现出这座城市特别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精神品质。
正是北京积淀着深厚爱国情愫,激荡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并由此创造出一个个辉煌,而让我们在回顾中获得精神的洗礼,同时获得走向未来的精神支撑。
进一步说,由于北京精神不仅凝结着过去,同时昭示和引领的是未来,那么,当爱国作为北京精神的首义,已经深刻地反映出首都的担当和责任,彰显出北京精神的高度与大义。
当爱国作为北京精神的核心和灵魂确立下来,必将给我们提供一个全球化时代必须强化的价值坐标。
今天,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以及世界政治生态的变化,我们每一个人惟有高扬起爱国的旗帜,以此奠基我们的价值坐标,指引我们的价值追求,才能保证真正认清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由此获得灵魂的归宿。
创新的精神,中科院院士怀进鹏是这么说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城市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和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
弘扬北京的创新精神,就应当推进科技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以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确保北京旺盛的竞争活力。
对于包容,著名学者于丹是这么说的:“包容是历史时空中凝炼而成的城市气质。
从历史位置上看,北京处于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东北森林文化的交汇点上,又处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交错线上。
自3000余年前建城、850多年前建都,北京一直处于各种文明的碰撞与融合过程之中。
自秦汉而始,北京就是中国北方的军事与商业重镇,自辽代以后,北京逐步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少数民族移民的持续增加促进了北京文化气质包容的特性。
北京人文特色简介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北京拥有丰富的人文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简要介绍北京的人文特色。
1. 历史名城北京拥有光辉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古代都城之一,北京充满了历史的气息。
例如,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这里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辉煌。
2. 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北京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名胜古迹。
北京的明清皇家陵墓和长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天坛是中国古代祭祀典礼的重要场所,都是北京独特的人文景观。
3. 文化名人北京是中国文化名人的摇篮,承载着许多文化巨匠的记忆和精神。
在文学方面,有着鲁迅、老舍、巴金等著名作家,他们的作品影响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在艺术领域,有着历史悠久的京剧、国画、工艺品等,这些艺术形式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卓越成就。
4. 特色风俗北京的特色风俗也是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北京的胡同是独特的传统居住形式,代表了老北京独特的生活方式。
在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北京的庙会和灯会也是热闹非凡的,游客可以体验到传统的民俗文化和风味小吃。
5. 故宫博物院作为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之一,故宫博物院是北京的一颗明珠。
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卓越成就。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古代宫廷建筑的壮丽和古老文化的魅力。
总结: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人文特色。
从历史名城、世界文化遗产、文化名人、特色风俗,到故宫博物院,北京的人文特色各具特点,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魅力。
无论是历史迷还是文化爱好者,都可以在北京的人文特色中找到满足和启发。
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这座城市中,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历史遗迹,如故宫、天坛、颐和园等,这些建筑物都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另外,北京还有许多博物馆和展览馆,展示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各种艺术品,这些都是北京丰富文化底蕴的体现。
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北京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这里的人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
在北京,可以看到来自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庆典,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北京还有许多民俗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民间乐器演奏、传统手工艺制作等,都是北京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体现。
三、独特的文化产物北京有许多传统的文化产物,如京剧、故宫博物院、颐和园等,这些文化产物都是北京独特的文化特点和精神气质的素材。
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融合了歌、舞、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最大的古代建筑裙,保存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颐和园是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以其精美的建筑和优美的景致,展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四、文化传承与创新北京始终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创新,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同时也在积极创新文化产物。
