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doc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白芍药的种植方法
白芍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种植:
1. 土壤准备:选择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杂草清除和松土,准备好适宜的种植床。
2. 种子处理:将白芍药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晾干备用。
3. 播种:在已经准备好的种植床上进行播种,将种子均匀散布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压实。
4. 保持湿润:种植床上要保持湿润的环境,每天用喷雾器喷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
避免强烈的阳光和暴雨的直接照射。
5. 育苗管理:苗期需要适当的施肥,可选用有机肥或复合肥水溶液进行施肥,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
6. 移植:当白芍药苗长到4-5片真叶时,可以将其移植到预先准备好的定植地。
定植时保持苗与土壤接触紧密,避免伤害根系。
7. 病虫害防治:定植后,注意观察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进行病虫害防治。
8. 收获:大约2-3年后,白芍药植株开始进入丰收期。
根据花蕾的情况,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收获。
以上是白芍药的一般种植方法,根据具体的种植环境和地域差异,种植方法可能有所不同,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白芍种植技术及亩收益回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白芍,深耕30-40厘米后施入农家肥3000-4000公斤作为基肥,提高肥力,然后将土壤耙平。
白芍年收益在6000-7000元左右。
将白芍芽头从根系上切下,切成数块做种后挖穴进行穴栽,深度3-6厘米,株距50厘米,行距30厘米,每穴放一两个芽头即可。
一、白芍种植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地块种植白芍,整地要深耕细作,要求要深耕30-40厘米,并施好基肥,可施入农家肥3000-4000公斤,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后将土壤耙平,做成1.5-2.5米的畦。
2、繁殖种植白芍用分根繁殖的方式比较好,8-10月将芽头从根系上切下,再选择形状粗大、无病虫害的优质芽盘,切成数块做种,挖穴3-6厘米进行穴栽,每穴放一两个芽头,株距50厘米,行距30厘米。
3、肥水管理白芍种植后第二年开始追肥,第一次追肥在3-4月气温回升时进行,浇施粪肥,每亩50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4月底进行,施一次粪尿肥,每亩500公斤;第三次追肥在10-11月进行,亩施入200公斤圈肥。
种植白芍一般不需要浇水,严重干旱时浇一次透水即可,注意阴雨季节需要及时排水防涝,否则会导致根系腐烂。
4、中耕除草种植白芍每年需要中耕除草4-6次,中耕除草时浅耕即可,以免伤害到根系,导致死苗。
在10月底或11月初时,地温开始下降,需要将10厘米以上的枝叶剪除,有利与越冬。
5、收获白芍种植3-5年后即可采收,采收时为在6-9月,过早采收会影响到产量和质量,采收过晚淀粉以经转化,过于干燥不坚实,易碎,应该适时采收。
采收应该在选择晴天进行,将地上根茎区别割除,将根茎挖出,去除泥土,将芽头切下做种,根系加工制药。
二、白芍亩收益按照白芍3-4年的生长周期,每亩成活率90%以上,亩产量大约3000千克,鲜品价格大约在5元每千克,干品价格大约2元每千克计算。
每亩白芍的产值可达到30000元左右,然后减去成本,每年的收益在6000-7000元左右。
白芍的种植方法
白芍,又称白芍草、白芍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广泛用于中医药学中。
下面是关于白芍的十条种植方法,并对每一条进行详细描述。
1. 适宜生长环境:白芍适应性强,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
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区生长效果较好。
2. 土壤要求:白芍要求土壤肥沃, pH值在5.5-7之间。
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可以在种植前施入熟化的有机肥料。
3. 翻松和杂草控制:在种植白芍之前,应该将土壤翻松,以便根系生长。
在生长期间,需要定期除草,以减少对白芍的竞争。
4. 播种时间:适宜的播种时间为早春或秋季。
在北方地区,最好选择在3月至4月之间种植;在南方地区,选择9月至10月之间种植。
5. 播种方法:将白芍的种子浸泡在温水中,大约6-12小时,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准备好的土壤上。
6. 覆土和浇水:撒播后,用一层薄土轻轻覆盖种子。
然后,用喷雾器轻轻喷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7. 种植间距:白芍的种植间距为15-20厘米,这样可以为其提供足够的空间生长。
8. 施肥:种植白芍时,可以在生长期间适度施入有机肥料,以供给植物所需的营养。
