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红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4.70 KB
- 文档页数:2
香山红叶一年级语文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香、山、红、叶”等生字,掌握生字的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描绘的美景。
(3)学会观察大自然,培养审美情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运用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生字的认读与书写。
(2)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学难点(1)课文描绘的美景与情感的表达。
(2)观察大自然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香山红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香山红叶的美。
2.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停顿。
(2)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并尝试书写。
(3)教师讲解生字,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方法。
3.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香山红叶的哪些特点?(3)教师提问:为什么说香山红叶是美丽的?4.感受课文(1)教师播放香山红叶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描绘的美景。
5.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如何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3)学生实践:观察教室里的植物,用语言描述其特点。
(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课文,你学到了什么?四、课后作业1.书写生字。
2.画一幅香山红叶的画。
3.家长协助孩子观察大自然,记录所见所闻。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生字的认读与书写教师活动:利用卡片、实物等辅助工具,让学生对生字进行认读,并用游戏化的方式,如“找朋友”游戏,让学生配对生字卡片。
学生活动:学生跟读,并在卡片上模仿书写生字,教师个别指导。
对话设计:“谁可以告诉我这个字念什么?”“谁愿意来演示一下这个字怎么写?”(2)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活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细节,如红叶的颜色、形状等。
3.《香山的红叶》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香山的红叶》,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七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单元主题为“植物之美”,共安排了2篇讲读课文,《香山的红叶》、《夹竹桃》,快乐读书屋的两篇课文《赏荷》、《古诗两首》,通过这几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植物之美。
《香山的红叶》是叶君健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
通过对香山红叶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
文章字美、文美、景美、引人遐想不已。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名家之眼,赏红叶之美,受到美的熏陶,提上审美素养。
二、说学情分析本课相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并对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并非难事。
然而虽然学生没去过香山,没看过香山红叶,但在他们的头脑中香山红叶只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植物,通过语言文字和课件去了解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从而更准确地感知美、表现美,则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真切地感受作者对香山红叶的喜爱之情。
三、说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结合教材特点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订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为什么喜欢香山红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特点,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课件展示的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自读自悟,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香山红叶给人的感官带来的与众不同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适合自学的小学一年级《香山红叶》教案。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香山红叶》这篇课文有着很高的适用性。
在他们的基本教育阶段,学生需要通过直观的体验来理解真正的含义,加深对文学常识和本质的理解。
因此,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教授这篇文章,将会使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更快地掌握知识。
第一章:教学目标按照自学指导教材的建议,设定可测量、可跟踪、适当挑战且能够激励学生的目标。
同时应该设置相应的学习效果标准,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续找到自我价值感并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的例子:-熟悉《香山红叶》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了解明代文人爱好山水诗的背景。
-学习辨识文学作品中描写冬天景色的各种文学表现手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第二章:课堂内容和授课方法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使学生体验到主动学习和发现教育的乐趣。
教师可以设计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演练或其他方法来优化学习体验。
一个典型的小学一年级自学教学计划,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介绍文章:首先应该通过讲述《香山红叶》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教师可以使用联想游戏等方法来激活学生的感觉,帮助他们建立对这个主题的认知。
2.来自明朝时期的文学爱好:学生需要理解并学习明代文人爱好山水诗的背景。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研读相关文章的方式,了解文化背景并学会使用正式的课件。
3.冬天景色的描写手法:当学生达到这个阶段时,教师可以向他们介绍文学作品中用于描写冬天景色的各种表现形式。
学生可以通过主动学习方法,例如朗诵、小组演绎等来巩固他们所学的内容。
4.个性化创作:学生会用所学的技巧来创作自己的作品,尝试应用他们在前面章节中学到的表现手法。
利用小组讨论、工作坊和体验式学习等途径,将课程改为白菜鸡肉汤,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灵感。
第三章: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教学计划中必须有一种有效的评估机制,并根据可测量和可快速反馈的方法将学习经验转化为数字化的测量结果。
该评估机制应包括以下内容:1.互动问题测试:老师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问答比赛,以检查学生对文本主题和故事情节的理解情况。
六年级语文上册香山红叶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香山红叶》的主要内容,了解香山红叶的美丽景色和传说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香山红叶》的主要内容。
