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题型专练3 归因类非选择题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8
(完整版)高三政治专题复习(题型全面)高三政治专题复(题型全面)引言本文档旨在帮助高三学生进行政治专题复,涵盖全面的题型。
政治考试是高考中的一部分,良好的复可以提高政治成绩,为高考取得好的成绩奠定基础。
重要的专题以下是一些高考政治中重要的专题,重点复这些专题可以增加成功的几率:1. 政治思想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2.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 主权、国家和民族-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3. 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西方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 支持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4. 党的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党的组织和制度- 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成果题型全面政治考试中,题型种类繁多,掌握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可以提高答题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政治题型:1. 选择题:考察对政治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 判断题:考察对政治原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3. 完成句子题:考察对重要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解答题:考察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论述能力。
5. 论述题:要求全面概述某个专题,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复建议为了高效复政治专题,建议你采取以下策略:1. 制定复计划:根据考试日期和重要的专题,制定合理的复计划,确保研究有条不紊。
2. 做题强化:积极进行题目练,通过做题来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 查漏补缺:及时查漏补缺,弥补自己的知识盲点,确保全面掌握考试要求的知识。
4. 组织复小组:和同学们组建复小组,相互讨论和解答问题,共同提高政治素养和解题能力。
结论通过全面复重要的专题和掌握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您将提高政治考试的成绩。
祝您高三政治复顺利,取得好成绩!。
2022新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备考篇【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策略考点内容1.个人收入的分配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1)从命题内容上看,收入分配方式、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等是考查的重点(2)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出现,常设置意义类或措施类材料分析题和图表题。
选择题侧重考查考生对教材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非选择题可能跨专题进行综合考查(3)题干材料既有收入分配状况、科技创新等长效热点,又有时政性强的热点素材(1)结合我国扶贫政策、共享发展理念等,理解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措施等(2)结合财政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等方面的支出,以及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解财政的作用(3)结合“营改增”、减税降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热点材料,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及作用2.国家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3.征税与纳税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真题探秘】命题立意知识目标:财政的作用。
能力目标: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素养目标、价值目标:通过分析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考查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从价值观念上看主要是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关注社会发展、生产生活。
解题指导中央财政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前提是农户购买了农业保险,支付了相应保险费用,才可享受相应的补贴政策。
③排第一位,①排第二位。
购买农业保险后,当风险发生时,能有效规避风险,转移灾害风险,稳定收入预期,④排第三位。
当农户的收入预期向好的时候,农户将进一步增加生产投入,即达到了“发挥农业保险对支农惠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②排第四位。
2022-2023学年高中高考专题政治高考复习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计40分)1. 由于美国发动无人机暗杀伊朗将领苏莱马尼的行动,导致美伊关系紧张,美国国内呼吁加强立法限制总统的权力。
2020年2月,参众两院以简单多数通过限制特朗普未来对伊朗动武的决议案。
特朗普认为该决议是民主党为赢得总统选举精心设计的,总统有权为维护国家利益采取军事行动,否决了国会的决议。
5月7日,参议院就是否推翻总统特朗普关于限制对伊朗发动战争议案否决案作出投票表决,因没有达到法定三分之二赞成票,未能成功推翻总统的否决。
这表明()①三权分立原则在美国政治实践中难以真正贯彻②总统在当代美国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③两党竞争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④美国参议院拥有比众议院更大的权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 美国总统奥巴马以行政命令方式推动限枪,要对购枪者进行背景调查,但得州州长毫不客气地说,枪在这里,有种你来收。
这意味着( )A.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限枪问题上存在分歧B.美国利益集团是限枪的主要障碍C.民主党和共和党在限枪问题上意见相左D.联邦政府与州政府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3. 美国桑迪•胡克小学发生枪击惨案后,美国总统奥巴马表态积极支持新控枪立法。
但要在国会想通过更加严格的控枪法案却绝非易事,可能的原因是()①实力雄厚的枪支利益集团从中作梗②部分议员与枪支利益集团之间有着共生关系③反对控枪的利益集团主导立法事务④美国国会可能会否决总统的控枪立法建议A.①③B.③④D.②④4. 1781年,美国的《邦联条例》被各州批准生效,十三个殖民地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流感高发季节来临,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国内公众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大幅上升,加剧今年流感疫苗的供应紧张问题。
在供应端,各大疫苗企业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生产,“补货”,但是流感疫苗接种热度高居不下,多地出现“一针难求”供不应求的现象。
若用供求曲线来反映这种状况,正确的是....2.某品牌咖啡在客户心中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从出售咖啡豆到加工制作咖啡。
销售商品包括全球顶级的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浓缩咖啡和多款咖啡饮料、新鲜美味的糕点以及丰富多样的咖啡杯等商品。
对该企业而言,这一经营模式的优点是①打破行业边界,实现共创共赢②产品向全产业链布局,增强协同效应③聚合产业链资源,满足用户定制需求④降低品牌宣传成本,增加企业利润贡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20年3月1日至5月底,免征湖北境内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其他地区征收率由3%降至1%;个体工商户按单位参保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照中小微企业享受减免;落实除高耗能行业外工商业电价阶段性降低5%政策。
上述举措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路径是①缓解企业经营压力②完普社会保障制度③增加市场消费需求④助力企业复工复产⑤促进经济平稳运行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A B C DA.①→④→⑤→②C.②→⑥→④→③B.⑥一②→③→⑤D.⑥→①→④→⑤4.2020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对外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和《自由贸易试区外商投资准人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
由下列两幅图可推断出①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単调减幅度低于全国负面清单调减幅度②缩减外商投资准人负面清单以开放促进深层次的宏观调控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人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促进开放水平提高④中国坚持为外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环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以第三次分配为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确立慈善等公益事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浙江省思想政治高考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社会意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 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C. 社会意识始终与社会存在保持同步D. 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