9. 病虫害防治:在种植白芍时,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天然的防治方法,来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
10. 收获时间:一般来说,白芍的生长周期为2-3年。
在第三年的秋季,即全草基部的根茎肥大时,为白芍的最佳收获时间。
在收获后,将白芍的根茎进行处理和干燥,以便后续的药材加工和使用。
白芍种植技术、方法与主要步骤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经干燥供药用。
产于浙江杭州的白芍称为“杭芍”;产于安徽毫州的白芍称“毫芍”。
具有养血、敛阴、镇痉等功效。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白芍种植技术要点。
一、种植白芍如何选地整地芍药根长,人土深,平原栽植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夹砂黄土及冲积壤土地块为好;山区应选向阳坡地。
土层薄,排水不畅的砂土地生长不良,重黏土、盐碱地不宜种植。
二、白芍的施肥与浇水技术芍药生长期长,栽种时除施足基肥外,还应根据不同的生长年限进行追肥。
栽后第一年一般不追肥,从第二年开始追肥。
南方地区每年追3次,第一次于3月中旬,第二次于4月中旬,第三次于11月份;北方一年追2次,分别于春末花谢后与秋末植株枯萎时进行。
每次亩施腐熟人粪1000kg,饼肥50~10okg,加施过磷酸钙30~40kg,效果更好。
地干施肥后应浇水。
此外,2年以上的白芍,根人土深,雨季地中积水易烂根,应特别注意雨季排水。
三、白芍的中耕除草要点中耕能疏松土壤,增加空气。
早春中耕既可保墒又能提高地温。
雨季松土能加快水分蒸发,减小土壤湿度,利于根的生长。
因此,应加强白芍地块的中耕除草工作。
栽后次年红头芽出土后,应立即松土,一般3~5cm深。
切忌株旁松土,以免锄动芽头或损伤幼根,影响生长。
以后适时松土,保持土壤疏松地内无杂草即可。
冬季于11月间清除地上部枯枝残叶后,进行深松土,并拣净杂草根。
三、种植白芍要注意摘蕾为集中养分,促进根部和植株的生长,已显蕾的芍药,除留种的外,选晴天将花蕾全部摘除。
留种的植株,也应当留大去小,使种子粒大、饱满。
白芍种植选地整地种子繁殖及病虫害防治要点白芍又可以称为白花芍药,属于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其根入药,有养血、通经、镇痉及止血等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血压、乙型肝炎等疾病,在河南、山东、陕西、贵州、湖南等地亦有栽培。
而今天专业人士重点要说的就是白芍种植选地整地、种子繁殖、病虫害防治要点。
一、选地整地选择排灌便利、通风向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沙壤土地块种植;种植前耕翻1~2次,深度以30-60厘米为宜;每亩地施入厩肥或堆肥2500~4000千克作基肥,然后耕细整平,做成120~210厘米宽的平畦,畦间做灌、排水沟,沟深、宽21~24厘米。
二、栽种1、芽头栽植芽头栽植是生产上常用方法。
收获时,将白芍芽头从根部割下,然后选健壮芽头切成小块,在9-10月份均可栽种;栽植行距为45厘米*45厘米,每亩地栽4000~4500株;种植前每穴施入腐熟农家肥0.5~1千克作底肥,每穴放芽1~2个,然后覆碎土固定成小土堆。
2、种子繁殖8月份种子逐渐成熟,可在采摘的同时进行播种。
9月份播种后要注意保温、保湿,实生苗生长2年后,再定植到大田。
三、生长期管理1、中耕除草栽后第2年,在早春解冻后,松土保墒,这样有利于苗木出苗;每年出苗后至封垄前除草4~6次,在下雨后或者浇灌后松土,以防土壤板结;10月地冻前,在距离地面6-9厘米处剪去枝叶,培土12~15厘米,以利越冬。
2、追肥栽后第2年追肥3次:3月下旬至4月下旬施淡人粪尿;4月下旬每亩地施入人粪尿500千克;10-11月施肥以施厩肥为主,每亩地施肥3~5千克。
第3年植株长大:通常情况下在3月份,每亩地施入人粪肥750千克+50千克腐熟饼肥及25千克过磷酸钙;在4月份每亩地人粪肥施用量增加到1000千克;11月施3~5千克厩肥。
第四年:3月份每亩地施入人粪尿1000千克、硫酸铵1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4月份按照上述肥料再施1次。
3、排灌白芍耐旱怕积水,因此在特别干旱时才浇水,在多雨水天,要及时排积水,以防烂根。
引言概述:白芍(学名:PaeonialactifloraPall.)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其栽培管理技术对于提高白芍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芍的种植和栽培管理技术。
正文内容:一、土壤要求1.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白芍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最好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2.土壤pH值控制:白芍适宜生长在pH值为6.57.5的土壤中。
可以通过施加石灰来调节土壤的pH值。
二、肥料管理1.基肥施用:在种植前,应充分施用有机肥和基础肥料,如腐熟的农家肥和骨粉等。
2.追肥施用:在白芍生长期间,应适时追施氮、磷、钾等微量元素肥料,以满足白芍的生长需求。
三、种植技术1.选择合适的品种:在种植白芍时,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如川芍、赤芍等。
