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云南省昭通市“8.25”暴雨洪水调查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4.61 KB
- 文档页数:3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2)滇东北一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诊断分析周信荔,姜世荣云南省彝良县气象局,云南彝良 657600摘要 2009年8月28日夜间至8月29日白天云南省昭通境内出现了一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通过对高(低)空天气形势、物理量及动力条件进行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高压在东进南压过程中分离出的高压单体,与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分离留下的高压单体在滇形成的切变式辐合,是形成此次暴雨的主要原因;高原东部的高压沿其前部的暖式切变线向东南移动,加剧了切变线东南一侧反气旋的上升运动,是此次大范围暴雨形成的中尺度影响系统。
200 hPa高空急流和850 hPa低空急流的共同作用,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动力和水汽条件。
关键词 滇东北;强降水;切变线;诊断分析中图分类号:P458.1+2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2–0133-032009年8月28日夜间到8月29日白天滇东北昭通境内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大到暴雨或大暴雨的特大降水过程,利用MICAPS资料、卫星遥感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诊断了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初步分析了此次暴雨的形成原因和触发机制,为以后在预报工作中提高主汛期暴雨预报准确率提供参考[1]。
盛夏(6—8月)是昭通市的主汛期,期间雨量大而集中,暴雨多以单点性、突发性为主,在预报工作中容易出现空报和漏报[2-5]。
2009年进入汛期以来,雨量特少,大到暴雨或暴雨量级的过程仅有4次,2009年8月28—29日昭通出现了一次特大降水过程,此次降水过程从2009年8月28日23:50开始持续至29日13:07结束。
昭通10个县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和部分区域自动站12 h、24 h实况降雨量如下(表1、表2)。
1 大气环流背景分析通过分析ECMWF提供的2009年8月28日至29日08:00、20:00 500 hPa、700 hPa高低空环流形势图,在2009年8月28日08:00 500 hPa高度场上,中高纬地区存在1个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式,高压脊位于贝加尔湖以西,其西侧的低压槽位于中亚地区,中心位于中亚东北部、新疆阿拉山口西北部。
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2007前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2007》的目的和重要性,并提供一些背景信息。
暴雨是指降雨强度大于 50 毫米/小时的大雨,通常伴有大风和雷电等恶劣天气。
云南省位于中国的南部,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多样化,因此暴雨在该地区经常发生。
了解和分析暴雨的统计参数有助于预测、防范和应对洪涝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图集收集了云南省 2007 年的暴雨统计数据,并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了各个地区的降雨量、降雨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等参数。
这些数据对于研究云南省的气候特征、水文特征以及洪涝灾害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图集,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云南省各地区的暴雨情况,并可以通过统计参数之间的对比和分析,推断不同地区的暴雨特点和趋势。
这对于气象学、水文学、环境学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应急管理部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希望本图集能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并促进云南省地区的洪涝防灾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___。
___。
___。
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分析研究[J]。
气象科学。
2009.36(2): 123-135.___。
云南省气象年鉴 2007[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8.本文档《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2007》所使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和来源如下:数据来源:本图集的数据来源于云南省相关机构和部门,包括___、水利局、地震局等。
这些机构和部门负责收集各类气象、水文、地震等相关数据。
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收集过程中,使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现场观测、实验室分析、遥感技术等。
现场观测是通过设置气象站和水文站等观测点,定时测量和记录下雨量、气温、湿度、风力等指标。
实验室分析则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和研究,获取更加精确的数据。
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的数据,提供全面的暴雨统计参数。
数据可靠性:本图集中所使用的数据均经过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为了提高数据的可信度,本图集还采用了多元数据源的方式,结合不同数据来源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
