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用】2014高考语文二轮问题诊断与突破课件10:第4章 论述类阅读
- 格式:ppt
- 大小:2.62 MB
- 文档页数:61
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名句名篇默写(6分)(1)虚室有余闲(2)响穷彭蠡之滨(3)大漠孤烟直(4)钩心斗角(5)春花秋月何时了(6)虽一毫而莫取(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文言文阅读(15分)2、(3分)C(诚:实在)3、(3分)D(①说的是寇洛的父亲;②是说寇洛率领乡亲躲避战乱;⑤是说贺拔岳被害后情势危急。
)4、(3分)B(寇洛是在被提拔为右大都督之后,跟随太祖平定叛军的。
)5、(6分)(1)(3分)魏帝因为寇洛有保全军队的功劳,任命他为武卫将军。
(“以”“除”各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
“以”译为“认为”亦可。
)(2)(3分)这样的人如果不加奖赏,拿什么激励后来的人?(“何以”“将来”各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
“此而不赏”译为“有这样的功劳却不加赏赐”亦可;“何以”译为“怎么”亦可。
)(“而”不计分。
)古诗阅读(6分)6、(l)(2分)形象地写出了木叶脱落后寒林的疏朗,使寒林有了人的情貌与神采。
(意思对即可)(1、“疏朗”写成“萧瑟”亦可。
2、联系情感分析可给分。
)(2)(4分)状写了斜阳落霞映现于澄碧江水中的倒影之美(1分)。
透露出词人以山林秋水为朋,物我共适的人生意趣(3分)。
(意思对即可)(1、写景给1分。
2、抒发……情感,给2分。
3、描绘……意境,给1分。
4、透露出词人以山林秋水为朋,表现”陶醉”或”喜爱”之情可给2分。
) 文学名著阅读(10分)7、(5分)AE(A项,琴因母亲的反对没有剪发。
E项,没有“讨价还价”,葛朗台也没有答应。
)(答对一项3分,答对两项5分。
)8、(5分)(1)第一问:骗太守马遵出城,乘虚夺取天水。
(2分)第二问:①佯攻冀城(姜维母亲所住之城),逼姜维去保冀城。
②传递姜维降蜀的假消息,派人假扮姜维攻城。
③魏军认为他已降蜀叛国,姜维走投无路,只好投降。
(一点1分。
)(2)第一问:黛玉以“好姻缘”奚落宝玉。
学案11重点解决梳理论证思路题中层次不清、层意不准问题的三字诀学案略语对论述类文本论证思路的把握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非常重要,考生对此也作了不少努力,然而在实际做题过程中仍然有两个老大难问题:层次不清、层意不准。
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该学案试图唤醒你对这两个问题的关注,与你一道思考如何解决它。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有良好的规则并且共同遵守,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1876年,一部《罗伯特议事规则》,直接助推了西方的会议文明和制度文明。
而在1917年,孙中山痛感国人的“一盘散沙”及“乌合”状态,也曾拟定一本《民权初步》,专门教国人如何开会讨论,可惜这样的努力失败了。
今天,面对公共空间的空前拓展、表达途径的日益丰富,我们亟须构建一种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
只有明确观点交锋时,究竟应当秉持什么样的议事规则;思想交流时,又当保持怎样的底线原则;只有强势的一方懂得尊重弱势的一方,只有彼此共同遵守并使用同样的规则,我们才能搭建理性、建设性的讨论平台,并由此涵养提升中国社会的民主素养和公共精神。
(选自《构建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1.请简要分析该段的写作思路。
答:答案首先,提出“有良好的规则并且共同遵守,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的观点;接着,通过正反举例证明当代中国构建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的迫切性;最后,具体阐述构建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中应当秉持的三点原则。
(2014·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乾坤草亭朱良志清初诗人张潮将人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牖中窥月,这是一般的境界,没有改变山里人只知道山里事的看世界的方式;第二个层次是庭中望月,看到的世界不再是洞中之天,而是较为广阔的天地;第三个层次是台上玩月,则有“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的悠然,有包裹八极、囊括乾坤的境界,它站在世界的高台之上。
这不是自高自大,而是心灵的悠游回环。
中国画中通透的小亭,八面无一物的小亭,就是这样的心灵高台,无边的世界就在高台玩月的灵境中荡漾。
福建省福州市2014年高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测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p(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浪游记快【清】沈复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过领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寻幽也。
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
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自以为妙者。
余年十五时,吾父稼夫公馆于山阴赵明府幕中。
有赵省斋先生名传者,杭之宿儒也。
赵明府延教其子,吾父命余亦拜投门下。
暇日出游,得至吼山。
近山见一石洞,豁然空其中,四面皆峭壁,俗名之曰“水园”。
