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莫言《民间音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莫言散文集《会唱歌的墙|陪考一日》阅读答案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莫言散文集《会唱歌的墙|陪考一日》阅读答案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陪考一日⑴7月6日晚,带着书、衣服、药品、食物等诸多在这三天里有可能用得着的东西,搭出租车去赶考。
我们很运气,女儿的考场排在本校,而且提前在校内培训中心定了一个有空调的房间,这样既是熟悉的环境,又免除了来回奔波之苦。
信佛的妻子说:这是佛祖的保佑啊!我也说,是的,这是佛祖的保佑。
坐在出租车上,看到车牌照上的号码尾数是575,心中暗喜,也许就能考575分,那样上个重点大学就没有问题了。
车在路口等灯时,侧目一看旁边的车,车牌的尾数是268,心里顿时沉重起来。
如果考268分那就糟透了。
赶快看后边的车牌尾数,是629,心中大喜,但转念一想,女儿极不喜欢理科而学了理科,二模只模了540分,怎么可能考629?能考575就是天大的喜事了。
⑵车过了三环路,看到一些学生和家长背包提篮地向几家为高考学生开了特价房间的大饭店拥去。
虽说是特价,但每天还是要400元,而我们租的房间只要120元。
在这样的时刻,钱是小事,关键的是这些大饭店距考场还有一段搭车不值得步行又嫌远的尴尬距离,而我们的房间距考场只有一百米!我心中蛮是感动,为了这好运气。
⑶安顿好行李后,女儿马上伏案复习语文,说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我劝她看看电视,或者到校园里转转,她不肯。
一直复习到深夜十一点,在我的反复劝说下,才熄灯上床。
上了床也睡不着,一会儿说忘了《墙头马上》是谁的作品,一会儿又问高尔基到底是俄国作家还是苏联作家。
我索性装睡不搭她的话,心中暗暗盘算,要不要给她吃安定片。
不给她吃怕折腾一夜不睡,给她吃又怕影响了脑子。
终于听到她打起了轻微的鼾,不敢开灯看表,估计已是零点多了。
⑷凌晨,窗外的杨树上,成群的麻雀齐声噪叫,然后便是喜鹊喳喳地大叫。
我生怕鸟叫声把她吵醒,但她已经醒了。
看看表,才四点多钟。
这孩子平时特别贪睡,别说几声鸟叫,就是在她耳边放鞭炮也惊不醒,常常是她妈搬着她的脖子把她搬起来,一松手,她随即躺下又睡过去了,但现在几声鸟叫就把她惊醒了。
非连续性文本练习一莫言简介: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我国第一位本土作家获得此项大奖。
莫言作品:著有《红高粱》(张艺谋成名电影《红高粱》原著)、《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四十一炮》、《酒国》等。
颁奖评价: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
1、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与辉煌,证明中国已经是世界体育强国;我国GDP排名世界第二,说明了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又预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崛起。
请你用精美的语言给他发个短信表示祝贺。
(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30字左右)2、有人评析,他作品里有水浒英雄的豪爽、农村土地的淳朴、土匪强盗的野性,还有魔幻、原始甚至愚昧。
请你根据文学语感选出下列句子跟莫言作品不吻合的一项:()(2分)A.一百多亩的野高粱,风一吹,呼啦啦地响。
B.一仰脖子,咕嘟咕嘟灌下一碗烧酒。
C.纤纤柳丝,轻轻抚着溪边小石桥。
D.他光着头,穿个肥厚的大裆棉裤,吃凉馒头就着大葱。
3、莫言曾到广德寺游览,寺内宝塔是古建筑,夜晚明月朗照,古塔玲珑,佛光普照,游人香客,善良男女,呈现一片古典又现代的繁华景象。
莫言当即为宝塔撰写一对联,上联:明月辉映玲珑塔;请你对出下联:二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探讨读书内容,这是某校新近成立的读书小组的活动安排。
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列活动。
1、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四则,它们分别说的是谁?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匡衡 B.陶渊明 C.李白 D.王羲之①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朗读与呐喊 莫言今年二月,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方快相遇。
骂我闯富了忘了老同学。
我说我都六十多岁了,你就别叫乳名了吧!他说,么?叫你莫言?呸!方快是很聪明的,他六十多岁了还在卖豆腐只能说他没碰上展露才华的 机会。
他喊我的乳名就说明他对我的不服气。
我获奖后,面对采访的记者他提着我的乳名说:“他呀,根本不行!朗诵课文,他不是我的对手。
”于是我回想起方快与朗读有关的事来。
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学校唯一用普通话讲课的老师。
在我们那里,谁要是出去上几天学或 当几年兵,回来就说普通话,肯定成为嘲讽的对象。
