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 语文三年级下册《带雨的花》教案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5
荷叶伞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懂得主动关爱别人和珍惜被爱都是幸福快乐的;懂得要做一个不仅外表美而且心灵也要美的学生。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
2、理解关爱别人和珍惜被爱都是幸福快乐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要来检验一下预习的效果。
在荷叶姐姐伞下躲雨的字词宝宝你认识吗?【出示本课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师1:你们读得真不错,看来课下都认真预习了。
师11:嗯,读得还不错,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争取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确。
【出示本科字词:带上拼音】生齐读字词。
师:好了,我们一起把字词宝宝送回家,看看课文读得怎么样?要求做到:正确流利、声音洪亮。
老师先要问问大家这篇课文共分为几段?生:5段。
(指出下雨了虽然只有三个字也是一个段落)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读2遍【课件出示全篇课文】下雨了。
荷叶姐姐像一把翠绿的伞站在池塘里。
一条小鱼游过来,躲在她的伞下。
一群蜻蜓飞过来,躲在她的伞下。
一只青蛙跳过来,躲在她的伞下......荷叶姐姐为别人遮了雨,自己却淋湿了。
雨停了。
阳光照在荷叶姐姐的伞上,亮闪闪的,那是荷叶姐姐在高兴地眨着眼笑呢!师:听着大家读得,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认真听,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荷叶姐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范读。
A生:【荷叶姐姐非常漂亮。
荷叶姐姐非常善良。
荷叶姐姐非常爱护小动物。
荷叶姐姐非常爱帮助别人。
荷叶姐姐为小动物们遮雨,自己却淋湿了……】学生可能会说到这些,然后顺势提出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回归文本。
B生:【我知道下雨了。
我知道荷叶姐姐像一把翠绿色的伞。
我知道小鱼、小青蛙、蜻蜓在荷叶姐姐伞下躲雨。
荷叶姐姐淋湿了……】学生可能会说到这些,然后顺势导入:同学们听的真认真,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荷叶姐姐长的什么样?【课件展示:出示课文1、2段】下雨了。
三年级语文下册《带雨的花》优质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花朵的美丽和活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带雨的花的喜爱之情。
通过观察图片,学生能够发挥想象,描绘出带雨的花的美丽画面。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生字词,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带雨的花的喜爱之情。
学生能够发挥想象,描绘出带雨的花的美丽画面。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美好画面。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课堂参与度。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带雨的花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板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展示带雨的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花朵的了解和喜爱。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4.3 合作探究学生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花朵的美丽画面,发挥想象,进行描绘。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带雨的花的喜爱之情,分享自己的感受。
4.4 课堂小结教师强调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五章: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内容,试着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花朵的美丽。
学生进行亲子阅读,家长协助孩子理解课文,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在课堂学习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记录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6.2 终结性评价课后,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3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带雨的花》教案教学目标:1. 能正确读出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意思。
2.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生词、短语和句型。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朗读课文。
2.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短语。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较抽象的概念,如“射雨的枝”,“绿的台”,“噼里啪啦”。
教学准备:课文《带雨的花》,课文图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使用图片或物品,引起学生对雨的兴趣,问学生雨的形状、颜色、声音等,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呈现课文(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介绍课文主题,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课文是关于雨的。
2. 教师给学生展示课文图表,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
3. 教师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跟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文理解(1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常识问题,如“花朵需要水吗?”、“雨对花有什么好处?”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 教师解释并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短语,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并提高听说能力。
四、朗读练习(10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练习,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
2. 学生进行小组朗读练习,互相纠正发音错误。
五、课文拓展活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雨滴,并让学生描述雨滴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2. 学生可以用彩笔或彩纸制作自己的“带雨的花”画,并在画上写上自己对雨的感受。