临流建石阁五椽,对面石壁有“观鱼跃”三字,水深不测,相传有巨鳞潜伏,余投饵试之,仅见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
阁后有道通旱园,拳石乱矗,有横阔如掌者,有柱石平其顶而上加大石者,凿痕犹在,一无可取。
游览既毕,宴于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生。
此幼时快游之始。
至山阴之明年,先生以亲老不远游,设帐于家,余遂从至杭,西湖之胜因得畅游。
结构之妙,予以龙井为最,小有天园次之。
石取天竺之飞来峰,城隍山之瑞石古洞。
水取玉泉,以水清多鱼,有活泼趣也。
大约至不堪者,葛岭之玛瑙寺。
其余湖心亭,六一泉诸景,各有妙处,不能尽述,然皆不脱脂粉气,反不如小静室之幽僻,雅近天然。
苏小小墓在西泠桥侧,作八角形,上立一碑,大书曰“钱塘苏小小之墓”。
从此吊古骚人不须徘徊探访矣。
余思古来烈魄忠魂堙没不传者,固不可胜数,即传而不久者亦不为少,小小一歌妓耳,自南齐至今,尽人而知之,此殆灵气所钟,为湖山点缀耶?桥北数武①有崇文书院,余曾与同学赵缉之投考其中。
时值长夏,起极早,出钱塘门,过昭庆寺,上断桥,坐石阑上。
旭日将升,朝霞映于柳外,尽态极妍;白莲香里,清风徐来,令人心骨皆清。
步至书院,题犹未出也。
午后交卷,偕缉之纳凉于紫云洞,大可容数十人,石窍上透日光。
有人设短几矮凳,卖酒于此。
解衣小酌,尝鹿脯甚妙,佐以鲜菱雪藕,微酣出洞。
缉之曰:“上有朝阳台,颇高旷,盍往一游?”余亦兴发,奋勇登其巅,觉西湖如镜,杭城如丸,钱塘江如带,极目可数百里。
2014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专题10:论述类和科普类文本阅读一、(9分)【2014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
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
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限时对点规范训练11分析论证思路题(用时:45分钟满分: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忧乐情怀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精神,自古为学人所推崇。
孔子高度赞扬其学生颜回的忧乐情怀。
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颜回的即忧即乐、化忧为乐的情怀,体现了儒家学者安贫乐道、达观自信的精神境界。
历代思想家、学问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拓展和深化了儒家忧乐情怀的内涵。
一方面,“忧”从“忧道”“忧政”升华到“忧民”“忧国””忧天下”。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左宗棠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等诸多名言,莫不道出历代学者对家国、对黎民的责任与关爱。
另一方面,“乐”也从最初的“父母俱在、兄弟无故”的天伦之乐发展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为人之乐,再到“君子乐得其道”的“得道”之乐,直至“乐以天下”的至乐。
宋朝范仲淹是古代忧乐情怀的集大成者,其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忧乐合一高尚境界的经典表述。
其实,范仲淹还对天下与个人、“忧”与“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辨析:在天下与个人的关系上,他强调君子“不以己欲为欲,而以众心为心”,即要有大局意识和利他精神,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心系天下苍生,始终把国家兴亡、百姓疾苦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本意识;在忧与乐的关系上,他强调君子“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即在位时应为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而殚精竭虑,不在位时则应以天人合一、追求真理为快乐。
(节选自彭时代《治学当有忧乐情怀》) 1.请简要分析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3分)答:答案首先提出本段观点“历代思想家、学问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拓展和深化了儒家忧乐情怀的内涵”;接着从“忧”与“乐”两方面分析这种忧乐情怀深化的过程;最后指出并分析范仲淹是这种忧乐情怀的集大成者。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福建卷)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6)斜阳草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二)文言文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 ~5 题。
张祖传[明]张岳张祖,字彦宗,以字行。
十三岁,父祖继殁,独奉母以居。
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
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
祖疑之,入白母。
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遂避匿。
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戍边。
犯者言张某始与某辈约如此。
逮久弗获。
会天变肆舎,乃归。
室中空虚,至系马槛牛,毁斗桶为薪。
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
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①孙一人为吏。