2. 欣赏香山红叶的美丽景色和传说故事。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表达自己对香山红叶的感受和想象。
教学准备:1. 课文《香山红叶》的文本。
2. 香山红叶的图片或视频。
3. 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香山红叶的美丽景色和传说故事。
2. 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香山红叶》。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讨论。
三、生词学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2. 学生朗读生词和短语,并解释其意思。
3. 教师引导学生用生词和短语造句。
四、写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关于香山红叶的写作题目。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表达自己对香山红叶的感受和想象。
3. 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 学生反思自己对香山红叶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3. 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阅读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关于香山红叶的额外阅读材料,如相关的文章或故事。
2. 学生自主阅读拓展材料,理解其内容。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七、欣赏香山红叶之美(10分钟)1. 教师展示香山红叶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欣赏其美丽景色。
《香山红叶》教学设计第1篇:《香山红叶》教学设计目标: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萧”字、正确书写10歌生字。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对香山红叶之美的细致描绘。
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香山红叶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陶冶。
重点:品味文章细腻的语言,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美丽景象。
难点:学习作者对景物细致观察y7u生动妙雪的方法。
教具:香山红叶的图片。
教法:朗读法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寻美兴趣。
学生虎豹搜集香山红叶的图片。
师: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叶君健去欣赏*香山红叶的美。
二、初读课文,初建美的印象。
1.让学生读通顺、读流利,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度几遍。
2.有些比较长的句子,要多读一读,断句要合理,教师适当指导。
3.想一想:香山红叶在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深入精读,寻访红叶之美1.香山红叶究竟以什么吸引了作者?你从中哪些词或哪些句子体会到了红叶的与众不同?读一读,品一品。
2.找出相关语句后,即可引导学生练习上下文,边读边谈边想。
(1)先请学生读,紧扣关键词语,然后谈感受。
(2)在把感受带到课文深入地朗读,读出赞美之情。
3.再读全文,颂红叶之美。
1.带着赏美景、品美文的感受朗读全文。
2.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香山红叶的赞美。
第二课时积累内化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香山的红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和朗读拼音儿歌,让学生知道*香山秋天满山红叶,景*十分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儿歌。
3.能借助拼音学会5个生字的音,认识6种基本笔画,能用笔画记忆字形的方法记忆字的形。
教学重点:1.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顺序地看图。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难点: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
趣味易懂的《香山红叶》语文教案。
一、语境介绍
在开始正文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香山的基本情况。
香山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座著名的旅游景点。
每当秋季来临,香山就会变成一片金黄,仿佛整个山都被罩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观赏,可谓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二、“秋日”引入
文章开头采用诗歌的形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引出了文章主题。
作者选择了“秋日”这一时节来引入,而不是其他的季节,其原因是因为秋天是一个以变化、落叶和收获两个极端为主题的时期,正好与我们观赏香山红叶的主题相呼应。
三、描写细节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描写细节来体现景致是个经典的手法,而在这篇《香山红叶》中,作者恰到好处的运用了这个技巧。
文章中有多处细节的描写,让读者在阅读中似乎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红叶的美妙。
例如,在文章中这样描写香山红叶:“山谷,秋风吹拂,一丛丛红叶在风中瀑布似地飘落,一条条红带在空中舞蹈,红云成片、飞舞四方”,我们可以发现这里不仅有红叶的描写,还有风、红云的描
写,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叶被风送去的感觉,同时也理解了为什么会有红云成片,这些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四、语言亮点
作为一篇优秀的语文教案,文章的语言亮点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例如,作者在描述红叶时,使用了“红云”三个字,形象生动的表达了红叶的美丽。
除此之外,文章还应用了反诘句、排比等修辞手法,促使文章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香山红叶》语文教案从语境介绍、引入、描写细节和语言亮点四个方面展现出其趣味性和易懂性。
大家不妨掌握其中的精华,将其运用到教学中,相信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
香山的红叶教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香山红叶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和朗读拼音儿歌,让学生知道北京香山秋天满山红叶,景色十分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儿歌。
3.能借助拼音学会5个生字的音,认识6种基本笔画,能用笔画记忆字形的方法记忆字的形。
教学重点:1.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顺序地看图。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难点: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
教师板书:(让学生小声读一读;再请一个学生大声朗读一遍。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学习有顺序地看图,借助拼音读儿歌,还要学习几个生字。
我们要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记得最牢。
二、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书中插图,整体感知。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天)从哪儿看出是秋天呀(香山红叶)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插图的意思吗2.从远到近观察。