3. 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制作的画和对雨的感受。
六、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复习学习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观察雨滴的形状、颜色、大小,并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学生可以创作自己的小故事,描述花朵如何“带雨”。
安全注意事项: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活动时,要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使用尖锐的工具。
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室内外的安全,避免滑倒或受伤。
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带雨的花》执教者苏玉斌执教者所属教材目录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教材分析《带雨的花》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金波的一首优美的儿童诗,诗歌语言精美、节奏感强,情节生动形象,体现了儿童贪玩、善良和懂事的特点和纯真的情感。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是想通过学生学习这首儿童诗来了解儿童诗特点和儿童自身的特点,进而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学情分析由于诗的朗朗上口,学生很爱读诗,学生接触过很多诗,第一课《春的消息》就是金波的作品,但是对如何理解诗并没有掌握方法,所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诗,边读边想象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画面美。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会读“顿、疼、诱、谅”拓展“偷”“诱”的形近字掌握生字词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诗歌内容并想象诗歌画面,通过抓关键词体会人物内心情感变化,了解人物特点,进行有感情朗读。
拓展诗歌金波其他儿童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金波的儿童诗,品读儿童诗,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1、在读诗的基础上,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画面美2、学习品读儿童诗。
难点在读诗的基础上,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画面美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儿童诗,课前以学过的《春的消息》引入,课后补充了金波的《红蜻蜓》和《狗尾草》,拓展学生阅读量、课中找重点句子重点指导朗读。
“读”作为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也是一种语言实践。
本课教学过程以读为主,渗透了字词的学习和积累,的字短语和动宾短语的积累,诗歌小节的确定、句子标点等语言实践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读诗歌,导入新课(3分钟)1、出示《春的消息》2、出示图片和题目3、板书课题今天老师带来一首优美的儿童诗,谁来美美地读一读。
这是我们学过金波的儿童诗《春的消息》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优美的儿童诗《带雨的花》板书课题《带雨的花》生读诗歌生书空课题诗歌导入了解作者激发兴趣二、再读诗歌,认读生字(5分钟)1、自由读诗歌,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2、拓展同偏旁生词(疼痛标红色)3、积累的字短语短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确,读通顺,注意生字词接下来检查生词认读情况指名读准:顿、疼、诱、谅生字教学:偷、躲“偷”字换一换偏旁可以变成哪些字?(偏旁不同、意思就不同我们用换一换的方式可以认识更多字。
三年级语文下册《带雨的花》优质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内容分析1.1 课文背景《带雨的花》是一篇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通过描述带雨的花朵,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1.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对春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1.3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问答法、分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花朵实物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设计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印象,引出本课《带雨的花》。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合作和表达能力。
3.5 总结拓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和意境,进行拓展思考。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理解与表达能力通过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4.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绘画作业,让学生表达对春天的感受,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创造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准备5.1 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的图片和花朵实物,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
5.2 课文文本准备课文《带雨的花》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5.3 花朵实物准备一些花朵实物,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增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六章:教学反思6.1 教学效果评价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参与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6.2 教学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19 带雨的花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儿童生活教材分析:《带雨的花》是一首叙事诗,它写的是纯真的童心。
童心因纯而真,因善而美,这首诗是一首自由与生命的礼赞。
诗的第一句就写出了孩子的率真:“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开篇就将孩子纯净透明的童心捧到了读者眼前。
第一小节首先概述“我”因为受到美好世界的诱惑而偷偷跑出家,尽情地玩耍。
第二、第三小节具体地讲了“我”淘气地追赶蝴蝶,好奇地看叔叔钓鱼,看爷爷捉虾。
第六小节写出了“我”淘气后的心虚和害怕。