北京市政府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如故宫文物修复、京剧传承等项目,都是在努力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北京也在不断创新文化产物,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如798艺术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都是北京文化创新的重要成果。
五、人文精神和社会风尚北京人文精神和社会风尚是北京独特的文化特点和精神气质的素材。
北京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道德情操,他们尊重传统、敬畏历史、注重礼仪,这些都是北京人文精神的体现。
北京社会风尚也是开放包容、多元共生的,人们在这里可以自由交流、包容异己,这种社会风尚为北京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Culture I文化丨北京文化“北京文化”讲座的上一讲里,主要对“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文化历史和建设保护情况做了简单综述,也间接聊了聊“一核一城三带两区”内涵和打造文化中心城市等话题。
接下来,主讲人艾君将与广大职工朋友一起回望和思考,看看北京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哪些主要内容和深刻内涵----概述北京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艾君文化是广泛和最具人文色彩的概念,若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眼下,文化无所不包,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说法也众说不一。
譬如,“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财富”,“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入类全鄭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文化是指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等”……但是,这些概念或解释,还是很难讲清楚我们生活里人们对文化的认知。
这需要我们理清了文化的本质和文化的属性,才能够更好地去认知文化、理解文化。
我个人认为,文化表现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
有形文化可以直接创造财富,而无形文化可以带来无形资产。
例如,思想、道德、价值观、宗教等意识形态领域都属于无形的文化;而“一幅画作、一座寺庙、一出京剧、一部著作、一个活动”等都属于有形的文化。
无论有形文化或无形文化都是人类智慧和脑力劳动的创造,都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结晶。
这样的分类,我们就可以讲清一些说法。
譬如,文化是无形资产,它能改变一个国家命运,也能桎梏一个国家国民意识,左右一个民族走向,它是我们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的巨大精神支柱。
这里所指,就是无形文化,它是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再譬如,旅游、出版、舞台演出、戏剧等。
我们所讲文化产业,其实是指有形文化的,既然是有形文化,就可以生产产品,直接创造财富。
另外,我们也可以这样去理解文化,那就是文化主要指精神层面的东西。
譬如,理念、价值观、思想道德等属于文化,而胡同、建筑物、图书、旅游、出版、演出……我们可看成是“文化载体”。
北京独特的文化特点和精神气质作文提起北京,那可是有着说不完的独特魅力。
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就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精彩大书。
在北京生活久了,你会发现北京人的热情那是出了名的。
有一次我迷路了,站在胡同口不知所措。
一位大妈正好路过,瞧我一脸迷茫,主动过来问:“姑娘,咋啦这是?”我赶忙说自己迷路了。
大妈一听,那叫一个热心,“来来来,我跟您说,您先往这边走,到第二个路口往右拐……”边说边比划,那股认真劲儿,就好像我是她家亲戚似的。
末了还不忘叮嘱:“要是还找不着,您再问问别人啊。
”这简简单单的一幕,让初来乍到的我心里暖烘烘的。
北京的胡同,也是一大特色。
那些窄窄的胡同,藏着老北京的韵味。
有一回,我走进一条胡同,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胡同里的四合院,大门紧闭,但能想象得出里面的热闹与温馨。
墙根下,几个老爷子在下棋,旁边围着一群支招儿的。
“跳马!”“出车!”那声音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偶尔还有几声鸟叫,仿佛在为这场棋局加油助威。
北京的小吃,那更是一绝。
记得有次去护国寺小吃,店里人头攒动。
我好不容易挤到前面,点了一份豌豆黄、一份艾窝窝,还有一碗豆汁儿。
那豌豆黄,入口即化,甜而不腻;艾窝窝软糯香甜,里面的馅料丰富多样。
再说说这豆汁儿,第一口下去,那味道真是独特,酸中带着点涩。
可旁边的老北京人,喝得那叫一个香。
我看着他们,硬着头皮又喝了几口,嘿,还别说,慢慢就品出点儿滋味来了。
北京人的幽默,也是与生俱来的。
坐公交车的时候,经常能听到售票员妙语连珠。
有一次,车上人特别多,一个小伙子不小心踩了一位大姐的脚。
大姐刚要发火,售票员笑着说:“哟,小伙子,您这是给大姐做足底按摩呢?”一句话,把全车人都逗乐了,大姐的气也消了。
北京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去听一场京剧,演员们一亮相,那扮相、那唱腔,真是让人陶醉。
台下的观众,有的跟着哼唱,有的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完全沉浸其中。
还有逛庙会,各种各样的小吃、手工艺品,让人眼花缭乱。
北京的包容作文800字北京的包容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北京从来都是一个充满包容的城市。
无论是历代的帝王还是现代的人们,都始终坚守着宽容包容的精神,这也是北京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首先,北京在宗教方面就以包容闻名。
它是一个信仰多元的城市,拥有着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等多个宗教,每个宗教都有其信众和仪式场所。
北京从来不会因为某个宗教的存在而对其进行压制和排斥,反而会尊重信仰,充分地保护每个人的信仰自由。
每到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就会看到不同的宗教信仰者聚集在一起祈福,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其次,北京还是一个文化交融的城市。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北京作为首都,拥有着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性。
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朝鲜族等多个民族在这里和平共处,同时各自保留和传承着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在北京的各个角落,我们都能体验到不同民族的独特风情和文化。
例如,在北京市区内,就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恭王府,还有藏族文化的代表性建筑雍和宫。
