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管理(二)
- 格式:ppt
- 大小:3.73 MB
- 文档页数:40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培训试卷(二)答案部门: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4 题每格1.5 分)1. 成品放行前应当待验贮存。
2. 只有经检查、检验和调查,有证据证明退货质量未受影响,且经质量管理部门根据操作规程评价后,方可考虑将退货重新包装、重新发运销售。
3. 批号是指用于识别一个特定批的具有唯一性的数字和(或)字母的组合。
4. 确认和验证不是一次性的行为。
首次确认或验证后,应当根据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情况,进行再确认或再验证。
关键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应当定期进行再验证,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结果。
5. 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每项操作时应当及时记录,操作结束后,应当由生产操作人员确认并签注姓名和日期。
6. 印刷包装材料应当设置专门区域妥善存放,未经批准人员不得进入。
切割式标签或其他散装印刷包装材料应当分别置于密闭容器内储运,以防混淆。
7. 每批或每次发放的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或印刷包装材料,均应当有识别标志,标明所用产品的名称和批号。
8. 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应当有明确的标识,并至少必需标明内容有产品代码、产品批号、数量和重量等。
9. 制剂产品不得进行重新加工。
不合格的制剂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一般不得进行返工。
只有不影响产品质量、符合相应质量标准,且根据预定、经批准的操作规程以及对相关风险充分评估后,才允许返工处理。
返工应当有相应记录。
10. 企业应当建立药品退货的操作规程,并有相应的记录,内容至少应当包括:产品名称、批号、规格、数量、退货单位及地址、退货原因及日期、最终处理意见。
11. 不得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不同品种和规格药品的生产操作,除非没有发生混淆或交叉污染的可能。
12. 每批产品应当检查产量和物料平衡,确保物料平衡符合设定的限度。
如有差异,必须查明原因,确认无潜在质量风险后,方可按照正常产品处理。
13. 每次生产结束后应当进行清场,确保设备和工作场所没有遗留与本次生产有关的物料、产品和文件。
(一) 单选题1. 不合格的物料应(A)在原处用红色带子圈出区域内(B) 在划出的专门区域内(C) 一定要设置专门的不合格物料库(D) 挂上不合格标记放在原地参考答案:(B)2. 按照GMP对“物料”的定义,它不包括(A) 原料(B)半成品(C)辅料(D)包装材料参考答案:(B)3. 通常我们采用的正常批号的编制方法是(A) 年-月-流水号(B)年?月?日(C)月?日?流水号(D)流水号参考答案:(A)4. 药品生产厂房内的照度一般不应低于(A)300勒克斯(B)350勒克斯(C)500勒克斯(D)200勒克斯参考答案:(A)5. 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是(A) 生产日期(B)批号(C) 有效期(D)批准文号参考答案:(B)6. 作必要的工艺检查,与裸手直接接触过的中间产品应(A)放回取出处(B)交中转站集中回收(C)丢入垃圾桶(D)冲入下水道参考答案:(B)7. 物料存放已超过了规定年限,应(A)挑选使用(B)废弃不用(C)监督销毁(D)申请复验参考答案:(D)8. 空气洁净度级别相同的区域,产尘量大的操作室应保持(A)相对负压(B)相对正压(C)负压(D)正压参考答案:(A)9. 不符合贮存和运输要求的退货,应当在哪个部门监督下予以销毁?(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B)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D) 质量管理部门参考答案:(D)10. 下列哪一项不是实施GMP的目标要素(A)将人为的差错控制在最低的限度(B) 防止对药品的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C) 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D) 与国际药品市场全面接轨参考答案:(D)11. 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是(A)工艺规程(B)原始记录(C)内控质量标准(D)标准操作规程(SOP)参考答案:(D)12. 中间站的不合格品待处理物品应在多长时间内按有关程序处理。
(A)1天(B) 3天(C) 1周(D) 半个月参考答案:(B)13. 对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不一定要求(A)易于清洗、消毒(B) 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C) 便于现场监督和参观(D) 能够防止差错和污染参考答案:(C)14. 制药用水应当适合其用途,至少应当采用(A)自来水(B)饮用水(C)纯化水(D)注射用水参考答案:(B)15. 低温间歇灭菌法属于(A)干热灭菌法(B)湿热灭菌法(C)微波灭菌法(D)辐射灭菌法参考答案:(B)16. 空气洁净度不同的相邻洁净房间的静压差应大于(A)10(帕)Pa(B)5(帕)Pa(C)15(帕)Pa(D)20(帕)Pa参考答案:(B)17. 无特殊要求时,洁净区(室)的温湿度应控制在(A)温度18~24℃,相对湿度50~70%(B) 温度20~24℃,相对湿度40~60%(C) 温度18~28℃,相对湿度50~70%(D) 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参考答案:(D)18. 应用α射线、β射线灭菌的方法是(A) 干热灭菌法(B) 湿热灭菌法(C) 微波灭菌法(D) 辐射灭菌法参考答案:(D)19. 新版GMP中规定注射用水的保存方法有(A)注射用水可采用80℃以上保温,65℃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存放(B) 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当能够防止微生物的滋生。
第二节药品生产管理1、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并且排风口应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的是A. 高致敏性药品B. 青霉素类药品C. β—内酰胺类药品D. 某些激素类【答案】B【解析】(1)高致敏性药品(如青霉素类)或生物制品(如卡介苗或其他用活性微生物制备而成的药品),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
(2)青霉素类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
