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7.66 KB
- 文档页数:4
一、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城乡关系作为最基本的经济社会关系,在我国二者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尤为突出。
我国农村地区的现实境况是“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的“新三农”问题的日益凸显,其实质是农村劳动力与人才的严重流失,经济衰退,农业效益低下所形成的乡村衰退问题,农村发展面临着自身内生力量丢失的窘境。
我国农村发展面对如此不利条件,使得城乡发展的不均衡程度日益扩大,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便是这种现象的明显表征。
在我国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社会经济生态中,城乡之间的不均等发展不仅仅表现在城乡居民在收入层面上的差异,而且农村居民取得收入的能力与机会也与城市居民差距明显,在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中,便明确指出了我国当前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尤其是在城乡区域间,仍存在着规模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的短板。
多数学者认为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市偏向的财政政策,使得城乡间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现状不断加剧,城乡居民的基本权利上也逐渐显现差异,直接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不断加大。
针对于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
那么,为了解决当前农村居民面对的“低收入——低保障——低消费”的窘境,进而缩小当前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分析及实证检验——以新疆为例付煜袁培摘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对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章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剖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认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会造成城乡居民基本权力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劳动力转移和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报告摘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人口从农业生产劳动中转移到非农产业或城镇就业的过程。
本次调研旨在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多个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走访和访谈,得出以下结论: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影响。
农民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获取更高的工资
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同时,转移就业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农民缺乏相关技能和知识,限制了
他们在非农行业就业的机会。
其次,一些农民转移就业后仍然面临着低工资、长时间
劳动等问题,影响他们的增收效果。
最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需要关注,他们的教
育问题对于农民增收影响较大。
基于以上结论,报告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通过提供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提高就业能力,增加他们在非农
行业就业的机会。
2. 改善农民就业环境。
加强对非农行业的监管,确保农民的工资和劳动条件得到保障。
3. 注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 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培育新的农村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以上政策建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第三期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7000万的农业人口和4000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河南不能回避的现实省情。
如何处理好河南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对河南的经济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作者以历年的河南省统计年鉴和河南省农村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为基础,对影响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制度、经济、资源、农村发展状况等因素做OLS 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可以用以下经济模型[1]衡量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模型LY=β0+β1L X 1+β2L X 2+β3L X 3+β4L X 4+β5LX 5+β6LX 6+U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模型LYRAT E=β0+β1LX 1+β2L X 2+β3L X 3+β4LX 4+β5LX 5+β6LX 6+U其中Y 代表被解释变量,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数量,YRATE 表示农村劳动力转移率,X 1代表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X 2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X 3城乡居民收入比(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 4城市化率(即城镇人口/总人口),X 5代表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即可耕地面积/农村人口),X 6代表农村劳动力初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比例(见表1)。
表11990~2006年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数据资料来源:《河南经济统计年鉴》(1991~1992);《河南统计年鉴》(1994~2007);《河南农村统计年鉴》(1993~2004)。
对以上变量分别取对数,以L Y 、LYRATE 、L X 1、LX 2、LX 3、LX 4、LX 5、L X 6表示,如表2。
表21990~2006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数据获得上述数据后,进一步对变量LY 和L YRATE 分别与各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做了分析,结果见表3和表4。
农村劳动力流动因素实证分析摘要: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新情况,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巨大,但东部沿海某些地区出现了局部性的“民工荒”现象,劳动力变得尤为稀缺。
虽然沿海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资源短缺,但农村仍有一亿多农业富余劳动力的。
面对这一不合理的现象,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回归分析;ADF检验1 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及转移特点1.1 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从就业的城乡分布看,1987年从业人数为52783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数占13783万人,占26.1%;乡村从业人数占39000.4万人,占73.9%。
2006年,全部从业人数为76400万人,其中,城镇占28310万人,占37.1%;乡村劳动力48090万人,占63.9%。
从乡村的就业结构来看,1987年乡村中从事非农林牧渔行业的人数为8130.4万人,占20.8%;而2005年乡村从事非农林牧渔行业的人数升为20411.8万人,占40.5%。
乡村就业人数在降低,城镇就业人数在增加,同时乡村中从事农业的人数比重下降幅度很大,而从事非农行业比重上升很快。
因此,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可以说明农村劳动力一部分从农村逐步向城镇转移,另一部分从农村中从事农业转移到从事非农行业。
1.2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第一,不管是就地转移还是异地转移,都是以兼业型为主。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就地转移,转移的主要渠道是乡镇企业;另一是异地转移。
而我国现阶段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同时并存,但不管是就地转移或异地转移,绝大部分转入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
第二,跨区域流动特征明显。
劳动力总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移,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贫穷落后地区向富裕发达地区转移。
第三,产业流向特征。
从产业流向上看,其主要流向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等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分析(1)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因素:①第一产业人数众多和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是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源泉。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笔者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下是调查报告。
一、调查样本及覆盖范围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样本涵盖了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地区,总共收集有效问卷513份。
二、调查结果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目的在调查问卷中,有近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转移劳动力主要是为了赚钱。
此外,还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转移劳动力可以丰富生活和工作经验,或者是为了摆脱本地的贫困环境。
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都采取了短期、季节性的劳务输出方式,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占到了近60%。
其次是进城打工,占比约30%,再次是自主创业或合作社,占比约10%。
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收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近半数受访者的转移劳动力每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
其中,约有20%的人只有1000元以下的收入;有20%的人的月收入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有不到10%的人的月收入超过5000元。
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风险与挑战在问卷调查中,有不少受访者表示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着风险和挑战。
其中,安全与健康问题被多数受访者所提到,如道路交通安全、劳动用工条件欠佳、环境卫生等。
另外,不少受访者认为在转移劳动力期间,家庭的经济和社会关系容易遭受影响,如子女学业、老人看护、婚姻和家庭关系等。
5.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生活变化由于转移劳动力的原因和方式不同,转移后的生活变化也各不相同。
但从调查结果来看,近半数受访者认为转移劳动力后生活更为充实和自我实现。
但也有约25%的人认为生活并没有太大变化,还有不到20%的人认为生活更加困难。
三、问题分析与探讨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普遍偏低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普遍偏低,这也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问题。
