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八年最无解的军事难题
- 格式:doc
- 大小:282.00 KB
- 文档页数:3
了 ①㊂或许伪局长礼葬萧区长的举动只是收买人心,但他在祭奠萧区长时动用的中国话语,还是显示了 中国 这一概念在当年所具有的影响力,这是研究者不应忽略的㊂战时民族观念的生成及整个国民意识的变化,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课题,现在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还非常薄弱㊂关于战时中国的研究,可以做的问题当然还有很多㊂呼吁加强对默默无闻的个体的研究,绝不是说大的宏观性研究就可以忽略,更不是说政治㊁军事的研究无足轻重㊂实际上,和前者相比,后者仍然是研究的基础㊂只是说就研究的现状言,前者更为薄弱,更需要众多研究者入手和重视㊂何况在战争和灾难中,那些弱小的人们最容易被摧毁,也因此造成更多的无法发声者㊂倾听这些静默的声音,是后人无可回避的责任㊂我们踩踏了无数遍的基石,有时,正是历史的灵魂所在㊂(本文作者㊀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抗日战争军事史研究中的问题及可能突破的路径袁㊀成㊀毅㊀㊀抗日战争史研究存在两种理解:一是对抗日战争时期历史的研究,二是仅限于对这场战争本身的研究㊂前者涉及很宽泛的领域,但凡这一时期的政治㊁经济㊁军事㊁外交㊁文化㊁社会等均属于研究对象;后者则偏重这场战争的具体过程,属于军事史研究范畴㊂无论从哪个层面研究抗日战争,学界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亦即战争时期的问题多由战争引起,战争本身无疑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但从抗日战争史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军事史研究其实最为薄弱:一是抗战军事史的研究成果明显少于其他领域;二是抗战军事史研究成果的军事史学科属性不够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不足,有些方面甚至还很少有人问津㊂针对这些现象,不少学者在相关论著中呼吁,抗战史学界应更加重视抗战军事史研究㊂当然,如何加强和深化抗战军事史研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仅就当下抗战军事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初步梳理,并就可能实现突破的路径略陈管见㊂一、正面战场的研究视野有待拓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弥补以往正面战场在抗战史叙事中的缺失,学界从不同层面持续开展了正面战场军事史料的整理工作②㊂同时,台湾地区战后编纂的各类战史资料也得到较多利用㊂此外,随着民国档案的刊布与开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正面战场军事史研究受到关注,产出了一批有分量的学术论著㊂但从深化正面战场研究的角度来看,研究视野似有进一步拓宽的空间㊂(一)正面战场初期作战,战争形态的变化未受到足够关注在近代世界军事变革的历史上,陆海空三军立体作战早已成为战争常态,而中国的抗日战争则是第一次经历这种立体作战的战争形态㊂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由于经济实力等原因,国防建设的重点集中到陆军,海军和空军建设虽也采取了多种举措,但无论是规模还是实力都严重滞后㊂尽管如此,毕竟还是初步奠定了三军协同作战的基础㊂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在国民党军队承担作战的正面战场,对日作战的主要兵种是陆军,战史研究突出陆军作用本是应有之义,但国民政府有限的海军和空军力量及其作用的发挥,主要还是集中在这一时期,现有研究则鲜有对陆海空三①②王林:‘抗战日记“(1940年10月16日),‘王林文集“第5卷,解放军出版社,2009年,第197页㊂关于军事史史料整理与利用问题,可参见笔者‘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史料整理与利用“(‘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7期)一文,此处不再展开㊂军配合作战的关注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国民党战场战史编纂的分工大有关系㊂在抗战还在进行的时候,国民政府即开始了战史编纂,陆海空三军各自编纂了本系统战史,其中陆军战史所占比重最大㊂抗战胜利初期,国民党军界的陈诚㊁何应钦㊁白崇禧等人所著战史也主要是叙述陆军作战经过,对海军和空军的作战只是简单提及㊂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其 陆军 海军 空军 以及 地面防空部队 仍然由本系统独立编纂相关战史㊂ 三军 史料相互独立的呈现形式直接影响到战史研究,无论是战时还是在战后,学界对陆海空军抗战的研究,很自然形成了三个相互独立的体系,其中陆军地面作战成为战史叙事的主体,海军㊁空军抗战史事只体现在专门研究海军和空军的相关论著中,而在全景式抗战军事史著述中,很少看到对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的整体考察㊂以1937年淞沪会战为例,关于地面部队的作战已研究得相当深入和细致,海军和空军在战役中发挥的作用却未得到显现㊂就海军而言,虽然未在沿海与日本海军展开大规模正面作战,主要是在长江口将大量军舰和民用船只沉入江底,设置起阻塞线,以此阻挡日本军舰溯长江西上,其中江阴阻塞线使日本海军滞留上海一带近四个月时间,不但打乱了日本海军预定作战计划,而且为国民政府陆海军在长江中游的部署赢得了时间㊂对1938年武汉会战的研究,也存在类似情况㊂南京沦陷前后,国民政府海军沿长江一线构建了层层阻塞线,其中马当阻塞线的阻敌效果尤为突出,迫使日军不得不推迟大举进犯武汉的时间㊂诚如陈绍宽所言: 马当的阻塞,直把敌人军舰压迫在芜湖方面,达半年之久,其间不知道给我们争取了多少有利时间,来从事保卫大武汉的军事配备,到了二十七年六月,敌人运用陆军力量,向马当采取迂回战略的时候,敌舰才勉强在其陆军护翼下,向我沿江正面海军要塞阵地活动,但没有法子突破,反给我们炮队击伤了几艘军舰,终要等待到它们的陆军施展出很大的兵力,把我们要塞包围,我们奉命放弃了之后,敌人的军舰才慢慢地扫着雷,一步一步挨进来,但我们消耗战和持久战的目的,已经达到了㊂ ①国民政府空军在淞沪会战期间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㊂淞沪会战爆发之前,国民政府空军能用于实战的飞机不到300架,基本上全部部署在南京以及周边的南昌㊁句容㊁蚌埠㊁广德㊁杭州等空军基地㊂会战爆发后,日军不但动用了在上海地区的全部航空兵力,而且还不断从国内增调航空队来华,作战预案就是在开战数日内完全消灭上述空军基地的国民政府空军㊂尽管双方实力极为悬殊,但争夺制空权的作战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月,为之后持久抗战格局的形成作出了贡献㊂由此可见,全面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作战,也是中国初次经历有别于传统战争形态的新式战争㊂无视战争形态的这一重大变化,就很难对正面战场初期的抵抗作出全面评判㊂(二)正面战场中后期作战,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场未作打通研究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㊂这一论断主要强调了三个层面的内容:中国战场是对日作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牵制日军,使其无力北上进攻苏联,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中国战场的艰难抵抗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英美等国争取了更多备战时间㊂如果仅仅从这三个层面理解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起码在军事史层面上是不够的㊂就东方战场而言,也存在着两个战场:一是中国战场,二是太平洋战场㊂大体上说,中国战场承担着对日本陆军作战的主要任务,太平洋战场承担着对日本海军作战的主要任务,两个战场共同构成了反法西斯的东方战场㊂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虽然在地域上有所分隔,但两个战场密切关联,互为战略支持㊂而现实的研究情况是,日本方面的战史将在中国战场的作战和在太平洋上的作战,分别称为 中国事变 作战和 大东亚战争 作战,有意割裂了两个战场的关系㊂实际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战场的抵抗和战局演变,深刻影响着日军对英美开战的时机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方面,日军不得不①陈绍宽:‘三年来海军抗战工作之检讨及今后发展之方针“,海军司令部编译处编:‘海军抗战事迹“,1941年印行,第26页㊂动用相当多的兵力到太平洋战场,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它在中国战场的军事布局;另一方面,美军在太平洋上的作战并非孤立为之,有些战事直接依赖中国战场,有些则间接依赖中国战场㊂因此,中国抗战军事史理应重视对太平洋战场的研究,重视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场在军事上的互动关系㊂但长期以来,学界较少将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作打通研究㊂应当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当美军与日军在太平洋海面和海岛作战的同时,日军在中国战场的军事动向很多与太平洋战场的进展紧密关联㊂就中日陆军作战而言,1941年12月至次年1月,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作战目的主要是防止中国军队利用广九铁路策应英军香港作战;1943年11月㊁12月,日军发动常德会战,目的是牵制中国军队向云南㊁印度调动,防范中国军队对太平洋战场和印缅战场的策应㊂1944年5月至12月,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了空前的豫湘桂战役,目的是摧毁设于中国西南地区的美军空军基地,打通中国大陆内部以及大陆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交通线㊂对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发生于中国战场的这些战役,研究视野若仅限于中国战场,就很难看到中国军民付出巨大代价的战略意义㊂以豫湘桂战役为例,我们往往只注意到这场战役中国军队失败的一面,但如果将其与太平洋战场联系起来,就会发现这场即使是失败的战役,也仍然发挥了部分牵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作战的作用㊂1942年以后的缅甸战役更是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场联动的作战,既往研究较多注意到中国方面打通国际援华通道的单向诉求,较少关注美英对中国责任的期望㊂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对日本本土的空袭是极其重要的作战内容,美军实施这一战略更与中国战场密不可分㊂美军对日本本土空袭不但凭借了中国战场的基地,而且也让中国承受了日本在中国战场大规模地面作战的代价㊂1942年4月,美军以中国东南浙赣境内机场作为实施对日本本土空袭的返程基地,在太平洋上实施了 