(3)生产β—内酰胺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
(4)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当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
故选B。
建议考生运用口诀“青霉专独负,卡介专独,B性专分,激毒高专”准确记忆。
2、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的是A. 高致敏性药品B. 青霉素类药品C. β—内酰胺类药品D. 某些激素类【答案】C【解析】(1)高致敏性药品(如青霉素类)或生物制品(如卡介苗或其他用活性微生物制备而成的药品),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
(2)青霉素类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
(3)生产β—内酰胺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
(4)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当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
故选C。
建议考生运用口诀“青霉专独负,卡介专独,B性专分,激毒高专”准确记忆。
3、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当保持相对负压的是A. 高致敏性药品B. 青霉素类药品C. β—内酰胺类药品D. 某些激素类【答案】B【解析】(1)高致敏性药品(如青霉素类)或生物制品(如卡介苗或其他用活性微生物制备而成的药品),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
药物生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药物生产管理,规范药物生产过程,保证药物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药物生产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药物生产的企事业单位。
二、组织管理1.设立药物管理部门,负责药物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设立药物生产管理委员会,由专家、监管部门、企业代表等组成,负责药物生产管理的决策和指导。
三、生产规范1.企业必须在药物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保证药物质量。
2.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检测等环节。
3.企业必须建立药物生产记录,确保药物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
4.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药物包装和标识制度,确保药物安全使用。
四、质量监督1.监管部门必须对药物生产企业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监管部门必须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对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和处理。
3.监管部门必须定期公布药物生产企业的质量检测结果。
五、安全生产1.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障员工安全。
2.企业必须建立药物安全储存和运输制度,确保药物安全。
3.企业必须建立药物事故应急预案,处理突发事件。
六、违法违规处罚对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将依法给予处罚,直至吊销生产许可证。
七、监督管理监管部门将建立药物生产管理档案,记录企业生产过程、检测结果等信息,供监管部门定期检查。
八、附则1.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2.对药物生产企业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监管部门将依法处理。
3.监管部门将对本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
以上是药物生产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各药物生产企业能严格遵守,做好药物生产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范文一、总则药品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加强对药品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安全,制定本规定。
二、监督管理对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药品生产的企业,包括药品生产企业、药材种植企业等。
三、监督管理职责1.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执行药品生产工艺,确保药品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4.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药品生产过程的记录和档案,便于监督部门的抽查和审核。
5.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监督和管理包装材料的质量,确保药品包装的完好和安全。
6.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药品生产技术水平。
7.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配备专业的质量检测人员,确保对药品的质量检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8.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对药品的存储和运输进行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9.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配合监督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和抽查,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四、监督管理措施1. 监督部门有权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和抽查。
2. 监督部门有权要求药品生产企业提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3. 监督部门有权对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核。
