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经济回顾与2012年经济评估
- 格式:pdf
- 大小:166.20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大网日期:2012-03-19浏览字号: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各位代表:受国务院委托,现将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二)物价涨势得到初步遏制。
市场供应保持稳定。
大力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支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落实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启动实施棉花、油菜籽、大豆、玉米临时收储,建立北方大城市冬春蔬菜储备制度;适时组织玉米、大豆、食用油、棉花、食糖、猪肉等紧缺商品进口和投放,累计投放国家储备粮3986万吨、食糖127万吨。
货币条件明显改善。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47万亿元,比上年少增3901亿元;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3.6%,低于预期目标2.4个百分点。
流通成本得到控制。
取消、降低和减免了一批涉农涉企收费。
对农副产品生产用水、用电实行了价格优惠政策,对蔬菜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
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和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工作有序推进。
农贸市场摊位和超市进场的收费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市场监管继续加强。
严厉查处少数商贸企业的价格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反价格欺诈、打击恶意囤积、查处散布虚假涨价信息等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反价格垄断执法工作。
全年共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4.51万件,实施经济制裁20.91亿元。
价格涨幅逐步收窄。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由7月份的6.5%逐月回落到12月份的4.1%,全年上涨5.4%,没有实现预期目标。
重点城市房价涨幅回落,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的有9个,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扩大到52个。
2011年我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2012年走势判断第6期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全市上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全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格局,呈现逐步回升态势,顺利完成年初以及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但经济运行中各种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发展动力还需加强。
2012年我们将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宏观环境,我们要以新区人的思想,肩负新区人的使命,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开拓创新,开启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大幕。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一)经济运行逐季回升全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逐季回升态势。
按可比价计算,一季度GDP增长8.5%,上半年增长8.9%,前三季度增长10.7%,全年增长11.3%,排位也从靠后前移至全省各市第2位。
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5.3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6.09亿元,比上年增长5.6%;第二产业344.82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344.39亿元,增长13.0%。
三次产业结构仍为“二三一”,比例从上年的9.6:45.5:44.9调整为9.9:45.1:45.0,第一产业连续4年在10%以内。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预计为67657元,折算为美元突破1万美元大关,约10475美元。
2011年,全市海洋经济继续较快发展,海洋经济总产出17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6%。
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525亿元,增长14.5%,高出GDP增速3.2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8.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平稳增长1、渔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2011年,全市实现渔农业总产值149.99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渔业产值134.69亿元,增长25.6%。
全市渔业生产克服气候、新休渔制度实施等因素影响,保持较好势头,水产品产量141.95万吨,比上年增长8.3%。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审查结果(5篇模版)第一篇: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审查结果关于江苏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2012年2月10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大会提出的《关于江苏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江苏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各代表团进行了审查。
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会同有关委员会初审的基础上,根据会议期间代表们的审查意见作了进一步审查。
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2011年,面对国际宏观环境新变化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紧扣主题主线,全力做好稳增长、转方式、抓创新、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的各项工作,推进全省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年度计划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同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转型升级任务十分艰巨,生产要素制约比较突出,企业融资难普遍存在,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物价涨幅超过预期。
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切实加以解决。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贯彻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体现了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计划安排符合江苏实际,有利于坚持稳中求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江苏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论述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体现及2012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第一篇:论述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体现及2012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论述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体现及2012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一.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体现:a.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
是主动调控的结果,适度平稳的回落,仍保持较高的增长质量和效益。
B.物价涨势得到有效遏制。
2011年CPI值7—12月下落。