选项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存在着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这些都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故A项正确。
选项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故B项错误。
选项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意味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并不总是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完全一致,有时会超前或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故C项“始终与社会存在保持同步”的说法错误。
选项D,社会意识的变化可能超前或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不仅仅是滞后,故D项错误。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选项A、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但它们不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故A、B项不符合题意。
选项C,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故C项正确。
选项D,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22-2023学年高中高考专题政治高考复习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计40分)1. 2019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0.7%,增幅比2018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
各级财政部门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增加对脱贫攻坚、“三农”、生态环保,以及社保、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并切实抓好预算执行。
从材料可以看出()①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②财政通过增加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运行③只有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厚植发展优势④国家财政能够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8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
下列属于这一政策的措施是()①增加经济建设支出②増加税收③减少财政支出④减少税收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 目前,我国中央财政集中了全国50%以上的财政收入,但支出只占全国的20%左右,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科学的问题逐渐暴露。
在财权与事权不能匹配的情况下,地方被迫转向土地财政寻求财源,形成了严重的土地财政依赖症,扭曲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路径。
这表明,地方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症需要( )①推行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完善中央与地方支出的责任划分②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提高中央与地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③减轻地方财政负担,避免地方出现财政赤字现象④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发挥财政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4. 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法是()A.增加税收B.发展经济C.发行国债D.增加财政拨款5.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高考政治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列哪项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 客观实在性B. 多样性C. 可知性D. 运动性答案:B解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即物质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且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多样性、可知性和运动性都是物质的属性,但不是其唯一特性。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政府也需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A. 财政政策B. 货币政策C. 价格政策D. 产业政策答案:C解析: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
价格政策通常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进行直接干预,这并不是宏观调控的常规手段。
二、多项选择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ABC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A选项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B选项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C选项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 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A.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B. 扩大内需C. 优化产业结构D. 减少政府干预答案:ABC解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A选项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B选项通过扩大内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C选项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
D选项减少政府干预可能会对经济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新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需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高三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方面?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和国家权力的统一。
二、简答题1. 简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
这种制度安排既保证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地位,又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新时代的主要特征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论述题1. 论述我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
答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我国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其次,它有利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再次,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可以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它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效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制度和发展战略,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贡献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人教版思想政治高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与标志是:A.监督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言论自由D.出版自由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A. 富强B. 民主C. 公正D. 自由4、以下关于我国国家制度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B. 我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C. 我国实行的是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D. 我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5、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是: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 全面深化改革6、下列关于我国国家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C.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D.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资产阶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A. 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同的。
B. 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C. 公民在立法上是平等的。
D. 公民实施违法行为后所承担的后果是相同的。
8、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A. 民主集中制。
B. 分权与制衡。
C. 多党合作。
D. 政治协商。