文中字字洋溢着童心,体现着诗人对儿童精神生命的重视。
整首诗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很容易使人产生音乐的美感。
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深沉的爱:一是对母亲的爱,在担忧“挨一顿打,还是一顿骂”时,还想着给妈妈采一束带雨的花;二是对生活的爱,“妈妈最爱带雨的花”;三是诗人对儿童的爱。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就是给学生打开一扇童真的世界,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的美,让他们受到美与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1.多种形式朗读诗歌,达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这首诗歌与孩子的生活非常贴近,需要孩子在读中感悟,边读边议,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此激发孩子们读诗的兴趣,感受诗的韵律美,享受美好的儿童诗的润泽。
重难点分析:●课文中有几个字例如“诱”“躲”等比较难写,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留意这些字,并能通过查字、词典理解它的意思,以便更好地记忆,也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在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时,教师应充分地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图片放映等多种形式进行美读,并及时指导背诵,由此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边读边议,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带雨的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带雨的花》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学会运用汉字“水”、“花”、“雨”等进行词语组合及拼音文字的书写。
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带雨的花》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1.导入(10分钟)1.介绍本节课教学内容,出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2.师生共读课文《带雨的花》,准确把握故事情节,并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自由谈论。
2.学习(30分钟)1.词语解释:教师介绍“水”、“花”这两个汉字的意义和书写方法。
2.课文理解:“带雨的花”是一篇关于生命和大自然的故事,学生要认真听课、理解文章,思考文章中道理所在。
3.练习拼读:教师以段落为单位读出课文,学生在听讲的同时,跟读和拼读。
3.对话(20分钟)教师和学生以课文为背景,进行情景对话,学生通过表演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输出(20分钟)1.绘图表达:“带雨的花”中,花与雨的关系很重要,学生可形象地表达花与雨的关系,绘制自己心目中“带雨的花”图画。
2.书写练习: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书写汉字“水”、“花”和“雨”。
四、教学评估1.教学中教师实时反馈学生的理解情况,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绘图表达、书写练习成果评估。
五、教学后记对于三年级下册《带雨的花》这篇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展开,例如基础知识的讲解、对话、绘图表达、书写练习等方式。
同时,课程以让学生深入体验花与雨的关系,将自然与人类生命进行联结,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想象能力,让学生深入感受自然界与生命的美好,从小树立对生命尊敬和珍爱之情。
小学语文冀教版第六册第19课带雨的花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谅、诱”等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偷、请、躲”等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享受美好的儿童诗的润泽。
4、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的美,受到美与情感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在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文字的同时,体会这样一个顽皮的孩子,感受到妈妈对我们的爱。
(二)教学难点:充分的调动起学生们的生活积累的同时,并且让想象插上翅膀,体会到妈妈对我们的爱的同时并把它幻化成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回报她。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2、师:“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课件展示《带雨的花》)2、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师:瞧,多可爱的雨点儿啊,今天和雨点儿一起来的还有好多的生字朋友呢!你们就认识一下吧!)4、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诱饵”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尽情”、“香甜”、“原谅”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5、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来品味。
重点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有哪些体验和诗中的“我”是一样的,比如你有没有偷偷跑出去玩耍的经历,玩得怎么样?开心吗?要回家的时候你担心大人责备吗?4、整体回顾全文,美读中品味诗中所蕴涵的情感。
5、欣赏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带雨的花》是儿童作家金波的一首叙事诗,诗歌描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到大自然中尽情玩耍,又爱妈妈,不忘给妈妈采朵带雨的花,又怕回家挨打的愧疚心情。
它写的是纯真的童心,童心因纯而真,因善而美,是一首自由与生命的礼赞。
诗的第一句就写出了孩子们的率真:“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开篇就将孩子纯净透明的童心捧到了读者眼前。
第一小节首先概述“我”因受到美好世界的诱惑而偷偷跑出家,尽情地玩耍。
第二、三小节具体的讲了“我”淘气的追赶蝴蝶,好奇的看叔叔钓鱼,看爷爷捉虾。
第六小节写出了“我”淘气后的心虚与害怕。
整首诗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很容易使人产生音乐的美感。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带雨的花》体现着诗人深沉的爱,一是对母亲的爱,二是对生活的爱,三是诗人对儿童的爱。
诗歌的每一个字都洋溢着童心,都体现着诗人对儿童精神生命的重视。
结构图示:带第一小节:我不听话跑出家尽情玩忘了回家真雨第二、三小节:追蝴蝶看垂钓要鱼虾善的第四、五小节:想妈妈摘带雨的花花第六小节:心虚害怕美教学建议:金波先生的这首叙事儿童诗,写的是纯真的童心及文字后面的真与善良。
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品读诗歌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可以通过“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
