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河乡原生态民歌基本情况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尹明军 5/12 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弘扬中华民族与艺术的源泉。
同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欧美文化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冲击太大了,加强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拯救、挖掘、弘扬祖国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一、原生态民歌的意义(一)原生态民歌本身的艺术魅力原生态民歌在舞台形象上都有固定的模式,色彩亮丽,各具特色。
其次,各民族都具有超凡的声音魅力,她们或高亢飘逸或深沉沧桑,都充满着原生态的乡土野性气息。
(二)原生态民歌有助于人们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原生态民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内容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覆盖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
(三)原生态民歌具有史书般的作用许多原生态民歌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一部史诗,记录了某个民族的变迁,在文化、历史、社会、哲学、审美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四)原生态民歌是中国民族声乐创作的源泉我国专业的声乐作品创作是在我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创作技法而创作的。
综上所述,民歌自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民歌本身所具有的很多传统文化也使其显得极为珍贵,同时民歌直接反应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是人民生活的亲切伴侣,社会斗争中的武器,是交流情感、传播知识的工具,也是认识一个民族的情感、性格、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在音乐创作方面,民歌作为一种原始资料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一)认清现状是原生态民歌传承与发展的前提条件1、原生态民歌存在生存危机(1)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2)原生态民歌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3)原生态民歌难以进入音乐课堂2、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现状良好根据专家学者的观点,原生态民歌的生存在一定程度上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而不断地受到威胁。
(二)保护是原生态民歌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环节(三)原生态民歌的发展1、原生态民歌在国内的发展(1) 打造树立民歌品牌(2)利用原生态民歌创作新民歌2、原生态民歌在国外的发展三、结论原生态民歌是我国传统音乐的精髓,是穿越数千年时光流淌至今的中华音乐血脉,为了不在我们这一代中断、干涸,我们应竭尽全力来保护她、传承她。
大 众 文 艺185民间艺术研究清江是湖北省境内仅次于汉江的一条长江支流,发源于湖北省利川市齐岳山,流经利川、咸丰、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鹤峰、五峰、长阳、宜都等10个县市,干流全长423公里,境内土家、苗等少数民族人口占35%左右,[1]主要集中在湖北恩施地区。
因此,我们对这一区域的“民歌之乡”进行了踩点,通过对恩施市金龙坝村、1太阳河村、建始三里坝村、利川柏杨村、长阳贺家坪镇乐园等村的走访调查,2认为清江流域现存民歌种类齐全、内容丰富,流传广泛。
尤其是恩施市处于清江流域中段,其乡村古寨小桥流水、灰瓦木屋、植被葱绿、空气清新等等,都是清江流域土家族民族地区能称之为“艺术之乡”普遍所具有的生态环境特征。
因此,这一区域的人声音洪亮,一声喊出就是歌;这一地方的老人长寿,精神矍铄,肚里装的满是歌。
经调查表明,以上村寨现存民歌涵盖了清江流域土家族民歌的绝大多数种类(按传统民歌分),主要有:1.号子。
由于湖北土家族居住大巴山深处,生产方式的落后必然伴随着繁重的体力劳动。
号子便是土家人生产生活中最切实的反映,是最直接地伴随着劳动歌唱的民歌。
号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如长江流域边的湖北巴东土家族仅《船工号子》就有拖扛号子、出艄号子、捉缆号子、摇撸号子、拉牵号子。
恩施金龙坝村抬轿子、挑包谷、抬石头都有号子。
如《罗幺姐•石工号子》可以从正月一直唱到腊月,具有增强体力、协调动作的实用价值。
2.山歌。
开门见山,《一声号子打过沟》是清江流域土家人的基本生活特点,有山必有歌决定了山歌的资源丰富,如茶歌、柴歌、放牛歌、五句子歌等等,其中以五句子山歌传承最多。
仅以太阳起兴的山歌就遍布全境。
有山必有歌还注定了山歌的高亢嘹亮,山歌分高腔山歌与平腔,如建始三里乡的《太阳落坡坡背阴》就是高腔•穿山调;本区域村寨以“姐儿”起兴的《远看姐儿穿身红》、《远看姐儿穿身花》等等都是高腔山歌。