这些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包容的城市。
最后,北京还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
它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来到这里学习、工作和生活。
在这里,不仅有各国大使馆、国际机构,还有众多外国的企业和留学生。
北京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开放的城市,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和取长补短,从而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每当到了春节、圣诞节等外国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看到各种节日庆祝活动,这也是北京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标志之一。
总的来说,北京的包容精神是一种宽容、包容和理解的态度。
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包容性,尊重不同的观点、习俗和信念,以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城市文化北京宣言城市文化北京宣言(2023年6月11日)2023年6月9日至11日,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市长、规划师、建筑师、文化学者、历史学家以及其他各界关注城市文化的人士,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的邀请,相聚在世界闻名的文化古都北京,争论了全球化时代的城市文化转型、历史文化爱护、当代城市文化建设等议题。
与会代表认为,城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
回顾城市进展的历史,文化始终是城市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城市不仅是肯定地域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也是这一地域的文化中心。
与会代表充分确定了《雅典宪章(1933)》、《马丘比丘宪章(1977)》、《爱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和《文化多样性爱护国际公约(2023)》等对于城市进展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贡献。
同时留意到,城市化、全球化在带来经济进展、文化富强和生活改善的同时,也给当代人带来巨大的挑战。
城市进展正面临着传统消逝、面貌趋同、形象低俗、环境恶化等问题,建设性破坏和破坏性建设的威逼依旧存在,城市文化正处于转型过程之中。
在全球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乡村人口的今日,反思城市进展的历程,重新评价城市文化与城市进展的关系,我们在自由争论的过程中,形成如下共识,并以北京宣言的形式公布于世。
一、新世纪的城市文化应当反映生态文明的特征。
城市是人类最宏大的制造,也是导致全球一系列重大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迄今为止,那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掠夺自然资源的进展模式已经不再可取,削减城市进展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相互和谐,应当成为城市进展的基点。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敬重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是宝贵的世界文化珍宝,也是对今日的城市进展具有重要价值的基本原则。
21世纪的城市应当是生态城市。
二、城市进展要充分反映一般市民的利益追求。
城市是市民的居所,也是市民的精神家园。
赞美北京的名言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
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繁华京城灯火明,文化底蕴深且浓。
北京,一座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绽放着迷人的光芒。
北京古都烟尘长,千年风华映苍穹。
在北京,每一座古建筑都是历史的见证,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北京,一座兼容并蓄的城市,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着世界一流的科技、文化和艺术资源,让人流连忘返。
京城风华,千年古都,流淌着独具匠心的历史韵律。
北京,一座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城市,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北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一座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神之城。
置身北京,感受千年古都的厚重历史与现代都市的繁荣交相辉映。
北京,一座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北京,繁华与古老交织的魅力之都,散发着迷人的文化气息。
首都北京,以它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它是中国的象征,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北京,祖国的首都,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底蕴,彰显着新时代繁华的都市风貌。
这里不仅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更是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都市。
北京,一座兼容并蓄的古老城市,彰显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北京,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繁华都市,既有古都的庄重与沉淀,又有现代都市的活力与繁华。
北京,一座融合了古老与现代的城市,散发着迷人的文化魅力。
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
作为中国的科技中心,这里拥有众多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
同时,北京也在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为市民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北京,那是一个无数辉煌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织的城市,诉说着中国的骄傲与荣耀。
北京,多元文化交汇的都市,为探索中国的历史与未来提供了无限可能。
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城市,拥有着众多著名的企业和创意产业园区,让人感受到创新的力量。