C.经济调整进一步推进。
我国粮食产量增长4.5%,实现“八连增”标志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
D.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利润继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结构继续改善;房地产开发呈回落态势,商品房销售增速回落;市场销售平稳增长,汽车销售回落幅度较大;进出口保持较开增长,外贸顺差继续收窄;货币供应量平稳回落,新增贷款有所减少;市场物价同比上涨,7月份后同比涨幅连续回落。
E.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增长;医疗卫生保障措施加强等等。
二.2012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2011年,全球经济风起云涌,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美国经济陷入高失业、高负债的困境,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国内方面,尽管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运行态势,但是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回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仍然突出。
近期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2可谓是充满危机与挑战的一年。
如何“危”中觅“机”,实现“稳中求进“的增长态势,是上至整个国家,小到每个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2011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年份,2008年由华尔街掀起的金融海啸余波未平,发源于地中海的欧债危机又平起波澜。
全球经济从2008年起一直未能走出衰退的阴影。
为了挽救下滑的经济,各国都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中国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最引人瞩目。
起步良好亮点不少粮食八连增、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94万人“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遭遇的国内外环境,用复杂多变、困难重重来形容,毫不为过。
在“软着陆”、“硬着陆”的种种猜测中,年终算账,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9.2%、居民消费价格(CPI)全年上涨5.4%。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1月17日表示:“取得这样的成绩应该说非常不容易!”盘点2011年中国经济,除了实现9.2%的平稳增长,亮点还有不少。
一是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
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加之农业气候条件总体偏好,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上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连续八年增产,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
二是经济效益较好。
2011年,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均实现较快增长。
2011年1—11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4.4%。
三是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1.4%,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比城镇居民高3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94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110%。
全年农民工总量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
【GDP增速】符合调控目标仍在正常区间GDP的逐季回落也有我们主动调控的因素,“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是7%2011年,中国经济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增长逐季回落。
分季度看GDP增速,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
怎样看待经济发展的这种态势?马建堂认为,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仍在继续,发达经济体复苏步履维艰,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仍然不断发酵和扩散,新兴经济体增速回落和物价上涨交织在一起。
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1%。
GDP总值以及增速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6.6%。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0%。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1%。
农产品(11.73,0.15,1.30%)生产价格[3]上涨16.5%。
2011年CPI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逐步增加。
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为52个,比1月份增加49个。
商品住宅价格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
全年农民工[4]总量为25278万人,比上年增长4.4%。
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长3.4%;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增长5.9%。
城镇新增就业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181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338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3009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5.1%。
外储增速全年公共财政收入[5]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其中税收收入89720亿元,增加16510亿元,增长22.6%。
上海2011年经济运行状况评估2012年经济形势分析2011年,是上海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较大的多事之年。
上海积极应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积极贯彻与落实国家一系列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积极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各项举措落到实处,使全市经济经历恢复性增长后进入转型期的常态化发展,按照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
一、2011年上海经济运行状况评估2011年上海经济运行的特点是: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经济增长仍能保持8-9%的增长,这是转型期间经济增长的正常水平;经济转型发展有所起步,但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制度安排尚不匹配,这是转型期间必须努力做好的基础性与保障性工作。
(一)经济增长有所放缓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国内宏观调控力度加大以及自身结构调整等因素叠加的影响,2011年上海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放缓。
从已公布的数据看,前三季度上海GDP增长8.3%,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增速分别下滑了0.2和0.1个百分点,比全国9.4%平均增速低了1.1个百分点,也低于长三角16个城市10.9%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
在全国31个省份地区中的GDP增速排名中上海位居倒数第二,仅比北京高了0.3个百分点,比沿海地区的浙江、广东、江苏等省分别低1.2、1.8和2.9个百分点。
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GDP增速排名中上海位居倒数第一,是增速低于两位数的两个城市之一。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上海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同遭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困难的2009年接近,但经济运行并没有出现当时那种大幅度波动的现象,整体表现较为平稳。