2.适时种植:白芍适宜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一般选择气温较低、土壤湿度适中的时候进行种植。
3.种植密度控制: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每亩种植面积控制在30004000株。
四、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灰霉病等。
通过定期巡视、清除病株、适时喷洒合适的药剂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2.虫害防治:常见的虫害有芍药蚜、花叶蝉等。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来控制虫害的发生。
五、采收和贮存1.采收时机:白芍的花期较短,一般在花苞刚开放时就可以采收,以保证药材的质量。
2.干燥处理:采摘下来的白芍应该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可以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也可以采用机械干燥的方式进行处理。
3.贮存注意事项:白芍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湿度过大,以防止腐烂和虫害的发生。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白芍种植和栽培管理技术的重要性,从土壤要求、肥料管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到采收和贮存等方面,都需要严格掌握。
只有科学合理的种植和管理措施,才能提高白芍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推动白芍产业健康发展。
农村·农业·农民2022.10A 49白芍栽培技术白芍,又名白芍药、金芍药等,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
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症。
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等地区。
白芍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喜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
每年3月萌发出土,4—6月为生长发育旺盛时期,8月上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是采收最佳时期。
种子为上胚轴休眠类型,播后当年生根,再经过一段低温时期打破休眠,翌春破土出苗,种子寿命约1年,发芽率45%左右。
一、品种分析(一)植物形态白芍,多年生草本,无毛。
根肥大,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
茎直立,基部有数枚鞘状膜质鳞片。
叶互生,茎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叶为三出复叶。
花数朵,生茎顶和叶腋,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或粉红色。
蓇葖果呈卵形或卵圆形,花期5—6月,果期6—8月。
(二)性状材性状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
面类白色或淡棕红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踞显,射线放射状。
气微,味微苦、酸。
(三)药用价值白芍有解痉、镇痛、抗炎、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
白芍应用较广泛,有学者认为其作用类似人参。
野生品种与栽培品种作用相似。
对中枢有抑制作用,可解热降温、镇静催眠;具有解痉、抗炎、抗溃、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耐缺氧、降血压、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保肝、抗诱变抗肿瘤、抑制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神经接头去极化等作用。
(四)生物学特性白芍适宜温和气温,喜阳光充足,背阴地或荫蔽度大则生长不良,产量不高。
耐寒,山东、河北等地种植,冬季培土能安全越冬。
抗干旱,怕潮湿,怕积水,雨水多易引起根病发生。
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深厚。
以沙质壤土、夹沙黄泥土、冲积壤土为好。
白芍栽培管理方法是什么1、中耕与追肥:白芍生长期间,要做到有草即锄。
第1年出苗时锄1遍,并淋1次大小淤保苗。
第2年春初出苗后,需浇锄1次,锄深6~10cm,结合除草,每667㎡施放牛粪3000kg,再以大小淤500kg拌水淋1次。
到9月时再施牛粪3000kg和挖土1次,并以桐枯250kg,粪250kg拌水施淋1次。
第3年春天挖1次,每667㎡淋粪250kg拌水施淋1次。
2、排灌:白芍喜旱怕涝,一般不需灌溉。
严重干旱时,宜在傍晚灌1次透水。
多雨季节应及时清沟排水,减少根病。
3、病虫害防治:1病害:①叶斑病:常发生在夏季,主要危害叶片。
病株叶常早落,生长衰弱。
防治方法:发现病叶,及时剪除,清扫落叶,集中烧毁;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5%退菌特800倍液。
7~10天喷1次,连续多次。
