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 格式:doc
- 大小:249.00 KB
- 文档页数:5
德兴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25×2=50分)
1、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那么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铁犁牛耕
D、机械化耕种
2、战国以来的土地所有制主要形式不包括()
A、国有土地所有制
B、君主土地所有制
C、地主土地所有制
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3、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瓷都”,其闻名天下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4、《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了()
A、商周时期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5、古诗中“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所指的城市是()
A、咸阳
B、长安
C、开封
D、洛阳
6、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到过亚洲的航海家是()
①迪亚士②哥伦布③达·伽马④麦哲伦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8、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扩张的时代”,其主要原因是()
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时代开始
C、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
9、“三角贸易”的航程是()
A、非洲→亚洲→美洲→欧洲
B、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C、亚洲→美洲→非洲→欧洲
D、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10、我们习惯上把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11、中国古代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包括()
A、改进农业生产工具
B、更新耕作技术
C、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D、重视农业灌溉
12、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B、牛耕在秦代逐渐普及全国
C、汉代出现了二牛抬杠的耦犁
D、牛耕和铁铧犁在东汉推广到淮河流域
13、下列有关我国传统社会自然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小农为经营主体
B、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
C、基本做到自给自足
D、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础
14、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B、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强调重视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D、其基点是努力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政治基础
15、下列符合唐代商业发展情况的有()
①“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②“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③“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④“夜市卖菱藕,春般载绮罗”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16、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长安城的落日》
B、《汴河两岸》
C、《坊墙倒塌以后》
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17、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欧洲
18、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的内在动力是()
A、殖民扩张
B、市场的需求
C、科技推动
D、生活享受
19、约翰·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纺织工厂的厂主,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他的工厂事业是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
B、他能够坐火车上下班
C、他的车间是使用电灯照明
D、有时他到伦敦乘汽船在泰晤士河观光浏览
20、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形成
B、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国家
C、非洲已经完全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D、英美矛盾成为帝国主义最主要的矛盾
21、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和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的形成
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搓板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展
④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春秋后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400亩,另辟3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亩数是()
A、400亩
B、300亩
C、700亩
D、100亩
23、我国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出现于()
A、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B、西周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
24、唐朝时曾设置市舶使管理外贸的城市()
A、长安
B、温州
C、南京
D、广州
25、中国丝织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和当时最著名的两大纺织中心分别是
A、隋唐;苏州和南京
B、宋元;南京和广州
C、明清;南京和广州
D、明清;苏州和杭州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窥伺我何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2分)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目的有何区别。(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海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4分)
(4)请简要分析上述政策的消极后果。(4分)
27.(12分)分析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