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还坚持用普 通话讲课,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老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我们齐声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 教室里转悠,辨别谁的声音里有着对课文的故意歪曲。
方快是挨教鞭最多的一一其实也不是 真打,略有痛感而已。
有天中午,方快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
那天新 课是《青蛙》,老师带领我们朗读:“每到黄昏,池塘边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接着满塘的蛙跟着唱起来。
呱!呱!呱!……” 我们从来没有像那次朗读那样卖力, 那样愉快,那样充满期待。
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方快。
他的脸膛红扑扑的, 脸上洋溢着喜气。
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 但这次却成了领读者。
他的嗓音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连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
这 时候,我看到他用脚推倒了瓦罐, 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
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 生们的怪笑,我们看到老师变色的脸一一教室里只有方快一个人还在朗读: “……青蛙,真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我们原以为老师会跟方快决一死战,润起来。
我们老师是一个有酒涡的男人,读,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老师傻笑。
此后不久,方快便当了学习委员,之后又当了班长,成了好学生,成了老师的骄傲,成了后 进变先进的典型,还参加全县朗读比赛获得第三名。
“人”字的结构-莫言阅读练习及答案“人”字的结构-莫言阅读原文①2008年5月12日,地震那会儿,我正在飞往西班牙的飞机上。
舷窗外白云朵朵,苍茫大地上的山川河流依稀可辨。
到达阿姆斯特丹机场转机时打开了手机,十几条与地震有关的信息争先恐后地跳出来。
因为信息简短,再加旅途劳顿,说实话也没太当一回事。
转机飞抵巴塞罗那时已是当地时间凌晨一点。
飞机降落时,看到迎面扑来的万家灯火,首先想到的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前国际奥林匹克主席萨马兰奇。
十几年前,北京争办奥运会时,某校发动小学生给萨老写信,一位朋友的儿子写道:“萨爷爷,如果你让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我会请你到我的家吃饺子,我外婆包的饺子可好吃啦hellip;hellip;”现在,北京奥运会即将举办,中国人都希望在开幕式上,看到这个白发苍苍的慈祥老人。
②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是我的朋友张艺谋,从上世纪80年代他拍摄根据我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时,我们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自从他接任奥运开幕式导演,我就一直替他想主意。
去年的夏天,我自认为想出了一个精彩的方案,便约他见面。
他很兴奋,于百忙中与我共进晚餐。
当我把自己的“方案”呈给他时,他看罢便笑了。
他说,你这些想法,网络上早就连篇累牍了。
有许多方案,比你的详细多了。
我感到很尴尬,为耽搁了他宝贵的时间。
现在,开幕式已经进入紧张的彩排阶段了吧?我相信张艺谋一定能够呈现给世界一个精彩的开幕式,因为他有过人的才华和疯狂的工作精神,因为他特别善于从别人的意见中汲取创作灵感。
③第二天中午,在西班牙亚洲之家接受埃菲社、《国家报》、《世界报》等媒体采访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因为,几乎每一个记者,都神色凝重、语调沉痛地提到了发生在中国的地震。
为我做翻译的中国留学生,也向我报告了地震发生的地点,以及伤亡的大概人数。
接下来的两次演讲,主持人都首先表示了他们对中国地震的关切以及对死难者的哀悼。
演讲效果非常好,观众掌声非常热烈。
我知道这并非是我的演讲有多么精彩,而是奥运会、某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扭曲报道、地震等诸多事件综合的效果。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奇遇莫言1982年秋天,我从保定府回高密东北乡探亲。
因为火车晚点,车抵高密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
通乡镇的汽车每天只开一班,要到早晨六点。
举头看天,见半块月亮高悬,天清气爽,我便决定不在县城住宿,乘着明月早还家,一可早见父母,二可呼吸田野里的新鲜空气。
这次探家我只提一个小包,所以走得很快。
穿过铁路桥洞后,我没走柏油路。
因为柏油公路拐直角,要远好多。
我斜刺里走.上那条废弃数年的斜插到高密东北乡去的土路。
土路因为近年来有些地方被挖断了,行人稀少,所以路面上杂草丛生,只是在路中心还有一线被人踩过的痕迹。