3.田歌。
也叫薅草歌,它几乎流行于全清江流域境内的土家村寨,是土家人在田头坡上劳动时为鼓干劲唱的歌。
民族声乐7级曲目民族声乐7级曲目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音乐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作为一类颇具特色的音乐,民族声乐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丰富的创作和演奏传统。
下面是关于民族声乐7级曲目的介绍。
一、汉族——《阳关三叠》《阳关三叠》是一首反映中国封建主义时代的歌曲,歌词讲述了一个士兵远离家乡,在战场上不幸战死的故事。
这首歌词婉转动人,充满感情,乐曲中配合着悠扬的琵琶声和弦乐,显得格外悲壮。
二、藏族——《卓玛拉姆》《卓玛拉姆》是一首表现了西藏农村生活的歌曲,歌词描绘了一位姑娘在田间努力的耕作,心中却时常思念自己的心上人。
这首歌曲的演唱方式主要为高亢激越的呼声和吐字,并不需要什么工具和乐器的配合。
三、蒙古族——《十三个太阳》《十三个太阳》是一首蒙古族套曲,乐曲全称为《十三马头琴打击番场表演》,是蒙古文化传统中的重头戏。
这首歌词旋律高亢华丽,由多台马头琴和喉音歌手演奏。
几十分钟的演奏过程中,演唱者时而舞动银鞍马,时而吐露激情高歌,十分壮观。
四、韩国——《阿里郎》《阿里郎》是韩国的知名民歌,歌曲以表达对阿里郎这个传统文化符号的爱戴为主。
这首歌曲的演唱方式以高声唱和轻拍太鼓为主,慢慢地引导听众进入到一种慷慨激昂的氛围中,令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
五、日本——《千本樱》《千本樱》是日本的民歌,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曲目之一。
该曲采用了日本传统乐器——箫、琵琶等,结合了现代的配器手法,演唱者用婉转清亮的嗓音演唱,将这首歌曲娓娓道来。
六、越南——《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是越南最有名且最受欢迎的音乐之一,其背景取材自古代中国诗人张继的《春江花月夜》词。
演唱者通常伴以传统乐器,如弹拨乐器和粗拨木鱼等,音乐中展现了越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七、印度——《母恩大如海》《母恩大如海》是印度的一首民歌,歌曲讲述了母亲对自己孩子的付出以及父亲辅助母亲承担养育儿女的故事。
这首歌曲的演唱方式主要以印度传统的人声唱法为主,配合着锣鼓等浓烈的音乐气氛,更为凸显了歌曲表达的情感。
故乡的太阳琵琶曲背景
摘要:
1.故乡的太阳琵琶曲背景介绍
2.太阳琵琶曲的创作背景与历史渊源
3.太阳琵琶曲的音乐特点与表现手法
4.故乡的太阳琵琶曲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5.结论
正文:
故乡的太阳琵琶曲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音乐作品,源于我国云南省的一种民间音乐。
它以独特的音乐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展现了人们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太阳琵琶曲的创作背景与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唐朝。
当时,云南地区的人民为了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家乡的思念,创作了这首曲子。
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太阳琵琶曲成为了云南地区的一种代表性音乐。
太阳琵琶曲的音乐特点与表现手法独特。
它的旋律优美、婉转动听,具有浓郁的云南地方特色。
同时,曲中运用了大量的琵琶演奏技巧,如滑音、颤音、泛音等,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太阳琵琶曲还采用了多种节奏变化和拍子转换,使曲子富有活力和动感。
故乡的太阳琵琶曲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举足轻重。
它不仅代表了云南地区民间音乐的独特风格,还传播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
多年来,太阳琵琶曲深受国内外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经典之作。
总之,故乡的太阳琵琶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以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表现手法,传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章:原生态民歌的概念与特征,首先什么是原生态民歌:原生态民歌,是我国各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由民间口头传唱、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我国的原生态民歌的作品极为丰富,主要有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如《小黄马》《辽阔的草原》。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的首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搭载了三十余首歌曲奔赴太空,其中一首就是蒙古族长调民歌《富饶辽阔的阿拉善》。