4. 监督部门有权对药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和检测。
5. 监督部门有权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处罚和停产等行政处罚措施。
五、监督管理机构药品生产的监督管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落实具体的监督管理工作。
六、监督管理的目标1. 监督管理的目标是保证药品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 监督管理的目标是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和安全。
3. 监督管理的目标是保证药品的生产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4. 监督管理的目标是保证药品包装的完好和安全。
5. 监督管理的目标是加强对药材的种植和采集过程的监督管理。
公司药品生产企业固体制剂车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药品生产企业固体制剂车间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确保生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司药品生产企业固体制剂车间是指负责生产公司固体制剂产品的生产车间,包括原料仓库、生产车间、成品仓库等。
第三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的管理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要求进行。
第四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和公司要求。
第五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
第二章车间生产管理第六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应制定生产计划,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第七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应建立生产记录和档案,并按要求备案留存。
第八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应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工艺,合理设置生产线和工作流程。
第九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应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整齐,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防止污染。
第十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应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十一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应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进行生产操作,严禁违规操作和擅自调整生产工艺参数。
第十二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应建立原材料和成品的质量检验制度,确保原料和成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三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应根据生产情况,做好库存管理和物资供应计划。
第十四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应建立生产风险评估机制,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三章车间安全管理第十五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到位。
第十六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应建立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生产过程安全无事故。
第十七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应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八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第十九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应建立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和应对。
第四章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第二十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公司固体制剂车间的员工应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违反制度。
医药公司药品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规范医药公司药品生产管理,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药公司所有药品的生产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药
品生产流程、质量控制、人员管理、设备维护等。
三、生产流程
1. 药品生产流程应严格按照药品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确保每一个环
节无误。
2. 生产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方可上岗操作。
3. 每一批药品生产过程需进行记录和检查,确保药品生产质量。
四、质量控制
1. 每批药品生产完成后,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符合国家
相关标准。
2. 药品生产中如发现任何质量问题,应立即停产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3. 药品成品及原料需进行合理储存并定期检验,确保质量安全。
五、人员管理
1. 全体员工应接受药品生产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
2. 员工应定期参加岗前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工作技能水平。
3. 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优秀员工进行激励,对违规员工进行处理。