(1)提问:远处是什么(连绵起伏的群山)近处是什么黄栌和枫树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2)教师出示枫树的叶子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枫叶有五个角,就像我们的小手。
黄栌的叶子有点儿圆。
3.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色那里有什么你觉得怎么样三、学习读儿歌1.复习整体认读音节:yī、sì、wǔ、yè2.复习三拼音节:piàn、liǎng、xiāng、tiān3.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儿歌,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画上记号。
4.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相互纠正。
5.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小儿歌,请同学读儿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7.认识逗号和句号。
8.再读儿歌,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告诉学生逗号的停顿比句号停顿时间短一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读到逗号击一下掌,读到句号击两次掌。
小学一年级《香山红叶》课堂教案课堂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香山红叶》是一篇描写秋天风景的诗歌,全篇由六首七绝组成,共354个字。
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如红叶、清风、湖水、山石等,以及对秋天景色的感受和思考。
这篇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习理解《香山红叶》诗歌的字面意思;(2)学会运用诗歌中的一些词语,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感能力;(2)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领略诗歌的美感的同时,能够借鉴其写作技巧。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2)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更好地珍视和保护环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学习理解诗歌中的字面意思;(2)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
2.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词语含义;(2)帮助学生领悟诗歌的美感和思想内涵。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解读作者的语言,帮助学生了解《香山红叶》的字面意思。
2.语境法:通过句子和段落的理解,帮助学生领悟诗歌的意境。
3.比喻法:通过比喻、引申等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抒情手法。
4.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知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环节(1)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展示红叶、秋风、湖水等秋天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世界,培养学生对秋天的认知和感性体验。
(2)讲解环节先让学生自己品味整首诗的情味和意境,然后进行语言的分析和讲解:红叶如火,似锦绣清风徐来,水波初澄秋山如画,天地开阔此时此刻,快乐无限(3)体验环节通过家长-孩子互动讲解这些描述。
让孩子听懂这些描述,然后把这些描述说明的事物描述出来,再让他们把这些事物分成那些属于秋天的事物,形成让他们更深入了解秋天的结局。
二、在这个环节中,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内容。
3.巩固环节(1)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页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以《香山红叶》为例的小学古诗词教案。
一、教材介绍《香山红叶》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58字,用七言绝句的形式表现了秋日游览香山的景色和思念远方的情感。
经过百余年的流传,此诗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一。
二、教学目标1、能读出古诗词中的常见音节和韵母。
2、能理解并表达古诗词中的情感。
3、能用简单句描述自己角色在古诗词情境中的感受。
4、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词。
三、教学准备1、PPT或实物展示香山红叶的图片。
2、印有古诗词的卡片和解释卡片。
3、讲解用的PPT或黑板笔。
4、发音和韵律练习的歌曲或游戏。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香山红叶的视频,让孩子们首先感知到这个话题。
(2)出示香山红叶的图片,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孩子们对这个话题有更深刻的了解。
2、领读(1)教师大声朗读古诗词,鼓励孩子们跟读。
(2)分组领读和模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朗读。
(3)引导孩子们分别朗读不同的诗句,并指导他们正确发音和韵律。
(4)让孩子们分别读和背诵古诗词,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3、学习(1)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
教师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香山红叶中的情感。
例如,白居易在诗中用了“想”、“残”、“几度”等词语,表现出他对远方的思念和人生的不易。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讨论。
(2)学习添加诗词的字句。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逐个读出字句,并且分别解释字句的含义。
如“襟”指衣襟,“依依”指思念不止,“愁”指忧愁,令人感到忧愁和悲伤。
同时,教师可以将相关字句印在图片上。
(3)自由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自由讨论,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对古诗词中情感的感受。
4、巩固(1)练习古诗词中的韵律。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歌曲或游戏,让孩子们练习发音和韵律。
例如,孩子们可以用“123,123”顺序循环读出诗句的每个字,以达到掌握韵律的目的。
(2)配对古诗词和图片。
教师可以准备好古诗词和相关的图片,让孩子们根据古诗词的内容找到正确的图片。
香山红叶教案教案标题:香山红叶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香山红叶的特点和意义;2. 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4.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香山红叶的背景知识介绍;2. 香山红叶的观赏地点和时间;3. 香山红叶的特点和变化过程;4. 学生观察和描述香山红叶的活动。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上次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他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观点。
- 出示香山红叶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香山红叶的背景知识,包括地理位置、植被类型等。
- 解释香山红叶的变化过程,从绿叶到红叶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观察和描述(15分钟):- 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进行香山红叶的观察活动。
- 指导学生观察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并鼓励他们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进行描述。
4. 分享和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互相分享观察到的香山红叶特点和变化过程。