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吾而吏耶?”令白按察司,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
使者熟视之,曰:“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
”遂挟以去。
祖既通儒术,兼晓九章算法。
时方行方田②于令,即以其事属.之。
文案盈几,祖精勤不舍,昼夜栉理而错画之,皆有绪可按据。
建文时,祖为吏部吏。
未几,云南布政张公召入为尚书,于属吏多所更易,独言张某老成,守法不易也。
时帝方与方孝孺辈讲求古治,经济之事多变太祖旧章,章奏日下吏部。
祖密言于曰:“高皇帝起布衣,有天下,立法创制,规模远矣。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第四章小说阅读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要处理好哪几组关系获奖学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第四章小说阅读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要处理好哪几组关系获奖学案学案略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元素,人是小说的灵魂。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是高考小说阅读中的重中之重.常见的是分析人物的性格及性格形成原因,并由此推及人物的命运,反映小说的主题。
因此,考生可以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整合,处理好分析人物形象时的几组关系,以整体分析概括和局部分析概括题为发力点,力争对人物形象评价准确、全面.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捉贼张爱国天地间一片死寂,只有大朵大朵的雪花落地的“沙沙〞声。
虽然裹着厚厚的棉袍棉裤,但还是无法抵御彻骨的寒气。
我弓腰缩背,双手紧拢,踩着没过脚踝的雪,跟着父亲走向村外的后岗.父亲仿佛看出了我的怨气,说:“今晚一定能捉住那个贼。
〞“不就几捆稻草吗?大半夜还出来受冻!〞我没好气地说,我总以为父亲是小题大做.“你说得轻巧,没了稻草,开春后咱家大牯牛吃什么?〞父亲说着就愤愤起来,“再说了,不要脸的贼你不捉住他,还不知要祸害多少人呢!〞到了后岗,父亲用手电筒四下照了照,茫茫雪地里,只有我家一大一小两个草堆,顶着厚厚的雪,静静地矗立着。
我和父亲钻进小草堆洞里,茫然地看着黑咕隆咚的雪的世界。
草堆洞里虽然比外面暖和了许多,但绝比不上家里,更比不了暖和的被窝,我的双脚很快就冻得生疼。
“今晚不会有贼了吧?〞我说—-我想让父亲同意我们早点撤退,可父亲却传出了轻微的鼾声——他天天劳作不闲,今儿又推了一整天的磨,实在太困了。
不知过了多久,雪停了,却下起了冰子,纷纷扬扬地撒进草堆洞.草堆洞俨然成了冰窖,没有一丝温度.我正要推醒父亲回家,却见一窝微弱的灯光向这边慢慢移来。
很快,我看到了,是两个孩子,一大一小,提着防风的煤油灯,径直来到我家大草堆前。
“从里面拉,轻点,别拉倒了草堆。
〞小个子低声对大个子说,还挥了挥右臂——半截的右臂!天啊,她不是孩子,是矮婶啊!我忘记了推醒父亲:矮婶怎么会干这种事?怎么干这种事还带着儿子小江——小江比我还小一岁啊。
论述类文本阅读E组一、(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
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在对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
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
论述类文本阅读C组一、(2013·武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9分)“某某市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其承载力的极限"已经见诸媒体,常常被政府官员引用.当初对于人口增长的趋势缺乏科学判断,从而造成了当前的拥挤局面。
面对这种拥挤,是应该去增加城市的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是控制人口从而减少需求?先来说说承载力。
讨论城市物理意义的人口极限,在经济学家看来意义不大。
原因在于在城市规模的物理极限到来之前,价格机制已成为制约城市扩张的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一个城市人口规模真正达到了物理极限。
比如,上海仍有2 000平方千米的耕地,占上海市域面积的三分之一。
接下来的问题是,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承载力,而决定承载力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都是可以变化的。
在诸多影响城市人口容量的因素中,首先可以改变的是技术与管理。
以水资源为例,“水质型缺水”的上海在长江河口建成的青草沙水库,受益人口超过1 000万人,其规模占全上海的50%以上,一举解决了供水的难题.政协的一个调研组认为,如果加大新水源开发和治污节水的力度,上海淡水资源可支撑2 800万~3 000万人口。
以交通和环境为例.依靠密集地铁网络解决出行难题,同时可以减少汽车废气排放.有学者提供数据,上海居民以轨道公共交通出行人数占总人口的25%左右,而国际大都市伦敦轨道交通高达65%。
很多城市都有对使用汽车的限制,汽车的使用量明显下降,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再以产业结构为例。
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应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和农业单位产值的水资源和土地使用量均大大高于服务业。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将能够极大缓解城市的水和土地压力.再看土地的容量,以每平方千米5 000人计。