六、设备维护
1. 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 设备维护应有专门负责的维修人员,对设备故障应立即进行排除。
七、附则
1. 医药公司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维护药品生产管理秩序。
2. 对于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以上为医药公司药品生产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A.生产日期B.批号C.有效期D.批准文号A.在原处用红色带子圈出区域内B.在划出的专门区域内C.一定要设置专门的不合格物料库D.挂上不合格标记放在原地A.年-月-流水号B.年—月—日C.月—日—流水号D.流水号A.食用要求B.药用要求C.国际要求D.地方要求A.易于清洗、消毒B.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C.便于现场监督和参观D.能够防止差错和污染A.10(帕)PaB.5(帕)PaC.15(帕)PaD.20(帕)PaA.挑选使用B.废弃不用C.监督销毁D.申请复验A.干热灭菌法B.湿热灭菌法C.微波灭菌法D.辐射灭菌法A.工艺规程B.原始记录C.内控质量标准D.标准操作规程(SOP)A.干热灭菌法B.湿热灭菌法C.微波灭菌法D.辐射灭菌法二. 多选题(共5题,共30分)三. 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5. 质量管理部门根据需要设置的检验、中药标本、留样观察室以及其它各类实验室应与药品生产区分开。
(2错误正确6. 不合格物料是指进厂验收检验不合格的物料与超过贮存期复检不合格的物料或不符合成品质量标准的不合格产品。
(2分)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10. 批记录审核的先决条件是所有与本批产品相关的记录是否齐全,审核人员必须按批记录清单逐一检查,错误正确11. 上市五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应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所有可疑不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
制药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制药生产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的制药生产,并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保持一致。
第三条制药生产管理应当遵循“科学管理、严格把关、持续改进、依法合规”的原则。
第四条全体员工必须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做到岗位职责明确,杜绝无证上岗现象。
第五条制药生产应当设立专门的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制定质量标准及生产工艺流程。
第六条制药生产应当按照国家药品GMP管理规范要求进行管理。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七条制药生产必须在符合药品生产许可证范围内进行,未获许可证不得擅自生产。
第八条生产车间应当符合相关卫生标准,保证无尘、无菌、无异物等要求。
第九条确保原辅材料的品质符合药典要求,严格按照生产配方进行生产,不得私自更改。
第十条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做好记录保存,保证产品生产过程可追溯。
第十一条药品包装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并做到清晰标识。
第三章质量控制第十二条质量控制是制药生产的核心,必须引入符合GMP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十三条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强调过程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第十四条成品药品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任何品质问题的产品均不得销售。
第十五条做好产品留样并保存,确保质量追溯。
第十六条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并符合要求。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七条制药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员工安全生产。
第十八条生产车间应当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员工必须佩戴工作服、防护用品等。
第十九条生产现场必须有专门的作业人员,严格遵守作业规范,不得擅自操作设备。
第二十条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第五章管理责任第二十一条制药生产部门负责人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保证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二条生产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召开生产例会,及时沟通问题,形成解决方案。
第二十三条进行生产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保存。
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章节考点:第四章药品研制与生产管理(一)药品研制与注册管理(2-3分)1.药品研制与质量管理规范(1)药物临床试验的分期和目的* :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各期临床试验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如下:Ⅰ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病例数为20~30例。
Ⅱ期临床试验是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
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Ⅲ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此阶段的研究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采用多种形式,包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病例数应不少于100例。
Ⅲ期临床试验是治疗作用确证阶段。
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依据。
