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
- 格式:pdf
- 大小:628.38 KB
- 文档页数:44
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 系统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一. 系统模型系统的模型包括实物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等等。
物理本质不同的系统,可以有相同的数学模型,从而可以抛开系统的物理属性,用同一方法进行具有普遍意义的分析研究(信息方法)。
从动态性能看,在相同形式的输入作用下,数学模型相同而物理本质不同的系统其输出响应相似。
相似系统是控制理论中进行实验模拟的基础。
二. 系统数学模型1. 系统数学模型系统的数学模型是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
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输入、输出量以及内部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它揭示了系统结构及其参数与其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
2. 系统数学模型的分类数学模型又包括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1) 静态数学模型静态条件(变量各阶导数为零)下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代数方程。
反映系统处于稳态时,系统状态有关属性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2) 动态数学模型描述变量各阶导数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
描述动态系统瞬态与过渡态特性的模型。
也可定义为描述实际系统各物理量随时间演化的数学表达式。
动态系统的输出信号不仅取决于同时刻的激励信号,而且与它过去的工作状态有关。
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常用作动态数学模型。
动态模型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换成静态模型。
在控制理论或控制工程中,一般关心的是系统的动态特性,因此,往往需要采用动态数学模型。
即,一般所指的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表达式。
三. 系统数学模型的形式对于给定的同一动态系统,数学模型的表达不唯一。
如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状态方程、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及频率特性等等。
对于线性系统,它们之间是等价的。
但系统是否线性这一特性,不会随模型形式的不同而改变。
线性与非线性是系统的固有特性,完全由系统的结构与参数确定。
经典控制理论采用的数学模型主要以传递函数为基础。
而现代控制理论采用的数学模型主要以状态空间方程状态空间方程为基础。
而以物理定律及实验规律为依据的微分方程微分方程又是最基本的数学模型,是列写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方程的基础。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1 控制系统的时域模型一、建立系统微分方程的基本步骤(P23,第二自然段):⑴ 分析系统工作原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确立系统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 ⑵ 依据支配系统工作的基本规律,逐个列写出各元件的微分方程;⑶ 消去中间变量,列写出只含有输入和输出变量以及它们的各阶导数的微分方程; ⑷ 将方程写成规范形式。
例2-1:系统输入i u ,输出o u ;从输入到输出顺序列写各元件方程, td id Lu L =,i R u R =,⎰=t id C u o 1,及o R L i u u u u ++=利用输出电压与回路电流的关系消去中间变量,t d u d C i o =,22t d u d C t d id o =;o o o i u t d u d RC td u d LC u ++=22 写成规范的微分方程(标准形式):i o o o u u td u d RC t d u d LC =++2;或 i o u u p T p T =++)1(221,其中LC T =1,RC T =2,t d dp =。
“系统初始条件均为零”是指在零时刻以前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及他们的各阶导数均为零。
在复数域,复变量s 对应微分算子,而s /1对应积分运算。
“输出对输入的响应” 是指,初始条件为零时,系统输出的运动情况。
因此,可以直接列写控制系统在复数域的方程。
就本例而言有:)()(s sI L s U L =,)()(s I R s U R =,)(1)(s I sC s U o =,及 )()()()(s U s U s U s U o R L i ++=; 消去中间变量)()(s U s C s I o ⋅=,得()()1(221U s U s T s T i o =++例2-2:系统输入F ,输出x ;力平衡方程:)()()()(2s X K s f s F s X ms +-=;整理得,)()()(2s F s X K s f ms =++。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1 试分别列写图2-1中各无源网络的微分方程。
(a ) (b )图2-1 无源网络2-2 已知液压系统管道中,通过阀门的流量Q 满足如下流量方程P K Q =式中,K 为比例常数,P 为阀门前后的压差。
若流量Q 与压差P 在平衡点)P (00,Q 附近作微小变化,试导出线形化流程方程。
2-3 设弹簧特性由描述为:1.165.12y F =其中,F 是弹簧力,y 是变形位移。
若弹簧在变形位移0.25附近作微小变化,试推导F Δ的线性化方程。
2-4 试说明图2-2所示网络的传递函数为1211211212111112)(1)()(R R R s C R R L S C R R L s R L s U s U +++++=图2-2 无源网络2-5 求图2-3所示有源网络的传递函数。
图2-3 有源网络2-6 试证明图2-4(a)的电网络与(b)的机械系统有相同的数学模型。
图2-4 电网络与机械系统2-7 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控制系统模拟电路如图2-5所示,试求闭环传递函数 )()(s U s U r c 。
图2-5 控制系统模拟电路2-8 某位置随动系统原理方块图如图2-6所示。
已知电位器最大工作角度o 330max =θ,功率放大级放大系数为K3,要求:(1) 分别求出电位器传递系数K0、第一级和第二级放大器的比例系数K1和K2;(2) 画出系统结构图;(3) 简化结构图,求系统传递函数)(/)(0s s i θθ。
图2-6 位置随动系统原理图2-9 已知一系统由如下方程组组成,试绘制系统结构图并求闭环传递函数)()(s R s C[])()()()()()()(87111s C s G s G s G s R s G s X −−=[])()()()()(36122s X s G s X s G s X −=[])()()()()(3523s G s C s G s X s X −=)()()(34s X s G s C =2-10 已知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2-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