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有哪些体验和诗中的“我”是一样的,把自己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进而产生共鸣,并把自己体验到真情实感读出来。
由此激发孩子们读诗的兴趣,并感受美好的童心。
最后设计:如果你就是那位妈妈,望着雨中那把带雨的花,会怎样对待您的孩子呢?让孩子们写一写,拓展思维,积累实践。
《带雨的花》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5个生字,会写“偷、躲”等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品读诗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诗歌中孩子的感情,让学生受到爱与美的情感熏陶。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带雨的花》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带雨的花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带雨的花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的方式,感知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带雨的花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带雨的花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带雨的花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带雨的花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3. 理解课文:(1)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组词。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1)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带雨的花。
(2)让学生选择一种花,了解其生长过程,下节课分享。
2. 课后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认识不同的花,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
(2)邀请家长参与,开展“我是小小园艺家”活动,让学生亲手种植一种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带雨的花》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花的生长过程,以及花朵与雨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花朵与雨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花朵的生长过程,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会关爱动植物。
(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懂得节约用水的意识。
(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花的生长过程,以及花朵与雨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花朵与雨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花,引导学生观察。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花的认识和喜爱。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感。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3. 小组讨论:(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花朵与雨水的关系。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看法。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五、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在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方面,部分学生仍需加强。
在课后,教师应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学会关爱动植物。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教学: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带雨的花》教案第二课时知识与技能目标:1.准确流利的诵读诗歌。
2.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2.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品读诗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诗歌中孩子的感情,让学生受到爱与美的情感熏陶。
2.激发孩子读诗的兴趣,与诗中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重点:品读诗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诗歌中孩子的感情,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激发孩子读诗兴趣,与诗中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继续学习。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波爷爷的诗《带雨的花》,这首诗真美,把你我都深深的陶醉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带雨的花》。
1.这首诗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复习上节课的字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欣赏《带雨的花》示范朗读。
2.《带雨的花》分节指名读课文,学生进行评价,并及时纠正字音。
三、深入文本,精读感悟。
自读课文,想一想,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文中画出相关词句,小组内读一读、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谈自己的理解来读;还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自己的体会,投入角色去读。
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重点抓住几处深入品读:①你有没有偷偷跑出去玩耍的经历?玩得怎样?开心吗?(谈偷偷跑出家的经历和心情,去体验轻手轻脚,小心翼翼、快速溜走的紧张神色和心理;注意“穿过、走过”的不同节奏,体验在大自然中自由、尽兴、忘我的感情,指导孩子们体验朗读。
)②蝴蝶躲进小花,我为什么不愿意捉它?这是个怎样的孩子?(个别读、学生合作读,感受香甜的家带给我们的温暖,转换角色,读出小孩子的善良与爱心。
)③小鱼与豆荚的生动比喻、诱饵对小虾的诱惑,体会对这些可爱生命的呵护与喜爱,多么纯洁、天真的孩子啊!冒雨为妈妈采来大捧鲜花,却是那么开心,多么善解人意、深爱妈妈的孩子啊!④对比朗读,体会不同心情,语气表现的不同。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带雨的花》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花的特点以及与雨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花与雨的关联。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发现花与雨的关联,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花与雨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内容。