试验一般应为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根据不同的病种和剂型要求,病例数不得少于300例。
Ⅳ期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后的应用研究阶段。
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以及改进给药剂量等。
病例数不少于2000例。
生物等效性试验,是指用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同一种药物的相同或者不同剂型的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其活性成份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的人体试验。
一般为18~24例。
一般仿制药的研制需要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
(2)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基本要求*实施《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是为了保证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确保试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可靠性。
药物临床试验包括新药临床试验(含生物等效性试验)和上市后的Ⅳ期临床试验。
药物临床试验必须实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
2.药品注册管理(1)药品注册和药品注册申请的界定*药品注册,是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程。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1. 下列哪一项不是实施GMP的目标要素() [单选题] *A:将人为的差错控制在最低的限度B:防止对药品的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C: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D:与国际药品市场全面接轨(正确答案)2. 药品生产的岗位操作记录应由() [单选题] *A:监控员填写B:车间技术人员填写C:岗位操作人员填写(正确答案)D:班长填写3. 以下对需要进行GMP培训的人员描述,最准确的是?() [单选题] *A:在岗人员B: 新进人员C:转岗人员D:与生产质量活动有关的所有人员(正确答案)4. 必须符合药用要求,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标准,并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批药品时一并审批。
() [单选题] *A: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B: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正确答案)C:药品的标签D:药品说明书5. 洁净室内被允许的行为:() [单选题] *A:器材在使用过程掉落于地上时立即捡起来B: 因工作上的事轻声交流(正确答案)C: 发现手套破了,因此立即在无菌室更换手套D: 坐于洁净地面6. 对文件的生命周期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起草/修订---审核/批准----复制/发放----培训/存档-----失效/销毁(正确答案) B: 起草/修订---复制/发放----培训/存档-----审核/批准------失效/销毁C: 审核/批准---起草/修订---培训/存档-----复制/发放------失效/销毁D: 审核/批准---起草/修订----培训/存档----培训/存档-----失效/销毁7. 清场记录不包括() [单选题] *A:清场日期B:清场检查项目C:清场复制人签字D:清场后转产的品种、批号(正确答案)8. 可能引起污染的因素是() [单选题] *A:人员和设备B:人员和环境C:人员、设备和其他药品D:人员、设备、环境和其他药品(正确答案)9. 本公司规定偏差发生时须立即()向部门负责人及QA报告。
附录2:原料药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本附录适用于非无菌原料药生产及无菌原料药生产中非无菌生产工序的操作。
第二条原料药生产的起点及工序应当与注册批准的要求一致。
第二章厂房与设施第三条非无菌原料药精制、干燥、粉碎、包装等生产操作的暴露环境应当按照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臵。
第四条质量标准中有热原或细菌内毒素等检验项目的,厂房的设计应当特别注意防止微生物污染,根据产品的预定用途、工艺要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五条质量控制实验室通常应当与生产区分开。
当生产操作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且检验操作对生产也无不利影响时,中间控制实验室可设在生产区内。
第三章设备第六条设备所需的润滑剂、加热或冷却介质等,应当避免与中间产品或原料药直接接触,以免影响中间产品或原料药的质量。
当任何偏离上述要求的情况发生时,应当进行评估和恰当处理,保证对产品的质量和用途无不良影响。
第七条生产宜使用密闭设备;密闭设备、管道可以安臵于室外。
使用敞口设备或打开设备操作时,应当有避免污染的措施。
第八条使用同一设备生产多种中间体或原料药品种的,应当说明设备可以共用的合理性,并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第九条难以清洁的设备或部件应当专用。
第十条设备的清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同一设备连续生产同一原料药或阶段性生产连续数个批次时,宜间隔适当的时间对设备进行清洁,防止污染物(如降解产物、微生物)的累积。
如有影响原料药质量的残留物,更换批次时,必须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
(二)非专用设备更换品种生产前,必须对设备(特别是从粗品精制开始的非专用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防止交叉污染。
(三)对残留物的可接受标准、清洁操作规程和清洁剂的选择,应当有明确规定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非无菌原料药精制工艺用水至少应当符合纯化水的质量标准。
第四章物料第十二条进厂物料应当有正确标识,经取样(或检验合格)后,可与现有的库存(如储槽中的溶剂或物料)混合,经放行后混合物料方可使用。
应当有防止将物料错放到现有库存中的操作规程。
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版与2023年修订版对比表《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如下简称药物GMP)是药物生产和质量管理旳基本准则。
我国自1988年第一次颁布药物GMP至今已经有20数年,其间经历1992年和1998年两次修订,截至2023年6月30日,实现了所有原料药和制剂均在符合药物GMP旳条件下生产旳目旳。