路两边全是庄稼地,有高梁地、玉米地、红薯地等,月光照在庄稼的枝叶上,闪烁着微弱的银光。
几乎没有风,所有的叶子都纹丝不动,草蝈蝈的叫声从庄稼地里传来,非常响亮,好像这叫声渗进了我的肉里、骨头里。
路越往前延伸庄稼越茂密,县城的灯光早就看不见了。
县城离高密东北乡有40多里路呢。
除了蝈蝈的叫声之外,庄稼地里偶尔也有乌或什么小动物的叫声。
我忽然感觉到脖颈后有些凉森森的,听到自己的脚步声特别响亮与沉重起来。
我有些后悔不该单身走夜路,与此同时,我感觉到路两边的庄稼地里有无数秘密,有无数只眼睛在监视着我,并且感觉到背后有什么东西尾随着我,月光也突然朦胧起来。
我的脚步不知不觉地加快了。
越走得快越感到背后不安全。
终于,我下意识地回过头去。
我的身后当然什么也没有。
继续往前走吧。
一边走一边骂自己:你是解放军军官吗?你是共产党员吗?你是马列主义教员吗?你是,你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而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怕什么?有鬼吗?有邪吗?没有!有野兽吗?没有!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但依然浑身紧张、牙齿打战,儿时在家乡时听说过的鬼故事“连篇累牍”地涌进脑海:一个人走在路上。
突然听到前边有货郎挑子的嘎吱声,细细一看,只见到两个货挑子和两条腿在移动,上身没有……一个人走夜路碰到一个人对他嘿嘿笑,仔细一看,是个女人,这女人脸.上只有一张红嘴,除了嘴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光面”鬼……一个人走夜路忽然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在吃青草……我后来才知道我的冷汗一直流着,把衣服都溻湿了。
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4.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白鹿原奏响一支老腔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
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
因为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
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
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
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
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
我也忍不住笑了。
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
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
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
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
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掌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掌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
高三语文总复习第3部分现代文阅读保温常练(二十一)(含解析)不分版本保温常练〔二十一〕一、语言文字应用(20分)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虽然莫言在中国文坛上并非,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
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鲁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
小说《丰乳肥臀》,运用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
A.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实至名归B.出类拔萃出神入化名副其实C.鹤立鸡群出神入化名副其实D.鹤立鸡群不同凡响实至名归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互联网时代吼叫而至,传统书店一方面因经营的“戏路〞太窄而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线上书店用多种方式大行其道。
B.如何让农耕文化的菁华成为构建新时代农村文明的底色,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C.艺术评论,特别是对一些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评论,由于人们的看法不同,往往通过争论能开展和提高艺术理论。
D.地球是一个家,无论哪一种生命灭绝,对地球都是伤害。
一旦生态被人类破坏,所有的不好的恶果最后也将由人类承当。
3.以下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在大家的鼓励帮助下,拙作最终出版,感谢之情溢于言表,还望大家说出愚见,让我有更多进步。