②锈病:危害叶片,5月上旬发生,7~8月严重。
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栽种,收获时将残株病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原菌。
发病初期,喷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或7%敌锈钠4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多次。
③灰霉病:危害叶、茎、花各部分,多在开花后发生。
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病较严重,使叶片枯萎脱落,植株生长衰弱。
防治方法:清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雨后及时清沟排水,加强田间通风、透光;选无病芍芽作种,并用65%代森锌300倍液浸泡10~15分钟后栽种。
发病初期喷1:1:100的波尔多液,每10~14天1次,连续3~4次。
④软腐病:病原菌从种芽切口处侵入,是种芽储藏期间和芍药加工过程中的一种病害。
防治方法:种芽储藏要选通风处,使切口干燥,储放场所先铲除表土及熟土,后用1%甲醛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喷洒消毒。
2虫害:主要害虫为蛴螬和小地老虎,可按常规方法防治。
①中耕除草:芍药初种时每年中耕除草3〜4次,第一次于春季齐苗后,宜浅;第二次于夏季杂草大量滋生时,较前次稍深;第三次于秋季倒苗后。
种植3、4年后,中耕除草次数可减少至2次,第一次在春季,第二次在初夏。
白芍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白芍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和观赏植物,因其美丽的花朵和药用价值而备受喜爱。
下面将详细介绍白芍的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
一、土壤选择与准备白芍适合在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最好选择pH值在6.5-7.5之间的土壤。
在种植前,应充分耕地,除去杂草和石块,确保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如果土壤酸性过高,可添加石灰来调整土壤的pH值。
二、品种选择与繁殖白芍有多个品种可选,选用优良的种质资源对于高质量的产量至关重要。
白芍的繁殖方式可以选择分株、插枝或种子繁殖。
分株繁殖通常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保持品种的稳定性。
三、适宜的播种时间白芍的适宜种植时间是在春季,一般在3月至4月之间。
这个时候气温逐渐回暖,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四、种植方法1、播种方法:将白芍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保持土壤湿润。
播种后需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2、分株方法:选择健康的母株,用铁锹或铁锤小心地将母株分成若干小块,每块应包含一根茎和根系。
然后将分好的块植入准备好的土壤中,确保茎部稍微露出土表。
五、田间管理1、浇水管理:白芍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耐积水。
在生长季节,要确保土壤保持适度湿润,避免干旱。
尤其在幼苗期,需要加强浇水,但要避免积水,以免根部腐烂。
2、施肥管理:在白芍的生长季节,可以适量施入有机肥或复合肥,帮助植株生长。
施肥应均匀分布在植株周围,不要直接接触到茎和叶。
3、除草和杂草管理:定期除去杂草,以免竞争养分和水分。
同时,保持土壤表面松散,有利于气氛流通和根系发展。
4、病虫害防治:白芍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白粉病、红蜘蛛等。
可以定期喷洒适量的农药,或者选择生物防治方法,以保持植株的健康。
5、支援管理:在白芍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其茎较为脆弱,容易倒伏,因此可以考虑设置支援架,帮助植株保持直立。
总结:白芍的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需要仔细维护,但一旦正确管理,它将提供高质量的药材和美丽的花朵。
白芍种植如何进行田间管理?白芍喜温暖湿润气候,耐严寒,宜选择*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和富含腐殖质壤*为佳,粘*和低洼地不宜栽培,那么白芍种植如何进行田间管理?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白芍的中耕除草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弱杂草对白芍的影响,每年需要进行中耕除草3~4次。
当然了,并不是每一块田都是这个次数,主要看白芍田里的杂草生长情况,除干净为止。
这里按照3次进行中耕除草,第一次在春季苗齐之后,第二次在夏季杂草疯狂生长的时候,第三次是在秋季倒苗之后。
中耕除草,在刚种植白芍的前几年,需要多下点力度。
到了第三,四年之后,可适当减少为2次,春季一次和夏季一次即可。
二、白芍的肥水管理根据白芍喜肥的特性,施肥的量上要做好把握。
先是施基肥,这个在种植当时已经做了,每亩施厩肥或者堆肥2500~4000kg。