杜利特尔空袭 计划㊂日军为了中止美军这一作战方式,很快在中国战场发动了浙赣战役㊂1944年,美军欲将B-29轰炸机部署于中国西南地区,由此出动空袭日本本土㊂当年四川省发动了50多万民众,在成都附近的新津㊁邛崃㊁彭山㊁广汉等地为美军修筑大型机场㊂①国民政府防空部门也在大巴山㊁米仓山㊁秦岭㊁汉水等地布置了防空监视哨,这才有力保障了美国B-29飞机的出击㊂罗斯福总统在致国会报告中曾评价道: 驻华美空军的成果多赖中国防空情报网对敌机作迅确报告,此项情报网竟延伸至敌军占领区内,中国最缺乏最新式之通讯工具,但仍为世界上最快且最有效之情报网㊂ ②美军从中国基地出发实施对日本本土的空袭,成为此后对日本大规模本土空袭的预演㊂但现有研究较多地关注到美军在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上频繁出动机群对日本本土的 地毯式轰炸 ,而较少关注美国早先从中国大陆实施对日本本土的出击㊂若将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场打通研究,自然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㊂二、敌后游击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待充分展现敌后游击战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㊂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是对日游击作战的主战场,对敌后战场游击战的研究,最主要的是对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战场研究㊂此外,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武装也在众多地区开展了对日游击作战㊂从现有研究成果看,敌后游击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还有待更充分展现㊂(一)中共敌后战场游击作战的复杂性展现不足㊂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也称解放区战场,早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和朱德的‘论解放区战场“就对敌后战场的开辟㊁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概括,这也成为指导后来研究的重要理论㊂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研究,比较集中的成果是关于八路军和新四军敌后战场的基本战略方针㊁敌后战场的形成时间和标志㊁敌后战场的地位和作用及何时成为主战场㊁敌后战场是否存在战略反攻等较为宏观①②‘蒋委员长电勉川临参会:川省同胞肩负抗战重荷,最近修筑机场贡献尤伟“,‘大公报“1944年6月18日㊂黄镇球:‘防空在今后国防上的新估计“,‘河南省政府公报“1945年第4期㊂的问题㊂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指出,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战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有许多值得研究和需要深化的问题,如日军在敌后战场的战略与政略㊁敌后战场的政治动员和民众作用㊁扫荡 与反 扫荡 战㊁局部反攻阶段的重要战役㊁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武装建设问题㊁民兵组织与民兵作用㊁敌后游击战与敌后城市关系等①㊂但从近些年发表和出版的研究成果看,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还有很多没有受到抗战史学界的关注,即使仅就游击作战的经过而言,目前的研究也主要限于八路军和新四军对日作战的一些重要战役,如平型关战役㊁百团大战等,缺乏对更多经典战役的挖掘;对敌后游击作战形式的研究多偏重敌后军民与日伪军的直接军事对抗,对游击战的多种形式如山地游击战㊁平原游击战㊁河湖地带游击战的共性与差异性等缺乏比较研究㊂此外,对非直接军事对抗形式,如破袭战㊁信息战㊁交通战㊁情报战㊁ 锄奸战 等也缺乏深入探讨㊂(二)中共敌后游击战对正面战场的战略配合,多以宏观结论代替实证研究㊂中共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对正面战场形成了强有力的战略配合,虽然一些重大的战役由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承担,但中共领导的八路军㊁新四军及各地民众武装,在华北㊁华中㊁华南等广大地区开展的游击战,极大地制约了日军的部署与调动㊂中共领导的每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存在,差不多都起到了对正面战场作战直接或间接的配合㊂对这种配合的关系,仅限于宏观上的结论或认知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实证研究加以诠释㊂如抗战初期八路军进入山西后,形成了对进犯山西日军的极大牵制,其中的平型关战役既是八路军对日军的首次作战,也是八路军对第二战区正面战场作战的重要配合,而既往研究往往忽视了后面这层作用㊂如果能以中共领导的某支武装力量或某个根据地为个案,具体探讨其对正面战场的影响,可能会更加突出中共敌后游击战的价值和意义㊂(三)中共领导的敌后游击战研究,存在以省域代替根据地的 碎片化 现象㊂全面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主要依托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而敌后抗日根据地基本上处于数个省域的交界地带㊂因此,只有将根据地作为地域单位开展研究,才能真正揭示中共敌后抗战的面貌㊂但近些年来,区域史研究在各地不断受到重视或强调,各省区均出版有本省区抗日战争的史志著作,无论是区域史还是地方志,往往有 越境不书 的要求,因此很容易导致将敌后战场的历史 碎片化 地呈现于不同省域的结果,这对深化敌后游击战历史研究非常不利㊂以华中根据地新四军的研究为例,由于涉及江苏㊁浙江㊁安徽等多个省份,各省分别叙述所在省的史事,显然很难揭示新四军华中抗战的整体面相㊂(四)中共敌后游击战研究的史料来源不够丰富㊂档案资料本为战史研究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但由于目前档案开放较为滞后,研究者基本无法利用㊂好在战后不同时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系统编纂了众多的八路军㊁新四军㊁华南抗日纵队等游击作战的战史资料,加之众多人物的回忆资料等,成为研究敌后战场最主要的史料㊂由于史料编纂本身具有选择性和局部性,研究者在无法利用档案资料的情况下,只能利用已刊战史资料,从而造成了史料来源的单一,这就很难对游击战这种特殊作战形式作出深入细致的分析㊂当然,史料运用在客观上存在的困难是,游击战多数是小规模作战,日方大型的战史资料也很少有反映,作战过程多反映在一些联队作战记录或中下层官兵的阵中日记,研究者一般很难利用到这些资料,这就使得作战双方的史料无法得到相互印证,影响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㊂(五)中共武装力量对日作战与 反顽 作战存在相提并论的现象㊂从军事史研究的角度来看,中共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对日作战应成为中共抗战史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也是体现战时中共 中流砥柱 作用的重要佐证㊂虽然中共武装力量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来自国民党方面的武力压制,双方甚至多次发生武装冲突,迫使中共部队不得不在对日作战的同时展开 反顽 作战,但对日作战与①杨圣清:‘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研究述评“,杨青㊁王旸编:‘近十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选编(1995 2004)“,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第240页㊂反顽 作战性质有别,若将其相提并论,无疑会淡化中共武装力量在对日作战中的巨大历史贡献㊂(六)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研究,正规军和地方武装兼顾不周㊂国民党在敌后的游击战主要有两方面的力量:一是国民党正规军,二是国民党在各地的地方武装㊂早在淞沪会战结束后,从战场上撤退下来的部分国民政府军就在苏浙皖边区开始了游击作战㊂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随着正面战场战事的减少,国民党正规军多在敌后开展对日游击,学界对国民党正规军的游击战已有较多探讨㊂相对而言,对国民党在敌后游击战的另一方面力量 地方武装的研究则明显不足㊂如在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十分重视游击战,他认为 必须将游击战与正规战互相配合,巧为运用,然后方可以发挥其本身之最大效能,以收克敌制胜之效果 ①㊂基于这种认识,浙江省战时组建的国民抗敌自卫团,在对日游击作战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其他各省也有类似地方武装,对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的研究似有重视这些武装的必要㊂三、抗战军事领域一些薄弱环节有待加强军事史是一个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的学科领域,它包括军队统帅部及各战区的指挥运作㊁战略方针和部署㊁战术运用㊁军队状况㊁军事训练㊁政治工作与动员㊁作战能力㊁后勤保障㊁战区与后方关系㊁军政关系㊁党政军民关系㊁军事动员㊁供给支援㊁军种协调㊁战区配合等等②㊂以上这些方面当然是军事史研究的基本内容,除此之外,还有涉及抗战军事史的诸多领域,值得深入探讨㊂(一) 敌情研判 