第18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18 No.2 2009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 eb . 2009106 文章编号:1008-8717(2009)02-0106-03昭通市洪水灾害的成因及对策分析邓 敏(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云南 昭通 657000)摘 要:洪水灾害是昭通市区域内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全市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灾发生,因暴雨而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全市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的50%以上。
近年来,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本文试图从全市洪水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中分析其成因,探索其防治对策,以期达到有效地防御和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水灾害的损失。
关键词:洪水灾害;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昭通市地处滇东北,共辖1区10县,该区域为典型的高原山地构造地貌,在山脉、河流的切割交错作用下,山高谷深,地势陡峻,高低差异悬殊,区内相对高差达3773米。
特殊的地理条件,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昭通市复杂的气候特点和显著的地域差异,加之降雨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导致全市洪水灾害频繁,严重制约了昭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一、昭通市洪水灾害的特点昭通市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北部大暴雨区,金沙江沿岸和昭鲁坝区。
洪灾面积一般不大,但发生频率较高,常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是毁灭性的灾害。
1988年9月,鲁甸县境内接连两次大雨、暴雨,全县有54个村受灾,重灾户8793户,占总户数的15.5%%,重灾人口4.42万人,占总人口的17.8%;受灾农田8.9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8%。
因灾无收面积1.93万亩,损失过半的4万多亩;被洪水冲走4人,重伤31人。
1997年5月至8月,全市11个县(区)都不同程度遭受了风、洪、冰雹等灾害的袭击,共有173个乡(镇),968个村(办)受灾,受灾361640户,180.82万人,因灾死亡135人,倒塌房屋5755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83.23万亩,公路、桥梁、电力、通讯及水利设施等各行各业损失惨重,直接经济损失达76691万元。
目前,我市多数流域的操作站点布设不够合理,站网密度达不到要求,有许多地方还是资料空白区,不能很好的操作一场暴雨的时空分布情况。
而已建的雨量站点中,90%以上的是人工托付站,通讯条件差,不但没有自记资料,当发生暴雨洪水时,连人工观测值也无法搜集。
〔2〕预报断面上游水利工程的影响由于近年来大量修建水利工程,改变了天然河道的来水规律,而我们又无法完全掌握这些要津的调度运行情况,从而影响洪水预报的精度。
〔3〕方案本身的精度达不到要求也是影响作业预报的关键在编制一些小流域或无资料流域的预报方案时,本身无资料或资料系列短、精度差,所能采纳的预报方法单一,导致所编制的预报方案精度低。
要提高这类情况的预报精度,就是要在开展实时洪水作业预报的过程中不断对方案进行完善和修订。
〔4〕预报人员素养的影响同一场暴雨洪水、同一个洪水预报方案,如果由不同的人来预报,其结果不会完全一样。
由于个人的经历、经验、思维方法及所掌握的知识程度不一样,对同一场洪水的推断和预报结果的处理就会有差异。
6. 建议〔1〕针对我市目前站网布设情况,建议水情处给我们争取一点经费,用以新增部份站点和将现有人工托付站改建为遥测站点。
〔2〕省局对分局报送的预报方案进行评定后,应该就方案是否合理、能否投入作业预报及缺少之处等对分局预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然后分局做出修改,最终制订出省局、分局一致认定的方案,以提高预报方案的使用率,真正发挥预报方案的编制作用。
〔3〕多举办一些关于预报方面的培训学习,这有利于经验交流、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
特别是对中国洪水预报系统的使用,应该好好举办一次讲座,让分局的同志能更好的掌握和使用系统来作洪水预报工作,以便到达事半功倍的作用。
7. 202x年工作方案及今后努力方向〔1〕在盐津城市洪水预报的根底上,继续探究其他重要城市或重要河段洪水预报方案的编制,我局08年打算编制《铜锣坝水库施工期洪水预报方案》;〔2〕在盐津城市洪水预报的根底上,重点分析横江撒渔沱电站蓄水对盐津县城和黄葛槽新区的影响,并编制和修订盐津县城及黄葛槽新区受下游回水影响下的洪水预报方案;〔3〕继续探究盐豆牛、豆马箐区间的洪水组成情况,进一步提高横江流域上各预报断面的预报精度;〔4〕进一步探究和利用中国洪水预报系统建立洪水预报方案和开展洪水作业预报;〔5〕进一般拓展水情业务。
昭通市年降水量特性分析昭通市年降水量特性分析摘要:昭通市地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坡面台阶地形,“一带三台”朝向北东的特殊地势给本研究水文气象要素带来困难;特别是复杂的降水分布情况,使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南北差值达3.8倍;降水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由南部的91%降至北部的66%。
关键词:昭通市、复杂地形、降水时空分布特殊1、自然地理概况昭通市位于云南高原的东北角,地理座标东经102°52′~105°18′,北纬26°34′~28°40′,东西宽241km,南北长234km;面积23021km2。
本区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水系发育。
主要河流有:金沙江水系的金沙江、以礼河、牛栏江、横江19574km2,占85.0%;长上干2755km2,占12.3%;乌江水系692km2,占3.1%。
本市西北部与四川大凉山,一江相隔,东部与黔西北毗邻,东北与四川南缘接壤,南部系五莲峰的南端与栱三山相邻。
本市处于四川盆地的南侧,横断山的东缘,相对高差达3720m。
地势为东南高东北低,最高点为药山4040m,最低点为水富县的270m,主要山川由南向北排列,各水系呈放射状,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川滇边界附近,高程由四川盆地的500m,升至1200m,形成一个新月形的过渡带;这种特殊地形,对南移的降水天气系统起到抬升和水平幅合作用,造成稳定的北部多雨带。
五莲峰北端,白水江上段和镇雄、威信的赤水河与乌江源头区,高程1200~2000m,是本区面积较大的台阶。
东起赫章、威宁,给昭通凉风台伸向永善的黄姜山,高程为200~2500m,形成第二个新月形地势分布,它是我市水文气象因子由北向南过渡的区域。
五莲峰与药山山脉的脊部高程为2500~3500m,是本市金沙江和牛拦江支流、洒渔河等的发源地。