而田间管理期间,施肥主要是追肥,建议继续使用腐熟的农家肥施入。
追肥从种植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3次。
第一次在3~4月期间每亩施腐熟人畜粪肥1000~2000kg;第二次追肥放在5~7月份,与第一次施肥同量;第三次追肥在11~12月份,每亩施入腐熟的厩肥2000kg,加入饼肥30kg。
施肥之后,每次都需要浇一次水,而且要浇透。
进入雨季,要注意排水。
三、白芍的病虫害管理白芍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叶斑病和叶霉病。
灰霉病可使用多菌灵或者波尔多液喷施,每隔10日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叶斑病可以使用硫菌灵喷施,每隔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叶霉病的防治措施基本也差不多。
白芍虫害主要有蛴螬和小地老虎,可按照常规的方法去除即可。
白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的枯燥根,又叫芍药,具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之功用。
主产于贵州、四川、安徽、浙江、山东等省,做好除草、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白芍才能养殖的好。
关于白芍的知识,您可能对以上的内容感兴趣,敬请下载使用。
白芍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白芍也是一种中药材,喜光、喜温、喜肥,也有一定的耐寒特性。
每年3月萌发出*,4-6月为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下面简单学习下白芍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1.选地整地一般多选排水良好,通风向阳,*层深厚,肥沃的壤*或砂壤*。
前作以玉米、小麦、豆类、甘薯等作物较好。
栽前要求精耕细作,耕深20-40厘米,耕翻1-2次,结合耕翻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500-4000公斤作基肥,耙平,做成宽1.3-2.3米的高畦。
如雨水过多,排水不良,畦宽可1米左右,20-30厘米畦间排水沟深。
畦长视地形而定。
北方多做平畦。
2.繁殖方法2.1分根繁殖收获时,将芍药芽头从根部割下,选形状粗大、不空心、无病虫害的芽盘,按大小和芽的多少,顺其自然生长形状切成数块,每块芽2-4个,作种。
芍芽下留2厘米长的头,以利生长,一般收1亩芍芽头,可栽3-4亩。
芍芽头最好随切随栽,如不能及时栽种,应暂时贮藏。
在室内选阴凉高燥通风处,于地上铺湿润细砂*,将芽头向上堆放,再盖湿润砂*贮藏。
或在室外挖坑贮藏。
下雨时注意排水,以免霉烂。
芍药8-10月种植,过晚芍芽头已发新根,栽植时容易弄断,影响来年生长。
按芍芽头大小分别栽植,便于管理。
行株距50×30厘米,每亩栽4000-4500株。
穴栽,每穴放芽头1-2个,埋在地下3-6厘米为宜,盖熏*并施人粪尿,覆*细堆成馒头状小堆,以利越冬。
翌年3月上旬前后,芍芽萌发前平*。
2.2种子繁殖单瓣芍药结实多,8月上、中旬种子成熟时,于果微裂时及时采摘,随采随播,或用湿砂混拌贮藏至9月中、下旬播种。
幼苗生长2-3年后进行定植。
种子繁殖生长周期长,生产上应用较少。
3.田间管理3.1中耕除草早春松*保墒。
出苗后每年中耕除草4-6次,中耕宜浅,以免伤根死苗。
10月下旬,地冻前,在离地面7-10厘米处剪去枝叶,在根际培*约15厘米,以利越冬。
安徽亳州常用\"劈垄亮根\"法,即在种植后第2年5月上旬,将芍株周围的*,轻轻拨开,让根部稍稍露出,晾5-7天,再培*拥根,可以提高地温,并杀虫灭菌,达到增产效果,但晾的时间不宜过长。
白芍播种最简单方法
哇塞,白芍播种其实并不难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呀!
首先来说说步骤和注意事项吧。
选地很重要呀,要找那种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地。
然后把地整得平平的,细细的。
播种的时候,要把白芍的种子均匀地撒下去,可别撒得乱七八糟的呀!之后再轻轻盖上一层薄土,就像给种子盖了一层小被子一样。
注意哦,播种的深度可不能太深或太浅,不然种子会不高兴的呢!浇水也要适量,别太多也别太少,就像对小朋友一样要细心呵护。
再来说说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吧。
白芍播种这个过程相对来说还是很安全的呀,只要按照要求来做,基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而且稳定性也不错哦,只要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了,种子发芽生长都是比较顺利的呢,就像一列稳稳前进的小火车。
那白芍播种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可就多啦!它可以在大片的农田里播种,也可以在自家的小院子里试试呀。
它的优势就是生命力顽强,容易生长,而且白芍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呢,这不是一举多得嘛!就好比找到了一个宝贝,又能观赏又有用处。
我就知道有个例子,有个农民伯伯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白芍,精心照料,后来收获了好多好多的白芍呀,卖了个好价钱,可把他高兴坏了呢!这就充分说明了白芍播种只要方法对,效果那是杠杠的呀!