B.小店开张之际,热忱欢送广阔顾客朋友惠顾,我们将不遗余力,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
C.些许小事也要论出输赢,可见二位心胸狭窄,对于这件闹得沸沸扬扬的事情,我会钧裁你们两个。
D.小事不值一提,谁都会犯错误,我会海涵的,你今后做事情也要多想想,不能脑子一热啥事都做。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生物有多种节律,不同的生物有着不同的节律, ①。
2024年高考语文莫言小说专练莫言作品:《蛙》《红高粱家族》《奇死》《诗人金希普》《儿子的敌人》《放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蛙(节选)莫言我们那地方,曾有一个古老的风气,生下孩子,好以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命名。
譬如陈鼻、赵眼、吴大肠、孙肩……这风气如今已不流行,年轻的父母们,都不愿意以那样古怪的名字来称谓自己的孩子。
我们是1960年秋季进入大羊栏小学的。
那是饥饿的年代,留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事件,大都与吃有关。
那是一吨龙口煤矿生产的优质煤块,亮晶晶的,断面处能照清人影。
我后来再也没见过那么亮的煤。
村里的车把式王脚,赶着马车,把那吨煤从县城运回。
王脚方头、粗颈、口吃,讲话时,目放精光,脸憋得通红。
他儿子王肝,女儿王胆,都是我的同学。
王肝与王胆是异卵双胎。
王脚脖子上有汗,解下腰间那块蓝布擦拭。
擦汗时看到儿子王肝和女儿王胆,便大声喝斥:回家割草去!王肝身体高大,但王胆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袖珍姑娘——说得难听点吧,是个侏儒。
王胆转头就跑——她跑起来身体摇摇摆摆,重心不稳,像个初学走路的婴孩,很是可爱——王肝往后缩缩,但不走。
王肝为父亲的职业感到荣耀。
现在的小学生,即便父亲是开飞机的,也体会不到王肝那时的荣耀。
村子里有很多人羡慕这职业,但都望骡却步。
这骡子已经咬伤过两个儿童:第一个是袁脸的儿子袁腮,第二个是王胆。
马车停在她家门前时,她到骡前去玩,被骡子咬着脑袋叼起来。
我们都很敬畏王脚。
他身高一米九,双肩宽阔,力大如牛,二百斤重的石碌磕,双手抓起,胳膊一挺,便举过头顶。
尤其让我们敬佩的,是他的神鞭。
疯骡咬破袁腮头颅那次,他拉上车闸,双腿叉开,站在车辕两边,挥舞鞭子,抽打疯骡屁股。
那真是一鞭一道血痕,一鞭一声脆响。
疯骡起初还尥蹶子,但一会儿工夫便浑身颤抖,前腿跪在地上,脑袋低垂,嘴巴啃着泥土,撅着屁股承揍。
后来还是袁腮的爹袁脸说,老王,饶了它吧!王脚才悻悻地罢休。
袁脸是党支部书记,村里最大的官。
魔幻现实主义:放开手脚,“天马行空”式的创作——莫言文学作品阅读理解(一)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 他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2011年莫言凭借小说《蛙》荣获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蛙(节选)莫言先生,大喜!我的儿子,昨天凌晨诞生。
因为我妻子小狮子是超高龄初产妇,所以,连中美合资家宝妇婴医院里那些据说是留学英美归来的博士们也不敢承接。
这时候,我们自然想到了姑姑。
姜还是老的辣。
我妻子唯一信任的也就是我姑姑。
她跟我姑姑接生过数不清的婴儿,自然见过我姑姑遇到危急情况时的大将风度。
小狮子是在袁腮和小表弟的牛蛙养殖中心加夜班时开始发作的,按说到了这种时候,早就应该让她在家休息,但她脾气固执,不听人劝。
她挺着大肚子招摇过市,引起不少议论和美慕。
认识她的人大老远跟她打招呼:大嫂子,都这样了,还不在家歇着?蝌蚪大哥真够狠的。
她说,这有什么?生孩子是瓜熟蒂落的事,多少农村妇女,在棉花地里,在河边的小树丛中,都能把孩子顺利产下,越娇贵,反而越出毛病。
她的理论,跟许多老中医的理论是一致的。
听者频频点头,随声附和者居多,当场反驳者无有。
我闻讯赶到牛蛙养殖中心时,袁腮已经派小表弟去把姑姑接来。
姑姑穿着白大褂,戴着大口罩,乱蓬蓬的头发塞进白帽子里,目光热烈而兴奋,让我想起那些伏枥的老骥。
姑姑在一个白衣小姐的引领下进入隐秘的产房,我坐在袁腮的办公室里喝茶。
办公室正中安放着一张不小于乒乓球案子的办公桌,颜色紫红,桌后一张黑色高背真皮转椅。
他非常熟练地给我斟着功夫茶,不无炫耀地说:这是武夷山的大红袍,虽说不是金枝玉叶,但质量也是上乘的,县长来时,我都没舍得泡给他喝。
莫言的三篇阅读及答案解析现代文阅读题莫言小说《马语》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一篇现代文,完成15~17题。
(15分)马语莫言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
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
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
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
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羽毛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一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