9、下列关于“中国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D.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10、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11、以下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的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来的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照搬苏联模式的产物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完全独立自主地建立起来的12、以下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 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B. 全面深化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C.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D. 全面深化改革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1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实现的?A. 计划经济B. 政府直接干预C. 市场机制D. 国际贸易1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了“四个自信”,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四个自信”的内容?A. 道路自信B. 理论自信C. 制度自信D. 军事自信15、在分析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时,应坚持以下哪种观点?A. 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公平B. 片面强调社会公平,忽视经济发展C. 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D. 坚持经济与社会相分离16、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A. 富强B. 民主C. 公平D. 自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专题03 收入与安排1.(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2022年,我国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GDP)拟按2.8%左右支配,比2021年有所下调,但财政支出规模将比2021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
财政支出支配中,中心本级支出增长3.9%,中心对地方转移支付增长18%,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以更好落实惠企利民政策。
这表明我国()①坚持乐观财政政策,支撑经济平稳运行①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财政收支缺口缩小①财政支出重结构调整,政策支持下沉基层①开头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防范债务风险上升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A【解析】①:我国扩大财政支出,将更多的资金纳入直达范围,以便更好落实惠企利民政策。
这表明我国实施乐观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故①正确。
①:材料强调的是我国财政支出的状况,不涉及财政资金的使用及财政收入的状况,故①不符合题意。
①:“财政支出支配中,中心对地方转移支付增长,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说明财政支出重结构调整,政策支持下沉基层,故①正确。
①:材料强调的是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实施乐观的财政政策,而不是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故①错误。
故本题选A。
2.(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据争辩猜测,2022年欧洲某国国经济增长将大幅放缓,经济增速将从上年的7.5%降至3.9%;2022年二季度该国通货膨胀率将升至8%,比前月的猜测高出1个百分点。
5月5日,该国中心银行将利率从0.75%提高到1%,这是该国自去年12月以来连续第四次加息。
该国加息政策的目标及作用过程是()A.提高利率——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促进消费——刺激经济增长B.提高利率——流通中的货币量削减——物价下降——抑制通货膨胀C.提高利率——储蓄增加——投资规模扩大——商品供应增加——抑制通货膨胀D.提高利率——境外资金流入——本币贬值——促进商品出口——刺激经济增长【答案】B【解析】A:提高利率将会削减流通中的货币量,A排解。
2022-2023学年高中高考专题政治高考复习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计40分)1. 近期,上海迪士尼公司关于“游客进入园区必须翻包检查”的规定引起广大游客强烈不满,“禁带食品入园”事件持续引发热议。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迪士尼的行为是市场经济自发性的表现②迪士尼“翻包检查”违背市场准入规则③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确保消费公平④政府应加强监管,制定合理的游园实施细则A.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2. 近年来,“共享单车”在更好的满足公众出行需求的同时,出现了车辆乱停乱放、扰乱正常交通秩序、用户资金和信息安全存在风险,运营企业维护不到位等问题。
目前,交通部发布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在鼓励发展的同时对其进行科学规范和有序的引导。
这说明()①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②良好的市场秩序主要依赖政府来维护③行政干预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④市场经济需要国家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 为推进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天津“智港”,天津市推出了“智造”十条政策,其中支持传统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是一大重点。
一批传统制造企业通过“机器换人”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
天津市这一举措有利于()①技术创新,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②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商品价值③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消费水平④优化资源配置,节约社会资本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 2013年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实施正回购(央行向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430亿元,这是央行今年第九次开展正回购市场操作。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政治高考专题高考复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中国有句老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这仅仅是人的心理作用吗?答案是否定的。
南京医科大学朱东亚教授团队研究认为,大脑中前扣带皮层至腹侧海马的神经环路在恐惧记忆泛化中起到关键作用。
这说明()①人的意识来源于人脑②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 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我国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该计划的实施,将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这表明“互联网+”行动计划:( )①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③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是创新思维的源泉与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 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分别是( )A.客观实在性运动B.客观实在性永恒性C.客观存在性运动D.客观实在性可知性4.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总结了前期新冠肺炎诊疗经验和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家诊疗指南,并于2020年8月19日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基础上,修订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认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该诗所蕴涵的哲理是()A.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6. 基因组测序技术发展之快,已经超乎人们的想象。
2023年高考政治全国三卷(精校+精析)简介
本文档是对2023年高考政治全国三卷进行精校和精析的汇总。
旨在为考生提供详细的解析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高考政治
考试。
内容
本次高考政治全国三卷涵盖了政治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
于政治经济学、政治哲学、公共管理学等。
每个部分都有对应的题
目和答案,以及相应的解析和分析。
精校
在精校过程中,我们对原卷进行了仔细的审阅和修改。
确保了
每个题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修正了可能存在的错误和模糊之处。
通过精校,我们力求将原卷的质量提升到最佳状态,为考生提供更
好的研究资源。
精析
在精析部分,我们对每个题目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分析。
对于
考点和知识点,我们做了清晰的解释和阐述。
通过精析,考生可以
更好地理解每个题目的背后逻辑和考察点,增加他们的答题准确性
和思考深度。
使用建议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结合该文档提供的精校和精析内容进
行研究和训练。
建议先按照顺序阅读文档,并逐题进行思考和解答。
在遇到困难或疑惑时,可以回头查看对应的精析部分,以获取更多
的帮助和理解。
结语
本文档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2023年高考政治科目。
通过
精校和精析,我们希望能够为考生提供有益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
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目标!。