所以呀,白芍播种真的很简单呀,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成功的啦!大家赶紧去试试吧!。
芍药种植的田间管理1、芍药种植田间扒土:上一年冬季的堆土必须在芍药嫩芽出土前4—5天扒除、平整。
如此项工作不及时做,嫩茎已向上顶,用锄扒土时,必须注意不能把嫩茎扒断。
如不扒土,则嫩茎基部衰弱,影响生长。
2、芍药种植田间中耕除草:扒土后至绿叶枯落期间,需要经常中耕除草。
中耕时,绿叶封田前和花期前后要耕得深,孕芽后要耕得浅。
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应中耕除草10-12次。
3、芍药种植田间施肥:芍药好肥性强,特别是花蕾显色后及孕芽时,对肥料要求更为迫切。
根据芍药不同时期的需要,施肥期:一、展叶显蕾后,绿叶全面展开,花蕾发育旺盛,需肥量大;二、花才开过,花后孕芽,消耗养料很多,是整个生育过程中需要肥料最迫切的时期。
这时如果肥料跟不上,会影响新芽饱满和翌年生长发育;三、为促进萌芽,需要在霜降后,结合封土施1次冬肥。
施用肥料时,应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特别对含有丰富磷质的有机肥料,尤为需要。
4、芍药种植田间浇水:芍药不耐涝,但过于干燥也会生长不良。
适度湿润是它良好生长的必要条件。
因此在干旱时要注意浇水,多雨时要及时排水,保持干湿相宜。
5、芍药种植田间的摘侧蕾:芍药开花前除顶蕾外,其下有侧蕾3—4个,为了顶蕾花大色艳,应在花蕾显现后不久,摘除侧蕾,使养分集中于顶蕾。
但是为了防止顶蕾受损,除顶蕾外,可先留一个侧蕾,待顶蕾开始膨大,正常发育不成问题时,再将留下的侧蕾迅速除去。
6、芍药种植田间的立支柱:芍药花杆软,多数品种开花时往往花头下垂,容易倒伏。
可在花蕾显色后,设立支柱,支柱形式有两种:一是单杆式,以扶持花特大而杆又软的品种。
绑扎时,用小水竹竿插于花杆背部土上,然后用细麻丝分三道呈“8”字形绑扎。
但不能绑扎太高,太高花头僵硬,有失美观;二是圈套式,用于一般品种,将松散植株用塑料圈围起来,使花杆相互依附而挺立,切忌缚扎茎杆。
否则茎秆中的养液受阻,会导致种子尚未成熟而植株已经枯萎。
塑料圈的大小要适当,太大仍旧松散,无法依附;太小紧拢在一起,有失美观,以舒适又能相依挺立为好。
白芍田间管理技术
白芍为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时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草药之一,每年的市场需求量极大,在各地皆有栽培。
那么种植白芍该怎么管理呢?下面和专业人士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吧。
1、中耕除草
白芍每年要进行中耕2次,一次在秋季,一次在冬季,在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要进行扒土,以利出苗。
而由于种植密度较大,在幼苗出土后较小,田间极易滋生杂草,和幼苗争水争肥,不利幼苗的生长,所以要勤除草。
以后每年出苗枝封行前要进行中耕除草,中耕时要注意深度,以免对幼苗根系造成损伤。
2、培土亮根
在10月下旬时,要离地面7-8厘米处修剪枝叶,而且还有培土15厘米左右,这样以利根系越冬,保护芍芽,以利解冻后萌芽。
在第二年5月份时,要将根头的土壤扒开,让根系裸露出来,将其晾晒一周左右,再培土护根。
这样可以利用高温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打下基础,但是亮根时需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
3、追肥
白芍的生长期对于肥料的需求较多,追肥要分期进行,以满足它对养分的需求,一般种植第二年期,每年需追肥3次。
第一次在3-4月进行,每亩追肥稀薄的人粪尿250公斤;第二次在4月下旬,每亩施入人粪尿500公斤;第三次在10-11月,以厩肥为主,每亩施入
1500-2000公斤。
第三年以农家肥为主,搭配适量的化肥,每次施肥宜在植株两侧开穴施入。
4、排水灌溉
在白芍生长过程中,喜旱怕涝。
所以一般无需进行浇灌,只需在长时间干旱时进行适当的灌溉时即可。
在雨季时要注意及时将地表积水排除,以免烂根。
以上是白芍田间管理技术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百度文库。
白芍如何栽种?
白芍栽种前如何整地?白芍什么时候栽种好?白芍栽种时需要注意什么?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整地选择向阳通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前作为玉米、小麦、豆类、红薯等均可作种植地。
在前作物收获后,深翻地30~40厘米,耕翻2次,要求精耕细作,结合翻耕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500~4000千克作基肥,耙平。
白芍在播前再浅耕1次,四周开排水沟。
在便于排水的地块,采用平畦(种后作成垄状);排水较差的地块,采用高畦,畦面宽约1.5米,畦高17~20厘米,畦沟宽30~40厘米。
二、白芍栽种时间和方法白芍的栽种通常在8月上旬~9月下旬酷暑后立即栽种,最迟不能晚于10月份。
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宜早不宜迟,过晚,芍芽已经长根,栽种时易弄断根;另外,地温降低,芍芽长根不好,影响来年生长。
白芍栽种时,按芽头大小分开,以便于管理。
进行适当密植,按行株距50厘米x30厘米开穴,穴径20厘米、深10~13厘米,每穴放芽头1~2个,芽向上。
但因芽长短不一,应以芽子离地面3~6厘米为宜。
上用草皮灰盖并施人粪尿,再覆细土堆成馒头状小堆,以利越冬。
第二年3月上旬前后,芍芽萌芽平地,仅留覆土5厘米左右。
一般每亩栽种4000~5000株。