- 引导学生讨论香山红叶对人们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5. 总结(5分钟):- 整理学生的观察和讨论结果,总结香山红叶的特点和意义。
- 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资源:1. 香山红叶的图片和资料;2. 观察记录表格;3. 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的词汇卡片。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观察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描述能力;2. 分组讨论时的学生表现和思考深度;3. 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或老师带领学生参观香山,深入了解红叶的生长和变化过程;2. 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或摄影活动,记录香山红叶的美;3. 鼓励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积极保护自然环境。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六年级语文上册香山红叶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描述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课文中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香山红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色。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香山红叶的了解和印象。
二、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跟读并讲解生字词的意思。
三、课文理解(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描述的意境。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请家长帮忙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家后,请家长帮忙翻译课文中的长句子。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课堂小结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六、写作练习(10分钟)练习要求:请以“我眼中的香山红叶”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用上课文中学到的生字词,表达出香山红叶的美。
七、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优秀的作文进行讨论。
2. 讨论内容包括:作文中的亮点、可以改进的地方等。
3.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八、作文讲评(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表扬优秀作文,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文中学习,如何运用生字词,如何描绘自然景色。
小学一年级《香山红叶》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会写“叶、红、片”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香山红叶的美丽。
二、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香山红叶的美丽。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叶吗?在哪里见过?红叶美吗?2.板书课题:香山红叶(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把课文读正确。
2.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节奏。
(三)学习课文1.学习第1、2自然段(1)朗读第1自然段,理解“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童话世界”这句话。
(2)朗读第2自然段,理解“红叶像火焰一样燃烧着,整座山都被染红了”这句话。
2.学习第3自然段(1)朗读第3自然段,理解“红叶像无数只蝴蝶翩翩起舞”这句话。
(2)讨论:红叶为什么会像蝴蝶翩翩起舞?3.学习第4自然段(1)朗读第4自然段,理解“红叶像无数片晚霞飘落在山间”这句话。
(2)讨论:红叶为什么会像晚霞飘落在山间?4.学习第5自然段(1)朗读第5自然段,理解“香山红叶,美不胜收”这句话。
(2)讨论:为什么说香山红叶美不胜收?1.朗读全文,感受香山红叶的美丽。
2.谈论: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为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词。
2.朗读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1.学习第1、2自然段(1)理解“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童话世界”这句话。
(2)理解“红叶像火焰一样燃烧着,整座山都被染红了”这句话。
2.学习第3、4自然段(1)理解“红叶像无数只蝴蝶翩翩起舞”这句话。
(2)理解“红叶像无数片晚霞飘落在山间”这句话。
3.学习第5自然段(1)理解“香山红叶,美不胜收”这句话。
(2)讨论:为什么说香山红叶美不胜收?(三)背诵课文1.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香山红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萧”字、准确书写10个生字。
2.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对香山的红叶之美的细致描绘。
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3.体会作者对香山的红叶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陶冶。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细腻的语言,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美丽景象。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对景物细致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用具:香山的红叶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深秋,秋风萧瑟,草木凋零,有成千上万的人涌向香山,他们去看什么?请看大屏幕(播放香山风光图片),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香山风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
(板书课题)二. 初读课文、初建美的印象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文章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4、读过课文,你觉得香山红叶在你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看来,香山红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都已感受到香山红叶之美,请用四个字概括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板书(与众不同)三. 深入精读当秋风一吹,漫山的黄栌树由黄变红,整个香山成了红花的海洋,这个时候去香山赏景,是会别有一番情趣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度学习课文,去寻访红叶之美的与众不同。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愿意学哪段就学习哪段?请思考相对应问题。
1.思考: 请在文章中找出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的语句?并说说你的体会.(用不同形式朗读)2.说说引号在文章中的作用?(引号作用表引用.表强调.表特定称谓.表反语)四.同学们,诗人笔下的香山红叶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多媒体课件)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想怎样介绍香山吸引游客?(请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导游词)五.总结全文当其他树木都在秋风的摧打下泛黄、飘落时,唯有香山红叶迎着秋的凄凉茂盛开放,给秋天的北京增添了一抹亮色。