一个过渡带、三个台阶地形和地势排列变化,规定了我市水文气象要素等值线的基本走向和组合。
这使我市的水文气象特性变得十分复杂,给分析本市的水文气象要素带来很大的困难。
关于2007年事故灾难总结评估分析的报告第一篇:关于2007年事故灾难总结评估分析的报告关于2007年事故灾难总结评估分析的报告市政府:根据市政府办《关于做好2007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安政办函字[2008]5号)精神要求,现将我局牵头编制的2007年事故灾难总结评估分析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2007年,市委、市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安委会各成员单位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使事故高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大幅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好转,全面完成市安委会下达的各项控制指标。
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494起,同比减少222起,下降31%,死亡127人,同比减少115人,下降47.5%,受伤479人,同比减少322人,下降40.2%,直接经济损失481万元,同比减少70万元,下降12.8%。
全市共发生较大事故8起,同比减少3起,下降27.3%,死亡33人,同比减少11人,下降25%。
没有发生重大事故。
省安委会下达我市死亡人数控制指标139人,实际死亡人数127人,比省上下达控制指标下降8.7个百分点;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1.75,比省上下达控制指标下降1.29;万车死亡率7.19,比省上下达控制指标下降0.03;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67,比省上下达控制指标下降0.13。
(一)道路交通事故全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33起,死亡106人,受伤478人,直接经济损失152万元,分别占总量的87.65%,83.46%,99.79%和31.63%。
(二)火灾事故(不含森林火灾)共发生火灾事故46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17万元,火灾事故起数和经济损失分别占总量的9.31%的24.32%。
(三)工矿商贸易事故非煤矿山发生事故8起,死亡8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3%、57%、50%和85%;烟花爆竹和危险化学品连续两年没有发生事故。
民政部公布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和救灾工作情况来源:救灾救济司时间:2008-01-10 15:302007年以来,中国气候异常,降雨严重不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多灾并发,点多面广,部分地区重复、连年受灾,局部地区雨情、汛情、旱情、灾情超历史记录。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救灾工作做到了灾害形势分析早,部署安排早,思想准备、物资准备和工作准备充分,灾害应对措施得力,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一、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情况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2325人,紧急转移安置14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7.3亿亩,其中绝收面积8620万亩;倒塌房屋14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363亿元。
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主要呈现出5个特点:一是多灾并发,水旱灾害损失重。
二是点多面广,重复受灾区域大。
三是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多。
四是登陆台风偏晚偏多,人员伤亡和损失少。
五是城市受灾,经济社会影响程度深。
2007年造成人口死亡的主要灾种是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约占全国总量的63%,其次是风雹灾害;因灾致死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被洪水冲走(溺水)、雷击、山体坍塌和泥石流掩埋、建筑物倒塌,其中雷击致死的比重从2006年的14%上升为25%,雷击致死人数明显高于往年。
二、2007年中国救灾工作情况2007年以来,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共启动国家自然灾害应急响应49次,其中二级响应1次,三级响应6次,四级响应42次。
先后向灾区派出54个工作组,工作组都在24小时之内赶到灾区一线,及时有效地协助指导各地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民政部会同财政部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50.39亿元,向受灾较为严重的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拨中央救灾帐篷5.875万顶。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国已完成恢复重建房屋142.6万间,占需恢复重建总数150.3万间的94.8%,保证倒房群众在春节前能搬入新居,因天气原因无法继续进行重建的地方,也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倒房困难群众的过冬安置。
云南突发事件的特点:2007年云南19次突发事件的回顾性
分析
普丽芬;肖力屏
【期刊名称】《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9(004)006
【摘要】目的分析云南省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的特点.方法统计和分析2007年云南省卫生厅共处置的19次在云南省内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的资料.结果 19次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中,报告发病4 311例,死亡100例,其中公共卫生事件9次(47.37%),事故灾难6次(31.58%),自然灾害3次(15.79%),社会安全事件1次(5.26%).结论 2007年云南省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以公共卫生事件为主,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的危害性也很大.