白芍采用种子繁殖的幼苗移栽方法同上,在起苗时注意不要伤及根部。
白芍栽后的1~2年,植株还矮小,可利用行间的空隙进行间种,可种上玉米、黄豆、芝麻等作物,到第3年植株长大后,即停止间作。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介绍白芍栽种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白芍栽培技术口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乂名芍药,具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之功能。
主产于浙江、安徽。
四川、贵州、山东等省(-)形态特征芍药为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肥人,常呈圆柱形,外皮棕红色。
茎直立,叶互生,下部叶为二冋三出复叶,小叶片长卵圆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柄较长。
花草生于花枝的顶端,花人,口色或粉红色。
果为普葵果,卵形。
花期5—7刀,果期6-8刀。
(-)生长习性芍药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喜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壤上或砂壤土。
芍药是宿根性植物,每年3月份萌发出土,4・6月份为生长发育旺盛时期, 8月上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是采收最佳时期。
种子为上胚轴休眠类型,播后当年生根,再经过一段低温打破休眠,翌春破土出苗,种子寿命约1年,发芽率45%左右。
(三)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一般多选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
栽前应精耕细作, 深耕30 一40厘米,耕翻1—2次。
结合耕翻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500-4000 T克作基肥,耙平作成宽1.3-2.3米的髙畦,如雨水过多,排水不良,畦宽可减至1 米左右,畦间排水沟20-30厘米,畦长可视地形而定。
芍药忌连作。
2.繁殖技术主要为分根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但因种子繁殖生长周期长,故H前生产上应用较少。
(1)分根繁殖分根繁殖是芍药生产上常用方法,生产周期短。
收获时,将芍药芽头从根部割下,选健壮芽头,切成小块,每块芽2—4个,芍芽下留2 厘米长的头,以利生长,随切随裁或暂时沙藏、窖藏后再栽,芍药8-10月种植, 按行株距50厘米X30厘米,穴栽,穴深10厘米左右,每穴放芽头1— 2个,芽苞向上,放平,然后覆土5厘米左右,盖实。
每亩栽2500株左右。
(2)种子繁殖单瓣芍药结实多。
8月上屮旬种子成熟,随采随播,或用湿砂混拌贮藏至9月屮、下旬播种。
苗株生长2-3年后进行定植。
3.田间管理早春松土保墻,出苗后每年中耕除草4次,结合锄草在根部培土,10月下旬,地冻前在离地面7-10厘米处剪去枝叶,根际培土约15厘米,以利越冬。
白芍种植技术应选用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
栽植前应施足底肥,以腐熟的饼肥(200kg/亩)或粪干(1500kg/亩)为宜,深翻整平后方可。
用地要求:应选用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
栽植前应施足底肥,以腐熟的饼肥(200kg/亩)或粪干(1500kg/ 亩)为宜,深翻整平后方可。
栽植时间和规格:栽植的适宜时间一般为8月下旬(处暑)到9月下旬(秋分);栽植的密度,一般观赏用可80cm x 70cm,每亩栽1200株左右,生产用可60cm x 50cm,每亩栽2200株左右。
栽植时,穴的规格一般深35cm 左右,口径20cm左右,苗的深度以芽低于地平而3cm为宜,最后将穴填满土、捣实并堆10cm 土堆,以防寒保墻并起标志作用。
栽植后可视土壤境情,可适当浇水越冬。
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翌年春季,芍药发芽前,将上年秋季的土堆松平; 生长期,要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做到雨后即锄,久旱即锄。
2、摘侧蕾:芍药除茎顶生岀蕾外,茎上部叶腋部还生有3-6个侧蕾。
如及早摘去侧蕾可集中养分,使主蕾花大丰满;如留着侧蕾,则花开丰富,观赏期长。
可根据需要,自主掌握。
3、浇水追肥:芍药系肉质根,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一般不用浇水,如春旱或伏旱时间较长,可浇水一到两次,最好用无污染的河水,冬季视土壤干湿情况,也可浇一次越冬水。
芍药生长旺盛,需肥量大,一年可施两次,入冬前,可施一些长效肥,如腐熟的饼肥(150kg/亩)或大粪干(1500kg/亩),花开前或花后可施一些速效肥, 如复合肥、二钱(10-15kg/亩),也可结合进行叶面追肥,如磷酸二氢钾或微肥,15-20天喷一次。
病虫害防治:1、病害:主要是叶斑病,包括红斑病和褐斑病,一般发病高峰期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夏秋季节,发病初期可用40%多菌灵800倍液喷施叶而防治,严重时用40%多菌灵500倍液每15天喷一次,2-3 次即可防治。
白芍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
【导读】白芍也是一种中药材,喜光、喜温、喜肥,也有一定的耐寒特性。