单元质检卷三收入与分配(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土地换股权”模式,即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
农民享受的分红收入属于(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②按劳分配收入③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④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在闲暇时间接几张单子,跑几趟活儿,既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状态,还能赚一点儿零花钱,何乐而不为呢?”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依靠互联网寻求工作机会的求职者越来越多,“零工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并渐渐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零工经济”模式的流行( )A.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体现按劳分配原则B.能够降低劳动者就业成本,使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公平C.推动创新经济发展,增加劳动者按要素分配的收入比重D.增强了劳动者就业的灵活性,改变了当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3.近年来,上海市国资委累计实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张江办法、职业经理人“激励基金+个人购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各种形式正向激励项目70余例,已有85%的市场竞争类企业集团制订激励工作整体推进方案。
这些举措( )①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②完善了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助推经济发展③缩小了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④尊重了知识、人才和创造,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数据要素参与分配首次获得确认,这一重大创新( )①坚持了按劳分配原则,有利于扩大中低收入群体②旨在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③能够激发数据要素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④完善了分配制度,更好调动要素所有者积极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研发代工”是某石墨烯研究院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重要尝试。
2023年高考全国卷三政治试题【专家精彩解析、附范文】导言本文旨在提供对2023年高考全国卷三政治试题的专家精彩解析,并附带范文,供考生参考。
以下是试题的详细解析和范文答案。
试题解析题目一题目:请分析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并说明为什么说这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析: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迫切。
然而,我国的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导致一些地区和群体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就造成了这一矛盾的存在。
题目二题目:请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注重人民权益的保障;- 突出党的领导地位,保证国家稳定和发展;- 实行科学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制度。
题目三题目:请说明我国开展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解析:我国开展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中国的领导,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健全法律制度体系;-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文化建设。
范文参考题目一范文: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迫切。
然而,我国的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些地区和群体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就造成了这一矛盾的存在。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需要持续推动经济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确保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题目二范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许多优势和特点。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注重人民权益的保障。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突出党的领导地位,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2022届高考政治备考:三维度解答政治生活归因类试题近几年高考,政治生活主观题部分常常出现归因类试题。
此类题型往往以“××(主体)为什么要做好某件事”或者“××(主体)为什么能做好某件事”的句式进行设问,如下表所示。
下面我们以几道主观题试题为例,从归因类试题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三个维度展开论证分析,谈谈归因类试题具体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例题一】(2020年全国卷Ⅲ,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
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面临重大威胁。
面对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取得了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
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肩负大国担当,同其他国家并肩作战、共克时艰,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向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支持全球抗击疫情。
2020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并发表《携手抗疫共克时艰》讲话,倡议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为什么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命题意图]本题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倡议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为背景构建试题情境,要求考生回答战胜疫情为什么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此引导考生理解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的独特价值,考查考生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参考答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交往日益频繁、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在重大传染性疾病面前各国都难以独善其身;全球疫情防控,事关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只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合作,携手应对,才能打赢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护佑世界和人民康宁。
题型专练三归因类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定目标、谈任务,引发各界热议。
材料一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
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更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
政府工作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给出的是“大礼包”。
从“稳增长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的政策取向,到“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的原则要求,再到促进就业、取消手机长途费和漫游费、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和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调整完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机制等一系列具体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浓郁的民生情怀,也表明中国的发展有温度、人民的幸福有质感。
材料二2017年“两会”召开前,中央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中除了在网络上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之外,还召开座谈会,听取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多次修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科学宏观调控知识分析政府工作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给出的“大礼包”举措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为什么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解析:第(1)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科学宏观调控知识分析政府工作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给出的“大礼包”举措的合理性,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