需要通过技术培训和提高求职技能等手段,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和增收性。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等非农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然而,农村劳动力转移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和工厂中找到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是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农业结构调整、城市就业需求、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等。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中的就业机会逐渐减少,而城市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促使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
同时,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也更愿意选择向城市转移,以谋求更好的发展机遇。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和城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农村来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减轻了农村的人口压力,提高了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城市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推动了城市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另外,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助于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实现农村城市协同发展。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挑战尽管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和城市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农村农业面临着新的发展难题。
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城市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改善和支持。
另外,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社会融合等方面的困难,都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解决。
我国中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78~2004年江西省的计量经济模型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城镇失业率、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和城镇化率等5个变量。实证分析结果揭示了要大力促进中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效转移,就必须增加农民实际收入,重视农村教育,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农村产业非农化,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构建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三农”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难题,其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理论与实践都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和战略贡献;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关键,也是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从战略高度真正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效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基本上是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与农村劳动力输出省份,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低,“三农”问题突出,目前还存在大量尚未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欠发达地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这是实现经济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与现实选择。笔者在此以经济欠发达的江西省为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来进行定量的实证分析,以论证并揭示出改革开放以来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的变量指标与数据为了定量反映各种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这里以改革开放20多年来江西省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根据相关经济理论,从计量经济分析的角度选择并界定以下一些具体的量化指标:(一)因变量(被解释变量Y)选择“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非农就业比重)作为因变量,它的变化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第一产业)向非农产业(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规模与水平;该比重越大,说明农村转移劳动力越多。(二)自变量(解释变量或预测变量X)即各种可能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10个指标:1.农村居民实际年人均纯收入(1978年不变价格,反映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2.各种单位职工实际年平均工资(1978年不变价格,反映城镇非农就业的实际收入水平);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即当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间的绝对数差额,反映城镇就业生活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反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程度); 5.农业机械总动力(反映农村基础设施条件);6.农村劳动力人均播种面积(反映农业生产要素状况与自然资源条件);7.城镇化率(即市镇非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映城镇的规模与对人口的吸纳程度);8.城镇登记失业率(反映城镇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状况);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招生数与小学毕业生数之比,反映农村劳动力基本教育文化素质);10.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劳动力的长期供给)。[1]模型变量采用《江西统计年鉴-2005》与《江西农村经济年鉴-2004》中1978~2004年江西省相关统计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的建立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就业比重”)是否可以用上述各种因素(“农民实际人均纯收入”等10个变量)来说明以及各变量的解释程度,可通过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探索建立”非家就业比重”(因变量)对家民实际人均纯收入”等多个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三、结论与政策建议(一)能否增加农民实际收入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性因素定量分析表明,农民实际人均纯收入是影响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因素,即促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基本决定力量是比较转移成本和利益的理性经济考虑。因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必须支付各种必要的流动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和风险成本;只有转移后所获得的各种收益能弥补转移成本,且实际收入水平超过农业生产纯收入,才会使作为“经济人”、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的农村劳动力具有作出转移决策的愿望和动力。而且农民的实际收入越高,他们就越有成本支付能力进行长期的、远距离的外出务工经商。(二)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水平计量分析表明,小学毕业生升学率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第二重要因素,这反映了农村教育状况越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越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能力和机会也就越多,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培训)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当前严重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比较低下。相当数量的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很低,因而普遍缺乏职业技能,影响了向非农产业转移,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脏苦累差的体力劳动,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重要意义,因为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远比增加物质资本要大,各类教育培训是开发人力资源、提升劳动者能力的利器。因此,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速器。严峻的现实,使得大力增加教育培训投入,实行农村完全免费义务教育,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项紧迫任务。(三)加快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促进农村产业非农化,通过增加劳动力需求来扩大城乡非农就业空间,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计量分析的结果也表明,反映城镇劳动力市场需求扩大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以及反映农业经济贡献降低的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即非农产业比重上升),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力的市场需求,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机会。因此,中部地区必须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工业化进程,采用适当技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缓解城乡就业压力,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提高农村产业非农化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四)彻底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劳动力市场目前,户口、社会保障、教育等城乡分割的问题依然严重,劳动力市场尚未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严重制约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种二元户籍制度强化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受歧视性,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长期稳定转移就业的一个主要体制性障碍,不利于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的劳动力市场,也严重制约了城市化政策所应有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因此,要加快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就有必要加大政府管理机制改革力度,转变政府职能,统筹考虑城乡劳动就业,深入清除阻碍城乡统筹就业的体制性障碍,分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完善流动人口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跨地区就业的不合理限制政策和乱收费现象。体制改革的最终结果应是城乡居民具有同等自由迁徙权,城乡劳动者的就业渠道得到充分拓展,形成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参考文献][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社区处.农村剩余劳动力定量研究[J].调研世界,2002,(3).[2]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宓瑞红.山区农村劳动力开发利用及转移理论与模型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2002.。