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互助县丹麻镇特色农业的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谈互助县丹麻镇特色农业的发展
作者:蒋明库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14期
摘要分析了互助县丹麻镇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因素,提出了互助县丹麻镇发展特色农业应遵循的原则 ,以期为互助县丹麻镇发展特色农业提供指导。
关键词特色农业;有利因素;发展原则;青海互助;丹麻镇
中图分类号 F3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384-01
丹麻镇位于青海省互助县东北部,海拔2 400~4 200m,年平均气温3.5℃,年平均降水量
550mm,属于浅脑山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夏季气候温和,光资源丰富,灌溉便利,适宜种植小麦、蚕碗豆、马铃薯、杂交油菜及球根花卉。
东与五十镇相连,西与东沟乡、东山乡接壤,北为加定镇,南与哈拉直沟乡相接,总面积为164km2,耕地面积为4 466.67hm2,其中水浇地553.33hm2,人均耕地面积0.20hm2。
丹高公路与平大公路南北东西贯穿全境,交通便利。
全镇辖13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总农户4 824户,总人口22 691人,其中土族占45%,现有劳动力10 692人。
1互助县丹麻镇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因素
1.1农产品优势明显
1.1.1油菜。
油菜是丹麻镇的主要经济作物,其生产具有自然及技术优势,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潜力。
一是自然条件适宜。
气候冷凉,是春油菜的生态适宜区,所产的油菜无污染、品质好、产量高。
二是具有市场优势,丹麻镇油菜品质好、出油率高、无虫害,市场竞争力强。
1.1.2马钤薯。
为丹麻镇传统优势作物,其优势在于:一是生态适宜。
丹麻镇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马铃薯生长。
二是种植潜力大。
丹麻镇出产的马铃薯薯形大、口感好、产量高,最高单产达5 000kg。
三是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全国马铃薯淀粉市场需求量很大,但主要依赖进口,因此市场需求潜力大。
1.1.3蚕豌豆。
为丹麻镇优势粮食作物,出产的蚕豌豆籽粒大、饱满、无虫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分和多种维生素,粗蛋白含量高达28%,品质优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植物蛋白消费成为营养保键的时尚,豆类生产发展势头良好。
1.1.4蔬菜。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丹麻镇的蔬菜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一是气候优势。
气候冷凉,适合蔬菜生长,病虫害少,品质优良。
二是反季节优势,每年6~9月,我国东南部及北方部分地区因受高温、酷热、台风、干旱或暴雨等灾害性气候的影响,喜凉蔬菜无法正常生长,甚至喜温蔬菜也受到抑制,成为蔬菜生产的淡季,而这段时间却是丹麻镇蔬菜生产的黄金季节,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发展优质适销的蔬菜供应省内外市场,将大大提高种植效益。
三是无污染。
丹麻镇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无污染,是生产绿色蔬菜的理想场所。
1.1.5花卉。
丹麻镇特殊的自然环境,使球根花卉的发展极具潜力。
一是太阳辐射强,光热条件好,生产的百合、郁金香主要指标高于内地,唐菖蒲花序长,花大而多,色泽十分鲜艳;二是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繁殖的种球个大,充实饱满,且退化慢;三是内地常见的花卉病虫害,在此地却很少发生。
1.2气候资源优势
丹麻镇地形地貌特殊,地域差异大,气候优势明显。
表现为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降水少而集中,植物光合作用好,使部分农作物质量俱佳。
夏季凉爽,平均气温5.4~20.2℃,非常适宜喜温凉性蔬菜等作物的生长,而同期内地大部分地区正值酷暑炎热,喜温凉农作物不宜生长,造成市场供应不足,应利用这个季节差大力发展反季节农业,拓宽农业发展空间,弥补内地市场空缺。
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是理想的制种生态区,特别适宜杂交油菜、花卉、苗木的制种。
如郁金香繁殖的新种球比原种球个大,充实饱满,且退化慢;各地常见的花卉病虫害,在此地却很少发生。
冷凉气候特征下的花卉尤其是球根花卉极具发展潜力。
1.3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丹麻镇地处青藏高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日照时数长,具有独特的“冷凉性”气候特征,对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有机物积累,以及抑制病虫害发生十分有利。
境内大部分地区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无污染,是天然的绿色农牧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顺应市场经济要求,互助县丹麻镇社会经济服务中心优化了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了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初步确立了以油菜、蔬菜、马铃薯、花卉,豆类等特色优势产品为主导的产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2丹麻镇特色农业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2.1以人为本,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以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发展、生存环境为出发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2发挥比较优势原则
要充分利用丹麻镇丰富多样的资源比较优势,以资源为依托,突出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把资源优势变为竞争优势,提高农牧业的竞争力。
2.3市场导向原则
特色农牧业要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消费要求,立足省内市场,积极开拓省外市场,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品和龙头企业。
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农产品。
2.4可持续发展原则
发展特色农业,要考虑生态平衡问题,把保护资源和环境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首位来考虑,并贯穿到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田基本建设、耕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2.5产业化经营原则
要着眼于提高特色农业整体竞争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市场服务一体化的特色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积极发展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支持和引导他们围绕主导产品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产业体系。
2.6维持农业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建立生态良性发展、资源稳定增长、环境持久改善的自然再生产循环,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条件。
3参考文献
[1] 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牛若峰.农业产业化:市场农业的必然选择[N].1997-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