《香山红叶》阅读理解教案制作阅读理解教案制作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香山红叶”的起源和历史;2.学生能够理解“香山红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3.学生能够感受“香山红叶”的优美和博大精深之处。
教学重点:1.将“香山红叶”与中国文化联系起来;2.学生能够理解“香山红叶”的全貌与内涵;3.学生能够感受到“香山红叶”的美。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理解“香山红叶”的全貌;2.学生如何通过“香山红叶”了解中国文化。
课前准备:1.为本节课设计一些视频和图片,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香山红叶”的全貌;2.准备课件,包括相关的课程知识和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开课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介绍“香山红叶”的历史和起源。
视频可以包括一些古老的照片和画作,以及一些现代的照片和视频素材。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什么是“香山红叶”,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二、主体教学1.学生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香山红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并共同思考为什么“香山红叶”如此有名。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拨,并在学生的基础上补充更多的内容,以便加深学生的理解。
2.学习“香山红叶”的内涵教师可以介绍“香山红叶”中蕴含的一些文化内涵,以及它所代表的一些价值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例子来理解,例如,孔子教学生,菊花教人坚贞;唐太宗追求和谐、深谋远虑的管理风范和水墨画家吴昌硕的画作……3.学习“香山红叶”的美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美丽的香山红叶照片和画作。
教师可以通过描述、欣赏和品味的方式,让学生体验“香山红叶”的美。
三、课堂互动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与学生互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香山红叶”的知识和理解。
2.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一些少量写作和绘画活动,以加深学生对于“香山红叶”的印象和理解。
四、课后作业1.学生可以以“香山红叶”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或制作一份海报,表达对于“香山红叶”的认识和感受;2.学生可以选择画一幅关于“香山红叶”的画作,以展示对“香山红叶”的理解和爱好。
3.《香山的红叶》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香山的红叶》,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七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单元主题为“植物之美”,共安排了2篇讲读课文,《香山的红叶》、《夹竹桃》,快乐读书屋的两篇课文《赏荷》、《古诗两首》,通过这几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植物之美。
《香山的红叶》是叶君健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
通过对香山红叶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
文章字美、文美、景美、引人遐想不已。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名家之眼,赏红叶之美,受到美的熏陶,提上审美素养。
二、说学情分析本课相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并对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并非难事。
然而虽然学生没去过香山,没看过香山红叶,但在他们的头脑中香山红叶只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植物,通过语言文字和课件去了解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从而更准确地感知美、表现美,则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真切地感受作者对香山红叶的喜爱之情。
三、说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结合教材特点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订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为什么喜欢香山红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特点,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课件展示的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自读自悟,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香山红叶给人的感官带来的与众不同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香山红叶》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5个生字,认识6种笔画。
2?正确地朗读短文。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看图读拼音识字”的第一课。
诗歌描绘了北京香山秋天红叶满山的美丽景色。
读准“一、三”的字音,在田字格里写好5个生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观察秋天的红叶。
准备本课的生字卡片、挂图及朗读短文的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的生字安排在方格里,方格上面是随生字出现的笔画。
学习生字,要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刚刚学完拼音,开始学习汉字,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利用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教师相机指导,以激发学生的识字、阅读兴趣。
应该注意的是“一”的读音,在诗句中变调读作yí,学习生字的时候要读本音,即yī。
“三”是平舌音,不要读成shān。
随生字“一、五、七、九”的学习,认识笔画“”(横)、“丨”(竖)、“”(横折)、“”(竖弯钩)、“”(撇)和“”(横折弯钩)。
每一种笔画要一笔写成。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学会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是关键笔画的位置。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先按正确的笔顺描红,再临写两个。
注意“五”的第二笔竖要写得稍斜一点儿;“七”的第一笔横不要写得太平;“九”的笔顺是撇、横折弯钩。
教师可在范写时,引导学生观察本课出现的6种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
学生写字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
(三)朗读指导
在指导朗读之前,可以先复习文中出现的部分音节,如整体认读音节yí、sì、wǔ、yè,三拼音节piàn、liǎnɡ、xiānɡ、tiān,及不易读准的音节sān、liù、shān等。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借助拼音把短文读正确。
(四)练习提示
第二题,看图读拼音写字。
本题可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完成,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图中各种水果的数量,结合所学生字,自己填写,再读一读。
(五)扩展活动
动手制作笔画卡片,然后用这些笔画拼成已学的生字。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