1、工业增长逐步回落今年以来,上海工业增长在去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呈现前高后低、增速回落的态势。
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累计增幅已经从今年1-2月12.6%,下降到1-11月的7.1%;工业单月增幅也已经从最高的13.5%,下降到11月的3.3%。
从产业领域看,对工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是钢铁、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等重化工基础行业。
2011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12年展望(下;课题组;11月4日)文章作者:课题组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三、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1.正确看待经济增速小幅下降经济增长受宏观政策和短期需求变化影响,更取决于特定发展阶段的潜在增长水平。
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达到11.2%,即便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为严重的2009年也超过了9%。
部分人因此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处在10%以上才是正常的。
其实,我国需求结构、人口结构、劳动力供求等经济基本面因素正在发生变化。
上半年,东部发达省市经济增长明显回落,基础设施投资的潜力和空间也在缩小,这很可能预示着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
经济增长重回“十一五”时期高增长,既不符合“十二五”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也不应成为政策追求的目标。
从日本、韩国的经验看,一旦潜在增长率下台阶,扩张性政策并不能拉高增长速度,反而会积累新的风险。
从中长期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已经不是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和外延式增长所能解决的,必须从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通过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同时,加快我国增长动力从以要素投入为主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转变。
2.促进房地产市场回归正常发展轨道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潜在风险也在增加。
一方面,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已连续18个月高于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待售房销售压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资金状况总体趋紧,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已连续15个月高于商品房销售额增速,且融资难度增加。
目前全国城镇房价收入比低于1998年以来的均值水平,部分房价明显偏高、商品房供应量较大的城市,房价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出现全国性房价大幅回落的可能性较小。
另一方面,目前已经形成了地方财政高度依赖、银行较大程度依赖土地和房地产行业的格局,以及民间信贷介入房地产业很多,短期内房价如大幅下降,将会打破财政、金融系统的脆弱平衡。
国内外房地产市场大幅波动的教训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投机性购房占比过高,是房地产市场积累泡沫的深层原因。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CHEMICAL TECHNOLOGY世界经济论文《2011年中国经济回顾与2012年展望》姓名:张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国贸1007学号: 1005101832011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12年展望摘要:受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的共同影响,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呈温和回落态势。
有两大因素将影响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一是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二是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内生性紧缩。
尽管宏观经济政策会适当放松,但无法抵消这两大压力的影响,宏观经济将会继续调整。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居民收入。
从经济周期波动的态势看,2011年我国经济是在新一轮周期的适度增长区间运行从基年经济增长率的位势看,2011年的起点较高,继续加速上升的空间不大。
宏观调控的侧重点是使经济走稳,主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10.3%,位势较高,“十二五”时期继续加速上升的空间不大。
宏观调控的侧重点是使经济走稳,防止各地借“十二五”开局之年盲目大干快上,防止借领导班子换届之机大搞“政绩工程”,防止整个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努力保持国民经济在适度增长区间平稳运行。
为此,2011年宏观调控首先使经济增长率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恢复性大幅回升向适度增长区间平稳回落。
进入2011年后,这一正常、平稳的回落过程却被中外一些人士解读为中国经济已处于滞胀状态,或面临滞胀风险,或将陷入“硬着陆”,经济增长率有可能降到8%以下。
这些解读是不符合实际的。
说中国经济已经陷入或可能陷入滞胀的主要依据是两个指标:一是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近两个月连续回落;二是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同比增长率4月比3月回落了1.4个百分点。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的27个月中虽有几次在51%至56%的区间小幅波动,但连续处于临界点(50%)以上的扩张区间。
24 | ECONOMY文/张立群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
总体看,我国经济仍处于由危机应对向常规增长转型的过程之中,也正在开始由传统发展方式向新的发展方式转型。
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在不断调整、退出,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以居民家庭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行为调整为基础的发展方式转型正在逐步推进,家庭购买活动和企业转型升级活动对消费、投资增长成为深层次决定性因素。
决定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相互消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
2011年经济形势分析1.价格涨幅高位回落2011年上半年,价格同比涨幅持续提高。
CPI同比涨幅1〜7月份依次为4.9%、4.9%、5.4%、5.3%、5.5%、6.4%、6.5%。
与2009年-0.7%,2010年3.3%的同比涨幅比较,CPI我国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平稳降低——2011年经济形势回顾及2012年经济形势展望2010年1月-2011年7月CPI、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涨幅走势图(%). All Rights Reserved.ECONOMY | 25涨幅提高十分明显,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比较广泛的关注。
价格较快上涨,是经济转型过程面对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防止经济增速过度下降,2008年四季度开始我国采取了“一揽子”计划,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迅速有效地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并取得了成功。
与此同时也使货币供给量增加较多。
2009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6万亿元,是2008年的两倍以上(2008年新增人民币贷款4.2万亿元)。
随着贷款的快速增长,广义货币供给量M2余额由2008年末的47.5万亿元迅速增加到61万亿元,年末M2余额与当年名义GDP的比值由2008年的1.51提高到1.79。
2010年末M2余额进一步增大到73万亿元,与名义GDP的比值进一步提高到1.82。
货币供给总量明显偏大,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比较突出,对价格形成了较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