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样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
弯曲的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
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
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我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马。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
我心潮起伏,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
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
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
”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体就轻如鸿毛般地脱离了地面,然后就跌坐在麦草垛边,伸手就可触摸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那些牛。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
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
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默肃立,犹如一堵墙。
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
我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炫耀它,编造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
我多少次向村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没人告诉我。
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一、(2018云南统一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5分)民间音乐莫言四个月前,镇中心茉莉花酒店的店东兼厨师兼招待花茉莉收留了流落到马桑镇的小瞎子。
自从马桑镇的人听了小瞎子吹箫,茉莉花酒店生意空前兴隆。
小瞎子也施展开了他的十八般武艺,将他的洞箫、横笛、琵琶、二胡、唢呐通通从布袋里拿出来,轮番演奏,每夜都要闹腾到十二点才睡。
几十个有一点音乐细胞的小伙子,就连中午休息那一点时间也要跑到茉莉花酒店来,听小瞎子讲几段乐理,讲几个譬如《阳春白雪》之类的古曲。
镇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也不想吃过晚饭倒头就睡,他们需要精神上的安慰与享受,他们需要音乐。
虽然小瞎子能够演奏的乐曲他们都已听过,但这些曲子他们百听不厌,每听一遍都使他们感叹、唏嘘不已。
对此,小瞎子开始良心不安起来,演奏前,他总是满面羞愧地说:“这怎么好意思,老是这几个曲子……我的脑子空空了,我需要补充,我要去搜集新的东西……”然而,他的那些崇拜者却安慰道:“兄弟,你会的这些曲子就够俺们享用了,好东西百听不厌。
就像花大姐卖的烧酒,俺们天天喝,从来没烦过,每一次喝都那么上劲,一口下去,浑身舒坦。
你这些曲子呀,嘿嘿,就跟花大姐的烧酒一样……”当听到酒徒们把自己的音乐与花大姐的烧酒相提并论时,小瞎子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的两扇大耳朵扭动着,仿佛两个生命在痛苦地呻吟。
那个晚上的演奏也极不成功,拉出的曲子像掺了沙子的米饭难以入口一样难以入耳。
九月初,榨糖厂、帆布厂厂房建成,花茉莉准备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还托人去上海给瞎子买花呢西服黑皮鞋——这是为小瞎子晚上演奏准备的礼服。
最后,她请镇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写了一块“茉莉花音乐酒家”的匾额,高高地挂在了瓦檐之下。
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计划说给小瞎子听。
小瞎子对花茉莉的计划感到惊叹不已,认为这个女人确实不简单。
而听到自己将在这个安乐窝里永远充当乐师时,他的脸上出现了踌躇不快的表情。
马桑镇的光辉前景,自然也在花茉莉的邻居——开茶馆兼卖酒菜的瘸腿方六、饭铺“掌柜”黄眼、小卖部“经理”麻子杜双三人心中激起了波澜,他们自信本事都不在花茉莉之下,而花茉莉能够如此猖獗,挤得他们生意萧条,实在是因为借助了小瞎子的力量。
莫言精选阅读及答案第一篇:莫言精选阅读及答案莫言篇:(一)个人成就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5年《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
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2月6日,莫言获颁授澳门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13年10月30日,中国首家培养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的公益性大学“网络文学大学”开学,莫言担任该校的名誉校长。