蒙古的“呼麦”:代表作《阿尔泰山颂》、《额布河流水》《布谷鸟》、还有《侗族大歌》,它极为罕见的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胜》、《嘎音也》、《嘎戏》经典曲目《蝉之歌》。
是CCTV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个人单项银奖”和“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等等然后是原生态唱法。
原生态唱法,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一个词汇。
在2004年8月山西左权举行“全国民歌南北擂台赛”以后,专家发现许多民歌不经过任何雕饰、包装和美化,他们如自然界原始状态的东西清新自然,歌声美如天籁之音。
原生态唱法就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未经过专业训练、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
因此命名为原生态唱法。
下面是原生态民歌的特征,我将它分为了六个特点。
第二章:关于青歌赛与“原生态”民歌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原生态”民歌我将它分为了三小节。
第一关于青歌赛。
青歌赛创办于1984年,是国内影响最大、最权威、最具美誉度和公信力的声乐赛事。
利用此项乐坛比赛盛事,向社会各界人士及声乐爱好者们诠释音乐的新概念、新定义、新形式,在底蕴上远远超于其他选秀性质的节目。
为中国歌坛输送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
如关牧村、殷秀梅、彭丽媛、宋祖英,韦唯、毛阿敏、杭天琪、胡月、范琳琳、王宏伟、谭晶等选手。
为中国歌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
并且首次在个人决赛中采用的分轮淘汰制,开了中国声乐赛事PK对决的先河。
第二:“原生态”民歌在青歌赛中的繁衍。
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现状及保护建议作者:马亚萍来源:《群文天地》2014年第02期随着网络电视各种选秀节目的火爆开办,也涌现出了一批原生态民歌的演唱者,让观众领略了原生态的魅力,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为原生态民歌的生存土壤和发展现状感动忧虑。
一、定义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它是一种结合民间艺术与民俗,未经商业化,有自己独特文化,保存自己独特风格的歌曲,乡土味十足,未经过任何修饰,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
这些歌曲由大众口头创作,并在流传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歌词愈加精炼,曲调渐臻完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原生态民歌的语言生动传神,它并不是将简简单单的生活语言直接拿来,而是讲究韵律、比兴等传统的诗歌创作手法,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百姓的杰作,是大众语言的精华。
二、基本内涵原生态民歌的基本内涵,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人类追求幸福美好生活通过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创造的。
第二,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自己的生活发展时情感的自然流露。
第三,是环境与生活所创造并被普遍接受。
第四,原生态民歌文化保留了民族生存过程最精炼的信息,是本土文明延续生长最基本的精神要素,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一种民间原始文化的记载,具有丰厚饱满的文化内涵。
三、现状1、在日益现代化的生活中,在商品社会时尚文化的冲击下,我们距离原生态民歌越来越远了。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很难有机会领略纯正民间歌谣的韵味,更无法真正体验具有独特审美特征的原生态民歌充满质朴个性的文化传统及其丰富内涵,因而势必形成群体价值取向的偏差。
因此,原生态民歌总是被遗忘的对象。
2、作为非物质文化遗存,原生态民歌失传最快,保存更困难,应该优先得到保护,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在对文物遗存的保护中,原生态民歌总是被遗忘的对象。
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汉语普通话的推行、流行文化的冲击,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受到破坏,一些传统民歌失去了演唱环境。
太阳河谷鲜为人知的世外秘境作者:侯朝阳来源:《中关村》2020年第09期风景绝美的太阳河高山峡谷,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分布于太阳河乡和毛日乡境内。
太阳谷拥有多个天然景点,以高原森林、高原湖泊、山地河谷等原生态自然风光为主,由情人滩、神泉井、玛尼堆、经幡塔、情人海、试心洞等12个景观组成。
千百年来,居住在古老藏寨中的人们寻冬虫夏草,食山珍野味,牧牦牛马羊,沐云雾神湖。
因尚未被旅游开发,这里堪称“沉睡在深山中的世外仙境”!金川县位于大雪山支脉和邛崃山支脉之间,是川西北高原上一颗夺目的明珠,素有“阿坝州的后花园”之称。
这里是嘉绒藏族的古老家园,是东女古国复兴的沃野桃源,也是全国闻名的雪梨产区。
我们从金川出发,一路向西颠簸了大半天,终于来到290公里外的太阳河乡境内。