与决策机制㊂全面抗战爆发前,中方对日本发动战争的时间㊁可能采取的战略战术都有过研判㊂同样,日本方面也对中方可能采取的抵抗作过预判㊂中日双方都是在互相研判的基础上,通过各自不同的决策机制形成作战方案㊂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作战双方都十分重视对对方的研判,并根据研判的结果谋划下一步军事行动㊂既有研究对战前中日双方的互相研判和决策较为关注,对战争过程中的相互研判与决策则关注不够㊂近年来,随着‘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的出版,为研究日本方面的研判与决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㊂同时,蒋介石档案㊁日记以及战时国民政府高级将官回忆录和日记的广泛利用,为研究国民党方面的研判和决策也提供了便利㊂此外,借助诸如战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编‘敌情研究“以及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整理的 日本问题 沦陷区问题 等资料集,有关国共双方的 敌情研判 也有望产出新的研究成果㊂(二)战前国防建设㊂一㊃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即启动了应对日本侵略的国防建设㊂江海防方面,主要是对沿海的虎门㊁厦门㊁镇海㊁江阴等要塞进行了整理;空防方面,重点是通过组建航空学校和防空学校,培养了急需的航空防空专业人才㊂对于这些建设内容,学界有比较多的探讨㊂相对而言,国民政府战前投入最大的是陆上国防工事,1935年国民政府军方在制定‘1936年度国防计划大纲“时,将全国不同省份分别划分为 抗战区 警备区 绥靖区 预备区 ③㊂国民政府军方认为,京㊁沪一带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是日军进攻的重点㊂基于这一判断,国民政府开始了 以首都为中心,逐次向国境线推进 的陆地国防工事建设④㊂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已完成的国防工事主要集中在以南京为中心的江浙地区㊂由于国防工事属于机密工程,除档案资料外,一般很难利用其他文献开展研究,相关的研究因此还不够充分㊂此外,对于战前国防工事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也缺乏实证性的研究成果㊂(三)国防地理与作战地域分布㊂中国国防地理的态势决定了日本对华发动战争的区域格局,抗战军事史的研究必须关注中国抗战的国防地理或军事地理㊂早在全面抗战前,学界和军政界就有①②③④黄绍竑:‘游击战之理论与实际“,金华‘浙江潮“1938年第14期㊂曾景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研究述评“,杨青㊁王旸编:‘近十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选编(1995 2004)“,第262页㊂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第2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61 362页㊂何应钦:‘对五届三中全会军事报告“,‘何上将抗战时期军事报告“( 民国丛书 第二编32),上海书店(据1948年版影印),第6页㊂。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战军事战略与战术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大战争,开展了长达八年的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通过制定合理的战略和战术,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抗战军事战略与战术在抗日战争中的应用与意义。
一、整体战略构想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处于物质、军事和人力等各方面的劣势。
中国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以防御为主要任务的总体战略构想。
该战略的核心是积极防御和持久战,通过巩固防线,拖垮日本军队,并争取更多国际社会的支持,最终实现抗日胜利。
二、人民战争战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战术,成为中国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战略武器。
人民战争战术主要包括游击战、运动战、阻击战等灵活多样的战术方式。
这种战术的核心思想是动态战场,避免正面硬拼,而是以小股兵力袭扰日本军队,不断打击其士气和补给线,迫使其分兵防守。
三、地方武装的重要性在抗日战争中,地方武装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他们起到了防守的重要任务,节约了正规军精力,为中国军队减轻了压力。
地方武装由当地的百姓组成,对于地形熟悉,有较强的地方优势。
他们在游击战中起到了重要的配合作用,有效地制造了对日军的持续打击。
四、孤岛防线的建立孤岛防线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主力较弱,国共两党通过建立孤岛防线以保护边陲地区,以及遏制日本军队的扩张势头。
通过防御封锁线,有效地阻止了日本军队的扩张,以便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发起反攻。
五、军事合作与国际援助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进行了有效的军事合作与国际援助。
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合作,两党共同抵制外敌入侵。
另一方面,中国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援助,通过与盟国合作、外国援助物资等手段,为中国提供了较大的后勤支持,加强了中国军队的实力。
六、中国军队的战略转变随着抗战的深入,中国军队开始实行战略转变,由防御为主向进攻为主转变。
他们通过协同作战和组织积极进攻,逐渐改变战略态势,有效地压缩了日本军队在中国的活动范围。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抗日战争中的长江防线与孤军奋战抗日战争中,长江防线是中国抵抗日军侵略的重要防线之一。
在这条长达数千公里的防线上,中国军民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牺牲,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守护着祖国的边疆。
本文将探讨长江防线的重要性以及抗日战争中的孤军奋战,展现中国人民在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中的英勇精神。
第一节:长江防线的重要性长江,中国最长的江河,宛如一条屏障,为中国南方提供了一个天然的防线。
长江防线地势险要,水域广阔,边缘地带复杂多变,形势复杂。
因此,这里成为了中国军队对日军进行有效抵御的重要斗争地。
长江防线的建立是中国军民的共同努力,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河堤修筑、地下壕沟挖掘、岸上火力布置等方面进行了全力军事建设。
这些防御措施使得长江防线成为了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关键前线。
第二节:长江防线上的孤军奋战长江防线的重要性吸引了大量的中国官兵投入到防线的建设和保卫中。
在抗日战争中,许多中国军队被迫孤军深入到长江防线,与日军进行顽强的搏斗。
这些军队面临着人员短缺、物资匮乏、弹药供应困难等困难,但他们仍然选择了背水一战,誓死保卫着长江防线。
他们以英勇无畏的精神,与敌人激烈对抗,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筑起了一道道人类反侵略历史的丰碑。
第三节:破釜沉舟毅然决然的抗战决策长江防线上的抗日孤军不仅代表着个体的英勇,更是中国人民始终坚守抗日意志的集中体现。
面临着敌强我弱的局面,他们选择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抗战策略。
这种决策的背后有着无尽的艰辛和无数的牺牲。
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不畏艰险,毅然投入战斗,将智慧和勇气发挥到极致。
无论是长江防线上的战士,还是大后方的平民百姓,他们都以顽强坚定的信念,毅然决然地抗击日军入侵,铸就了抗日战争的辉煌篇章。
结语:长江防线与孤军奋战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江防线作为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前沿防线,经历了艰苦的建设和无数的战斗。
孤军奋战的壮丽景象激励着全国人民,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不屈精神和英勇战斗精神。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战略与策略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之久,期间中国军队不断改进战略和策略,以抵御来自日本的侵略。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战略与策略,以展现中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的英勇抗争和优秀指挥能力。
一、地方抗战和持久战中国抗日战争初期,由于武器装备和军力的不对等,中国军队采取了以地方抗战为主的战略。
地方抗战突出了地方武装的民兵性质,依靠地方的党政机关和民众力量组建起游击队,以进行袭扰和游击战。
地方抗战的实施有效地推迟了日本军队的进攻步伐,为中国军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随着战局的逐渐恶化,中国军队逐渐转向了持久战的战略。
持久战是中国军队在资源和实力上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通过采取阵地战的方式,以少量兵力消耗日军的战略策略。
持久战战略的使用,使得中国军队在抵御日本侵略时取得了很多的胜利,有效地削弱了日本军队的战斗力。
二、重点防御和主动进攻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采取了重点防御和主动进攻相结合的战略策略。
重点防御的战略意味着中国军队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对一些重要战略区域和要点的防御上,以牵制和遏制日本军队的进攻。
在这些地区,中国军队采取了有效的坚守策略,以损耗日军的力量和疲劳。
与重点防御相对应的是主动进攻。
中国军队在一些战略要地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以歼灭日本军队的兵力,打击其战斗意志。