(2)准备好课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花与雨的关系。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花和雨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学生讨论生字词,教师解答疑问。
3. 理解课文(1)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花与雨的关系,并进行讨论。
4. 实践与应用(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花与雨的场景。
(2)学生用学到的新词新句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大自然中的花与雨,写一篇小作文。
2. 课堂作业:(1)完成生字词练习。
(2)绘制一幅花与雨的图画。
六、教学反馈与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发言,主动分享。
(2)评价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情感表达和语音准确性。
19 带雨的花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儿童生活教材分析:《带雨的花》是一首叙事诗,它写的是纯真的童心。
童心因纯而真,因善而美,这首诗是一首自由与生命的礼赞。
诗的第一句就写出了孩子的率真:“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开篇就将孩子纯净透明的童心捧到了读者眼前。
第一小节首先概述“我”因为受到美好世界的诱惑而偷偷跑出家,尽情地玩耍。
第二、第三小节具体地讲了“我”淘气地追赶蝴蝶,好奇地看叔叔钓鱼,看爷爷捉虾。
第六小节写出了“我”淘气后的心虚和害怕。
文中字字洋溢着童心,体现着诗人对儿童精神生命的重视。
整首诗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很容易使人产生音乐的美感。
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深沉的爱:一是对母亲的爱,在担忧“挨一顿打,还是一顿骂”时,还想着给妈妈采一束带雨的花;二是对生活的爱,“妈妈最爱带雨的花”;三是诗人对儿童的爱。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就是给学生打开一扇童真的世界,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的美,让他们受到美与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1.多种形式朗读诗歌,达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这首诗歌与孩子的生活非常贴近,需要孩子在读中感悟,边读边议,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此激发孩子们读诗的兴趣,感受诗的韵律美,享受美好的儿童诗的润泽。
重难点分析:●课文中有几个字例如“诱”“躲”等比较难写,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留意这些字,并能通过查字、词典理解它的意思,以便更好地记忆,也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在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时,教师应充分地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图片放映等多种形式进行美读,并及时指导背诵,由此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边读边议,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关于作家金波的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一)教师板书课题:带雨的花。
学生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金波的作品,例如《春的消息》。
(二)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作家金波的资料。
(三)教师针对学生介绍资料的情况加以总结及补充。
课件出示作者介绍二、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1.自由读课文,遇到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达到读正确、读流利。
2.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二)教师检查初学情况。
1.出示词语:原谅、诱饵、鱼缸、疼痛、一顿、小偷、请求、躲藏、叔叔、小虾。
2.学生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3.出示生字:缸、偷、请、谅、躲、叔、诱、虾、疼、顿。
4.学生齐读,指名领读。
5.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全班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出示课件交流预设:课文讲述了“我”偷偷跑出了家的经历。
学生还可以说得更具体一些。
“我”去追赶蝴蝶,在湖边看叔叔钓鱼,看爷爷网小虾,在雨中采野花……三、指导书写。
本课大部分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所以要注意书写时笔画间的紧凑。
1.偷、请、谅、诱、虾、顿在书写时注意都是左窄右宽。
2.躲、叔在书写时注意左右宽窄差不多。
3.疼字是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四、小结五、作业:1.积累生字词。
2.流利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带雨的花》。
(出示课题)2、师:请大家回忆一下,金波老爷爷的这首叙事诗主要写了什么?(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回忆诗的主要内容)3、师:是呀,金波爷爷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小姑娘偷偷跑出了家,尽情地玩耍的情景,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呢?那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个充满童真的世界,请同学们打开书99页。
二、品读文本,情感体验。
(一)师: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1.小声读课文,思考: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在文中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思考完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二)学生汇报,教师指导朗读,在读中品位情感。
交流预设:1.学习第一小节。
(1)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偷偷地”、“尽情”、“忘记”等词语进行理解。
(2)联系实际,谈一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偷偷的跑出过家?你跑到哪里去玩了什么?在玩的过程中心情怎样?谁愿意把你的经历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师:那你也是“尽情”地玩了,怎样理解“尽情”?(自由自在,忘记了一切。
)(学生谈自己偷跑出家的经历,说出自己当时高兴的心情。