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目前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二)作文素材:莫言母亲的八个教子故事一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母亲教会了儿子什么是大爱和亲情。
二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我终生难忘。
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母亲教会了儿子什么是宽容和理解。
三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共包括1套试卷每题均显示答案和解析教师资格考试_高中_语文_真题及答案_上半年_2013(17题)***************************************************************************************教师资格考试_高中_语文_真题及答案_上半年_20131.[单选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中引用了《箜篌引》《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桃花扇》,对这三篇作品思想情感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 )。
A)表现出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B)传递了国破家亡的悲伤之情C)表达了希望祖国繁荣的愿望D)借爱情故事表现国家的兴衰答案:A解析:2.[单选题]阅读《祝福》的教学随笔(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按教材顺序,开学第一堂课就应该讲《祝福》,但对于这篇讲过不止一次的很熟悉的名篇,我却踌躇起来。
我对学生说:“虽然我从假期里就开始备这篇课文,可是我还没有想清楚如何讲。
”因此,我先给学生讲文言文单元,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备课。
一个月过去了,临到上课,我的教学思路仍然不明晰,我当然可以设计一个“讲”得比较精彩的教案,但我首先要着眼于学生的“学”,这篇课文的参考资料浩如烟海,毫不夸张地说,仅凭我对鲁迅及这篇文章已有的理解,就可以把这篇内涵丰富、思想厚重的文章“讲”好。
但是,现在我思考的不是如何“讲”好,而是如何让学生“学”好。
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分析不恰当的是( )。
A)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学生的“学”B)整合资料,梳理教学思路是备课的关键C)教学顺序安排取决于教师备课是否充分D)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搭建活动平台答案:C解析:3.[单选题]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莫言:民间音乐莫言:民间音乐那买鸡汉子又说:“花大姐,俺们被他的箫声给迷住了,你让他给乡亲们吹一段,咱请他吃顿烧鸡。
”花茉莉慢腾腾地用毛巾擦净油腻的手,意味深长地点点头,便向后屋走去。
好大一会儿,她才牵着小瞎子的手,穿过飘落着细雨的小院,来到酒客们面前。
三斜惊异地发现,小瞎子已经完全不是前天晚上那副埋汰样子了。
他浑身上下的衣服洗得千干净净,熨得平平展展,头发梳理得蓬松而不紊乱,好像还涂了一层薄薄的发蜡。
马桑镇上的人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体面的瞎子。
小瞎子优雅地对着众人鞠了一躬,用悦耳的男中音说:“我是半路眼瞎,学习民乐是瞎眼之后开始的,时间还不长,勉强会几个曲子,不像样。
不过乡亲们一片盛情难却,我也就不避陋,甘愿献丑。
只是那洞箫要在月夜呜咽,方显得意境幽远,情景交融。
白天吹箫,当然也可,但意趣就差多了。
幸而本人还可拉几下二胡,就以此谢乡亲们一片真情吧!”这一番话说得温文尔雅,更显得小瞎子来历不凡。
早有人搬过来一只方凳,小瞎子端坐下来,调了调弦,屏住呼吸默想片刻,便以极其舒缓的动作运起弓来,曲子轻松明丽,细腻多情,仿佛春暖花开的三月里柔媚的轻风吹拂着人们的脸庞。
年轻的可以从曲子里想象到缱绻缠绵的温存,年老的可以从曲子里回忆起如梦如烟的往事,总之是有一股甜蜜的感觉在人们心中融化。
人们忘了天,忘了地,忘了一切烦恼与忧愁。
花茉莉俯身在柜台上,双手捧着,眼睛迷离着,面色如桃花般鲜艳。
后来,小瞎子眼前幻化出枯树寒鸦,古寺疏钟,平沙落雁,残月似弓,那曲子也就悲起来,马桑镇的听众们突然想起苍茫的深秋原野与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的槐树枯枝……小瞎子的二胡又拉出了几个波澜起伏的旋律之后,人们的思维就会被音乐俘虏,他们的心随着小瞎子的手指与马尾弓子跳跃……一曲终了,小瞎子端坐不动,微闭着黯淡无光的眼睛,额头白得像纸一样,两只大得出奇的耳朵神经质地抖动着。
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潮湿起来,花茉莉则将两滴泪珠挂在长长的睫毛上,她面色苍白,凝目痴望着麻石街上的蒙蒙细雨。
2020届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民间歌谣是民歌和民谣的统称,指的是人民群众抒情言志的口头韵文作品。