先进的城市文化与北京精神连玉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北京精神”的提炼和弘扬,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对发挥好首都国家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发挥首都国家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迫切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巨大的智力支持。
近日发布的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什么样的文化孕育什么样的城市精神一位土耳其诗人说过,“人生有两件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
母亲的面孔之所以不会忘记,是因为其中蕴含着无限的情感与依恋;城市的面孔之所以令人无法释怀,是因为其中承载着深邃的精神与文化。
对一个城市来说,一旦有了自己的精神,就有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就有了一种无穷再生的活力。
人们认同、向往、憧憬一座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是为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所吸引。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气神。
城市精神植根于文化、体现于人的行为、引领着城市的发展实践。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精神的支撑和依托。
换言之,什么样的城市精神,决定着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城市精神表现为一种城市特色。
一个具有独特魅力、持续影响力和巨大吸引力的城市,就总是拥有着与众不同的精神文化特质。
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体现了一个国际大都市的鲜明特色;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精神印证了这座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走向现代化的完美内涵。
城市精神蕴涵着一种价值导向。
城市精神往往以国家、民族精神为基础,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共同价值取向。
新加坡精神是“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这一表述博采了新加坡各民族价值观的精华,既规定了新加坡和谐、统一、繁荣、稳定的国家意识导向,更蕴含着促进新加坡长治久安的精神动力。
归根到底,城市是一种文化形态,城市精神是由城市文化所孕育和决定的。
对城市文化的积淀与提升,是城市精神能够内化为一种发展要素的关键所在。
不管是纽约、伦敦、新加坡,还是上海、杭州,这些城市都是借助历史文化传统来建构其城市精神,并以此不断推进城市发展。
文化是这些城市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气质的重要源泉,城市精神的形成是每一个城市经历、继承和凝练文化的过程。
对于北京来说,如果没有万里长城和元大都,这座城市就失去了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和东北森林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色和个性;如果没有紫禁城和胡同、四合院,这座城市就缺少了京都文化的大气和平民文化的闲适。
从2008年北京奥运,我们体会到了这座城市所独具的东方文化的传统魅力与国际文化的开放多元;从新中国成立60年到建党90年,这座城市见证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出的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和文化建设新成就。
可以说,北京的城市精神不能脱离城市的文脉,北京的城市精神源于传统、成于现代。
源于传统、成于现代,就是说北京既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北京独有的历史背景和人文传统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抹不去的文化烙印。
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文化的时代性,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着现实的时代要素。
北京精神的提炼与弘扬,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北京文化的时代性的集中体现,标示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方向。
什么样的人造就什么样的城市精神不论是城市的传统文化,还是时代的全新元素;不论是城市的地域特色,还是民族的精神追求,浓缩为城市精神的就是生活在城市的人的写照。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
人是城市生活的主体,更是城市精神的培育者、塑造者和实践者。
城市精神从本质上来说是塑造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观察世界上诸多城市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城市精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总能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气质和文化追求,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一个城市的独特个性。
比如,在东京,人们的“干练、优雅、合作”就成为这个城市的精神。
东京从战后的废墟中快速振兴起来,与其效率、简单、快节奏的“干练”,文明、信用、有礼仪的“优雅”是分不开的。
而“合作”更是日本人从一个岛国环境中探索出的发展之道。
香港城市精神的“刻苦耐劳、灵活应变、参与拼搏”,澳门城市精神的“博采众长”,正是“香港人”和“澳门人”的独特写照。
同样,讨论北京的城市精神必须把人作为其核心元素。
北京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区域。
随着城市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籍的人生活工作在北京。
这些社会群体的人格形象、素质能力和精神状态,共同构成了“北京人”的精神“剪影”。
从本质上来看,与北京精神相适应的北京人的内涵应包括三个层面,即首都居民、大国国民与世界公民。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城市,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而其中最能体现北京城市内涵的莫过于首都居民的素质、礼仪与道德。
也因此,北京被称为首善之区,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精髓及国人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的代表。
这种厚德的思想境界既体现为传统的北京人重感情、重礼数的特点,更表现为当代首都居民的责任意识、文明风范、开放心态、包容品质与创新精神。