【总页数】4页(P405-407,410)
【作者】普丽芬;肖力屏
【作者单位】650106,昆明,云南省急救中心;650106,昆明,云南省急救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2
【相关文献】
1.从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看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陆良事件能否成为云南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拐点
2.地方媒体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报道表现及报道策略分析--以2014年云南媒体微博“10·7云南景谷6.6级地震”报道为例
3.突发事件
下广播节目的创意、编排与呈现
——浅析云南交通之声的应急广播应用4.公共突发事件下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及应对措施——基于云南高校学生的调查5.公共突发事件下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及应对措施——基于云南高校学生的调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昭通市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舒远华
【期刊名称】《人民长江》
【年(卷),期】2012()S2
【摘要】云南省昭通市属低纬度、高海拔、受季风控制和弧形台阶地形影响的季风高原型气候,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在该市北部区域形成滇东北大暴雨区。
为探索暴雨洪水规律,选择了该市区域内长序列资料的8个基本水文站和49个雨量站点进行暴雨洪水特性分析,通过分析逐步掌握暴雨洪水的变化规律:境内洪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发生超定量洪水的频次高,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暴雨分布、走向及强度决定了洪水量级,河道特征及下垫面条件对洪水的涨落、汇集速度、峰型等均有一定的影响。
【总页数】3页(P51-52)
【关键词】暴雨洪水;特性分析;昭通市;云南省
【作者】舒远华
【作者单位】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昭通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82.2
【相关文献】
1.昭通市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J], 舒远华
2.昭通市昭阳区盘河乡“7·14 ”特大暴雨洪水分析 [J], 宋昭义;李晓燕;宗德孝
3.2007年云南省昭通市“8.25”暴雨洪水调查分析 [J], 舒远华
4.北洛河刘家河水文站暴雨洪水特性及洪水遭遇分析 [J], 刘小平
5.罗纹河暴雨洪水特性及设计洪水计算分析 [J], 郭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7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陈洪滨;范学花
【期刊名称】《气候与环境研究》
【年(卷),期】2008(13)1
【摘要】2007年2月热带气旋"Gamède"在法属留尼旺创下72 h降水3 929 mm的世界纪录;5月末莫斯科气温达到1891年以来同期的最高温度;截止8月底美国一半以上的地区干旱缺水.2007年我国云南、甘肃、河南、湖南和江西等地经历50年不遇的干旱;7月淮河发生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2007年全球平均温度比过去30年的平均温度高出0.41 ℃.同时,今年北极海冰覆盖面积减小到历史记录的最小值.世界许多地方发生破坏性洪水、干旱和风暴等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
【总页数】11页(P102-112)
【作者】陈洪滨;范学花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北
京,100029;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9
【相关文献】
1.2011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 [J], 陈洪滨;范学花
2.2010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 [J], 陈洪滨;范学花
3.2009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 [J], 陈洪滨;范学花
4.2008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 [J], 陈洪滨;范学花
5.2006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 [J], 陈洪滨;范学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