知识范围明确,即科学的宏观调控。
考生在分析说明时,可从宏观调控的原因、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等角度分析说明“大礼包”举措的合理性即可。
第(2)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为什么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
征求各方意见是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表现,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其次,从民主决策的角度,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有利于促进决策科学、民主;“听取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说明自觉接受监督是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答案:(1)①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是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
保就业、促就业符合宏观调控的要求,也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取消手机长途费和漫游费能够刺激信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②运用经济手段(财政政策)通过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财政政策和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调整完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保民生,是科学宏观调控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另一手段,取消手机长途费和漫游费等一系列具体举措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刺激居民消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是对人民当家作主主体地位的尊重,有利于决策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
②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有利于促进决策科学、民主。
③自觉接受监督是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听取民主党派中央、工商联负责人等的意见和建议,是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表现,有利于改进政府的工作。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看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中华传统文化固然是宝库,但其中也不乏糟粕。
若不注重选择和把关,难免就会出现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现象。
继承传统文化,不是一哄而上地全盘接受,而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正如鲁迅先生提到的“拿来主义”,我们对于传统文化,要理性地思考,有选择地拿来,在占有中挑选,在挑选中创新。
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近期以来,文化节目的播出有了良好的态势。
《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节目纷纷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让我们看到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与认可,传统文化如一封封古人的鸿雁传书,它们来得慢,来得温润,却渗透得长久。
我们继承传统文化,不是为继承而继承。
我们继承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目的,是吸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与现代社会对接,为现代社会服务,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价值对现代人的价值转化,让其成为具有生命力的“活物”。
(1)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分析“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要让传统文化成为具有生命力的“活物”的理由。
(3)联系实际,请你为拓宽传统文化价值对现代人的价值转化的途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问考查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设问指向“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
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不是一点论。
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继承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第(2)问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我们要让传统文化成为具有生命力的“活物”的理由,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
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词“传统文化”,调动运用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等知识,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第(3)问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
设问指向拓宽传统文化价值对现代人的价值转化的途径提两点建议,可以从传统文化进课堂、开展知识竞赛、举行演讲比赛等角度思考。
答案:(1)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面对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坚持两点论,全面认识传统文化,既要看到其中的精华,又要看到其中的糟粕;另一方面要把握两点中的重点,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不能一哄而上地全盘接受。
(2)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只有使传统文化具有生命力,才能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才能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主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才能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示例:组织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开展国学知识竞赛;举行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等。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
80年前,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表现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
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风雨如磐不动摇。
没有理想信念,就可能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要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作用的原理,分析不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
我们保持伟大理想信念坚定不动摇的正确性。
(2)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结合材料,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作用的原理,分析不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保持伟大理想信念坚定不动摇的正确性。
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社会意识作用的原理。
故考生可以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角度展开说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再结合材料加以分析即可。
第(2)问,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观点: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解答本题主要要求考生从弘扬长征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的角度: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长征精神对民族精神作用:长征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等几个方面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第(3)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
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要将个人需要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等。
答案:(1)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长征途中,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夺取长征的伟大胜利。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③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保持理想信念坚定,可以激励和指引亿万人民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价值准则。
②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长征精神把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要求。
③长征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④长征历史为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长征精神是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