中国正在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究竟能否真正崛起,能否赢得与大国地位相应的待遇,能否发挥与大国身份相应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是否具备大国意识。
大国意识首先体现为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北京作为大国首都,必须担当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体现在北京人身上,就是做好大国国民,一是引领大势;二是顾全大局;三是坚守大节;四是深明大义;五是勇担大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和潮流,北京有条件、也有必要在全球经济中扮演更多新的职能。
这就要求超越地区、超越国家、超越民族、超越意识形态、超越社会制度的界限,北京的城市精神要具有前瞻性、开放性与包容性,需要培养世界公民。
从内涵上讲,世界公民就是要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思维、全球视野、人类胸怀与民族情义,其本质就是北京精神的包容特征。
什么样的功能培植什么样的城市精神城市功能的本质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理念、什么样的发展思路、什么样的发展定位和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问题。
而它的背后正是城市精神的再现。
为什么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深意正在于此。
北京在发展理念上正面临着功能性转型的新要求,在发展方式上正处在战略性创新的新阶段。
这种功能性转型的新要求,是指北京在城市快速扩张,人口过度聚集之后,产生了资源匮乏,交通拥堵,房价飙升等一系列“大城市病”,这必然要求北京的城市功能加快转型。
这种战略性创新的新阶段,是在文化成为我国面对未来长远发展的新视角、新战略的背景下进行的。
北京具有文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特殊优势,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中心,以文化发展为核心对城市诸要素进行科学配制与优化,正在成为北京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以文化发展为核心,以城市精神为动力,优化城市功能,探索一种科学、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将为北京的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这种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一圈两翼”。
一圈就是“首都经济圈”。
北京在推动“首都经济圈”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应体现大国首都的气度、胸怀和风范。
两翼就是实施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
作为全国的科技中心与文化中心,实施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是首都的优势所在,也是其职责所在。
随着“首都经济圈”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京津冀一体化被上升为国家战略。
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在推动“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进程、在提升京津冀地区国际化水平方面,具有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必然发挥城市核心与城市极点的作用。
所谓核心作用,就是要突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功能,就是要强调国际交往和对外展示功能,为京津冀地区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提供平台,为进一步提升京津冀乃至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与国际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
所谓极点作用,并不是过去那样强调北京对周边地区的“吸附性”,而是从过去注重功能集聚特别是经济功能集聚向功能疏解和辐射转变,北京应成为京津冀地区在更大规模、更大范围内对人才、资本、信息、技术、资源等要素进行优化和配臵的重要载体,体现对“首都经济圈”巨大的引领、带动作用,进而推动整个区域成为全球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制高点。
北京应在科技创新上发挥关键性作用。
科技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首都建设创新型城市、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的必然要求。
北京深化实施“科技北京”战略,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必须抓住核心资源、核心人才、核心技术和核心的全球商业网络四大创新要素,通过产业园区的国际化、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搭建创新资源平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应在文化创新中发挥导向性功能。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文化发展领全国风气之先,责无旁贷,使命光荣。
北京能不能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文化中心的关键,一是能不能把古都风貌保护提升到城市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是能不能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三是能不能把国际文化交流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核心;四是能不能把世界级的文化设施或地标性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这四大战略,既是北京文化创新的核心导向,也是推动首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强大动力。
更为重要的是,北京城市精神的发力点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点则在于科技与文化结合。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互动共进是现代人类文明演进的显著特点。
北京的“创新”之处,一方面是要用科技创新推动文化创新,形成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联动协作机制,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现实影响力;另一方面,要以文化创新引领科技创新,把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摆上战略高度,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生态,这才是创新精神的真正意义所在。
(作者系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