主动进攻战略的使用,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胜利,有效地改变了战争的格局。
三、军事合作和国际支持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积极寻求国际支持,与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中国军队与苏联红军、美国航空队等进行了广泛的军事合作,以获得更多军事援助和战略支持。
军事合作的战略意义在于中国军队通过吸引和利用更多国际力量,扩大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实力和抗战资源,形成了对日本军队有力的压制和牵制。
同时,国际支持还推动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了战斗力和作战效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盘点中国人民八年抗战期间的22场经典大会战
导语:抗战史上22场大会战:“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八年之间进行了22次正面战场的大会战。
抗日战争上的22次大会战,是中华民族用鲜
抗战史上22场大会战:“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八年之间进行了22次正面战场的大会战。
抗日战争上的22次大会战,是中华民族用鲜血书写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用生命谱写的壮歌。
1.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冯玉祥、顾祝同、陈诚、张治中
“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日双方投入了将近100万的兵力,这次战役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战前日本曾嚣张的说,三个月可以灭亡中国,结果光在上海战场就打了三个月,虽然日本取得了胜利,但是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中国军民浴血苦战,在付出了330000多人的损失后,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2.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唐生智、孙元良、宋希濂
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中国首都南京。
由于国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
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
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万余人。
3.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
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阎锡山、卫立煌、孙连仲、傅作义、郝梦龄(殉国)、王靖国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此时中国守军英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战役与战术失误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艰苦卓越的战争,也是二战期间东方战场中最重要的一战。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面对着侵略者的强大火力和装备优势,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然而,也有一些中国军队在战役和战术上犯下了一些失误,给中国军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和困难。
本文将对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战役与战术失误进行分析。
一、对日战役中的战略失误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曾经发动了多次对日战役,这些战役是抵御日本侵略的关键时刻,但其中有些战役的战略决策存在着一定的失误。
例如,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在接战初期便采取了固守阵地的策略,没有积极地采取进攻,这导致了日军得以巩固阵地并以强大的火力对中国军队实施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也没有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未能采取主动进攻,而是采取守势,导致日军成功渡过湘江并最终攻占长沙。
二、战术方面的失误除了在战略上的失误外,中国军队在战术层面上也存在一些失误。
其一是对敌情的判断失误。
在对日作战中,中国军队有时未能准确判断日军的规模、装备、战术意图等,导致了在战场上对敌情的应对出现了困难和混乱。
其二是在指挥调度上的失误。
在战场指挥过程中,有时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未能及时、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和命令,导致作战行动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出现了问题。
其三是战斗力发挥不充分。
在一些战役中,中国军队虽然拥有数量上的优势,但由于训练水平的不足、装备落后等原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战斗力,导致作战结果不尽如人意。
三、总结与教训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战役与战术失误给中国军队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和困难。
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敌情的分析和判断,提高情报工作的水平,确保对敌人的了解更为全面和准确。
其次,我们要加强指挥官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其指挥调度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战斗行动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最后,我们要立足实力,注重装备的提升和更新,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确保能够在战场上取得更好的作战效果。
中国抗日战争八年艰苦卓越的抗战史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重大战争。
自1937年7月7日淞沪会战爆发起,至1945年日本在广岛遭到原子弹轰炸,中国抗日战争共历时八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艰苦卓越的抗战史。
本文将从战争的背景、战争的过程以及抗战的意义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战争背景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中国全面抗战。
此前,日本侵略者已经在东北地区掌握了实际统治权,并在华北地区扩张势头迅猛。
以国共两党为核心的中国人民已经达成抗战共识,全国上下迅速奋起响应。
在此背景下,中国抗日战争爆发。
二、战争过程中国抗日战争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的顽强抵抗、战略退却与游击战以及全面反攻。
1. 初期的顽强抵抗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民面对日军的侵略,展现出顽强的抵抗精神。
1937年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以及武汉保卫战等一系列战斗,中国人民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向日本侵略军展示了中国人民崇高的抗战精神。
2. 战略退却与游击战随着战局的恶化,中国军队在一些战略地区采取了战略性的退却,为集中兵力,进行游击战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国人民解放军游击战争的开展,大大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度,对中国抗日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全面反攻1943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了全面反攻的机会。
长沙、常德、平汉、淮海、渡江等重要战役相继打响,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多次决战,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尤其是194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渡江战役,成功解放了南京,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抗战的意义和影响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勇敢抵抗外敌入侵的历史见证,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和伟大胜利。
抗战的意义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中国抗战展示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抗战精神,激发了每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 削弱了日本侵略势力,为二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1945年9月3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胜利的到来并没有为中国带来真正的安全保障,中国面临着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方面的巨大挑战。