每年3月萌发出土,4-6月为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下面简单学习下白芍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白芍也是一种中药材,喜光、喜温、喜肥,也有一定的耐寒特性。
每年3月萌发出土,4-6月为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下面简单学习下白芍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1.选地整地
一般多选排水良好,通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
前作以玉米、小麦、豆类、甘薯等作物较好。
栽前要求精耕细作,耕深20-40厘米,耕翻1-2次,结合耕翻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500-4000公斤作基肥,耙平,做成宽1.3-2.3米的高畦。
如雨水过多,排水不良,畦宽可1米左右,20-30厘米畦间排水沟深。
畦长视地形而定。
北方多做平畦。
2.繁殖方法
2.1分根繁殖
收获时,将芍药芽头从根部割下,选形状粗大、不空心、无病虫害的芽盘,按大小和芽的多少,顺其自然生长形状切成数块,每块芽2-4个,作种。
芍芽下留2厘米长的头,以利生长,一般收1亩芍芽头,可栽3-4亩。
芍芽头最好随切随栽,如不能及时栽种,应暂时贮藏。
在室内选阴凉高燥通风处,于地上铺湿润细砂土,将芽头向上堆放,再盖湿润砂土贮藏。
或在室外挖坑贮藏。
下雨时注意排水,以免
霉烂。
芍药8-10月种植,过晚芍芽头已发新根,栽植时容易弄断,影响来年生长。
按芍芽头大小分别栽植,便于管理。
行株距50×30厘米,每亩栽4000-4500株。
穴栽,每穴放芽头1-2个,埋在地下3-6厘米为宜,盖熏土并施人粪尿,覆土细堆成馒头状小堆,以利越冬。
翌年3月上旬前后,芍芽萌发前平土。
2.2种子繁殖
单瓣芍药结实多,8月上、中旬种子成熟时,于果微裂时及时采摘,随采随播,或用湿砂混拌贮藏至9月中、下旬播种。
幼苗生长2-3年后进行定植。
种子繁殖生长周期长,生产上应用较少。
3.田间管理
3.1中耕除草
早春松土保墒。
出苗后每年中耕除草4-6次,中耕宜浅,以免伤根死苗。
10月下旬,地冻前,在离地面7-10厘米处剪去枝叶,在根际培土约15厘米,以利越冬。
安徽亳州常用”劈垄亮根”法,即在种植后第2年5月上旬,将芍株周围的土,轻轻拨开,让根部稍稍露出,晾5-7天,再培土拥根,可以提高地温,并杀虫灭菌,达到增产效果,但晾的时间不宜过长。
3.2追肥
第2年起每年追肥3次,第1次3月下旬-4月上旬,施淡人粪尿,第2次4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500公斤,第3次10-11月间,以圈肥为主,每亩1500-200公斤。
第3年3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750公斤,
腐熟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4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11月间施厩肥1500-2000公斤。
第4年收获前追肥2次,3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加硫酸铵1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4月下旬,除磷肥外,按上述施肥量再施1次。
每次施肥,宜于植株两侧开穴施下。
3.3排灌
芍药喜旱怕涝,一般不需灌溉,严重干旱时,宜在傍晚灌透1次水。
多雨季节,及时清沟排水,减少根病。
3.4摘蕾
为了使养分集中供根部生长,每年春季现蕾时及时将花蕾摘除。
4.病虫害防治
4.1叶斑病
常发生在夏季,主要危害叶片。
病株叶片早落,植株生长衰弱。
防治方法:发现病叶,及时剪除,清扫落叶集中烧毁;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多次。
4.2锈病
危害叶片,5月上旬发生,7-8月严重。
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收获时,将残株病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原菌;发病初期,喷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4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多次。
4.3灰霉病
危害叶、茎、花各部分,开花后发生。
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发病严重,使叶片枯死脱落,植株生长衰弱。
防治方法:清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雨后及时清沟排水,田间通风透光;选无病芍芽作种,并用65%代森锌300倍液浸泡10-15分钟后下种;发病初期喷1∶1∶100的波尔多液,每隔10-14天1次,连续3-4次。
4.4软腐病
病原菌从种芽切口处侵入,是种芽贮藏期间和芍药加工过程中的一种病害。
防治方法:种芽贮放要选通风处,使切口干燥,贮放场所先铲除表土及熟土后,用1%福尔马林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喷洒消毒。
4.5虫害
蛴螬和小地老虎,按常规方法防治。
综上就是白芍的种植要点,内容转载自头条号,仅供各位农户朋友参考学习,也欢迎大家补充更全面的种植技术内容。
关于白芍种植技术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推荐阅读:白芍的播种时间和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