时近中午,大家饥肠辘辘。
只见前方出现一个几十米长的经幡架,五颜六色的经幡和着风儿,念诵着它们亘古不变的经文,后面是几幢红色的藏族木屋。
藏族女向导说:“这是只有十几户人家的甲克村,我们就在这里吃午餐吧。
”大家欣然同意,在离木屋尚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停车,抬脚向木屋走去。
木屋大门敞开,有藏民正在家中忙碌。
见到来客,他们停下手中的活计,走到门口,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放在后背向我们微笑弯腰,点头致意,并做手势请我们进屋落座。
藏民朋友端过来一杯杯温热的奶茶,和一盘盘散发着酥油香的土豆馅烙饼等,含笑请我们品尝。
我们通过向导,向主人一家翻译说:“我们想付费品尝一餐,你们当地原汁原味的丰盛藏家宴,不知方便提供吗?”对方听了脸色有点泛红,一家人商量了片刻,才笑着点点头,去准备手抓牛羊肉和青稞酒等……餐后,见我们付的钱多了几十块。
他们过意不去,又塞了些牛肉干给大家。
告别了藏族朋友,我们继续驱车在蜿蜒山路上行驶。
窗外,黄绿色的草甸像硕大无比的巨毯,漫天平铺在半坡之上。
越野车行至一处高坡时,脚下这片太阳河谷展现出惊人之美,在阳光照耀下,竟像一条流金的长河!我们停车伫足,久久地凝望着她,不舍离去。
太阳河乡原生态民歌基本情况简介历史的年轮在岁月的长河中碾过,曾经熟悉的声音和画面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逐渐模糊,也慢慢地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流行歌曲充斥的今天,原生态山民歌——这种民族歌唱艺术却逐步走向消亡……然而,湖北省恩施市的一个群峰环绕、美丽神秘的地方——太阳河乡,原生态山民歌在这里繁荣发展,能歌善舞、勤劳纯朴的太阳儿女把她继承发扬,正把这里的山民歌唱响神州、唱响世界……一、太阳河乡情概况恩施市太阳河乡是鄂渝边陲的一颗明珠,是湖北西大门的一个边寨小乡。
这里物产丰富、山清水秀、云雾环绕、人杰地灵,在358平方公里的沃土上,2.4万土苗儿女的风姿,在大千世界尽情展示。
这里是旅游休闲胜地。
国家3A级风景区——梭布垭石林座落其中,景区内群峰竞秀,沟壑遍布,石柱高耸,鬼斧神工,景象万千,海内外的游客接踵而来。
就在梭布垭石林景区的对面,集奇、秀、险、雄于一体的李爸沟景区与梭布垭石林遥相呼应,另有一番风味。
这里是民族文化的摇篮,尤其是山民歌的海洋。
多少年来,幽居在这里的太阳儿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劳作间隙,他们以唱山民歌的方式交流情感,长幼之间、亲朋之间、情人之间都是如此。
二、山民歌的历史沿革、特点及发展情况原生态的山民歌是民族文化遗产,她的历史源远流长。
她是农民们在劳动和工作之余的一种自娱自乐的原创性很强的一种民间艺术,也是最能体现恩施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热情特点的民歌。
从专业角度来说,演唱者的水平不能达到专业水准,或许那根本称不上是演唱,但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项伟大的民族文化遗产。
鄂西山民自古就有在从事田间劳作、栽秧、薅草时用锣鼓伴唱、男子叫歌女子接唱的风俗。
山民对山歌的热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果以海洋的辽阔来比喻山歌题材的宽广、数量的众多,一点也不过分。
山歌借钟情于她的山民之口吟唱,代代相传,在农耕社会里虽经数百年而不衰。
山民受山歌的滋养教育而形成勤劳勇敢、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他们歌唱劳动,歌唱爱情,也歌唱痛苦和不平,他们伴着歌唱来到世间,也伴着歌唱走完人生的艰难之旅。
莫日格勒河原唱简谱
莫日格勒河是一首著名的民歌,原唱者是著名的歌手李汉新。
它是一首描写祖国辽阔广大的美丽河流的歌曲,描绘了河流的壮
丽景色,以及河流所拥有的力量和勇气。
这首歌发表于20世纪
50年代,那时正值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高潮时期,此曲的发表对
当时的革命热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莫日格勒河的简谱是:C G Am Em F G。
以上是曲子的六个
和弦,和弦的顺序是C G Am Em F G。
从C开始,每拍以一个和弦结束,可以在任何和弦上弹奏出任何音符。
莫日格勒河的歌词让人热泪盈眶,歌词中充满了对祖国大好
河山的热爱之情,歌词中描绘的河水活力四射,激励人们勇于追
求自由平等的理想。
歌词中还描述了河水汇集各种民族,河水流
淌在伟大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
莫日格勒河的乐曲旋律简单悦耳,充满祖国的爱国情怀,甚
至今天,它仍是学生和老师们最喜欢的歌曲之一。
莫日格勒河的
原唱简谱是一种既经典又有意义的珍贵财富,是我们爱国主义的
象征。
莫尔格勒河歌曲介绍
《莫日格勒河》是一首由王志作词、乌兰托嘎作曲并演唱的赞美莫日格勒河的歌曲。
歌曲展现了莫日格勒河这条壮丽河流的美景,以及它所激起的乡愁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莫日格勒河发源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的大兴安岭西麓,流经呼伦贝尔大草原并注入海拉尔河,是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水系的一部分。
歌曲以现代流行元素与草原元素相结合的方式,唱出了对这条河流的赞美和对乡愁的抒发。
在演唱方面,这首歌曲融合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如动人的旋律和时尚的编曲,同时又融入了草原音乐的特色,如长调、马头琴等传统乐器。