一、战胜日本军国主义的胜利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中共领导的中国军队,与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军队以及广大民众共同抵御了日本侵略者的入侵。
在八年的战斗中,中国军队经历了艰苦的游击战争,通过顽强抵抗和艰苦奋斗,成功扭转了战局。
最终,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完全溃败,中国人民赢得了胜利。
二、抗战胜利后的国家安全形势尽管抗战胜利为中国带来了国际声誉和地位的提升,但中国在战后仍面临着许多安全威胁和挑战。
1. 国家领土完整的恢复与维护抗战胜利后,中国领土的完整性仍然受到威胁。
台湾、澎湖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地仍然处于国家统一的待解决状态。
同时,中国的边境安全仍然存在问题,如中印边界争端等。
因此,中国需要在国家安全战略上加强对领土完整性的维护和捍卫。
2. 各种安全威胁的出现随着冷战的瓦解,世界上出现了新的安全威胁。
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地区冲突等问题使中国国家安全格局更加复杂。
中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应对这些新的安全威胁。
3. 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的崛起给世界带来了经济繁荣,但也引起了一些国家的质疑和担忧。
中国需要通过经济实力的提升来增加自身的国家安全,确保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中国的军事战略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中国需要发展一套合理的军事战略。
1. 维持国防力量的现代化中国国防力量的现代化建设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
中国需要不断加强军队建设,提高武器装备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以应对各种安全威胁。
2. 推动军事改革和军事现代化中国军队需要进行军事改革,提高军队的机动性、信息化和综合作战能力。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指挥与战役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这场浴血奋战的战争中,军事指挥和战役的展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指挥与战役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一、军事指挥的重要性军事指挥作为一项重要的军事活动,对于战争的胜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军事指挥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和作战效果。
毛泽东、朱德、刘伯承等杰出的军事指挥家和政治家,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役1.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早期的一场重要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中国迎战日本侵略军,展现了顽强的抗战意志。
尽管战役最终以中国的失败告终,但中国军队表现出的顽强抗击日军的意志和决心给抗日战争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首次大规模战斗。
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巧妙运用地理优势和灵活的战术,成功抵挡了日军的进攻,并最终成功保卫了武汉。
这场战役对于稳定中国抗战后方,提振士气和国际形象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八年抗战中的持久战中国抗日战争成为一场充满艰苦和持久的战争。
中国军队在与日军对抗的过程中,保持了高度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
中国军队通过游击战和阵地战等战术,有效地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最终在长期抗战中取得了最终胜利。
三、战役对战争结果的影响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对战争结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军队通过一系列的战役,成功保卫了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将日军打退。
这使得中国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中国抗日战争不仅仅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也是全人类反对侵略、追求和平的战争。
中国军队通过不懈努力,展现出了顽强的抗战精神,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尊重和支持。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军事指挥和战役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伟大的领袖和优秀的指挥官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淞沪会战秘闻伪满洲国军队代替日军成为前锋
导语:抗战中的汉奸之祸,淞沪会战满洲国军队代替日寇打头阵中国人在打中国人抗日战争中许多战斗场合,中国人不是在与日本人打,而是中国人在
抗战中的汉奸之祸,淞沪会战满洲国军队代替日寇打头阵
中国人在打中国人
抗日战争中许多战斗场合,中国人不是在与日本人打,而是中国人在打中国人,或者是中国人的“单打”在对中国人、日本人的“混合双打”。
淞沪会战时就屡见这样的场景-伪满洲国的军队在坦克车前面冲,日寇则跟在坦克车后,都穿一样的军装,使一样的武器。
只有当他们被俘后,我方国军士兵才清楚这些人高马大的家伙是来自松花江畔的东北人。
为“分而冶之,渐之殖民化”,日本侵华后,先后在沦陷区扶植厂五个较一大的伪政权,即:伪满洲国、伪一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伪华北临时政府、伪德王蒙疆政权和伪汪精卫政权。
每个伪政权都有自己的军队。
在这乱世,中华文化里“有枪就是草头王”的绿林哲学,被各路宵小强人用得淋漓尽致。
其中,华北的伪军最多,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地雷一响,炸死三个鬼子,十八个伪军”。
至八年抗战结束,为日寇作战的伪军已超过百万之数。
汉奸为祸之烈
然而与伪军比起来,汉奸的为祸之烈,从华北到陕北,从长江沿岸到东部沿海,从正面战场到敌后战场,更是遍布中国!1937年9月下旬,日军西进一路主力在平型关惨败后,改变了作战部署,其先头部队在汉奸的带领下,从平型关和雁门关之间的隘口-菇越口越过长城,置我国军防线于其后,而此地是晋北御敌主阵地之要点。
日军突破后,
生活常识分享。
8年抗战改为14年的原因“八年抗战”的说法已持续七十余年,现在突然被“十四年抗战”所取代,一夜之间成为中小学教材所尊奉的标准话语。
据称促成此改变的契机,是抗联老战士、黑龙江省原副主席李敏辗转提交给全国两会的建议。
由此似可推测,李敏的初衷首先是将抗联历史计入中国波澜壮阔的抗战史。
但由八年向十四年的转变,可能超出李敏意料外的一个后果是,它在根本上重新定义了“抗战”。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入侵中国的两个关键性节点。
所不同的是,九一八事变后,国家层面并未与日军做总体性直接对抗,零星的反抗只在民间存在;而卢沟桥事变之后,则是举国体制被拖上战车。
“八年抗战”的说法,坚持的是政府本位的历史观,“十四年抗战”则是社会史的思路。
彼时训政的国民党提出“八年抗战”的说法,并不令人意外;而就当时“在野”的共产党而言,“十四年抗战”的叙事更符合实情。
即便如此,1931年至1937年的抗战,仍不能简单理解为“在野党”奋起而“执政党”隐匿的一次保家卫国行动。
让我们回到1931年,九一八之后,东北军一枪未发,张学良率部下退回关内……中国创刊最早的报纸上海《申报》9月20日始大篇幅报道此事,标题为《日军大举侵略东省:蔑弃国际公法,破坏东亚和平,沈阳辽阳长春安东营口等处均被侵占》。
开头的总括性综述称:“十八日下午十一时,驻南满线日军四十名,突将皇姑屯北宁铁路拆毁,开始军事行动。
十九晨二时,日军第二师团进占商埠地及沈阳城。
咨意搜索,省府及兵工厂粮秣厂均被焚毁。
同时日军炮击北大营,因边署严令各军镇静,故军民死伤甚众,警察伤亡尤多。
北大营驻军沿沈海线东退,途中被日兵截击,伤亡甚众。
北大营及东北大学全被日军占领,交通完全断絶。
荣臻(边署参谋长——作者注)及荣家属均被日军逮捕,第一旅长王以哲殉难。
营口十九晨八时亦被日军占领,站长、警务长被俘。
日海军在营登岸,距营八里埋设地雷,防止客车前进。
长春十九晨十时陷落。
抗日战争究竟有多难?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从此进入了长达八年的全面的抗日战争,在当时日本叫嚣着要“三个月解决中国事件”,然而在全国军民的奋战之下,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肉做抗争,终于经历了8年的殊死对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然而,中国的胜利真可谓是来之不易,全面抗日8年中国付出了将军3000多万人的牺牲,经济损失更是不计其数,而彼时的日本虽然在经济上也是一塌糊涂,可是在损失上远比中国要小很多,虽然现在关于二战日本的伤亡数字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是根据各种资料来分析,大致可以估算出二战日本总计伤亡在200万到300万之间。
也就是说,我们几乎是以10倍的代价才打赢了这场战争,这背后的差距自然是双方工业基础实力上的薄弱,当时中国在工业上几乎一片空白,武器全靠进口;而彼时的日本早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武器能够自产自足不说还能够销往世界其他各国。
而除了武器代差之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抗战时期的国军士兵大部分都吃不饱。
现在的影视剧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情节,国军士兵大部分都是威风凛凛的,而军官则一看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然而你要想想当时很多的士兵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会是这幅光景呢?甚至美国历史中心的马克.D.雪莉甚至认为国军更像是一支十九世纪的军队而并非二十世纪的军队,当时有不少外国人评价国军的军队是“乞丐部队”,话虽然很难听,可这就是事实。
