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情感浅析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小石潭记》情感浅析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堪称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典范之作。
文章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一、作品的写作背景
柳宗元因为拥护并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
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小石潭记》中景语即情语,“悄怆幽邃,凄神寒骨”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
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
《始得西山宴游记》与《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
《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并称为《永州八记》。
二、小石潭的得名
小石潭原本是无名小潭,是柳宗元在无意中发现无名水潭后,根据水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的特点命名的。
正是“名副其实”,此潭底部是一整块石头(中间应该没有缝隙),从潭底到岸边,石底翻卷而出,就可以保证作为小潭水源的小溪水不会将潭水搅浑,(大多数水潭都是以泥土为底,上游水冲击到潭底,激起泥沙,潭水被搅得浑浊不堪。
)故“水尤清洌”。
三、《小石潭记》的感情
文章开篇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由此可以看出,当作者隔着成片的竹林听见像玉佩玉环相撞及所发出的的流水声,是那样的清脆悦耳,心里面是感到快乐的。
乘着兴致,循着水声,找到了这个比较罕见的小石潭,看见潭水清澈见底,水中游鱼好像在空气中游动等景象。
作者心中的愤懑不平暂时烟消云散。
他在永州之所以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
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因此而愉悦。
但作者到底是处于被贬谪的地位,这种快乐只能是短暂的。
一经小石潭周围凄
清环境的触发,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这种感情始终贯穿在整个《永州八记》系列中。
可以这样说,前文写心情愉悦,正是为后文写心情抑郁做的铺垫,以更好的表达作者愤懑不平而难于言表的思想感情。
四、柳宗元的积极入世与陶渊明的消极避世
正如前文所述,柳宗元是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的,和历史上诸多读书人一样,“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柳宗元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入世思想。
所以,在小石潭观鱼,暂时获得“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
然而,作者内心深处的抑郁是难以排解的,只要有所触及,就会回到客观现实的郁闷中来。
小石潭“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其境过清”,触景生情,“不可久居”的想法油然而生。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田园,只是一种消极避世,所以他崇尚隐居生活。
与柳宗元的心境大相径庭。
当然,以今天的世界观来考察,柳宗元的积极入世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陶渊明洁身自好值得我们学习,而他消极避世的一面则不可取。
附:《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 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