这种创新性的音乐风格为听众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音乐体验,让人们既能感受到现代音乐的魅力,又能领略到草原音乐的独特韵味。
总的来说,《莫日格勒河》是一首具有独特魅力的歌曲,它通过音乐的形式将河流的美景和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完美地呈现出来,为人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
以下是与太阳有关的民歌:
1.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由重庆音乐家金鼓作词、作曲,蔡绍序演唱的川渝民歌,歌曲诞生于重庆沙坪坝,并收录于1963年1月1日由中国唱片发行的专辑《嘉陵江上》。
该曲被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当作县歌,还被评为“世界经典民歌”。
2.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一首内蒙民歌,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儿齐飞翔等歌词组成,歌曲展现了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和平与热爱家乡的生活。
除以上与太阳有关的民歌外,我国还有很多与太阳有关的民歌,如《太阳出来照山梁》等。
论民歌的原生态与学院唱法之特点作者:颜雄心宋子龙来源:《艺海》2010年第07期唱法是依赖于不同的歌曲作品之上的,原生态唱法虽然是来自田间地头,但是也是依赖于不同的原生态作品之上的。
简单而原始的文化,往往更具震撼力,因为那是文化的根。
原生态民歌单纯、真挚,它不需要伴奏,是歌手面对于自身相关的人与物的心情用本嗓唱的,反映的精神内涵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内涵。
1,原生态民歌和现代民歌都具有民歌的一般特征一般来说,这些特征包括歌曲的取材、旋律、曲调等,语言朴实,形象鲜明,讲究字正腔圆和声情并茂。
现代民歌和原生态民歌相比,一般是在原生态的基础上加以改编,以体现时代性。
通过精心的选材,丰富发展了民歌的音乐内涵。
由于原生态民歌往往是口头传唱,所以其音乐形式大都简明朴素,曲式结构短小单~。
如云南民歌《想亲娘》,是一首中国五声音阶中的羽调式歌曲,从原始旋律来看,它是民歌中常见的二句体单乐段结构。
2,原生态民歌与现代民歌之间的相互关系现代民歌是在原生态民歌的基础上加以改编、升华,以体现现代精神;并对原来简朴的曲调加以丰富,以适应演唱的需要。
原生态民歌借鉴适合舞台表演的现代民歌的一些成功模式,逐渐登上艺术的殿堂,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一种边缘化的艺术逐渐被大众认识,一般是通过主流文化艺术的引荐,原生态民歌也不例外。
如果不是《云南印象》、《云岭天簌》等原生态舞台精品,云南的原生态音乐还只能停留在田间地头,养在深闺人未识。
但通过这些舞台精品和央视的青歌赛,云南的原生态音乐逐渐被人认知,并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同时,现代民族音乐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如它的表现力、结构等方面,对原生态音乐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现代民歌对少数民族原生态的另一种影响,就是它使原生态音乐逐渐削弱音乐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并使原生态音乐丧失其独有的演唱风格、独有的美学内涵,以及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们的区别,还是在唱法上。
学院派在唱法上是讲究科学性,那种科学的训练可以达到一些特定的效果。
信阳原生态民歌述略
常晓虹
【期刊名称】《今日科苑》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信阳原生态民歌是民间音乐文化的载体之一,在传承与演变中,既保持了本地的音乐特点,又融合了其它各地民歌特征。
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等几类。
山歌音调以五句体最为典型和代表。
号子与小调等多是二、四、六、八的偶数句结构。
【总页数】1页(P110)
【作者】常晓虹
【作者单位】河南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4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24
【相关文献】
1.信阳民歌政治意识的觉醒——信阳革命历史民歌回望
2.走进信阳品读豫南民歌张德光:信阳民歌的“辞海”
3.浅析原生态民歌——信阳茶歌的艺术特点及其文化价值
4.信阳民歌在高职院校的传承——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信阳民歌大师工作室为例
5.信阳民歌在高职院校的传承——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信阳民歌大师工作室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生态民歌种类
中国原生态民歌的种类极为丰富,主要包括山歌、号子、小调、秧歌、套曲五大类。
具体来说,中国各个地区的原生态民歌有所不同:
1. 陕北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信天游。
2. 甘、青、宁地区的“花儿”。
3. 新疆的“十二木卡姆”。
4. 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