武器不如敌人,连体力也不如敌人,因此想要杀死一个敌人往往需要拿命去填,在当时有这么一种说法:一个日本士兵需要5个战士拿命去填。
抗战国军的辛酸伙食1935年,国民政府军政部制定了陆军的伙食作战标准:每人每天摄入大米1.5斤,罐头4两,干菜2两,蔬菜2两,食盐4钱,酱油4钱。
但是标准只是标准,执行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实际上在抗战时期一个国军士兵的每天的主食分配是仅仅9两大米,这个标准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少的,因为现在很多的都市白领可能两天也吃不了这个份量,可是你要想清楚一点:士兵每天需要作战以及训练,这体能消耗是很大的,这巨大的体力消耗怎么可能跟得上训练强度呢?因此现在人看来的9两大米,在当时看来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八年抗战十四年中国抗日战争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场战争的关键八年抗战,是中国抵御侵略、捍卫民族尊严的重要阶段。
这八年中,中国人民经历了极度的磨难和牺牲,但也展现了顽强的斗志和团结的力量。
本文将从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军事抗战、政治斗争和国际援助等方面来探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八年抗战。
一、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中国抗日战争的关键八年,是中国人民表现出顽强抗战意志的重要时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了保家卫国的重要性。
广大民众自发组织起来,支援抗日战争,表现出了伟大的爱国热情。
各个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民族团结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军事抗战的重要性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关键八年,军事抗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国共两党的军队共同抗击日军入侵,形成了抗战统一战线。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军队经过艰苦的训练和战斗,逐渐发展壮大。
抗日战争中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如淞沪战役、平型关战役等,都是中国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战斗,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政治斗争的推动力中国抗日战争的关键八年,政治斗争是推动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各方力量团结在共同抗击日军的事业上。
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不仅勇猛善战,而且善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巩固了民族团结,为最终的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国际援助的重要意义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八年,国际援助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各国对中国的支持和援助,为中国人民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苏联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和支持。
此外,联合国的成立和美国的参战,也使中国获得了更多的国际支持。
这些国际援助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结: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八年抗战是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军事抗战、政治斗争和国际援助的综合结果。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其悲壮和艰苦的岁月。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中国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而其中最大的困难可以说是多方面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
首先,军事装备和技术的巨大差距是一个极为突出的难题。
当时的日本拥有现代化的军事工业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其陆海空三军的装备水平远远超过中国。
日本的飞机、军舰、坦克等现代化武器在战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中国军队的装备则相对简陋,枪支弹药匮乏,很多时候甚至需要依靠大刀、长矛等冷兵器与敌人战斗。
这种装备上的悬殊差距,使得中国军队在作战中往往处于劣势,承受了巨大的伤亡。
其次,经济实力的悬殊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迅速,具备了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雄厚的经济基础。
相比之下,中国当时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
战争的持续进行需要大量的物资和资金支持,而中国有限的经济实力难以满足战争的巨大需求。
物资的短缺、财政的紧张,严重制约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和战争的持续进行。
再者,国土沦陷和资源被掠夺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日本侵略者凭借其军事优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包括许多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资源产地。
这不仅导致了中国大量的人口流离失所,也使得中国失去了许多重要的资源和经济命脉。
资源的短缺进一步加剧了战争的困难,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生产和发展。
政治上的不统一和内部矛盾也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面临的重大困扰。
在战争初期,国内存在着各种政治势力和派系,各方在抗战的态度和策略上存在分歧。
这种不统一和内部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的抗战力量,影响了抗战的协同和高效进行。
此外,情报和通讯的落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战争中,准确的情报和高效的通讯对于指挥作战和战略决策至关重要。
然而,中国在这方面相对薄弱,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敌方的情报,也难以实现有效的通讯指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战的效果和战略的制定。
浅谈白崇禧的军事才能曾与友相谈国军中能征善战者,我力推白崇禧为首,李宗仁第二,其后有薛岳、卫立煌、傅作义、王耀武、孙立人、廖耀湘等人。
抗战八年间最困难的时期,白崇禧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主持制定抗战计划,他屡次提出别人不及的战略思维。
1938年1月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武汉召开军事会议,白崇禧在会上提议:“应采取游击战与正规战配合,加强敌后游击,扩大面的占领,争取沦陷区民众,扰袭敌人,使敌局促于点线之占领。
同时,打击伪组织,由军事战发展为政治战、经济战,再逐渐变为全面战、总体战,以收‘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之效。
”建议,为军事委员会最高领袖蒋介石所采纳,成为抗日最高战略指导方针,对抗战全盘策略影响至深。
李宗仁、白崇禧共同指挥徐州会战、白崇禧指挥武汉会战以及桂南会战等等会战,参与淞沪会战、南昌会战、长沙第一次会战等战役。
他常代表委员长与战区司令长官协同作战,可谓战功赫赫。
刘邓大军到大别山后,国民党国防部部长白崇禧194 7年11月27日兼任九江指挥部主任,指挥国军整33个旅围攻刘邓大军,大败刘邓大军,1 947年11月29日刘邓大军野战军司令部向军委汇报实力统计:第一纵队23,000人;第二纵队19,000人;第三纵队24,000人;第六纵队22,000人;野战军直属队3,000人;共计91,000人。
1948年2月底刘邓大军主力转出大别山后,未经补充时的实力:第1纵队15363人;第2纵队11627人;第3纵队15384人;第6纵队14280人;除去野战军直属队不计,尚存56654人。
此外柳林战役第十纵队被俘的指战员就有2000余人,牺牲和受伤2000人左右。
湘赣战役白崇禧指挥所部5—6万人,巧妙摆脱林彪指挥第4野战军第12、第15兵团和第2野战军第4兵团共10个军约43万人围歼,跳出共军包围圈,湘赣战役国军损失散兵和地方部队、保安团4600余人,解放军连国军一个完整的营也没有抓住。
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战略与战术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的重要历史事件,它持续了八年之久。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战略与战术,对抗侵略者,最终取得了胜利。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战略与战术的应用。
一、整体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把抗战的全局放在首位,以持久战的思想为指导制定了整体战略。
中国军队在战略制定过程中,注重挖掘和利用自身的优势,同时针对日本军队的弱点制定对策。
战略的实施则需要通过兵力调配、资源配置、指挥系统建设等手段来落实,确保整体战略的顺利进行。