只要将上海目前耕地的一半(近150万亩)转为建设用地,就可以容纳500万人口。
如果这些被吸纳的人口来自农村。
按2007年全国农村人均占用200平方米(0.3亩)宅基地,他们进城后,宅基地复耕为农业用地,可增加耕地150万亩,相当于其在上海占用的150万亩耕地,可以实现跨地区的农业用地占补平衡。
论述类文本阅读D组一、(2013·黄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9分)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袁济喜①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
②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性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中。
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汉魏以来,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动乱分裂之中,在各种哲学思潮展开对于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
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③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乐天知命而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
钱钟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
“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蕴涵.中国古代美学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
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
④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上,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
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是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功利的有机融合。
论述类文本阅读B组一、(2013·内江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生态美学(节选)蔡毅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人们常爱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好的、和谐的、生机勃勃的事物均可冠以一“生态"来修饰。
所谓生态美学,其实就是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
生态美学用审美的眼光审视人类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从审美的情感出发来关怀现实人生,以人和自然环境关系的重构来扫荡西方自启蒙以来崇尚“人是机器"的观念所产生的荒诞感。
在自然生命原本和谐统一的意义上,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相互一体的和谐关系,重新赋予自然万物以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哲学的意义和价值.生态美学“是一种以扬弃与建设为基本品性的美学形态”,它突破了长期在美学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
在生态美学看来,大自然和自然美是造物主提供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人的职责就是爱护它,欣赏它,利用它,让自然之美自由自在地“绽放"出来.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它自身处于一种协调状态,其本身就是美的,只不过对于那些无审美能力、被世俗眼光和狭隘功利目的遮蔽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看得到利益、效用和金钱,却看不到美.只有具有生态审美能力的人,才能欣赏以形式的优美出现的春花秋月、苍松翠柏、风花雪月等自然美,才能欣赏以崇高美形式出现的大漠荒野、高山峻岭、狂风暴雨等壮美景象,还能欣赏包含理性精神、体现人性真谛、展现人类思维和智慧的精神之美。
只有具备这类审美能力的人,才能主动自觉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理性而有节制地改造自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更高级的“人化的”自然美。
生态美学是一种关怀万物生命存在的美学.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提醒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事物都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命自然的和谐状态.庄子也认为,美并不仅仅是人的专利,天下万物都有自己的美,这种美就是万物对自己生命本性的顺应或伸张,简称“适性为美”。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2014·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 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
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
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