5. 江浙一带的吴歌。
6. 赣、闽、粤交汇地区的客家山歌。
7. 云、贵、川交界的晨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
8. 藏族聚居区的鲁体、谐体民歌等。
此外,内蒙古有长、短调牧歌,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翰调、爬山调等也是我国原生态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生态唱法的价值传承与教学反思乌雅汗【摘要】二十一世纪是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商业化的意识形态影响到多个领域,文化艺术的创作风格受到很大的冲击.所以随着公众音乐良知的回苏,"原生态唱法"一词开始出现并受到广泛的关注,"原生态唱法"的价值传承与教学反思也成了社会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原生态唱法的价值传承,然后研究了原生态唱法的教学实践,为原生态唱法的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意见.【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5(000)022【总页数】1页(P33)【关键词】原生态唱法;价值【作者】乌雅汗【作者单位】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一)声乐艺术发展价值民歌在民间音乐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形式,也是民族音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民歌给曲艺、戏曲和器乐提供发展的动力,曲艺、戏曲和器乐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民歌的发展。
中国的民歌就是以歌唱为主体的综合艺术体,它与诗、舞、歌结合,与民族器乐共同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有众多的民族,各民族之间都有自身的特色,给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再加上我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特质,音乐的题材和风格不计其数,有很大的传承价值。
基于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原生态唱法有良好的基础和发展环境。
如今商业的意识形态冲击着声乐艺术领域,若想取得声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从原生态唱法入手,开发其艺术发展价值,给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方向。
(二)音乐的教育的作用音乐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最终形成一定的体系,再反映在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
原生态唱法的民歌是我国最早的音乐题材之一,在发展中有很鲜明的民族色彩,是我国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音乐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较早的《诗经》就是诗歌的一种题材,可以归类在原生态唱法中,它就是通过音乐的形式传递一种思想。
在近代的《小白菜》和《翻身小唱》等也是同样的道理,用音乐给人们传递一些教育意义的信息。
太阳河乡原生态民歌基本情况简介历史的年轮在岁月的长河中碾过,曾经熟悉的声音和画面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逐渐模糊,也慢慢地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流行歌曲充斥的今天,原生态山民歌——这种民族歌唱艺术却逐步走向消亡……然而,湖北省恩施市的一个群峰环绕、美丽神秘的地方——太阳河乡,原生态山民歌在这里繁荣发展,能歌善舞、勤劳纯朴的太阳儿女把她继承发扬,正把这里的山民歌唱响神州、唱响世界……一、太阳河乡情概况恩施市太阳河乡是鄂渝边陲的一颗明珠,是湖北西大门的一个边寨小乡。
这里物产丰富、山清水秀、云雾环绕、人杰地灵,在358平方公里的沃土上,2.4万土苗儿女的风姿,在大千世界尽情展示。
这里是旅游休闲胜地。
国家3A级风景区——梭布垭石林座落其中,景区内群峰竞秀,沟壑遍布,石柱高耸,鬼斧神工,景象万千,海内外的游客接踵而来。
就在梭布垭石林景区的对面,集奇、秀、险、雄于一体的李爸沟景区与梭布垭石林遥相呼应,另有一番风味。
这里是民族文化的摇篮,尤其是山民歌的海洋。
多少年来,幽居在这里的太阳儿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劳作间隙,他们以唱山民歌的方式交流情感,长幼之间、亲朋之间、情人之间都是如此。
二、山民歌的历史沿革、特点及发展情况原生态的山民歌是民族文化遗产,她的历史源远流长。
她是农民们在劳动和工作之余的一种自娱自乐的原创性很强的一种民间艺术,也是最能体现恩施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热情特点的民歌。
从专业角度来说,演唱者的水平不能达到专业水准,或许那根本称不上是演唱,但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项伟大的民族文化遗产。
鄂西山民自古就有在从事田间劳作、栽秧、薅草时用锣鼓伴唱、男子叫歌女子接唱的风俗。