二、战略防御与反攻战略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主要采取了战略防御的策略。
由于日本军队的强大实力,中国军队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避战的态势,建立了坚固的据点,展开持久抗战。
但是在随后的战争中,中国军队逐渐摸清了敌情,开始实施反攻战略。
通过准确的情报和分析,中国军队找准了时机,在敌人疲惫不堪或处于劣势的军事形势下发起反攻,取得了重大胜利。
三、游击战与正规战的有机结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灵活运用游击战与正规战的战术,有效地对抗日本军队。
游击战的策略在于运用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民支持,展开袭击、游击和游击战等战术。
游击战的特点是机动灵活、隐蔽性强,使敌方难以追踪和剿灭。
而正规战则是针对大规模战斗,采取统一指挥、集中兵力、武装冲突等方式进行。
中国军队通过游击战与正规战的有机结合,使得日本军队陷入被动局面,为中国军队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
四、人民战争的推进与发展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人民战争的推进与发展。
中国军队紧密依靠人民,借助人民的力量与支持进行战斗。
同时,中国军队也积极宣传抗日战争的意义与威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参与到战争中。
人民战争推动了中国军队的发展,也为取得最后的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战略与战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军队通过整体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战略防御与反攻战略的运用,游击战与正规战的有机结合,以及人民战争的推进与发展,成功地对抗了日本侵略,并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战略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历时八年,从1937年开始,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
在这场艰苦卓越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军队采取了一系列独特而有效的军事战略,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游击战略抗日战争初期,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军,中国军队的实力和装备明显不敌。
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采取了游击战略,以灵活机动的小股兵力对抗日本军队,削弱其力量,耗尽其战斗意志。
游击战略的核心是以农村和山区为基地,发动地方武装和民兵力量,在敌人行动线上进行游击袭击,消耗敌人的物资和人员,并策动广大群众参与抵抗。
通过分散的战斗形式,游击战争有效地降低了敌人的警戒,使其难以集中兵力消灭中国军队。
二、歼灭战略随着抗战的进展,中国军队逐渐壮大,越来越具备与日本军队对抗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提出了歼灭战略,即以有限的兵力歼灭敌人的主力部队,达到有效压缩日军实力的目的。
歼灭战略的关键是选择有利的战场和时机,采取集中兵力、速战速决的原则,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发动奇袭,切断敌人的补给线,并密切配合后方的游击战争。
通过连续作战,逐步削弱日本军队的实力,并造成其士气的低落。
三、持久战略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中国军队必须具备持久作战的战略思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提出了持久战略,以长时间的抵抗和斗争,消耗敌人的战斗力,保持自身的实力,争取最终的胜利。
持久战略的关键是坚持人民战争,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抵抗,动员一切力量与敌人抗争,保持战线的稳定和延伸。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军事后勤体系,保证军队的供给和物资储备,提高作战的持续能力。
四、合作战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不仅要与日本军队进行直接的战斗,还要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和力量进行合作,形成强大的战略合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积极开展了抗日统一战线的活动,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合作战略的关键是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力量的联络和联系,争取他们的政治和军事支持。
抗日战争的中国军事战略与战术创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场伟大战争,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达八年的艰苦战斗。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不仅仅是被动抵抗,更是通过创新的战略和战术,付出了巨大努力来对抗日本军队。
本文将探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事战略与战术的创新。
一、全面抗战战略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方采取了像散兵游勇一样的分散抵抗策略,但很快意识到这种战略是无法有效抵御日军的进攻的。
1938年,中国军方开始转变策略,采取了全面抗战的战略,集中兵力进行有组织的抵抗。
这种集中兵力的战略有效地增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使其能够更好地调度兵员和物资。
二、游击战略的运用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发挥了游击战略的重要作用。
面对日本军队装备先进、训练有素的实力,中国军队灵活运用游击战术,通过快速机动和埋伏战法,不断地袭扰和消耗日军,有效地制造了战斗压力。
游击战略的运用对中国军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战术选择,为中国军队保留了力量,为最后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三、地形优势的利用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充分利用了国内的地形优势,将山地、丛林、河流等地形作为防御和伏击的有利条件。
中国军队熟悉并善于运用这些地形,通过设置陷阱、埋设地雷等手段,使得日本军队在进攻过程中遭受重大损失。
中国军队的地形战术给日本军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有效地减缓了日本军队的进攻速度。
四、民兵力量的发挥除了正规军队,中国还广泛动员了民兵力量来参与抗日战争。
这些民兵虽然没有经过正规训练,但却熟悉地方环境,能够提供有关地理情报,并与中国军队紧密配合,共同抵抗日本军队的入侵。
中国政府还通过组织民兵进行游击袭击等战术行动,使得日本军队时常受到压迫和伤亡。
民兵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军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抗日战争中中国军事战略与战术的创新成果是十分显著的。
通过转变战略、运用游击战、利用地形优势以及发挥民兵力量,中国军队有效地抵抗了日本侵略者,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科技创新与应对的挑战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抗争。
在这场战争中,军事科技创新成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科技创新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抗战初期的军事科技创新抗战初期,中国军队面临着严重的装备不足和技术落后的问题。
然而,面对日本侵略军的强大火力和先进武器,中国军队迅速意识到军事科技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
首先,中国军队加大了对武器装备的改进。
他们利用有限的资源,自主研发和制造武器。
例如,八路军和新四军大量制造了土制武器,如土木炮、土制手榴弹等。
这些武器虽然简陋,但在战场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其次,中国军队推进了军事工程技术的创新。
为了抵御日本的进攻,中国军队修筑了大量工事,如防御工事和伪装工事,使日军的攻势受到了很大阻力。
此外,中国军队还提出了“架桥部队”概念,并利用这个创新理念快速架设桥梁,保证了军队的机动性。
二、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然而,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中国缺乏科研机构和专业人才。
由于早期的科教薄弱,中国关于军事科技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才十分匮乏。
这使得中国军队在科技创新方面受到了限制。
其次,中国受制于封锁和敌人的破坏。
在抗战期间,日本军队对中国的交通线进行了严密封锁,限制了中国从外部获得技术设备和资源的能力。
此外,日军还破坏了中国的工业设施,使得中国军队更难以进行科技创新。
三、战争中的军事科技创新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中国军队在战争中仍取得了一些重大的军事科技创新成果。
首先,中国军队在通信技术方面进行了重大突破。
他们利用简单的无线电设备建立了广播电台,通过广播来传递情报和指令,提高了作战效率。
其次,中国军队在飞机制造方面取得了突破。
尽管中国缺乏大型飞机工厂和先进的制造技术,但中国军队仍设法使用德国等国家提供的零部件组装了部分飞机,并进行了飞行训练。
四、抗战胜利的军事科技创新中国军队在抗战胜利中也取得了一些军事科技创新的成果。
抗战八年最无解的军事难题
抗战八年,为抵御日军,中国曾深度陷入了一种无解的军事难题之中,那就是:究竟是该走扩兵之路呢,还是该走精兵之路?