新版药物GMP共14章、313条,相对于1998年修订旳药物GMP,篇幅大量增长。
新版药物GMP吸取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按照“软件硬件并重”旳原则,贯彻质量风险管理和药物生产全过程管理旳理念,愈加重视科学性,强调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到达了与世界卫生组织药物GMP旳一致性。
新版药物GMP修订旳重要特点:一是加强了药物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大幅提高对企业质量管理软件方面旳规定。
细化了对构建实用、有效质量管理体系旳规定,强化药物生产关键环节旳控制和管理,以增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旳提高。
二是全面强化了从业人员旳素质规定。
增长了对从事药物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素质规定旳条款和内容,深入明确职责。
如,新版药物GMP明确药物生产企业旳关键人员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等必须具有旳资质和应履行旳职责。
三是细化了操作规程、生产记录等文献管理规定,增长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深入完善了药物安全保障措施。
引入了质量风险管理旳概念,在原辅料采购、生产工艺变更、操作中旳偏差处理、发现问题旳调查和纠正、上市后药物质量旳监控等方面,增长了供应商审计、变更控制、纠正和防止措施、产品质量回忆分析等制新制度和措施,对各个环节也许出现旳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积极防备质量事故旳发生。
提高了无菌制剂生产环境原则,增长了生产环境在线监测规定,提高无菌药物旳质量保证水平。
生产青霉素类等高致敏性药物必须使用独立旳厂房与设施,分装室应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旳废气应经净化处理并符合规定,排风口应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旳进风口;生产β内酰胺构造类药物必须使用专用设备和独立旳空气净化系统,并与其他药物生产区域严格分开。
现行的药事规章制度一、药品生产管理制度1. 药品生产企业管理规范我国对药品生产企业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范,包括生产用房、水电气供应等设施设备的要求,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要求,生产车间的卫生要求等。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要求进行生产,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
2. 药品生产过程管理药品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进行操作,遵守生产工艺流程和规范,确保生产的药品符合标准要求。
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原料药、包装材料等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药品的质量。
3. 药品生产质量控制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保证生产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和原材料必须进行处理和记录,确保药品生产的合法合规。
二、药品流通管理制度1. 药品经营许可和药品经营企业管理我国对药品经营企业实行许可制度,药品经营企业必须拥有合法的经营许可证才能从事相关业务。
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系统和质量控制程序,确保经营的药品符合标准要求。
2. 药品经营环节监督药品经营环节必须进行有效监督,对经营的药品进行严格检查和抽检,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药品必须进行处理和追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3. 药品广告和宣传管理我国对药品广告和宣传实行严格管理,药品广告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夸大药品功效和虚假宣传。
药品广告必须经过审批和登记,确保广告内容的合法合规。
三、药品使用管理制度1. 药师管理制度我国对执业药师实行登记管理,药师必须符合相关资格要求和标准才能从事相关工作。
药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确保用药过程中不出现错误和事故。
2. 药品处方管理医生开具处方必须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不得滥用抗生素等药品,保证处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药师在发药过程中必须对处方进行审核和核对,确保用药的安全。
4. 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监测对于药品不良反应必须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用药过程中不出现不良反应。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和质量管理规范(二)一、B型题是一组试题(2至4个)公用一组A、B、C、D、E五个备选。
选项在前,题干在后。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
考生只需为每一道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A.费休法B.铂电极C.汞-硫酸亚汞电极D.萘E.青霉素V1. 硫醇汞法测定青霉素V钾片含量时,所用对照品是答案:E2. GC检查氨苄西林中N,N-二甲基苯胺时,所用内标物质是答案:D3. 《中国药典》(2000年版)测定青霉素钠中水分的方法是答案:A4. 汞量法测定青霉素V钾的含量时,所用指示电极是答案:BA.HPLCB.TLCC.麦芽酚反应D.GCE.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B2. 氨苄西林中N,N-二甲基苯胺的检查法答案:D3. 头孢羟氨苄的鉴别试验答案:AA.7-ACAB.6-APAC.三个不对称碳原子D.两个不对称碳原子H-E.1. 头孢氨苄答案:E2. 青霉素族的母核结构部分答案:B3. 青霉素族药物分子中含有答案:C4. 头孢菌素族的母核结构部分答案:AA.麦芽酚反应B.坂口反应E.钾盐的火焰反应1. 硫酸链霉素分子结构中链霉糖的特征反应答案:A2. 硫酸链霉素分子结构中链霉胍的特征反应答案:B3. 含有α-胺基结构药物的鉴别反应答案:CE、总青霉素含量%-降解产物含量%1. 汞量法测定青霉素钠时计算总青霉素含量的公式答案:A2. 汞量法测定青霉素钠含量的计算式答案:E3. HPLC外标法测定盐酸美他环素含量的计算式答案:C4. HPLC外标法测定氨苄西林含量的计算式A.