山民对山歌的热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果以海洋的辽阔来比喻山歌题材的宽广、数量的众多,一点也不过分。
山歌借钟情于她的山民之口吟唱,代代相传,在农耕社会里虽经数百年而不衰。
山民受山歌的滋养教育而形成勤劳勇敢、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他们歌唱劳动,歌唱爱情,也歌唱痛苦和不平,他们伴着歌唱来到世间,也伴着歌唱走完人生的艰难之旅。
山民们的一生都在唱歌,民歌陪伴了山民们的一生。
山民们一代一代地走过去,山歌便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愈积愈厚。
这些山歌给我们绘制了民族风情和民族风俗的瑰丽画卷。
山民歌种类繁多,从腔调分可分为高腔山歌和平腔山歌,高腔山歌是腔调十分高亢的抒情歌,平腔山歌属优美婉转的叙事歌。
曲牌结构形式有号头、半声子、上下句、四句子、五句子、六句子、连八句、穿号子、赶号子、串句子和穿尾子等。
这里的山民歌只有较固定的曲,没有固定的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能创作出新的作品来。
唱的内容有采茶歌、砍柴歌、赶马歌、放牛歌、翻山歌、栽秧歌、薅草歌等。
爱好山民歌的当地人还把她们编撰成册,正编按其歌唱形式分山歌、小调两大类。
再按民歌的内容、社会作用并兼顾歌唱形式又分为五编。
第一编为唱山歌的歌,其中又细分为20类,如开台歌、开场歌、撩歌、请歌、约歌、谢歌、儿歌、穿号叶子等;第二编为情歌,其中又分为44类,如风情、风俗、相思、调情、童话歌等;第三编为小调,小调以言情为主兼及其他生活内容,又分为23类,如苦歌、夜曲、劳动号子、吟物、醒世、喜庆、祝贺等;第四编为长篇叙事歌,仍属情歌,因其叙事完整,篇幅容量大而单列,如“九岭十三岗”、“五里坡儿上”、“吴幺姑”等;第五编为社会生活歌,这一编反映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按反映的生活层面又分为 17类,如礼仪、好客、职业、择业、劳作苦歌、唱古人、骂歌等,特别是其中的涉性歌谣,是从另一侧面研究旧时代土家山民风俗民情的可贵资料。
这些收集的山歌九成都是人们在聆听居住于附近的山民亲口歌唱,仅有少量山歌来自于20世纪五十年代的民间手抄本。
山民歌的一个特点是贴近生活,琅琅上口,容易学习,不管是老人小孩,都可以很快就学会并跟着吟唱。
至今为止,许多山民歌仍被当地居民传唱,并且流行到许多的地方。
山民歌的历史是如此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笔可贵的财富,但是随着农耕时代的渐渐过去,诞生于农耕时代并伴随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民歌,已经走到了尽头。
作为艺术,作为过去时代的一种民族民间文化遗存,山民歌的厚重民族文化价值及认识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
随着它的逐渐消亡与流失,民族宗教委员会和文体局对它也越来越重视,最近几年来,在山民歌的诞生地——巴楚地区,举办了很多原生态的山民歌大赛和类似的活动,山民歌这个快要消亡的民族文化遗产正被重新纳入了民族文化的重建之列。
而作为原生态山民歌主要发源地的太阳河乡,当人们对原生态文化不太重视、跟着时代的潮流追赶流行歌曲的时候,这里的乡党委、政府却非常重视山民歌资源的保护、挖掘和研究,制定了发展规划,培养了大批山民歌专业队伍,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并进行重点培养和推介。
特别是近几年来,太阳河乡抢抓机遇,带领太阳儿女打破历史的沉寂,通过每年在本乡举办“土家女儿会”、开展山民歌创作、演唱比赛、到全国各地演出等方式,已把许多散发着土家泥土芳香的山民歌唱响全国,有的已飘洋过海,被《湖北日报》、《新华网》等报刊、网络多次报道。
如“土家歌王”谢小平与其夫周维寿,能对唱千首山歌,谢小平已多次到州、省及北京演出。
太阳河的山民歌经过近几年的提炼归纳后,其歌词有五个特点,一是通俗洗炼,浸透了浓郁的土家风情和山野气息,以浅平质朴的词句成功地塑造出太阳儿女的艺术形象;二是衬词特别多,体现了土家族民歌的艺术特点;三是衬词中保留着汉字记土家语的句子;四是所唱的歌词,浩如烟海,演唱中依所到之处的主人和事物依曲编词,变化万千;五是音乐独具特色,具有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较宽、节奏较自由、腔调高亢婉转、优美动听、抒情性强等特点。
太阳河的山民歌经过近几年的创作演唱,主要以《五句子歌》、《哭嫁》、《陪十姊妹》、《夜歌》等最为有名,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太阳河乡山民歌最表现其原始感染力的时候是在“土家女儿会”上。
太阳河乡是恩施市举办“土家女儿会”的一个固定场所,一年一度的“土家女儿会”在这里传承。
“土家女儿会”也就是“土家情人节”,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全乡的土家儿女都要穿上自己最喜受的盛装,一大早不约而同地来到该乡梭布垭石林共度这个节日。
女儿会上,青年男女们通过对唱情歌、悄言细语、买卖物品讨价还价等方式选出自己的意中人。
每当这天,煽情奔放的土家山歌余音绕梁,土苗汉子那开山劈地的号子在山谷中激荡回响。
三、发展规划和措施太阳河乡的山民歌无处不在,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听到高亢或悠扬的山民歌声,这是太阳河乡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规划主要目标为:通过努力,进一步形成与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旅游之乡相适应的,具有该乡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地域时代特色的原生态山民歌文化,让文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均衡、齐头并进;努力达到文化产业结构合理、文化产品绚丽多姿、文化体制富有活力、全乡人民文化活动水平再上新高。