最高军事机构“军委会”,自1939年至1944年,始终在为这件事情争议不休。
其中,军令部部长徐永昌是主张走扩兵之路的代表人物;军政部部长陈诚、军训部部长白崇禧等人,则是主张走缩军之路的代表人物。
1940年6月12日,军委会开会,白崇禧在会上提出:目前国军,每个师都有差不多三千人左右的缺额,全国军队的缺额,则高达七十万。
白建议“师与师归并,以充实小单位”,并认为大约可以合并掉四、五十个师。
如此,师的空额没有了,可以节省军费开支,同时也增强了每个师的战斗力。
关于国军的缺额,白的说法并不算夸张。
1943年戴笠曾在给蒋介石的密电中报告道:驻在云南的中央军各师长,都自称“现有战斗士兵八九千人”,但实际上“师士兵缺额均甚巨大,如三十六师现在腾北一带游击,实数仅约四千人,八十八师现任怒江西面防务,实数仅约四千五百人”。
这些师空额过半,比白崇禧的说法要严重得多。
徐永昌则在会上持反对意见,认为白崇禧这一建议,不切实际。
徐的看法是:眼下各师存在缺额,合并后,缺额仍将存在。
因为出现缺额的原因,第一,是“师团营连排班各长能力不够,各无能力统率其现有之大数量”;第二,是“军长督导不力与军政部补充欠周”。
这两个问题不解决,缩编后,短期内空额被补上了,长期而言,空额仍将再次出现。
而且,徐永昌还认为,目前国军在抗日方面存在的困难,不是师太多了,而是师太少了,所以“不敷分配,如李仙洲奉令援鲁,一年半不能出发”。
徐的建议是:按带兵官的统率能力的大小,将各师整编为“大小师”,能力强者带“大师”,能力弱者带“小师”,如此,不但缺额可以减少,师的数量还能增加二、三十个,以满足战场之需。
徐永昌对国军“师团营连排班各长能力”的判断,其实是当时国军高层的公论。
譬如,蒋介石就曾多次在军队高层内部讲话中,比较国军将领与西方国家及日军将领之间的差距,蒋明言:“我们做总司令的,只比得上人家一个团长,我们的军长、师长,只当得人家一个营长和连长。
”从这个角度而言,徐的见解,也有他的道理。
类似的争论,在军委会内部始终没有停止过。
同时,国军的膨胀也没有停止,至1941年夏,已从1937年开战前夕的170余万,锐增至500余万。
鉴于军费所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心腹干将陈诚,也不断劝说蒋介石缩军。
陈诚的看法是:
“以我国家之人力、物力,究能否养此二百七十个师(注:1939年数据),实不言而喻。
与其庞大无力徒耗国帑,反不若缩小充实,以求精锐。
若能将集团军缩为军,军缩为师,师缩为旅,按级递缩,则节省经费必多。
以此经费,用于装备之充实及特种部队之建设,则力量定必倍增。
”
1937年11月,上海废墟间的日军
至1940年底,军委会高层逐渐酝酿出一份《整军方案》,计划至少裁撤60个师。
但这一方案遭到了军令部部长徐永昌的极力反对。
徐永昌在12月23日面见蒋介石,深入阐述了自己的意见。
徐认为:如果真能缩掉60个师,那么,不如将这60个师的一半用来防备日军深入,另一半派到沦陷区去游击扰敌,以减少对川、黔各省壮丁的征召。
徐还提醒蒋介石:我国交通不便,部队调动集中困难,所以在布防上,对部队数量的要求也会相应较高;情报显示日军次年春季将有大规模的行动,我方应有准备,缩军时机并不合适;且中国军队战斗力不强,乃是教育训练的问题,与编制、机构关系不大。
受徐永昌意见的影响,原本倾向于缩军的蒋介石,其立场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蒋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整军与缩军不同,现阶段不能以缩减军队为整军之道。
否则……有损无益,当谋充实各军为唯一要务也。
”
但缩军的念头,始终萦萦绕绕在蒋介石的心头。
可以说,自1939年以来,几乎每一年,军委会都会遵照蒋介石的指示,制定整军、裁缩军计划。
譬如,1941年的《陆军各部队调整大纲》,曾计划将全国现有的305个师,裁减为240个。
1942年的缩军计划,曾提出要将全国军队缩编三分之一。
但所有这些计划,最终都没有能够切实执行,国军的编制,至抗战末期,也终于膨胀至600万以上,空额则高达三成左右。
年年缩军,为何年年缩不下来?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作为落后国家,其军队,无论是训练、编制、军官水平,以及内部运作,在战前都尚未实现近代化,要想抵御工业化强国的近代化军队的入侵,以量来弥补质的缺陷,是必然的路径。
但量的提升,随之带来的,是对落后农业国的巨大财政压力。
在财政压力下,当局又不得不回过头去考虑缩军。
然而,在战争状态下缩军,向“精兵主义”转型,也是需要国力支持的,硬件如武器的配备,软件如军官的训练,都是成败的关键;而这些关键,恰恰中国当时并不具备。
若勉为其难强行缩军,其结局,有可能非但实现不了“精兵主义”,反而引发战线的崩溃。
所以,几乎每一次的缩军计划,都因战事影响而不了了之。
1944年,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上,蒋介石曾如此对与会将领说道:“敌人在我国境内的不过六个军,而我们用以抗战的有一百二十个军,以二十个军来对敌人一个军,还打不过敌人,还要常常受敌人的打击。
这样一比,我们中国人的精神、能力、人格、地位,真不知低落到何等地步?军人实在算不了是现代的军人,军队也不成其为现代的军队。
这种比例数字给外国人看了,他如何不轻视我们?”蒋的这番话,可谓对抗战真实面相最沉痛的总结。
1939年3月25日,参加南昌会战的国军某部战士在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