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与回应全球化中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 格式:pdf
- 大小:221.65 KB
- 文档页数:6
法学评论(双月刊)2005年第3期(总第131期)
冲击与回应:全球化中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Ξ
盛学军ΞΞ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尤其是金融全球化对各国金融监管法制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与挑战,包括市场准入、业务限制、资本流动到价格方面似乎都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放松管制的趋向。然而在上述监管法律嬗变的过程中,一些深层的制度问题并未得到厘清,如国内金融市场的保护与开放、监管者职能的转换、监管模式的调整,等等,而这也是中国金融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主题词:全球化 金融监管 管制放松与重构
一、冲击: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
据考证,T ・莱维尔最早使用“全球化”
(G lobalization )一词,并被用来形容世界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①因此,全球化首先被定义为经济全球
化,并在三个层面上被使用:一是在贸易领域。贸易全球化的程度是通过贸易总量和贸易金额增长、贸易种类增加、贸易范围扩大以及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而表现出来。二是生产领域。生产全球化的标志性现象就是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导致生产销售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体化安排。三是金融领域的全球化。总而言之,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经济活动跨越民族国家界限以及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融合的过程。它既指货物和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跨国界的广泛而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过程;也指由于这个过程的深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不断加强,形成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甚至相互制约关系。
虽然学界对全球化仍有不尽相同的认识和界定,②但全球经济的融合趋势已凸显无疑,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和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市场已经或正在形成。尽管人们对全球化的态度还有这样那样的分歧,③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已经踏上了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的进程是任何国家都难以置身其外的。而金融全球化(Financial G lobalization )又是全球化进程中最令人目眩神迷的部分。如果说国际贸易是从产品交换体现国家间的经济联系,那么金融则是从要素配置领域体现了国际联系。因此,经合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弗郎
索瓦・沙斯奈就指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全球化,而金融领域则是资本全球化的枢纽和杠杆”。
④那么,何谓金融全球化,其突出的表象又何在?有学者认为,金融全球化是一国金融活动跨出国界,日益
与各国金融活动融合在一起,资金的筹集、分配、交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⑤也有学者认为,金融全球化是全
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的过程。⑥还有学者认为,金融全球化可以看作是金融一体化的
Ξ
ΞΞ①②③④⑤⑥参见李扬、黄金老:《金融全球化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页。参见戴相龙:《关于金融全球化问题》,1998年12月在省部级金融研讨班上的讲稿。
沈永林:《世界性的“全球化”大讨论》,载《国外社会科学前沿》1997年版,第230页。
对全球化的不同观点参见李存娜:《“中国: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会议综述》,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2期。也有人把全球化的涉及范围无限扩大,除了经济全球化之外,人类的其他一切活动,包括政治、文化、环境、法律、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全球化了。应当承认,肇始于经济领域的全球化,不仅首先表现为经济制度的竞争和物质文明的交融,而且由此引发的文化多元化和政治多极化,日益带来了世界各文明国家在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的竞争、交融与合作。参见沈永林:《世界性的“全球化”大讨论》,载《国外社会科学前沿》1997年版,第230—257页。
另有观点认为是经合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S ・奥斯特雷在1990年最早使用全球化的概念。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
本文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03年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最高阶段,是金融地域的消失(the end of geography ),即国界的重要性日益下降。⑦总结起来,学者大多将金
融全球化界定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管制、开放金融业务和资本项目,促使资本在各国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上
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⑧而金融全球化又具体地表现在:(1)跨国资本的迅
猛流动。伴随融资证券化成为世界金融发展的潮流,国际证券投资迅速膨胀,资本在国际之间的流动速度和规模都得到极大的增长。目前,国际间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的比例已经接近于70:1!这意味着大量的国际资金流动已经脱离了实物交易,进行着自我循环、钱生钱的游戏。(2)金融市场的融合及其价格的趋同。各国利率、市盈率、资本充足率的趋同以及外国财产所有权比重的提高和全球利率的下降。(3)跨国金融机构大量出现。伴随金融机构的兼并浪潮与随之而来的巨型银行的出现,跨国金融机构不断涌现。(4)金融交易基础规则的趋同化。随着国际间金融活动的开展和交流以及一系列国际组织的协调,包括WTO 的多边经贸规则体系,IMF 和世界银行主导的金融开放与援助发展的全球规则体系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则体系等等,由此促进各国金融交易制度的相互借鉴和融合,这也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基础规
范。有学者认为,这正是本轮经济全球化与早期的经济国际化最重要的区别之一。⑨(5)金融风险在全球传
染的可能性增大。伴随着跨国资本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银行的业务迅速扩大,于是,银行危机传染的可能性增大,而且各国监管方式上的差异也增大了监管跨国银行的难度,金融风险越来越容易发生,并且越来越具有全球性。例如,继1990年英国出现的英镑遭遇投机交易和贬值打击、1994年墨西哥遭遇金融危机之后,1997年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及我国的台湾和香港等地区的货币纷纷贬值,股市急挫。随后,“金融流感”又迅速蔓延到东北亚的韩国、日本,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未能完全豁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俄罗斯、巴西等国又步东南亚各国的后尘出现了金融动荡。这次危机的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由这次危机引发的对金融全球化的反思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放松管制: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监管法制的嬗变 λ
υ金融监管法制是有关金融当局利用公权力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进行直接限制和约束的一系列法律规
范所构成的体系。它是构成一国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λϖ金融监管法制的基本目标关涉金融体系的稳
定(系统安全)、投资者保护和公平竞争。监管作为国家干预的一种典型方式,与市场自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的矛盾贯穿着金融管制过程的始终。
上个世纪30年代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是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作为一种反危机措施,许多国家都建立了以严格管制为特征的金融制度,其出发点是限制竞争,保障安全。这种制度顺利运转了近半个世纪,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体系尤其是金融体系的全球化变革,各国金融监管法制遭遇了自“大萧条”以来最大的冲击与挑战。“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立法在一定条件下滞后于实际生活,是经常发生的事,甚至成为一种历史常态。在金融法制中,人们显然看到了一定时期针对特定问题而制定的监管法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经转化为制约金融发展的羁绊。因此,
“放松管制”(Deregulation )几乎成为各国谋求金融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λω尽管这种选择也许并非是监管法
制的最终方向,更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完善措施,然而毋庸置疑,准确把握各国监管法制的这一嬗变进程及主要内容,是我们洞悉监管法制内在矛盾与深层问题的基本路径。
法学评论 2005年第3期
⑦
⑧⑨ λυ λϖ λω金融监管法制的嬗变并非完全被动。金融全球化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包括生产、贸易、投资和技术方面的条件和要求,法律制度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监管法制的嬗变既是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和制度成果,也是促成全球化过程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按照金融制度学的观点,“金融制度是有关金融交易、组织安排、监督管理及其创新的一系列在社会上通行的习惯、道德、法律法规等构成的规则集合,由金融组织、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三个子系统组成”。参见伍志文:《金融脆弱性:理论及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载《经济评论》2003年第2期。
监管(Supervision or regulation )和管制(Regulation ),在本文中视为同义,仅按照习惯的用法(尤其是源自译文的表述差异),在表述上有所区别。
参见张燕生、毕吉耀:《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论思考》,载《世界经济》2003年第4期。
参见项卫星等:《金融全球化:目标、途径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政策选择》,载《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2期。
Roman Terrill ,What Does ‘G lobalization ’Means ?,9TRNA TLCP 217(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