它是民间文学中产生最早,内容最丰富,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历来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一种文学样式。
我国民间歌谣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从原始社会开始,它就一直伴随着人民的生活,在人类的集体劳动中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诗歌起源于劳动,最早的诗歌,就是民间歌谣。
那时没有文字,民间口头歌谣是唯一的诗歌形式。
正如《淮削子》中所说的:“今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杭育(yo)杭育派”,这就是原始劳动的节奏和韵律。
这些自然的呼声,如果填上实词,表现出一定的思想内容,就是歌谣。
《吴越春秋》所记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这是远古时代,最早也是黄帝时代的作品,它所描写的只是几个连续的动作,所使用的是竹弓、土弹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八个字,四个停顿,术语简单的一反一复的节拍。
其大意是:截断竹子,用弦索把它连接起来;飞射土弹,逐击那奔跑的鸟兽。
这是一首反映狩猎过程的原始歌谣。
到了农耕时代,歌谣的内容也就不同了。
如《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据传这是伊者氏蜡祭时的祝辞。
从内容到句式,都比《弹歌》复杂一些,但章法有些相似,都是用四种相同事物的并列,在同样句式的反复中来表达中心思想。
这一特点,是由于劳动动作的反复而产生的节奏所决定的。
到了夏商时代,歌谣由描写劳动生产开始转为揭示社会面貌,成为“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的工具。
歌谣从此具有阶级性质,题材的内容也大大扩展了。
周代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向封建经济过渡的时期,出现了一个灿烂的民歌时代,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国风中的大部分和小雅中的小部分就是民歌,其数量占《诗经》的一半左右。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民间音乐
莫言
四个月前,镇中心茉莉花酒店的店东兼厨师兼招待花茉莉收留了流落到马桑镇的小瞎子。
自从马桑镇的人听了小瞎子吹箫,茉莉花酒店生意空前兴隆。
小瞎子也施展开了他的十八般武艺,将他的洞箫、横笛、琵琶、二胡、唢呐通通从布袋里拿出来,轮番演奏,每夜都要闹腾到十二点才睡。
几十个有一点音乐细胞的小伙子,就连中午休息那一点时间也要跑到茉莉花酒店来,听小瞎子讲几段乐理,讲几个譬如《阳春白雪》之类的古曲。
镇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也不想吃过晚饭倒头就睡,他们需要精神上的安慰与享受,他们需要音乐。
虽然小瞎子能够演奏的乐曲他们都已听过,但这些曲子他们百听不厌,每听一遍都使他们感叹、唏嘘不止。
对此,小瞎子开始良心不安起来,演奏前,他总是满面羞愧地说:“这怎么好意思,老是这几个曲子……我的脑子空空了,我需要补充,我要去搜集新的东西……”然而,那些他的崇拜者却安慰道:“兄弟,你会的这些曲子就尽够俺们享用了,好东西百听不厌。
就像花大姐卖的烧酒,俺们天天喝,从来没烦过,每一次喝都那么上劲,一口下去,浑身舒坦。
你这些曲子呀,嗨嗨,就跟花大姐的烧酒一样……”当听到酒徒们把自己的音乐与花大姐的烧酒相提并论时,小瞎子的脸变得十分难看,他的两扇大耳朵扭动着,仿佛两个生命在痛苦地呻吟。
那晚上的演奏也极不成功,拉出的曲子像掺了沙子的米饭难以入口一样难以入耳。
九月初头,榨糖厂,帆布厂厂房建成,花茉莉准备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还托人去上海给瞎子买花呢西服黑皮鞋--这是为小瞎子晚上演奏准备的礼服,最后,她请镇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写了一块“茉莉花音乐酒家”的匾额,高高地挂在了瓦檐之下。
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计划说给小瞎子听。
小瞎子对花茉莉的计划感到惊叹不已,认为这个女人确实不简单。
而听到自己将在这个安乐窝里永远充当乐师时,他的脸上出现了踌躇不快的神情。
马桑镇的光辉前景,自然也在花茉莉的邻居--开茶馆兼卖酒菜的瘸腿方六、饭铺“掌柜。
黄眼、小卖部“经理”麻子杜双三人心中激起了波澜,他们自信本事都不在花茉莉之下'而花茉莉能够如此猖獗,挤得他们生意萧条,实在是借助了小瞎子的力量。
这天下午,三人商议停当,便跨过麻石街,走进了“茉莉花音乐酒家”。
正是农忙季节,店里没有顾客。
花茉莉正在灶上忙着,为晚上的营业做准备。
一
看到方、黄、杜到,她连忙停下活儿相迎。
她一边敬烟一边问:“三位掌柜屈驾光临,小店增辉哪!不知三位老哥哥有啥吩咐!”
“花大姐,”方六捻着老鼠胡子说,“你这四个月,可是大发了!”
“那也比不上您呐,方掌柜!”
“嘻嘻,花大姐挤兑人喽,俺这三家捆在一起也没有您粗呐!”
“花大姐,”黄眼道,“您这全沾了小瞎子的光哟!”
“此话不假。
”花茉莉撇撇嘴,挑战似的说。
“花大姐,您看是不是这样,让小瞎子在咱们四家轮流坐庄,要不,您这边丝竹一响,俺那边空了店堂。
”方六说。
“什么?哈哈哈……真是好主意,亏你们想得出,想把人从我这挖走?明告你们吧,没门!”
“花大姐,说实话难听--这小瞎子可是咱四个人一块发现的,你不能独占花魁哪!”