工作重点为:㈠强力打造原生态山民歌。
坚持把原生态山民歌当成该乡民族文化发展的重点来抓。
加强对山民歌的深度挖掘,研究其发展历史、原有种类、曲牌结构、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形成比较规范的文字资料。
该项工作在2005年底已完成。
㈡创作大量山民歌文化精品。
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努力繁荣山民歌创作。
以山民歌创作、演出比赛为契机,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积极发动和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展各类作品的创作。
㈢广泛开展演出活动。
继续全力办好“山民歌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使之成为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完善以乡党委、政府为龙头,乡文化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居)委会文化室为基础的三级群众文化网络,并充分发挥其示范指导作用,大力推进集镇、村、企业、校园、家庭各个层面文化活动。
在努力搞好重要节庆庆典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民歌文化娱乐活动,大力鼓励各村组建演出队伍,到州内外开展演出活动。
㈣加大对山民歌创作、演出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建好活动中心,重点建好梭布垭石林风景区活动中心和乡文化活动中心,使该两个中心成为全乡开展大型山民歌演出的固定场所,同时各村要在村委会建好活动中心。
制定、完善、落实有关文化投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合资或独资兴办各种社会文化实体,投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㈤规范山民歌市场秩序。
目前,全州很多地方都爱唱山民歌,但该乡山民歌最有特色,在州外也最出名。
在近3年内必须加快发展,推出特色,成为全州的龙头,从而逐步规范山民歌市场秩序,变“百家争鸣”为“一支独秀”。
因此,必须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确保该乡的主体地位。
㈥积极发展山民歌产业。
彻底转变文艺人“文不理财,士不经商”的陈旧观念,树立自我竞争意识,实现从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转型。
重点发展以文化演出、文化娱乐等为主体的大众娱乐业。
按照文化产业投资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档次,使山民歌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产业。
㈦强化文化队伍建设。
立足于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山民歌创作、专业演出、管理、经营人才队伍。
注重新生文化力量培育,重视对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和业余青少年艺术团组建,加快发展少儿文化事业,认真实施“蒲公英计划”。
具体措施为:㈠成立领导小组。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监督和落实。
㈡建立奖惩制度。
规划实施过程中,乡党委、政府每年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对完成任务好、工作比较突出、在各类演出中获得奖励的单位和个人给予200—10000元的奖励;对工作态度不认真,未完成任务的,给予一定的惩罚。
㈢狠抓对外宣传。
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和各类演出活动,加大对该乡山民歌的宣传,使外界人士进一步认识、了解、喜爱山民歌。
同时与该乡大力发展的旅游业相结合,在梭布垭石林等风景区组建专业演唱团,为前来旅游的客人现场表演,通过他们加强对外宣传。
目前,按照规划要求已基本完成,措施也全部落实。
今后,该乡将按照“宏扬太阳民歌,构建和谐文化”的总体思路,加大投入,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度挖掘山民歌资源,发挥潜在优势,培养优秀人才,推出更多精品,狠抓对外宣传,做大做强产业,将宏扬山民歌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使太阳河乡成为远近文明的旅游之乡、山民歌之乡,让太阳河乡成为武陵山中的一朵奇葩。
获奖情况2004年、2005年、2006年、2009年、2010年被评为恩施市春节文体活动先进单位;谢小平2004年被评为土家歌王和恩施州民歌十佳歌手;龚斌德2004年被评为土家优秀歌手,2006年获得湖北省民歌演唱大赛铜奖;200 年太阳河民间歌手冉井海参加全国第十三届青歌赛湖北赛区原生态唱法第名;2008年太阳河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9年《石工号子》在全市职工文艺汇演中荣获三等奖。
受益人数及社会影响近几年来,该乡山民歌被太阳儿女继承发扬,目前已远近闻名,本州及其他许多地区,如北京、重庆等地在大型庆典活动中,经常邀请该乡山民歌歌手前去演出,外地来的旅客都喜欢到该乡听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