)(3)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4)小结:文中的孩子是一个贪玩的、不听话的、淘气的、无忧无虑的孩子……2.学习第二、第三、第四小节。
师:从儿、三、四小结中你能看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1)教师重点抓住“香甜”、“鲜嫩”、“蹦蹦跳跳”等词语,抓住“我去追赶蝴蝶,它躲进了一朵小花。
”“我向叔叔要一条小鱼,向老爷爷要一条小虾,我保证不会吃掉它们。
”引导学生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小结:“我”是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热爱小动物的孩子。
3.学习第五、第六小节。
(1)第六小节“我想起,妈妈最喜欢这带水珠儿的鲜花。
”(2)文中还有其它语句提到“带水珠儿的花”吗?为什么使用的标点不同呢?边读边体会文中小姑娘的心情。
(3)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下雨了,联系“又疼又麻”,“一把又一把”,还想着给妈妈采一束带水珠儿的鲜花,‘我’是多么爱妈妈呀!)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我”太贪玩,以至于下雨了才想起家。
下雨了“我”还想着给妈妈采一束带水珠儿的鲜花,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爱妈妈的孩子。
4.学习第七、第八小节(1)师:“我是个不听话的孩子,我会挨妈妈一顿骂,甚至一顿打?”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时的心情如何?(2)学生述说自己的经历。
引导体会出“我”在做错事后的心虚和害怕。
(3)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5、总结板书师:是啊,文中的小姑娘就是这样一个淘气、贪玩、有爱心的孩子。
看,多美的花,多美的诗啊,在这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尽情地播撒自己纯真的童心,一切真是太美好了。
三、情感朗读,加深理解。
(一)学生练习朗读,形式可以多样。
可以自己读,可以同桌读,也可以小组合作读。
(二)扮演文中不听话的孩子,伴着音乐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课件出示(三)试着背诵诗歌。
四、补充金波其他作品。
(一)阅读《雨》、《红蜻蜓》两篇文章。
课件出示两篇文章(二)体会其中与课文的异曲同工之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出示课件(一)小练笔:回到家里,“我”会挨妈妈一顿骂,甚至一顿打吗?如果你是那位妈妈,你会怎样对待孩子呢?代替妈妈给孩子写几句话吧。
(二)阅读金波其他作品。
师:金波被称为“为孩子写诗的人”,他的诗深受儿童喜爱,是适合我们少年儿童阅读的理想作品。
向大家推荐两首他的诗:《花的梦》《风筝》,请同学们课下读一读,看能从中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并试着把自己的经历也写成一首小诗,说不定你也会成为一名大诗人。
百度知道 > 文化/艺术现代诗歌作家金波介绍及现代诗歌作品悬赏分:20 |解决时间:2007-11-22 06:27 |提问者:55447711最佳答案原名王金波,男,生于1937/7/1,汉族,河北冀县人。
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
历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
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诗集:《回声》、《会飞的花朵》、《我的雪人》、《金波儿童诗选》、《绿色的太阳》、《红苹果》、《雨铃铛》、《在我和你之间》、《金波儿童诗集》、《林中月夜》、《风中的树》、《我们去看海》(十四行儿童诗集)等;童话集《小树叶童话》、《窗外飘进一朵云》、《踢拖踢拖小红鞋》、《金波童话》、《眼睛树》、《金海螺小屋》、《影子人》等;歌词集《林中的鸟声》、《金波诗词歌曲集》散文集《妈妈的爱》等作品。
《春的消息》获中国作协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快乐的节日》获全国第一届幼儿图书二等奖;《会飞的花朵》获中国新时期优秀少儿文艺读物一等奖;《在我和你之间》获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等八部委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林中月夜》获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带雨的花》教学反思今天,我讲了第十九课《带雨的花》,这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金波写得一首叙事诗,它写的是纯真的童心。
我们在诗中体会到了诗人炽热饱满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而优美、感情细腻而真挚,体现了一个孩子的率真、善良、有爱心……由于这首诗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些事都是这些孩子们曾经做过的,因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因为诗歌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他们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产生情感共鸣。
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体会人物内心,让学生与课文人物产生共鸣。
然后通过朗读使学生受到美与情感的熏陶。
由于《带雨的花》隶属于第四单元——儿童生活单元,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童年生活里的无穷乐趣,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笔去抒写生活。
托尔斯泰说,艺术的功用在传染情感。
让我们把美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田里吧。
这首诗歌与孩子的生活非常贴近,需要孩子在读中感悟,边读边议,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诗歌《带雨的花》,就是金波走在回返童年的路上所拾到的一束花。
那是他和母亲的一段真实的往事,那时他在过暑假,听到外面小朋友的招呼,就按捺不住跑出去玩。
为了能真正走进诗歌的意境,我认真研读教参和金波先生的诸多资料,搜集相关图片,自己制作课件。
当我真正走入金波内心的时候,就开始了解生命和爱的内涵。
我要让学生在童年生活中感受无尽的快乐,感受童心的真善美。
把学生们带入诗的熏陶中,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享受美好的儿童诗的润泽。
课前准备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金波这个人,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同时也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本节课采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方式,通过对“‘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个问题的深入剖析,充分理解课文,从而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课文第一小节、第六小节、第八小节中的重点语句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小节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重温偷跑出来玩的快乐、尽情与无拘无束,感受童年生活的无穷乐趣。
第六小节感受在雨中仍能想起妈妈最喜欢这带水珠儿的鲜花,因为能送给妈妈鲜花的高兴心情。
第八小节联系自己的经验,感受“我”因为偷跑出家玩耍而怕妈妈责打的心虚、害怕,也有希望妈妈看到我手中的带雨的花,而不责打“我”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