茚三酮反应B.硫酸-硝酸呈色反应C.N,N-二甲基苯胺D.青霉素酶溶液E.钠焰色反应1. 头孢噻酚钠等头孢菌素族抗生素药物的鉴别反应答案:B2. 氨苄西林的特殊杂质答案:C3. 青霉素V钾的鉴别反应答案:E4. 头孢氨苄的呈色反应答案:AA.麦芽酚(MaItol)反应B.茚三酮反应C.坂口(Sakaguchi)反应D.硫酸盐反应E.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Elson-Morgan反应)1. 经降解后能产生N-甲基葡萄糖胺的抗生素药物的特征反应答案:E2. 分子结构中具有链霉糖结构的抗生素药物的鉴别反应答案:A3. 分子结构中具有链霉胍结构的抗生素药物的鉴别反应答案:C4. 分子结构中具有α-氨基结构的抗生素药物反应答案:B1. 阿莫西林答案:C2. 青霉素钾答案:A3. 青霉素V钾答案:D4. 氨苄西林答案:BA.麦芽酚(Maltol)反应B.羟肟酸铁反应C.抑菌试验D.色谱法E.滴定法1. 头孢菌素族抗生素药物的特征反应2. 链霉素的特征反应答案:A3. 青霉素钠的鉴别答案:C4. 头孢羟氨苄的鉴别答案:DA.三硝基苯酚B.亚硝酸钠与α-萘酚C.间二硝基苯D.磺基水杨酸E.三氯化铁1. 苄星青霉素的鉴别反应答案:A2. 普鲁卡因青霉素的鉴别反应答案:BA.淀粉指示液B.铂指示电极C.永停终点法D.甲基橙指示液E.溴甲酚绿溶液1. 碘量法测定注射用苄星青霉素含量答案:A2. 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的含量答案:D3. 汞量法测定普鲁卡因青霉素含量答案:B4. 亚硝酸钠滴定法测磺胺嘧啶答案:CA.在紫外光照射下能产生荧光B.将药物组分合成为衍生物C.麦芽酚反应D.重氮-偶合反应E.硫酸-硝酸呈色反应1. 头孢菌素族药物的反应答案:E2. 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的特性答案:A3. 链霉素的鉴别反应答案:C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庆大霉素C组分答案:BA.青霉素酶B.醋酸盐缓冲液(pH4.6)C.咪唑溶液D.正十四烷的正己烷溶液E.茚三酮溶液1. 硫醇汞盐法测定青霉素V钾片含量时,所用试剂答案:C2. 采用水解反应鉴别青霉素V钾时,所用试剂答案:A3. 汞量法测定青霉素钠时,所用试剂答案:B4. 反相TLC检查头孢羟氨苄中有关物质时,所用固定液答案:DA.内标法B.外标法C.衍生化法D.汞量法E.硫色素荧光法1. 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的含量答案:A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美他环素含量答案:B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庆大霉素C组分的含量答案:C4. 青霉素钠含量测定的法定方法答案:DA.火焰反应B.与重氮苯磺酸呈色反应C.重氮-偶合反应D.与三硝基苯酚反应1. 头孢羟氨苄的呈色反应答案:B2. 苄星青霉素的反应答案:D3. 普鲁卡因青霉素的反应答案:C4. 头孢氨苄的特征反应答案:EA.酸碱滴定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C.TLC对照品对照法D.GC法E.比色法1. 根据头孢唑林钠分子的极性与紫外吸收特性所能设计出的含量测定方法答案:B2. 罗红霉素的鉴别试验答案:C3.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测定头孢唑林钠含量的方法应为答案:BA.青霉烯酸铜螯合物B.青霉烯酸汞盐C.硫酸庆大霉素C组分测定D.链霉素的鉴别1. 酸水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霉素族药物含量答案:A2. 硫醇汞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霉素钠含量答案:B1. 硫醇汞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苄西林含量时,测定结果计算式答案:B2. 采用对照品进行对照试验的碘量法测定注射用苄星青霉素含量的计算式答案:A3. 盐酸美他环素的含量测定计算式答案:DA.乙酰丙酮B.硫酸铁铵C.茚三酮D.邻苯二醛E.8-羟基喹啉1. HPLC检查硫酸庆大霉素C组分时,所用试剂答案:D答案:C3. 麦芽酚反应所用试剂答案:B4. N-甲基葡萄糖胺的反应所用试剂答案:A5. 坂口反应所用试剂答案:E。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第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一节原则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第六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第七条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质量保证第八条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企业必须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同时建立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
第九条质量保证系统应当确保:(一)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体现本规范的要求;(二)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三)管理职责明确;(四)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正确无误;(五)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六)确认、验证的实施;(七)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八)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九)在贮存、发运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药品质量的适当措施;(十)按照自检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评估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第十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一)制定生产工艺,系统地回顾并证明其可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二)生产工艺及其重大变更均经过验证;(三)配备所需的资源,至少包括:1.具有适当的资质并经培训合格的人员;2.足够的厂房和空间;3.适用的设备和维修保障;4.正确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标签;5.经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6.适当的贮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