“放屁!”花茉莉柳眉倒竖,骂了一声,“想起那天晚上,你们三个人支支吾吾,一个个滑得赛过泥鳅,生怕他腌臜了你们那臭店,连个宿都不留。
是我把他领回家中,热酒热饭招待。
这会儿看他有用处了,又想来争,怎么好意思张你们那张臭嘴!呸!”
“花大姐,说话别那么难听。
俗话说,‘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赚’,好说好商量,撕破了脸子你也不好看。
”
“你能怎么着我姑奶奶?”
“花大姐,你与小瞎子非亲非故,留他长住家中,有伤风化。
再说,现如今是社会主义,不兴剥削劳动力,你让小瞎子为你赚钱,却分文不给他,这明明就是剥削,法律不允许……”
“你怎么知道我跟他非亲非故?”
“难道你真想嫁给他不成?”
“我就是要嫁给他!我马上就去跟他登记结婚。
他是我的男人,我们两口子开个夫妻店,不算剥削了吧?你们还有什么屁放?”
“我每月出一百元雇他!”
“我出二百!”
“滚你们的蛋吧,一千我也不卖!”
花茉莉干净利索地骂走了方、黄、杜,独自一人站在店堂里生气。
她顾不得干活了,一把撕下围裙,推开了虚掩着的后门。
她愣住了。
小瞎子直挺挺地站在门外,像哲学家一样苦思冥想,明净光洁的额头上竟出现了一道深深的皱纹。
他那两只耳朵、两只洞察秋毫之末的耳朵,在可怕地扭动著。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两次写到小瞎子耳朵“扭动”这一细节,既强调他的愤怒,也反映了音乐在他心中的地位。
B.方、黄、杜三人为抢小瞎子与花荣莉激烈争吵,这一情节体现出入面对利益诱惑时的自私庸俗。
C.从“收留”到“就要嫁给”小瞎子。
花荣莉渐渐被音乐感染,被小瞎子吸引,体现了音乐的巨大影响力。
D.小说讲述了音乐给马桑镇带来变化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生活也有进一步的需求。
(2)小说的语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3)小说以“民间音乐”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答案】C
【解析】(1)C.“体现了音乐的巨大影响力”错误。
在方、黄、杜三人为抢小瞎子与花荣莉激烈争吵时,花荣莉说出“我就是要嫁给他!我马上就去跟他登记结婚。
他是我的男人,我们两口子开个夫妻店,不算剥削了吧?你们还有什么屁放”,可见“就要嫁给”小瞎子,追求利益是重要原因。
(2)小说的语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首先体现在一些如“俺”“腌臜”等方言词汇的运用,这些词语朴朴通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其次表现在“闹腾”“舒坦”“不兴剥削劳动力”“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赚”等熟语的运用上,这些词语口语化重,通俗易懂,表现力强。
(3)“民间音乐”在文章中主要指“小瞎子也施展开了他的十八般武艺,将他的洞箫、横笛、琵琶、二胡、唢呐通通从布袋里拿出来”中的这些音乐。
它们都有着“民间音乐”的元素,文章以小瞎子演奏“民间音乐”来组织马桑镇的人和故事,故“民间音乐”可以看出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另外,“民间音乐”演奏者小瞎子是“流落到马桑镇的”,可以说他是一个典型的民间艺人。
从“虽然小瞎子能够演奏的乐曲他们都已听过,但这些曲子他们百听不厌,每听一遍都使他们感叹、唏嘘不止”处可见,小说的主题在于揭示“民间音乐”有着自己的吸引人的艺术价值,让人百听不厌。
答案:
(1)C
(2)①方言词汇,“俺”“腌臜”等词,平实朴素。
②口语、俚语、俗语,“闹腾”“舒坦”“不兴剥削劳动力”“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赚”等,通俗形象。
(3)①是小说的线索,故事情节围绕“民间音乐”展开,讲述了马桑镇的人和事。
②交代了写作对象,小说人物来自民间。
瞎眼、流浪、无名无姓的小瞎子,是一个典型的民间艺人形象;洞箫、琵琶等民族乐器和《阳春白雪》等民乐,都体现了“民间音乐”元素。
③暗示了主题,小说揭示了“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及其对人的影响。
(1)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2)本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特色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3)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小说标题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比喻象征意义。
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
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①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②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③形式新颖,吸引读者;④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
3.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